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6 09:32: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馬蹄的營養價值,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馬蹄糕放在冰箱不要超過十天。最好盡快吃掉哦,就算能放,味道也不會很好的,而且對身體也沒好處。
2、馬蹄糕放冰箱一定要做好密封,用保鮮膜包好。低溫儲存法是儲存烹飪食物級常用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過低溫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降低酶的活性,減弱食物內的化學反應,較好的保持食品原有的風味和營養價值。
(來源:文章屋網 )
1、馬蹄果和荸薺沒有任何的區別,馬蹄果也就是荸薺,除了這兩個名字之外,還叫做水栗、芍、鳧茈、烏芋、土栗、地栗等。荸薺是莎草科、荸薺屬的植物,是中國的特色蔬菜之一,可以生吃,也可以制成熟食來吃,營養價值很豐富。荸薺的分布地區很廣泛,分布于中國、日本、琉球群島、南洋島、印度等地。
2、形態特征:荸薺植株的稈多數,叢生,高度約40-100多厘米,直徑約2-3毫米左右,顏色為灰綠色。荸薺屬于地下球莖,比較膨大,荸薺果的外皮為紫黑色,里面的肉質潔白,味道清甜可口,汁水豐富。
3、生長環境:荸薺適合生長在土層淺薄,pH6-7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中,常生長在淺水田中。它性喜溫暖濕潤,不耐霜凍,對光照有需求,生長前期需要高溫和長日照,在生長后期需縮短光照時數。
4、繁殖方法:荸薺主要有球莖育苗和分株育苗兩種繁殖方法,球莖育苗適合在每年的6月中旬至7月初進行,分株育苗適合在春季4月中旬進行。荸薺在一年中只栽培一茬,成熟后及時采摘收獲。
(來源:文章屋網 )
鮮豆漿四季都可飲用。春秋飲豆漿,滋陰潤燥,調和陰陽;夏飲豆漿,消熱防暑,生津解渴;冬飲豆漿,祛寒暖胃,滋養進補。其實,除了傳統的黃豆漿外,豆漿還有很多花樣,紅棗、枸杞、綠豆、百合等都可以成為豆漿的配料。
1 豆漿性質偏寒,消化不良、嗝氣和腎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漿:由于豆漿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里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屬于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風癥狀、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癥狀的虛寒體質者都不適宜飲用豆漿。
另外,豆漿在酶的作用下能產氣,所以腹脹、腹瀉的人最好別喝豆漿。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過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腸脹氣。
2 常喝豆漿注意補鋅,豆類中含有抑制劑、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這些都是對人體不好的物質。對付它們的最好方法就是將豆漿煮熟,長期食用豆漿的人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3 豆漿一定不要與紅霉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因為二者會發生拮抗化學反應,喝豆漿與服用抗生素的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
4 忌不徹底煮開:因為生豆漿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會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豆漿不但必須要煮開,而且在煮豆漿時還必須要敞開鍋蓋,這是因為只有敞開鍋蓋才可以讓豆漿里的有害物質隨著水蒸氣揮發掉。
5 忌沖入雞蛋:因為雞蛋中的黏性蛋白(雞蛋清)會與豆漿里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使雞蛋和豆漿均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6 空腹飲豆漿:最好不要讓寶寶空腹飲豆漿,豆漿里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化掉,營養成分不能被寶寶充分吸收。
7 忌放紅糖:紅糖里有機酸較多,如醋酸、乳酸等,它們能與豆漿里的蛋白質和鈣質結合,產生變性物及醋酸鈣、乳酸鈣等塊狀物,這不僅有損豆漿的營養價值,而且也影響豆漿里所含營養素的吸收。
8 忌用保溫瓶儲存豆漿:把豆漿裝在保溫瓶內,會使瓶內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大量繁殖,3-4小時后,就會使豆漿變質。
9 忌與藥同飲:有些藥物如紅霉素等抗生素類藥物會破壞豆漿里的營養成分,甚至產生副作用,危害健康。
(孟曉)
春喝胡椒湯身體好
懂得挑時令菜來吃,除了為滿足一己口福之外,也當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新鮮時蔬
春芽食物是春天獨有的美味,光是看著翠綠肥厚的枝葉,就已經垂涎欲滴了。春季時蔬的入口感特別好,鮮嫩生脆,想品嘗時蔬,可要把握好時間噢!
