時間:2023-07-10 17:34:1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測量控制放樣
Abstract: the measurement of water projec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ork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is the necessary tools for personnel.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results of measurement, and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working practic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the purpose of measurement and the stage should work method and the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easure control layout
中圖分類號:TV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施工測量是指在工程開工前及施工中,根據設計圖紙和施工進度要求,按一定的精度將圖紙上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路線等在現場進行實地恢復,定出其位置,以此進行施工依據的測量放樣作業,也稱施工放樣。
水利工程一般主要包括堤防工程和樞紐工程。施工測量在水利工程中是排頭兵,水利工程是否按設計的平面位置布置,是否達到設計高程都依賴于施工測量的淮確度,施工測量雖然瑣碎但在施工中卻是至關重要,來不得半點馬虎。經過多年的施工測量, 現在對水利工程的施工測量進行簡要總結。
1 施工測量的目的
施工測量的主要目的是指在工程開工前及施工中,根據設計圖紙、文件上的建筑物、構筑物、路線等的位置、形狀、尺寸、高程以足夠的精度,按照施工進度要求在實地上準確標定出來;用以指導施工,并檢測建筑物的竣工形狀;而無論是標定建筑物的尺寸、位置等,還是檢測其竣工形狀均是以施工控制網為基準的;因此在施工放樣前都需要建立與工程主體建筑物相應等級的施工控制網。
2 施工測量的前期準備工作
首先,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全面熟悉圖紙,了解設計意圖,明悉所提供平面控制點所屬坐標系、高程控制點所屬高程系;確定控制點在施工場地的位置及可利用和可控制范圍。
其次,根據現行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和行業標準《水利水電工程測量規范》及設計和施工要求,定出控制測量、碎部施工測量、斷面測量的精度要求,作為以后施工測量的依據。
最后,在施工前對即將使用的測量儀器進行檢校以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一般情況下儀器檢校除必要的自檢外還要到專業機構進行檢校并出具有效檢校單,作為竣工驗收的依據。
3 施工測量的基本工作步驟
3.1 復測控制點
對于建設方提供的控制點不能直接應用而是要經過復測,復核要求后才能用以施工測量。同時要向建設方提供控制點復測報告。
3.2 施工控制網建立
首先根據提供的資料:水電工程測區區地形圖(比例尺為1/2000),經過現場實地踏勘原有的三角點、導線點、水準點的標石、標志現狀和現存情況,了解工程區的自然和地理條件、交通、民情,然后進行首級平面控制網的技術設計;選擇保存較為完好、埋石穩固的三角點起算方位角推算控制網點的大地坐標(及施工坐標);布設一級平面控制網點。控制網確定方案,網點標墩采用1.2 米高普通鋼標,基礎挖到基巖,頂部安裝中心開孔直徑為16mm 的鋼板,做為強制歸心的儀器平臺,在全部埋設工作完成后,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外業觀測工作。
開工后,施工單位首先根據相應的分項工程,對首級控制網進行復核, 并將復測成果提交建設方或建設方委托的監理審核,經審核符合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規范中相應精度后,返回到施工單位使用。如果建設單位對首級控制網成果復核達不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規范中的相應精度,建設方或建設方委托的監理應及時通過項目建設方向設計施測單位提出要求復核,提供符合水利水電工程測量規范中相應措施的成果,再由施工單位進行復核, 報測量監理審核后返回給施工單位。
3.3 施工放樣
為保證放樣數據的準確無誤,施工放樣采用內業與外業分離的辦法進行。內業人員根據設計圖紙繪制樣點圖,樣點圖均經過認真校核,未經校核和批準的圖紙和樣點圖不得拿出放樣。外業則采用全站儀的坐標放樣或極坐標法進行放樣。
一些關鍵部位的測量,必須由監理工程師參加旁站,進行閉合后方可使用;并報請監理部抽檢無誤后,才可進行后續施工。
3.4 測量方法控制
在施工測量時;必須結合實際,從技術、組織、管理、經濟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考慮,以制定出在技術上可行、方法上簡便、組織上科學、經濟上合理的最佳測量方案,從根本上保證測量產品質量和降低工程成本。必須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里計算規則執行,各個標段的土、石方明挖工程開工前,都要求施工單位實測出該部位的原始地形圖或斷面圖,報送監理部進行復核, 或開工前通知監理部共同測量原始地形圖或斷面圖,同時隨著開挖的進行,實測相應的土石分界線, 開挖完成后同樣測出示挖后實地竣工地形或斷面圖,將成果報送監理復核,并對照設計圖紙,根據水利水電工程計量規則,算出最終實際應結算工程量。土石方量計算在土石方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準確的土石方量,才能進行合理的土石方調配,降低工程費用,加快工程質量。因此,土石方量在土石方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土方開挖量按自然方計算, 土方填筑按完方計量。其體積換算關系為:實方/自然方=設計干容量/天然干容量。在缺少資料時,一般可按下列關系式進行計算:1自然方=1.33松方=0.85實方。
石方開挖量計算規則,應根據工程地質條件,按不同巖石級別分別計算工程量, 算出最終實際應結算工程量的具體級別數量。各個標段的砌筑方隱蔽工程也需按上述進行工程量控制。
4 施工測量中應注意的問題
施工測量人員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性事件等規定。強制性條文規范標準加強測量外業和內業的檢測工作, 做到全面掌握施工的質量,作為測量施工人員應對工程建設項目中每一個部位施工放樣的全過程進行檢查、校核,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特別是對于重要部位, 隱蔽工程, 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更應加強測量檢測工作,以免給業主和本單位帶來不可估量和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在測量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同一工程, 施工測量一定要采用統一的坐標系統、統一的高程系統。要注意保護施工控制點, 在控制點處設置明顯標志, 以免機械、車輛撞動, 或者根據條件盡可能多設置備用控制點。
(2)在施工測量中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 只要能滿足工程需要就可以, 這樣既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節省了人力、物力、財力等不必要的浪費。
(3)施工放樣和施工往往是交叉進行要合理安排時間, 不能因放樣滯后而影響工程施工進度。要和施工班組多溝通, 使得施工放樣盡可能最方便班組作業, 放樣后要向班組負責人交代清楚所放的是圖紙上什么位置, 不能放樣完就一走了之。
5結束語
施工測量是施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工作項目,是工程建設的必要途徑,是社會化、專業化的一種技術服務行業。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測量施工要認真掌握施工圖紙、施工合同、有關政策、規范、標準,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 樹立測量施工工程師的權威性, 科學性、可靠性, 確保工程測量的施工質量, 為有效的控制工程質量、工期、投資奠定基礎同時企業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張鳳琪.淺談水利工程施工測量[J].科技資訊,2011,08.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設計;設計測量
中圖分類號:TD35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0-0071-01
水利工程測量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技術要求高的工作,在規劃設計階段,一旦出現測量誤差,對工程的后續工作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作為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好工程控制測量、各種比例地形圖測量、縱橫斷面圖測量等一系列工作。
1 工程控制測量
工程控制測量分為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它是工程建設中各項測量工作的基礎。其目的是為測區提供統一的空間參考框架,為工程中各項測量工作提供位置基準,讓工程建設在不同階段對測繪在質量、進度和費用方面預測和計算提供位置參照。在工程規劃設計階段,建立地形測圖控制網,用來控制整個測區,保證滿足最大比例尺測圖的需要。平面控制測量的作用是精確測定控制點的平面位置,在實際操作中,根據測量工作需要,在測區范圍內選擇一系列的控制點,在各控制點上建立地面標志和測量標志,使各個控制點構成三角形、矩形、中點多邊形、折線形等,構成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測量是為了精確控制點高程,根據需要在測區內每隔一定距離設立高程控制點(稱為水準點),兩相鄰水準點之間組成水準路線,由各水準路線構成的控制全測區網線稱為高程控制網;用水準儀觀察各水準點間高差的稱為水準網;用電磁波測距儀側邊和經緯儀測垂直角的稱為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控制網。高程控制網的首級網應布設成閉合環線,加密網可布設成附合路線、節點網和閉合環。
2 GPS定位技術
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測量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它為后續工程工序的展開奠定了基礎,同時它也是一項要求非常高、非常嚴格的工作內容,GPS定位技術給施工測量帶來了全新的改革。傳統的定位測距主要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等等,人工操作很麻煩,精度不高,全局感不強,給水電工程施工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妨礙。GPS定位技術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等特點,它的定位范圍甚至可以擴大到全球范圍,且從靜態定位擴展到動態定位。隨著GPS定位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為工程測量提供了更加精確有效的技術方法,對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階段的測量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3 GIS技術與數據庫技術
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對于大量的測量數據如何更好的使用和管理呢?這就是GIs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作用。管理測量數據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數據庫或GIS技術建立信息系統,這樣能夠把大量的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存儲,便于隨時查找和檢索,從而減少工作人員的勞動量。同時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通過運用這些技術,還可以用三維全景的形式來展現施工總布置情況,動態直觀的反映項目施工的全過程,真正實現水利水電工程中信息的數字化和可視化。
