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09:58: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欲速則不達的例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明星多則上億少則千萬的身家,怎會甘于寂寞?投資房產、餐飲等是他們錢生錢的慣用手段。在資本喧囂的時代,一些明星索性下?;蜃銎鹜顿Y人了。
但像李冰冰、任泉、黃曉明這樣公然成立VC基金,當屬第一個。三人匯聚的超高人氣。讓這個基金足夠酷炫,引得創業者趨之若鶩,當然不乏那些半為融資半看臉的人。
這種明星合伙人模式,在創投圈和娛樂圈都引起波動。據說,不少明星躍躍欲試。有機構也在考慮整合旗下的藝人資源。對明星來說,在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的當下,他們憑借名氣和人脈結識各路神仙。更易打開局面,這將更加充分、自由地釋放其個人品牌效應。對創業者來說,有明星的聲譽背書和人氣助推,在提高知名度、獲取用戶等方面更加便捷。
盡管李、任、黃看起來都在賣力做投資,但遭到的拍磚似乎比掌聲更多,他們無論在專業度還是時間精力、整合能力、股權分配等方面都受到質疑。這是事關成敗的挑戰。喝彩也好,質疑也罷,他們畢竟趟出一條路,第一個吃螃蟹的勇氣總是值得贊賞的。
回歸初心
幾年前膾炙人口的凡客體和賣到手軟的凡客衣?,F在幾乎被很多消費者相忘于江湖了。這是商業世界的殘酷,更是文青商人陳年的尷尬。
融了七輪資還上不了市的凡客,坐過風口,被吹上過天,卻還沒觸摸到云彩就跌落下來。被規模沖昏頭腦的陳年盲目擴張,導致凡客失控。如今重新回歸一件襯衫,能否咸魚翻身,還不好說。好在浪漫主義的陳年開始變得務實、專注了。
在力求生存和小富即安階段,創始人容易保持冷靜,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會為了速度犧牲質量,最終被拍倒在沙灘上。欲速則不達。在速度為王的互聯網時代是一種微妙而深刻的存在,其隱含的前提是,在保證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進行擴張。事實上,在垂直細分領域做到極致,更容易成功,唯品會爆紅就是很好的例子,
最近打開久違的凡客網,發現比起以前眼花繚亂的界面,清爽多了,又回到了原來的襯衫、羽絨服、運動鞋等核心產品。如果陳年真能專注、安分,凡客還是有望東山再起的。
將門虎膽
看過中企多篇民國后人報道,一個基本印象是牛逼人物的后代多半有點“衰”?!懊撕蟠际瞧匠H恕边@話不假,時代不同,后人難以復制先人的輝煌,但遺憾的是先人骨子里的精髓常常沒能很好的傳承下來,讀后常會發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的嘆息。
后人這篇讓人為之一振。我一直覺得是個人物。不只因為他參加過,領導過。策動了護國戰爭,最主要的是他敢于為了正義同、這樣的“大人物”叫板。
【關鍵詞】歌唱教學 基本技能 年齡特點 能力訓練
歌唱教學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具有唱歌的基本知識和能力,并通過歌曲的藝術形象感染和教育學生。為了提高學生表現歌曲的能力,進行唱歌的基本技能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時又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唱歌技能訓練應遵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循序漸近,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就會欲速則不達。
1.歌唱的姿勢
良好的歌唱姿勢對于歌唱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它就象戰士射擊、運動員賽跑一樣,都需要正確的姿勢,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歌唱姿勢給予正確的指導。首先要結合歌唱教學實踐活動,給學生做示范,使學生能夠區分正確和不正確的歌唱姿勢。正確的歌唱姿 勢,要求是站立垂直,兩腳略微分開站穩,頭正、目平視、兩肩稍向后移、胸自然挺起張開,腹部順其自然收縮,下頦收回,感覺到仿佛由小腹到兩肩之間形成一條直線。另外精神要飽滿,有從容之感。坐式唱歌,要求上身自然垂直,端正,兩腿彎曲分開,兩手平放在大腿上,看課本唱歌時,要求兩手拿課本視唱,劃拍時,左手持書,右手用小動作輕輕劃拍??傊?,指導原則是姿勢正確自然美觀,有利于歌唱和身心正常發育。同時還應注意,學生在學習中會出現那些不正確的姿勢,其主要毛病是仰頭、挺胸過高、腹部過于凹進,肌肉和精神過于緊張,既影響呼吸、發聲器官的正?;顒雍吐曇舻牧鲿?,又不美觀,這樣就不利于歌唱和學生的正常發育 。