藥膳黃鱔煲
“鞭桿鱔魚馬蹄鱉,每年吃在三四月”,春天的鱔魚肉質最為鮮美。鱔魚的做法很多,而這道藥膳黃鱔煲,除了把鱔魚的鮮味融入煲中,還增添了藥膳功效,二者味道并不相抵,而是相得益彰。
春韭餃子
韭菜是春天的代表蔬菜,喜歡韭菜的人們對它的評價是:吃起來滿口留香。韭菜的吃法更是多樣,既可作主料,又可作配料。不過,以韭菜入面食是最受歡迎的吃法,春韭餃子就是“叫好又叫座”的一道主食,不光味道好,其營養價值更受追捧,蛋白質、脂肪、糖、鈣、磷、鐵、維生素C、纖維素應有盡有。
香椿豆腐
都說錯過了春天食用的季節,就再也無法嘗到清香撲鼻的香椿。香椿芽的經典做法是拌嫩豆腐,雪白細膩的豆腐和翠綠的香椿芽相映最符合“一清二白”的感覺,吃起來二者的清香糾纏在一起,說不出的滿足,再加上雞蛋相佐,這道香椿豆腐更是美味無邊。
普洱烤黃魚
春天正是春茶采摘的好時節,以剛焙好的上市春茶為菜肴佐味便是這道普洱烤黃魚的精華所在。而清明至谷雨恰是小黃魚的主要汛期,這時候的黃魚最具食用價值,黃魚本身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功效獨特的普洱茶湯,使得菜肴馨香無比。
海味正鮮
春天的海鮮有春天的味道,而且正是不少海鮮貝類的出產旺季,不僅鮮味夠足,而且營養也特別豐富。
野菜當道
野菜是春季美食必備,也是春天獨有的美食,它們不僅含有豐富的營養,很多種類還有抗癌作用。當然,多數野菜的味道是相當不錯的!春夏之交,野菜的品種自然更為豐富。
清炒蕨菜
蕨菜號稱山菜之王,具有豐富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清炒蕨菜,既保留了蕨菜的營養,而且口感極好,脆、嫩、鮮。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二五卷《谷部》中載:“豆腐之法,始于漢淮南王劉安”,時至今日已有兩千多年歷史。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豆腐如同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一樣享譽世界各地。據記載,歷史上很多文人墨客都愛食豆腐,如坡喜歡蜜餞豆腐面筋,宋朝已有賣豆腐腦和煎豆腐。如今,豆腐承載了更多的巧思,街邊有豆腐腦、臭豆腐;高檔宴席上更是精食細膾,做法繁多。生機勃勃的豆腐宴在陽春三月清新上演。
保利白玫瑰大酒店
野筍豆腐
食材:香脂豆腐 金華火腿
野山筍 高湯
香脂豆腐大有來頭,產自于安徽淮南,用香豆和黃豆磨出的豆腐中含有氨基酸和有機酸兩種元素,同加入的料酒生成香脂,如此獨特的豆腐曾榮獲安徽豆腐節的金獎。香脂豆腐尤其清香可口,既嫩且韌。豆腐浸以高湯搭配安徽歙縣的野山筍和金華火腿,鮮醇爽口,滋味無窮。
豆腐盒子
食材:豆腐 榨菜沫 豬肉渣 馬蹄粒
將豆腐與榨菜沫、豬肉渣、馬蹄粒混合均勻后,制作成盒子的形狀放入鍋中油煎。金黃焦脆的皮包裹著鮮嫩的豆腐餡兒,還伴有馬蹄的清甜,正好遣散了油膩感。
云彩豆腐
食材:老豆腐 自制醬料
這道菜品可是仙氣十足。廚師巧奪心思,用干冰與熱水制造出仙氣氤氳的意境,白嫩的老豆腐澆上厚厚的特質醬料,四周用嫩葉加以點綴。端上桌的豆腐仙氣縈繞,仿佛漂浮于云端之上,真可謂名副其實的云彩豆腐,清、凈、香、雅詮釋得淋漓盡致。
香梅滋補酒家
海鮮自制豆腐
食材:老豆腐 大蝦 瑤柱 紅椒 香菇
自制的柴火老豆腐豆香濃厚,特調的老火底湯小火長時間煨制而成,配以鮮味十足的海鮮貝殼湯。用石鍋盛裝,湯汁沸騰,醇香四溢。
俏立方
鐵板海鮮豆腐
食材:豆漿 雞蛋 自制海鮮汁
用豆漿和雞蛋一起蒸出的豆腐羹,經油炸后外酥內嫩,清鮮可口。放在鐵板上再淋上一層濃濃的鮑魚汁,佐以蝦仁、蟹柳、海參等上等海鮮,口感更是爽滑醇鮮。
喬家大院
柴火老豆腐
雞白玉肝膏湯
原料:豬肝250克、雞蛋2只、嫩豆腐150克、青豌豆50克、胡蘿卜50克、鮮花菇50克
輔料:料酒、鹽、蔥、姜、水淀粉、素易鮮適量
制法:
1.把豬肝(雞、鴨肝也可)去筋,用刀背捶成茸泥(或用絞肉機絞二遍),放入盛器中加鮮湯150克,攪拌后用細絲籮濾去肝渣(用紗布也可),留下肝茸備用。
2.姜末用少許水浸半小時,用紗布濾出姜汁。
3.在肝茸內加入蛋清兩個、精鹽、黃酒及姜汁各少許,打勻后將肝漿倒入涂過豬油的盤子中,隔水蒸15分鐘,至肝漿結膏時出鍋,稍冷后用熟刀切開盛入盤中。
4.將鮮花菇和胡蘿卜切成小丁,于油鍋煸炒斷生后備用。
5.青豌豆加少量水焯熟,再加適量鮮湯及煸炒過的花菇和胡蘿卜丁,嫩豆腐丁和切成塊的肝膏,燒開后將2只蛋黃打勻后散入湯內,將湯調鮮咸味,勾琉璃芡,裝碗即成。
操作要領:
1.制豬肝膏時,雞蛋清、蔥姜、鮮湯與豬肝漿的調配比例要合適。
2.蒸豬肝膏時,火力不宜太猛,也不可時間太長,一結膏就出鍋。
特點:
本肴為著名傳統湯菜,黃紅綠白紫,色彩紛呈,誘人食欲。肝膏和豆腐質地細嫩滑口,湯鮮味美,營養價值高。豬肝、豆腐、蛋黃及菌菇含鐵量高,容易被人體吸收。
魚香馬蹄鴨肝片
原料:鴨肝250克、馬蹄(荸薺)250克
輔料:料酒、蔥姜、鹽、醋、素易鮮適量
制法:
1.將鴨肝的靠苦膽部分切除,批成薄片,放入開水中稍燙,用冷水過濾,瀝干,加干淀粉拌勻,使其表面有一層黏性的薄糊漿包裹,再放入四成熱的油鍋中輕輕劃散,待肝片一變色即撈出瀝油。
2.將切成薄片的荸薺加入油鍋,略煸炒后立即加入香醋少許,以保持荸薺的脆嫩,再翻炒后撈出備用。