4 地物測繪
地形圖測繪是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階段的一個重要內容,地形測繪主要為水利工程規劃選址、建筑物布置等提供依據,水利水電專業測圖的地物測繪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測量控制點,②居民點;③道路和管線;④輸電線路和通訊線路;⑤獨立地物;⑥地質勘探點和水文、氣象設施;⑦境界、地類界及垣柵等。測繪區域可分為工程區域內和工程區域外兩部分,在進行測量地物時,主要圍繞相關工程涉及的區域進行測量。比如,中小河流治理主要包括堤防加固、河道疏浚、護坡、護岸等等,在測量地物時重點要注意堤防附近房屋、跨河建筑物、堤防附近、跨河的電力、通訊設施與堤防和河道交叉的建筑物、溝渠、現有堤防與河道的護坡護岸及材質等等,對跨河的各種堵水設施(橋梁、涵閘、溢流壩)還要在地形圖上標注其建筑物的規模(寬×高)、底高程、橋面高程、堰頂高程等。房屋測量,工程區域內應詳測(一般不繪廊檐),區域外的即使大比例地形圖也可適當放寬測量,進行綜合、取合;村莊房屋應詳測,內部房屋可較大取合。這樣就為工程設計人員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信息。
5、地貌、土質和植被測繪
與其他工程尤其是城市測量相比,水利工程地貌、土質和植被測繪更具有其特點。水利工程對地貌要求比較高,不像其他行業測繪僅保留部分高程點,而沒有進行等高線的勾繪。有時為了顯示地貌碎部特征(如鞍部、小丘、臺階地以及盆地等),還加繪間曲線,地貌應用等高線配合地貌符號和高程注記點來表示。地貌元素如陡崖、土堆、坑穴、路堤、路塹以及梯田坎等在測繪圖中用特定的符號來表示,并適當保留高程注記點和比高。另外,凡是面積在圖上大于1cm且具有經濟價值的土質植被需用地類界繪出范圍。
6、水下地形測量
在水利工程測量中,水下地形測量極其重要,也是測量中的重點之一。與很多其他測量相比,水下地下測量不僅要繪制河道的河口線或水涯線,還需要測出水下地形,對于溝渠一般還要求圖上2~3cm注記底高程。其難度比其他測量都要大,要求的數據也要比較詳盡。
7、縱橫斷面測繪
在水利水電工程測量中,通常會涉及到土石方工程,包括有填高、挖深、削坡等,這些工程量概算都要涉及縱橫斷面測量。縱橫斷面測量精度直接影響到工程量,所以在縱橫斷面測量環節必須要得到重視。橫斷面位置的布設非常重要,橫斷面間距的正確與否又直接影響到工程量的計算,是影響工程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水電工程規劃設計階段橫斷面間距一般要求在50~200m之間,該階段不能斷面間距過密,所以斷面選位顯得非常重要。我們在布設橫斷面時在滿足斷面間距要求的同時,還應該注意把橫斷面布設在橫斷面形態(長度)顯著變化、河道急轉彎、支流入口、比降明顯變化等有關部位。橫斷面位置布設一般在地形圖測完以后根據地形特點在圖上初選,再到實地選定。橫斷面方向也是影響工程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對于高差較大的地物或地形,如堤防加培、高切嶺段。斷面方向顯得尤為重要,斷面方向的確定正確與否對水利水電工程后續的工作影響極大。在實際操作中,為了使斷面方向能夠垂直堤防、河道,最好的辦法是在地形圖測完后先在圖上設計好斷面方向線,然后再到現場定測。縱斷面測量與橫斷面測量在操作方法上有很大的類似,也有很多的不同。縱斷面測量斷面的選取根據測繪服務對象的不同也有差別:例如河道疏浚一般選取河道中心線、擬建道路、堤防加固一般選取堤頂線、渠道一般選取規劃中心線等。所有這些縱斷面測量的目的就是要量取橫斷面間距、中心線上高程變化情況、沿線或兩岸相關地物(涵閘、護砌及橋梁)投影于中心線上所在位置。
8 結語
做好一項工程階段性工作,首先要清楚工作的內容。在水利水電工程規劃設計階段的測量工作,主要就是工程控制測量、各種比例地形圖測量、縱橫斷面圖測量等;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測量技術,將高科技的測量儀器更好的應用到實際測量工作中,同時要總結自己的工作,參考同行,根據實際情況予以借鑒,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好此階段的工作。
參考文獻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測量,探討
水利工程一般是指水利樞紐工程以及堤防工程,主要有大壩、水電站以及港口與碼頭等,而這些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都離不了工程測量工作。水利工程施工測量是指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以及施工的過程中,根據工程的設計與進度的要求并且根據一定的精度要求進行的施工測量工作,其貫穿于整個工程建設的各個階段,是確保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順利完成的重要條件,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一定要做好施工測量工作。
一、水利工程施工測量概述
1、施工測量的內涵
施工測量指的是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以及施工的過程中,根據圖紙的設計以及工程的進度要求,并且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將設計中的構筑物、建筑物以及路線在施工現場進行實地恢復,并且根據測量技術定出準確的位置,從而進行施工依據的測量放樣作業。水利工程主要主要包括樞紐工程以及堤防工程,水利工程施工測量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部分,施工測量是決定著水利工程建設能否按照設計進行布置,能否達到設計要求的準確度的關鍵,施工測量在水利工程建設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2、施工測量的目的
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的目的是在工程施工之前以及施工過程中的要求,根據水利工程的設計圖紙、建筑物、構筑物以及路線等的形狀、位置以及尺寸的精度要求,并且根據施工的進度進行實時的準確標定,并據此進行施工指導,并以此作為水利工程的施工依據,作為施工的依據。
二、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的準備工作
水利工程施工測量對水利工程來說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因此,在施工測量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
1、熟悉工程施工圖紙
在水利工程施工測量之前一定要對工程的圖紙進行全面的了解,并且還要對工程的設計意圖進行詳細的分析,熟悉施工圖紙提供的平面控制點所屬的華標系,同時還要對高程控制點的所屬高程系進行詳細的了解,并且還要將水利工程施工場地的位置以及施工的控制范圍限制在施工測量的控制范圍內。
2、確定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的測量精度
根據現行的國家標準《工程測量規范》以及施工行業標準《水利程測量規水電工程測量規范》中的施工設計以及施工要求,并且根據水利工程的施工現狀,對工程施工的各項測量標準進行測量,定出控制測量,并且還要對碎部施工測量以及斷面測量作出具體的精度要求,為日后的工程測量做好基礎。
3、檢校施工測量儀器
在對水利工程進行施工之前要對施工中使用中的測量儀器進行進行檢校從而確保施工測量的準確性,通常說來,對測量儀器的檢校除了由專業人員進行檢驗外,還要由專業的儀器檢校機構進行,并且還要在進行檢驗后出具有效的檢校單,并且將其作為水利工程竣工完成后進行驗收的根據。
三、水利工程施工測量的基本步驟
水利工程施工測量作為水利工程施工中一項很關鍵的工作,要遵循一定的工作步驟。
1、復測控制點
對于水利工程建設方提供的控制點不能直接的進行測量,而是要經過復測與復核后才可以進行使用,才可以進行施工測量,同時,還要將復測報告反饋給建設方。
2、施工控制網的建立
通常情況下,在控制點復測合格后,要根據水利工程施工處的地形以及可以被利用的地位來建設施工控制網,應該注意的是,施工控制網的建設要有全局觀念,要考慮到水利工程的建設需要,同時,還要將控制點放置在通視條件好以及控制范圍相對廣闊的場所。
首先,要根據提供的資料進行選擇,水電工程測區區地形圖通常比例尺為1:2000,并且經過現場勘探可以了解原有的導線點、三角點以及水準點的標志現狀,并且對水利工程建設處的地形以及自然情況進行了解,然后根據平面控制網進行技術選擇,同時,要選擇那些穩固且保存完好的三角點來推算出控制網點的大地坐標并且還要推算出施工坐標,然后,布設一級平面控制網點。其次,在控制點網方案確定之后,確定方案,要將基礎挖到基巖,并且在頂部安裝中心開孔直徑為16mm 的鋼板,做為強制歸心的儀器平臺,在全部埋設工作完成后,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外業觀測工作。水利工程建設開始之后,施工單位要根據建設的分工程,對首級控制網進行復核,同時要將復測成果交給建設方的監理進行審核,審核結果符合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規范要求的精度后,再回饋到施工單位來使用。但是,如果建設方的施工控制點與要求的精準度不相符,那么建設方要根據及時通知施工單位,還要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的測量要求對其提出返工的要求,并將測量監理審核后再回饋給施工方。
3、施工放樣
為了保證施工放樣數據的準確性,要利用業內與業外相分離的方法來進行施工放樣工作,同時,還要根據水利工程的設計圖紙以及施工要求進行相應的施工放樣工作。比如在施工場地比較平整時放樣精度可以低一些,而對其長度的測量可以選用鋼尺或者是平尺;在填筑堤路上可以先放樣出堤路中線或堤路邊線,然后根據堤路中線或者是邊線用皮尺和鋼尺量出每層的填筑范圍,還可以根據要求選用全站儀放樣。對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關鍵部位的測量,要有專業的監理工程師在現場,在對測量結果檢驗無誤后,方可進行施工。
四、水利工程施工測量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貫穿于水利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施工測量人員一定要在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下做好施工測量工作。要嚴格按照條文的標準和要求掌握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并且還要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各個部分做好檢查、核對工作,對于在施工測量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的進行解決,同時還要對那些關鍵部門加強測量工作,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同于同一項工程,在進行施工測量時一定要采用同一個坐標系統以及統一的高程系統,同時,還要保護水利工程的施工控制點,并且在施工控制點處設置標志,避免出現損壞,還可以設置多個備用的控制點。
第二,在進行施工測量時還要與水利工程的施工進度進行合理的時間安排,不能因為過多的精力將重點放在施工施工測量上而忽視了施工的進度,同時,還要及時的與施工班組進行溝通,避免出現任何的質量問題。
第三,要注意水利工程的施工測量不是精準度越高越好,只要測量的結果可以滿足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即可,因此,這就提高了工程測量的效率,也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
結語:
水利工程施工測量是水利工程施工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是水利工程建設的重要的途徑,是一項專業化的技術測量工作。水利工程測量工作貫穿于工程施工過程的始終,其測量的精度對工程的建設具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在工程施工測量過程中,要根據水利工程的施工合同、施工設計圖紙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政策,樹立工程測量的科學性、權威性,從而為水利工程質量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實現水利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李超洪.淺談水利工程的施工測量[J].中國科技信息,2009(02)
[2]李婭娟.水利工程施工測量要點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06)
[3]張鳳琪.淺談水利工程施工測量[J].科技資訊,2011(18)
關鍵詞:發電廠房工程施工控制網
1.工程概述
尼爾基水利樞紐是國家十五計劃批準修建的大型水利項目,也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項目之一。發電廠房左側與主壩相接,右側與右副壩相連,是水利樞紐的關鍵項目。施工進場前已經建立了二等平面高程控制網。
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位于內蒙及黑龍江兩省交界的嫩江中游,測區屬于平原地帶,高差為50米左右,地形起伏不大,部分地段植被較多,由于進場時部分工程已經開工,河床堆積物較多,大部分二等控制點位于地勢較低的河床地段,通視條件較差。
地區常年氣溫在-29℃~39℃之間,因工期緊迫,2002年7月選點造墩,8月進行觀測,成果用于開挖及混凝土襯砌。2003年4月對該網進行了復測工作,其成果作為最終成果。
2.施工控制網的設計與實施
2.1控制網設計
水利水電建筑物控制范圍大,具有粗放性的特點,測量放樣達到精度,巖石基礎開挖為dm級,混凝土、公路、隧洞、橋梁為cm級,機電設備安裝、軌道敷設雖為mm級,但系相對軸線而言,故控制網的精度不要求過高,實際上施工控制點用途廣泛,使用周期長至幾年,為保證工程建設質量高標準,我們選定發電廠房控制網平面等級為四等,高程等級為二等。
2.1.1平面控制網設計
因施工現場地形等諸多不利因素影響,點位布置受限,而且與原有東北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布設的二等網點通視條件差,通過對二等控制網點可利用性的評估及經過網型優化,最終確定以附和導線網的形式布設廠房施工控制網。利用M05、M09、M15、M11作為起算點,C87、C8、C9、C4及M15布成網型結構,同時觀測M11~C7、M08~C7及M15~M08三條加強邊,方向、距離和天頂距的觀測數為41個,最大邊長為1400m,最小邊長87m,平均邊長為281.7m。按四等三角測量的精度要求實施。采用經過檢定的拓撲康GTS710全站儀(儀器標稱精度為測角精度1.0″,測距精度2+2ppm)進行測角測邊。
利用觀測儀器先驗精度和設計圖形數據,對該網進行精度估算,全部控制點的點位誤差都在7mm以內,其中尼爾基水利樞紐發電廠房平面控制點共有9個(如圖1所示),平面高程控制點的標石類型為普通鋼筋混凝土標石。
圖1發電廠房施工控制網布置示意圖
2.2控制網的施測
施測時采用經過檢定的拓撲康GTS710全站儀(儀器標稱精度為測角精度1.0″,測距精度2+2ppm)進行測角測邊,嚴格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52-93中的相應技術指標進行施測。控制觀測時段,以減小大氣折光影響。觀測方向共20個,觀測18條邊。測量測站周圍的溫度及氣壓,輸入全站儀內,氣象改正儀器自動完成。
2.3內業數據處理
原始記錄通過核對后,對測量的邊長進行歸算,邊長經過加乘常數改正、球差改正及投影改正。采用NASEWV3.0平差系統進行平差計算。最大點位誤差、最大點間誤差、最大邊長比例誤差如下:
測角中誤差=1.5″
最大點位誤差=0.01米
最大點間誤差=0.01米
最大邊長比例誤差=1/53600
滿足《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52-93中規定的最末級平面控制點相對于同級起始點或臨近高一級控制點的點位中誤差不應大于±10mm的要求。
3.精確性
發電廠房施工控制網施測利用5個II等已知點加密4個IV等待定點,觀測成果采用嚴密平差,其點位中誤差平均值為±10mm,見表1,平面點間誤差見表2。2003年4月對該網進行了復測,兩次觀測成果內部符合精度都比較高,比較同一點兩次坐標值較差都在1cm以內,三角高程較差均在±5mm以內,2002年8月,我們采用二等閉合環線水準對各點進行了觀測,起算點為I等水準點S1,閉合差為1.6mm。計算成果作為各點的高程成果。由此可見尼爾基發電廠房施工控制網成果是精確的,完全可以滿足放樣軸線點及碎步點對施工控制點的精度要求。
表1平面點位誤差表
點名
長軸
短軸
長軸方位
點位中誤差
備注
C8
0.008
0.004
-55.1340
0.009
C9
0.009
0.004
-68.1050
0.010
C4
0.009
0.004
-63.1737
0.010
C7
0.008
0.004
-65.5421
0.009
表2平面點間誤差表
點名
點名
MT
MD
D/MD
T-方位
D-距離
備注
M05
C8
0.0057
0.0041
257000
212.3527
1068.110
C8
C9
0.0025
0.0023
113000
87.0632
261.935
C8
C4
0.0017
0.0020
81000
88.4430
159.862
C8
C7
0.0023
0.0022
105000
126.2937
234.419
C9
M15
0.0025
0.0027
98000
182.1402
265.303
C9
C7
0.0017
0.0017
102000
205.3622
169.251
C9
C4
0.0015
0.0014
71000
264.3319
102.240
C4
C7
0.0015
0.0016
89000
168.4021
145.767
C7
M15
0.0012
0.0024
53000
150.4914
128.820
M15
M11
0.0040
0.0060
140000
87.3840
1401.588
3.可靠性
施工控制網的點位精度是通過穩定牢固的觀測墩來體現和保證的。觀測墩鋼筋混凝土結構,頂部預埋強制對中螺栓,其上可安置儀器和站牌,其對中精度為0.2mm,地面上高度為1.2m,地下至凍層以下(深度2.0m)或置于巖石上。尼爾基水利樞紐地處寒帶,溫差大,凍土層深2.0m,凍土期半年。根據經驗,觀測墩經過一凍一融后可以基本穩定。建網次年的復測成果與原成果較差都在10mm以內。該網的高精度和穩固的觀測墩保證了成果的可靠性。
4.實用性
發電廠房施工控制網布設為導線網,不僅考慮到開挖及混凝土襯砌的施工放樣,還顧及到竣工驗收、邊坡變形監測。點位在不同高程分布,保證了滿足在不同施工階段、不同高程上的施工放樣。該網點能夠貫穿工程始終,控制范圍較廣,故該網實用性強。
關鍵詞:高噴灌漿;防滲;粉細砂;砂卵石
中圖分類號:TV4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工程概況
韶關市仁化縣灣頭水利樞紐工程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湞江區與仁化縣大橋鎮交界處,壩址位于湞水下游灣頭村附近,距韶關市約13Km。壩址控制集雨面積為6799Km2。
灣頭水利樞紐工程等別為Ⅲ等中型工程,其主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次要建筑物為4級。樞紐由左岸土壩、左岸發電廠房及變電站、河中10孔泄水閘、右岸船閘、右岸混凝土重力壩及左岸防護堤等組成。
防護堤左岸長3979.3 m,堤頂高程為67.1 m,堤頂寬3.5 m,堤頂設C25砼路面。上下游邊坡均為1:2.5,上游為100mm厚C20混凝土預制塊護坡。其基礎防滲處理是采用高壓噴注漿防滲墻。防護堤堤基地質分為四層:①、粉質粘土;②、粉細砂;③砂卵石;④全風化泥質粉砂巖。上部粉質粘土,厚度一般3m~7m,可塑為主,局部夾薄層軟塑狀淤粉質粘土,該層屬弱~微透水,防滲性好,物理力學性質較好。
2.高噴灌漿防滲機理簡述
在本工程建設實踐中,經過多次實驗的對比以及專題技術會議研究,防護堤的基礎防滲最終選定高壓旋噴形式。高噴灌漿是利用射流作用的切割攪動堤身堤基以改變其結構與組成,同時,灌入水泥漿或混合漿形成凝結體的一種防滲加固堤防的方法。高噴灌漿防滲機理由兩部分內容構成:一是高壓噴射流對堤防土體的沖擊破壞機理;二是高壓噴射灌漿的固化防滲機理[1]。
3.工程技術難點簡析
本工程防護堤樁號堤0+500~堤0+960段、堤3+450~堤3+860段堤基上部為粉細砂、粉土層,松散~稍密狀,具中等~弱透水性,易產生滲透破壞,在進行地基處理時,上述兩段堤基為關鍵重點部位,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粉細砂層因其顆粒較細,常規帷幕灌漿時有如鋪了一層厚厚的反濾,吃水不吃漿,難以形成防滲帷幕[2],同時,此類地基易發生流砂現象,給高噴灌漿作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困難。
4.防滲方案的選定
按高噴灌漿的形式區劃,分為旋噴、擺噴和定噴三種(如圖4.1 高噴灌漿的三種形式示意圖)。旋噴與擺噴適用于粉土、砂土、礫石和卵(碎)石堤防,而定噴僅適用于粉土與砂土堤防。
圖4.1 高噴灌漿的三種形式示意圖
根據本工程的防護堤堤基地質情況,防滲方案排除了定噴方案,本次高壓噴射灌漿試驗主要采用二重管高壓擺噴、旋噴兩種噴漿類型,試驗部位依次分別庫區防護堤壩軸線上樁號為堤0+150~堤0+450段之間。擺噴、旋噴各做一組圍井試驗對比:
圍井施工完成后28天,最終通過鉆孔抽芯檢查,并在孔內進行注水試驗,按注水試驗按《水電水利工程高壓噴射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200-2004)附錄B進行計算擺噴、旋噴的滲透系數K,旋噴防滲墻體物理力學指標滿足設計要求,檢查圍井滲透系數符合設計要求,工程防滲效果顯著,最終,經過通過技術、經濟方面等綜合分析,本工程防護堤防滲方案選定二重管高壓旋噴灌漿施工工藝,設計方提出設計參數:旋轉高噴鉆孔間距900mm,成樁直徑1100mm,搭接長度200mm。滲透系數 K ≤i×10 -6cm/s。并確定具體施工技術參數,詳見表4.3高噴灌漿施工技術參數表。
表4.1高噴灌漿施工技術參數表
5.現場施工
5.1施工準備
⑴高壓旋噴灌漿施工場地應做好平整、穩固,凡遇有低洼、表土松散、緊臨邊坡的區域,應采用回填、夯實、加固和邊坡坡腳保護措施。
⑵在噴射注漿施工前,應按施工圖紙及施工規定的噴射注漿方法進行施工機械設備試運行。
⑶施工場地布置應進行全面規劃,開挖排漿溝和集漿池,做好冒漿排放措施和環境保護措施。
⑷做好高壓旋噴灌漿技術交底及安全交底。
⑸主要機械設備進場。
5.2 施工工藝流程
高壓旋噴灌漿施工流程如下圖所示。
圖5.2高壓旋噴灌漿施工流程
5.3特殊情況處理
⑴在高噴旋噴灌漿過程中,出現壓力突降或驟增、孔口回漿濃度或漿量異常等情況時,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⑵發生串漿,填堵或串孔,待灌漿孔高噴灌漿結束,盡快進行被串孔的掃孔、灌漿或繼續鉆進。
⑶高噴旋噴灌漿因事故中斷后恢復施工時,進行復噴,其搭接長度不小于0.5m。
⑷孔內嚴重漏漿采取以下措施進行處理:降低噴射管提升速度或停止提升;降低噴水壓力、流量進行原地灌漿;噴射流中摻加速凝劑;加大漿液濃度或灌注水泥砂漿,向孔內沖填砂、土等堵漏材料。
6.施工質量控制
本次施工按《水電水利工程高壓噴射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200-2004)、《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1999)、《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SL62-9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52-93)等技術規范要求執行,同時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在實踐中摸索出具體的行之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
⑴建立統一的技術管理, 包括技術交底、圖紙審核、施工方案制定、測量放線、材料試驗和質量檢查評定等工作。
⑵嚴格按照設計文件、現行國家及行業規范規程、技術標準及制定的施工方案施工, 對施工過程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須實施有效的工程質量標準控制。
⑶認真做好工程檢驗工作, 對用于本工程的各種原材料,經檢驗合格后方可用于實體工程。
⑷嚴格執行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 對隱蔽工程未經監理工程師及現場質檢人員和技術負責人檢查簽證, 不準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⑸積極推廣使用施工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 以高標準指導施工。
⑹做好技術和質量管理的檔案資料工作。施工日記、技術交底、隱蔽工程檢查簽證、變更設計、工程質量評定和工程試驗等各項資料及時、齊全、完整。
7.結語
本工程的防護堤防滲工程施工完成后,通過注水實驗, 測得滲透系數滿足設計防滲要求, 進行土石方開挖后, 進行滲水觀察, 邊坡滲水潤濕, 沒有發現大滲水現象。本工程實踐顯示, 高壓旋噴灌漿在防滲處理砂卵石地基時, 顯示出其比其它地基防滲施工技術的優越性。
參考文獻:
[1]夏細禾,劉百興,熊進.長江堤防防滲工程施工研究及應用北京[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162.