3.鍋里加少量油,將蔥姜及四川豆瓣辣醬煸炒,再放糖、醋、湯水、素易鮮等調和品,兌成鹵汁后,略勾芡使其稠黏,最后把鴨肝和荸薺片倒入拌勻,即可出鍋裝盤。
鮫魚皮
鮫魚皮為皺唇鯊科動物白斑星鯊或其他鯊魚的皮。原動物為鮫魚,又名鮫鯊、沙魚。其體細長形,前端略粗,向后漸細,眼后有小形噴水孔;背鰭兩個,背面和上側面呈灰褐色;側線顯著,沿側線及側線上方有許多不規則的白點,下側面和腹面銀白色;棲于近海,以軟體動物、蝦、蟹及其他魚類為食;卵胎生,分布于我國黃海和東海海域。其藥用可補五臟、消腫去瘀。鮫魚剝下的皮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為水八珍之一,含有豐富的膠質,食用可燴、扒、燜、煲、燉、紅燒和干煸等,并能制成各種美昧佳肴。《本草圖經》曰:“鮫魚皮,翦為膾,皆食品之美者,食之益人?!?/p>
鮫魚皮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性平,味甘咸,無毒。《本草拾遺》載:鮫魚皮“主食魚中毒,燒末服之?!薄侗静菥V目》載:能“解緱鮧魚毒。治食魚鲙成積不消?!薄峨S息居飲食譜》云其能:“解諸魚毒,殺蟲,愈虛勞?!庇形墨I記載,以鮫魚皮為主藥,配以朱砂、雄黃、川椒、天雄、細辛、麝香、干姜、丁香、桂心、貝母、蜈蚣(炙)、蜥蜴(炙)等十六味藥,制成“鮫魚皮散”,治五尸鬼疰,百毒惡氣等;取鮫魚皮、枯礬,共研細末,以鯊魚膽汁和丸如綠豆大,用綿裹納喉中,可治喉閉,用藥良久吐惡涎沫,即喉嚨開。
鯉魚皮
鯉魚皮為鯉科動物鯉魚的皮。原動物鯉魚為人們所熟知,體呈紡錘形,側扁,腹部圓,吻鈍,口呈馬蹄形,眼小,位于頭縱軸的上方,有須2對,身體純黑色,側線的下方近金黃色,腹部淡白色;多棲息于江河、湖泊、水庫、池沼的松軟底層和水草處,全國各地均有分布。鯉魚除供食用外,還有利水、消腫、下氣和通乳的功效。將鯉魚宰殺后,洗凈,取皮,晾干后亦是一味中藥。
鯉魚皮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和脂肪,此外,尚含葉黃素及一種類似于蜊蛄素的色素;從緋鯉(紅色鯉魚)中曾分離出葉黃素酯α-及β-皮黃素酯和蝦黃質?!短票静荨酚涊d:鯉魚皮“主癮疹?!薄娥B生必用方》還記載:鯉魚皮“治魚鯁,骨橫喉中,六、七日不出。(取)鯉魚鱗、皮合燒(存性)作屑,以水服之。未出更服之,取出為度?!?/p>
野豬皮
野豬皮為豬科動物野豬的皮。原動物野豬體長約1~2米,體重約150千克,最大的雄豬可達250千克,雄比雌大;外形與家豬相似,尾部長。雄性野豬的犬齒發達,上、下頷犬齒皆向上翹,稱為獠牙,露出唇外;雌性野豬獠牙不發達。其四肢較短,尾細,軀體被有堅硬的針毛,背上鬃毛發達,毛色一般為棕黑色,面頰和胸部雜有黑白色毛,多棲息于灌木叢、較潮濕的草地,或闊葉及混交林中;夜間或晨、昏活動,性極兇猛,雜食性,以幼嫩樹枝、果實、草根、野菜、腐肉等為食,亦盜食農作物。其分布很廣,除肉、膽、蹄、脂肪、結石可供藥用外,野豬皮也是一味中藥。
將捕獲的野豬剝皮,去掉脂肪及豬毛,洗凈、曬干即可入藥。其性平,味甘、咸,人心、肺、脾、腎經,具有滋陰潤肺、解毒療瘡的功效,用于治療虛癆咳嗽、鼠瘺惡瘡等癥。
野豬皮可煎湯內服,常用量為30-50克;亦可外用,取野豬皮適量,研末調敷。《本草綱目》載:野豬皮“燒灰(存性),涂鼠瘺惡瘡?!?/p>
海參專柜
海參含高蛋白質70%,低脂肪0.9%,有降血壓和壯陽的效果。
六招辨別野生海刺參和圈養海參
底足:野生海刺參底足短而粗壯。圈養海參吸附力差,細長;
沙嘴:野生海參的沙嘴大而堅硬;
肉質:野生海參肉質厚實有彈性,筋寬厚飽滿,沉積的營養物質豐富。而圈養海參肉質松軟不緊實;
形態:野生海參是紡錘形的,兩頭尖中間粗,短粗胖,看起來很結實。圈養海參長得細長,缺乏韌勁;
背刺:野生海參背部和兩側的刺都是很粗壯,而且粗細不一;圈養海參背部和兩側的刺長短基本一致,而且刺長的細長顯得沒有力量的感覺。
生長年限:野生海刺參一般生長4~5年以上才達到捕撈標準,時間越久營養沉積越多,滋補價值越大;圈養海參短短1~2年的時間里就捕撈銷售了,健康滋補作用不言而喻。
野生的海參口感勁道,無澀味,切口細膩、整齊、均勻。作為價格較貴的進補佳品,提倡大家還是注意選擇野生海刺參作為滋補的首選。
挑選海參時主要是看海參的肉質和含鹽量,外表以刺排列均勻為好;肉質肥厚,含鹽量低的為上品。
請注意
海參不宜與甘草、醋、葡萄、柿子、山楂、石榴、青果等同吃。
關節炎及痛風患者、老年人不宜多食海參。
鮑魚專柜
鮑魚肉質細嫩,鮮而不膩,營養豐富。鮑魚又分為干鮑、鮮鮑、罐頭鮑等,其中干鮑口感最好,營養價值最高,具有滋陰補腎、平衡血壓、平肝解熱、明目止渴等功效。鮑魚的等級按“頭”數計,“頭”數越少價錢越貴。
優劣“我”來鑒
優質鮑魚,從色澤來看,呈米黃色或淺棕色,質地新鮮有光澤;從外形觀察,呈橢圓形,鮑身完整,個頭均勻,干度足,表面有薄薄的鹽粉,若在燈影下鮑魚中部呈紅色更佳;從肉質觀察,鮑魚肉厚,鼓壯飽滿,新鮮。
劣質鮑魚,從顏色來看,其顏色灰暗、褐紫,無光澤,有枯干灰白殘肉,鮑體表面附著一層灰白色物質,甚至出現黑綠霉斑;從外形觀察,體形不完整,邊緣凹凸不齊,個體大小不均和近似 “馬蹄形”;從肉質觀察,肉質瘦薄,外干內濕,不陷亦不鼓脹。
鮑魚干,以質地干燥,呈卵圓形的元寶錠狀,邊上有花帶一環,中間凸出,體形完整,無雜質,味淡者為上品。市場上出售的鮑魚于有紫鮑,明鮑、灰鮑三種干制品,其中紫鮑個體大,呈紫色,有光亮,質量好;明鮑個體大,色澤發黃,質量較好;灰鮑個體小,色澤灰黑,質量次。
干鮑魚還是干石鱉?