[2]張明華.應用高噴灌漿處理板橋水庫壩基滲漏[J].廣東水利水電,2006,(04):77-78.
關鍵詞:砂肋軟體排監理控制要點監理方式
中圖分類號:U415文獻標識碼: A
1工程概述及施工特點
1.1工程概況
余姚市海塘除險治江圍涂四期工程位于錢塘江河口尖山河灣南岸余姚岸段的中、西段,東至陶家路江東直堤,西至上虞、余姚交界的橫塘直堤,圍涂面積約5.38萬畝。湖北西丁壩砂肋軟體排護底13萬m2。工程岸段屬淺海河口非正規半日潮。
1.2砂肋軟體排簡介
砂肋軟體排:主要包括土工排布(單一土工布或復合土工布)、加筋帶和砂肋袋,其特征是在土工排布上縫制均布排列的加筋帶、長管袋,鋪設前在長管袋中充填細骨料形成砂肋作為壓載物。砂肋軟體排主要用于堤壩、河岸等工程的防沖護底。
1.3砂肋軟體排設計
余姚市海塘除險治江圍涂四期工程湖北西丁壩砂肋軟體排設計見圖1.3-1。
湖北西丁壩砂肋軟體排設計圖 圖1.3-1
技術要求:
1、護底軟體排排布采用250g/m2編織裂膜絲土工布;
2、兩端4m范圍內砂肋袋間距0.8m,其他部位砂肋袋間距1.5m,砂肋壓載采用φ300mm的長管狀砂肋帶,加筋帶間距為1.5m。
1.4施工技術特點分析
1、以砂肋軟體排護底,優點:整體性好、施工方便、防沖刷性能較好;
2、根據余姚岸段的淺海河口非正規半日潮的潮汐特點,進行候潮施工、船上作業。
2監理依據
1、國家相關經濟建設法規;
2、施工及驗收規范、規程(國家、水利部、地方);
《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GB50290-98
《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監理規范》SL288-2003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DL/T 5173-2003
《土工試驗規程》SL 237-1999
《水利水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SL/T 225-98
《海堤工程設計規范》SL435-2008
《浙江省海塘工程技術規定(上、下冊)》,1999年9月
《浙江省海塘工程技術規定》(1999年)
《浙江省圍涂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浙江省圍墾局1999年)
3、招標文件及投標文件;
4、設計文件(圖紙、設計通知書);
5、監理規劃大綱;
6、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
3開工條件檢查
1、測量交樁及校驗;
2、施工測量控制網已建立、現場地形測繪完成;
3、施工圖紙已到位并審核無誤;
4、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上報并通過審批;
5、施工組織機構已建立,進場的人員資質符合招標文件要求,特殊工種持證上崗;
6、進場的施工機械設備、儀器的數量、質量滿足要求;
7、材料進場三證(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檢測報告)齊全并復驗合格;
8、水上作業前向當地海事部門辦理《水上水下施工作業許可證》。
4監理工作流程
砂肋軟體排監理工作流程見圖4-1。
監理工作流程圖圖4-1
4.1施工準備
1、監理人員了解、熟悉現場情況和設計要求,核對設計文件與現場的情況;
2、檢查施工單位的試驗儀器和檢測設備,儀器設備應經過法定部門標定且在有效標定期,試驗人員應持證上崗并熟悉檢測試驗方法;
3、進場施工人員已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有記錄;
4、材料檢驗:軟體排土工布同批次5000m2為一個批次,檢驗指標:排布采用250g/m2編織裂膜絲土工布,縱、橫向抗拉強度大于200N/50mm、1400N/50mm;砂肋采用30cm的長管狀砂肋袋,其材料采用250g/m2的機織圓筒型長管袋裁剪。
4.2測量定樁放樣
測量監理工程師根據施工單位上報的中線貫通測量、中樁高程測量、斷面測量成果進行審核,然后進行現場抽檢30%。
4.3基礎面清理質量控制
基底設計面邊線外0.3~0.5m范圍內的蘆葦等雜草連根清除,清除塊石以及垃圾腐植物。
4.4軟體排上卷筒質量控制
砂肋軟體排平整地卷在卷筒上。
4.5鋪排船定位質量控制
GPS定位,測量監理工程師聯合測量。
4.6充填砂肋質量控制
1、軟體排兩側4m范圍壓載的砂肋間距為80cm,其余壓載軟體排的間距為150cm(尺量);
2、砂料:粒徑大于0.10mm、直徑小于0.005mm以下的黏粒含量小于10%(裝砂船每船檢測);
3、砂肋充盈度不小于80%(目測)。
4.7鋪放軟體排質量控制
1、鋪排船體滑板緩慢下傾(一般30~45°),使軟體排慢慢拉緊并在下水前始終處于繃緊狀態;
2、軟體排整體均勻下滑,排體下放速度與鋪排船移動速度同步;
3、軟體排自下游向上游依次鋪放,上游塊壓下游塊;
4、軟體排之間的有效搭接長度不小于2m,每排檢查3~5處;
5、盡量選擇錢塘江水位平潮時進行,減少漲、落潮對鋪排質量的影響。
5施工安全環保
5.1施工安全控制
1、參與施工的船舶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并且必須持有各種有效證件,按規定配齊各類船員;
2、船機、通訊、消防、救生、防污染等各類設備必須安全有效,并通過當地海事部門的檢查;
3、水上作業施工配置救生船,艙面作業人員必須穿著救生衣;
4、嚴禁與施工無關的船只進入施工區域;
5、遇有6級以上大風、大霧、雷雨等惡劣天氣,禁止進行船舶進行水上作業;
6、夜間鋪排需配備足夠的防水照明設備和信號燈。
5.2環境保護控制
1、船舶上配置垃圾集容器,將垃圾進行分類袋裝,禁止投入水域;
2、船上安裝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生活污水消毒處理后排放。
關鍵詞:工程測量;應用;發展方向
引言
在測繪界,人們把工程建設中的所有測繪工作統稱為工程測量。實際上它包括在工程建設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階段所進行的各種測量工作。它是直接為各項建設項目的勘測、設計、施工、安裝、竣工、監測以及營運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務的。影響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工程測量技術的應用,為了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必須通過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提高測量技術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水平,從而保證工程測量的質量。本文分析了工程測量的應用,以及因為其重要性而在工程測量中采用的測繪技術及其發展。
1.工程測量的應用
測量學是研究對地球整體及其表面和外層空間中的各種自然和人造物體上與地理空間分布有關的信息進行采集處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學和技術。一般的工程建設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規劃設計階段、建筑施工階段及經營管理階段。
1.1 工程勘察設計階段的應用
任何一項工程都需按照設計與實際環境相結合進行選址與勘測設計,在勘察設計階段的主要測量工作包括:提供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與數字地形資料,并為工程地質勘探、水文地質勘探以及水文測驗等進行測量。對于重要的工程或在地質條件不良的地區進行建設,還要對地層的穩定性進行觀測。
1.2 工程施工建設階段的應用
施工建設階段需要將工程中設計目標的位置標定在現場,作為實際施工的依據。在施工過程中還需對工程進行監理檢測,以確保工程的質量。工程施工建設階段的測量工作主要分為施工測量和監理測量兩部分。施工測量的主要內容為施工控制網的建立和施工放樣;監理測量的工作主要為檢查并審核施工測量數據。
1.3 運營管理階段的應用
工程竣工后,需要測繪工程竣工圖或進行工程最終定位測量,作為工程驗收和移交的依據。對一些大型工程和重要工程,還需對其安全性和穩定性進行周期性監測,為工程的安全運營提供保障。工程運營管理階段測繪的主要任務是工程建筑的變形觀測。針對不同的工程對象,需要采用不同的測量方式。
2.工程測量技術的實際應用
工程測量是保證當前地形和地理因素對施工影響降低到最低的關鍵,更是保證工程良好進行的前提和基礎,工程測量技術是服務于工程建設的一種測繪技術,它的發展與測繪科學技術和工程建設的發展密切相關。
2.1深層沉降儀是用來精確測量基坑范圍內不同深度處各土層在施工過程中沉降或隆起數據的儀器。它由對磁性材料敏感的探頭和帶刻度標尺的導線組成。當探頭遇到預埋在預定深度鉆孔中的磁性材料圓環時,沉降儀上的蜂鳴器就會發出叫聲。此時測量導線上標尺在孔口的刻度以及孔口的標高,即可獲得磁性環所在位置的標高。通過對不同時期測量結果的對比與分析,可以確定各土層的沉降(或隆起)結果。深層沉降觀測過程分為井口標高觀測和場地土深層沉降觀測兩大部分。井口標高觀測按常規光學水準觀測方法進行。
2.2由于GPS的獨特性,使其在水利水電測量中也有廣闊的應用。由于GPS測量儀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測量不再受到地形地勢等條件的影響,通過控制測量的觀測方法和布局類型,大大減少了傳統測量中的傳算點和過度點的測量工作,使控制選點變的較為靈活。并且控制測量也可以不受到時間、天氣等自然條件的影響了。特別是在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中,GPS測量技術的優點體現的更為明顯。因為在中小型水利水電項目中,控制測量的方法得到了極大的簡化,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布點,在此應用GPS高精度的特點,測量工作可以大量節省人力資源和減小工作的時間和勞動的強度。
2.3地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空間地理位置及屬性是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的重要信息。管線探測,主要是在非開挖的情況下探測地下管線的走向及埋深,一般采用管線探測儀探測。管線探測儀根據探測原理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探測金屬管線、電(光)纜,以及一些帶有金屬標志線的非金屬管線,這類簡稱管線探測儀;另一類是利用電磁波探測所有材質的地下管線,也可用于地下掩埋物體的查找,俗稱雷達,也被稱為管線雷達。管線探測儀一般由兩大部分組成:1.發射機:給被測管線施加一個特殊頻率的信號電流,一般采用直連法、感應法和夾鉗法三種激發模式2.接收機:接收機內置感應線圈,接收管道的磁場信號,線圈產生感應電流,從而計算管道的走向和路徑。一般有三種接收模式:峰值模式(最大值)、谷值模式(最小值)、寬峰模式;另外現在更先進的儀器一般都帶有峰值箭頭模式(結合了峰值與谷值兩者的優點,使操作更直觀)以及羅盤導向(用于指明管線的走向)。其它還有一些附件,配合兩大組成部分的使用。地下管線探查方法包括:明顯管線點的實地調查、隱蔽管線點的物探調查和開挖調查。這三種方法往往需要結合進行。
2.4水下地形測量是江河湖泊與海洋開發的前期基礎性工作。水下地形測量主要包括定位和測深兩個部分。目前的水上定位手段主要采用衛星定位的形式。測深主要靠回聲測深儀或多波束測深系統進行。回聲測深儀利用水聲換能器垂直向下發射聲波并接收水底回波,根據回波時間 和聲速來確定被測點的水深,通過水深的變化就可以了解水下地形的情況。多波束測深系統能一次給出與航線垂直的平面內幾十個甚至百余個海底被測點的水深值,形成一定寬度的全覆蓋的水深條帶,可以比較可靠地反映出水下地形的細微起伏,比單波束的水深測量確定水下地形更真實。水下地形測量的一般模式是利用GPS測定水底點的平面位置,利用測深儀測定水底點的深度,附之以瞬時潮位資料,獲得點位的高程。當驗潮條件不具備時,該模式將不能獲得測點的高程。目前出現了一種無驗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測量模式,它不用專門測定潮位,而直接利用動態GPS技術測量換能器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利用測深儀測得水深,輔之以姿態測量和補償,計算獲得高精度的水底點高程。
2.5遙感技術已經得到了普及,其中激光雷達(LIDAR)是一種主動遙感技術。這種技術使用激光脈沖定向照向地面(或目標)并測量脈沖返回的時間,通過處理每個脈沖返回的時間,計算傳感器到地面(或目標)不同表面之間的各種距離。LIDAR系統作為一種三維數據采集裝置,由于激光脈沖不易受陰影和太陽高度角的影響,從而大大提高了數據采集的質量。LIDAR系統應用多光束返回采集高程,數據密度可達到常規攝影測量的3倍,可提供理想的數字高程模型DEM,大大提高了正射影像糾正精度。LIDAR數據的地理信息經軟件處理,可以直接與其他類型要素或影響數據合并,生產內容更為豐富的各類專題地圖。
3.工程測量新技術發展方向
全球衛星定位技術的發展為工程測量提供了一種新的測量技術手段,使工程測量發生了革命性變革,并且為測量成果質量的穩定、可靠和作業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工程測量技術的發展不斷地對工程測量提出新的要求,給工程測量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極好的機遇。定位系統(GPS)、攝影測量與遙感(RS)、管線探測和激光雷達等先進技術的發展,使工程測量的手段、方法和理論產生了深刻的變化。工程測量的領域在進一步擴展,正朝著測量數據采集和處理的自動化、實時化和數字化方向發展。在這種狀況下,要求我國的工程測量人員必須隨著測量技術的發展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對新的測量設備進行正確的操作,在工程測量工作的開展中才能提供精確的數據,為工程的施工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關鍵詞:CDM;小水電;土地利用現狀圖;快速實施
Abstract: through the field measurement methods of local trimmer and in the industry of the combination of compiling software, and achieve a rapid measurement and compiles the most hydropower station of the map to the effective method, and applied in practical production,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the cost of homework.
Keywords: CDM; Small hydropower; Land use status figure; Implemented quickly
中圖分類號:P285.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 概述
2012年2月14日,國家發改委再批65個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其中小水電項目占19個,水電的CDM項目被認定為中國未來節能減排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渠道。其伴生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地類地形圖)測量工作會越來越多,如何能夠快速地進行水電站項目地類地形圖測量及編繪的有效實施,降低作業成本,提高作業效率,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水電市場上地類地形圖測繪主要由大型設計院牽頭,現有的軟件及作業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本項目旨在通過外業測量方法的局部微調和內業多種編繪軟件的結合,獲得一種快速測量和編繪水電站地類地形圖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業成本。
2流程簡述
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參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地籍測量規范》和國家地形圖圖式,編寫測繪技術要求,確定測量范圍、測量內容、土地分類代碼、地物測量及取舍原則、成圖要求和其它附加說明,經評審通過后,組織外業測量及內業編繪成圖,實地查圖后提交資料。
3 外業測量
外業測量與常規測量方法大同小異,只是進行了測繪內容的補充和作業方法的微調。作業前,詳細閱讀技術設計書,熟記地物分類代碼,以便于最大程度地與內業銜接,減少返工的機會。
作業時,利用RTK技術測量地塊和開曠區域,配合全站儀測量隱蔽區塊及房屋正廳高程,并將前一天作業編繪過的地塊封閉地形圖打印出來,進行外業初步檢查,并加強與內業之間的數據交換和溝通。
地形地類地形圖的外業測量,測量時除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測量規范》、《地形圖圖式》及《地籍測量規范》測量的相關規定執行外,為便于電站庫區淹沒損失調查,補充調整要求如下:
(1)對測區范圍內的各種用材林地和經濟林地應根據林種、林齡及郁密度加以區分,并逐丘(片)施測邊界并于圖上標繪;
(2) 對測區范圍內的各種園地應根據各園地作物類別加以區分,并逐丘(片)施測邊界并于圖上標繪;
(3) 對測區范圍內旱地中的坡度大于25º,仍在種植作物的斜坡地(不包括總體坡度大于25º的梯旱地)應予以單獨區分(單獨采用統一符號標注),并逐丘(片)施測邊界并于圖上標繪;
(4) 對居民點用地及其它建設用地內部的道路、街巷應逐條標注邊線,對給排水設施應標注進出水口位置及高程;
(5) 對灘涂中已加以開墾種植,一年能保障收獲一季作物的,應逐丘測繪邊界并于圖上標繪(單獨采用統一符號標注)。
(6)對測區范圍內的居民點,須逐棟施測上圖并按Ⅰ類永久界樁的精度要求(測設高程誤差不超過0.1m)測量每一棟房屋的正廳地面高程,并用紅漆于墻面或屋角不易剝落部位編號并調查戶主姓名,測繪結束后編制房屋高程匯總成果表。測區范圍內的居民點可根據實際情況逐臺地測量并于圖上標注代表性高程;
(7)測量過程中,應根據地籍測量的有關規定測繪縣(區)、鄉、行政村的行政界線,每幅圖均需標注縣(區)、鄉、村的名稱,對飛地(或插花地)應注明所屬村(或自然村)的名稱。
當天的測量資料要求當天完成,地形圖階段各地塊全部封閉,無交錯、縫隙和錯、漏現象,并注意與已測地形圖的銜接,為內業編繪做好準備。
4 內業編繪
內業編輯分為CAD圖形預處理、MAPGIS構面,導入CAD分層、CAD分層輸出、MAPGIS區加高程信息、MAPGIS區加層、加高程點屬性及屬性輸出、表格統計及資料整理等,現詳述如下:
一、CAD圖形預處理
CAD圖形預處理的前提是建立分幅圖,逐幅進行地類地形圖編繪,主要目的在于本幅圖內各地塊的分析和封閉:
分析:分析本圖幅內地類的種類,建立相應的地類地形圖層,并仔細查閱圖面,檢查挑出不能判斷地類地形圖層的區塊,作業人員回憶或現場校對,達到100%正確。
封閉:根據分析的結果,采用PL線封閉每一區塊,封閉的時候兼顧區塊的合并及分類。封閉之前需另存圖形,并保留最外范圍的等高線,作為本圖幅范圍線使用,其余等高線可刪除或隱藏,并去除或隱藏非封閉區塊的其它線類地物和點狀地物。
分析、封閉完成后導出DXF文件備用,DXF文件要求僅包含封閉而成的地塊。二、MAPGIS構面
MAPGIS構成的目的是將CAD圖形預處理后的圖層信息形成封閉的曲面,為后續的區塊編號、CAD分層、面積統計等服務。構面的要點:
通過“數據轉換”模塊將DXF文件另存為WL線文件;
WL文件導入“編輯模塊”進行“自動剪斷線”、“自動平差”、“線拓樸查錯”等操作,根據線拓樸查錯提示信息,找出CAD預處理階段未處理封閉的區塊,在CAD或MAPGIS里重新封閉處理,待拓樸查錯提示信息修正完成后,進行“線轉弧段”操作,將改正后無錯誤的線拓樸改為弧段,并保存WP弧段文件。
關閉線文件,導入WP文件,利用“拓樸重構”,生成區文件,并保存待用。
在這個操作過程中,會反復在CAD與MAPGIS之間進行數據交換,一般采用CAD修改,MAPGIS查錯的方法。
三、導入CAD分層
通過“數據轉換”模塊將“拓樸重構”完成后的WP文件轉換為DXF文件,導入CAD進行分層設色
將需要分層設色的DXF文件插入到圖幅內,根據地物情況,將閉合曲線分別歸至相應的圖層內。
四、CAD分層輸出
將分層設色完成后的CAD圖形僅保留地類地形圖層,輸出DXF文件。通過“數據轉換”模塊重新得到各區塊線文件WL。此時的WL上包含了不同的分層信息。
輸入“編輯模塊”,進行“線轉弧段“操作,保存含有“分層信息”的WP文件,并進行“拓撲重構”。此時生成的區文件并未包含圖層信息,區拓樸查錯可以檢查出“重復的。。。”,此時因為是每個封閉的曲線構面,此錯誤屬正常現象,可不予理會。保存“拓樸重構”后的WP文件待用。
五、MAPGIS區加高程信息
將分層設色完成后的CAD圖形,展上所有的高程點,并分離高程點和注記文件,將GCD圖層改名,以便新生成的地塊內高程在單獨的圖層內,便于提取。利用程序或手工標注,依據高程及地類信息,將每一地塊的高程值標注上去。
區塊高程值標注完成后,單獨提取“GCD”圖層,將地塊高程點提取出來,并刪除注記,僅保留點位,通過“數據轉換”模塊存為點文件。
輸入“編輯模塊”,將高程屬性注釋至點文件并保存。
打開第四步完成的WP文件,通過“LABLE合并功能”將高程點注釋信息合并至區文件,此時WP文件包含各地塊高程信息。
六、MAPGIS區加層、加高程點屬性及屬性輸出
通過MAPGIS“屬性庫管理”,將MAPGIS區加入我們的分層信息。打開第五步生成的WP文件,輸出弧段圖層屬性待用。通過“屬性管理”的屬性連接功能,將保存過的弧段圖層信息連接到WP區文件的屬性中。此時查看WP區文件,已包含我們所需要的分層信息,高程信息及面積。
通過屬性輸出或空間分析功能均可對本圖幅圖地塊進行統計及生成表格,如需嚴格區別山地,還需進行坡度分析。
七、表格統計及資料整理
根據要求進行各類表格的匯總,輸出,資料合并整理,提交。
5 測量實例
云南勐波羅水電站地形地類地形圖測量項目,上下庫共計8.5個平方公里(其中地塊部分占了約45%,山地占了約45%,10%為房屋村莊),移民專業要求一個月內提交資料。
圖一 云南勐波羅水電站江口梯級工程區地形地類地形圖
作業人員到達現場后,依據技術設計書和現場踏勘情況,合理分配作業小組及作業區域,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后,全體人員采用上述測量及編繪方法,加班加點,在28天內圓滿完成任務。
6 結語
土地利用現狀圖(地類地形圖)測量及編繪的快速實施,關鍵在于:
(1)作業人員對于技術設計書和地類代碼的理解認知程度:作業時,各種地物的分類、代碼與技術設計書越接近,編繪工作越省力。
(2)各種軟件的熟悉程度:由于目前沒有完善的內業編繪軟件,需要在各個軟件間來回轉換,有可能還牽涉到部分自開發程序,作業人員對于相關的軟件操作越熟練,工作效率越高。
論文摘要:測量工作在工程施工中的具體作業流程、內容及要求等,結合自身參與的工程做簡要闡述。
關鍵詞:工程測量 施工工程技術指標 作業流程
中圖分類號:[P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Abstract: measuring work in project construction in the specific work flow, the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etc, according to its own participation in the engineering do paper briefly explains.