干鮑魚售價不菲,有部分商販會用一文不值的“干石鱉”來以假亂真。
鮑魚的貝殼部很小,殼口很大,邊緣有九個左右的小孔。足部很發達,足底平。市場上出售的干鮑魚已去殼,外形略似艇狀,有一面非常光滑,即為鮑魚的足底部分。
“石鱉”也有發達的足部,足底也是平的,但肉體較薄,曬干后會收縮彎曲,且其足的邊緣很粗糙。背部中央有片殼板,加工曬干時雖被剝掉,但總會留下明顯的印痕。所以,凡是背面有道明顯深印痕跡的“鮑魚”無疑就是假鮑魚。
請注意
鮑魚忌與雞肉、野豬肉、牛肝同食。
痛風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鮑肉,只宜少量喝湯;感冒發燒或陰虛喉痛的人不宜食用;素有頑癬痼疾之人忌食。
燕窩專柜
燕窩能滋補元氣、平心潤肺、生津益血,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恢復體力,更能延年益壽、返老還童。
優質燕窩的特征:燕絲細而密(像沒有空隙);盞形大而厚身(大約三只手指疊起一般大);有小許腥味;手感干爽(保持少水份);盞內有小量細毛;燕角較細;內部囊絲較少;浸水以后,平均可發大三3~5倍,而比較上等之燕窩如官燕等,甚至可以發大5~7倍;色澤通透帶微黃,有光澤,且有燕窩的香味。
七式辯真假
1、看,燕窩中間為絲狀結構,燕角部位是片狀結構;純正的燕窩無論在浸透后或在燈光下觀看,都不完全透明,而是半透明狀,煮后顏色呈淡乳黃色;2、聞,燕窩有特有馨香,但沒有濃烈氣味。氣味特殊,有魚腥味或油膩味道的為假貨;3、摸,取一小塊燕窩以水浸泡,松軟后取絲條拉扯,彈性差,一拉就斷的為假貨。用手指揉搓,沒有彈力能搓成漿糊狀的也是假貨。4、嘗,煮后口感滑嫩;5、泡,浸泡水后無油漬亦無粘液; 6、煮,煮后形狀呈絲條狀,長短粗細不一或結塊狀且不規則; 7、燒:用火點燃干燕窩片,有飛濺火星,這是蛋白質燃燒結果,灰燼是黑的。
螃蟹專柜
我們平常食用的螃蟹多為河湖蟹,其肉質細嫩、味較鮮美。螃蟹分雄蟹(尖臍)、雌蟹(團臍)。雌蟹黃多肥美,雄蟹油多肉多。
買蟹要五看
買河湖蟹要買活的,活力強的。新鮮、活力強的螃蟹蟹殼呈青綠色、有光澤,蟹望夾力大,腿到幀,腿完整、飽滿(硬實而不空),爬得快,連續吐沫有聲音。
所謂 “五看”,即一看顏色,顏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黃毛;二看個體,個體要大而老?。蝗炊悄?,肚臍要向外凸出;四看蟹毛,蟹腳上要蟹毛叢生;五看動作,動作要敏捷活躍。
請注意
吃蒸煮熟的螃蟹是最衛生安全的。蒸煮螃蟹時,注意在水開后至少還要再煮20分鐘,確保把蟹肉的病菌殺死。吃時必須除盡蟹鰓、蟹心、蟹胃、蟹腸四樣物質。
近年,美國宇航局國立技術研究所的西·奧爾比頓博士領導的科研小組,有個意外發現,生長于河湖中的水生“莼菜”,能有效地清除污染,凈化水質,莼菜為生態環保做出的新貢獻。美國引種莼菜的歷史僅百余年。那是1884年,日本莼菜首次出現在美國的博覽會上,因其優異的營養價值,而為美國的公眾所關注,隨后大量栽植。
我國種植莼菜源遠流長。莼菜生長環境獨特,屬于水生植物。每年5~9月,采摘其尚未透出水面的嫩莖葉食用。重慶市黃水國家森林公園附近種植有大面積水生莼菜,遠離城市工業區,水質清秀,從無污染,系純天然綠色菜品,置身其間宛若回歸大自然。
莼菜,古時雅稱“絲莼”,是我國江南的名菜。史書稱:“字作莼,從純,純乃絲名?!庇谐烧Z“莼羹鱸膾”,源于《晉書·張翰傳》。是說1500多年前,蘇州才子張翰,字季鷹,他深得晉齊王的器重,官授大司馬。曾在河南洛陽做官,目睹朝敗與傾軋,內心積郁,無以可泄。一天,秋風瑟瑟,思念故里吳縣的莼菜和鱸魚,季鷹昂首感慨地說道:“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官數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辭官返故里,從此未出仕。這戀莼棄官的歷史傳聞,又結合古時人們常將蘇州的莼菜與松江的鱸魚相比美,就演繹成“莼鱸之思”的典故。換個角度講,美膳莼鱸,竟可引發人們的思鄉幽情,卻也難得。詩人白居易詩云“猶有鱸魚莼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坡的名句“若向三吳勝事,不唯千里莼羹。”一樣千古流傳。
據北魏賈思勰撰《齊民要術》稱莼菜:“其性逐水而滑,故謂之莼菜。莼性純而易生,種以淺深為候,水深則莖肥而葉少,水淺則莖瘦而葉多。葉大如手,莖大如箸。” 莼菜為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植物。古名甚多,《詩經》記載:“思樂泮水,薄采其茚?!避?,就是莼菜。《楚辭》也有記載,稱謂如:蘗、絲純、露葵、錦菜、水葵、鳧葵、屏風、淳菜、馬蹄草、馬粟草、缺盆草、水荷葉、湖菜、水菜等。因產地而得名的有“西湖莼菜”、“太湖莼菜”、“淀山湖莼菜”、“利川福寶山莼菜”等派系。明萬歷年間起,莼菜就被指定為“貢品”。清康熙皇帝還特地將它移栽于宮廷暢春園。清乾隆皇帝,每到杭州,必以“莼羹”為美食?,F如今,外賓、歸僑,每逢夏日游江南,都以品嘗莼菜為口福。
莼菜為新世紀的生態環保蔬菜。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專供食療。傳統中醫認為:莼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水、補血、安神、養心、潤肺、健胃、止瀉、消腫、解毒等功效,可治熱痢、黃疸、癰腫、疔瘡等癥。唐代陳藏器撰《食療本草》載:莼菜鯽魚羹,可以下氣止咳,多食解丹毒,補大小腸虛氣。治熱疽,厚腸胃,安下焦,逐水解百藥毒。明李時珍撰《本草綱目》稱:“春夏嫩莖未葉者名稚莼,可消渴熱痹,與鯽魚作羹食,下氣止嘔,補腸虛氣?!背墒炱诘妮弧叭~梢舒長者名絲莼,可治熱疽,安下焦?!薄对蝗A子》亦載:“治疽厚腸胃,安下焦逐水”。經現代藥理分析研究證明,莼菜的嫩莖、嫩葉含有27%蛋白質,其中包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尤其是構成人體血液的血漿蛋白的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脯氨酸、天門冬氨酸、組氨酸、谷氨酸尤為豐富。含有39%糖類,其中為“多糖”,包括0 . 59%的阿拉伯糖,10.9%的L-巖藻糖,34.1%的D-半乳糖,17.3%的D-葡萄糖醛酸,13.4%的甘露糖,11.4%L-鼠李糖,7%木糖。所含鈣、磷、鐵、銅、鉀等礦物質元素,可促進人體生長,增加胃液分泌,保護肝臟組織。2010年,日本東京腫瘤研究中心藥理研究發現,莼菜還可輔助治療癌癥。因莼菜含有“莼菜多糖”,是一種酸性果多糖,由巖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組成,是一種較好的免疫促進劑。它不僅能增加免疫器官——脾臟的重量,而且能明顯地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異物的功能,從而抑制腫瘤發展和產生。多數癌癥患者的巨噬細胞功能顯著下降。而多糖則通過宿主中介作用,強化機體的免疫系統,增強免疫能力,達到治療癌癥的目的。這為莼菜可以輔助治療癌癥找到了理論的依據。另外,莼菜葉背分泌的“瓊脂”膠質,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絲氨酸,有美容護膚功效,防皺紋,增彈性,延緩皮膚衰老。
莼菜入饌,可湯可菜,可煮可炒,均有滑而不膩,清香爽口,味道鮮美的特點。特別是煮湯作羹,色香味俱佳。
西湖莼菜湯 相傳清乾隆皇帝南巡到杭州,指意莼菜作羹,嘗后倍加贊賞,賜名“西湖莼菜湯”。后來成為杭州獨特名菜。原料:莼菜250克,熟雞絲150克;熟火腿絲50克,精鹽15克;味精1.省略
能不能吃甘蔗“清明蔗毒過蛇”,這諺語并不是說清明節前后的甘蔗都不能吃。不過清明前后,正是霉變甘蔗中毒的高發時節。
甘蔗產自熱帶和亞熱帶,含糖量十分豐富,也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在清明節前后,天氣一般較潮濕溫熱,甘蔗由于糖分、水分較多,若存放不當則極易發霉變質。
甘蔗一般在每年的10月、11月收獲,而人們吃甘蔗的時節則一直延續到來年4月份,所以收貨后的甘蔗就被采用一些儲藏方式進行保存,但到來年春季,雨水增加,氣溫升高,經過長時間儲存的甘蔗就容易發生霉變。而變質的甘蔗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變成紅色。所以有很多城市甚至法規,3月后禁止銷售甘蔗。
甘蔗發紅,其實就是腐壞變質了。變質的甘蔗,通常會散發出一股酒糟味,味道也有一些酸味兒,人誤食之后會導致中毒。所以民間才會有“清明蔗,毒過蛇”的說法。
霉變的甘蔗會產生三-硝基丙酸,這種化學物質不到0.5克就可使人發生中毒的跡象。霉變甘蔗中毒潛伏期長短不一,短則10分鐘,長則數小時。中毒嚴重者可出現陣發性抽搐,繼而進入昏迷,甚至最終死于呼吸衰竭。對于三-硝基丙酸中毒,目前無特效治療方法。
清明節的甘蔗,只要是新鮮的、沒有變質的都可以正常食用,顏色不對的就不要吃了。專家提醒市民,選購甘蔗時要注意甘蔗是否發霉變質,如果切開后發現是紅心的,整根甘蔗都不能再食用。購買甘蔗榨汁時,不是現場驗看榨出來的最好不要飲用。
如何挑選甘蔗挑選甘蔗時應遵循“摸、看、聞”的原則。摸就是檢驗甘蔗的軟硬度;看就是看甘蔗的瓤部是否新鮮;聞就是鑒別甘蔗有無異味。霉變的甘蔗外皮無光澤,質地較軟,瓤部顏色略深、呈淺棕色、有暗灰色斑點,聞之有“霉”味或“酒糟”味。
1、一般來說,甘蔗粗細要均勻,過細不能選,過粗一般也不建議,可以選擇相對中等粗細的甘蔗。
2、選擇紫皮甘蔗時,皮澤光亮,掛有白霜,顏色越黑越好。顏色越深說明甘蔗越老,甘蔗是越老越甜,所以皮色黑的老甘蔗最甜。
3、看甘蔗直不直,甘蔗彎來彎去的可能有蟲口。要挑選相對直的甘蔗。
4、選擇節頭少而均勻的甘蔗,這樣吃起來比較爽。
5、如果看外觀分辨不出也不要緊,在剝皮時注意看甘蔗的中心和表皮,如果是紅心的,最好別買。不明來源的甘蔗汁也最好不要飲用。
專家指出,品質好的甘蔗肉質清白、味甘甜。未成熟的甘蔗收割后如果儲存不當,容易發生霉變。霉變甘蔗外皮失去光澤,質地較軟,瓤部顏色比正常甘蔗深,一般呈淺棕色,有酒糟味或酸霉味。其實,只要吃的時候仔細挑選,是完全可以避免中毒的。
甘蔗的幾種吃法1、甘蔗粥
原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甘蔗洗靜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凈,將甘蔗汁與高粱米通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補脾消食,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宜于熱痛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癥。
2、甘蔗馬蹄水
原料:甘蔗300克、荸薺10克、棗(鮮)6顆、桂圓(干)6個、冰糖適量、水適量。
做法:甘蔗去皮,切成小截。馬蹄去皮洗凈備用。紅棗、桂圓洗干凈。將除冰糖外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一起煲30分鐘左右。出鍋前放冰糖即可。
功效:甘蔗汁有清熱下氣、助脾健胃、利大小腸、止渴消痰、除煩解酒之功效。荸薺中含的磷是根莖類蔬菜中較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的需要,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