Keywords: engineering surve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ndex working procedure
一、 工程名稱及概況
1.1工程名稱
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委托河北建設管理項目)渠道項目(S23)標段施工樁號318+700~324+200。
1.2工程概況
本標段工程包括渠道、三個倒虹吸、四座交通橋等工程項目。
⑴ 田家莊坡水區排水倒虹吸:由進口段、管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組成。其中管身段為兩聯2孔3.8m×3.8m,鋼筋混凝土箱形結構,長86m;進口段長64m,兩側為漿砌石扭墻、護坡和護底;出口段長91.4m,兩側亦為漿砌石扭墻、護坡和護底。
⑵ 小白堯坡水區排水倒虹吸:由進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三部分組成。其中洞身段為6孔3m×3m鋼筋混凝土箱形結構,長82m;進口段長65m,兩側為漿砌石扭墻、護坡和護底;出口段長93m,兩側為漿砌石扭墻、護坡和護底。
⑶ 唐河二干渠倒虹吸:該倒虹吸由上游引渠段、沉砂池段、進口漸變段、閘室段、進口連接段、管身段、出連接段、出口漸變段和出口引渠連接段組成,其中管身段長86m(水平投影長),斷面尺寸為1.7×1.9m(寬×高),閘室段、上下游連接段和管身段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其余為漿砌石結構。
⑷ 田家莊公路橋:本橋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Ⅱ級;橋長52m,橋寬6.5+2×0.5m;橋梁上部結構為三跨16m預應力空心板,下部結構為薄壁墩、鉆孔灌注樁基礎。
⑸ 東屯村公路橋:本橋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Ⅱ級;橋長52m,橋寬6.5+2×0.5m;橋梁上部結構為三跨16m 預應力空心板,下部結構為薄壁墩、鉆孔灌注樁基礎。
⑹ 小白堯公路橋:本橋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Ⅱ級;橋長51m,橋寬6.5+2×0.5m;橋梁上部結構為三跨16m預應力空心板,下部結構為薄壁墩、鉆孔灌注樁基礎。
⑺ 岳煙公路橋:本橋汽車荷載等級為折減公路--Ⅱ級;橋長52m,橋寬4.5+2×0.25m;橋梁上部結構為三跨16m預應力空心板,下部結構為柱式墩臺、鉆孔灌注樁基礎。
⑻ 渠道:全長5500m,樁號318+700~324+200,渠道為半挖半填渠道。設計水深4.5m,設計縱坡1/25000,渠道過水斷面為梯形,底寬為23m,右側馬道鋪設凈寬4.0m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左側馬道鋪設凈寬4.0m的泥結碎石路面。
⑼ 金屬結構:唐河二干渠倒虹吸為1孔,設置攔污柵1扇,工作閘門1扇,啟閉機1臺。
二、已知成果
點名 X(m) Y(m) H(m) 備注
III289
4280169.954 492857.099 72.649
III290
4280065.330 493410.120 71.283
III291
4281654.590 494133.868 70.635
II030
4281670.993 493614.848 71.117
III292
4284165.124 494652.043 70.027
III293
4284195.066 494123.018 71.572
說明 1954年北京坐標系1°帶坐標,中央子午線115°,85基準高程。
三、測量儀器及設備配備
本工程施工測量配備如下測量設備及配套設施:
1.拓普康GTS-332N2″測距精度為±2mm全站儀及配套光學對中覘牌一套。
2.DS3自動安平水準儀、3米木質紅黑雙面水準尺和5米塔尺2把。
3.精密水準儀及水準尺一套。
4. 50米送檢鋼尺2把。
四、技術方案
根據設計部門提供的測量控制點,按照使用方便、通視條件好和點位固定可靠的原則沿渠道的走向,在與渠道開挖線的兩側一定距離的合適地段布設測量附合導線,由于我標段施工沿線長且控制點有限,尤其在標段尾部無控制點,為確保導線精度滿足設計要求,故將導線引致下一相鄰標段,與該標段內起始處控制點串聯成附和導線。控制點布設成平面和高程共用點。
控制點水平角觀測采用全站儀觀測9個測回,邊長均往返各2測回,每測回4次讀數,觀測邊長在計算前均進行加、乘常數及傾斜改正,各項觀測值的各項限差均應滿足《規范》要求。
高程控制點采用DS3自動安平水準儀及3米木質紅黑雙面水準尺進行施測,觀測精度按相關測量《規范》執行。
每次進行測量觀測前,先對儀器的性能進行檢測,使儀器能在良好狀態下有效的工作。
控制點的計算成果作為細部放樣的基準點,做好資料的提交和點位的保護。
控制加密前,首先按照先復核后利用的原則與監理共同檢測已知控制點精度,并復核其資料和數據的準確性。
施工期間,在施工放樣前必須將加密控制點進行復核,確定所使用控制點未發生沉降或電位變化后方可使用。并定期對加密控制點進行復測若發生沉降或位移,根據情況決定該點是否繼續使用。若由于控制點變化較大應及時將復測資料上報監理部門申請廢除該點。確保精度滿足工程施工對控制測量的要求。
4.1 控制測量
根據要求,我部對設計部門提供的控制點(包括平面和高程兩部分)進行復測,并將成果提交業主、監理,經確認后,結合本施工標段的地形和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加密控制測量。
⑴ 控制點加密測量
1)為滿足施工放線需要,進行了相應的加密控制測量。作業精度滿足以下指標要求:
①外業采用三等平面控制測量
②外業水平角觀測,2″全站儀觀測9個測回;
③導線方位角閉合差不超過±3.6″√n;
④導線邊測距一測回讀數較差不超過±3mm,測回間較差不超過±5mm;
⑤導線相對閉合差少于1/55000。
根據實際情況本工程采用拓普康GTS-332N全站儀施測,其作業精度可滿足規范要求。
⑵ 控制點高程復測
根據設計提供高程控制點,對其進行高程復測其精度指標滿足以下要求
①外業采用二等水準測量;
②閉合差少于±4 √L mm;
觀測數據超限時,重測整個測回;重測又超限時,應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重新觀測。
2)高程加密測量是為滿足渠道工程、三個到虹吸、四座交通橋及金屬結構安裝等工程測量要求而進行的,按三等水準作業要求進行,附合高差閉合差不超過±12√Lmm。高程測量采用DS3自動安平水準儀及3米木質紅黑雙面水準尺進行施測,施測方法為:后前前后,每一測段均往、返測,其作業精度按相關測量《規范》執行。
所有加密控制點觀測完成后將觀測結果整理后報業主、監理檢測,合格后使用。
4.2 施工區原始斷面測量
在各施工部位開工前,按監理部門要求對本合同施工范圍內的原始地形進行原始斷面測量。斷面圖的布置,依據設計圖的布置方式在設計斷面間進行適當加密。斷面中心樁間距按工程結構特征和地形變化情況直線段在50m~100m之間選擇,曲線段在10m~20m之間選擇。實測原始斷面測量完成后,再依據發包人提供的原始斷面線或原始地形線進行認真的分析對比,并將比對計算出的結果在工程開工前28天內,報送監理人復核、審批。
4.3 測量放樣的方法與要求
⑴土、石方開挖放樣
平面點位放樣,依據現場條件、控制網點的分布情況采用全站儀坐標法、施工坐標放樣法等,放樣時遵守“由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高程放樣使用水準儀;對于主體工程部位的基礎輪廓點和高程中誤差均要求不超過±50mm。
開挖過程中,經常校核測量開挖平面位置、水平標高、控制樁號、水準點和邊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挖至設計斷面后及時會同監理人員聯測并繪制縱、橫斷面圖,報送監理人復核、審批。
⑵對于各項目土石料填筑放樣
平面點位放樣,根據場地作業條件采用全站儀坐標法和方向線交會法進行,高程放樣使用水準儀和塔尺。相對于鄰近基本控制點各種填料分界線、邊線的平面和高程點位中誤差不超過±30mm。
⑶金屬結構、機電設備安裝測量
工作開始前,在各項目相對獨立的安裝結構單元內建立安裝軸線和高程基準點,相對于鄰近基本控制點的安裝軸線點和高程基準點的誤差均不超過10mm。安裝軸線點至少3點,高程基準點不少于2點,點間相對偏差不超過2mm。安裝軸線和高程基準建立完畢經復核檢查符合規范要求后,分別以安裝軸線和高程基準為依據進行安裝點的放樣。放樣時檢查測點間相對尺寸關系。
4.4 工程量計算及竣工測量
⑴工程量計算方法
1) 依據實物工程量的計量,使用計量部門鑒定合格的計量設備進行計算,并經過監理部門簽字認可后,進入每月工程量統計報表中。
2) 面積計算:依據原始斷面圖采用CAD坐標計算面積。
3) 體積計算:依據設計施工圖紙所示輪廓線、實測原始斷面圖計算工程量或按監理部門指示在現場觀測的凈尺寸進行計算。
⑵每一個分項工程完工后,都要進行竣工驗收測量。會同發包人、監理人一起對竣工的部位進行軸線、高程、斷面尺寸等項進行檢查,檢查其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并上報相應的測量報告或圖表給監理人、發包人審核。
⑶工程結束后,實測竣工斷面圖或竣工地形圖,作為工程量結算的依據并上報相應的測量報告或圖表給監理人、發包人審核。
五、測量質量控制
嚴格執行ISO9001質量體系文件《施工測量控制程序》(CX.9.26B1),使各項目工程的施工測量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六、整理并提交資料
1.測量記錄
嚴格按規范規定的方法和格式,作好原始記錄。保證原始測量記錄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2.內業整理
依據設計圖紙,計算測量放樣數據和工程量,并繪制相應的平面布置圖、斷面圖。
3.測量平差
依據規范要求進行測量平差,并作好相應的測量精度評估。
所有測量資料裝訂成冊。
七、參考文獻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7-91
《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規范》GB12898-91
《國家三角測量規范》GB/T17942-2000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SL52-93
《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
關鍵詞:施工測量 , 全站儀,測繪