3、甘蔗生姜汁
原料:新鮮甘蔗200克、生姜適量。
做法:新鮮甘蔗洗凈榨汁約150毫升,去渣,生姜適量榨汁約10毫升。兩種汁倒入杯中,混合攪勻備用。病情發作時,小口頻頻口服,每次約15毫升。
功效:滋陰養胃,健脾和中,止嘔。適用于平素胃陰不足所致的嘔吐、欲嘔和胃納不佳者,如慢性胃炎、妊娠嘔吐和消化不良等。
4、甘蔗蓮藕汁
原料:新鮮甘蔗200克、蓮藕500克。
做法:新鮮甘蔗洗凈榨汁約200毫升,去渣;將蓮藕洗凈,去節切碎,用甘蔗汁浸泡6小時,再用清潔的紗布絞取汁液去渣,分早、午、晚3次飲用。
功效:清熱滋陰,涼血止血,潤燥。適用于平素陰虛血燥、血不養氣者。呼吸道感染、肺結核咳血以及急性泌尿系統感染所致的血尿等患者均可飲用。
5、甘蔗蘿卜百合汁
原料:新鮮甘蔗200克、蘿卜150克、百合50克。
做法:新鮮甘蔗洗凈榨汁約150毫升,蘿卜榨汁150克。百合洗凈,泡發,煮爛,最后加入甘蔗汁和蘿卜汁,早晚服用。
關鍵詞:菌糠飼料;加工調制;使用技術
中圖分類號:S816.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3-2699-03
The Process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Technique of the Germ Bran Feed
WANG Yan-rong,WANG Hong-sheng,ZHANG Hai-tang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nxiang, 453003, Henan,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the germ bran as animal feed incluing mechanical treatment, chemical treatment, silage fermentation, natural fermentation and fermentation with inoculum was summarized. The precautions of the germ bran as animal feed was also described.
Key words: the germ bran feed; the processing methods; application technique
菌糠飼料是指以棉子殼、鋸木屑、稻草、玉米芯及農作物秸稈等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后的廢棄培養基經過適當處理后制成的飼料[1]。近年來,隨著食用菌的規?;a和相應技術的不斷改進,菌糠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一種新型飼料資源。未處理的菌糠雖然營養特性較原料會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營養價值和消化率依然偏低,限制了其在畜禽飼料中的應用。為了真正擴大菌糠的應用范圍,必須對其進行適當的加工調制。本文對菌糠飼料的加工調制方法及使用技術進行了闡述,以期為菌糠飼料的合理利用提供參考。
1菌糠飼料的加工調制方法
菌糠飼料的加工調制方法主要有物理處理、化學處理和生物處理三種方法,通過這些方法來破壞其結構性碳水化合物中的纖維素晶體結構,弱化或破壞木質素與纖維素或半纖維素之間的酯鍵結合。
1.1物理處理
主要采用機械加工方法,此法的制作工藝比較簡單,生產的菌糠飼料可直接加在飼料里飼喂畜禽,若將幾種不同培養料的菌糠混在一起搭配處理則效果更好。具體方法如下:
1.1.1選擇菌糠食用菌收獲后(最好在第三、四茬菇采摘后),認真挑選出菌絲潔白、料塊結實且含有大量菌絲體和濃厚蘑菇味的菌糠。清除掉菌糠上的污物,認真剔除菌糠上被污染或發霉、腐爛的部分。
1.1.2干燥把清理干凈的菌糠攤在水泥地面或塑料薄膜上曬干,也可用機器烘干。
1.1.3粉碎、包裝把晾曬干透的菌糠用粉碎機加工成粒狀或粉末狀,包裝好,存放于陰涼干燥處,備用。
1.2化學處理
主要是利用酸、堿等化學物質對菌糠進行處理,可進一步降解其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素,提高其飼用價值。
1.2.1堿化處理堿化處理所用原料主要是氫氧化鈉和石灰水。
1)NaOH處理。NaOH的用量為菌糠干物重的3%~5%。將NaOH配制成30%~40%的溶液,噴灑在菌糠上,拌勻,使其含水量達到40%。將拌好的菌糠裝入塑料袋內,壓實,密封,在20 ℃左右的室溫下處理7 d左右。然后打開,調整pH值為近中性后,晾干,即可飼喂。
2)石灰乳處理。將生石灰加水充分攪拌后,使其沉淀,然后用上層的澄清液即石灰乳處理菌糠。將石灰乳均勻噴灑在粉碎的菌糠上(每100 kg干菌糠加3~5 kg生石灰,再加水200~250 kg),堆放在水泥地面上1~2 d,即可直接飼喂牲畜。
1.2.2氨化處理以尿素為氮源,用量為菌糠干物重的3%~5%。將尿素溶于水中,噴灑在菌糠上,拌勻,使其含水量達40%。把拌好的物料裝入塑料袋內,壓實,密封,在20 ℃左右室溫下處理60 d。然后打開,晾干,揮發掉余氨,即可飼喂。
1.3生物處理
生物處理方法主要是通過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使菌糠的纖維部分進一步降解,并產生菌體蛋白和有機酸類等營養物質,以改善其適口性和消化率,使菌糠具有更高的營養和飼用價值。
1.3.1青貯發酵新鮮的菌糠消毒后即可進行青貯。
1)菌糠的選擇及處理。挑選無污染、無發霉及腐爛變黑的新鮮菌糠,去除上面的雜物,經一定程度的晾曬,使水分含量達到65%~75%,然后粉碎、消毒后準備青貯。
2)青貯制作。①塑料袋青貯。塑料袋青貯簡稱袋式青貯。選擇雙幅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塑料袋的大小可根據原料的多少而定,將裁好的塑料薄膜的底端用封口機或家用電熨斗封成口袋。將處理好的菌糠裝入塑料袋中,裝一層壓實一層,直到裝滿,擠盡袋內空氣后扎緊袋口,然后檢查塑料袋有無破損及漏氣處。最后,將裝滿的塑料袋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曝曬、凍破及其他因素的破壞。②堆式青貯。在水泥地面鋪上塑料薄膜,將處理好的菌糠堆在上面,壓實,蓋上塑料薄膜,再盡量擠出其中的空氣,然后用泥土或其他重物壓在上面。③窖式青貯。青貯窖樣式很多,有地下窖、半地下窖和地上窖,形狀有圓形、方形、長方形、馬蹄形等。容量的大小也可隨原料的多少及牲畜的數量而定。不論采用哪種形式,都應選擇向陽、地勢高燥、土質堅實的地方。最好建成磚石水泥結構的永久窖,池底中間略呈凹形,內鋪塑料薄膜,放入一層菌糠(約10 cm厚),撒一層鹽(鹽的用量為鮮菌糠的0.5%[2]),然后再放菌糠,裝一層踩一層,尤其是窖的邊角部位要踩實。直至凸出窖面10~15 cm為止,用塑料薄膜蓋好。
1.3.2自然發酵自然發酵是一種厭氧發酵,它是靠自然存在的微生物進行的。在自然界中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微生物,菌糠中也存在一些微生物,可利用這些微生物對菌糠進行發酵。具體處理如下:將選好的菌糠曬干后粉碎。然后在粉碎的菌糠中加入適量的米糠或麩皮(約占1.0%左右),再加水拌勻,使混合物料的含水量達65%~75%。把拌好的物料裝入大缸或其他容器內,邊裝邊壓實。最后用塑料薄膜把容器口蓋嚴,扎緊,使其不透氣,進行發酵。一般發酵5~7 d,出現酒香味時說明發酵成功,即可取出飼喂畜禽。
1.3.3接菌發酵即在菌糠中接種特定的菌種(劑),根據發酵過程中微生物需氧情況,分為有氧發酵和厭氧發酵。
1)厭氧發酵。即用厭氧菌劑(如EM菌等)對菌糠進行發酵,生產菌糠飼料。在整個發酵過程中不需要氧氣,是在厭氧條件下進行的。
按菌劑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處理和操作。首先使菌體復活,再將復活的菌劑(可加適量水,使菌糠的含水量達到60%~70%)噴灑在處理好的菌糠上,充分攪拌均勻。把拌好的菌糠裝入窖或大缸等容器中,壓實,最后用塑料薄膜蓋住窯(缸)口并扎緊密封,防止漏氣。一般發酵7~10 d,散發出酒香味時說明發酵成功,即可取出飼喂畜禽[3]。
2)有氧發酵。即用好氧菌劑(如酵素菌、生菌劑等)生產菌糠發酵飼料,在發酵過程中微生物需要有充足的氧氣。
按菌劑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將好氧菌劑活化,然后將菌液與菌糠(加入少量米糠或麥麩)拌勻,再噴入適量水(一般為物料重的20%~30%),充分拌勻后,把物料自然堆積在水泥地面上,用干麻袋片或粗布蓋好,發酵24 h后,進行上下、里外徹底翻堆,然后重新堆積、蓋好。以后每天翻堆1次,連續翻2~3次。當物料溫度升至45~60 ℃,持續48 h以上,有酒香味時,發酵結束。此時把發酵物攤在地上,自然晾干或低溫烘干(避免陽光曝曬),即可飼喂畜禽或貯存。
2菌糠飼料制作及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2.1保證菌糠的質量
菌糠飼料品質的好壞,關系到其利用價值的高低。在制作菌糠飼料時,應選擇采收過3~4茬菌類,且菌絲生長旺盛、表面被覆一層白色菌絲體膜、無雜菌污染、子實體分化良好的菌糠使用。凡是菌絲稀少、生長不良、雜菌污染嚴重,出現酸臭等異味的菌糠不能用作原料。同時,收菌糠時要注意將發霉等污染部分的菌糠除掉,以防止霉菌引起動物中毒。
2.2防止菌糠飼料發霉、腐敗變質
對于青貯、自然發酵和厭氧發酵的菌糠飼料,必須在密閉條件下保存。取用時,從一個方位用多少取多少,當天喂完,防止腐敗變質。好氧發酵的菌糠飼料一定要晾干或低溫烘干后保存,防止因濕度過大而發霉或厭氧發酵,一旦發霉或厭氧發酵,則不能作為飼料飼喂,防止出現問題[4]。
2.3注意飼喂安全
食用菌生產中培養料常拌有一定量的多菌靈等藥液,屬廣譜內吸性殺菌劑,對高等動物低毒,殘留期在10 d左右,飼喂菌糠飼料時,要等其完全失效后再用。
2.4要與其他飼料搭配使用
用菌糠飼喂動物,只能用作替代飼糧中的部分糠麩類飼料或粗飼料,不可擠占高能量、高蛋白在飼糧中的比例,否則將影響動物的生產性能。因此,不能單一飼喂菌糠飼料,要注意與能量類、蛋白類及礦物質飼料等搭配使用。此外,飼喂菌糠飼料時,要有一個訓飼和適應過程,開始飼喂菌糠飼料時,添加量要少,等動物習慣后再逐漸增加飼喂量,使其逐漸適應。
2.5注意菌糠飼料的適宜添加量
菌糠飼料使用量的多少,要根據其營養價值來決定,且要根據動物種類、性別、年齡、生產性能、生產階段進行適當調整。總的講,牛羊等草食動物飼喂量可多一些,豬、雞等單胃動物飼喂量應少一些;在同類畜禽中,幼畜(禽)用量宜少些,成畜(禽)宜多些。一般情況下,按風干重量計,菌糠可占配合飼料的比例是:豬為10%~20%,家禽為10%~15%,兔為15%~30%,魚類為30%,牛、羊為30%~60%[5]。
菌糠飼料的制作技術簡單,操作簡便,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菌糠飼料,既可以做到變廢為寶、消除環境污染,又可以擴大飼料資源,緩解人畜爭糧的矛盾,從而降低飼料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由此可見,菌糠飼料的生產和再利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吳瓊,單安山,白兆鵬.菌糠飼料及其在養殖業中的應用[J].飼料博覽,2003(12):35-36.