Abstract: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years work experience, briefly explains the new techn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measurement of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survey, tachometer, surveying and mapping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前言
施工測量中建筑施工控制網為施工放樣提供控制基礎;而按施工要求,采用各種不同的放樣方法,將設計圖紙上的建筑物在現場標定出來(義稱定線放樣),則為實地施工的依據:在此基礎上,還要進行一些竣工測量、變形觀測以及設備的安裝測量等。
1、施工測量的精度要求
建設工程施工測量的精度應使各個建(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嚴格滿足設計要求。一般來說,施工放樣的精度隨工程性質、建筑材料和結構、施工方法等因素而改變。建筑物的放樣是根據施工控制網來進行的,其精度要求可根據測設對象的定位精度及施工現場的面積大小,參照有關測量規范加以規定。由于各類工程的性質、生產工藝差異大,對測量定位精度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我國許多行業主管部門都制定了相應的行業測量規范,如《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鐵路測量技術規則》、《工程測量規范》等。
針對具體工程的各項精度要求,參照執行相關規范,如果沒有具體規定則由設計、測量、施工以及構件制作相關技術人員共同協商決定,即先要在測量、施工、加工制造方面之間進行誤差分配,然后才可得出測量工作應循的具體精度。
假設設計允許偏差為U0,測量工作中的允許偏差為U1,施工允許偏差為U2,構件加工制造允許偏差為U3(如果還有其它重要的誤差因素,則應增加項數),若假定各工種產生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能相互抵消,則按誤差傳播定律可寫出:
U02=U12+U22+U32(1)
式中只有U0是己知的,U1、U2、U3都是未知數。這時常采用假定各未知數的影響相等,即“等影響原則”進行計算,然后把計算結果與實際作業對照,必要時作適度調整(即不等影響)后再計算,如此反復直到誤差分配比較合理為止。
假定
U1=U2=U3 (2)
則
U1=U2=U3=U0/ (3)
由(3)式求得的U1是分配給測量工作的最大允許偏差,需把它縮小K倍才得中誤差Mf,Mf可作為制定測量方案的精度依據。現實工程中,U1、U2、U3三種偏差實際上不一定按偶然誤差規律出現,所以這時在計算中誤差Mf時,宜把K值取得稍大一些,如K=2-3時,則
Mf(l/5一1/6)Uo(4)
2、施工測量中測繪新技術的應用
20世紀80年代以來出現許多先進的地面測量儀器,為工程測量提供了先進的技術工具和手段,如:光電測距儀、精密測距儀、電子經緯儀、全站儀、電子水準儀、數字水準儀、激光準直儀、激光掃平儀等,為工程測量向現代化、自動化、數字化方向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改變了傳統的工程控制網布網、地形測量、道路測量和施工測量等的作業方法。三角網已被三邊網、邊角網、測距導線網所替代;光電測距三角高程測量代替了三、四等水準測量;具有自動跟蹤和連續顯示功能的測距儀用于施工放樣測量;無需棱鏡的測距儀解決了難以攀登和無法到達的測量點的測距工作;電子速測儀則為細部測量的理想的儀器;精密測距儀的應用代替了傳統的基線丈量。電子經緯儀和全站儀的應用,是地面測量技術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
電子經緯儀具有自動記錄、自動改正儀器軸系統差、自動歸化計算、角度測量自動掃描、消除度盤分劃誤差和偏心差等優點。全站儀測量可以利用電子手簿把野外測量數據自動記錄一下來,通過接口設備傳輸到計算機,利用“人機交互”方式進行測量數據的自動數據處理和圖形編輯,還可以把由微機控制的跟蹤設備加到全站儀上,能對一系列目標自動測量,即所謂“測地機器人”或“電子平板”野外直接圖形編輯,為測圖和工程放樣向數字化發展開辟了道路。激光水準儀、全白動數字水準儀、記錄式精密補償水準儀等儀器的出現,實現了在兒何水準測量中自動安平、自動讀數和記錄、自動檢核測量數據等功能,使兒何水準測量向白動化、數字化方向邁進。激光準直儀和激光掃描儀在高層建筑施工和大面積混凝土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儀器。國產JDA系列多功能自動激光準直儀,具有6種自動保持精度的基準,可用于高層和高聳建筑的軸線測控;滑模測偏、測扭、水平測控;構筑物與設各安裝放線控測;各類工程測平,結構變形觀測等。陀螺經緯儀是用于礦山、隧道等工程測量的另一類主要的地面測量儀器,新一代的陀螺經緯儀是由微機控制,儀器自動、連續地觀測陀螺的搖動并能補償外部的干擾,觀測時間短、精度高。
2.1全站儀的應用
全站儀是指在一個測站上能同時完成角度和距離測量,并且立即可以計算、顯示出待定點的坐標與高程的儀器。由于全站儀一次觀測即可自動獲得水平角、豎直角和傾斜距離三種基本觀測數據,而且機內還具有較強的計算功能,測量時,儀器可以自動完成平距、高差、坐標增量的計算并顯示在液品屏上。配合電子記錄手簿,可以實現自動記錄、存儲、輸出測量成果,使測量工作大為簡化。
2.1.1全站儀的幾種測量方法
(1) 后方交會測量
如圖1所示,全站儀安置在一待定點上,觀測兩個以上己知點的角度和距離,并分別輸入各已知點的三維坐標和儀器高、棱鏡高后,全站儀即可計算出測站點的坐標。
圖1后方交會測量
(2) 對邊測量
如圖2所示,在任意位置設站,分別瞄準兩個目標棱鏡并觀測其角度與距離,全站儀即可計算出兩目標點間的平距、斜距、高差和坡度;若全站儀在已知點上設站并且正確設置了后視、則還可計算出兩目標點構成的邊的方位角。
圖2對邊測量
(3) 懸高測量
如圖3所示,要測量某些不能設置棱鏡的目標的高度時,可在目標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安置棱鏡,并輸入棱鏡高h1,瞄準棱鏡并觀測后,再瞄準被測目標,全站儀即可是顯示被測目標的高度H。
圖3懸高測量
偏心測量
如圖4所示若待定點不能安置棱鏡則可將棱鏡置在此待定點一側,并構成等腰三角形,瞄準偏心點的鏡并觀測,再瞄準待定點,全站儀即可顯示出待定點的標。
不同品牌和型號的全站儀實現同一種測量功能操作程序是不同的,具體使用可參見相應的說明書。
圖4偏心測量
2.1.2全站儀使用的注意事項
作為光、機、電一體化的精密測量儀器,全站儀了具有與光學儀器同樣的要求外,還應注意:
(l)運輸儀器時應有防震墊,或由專人保管,以防動和沖撞。
(2)旋轉照準部時應勻速旋轉,切忌急速轉動。
(3)沒有濾光片時不要將望遠鏡鏡頭對著太陽,以免損壞內部電子元件。
(4)全站儀若出現故障,應立即停比使用,并將電池取下,找專業人員維修。
(5)應盡量避免在潮濕的下雨天使用全站儀。
(6)高溫天氣作業時,為保證儀器的使用壽命,應給儀器撐傘以遮擋陽光直射。
(7)長期不用的儀器應定期通電,一般一月一次,約一個小時,電池應定期充放電,以保證電池的容量和壽命。
(8)為保證全站儀的精度,作業時儀器應使用配套的棱鏡組,并正確設置好儀器的各項參數,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操作。
2.2激光鉛垂儀的應用
激光鉛垂儀是一種供豎直定位用的專用儀器,適用于高層建(構)筑物的豎直定位,它主要由氦、氖激光器,豎軸,發射望遠鏡,水準器和基座等部件組成。能夠使測量人員快速地進行放樣工作,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關鍵詞] 坪頭水電站;引水隧洞;測量控制
1、工程概況
坪頭水電站位于涼山州美姑、昭覺、雷波三縣交界處,是美姑河干流“一庫五級”開發方案的最后一級,閘址位于美姑縣境內柳洪溝下游約600m的峽谷段內,廠址位于雷波縣境內的坪頭鄉附近。閘址距西昌市約161km,距美姑縣城約74km。坪頭電站為閘壩引水式開發,水庫正常蓄水位913m,總庫容62.09萬m3,電站總裝機容量180MW。本工程等別為Ⅲ等中型工程。
工程主要建筑物由首部閘壩樞紐、引水系統、廠區樞紐等組成。左岸引水系統采用壓引水形式,引水隧洞洞線在寒武系及震旦系薄至中厚層狀地層中通過,垂直埋深40~570m,水平埋深140~1000m,隧洞全長12.706km。洞身巖體為Ⅲ類、Ⅳ類和Ⅴ類圍巖,隧洞開挖斷面為馬蹄形,開挖底寬5.5m,洞徑6.8~6.9m。
2、 測量控制的范圍和目的
坪頭水電站隧洞施工期間共布設七條施工支洞進行雙向開挖施工。為了保證每個開挖工作面的的工程施工質量和進度,以及確保每個工作面的水利貫通,施工中每個施工支洞布置了一條四等閉合導線平面控制網與四等三角高程控制網進行隧洞施工的測量控制,同時進行隧洞聯合貫通誤差分析。
3、 引水隧洞施工測量控制
3.1控制測量
坪頭水電站首級控制網為三等導線平面控制網與四等三角高程控制網,控制網主要沿美姑河兩岸布設的導線網,首級控制網基本覆蓋了整個施工區域。根據引水隧洞平面布設位置及施工方案,首先對首級控制網進行了測量校核,以確保施測工程中的質量和精度。在前期支洞開挖階段,以支導線進行開挖施工測量控制,各支洞加密控制點有洞口附近首級控制點直接進洞,以減小測量點位的誤差,待開挖進入主洞后進行各施工支洞的加密控制網測量,洞內控制測量分別以首級控制點為起算數據做閉合導線網作為隧洞開挖階段的首級控制網,同時該網的平差數據作為洞內貫通誤差分析的主要依據,隧洞掘進過程中以支導線向前延伸,待隧洞貫通后根據實際貫通誤差數據對隧洞軸線進行調配。在布設點位時應注意點與點之間的水平距離,盡量避免長短邊的不良搭配,洞內滲水處較多,施工機械在洞內來回行走時極易破壞測量控制點,因此,控制點盡量沿洞的兩側布設并做好明顯的點位標記。
3.2 外業觀測
外業觀測采用瑞士生產的LeicaTCR702型全站儀進行觀測,測角標稱精度為2”、測距精度為2mm+2ppm。由于隧洞內環境較差,施工作業影響較大,為力確保觀測結果的準確性,外業觀測盡量選取空氣較好、其他工序影響較小、成像清晰的時段進行。
外業測量中的觀測和記錄必須有專人負責,架設儀器和棱鏡時嚴格對中、整平,仔細的量、記儀器高和棱鏡高,嚴格按照記錄手薄規定的格式進行,待每站觀測完畢后再次量取儀器高及棱鏡高作為檢查。觀測時嚴格按照《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要求進行,每一測站完成后認真檢查記錄并計算出2C值、各測回水平角值、天頂距角值,并根據等級要求進行比較,檢查各數值是否超限。天頂距和斜距分別觀測四個測回,水平角則按左、右角各三個測回要求觀測,觀測時將溫度和大氣壓強值直接輸入儀器對觀測距離進行改正。為了確保測量時的高程的準確性,引水隧洞控制點高程采用三角高程光電測量,組成三角高程網,以提高高程控制網的精度。
3.3 內業平差計算
內業平差計算前,首先要對外業觀測原始數據進行仔細檢查,確保外業觀測記錄數據準確無誤后再進行平差計算。平差計算采用南方測繪公司精密平差軟件“平差易“進行,嚴格按以下步驟進行操作:
首先畫圖導線網示意圖,表上真實點名,并標出已知點、已知方向和起算邊,然后再從記錄手薄上將每一測站測得的方向值與經過改正后的邊長標在示意圖上。
啟動平差計算軟件,輸入控制網計算方案,按照軟件格式要求輸入各項數據并保存,啟運自動平差計算。若軟件提示錯誤則中心檢查輸入數據直到正確為止,隨后對所計算的角度閉合差、點位誤差進行檢查是否符合要求,最后得出平差數據為最終結果。
3.4 施工放樣
放樣前及時收集工作面附件的控制點信息,根據圖紙及里程樁號確定工作所屬開挖斷面類型,并用CISAO4800計算器預先編制好的放樣程序進行校核,以保證現場放樣時的高質高效;由于坪頭水電站的引水隧洞開挖斷面為馬蹄形,尺寸為5.5m×(6.8~6.9)m,采用YT-28型手風機和爆破作業,大型裝載機清渣,測量時無法按傳統的方法在開挖斷面附近布設控制點,布設控制點極易受到破壞,經過測量人員的試驗討論采用邊角后方交會的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采用該方法,可以在施工干擾較大的環境下迅速架設好儀器并測量計算出測站坐標,在保證測量放樣精度的同時極大的提高了測量工作的效率。
在坪頭水電站引水隧洞施工放養中,由于采用了免棱鏡反射全站儀進行作業,姑放樣均使用極坐標法。具體操作如下:首先根據設計圖紙斷面參數,在CISAO4800(卡西歐編程計算器)里便只好具體的放樣程序,在施工現場,根據開挖工作面的實際情況架設好儀器,利用標膠后方交會的方法測算出測站坐標,然后利用免棱鏡激光發射直接測的開挖斷面上一點的三維坐標,將該數據輸入計算器,算出該點樁號、距軸線距離以及相對于開挖輪廓線的差值;根據具體放樣要求,移動點位在進行測算直到符合要求為止,做出標記后再放下一點。在實際的放樣過程中,應放出開挖輪廓線、中線、腰線等基本點,但根據實際開挖需要可加密點位。
關鍵詞:建筑施工;測量內容;測量技術;完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建筑施工測量就是按照設計和施工的要求將設計的建筑物、構筑物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在地面上標定出來,作為施工的依據,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一系列的測量工作,以銜接和指導各工序之間的施工。建筑施工測量是各種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是各施工階段中的先導性工序,也是工程檢查和竣工驗收的主要內容,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的速度和質量。
一、建筑施工測量的內容
建筑工程測量需要按照相關的設計和施工要求,對建筑物和構筑物的相關平面位置進行判斷,將測量的數據作為施工的依據,進行后續的測量工作。在建筑施工測量中,我們通常施工測量將施工工作進行緊密銜接,把建筑的位置和高程進行建筑測量。建筑測量主要包括對樓高的測量、面積、用料用量等進行測量,通過測距儀、激光測距儀等儀器減少測量的時間,增強測量的精確程度。施工現場的建筑物和筑材分布廣泛,而且開工建設時間不盡相同。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我們常根據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將建筑物、構筑物結合成一個整體,實現設計的要求。連成相關的整體后。在施工中將這些作為基礎,測量出建筑物的相關位置。
二、施工測量技術的步驟
1、施工圖紙和定點工作
在施工準備階段,測量人員首先要對工作圖紙進行仔細分析,掌握整體的建筑規模和要求。施工前施工人員要對這些圖紙進行仔細察看和反復核對,確定建筑的地形和建筑物之間的關系,把周邊的建筑物全部都測量匯點。將測量到得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反復測量坐標,將不穩定、不規整的地形排除在外。在施工準備階段,對施工中存在的測量標志不足、測量根基不穩、測量精確度不足等的原有控制點要進行重新修改和補充,將這些不足標志點進行補充,對測量根基不穩標志點進行加固,對測量精確性不足的標志點進行重新設定。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中的測量工具,例如測量儀、鋼尺、經緯儀和水準儀等都必須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檢測,符合測量的標準后才可以運用到施工測量的工作之中。
2、建立施工控制網
施工控制網要在施工測量視圖后才可以進行具體的定位,從而實現建筑施工“由整體到局部、由高級到低級、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則。建立施工控制網時,施工人員要首先選出施工建筑物的主軸線,根據建筑物之間的幾何關系實現對建筑施工控制網的訂立。在這個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將主軸線放樣,畫出相關的輔助線,然后聯系建筑物放樣出建筑物的細部位置。
3、選取建筑的主軸線
建筑物的主軸線的選取是建立施工控制網的關鍵步驟。在選取建筑物的主軸線時首先我們要對建筑物進行總體平面分析和定位。根據給出的平面圖對建筑物進行定位,將建筑物的相關信息進行統計整理分析,把建筑物的軸線交點標在地面上進行確定。一般建筑物的主軸線主要是根據道路紅線和建筑物的軸線交點標兩種方法進行確定,根據這些選取建筑物的主軸線。
3.1根據規劃道路紅線
對規劃道路的紅線進行審查,核實建筑物和道路紅線間的關系是否符合相關的要求,是否達到城市規劃部門的批準。檢查道路紅線和建筑物主軸線的準確性,確保得到的結果準確無誤后再將建筑主線軸上的點進行打樁,作為挖槽后恢復軸線的依據。
3.2根據已有建筑物關系
根據已有建筑物關系選取建筑物的主軸線主要是對建筑物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和坐標確定,實現對建筑物主軸線的選取。審核建筑物的設計位置,將建筑物連成整體,選取準確的建筑物坐標采用相關的測量方法進行建筑物各軸線交點坐標的確定。
4、復核建筑物交點位置
上述的相關工作完成之后,測量人員要對建筑物線的交點位置進行復核,確保建筑施工控制網的準確性。建筑物的軸線距離誤差不得超過1/2000,多層房屋建設的控制樁釘要求在槽外2-4m的地方。建筑物在測量時還要將周圍的建筑物進行軸線投放,將投放的直線引到建筑物上,對建筑物進行定位。建立施工控制網不僅保證了建筑物之間的元素關系,還確定了建筑施工工程和建筑物之間的相關性,使施工和建筑緊密結合在一起。按照完整的單位建筑紅線圖進行建筑基線的選取、定點,選取相關的建筑保護樁,通過施工控制網進行反復測試,將施工控制網中的各種標樁補充完整。通過施工控制網將施工中的相關不足進行補充和完善,建立滿足需求的測量工作網,反復測試計算平均差,提高測量的準確程度。
三、完善建筑施工測量措施
1、選用正確的儀器與測量方法
不同的測量儀器具有不同的精度和功能,不同的工程對象有不同的精度要求,因此要求選用儀器正確,方法得當。由于受測量儀器、觀測者、外界條件等的影響,不可避免地造成測量誤差,因而對某一施測對像進行測量而得出的數值并非是其真值,我們總希望取得最接近真值的值。測量放樣工作中講究確定觀測值的最接近值及其精度評定,這也是施工測量技術人員必須要注重的方面。為消除儀器本身誤差而引起的測量誤差,測量時應采取一定的措施。如經緯儀在測角時用正、倒鏡測回法,這樣做是為了消除橫軸不垂直于豎軸及橫軸不垂直于視準軸對水平角觀測結果的影響;又如在使用微傾水準儀進行水準測量時,應盡量使前后視距大致相等,這樣可以減小和削弱由于儀器視準軸不平行于水準管軸對測量結果的影響;如用鋼尺量距就可用鑒定的尺長改正數經過計算加以消除,如用鋼尺丈量基線,必要時還要進行尺長、拉力、垂曲、傾斜、溫度等方面的修正。對有些重要的工程結構,必須強調重復放樣,必要時對其精度進行評定 。
2、加大GPS等先進測量技術的應用
GPS即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由美國國防部研制,借助臺東中的眾多 GPS 衛星來確定地球地面某一地點或者某些地點位置的一種新型的定位系統。與常規的方法相比較,GPS 定位技術具有很多優點,因此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其中包括道橋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勘測施工、控制測量、變形觀測等各個方面。工程測量主要依賴于 GPS 全球定位系統的兩大功能: 動態功能與靜態功能。靜態功能指的是通過接受衛星的信息,確定地面上某一地點的三維空間坐標; 動態功能指的是通過衛星系統,把某地已知的三維坐標點,放到實際的地面上。在實際工作當中,GPS 作業具有極高的精度。利用 GPS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進行作業基本上是不受當地環境與測量距離的限制的,這一點非常 適合于地形條件復雜的地域等。GPS 測量可以提高工作質量。利用 GPS 進行測量工作,基本上不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整個測量作業過程由計算機控制,所有數據均是自動記錄、自動處理、自動儲存。GPS 的 RTK 技術可以徹底改變路橋測量模式。RTK 技術能夠實時得到測量儀器所在位置的三維空間坐標。這種技術非常適合對路橋施工的線路、橋梁、隧道進行勘察。
3、制定嚴格的控制制度
首先,完善和落實各級測量人員崗位職責。明確工程測量作業內容、目標,以各盡其職,明確責任,并加以落實。其次,建立完整細致的測量儀器操作、使用規程。測量儀器只有正確操作和使用,才能作為戰斗武器,保證測量精度,為工程建設提供可用的數據,同時隨著先進測量儀器設備的不斷問世,其功能愈來愈強大,也需要建立完整細致的測量儀器操作、使用規程,以方便學習,全面掌控和利用先進測量儀器設備。最后,制定和完善工程施工測量各項管理制度。在測量成果交接、復測、施工過程檢查等各個工程測量管理環節上必須執行有關管理制度、辦法,以規范測量作業行為,保證測量成果質量。
結束語
工程測量成果是施工的依據或工程質量的反映,施工測量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工程測量成果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在測量工作中,我們必須嚴格堅持施工測量的基本原則和程序,嚴格按照國家工程測量規范和工程要求的相應等級進行測量,從而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
參考文獻
[1]馬曉增,馬健.淺議建筑工程施工測量技術[J].四川建材,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