[2] 汪水平,王文娟.菌糠飼料的開發和利用[J].糧食與飼料工業,2003(6):37-39.
[3] 李濟宸. 菌糠飼料生產及使用技術講座[J]. 河北農業科技,2006(2):21.
[4] 李濟宸. 菌糠飼料生產及使用技術講座[J]. 河北農業科技,2006(3):33.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多媒體技術;學習興趣;教學效率 初中語文教材中精選的文言文是前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是中華文明的歷史積淀,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作為老師,我們怎樣幫助學生很好地去吸收這些良好的養分呢?在教學實踐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文言文教學,是提高教學效果的一種便捷途徑。
1. 視頻范讀,激發興趣 要學好文言文,先過語言關,就是把“讀”字擺在首位,要熟讀成誦。在教學中范讀是必不可少的,視頻范讀能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情感、興趣調動起來,融入作品中;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聽讀過程中能迅速找出生字、注音,在難句停頓處標上“/”,在語言環境中解決句讀問題,這是多媒體運用的一大妙處。
例如:教讀北朝民歌《木蘭詩》,視頻朗讀時音樂雄渾、鼓點聲聲,朗讀聲鏗鏘有力,配以馬蹄陣陣,一下子就將學生帶到了遙遠的古戰場。在聽讀時又抓住了“可汗”(khan)、轡頭(piteou)、舊時裳(chang)等重點字的讀音,同時也明白了五字詩句的停頓方式,或“2-3”式,或“2-1-2”式,或“2-2-1”式。
還可通過視頻反復朗讀,讓學生去領悟文本,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2. 創設情境,加深理解 多媒體技術對豐富學生表象,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理解文章意境、理解人物性格以及創作生動形象的場景有著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酈道元的《三峽》一課時,怎樣讓學生感受“巴東三峽巫狹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的壯闊奇景呢?這時我適時地播放了一段長江三峽的錄像片。那直插云霄、連綿不絕的山峰,那矗立山巔、婀娜多姿的松柏,那漁夫的晚唱、猿猴的長啼……這一切都清晰地展示在學生的眼前,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爭先恐后地抒發自己的觀感,對眼前的奇妙景象贊不絕口,為大自然的神奇壯美深深折服。柔美的音樂,唯美的畫面,配上絕美的文字,學生如癡如醉,這是教師用多少語言描繪都無法達到的效果。
又如在教學《孫權勸學》時,學生對這些內容很感興趣,也充滿了探索的欲望,但是對孫權、呂蒙、魯肅本人的了解卻非常有限。這時就可以借助電影、電視劇片斷給學生補充相關史料,如孫權問計呂蒙、與吳為敵的曹操夸贊“生子當如孫仲謀”、周瑜薦魯肅、呂蒙白衣渡江等內容。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文本,也激起了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3. 圖片音樂,加強記憶 學生對古文的理解到位后,便是背誦。背誦也通常讓學生倍感頭疼,因為古文的深奧,因為古文的拗口。尤其對于較長的篇目,要想順利而有效地完成這一積累實在不易。此時,運用多媒體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并鞏固記憶。
3.1利用圖片提示記憶內容 。 有些文章學生難以背誦,教師這時可利用文章重點段落的圖片幫助學生記憶背誦。如,魏學漪的名篇《核舟記》,在背誦第二部分的時候,出示放大的核舟圖片,然后按順序讓學生記憶,特別是船頭的坡、黃魯直、佛印三人的神態呼之欲出,學生就能輕松背誦。
3.2利用音樂營造記憶佳境 。 在學生朗讀背誦時,來上一段柔美的音樂,可放松學生心情,營造出一種輕松的氣氛。例如,背誦《陋室銘》時播放古箏曲《廣陵散》,背誦《與朱元思書》時播放“高山流水”的琵琶曲,這都是營造良好記憶環境的不錯的選擇。
4. 有效整合,拓展思維 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注意學科間的融合,注意知識的遷移、整合。在文言文學習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引導學生進行遷移、拓展,比較、整合、聯想等。
例如,教學《與朱元思書》,可用媒體顯示酈道元的《三峽》中的片段、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的片段、李白的《早發白帝城》等,來體會山水的奇,達到知識整合的目的。
教讀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可遷移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比較“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與“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二句在表達感情方面的共同之處,來體會詩人對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