2.歌唱的呼吸方法
首先要使學生懂得呼吸在歌唱中是非常重要的,應掌握好,緩吸緩呼、緩吸快呼、快吸緩呼、快吸快呼的 基本歌唱呼吸練習法。 第二,教師在教學時用正確的呼吸方法示范,指導學生進行練習。第三,正確的呼吸方法是當今廣為采用流行于世的胸腹聯合呼吸法,吸氣時空氣由口鼻、氣管吸入肺中,胸腔隨之自然挺起,有向上伸展的感覺。這是由于膈肌下降,加壓于腹部器官,所以腰腹部也相應地擴張,但不要過于突起腹部,而要自然適當,頸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要緊張,也不要抬肩,吸氣要根據需要而決定氣量大小,從而控制和運用氣息。第四,結合實際例子進行歌唱呼吸功能的訓練,例如:教唱內蒙民歌《牧歌》時,教師就應當按歌曲樂句 要求,指導學生練習和掌握比較平穩深沉的緩吸緩呼的歌唱呼吸方法。又如教唱《游擊隊歌》就可以按歌曲的 要求,指導學生練習快吸緩呼的歌唱呼吸方法。第五,注意小學生年齡特征和生理特點,對正處于身體發育時期的少年,不應按成人或專業訓練要求進行 訓練,要注意教室內的衛生和身體保健教育,保護好少年呼吸系統諸器官。
除上述之外還應注意學生經常發生的毛病,常見有些學生發音時總是唱不夠拍,唱高音時吃力,唱不準,喉頭負擔也比較重等,都是因為氣息不足,缺少氣息的支持,不會控制和運用歌唱呼吸方法的緣故,故此,必須掌握好科學的呼吸方法。
3.歌唱的發聲方法
歌唱和說話的重要工具是人的發聲器官,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發聲和掌握歌唱技能與技巧。首先應了解發聲器官的構成、少年的音域聲區、變聲特點和嗓子保健、發聲練習法等。第一,發聲器官簡介及其功能。一是呼吸器官: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胸腹肌、橫隔膜。二是發聲器官:喉頭、聲帶等。三是聲音調節器官:咽腔、口腔、鼻腔等共鳴腔。四是咬字、吐字器官:唇、齒、舌、上腭、下腭等。上述所說的各發聲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而且又是互相聯系的,它們是互相密切配合、協同工作的有機發聲器官系統。在歌唱時,如能正確的控制和運用這些發聲器官,聲音就會清晰、動聽、悅耳。第二,小學生的音域及聲區。小學生能演唱的聲音,從最低到最高音之間的距離稱之為小學生的音域,其總音域一般是從小學1組的a到小學2組的c。小學生的聲區是指他們的總音域按不同共鳴腔發聲,音色特點分成高、中低三個聲區,中聲區也叫混合聲區,是小學生原來有的自然基礎音。從小學1組d到小學1組的a,這幾個音容易發出比較優美動聽的聲音,因此也稱自然聲區。因為在低高兩個音區中間,具有混合音色,故被稱為混聲區,低聲區是從小學組a到小學1組的d,高聲區則從小學1組的a到小學2組的c。在這里應當說明的是我們在選擇歌曲時,要盡量適于小學生的音域及聲區,發聲練習時更應如此,不要過低,過低會使學生的聲音容易疲勞,也不應過度,過高易使學生的聲音造成沙啞、發炎等病變。一是發聲和歌唱時,要在學生能夠自然唱出的實際音域范圍之內,最好用輕聲進行短時間的練唱。暫不要求擴展音域和增大音量訓練。不要大喊大叫,亂用噪子。二是對于聲帶嘶啞、充血、水腫、發炎甚至失聲的學生,教師要特別注意,并給予關照,指導他們聽唱或 欣賞,對嚴重的要請醫生及時檢查醫治。第四、發聲練習的要求和方法
發聲練習是獲得最佳聲音的基礎,因此,必須要有計劃、有目的唱出一些必要的練習曲。 小學發聲練習一般都要排在每節課的開頭時間,不宜過長,而且要注意科學性,系統性,要少而精。唱得正確、熟練、每支練聲曲應注意難易程度,一般應當由淺入深,每支練聲曲都有自己的要求,必須按要求去做,同時要糾正學生經常發生的喉音、鼻音、顫抖音、漏氣、白聲等毛病,不斷給予引導及糾正,還要加以說明講解。
4.歌唱吐字、咬字方法
微言大義,在面塑的世界里,同樣如此。
一面一世界,一塑一人生,
從面團,到精致的面塑,
只需要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個愛玩的心靈。
來自湖南的劉潔是一個典型的80后,愛玩、愛時尚、愛挑戰自己,在江城武漢,他的面塑技藝小有名氣,柔軟的面團,在一雙巧手的塑造下,化柔為剛的成為一幅幅濃墨重彩、形神兼備的場景:關公舞刀、鐘馗捉鬼、霸王舉鼎……這些面塑,既有飄然輕盈的衣帶,也有細節入微的肌肉描畫、還有或淡然、或猙獰、或勇猛的傳神神態,這位不到30歲的小伙子,做面塑已經8年時間了。
當網友們還在爭論“要不要把愛好當職業”的時候,劉潔就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愛面塑,也以此作為他的職業,只是,他以面塑為業,卻不以此為生。在武漢一家餐飲公司工作的他,做的是企業文化推廣的工作,責任就是用面塑這門民間傳統藝術,喚起大眾的認同。劉潔自言:“我不用靠賣面塑養活自己,考慮的更多的是怎樣做好作品,面塑這門手藝,要帶有‘玩’的心態、放松的心態,才能夠做出效果,如果僅僅是為了制造商品而流水線似的作業,就沒有意義了?!?/p>
雕刻是做減法,面塑是做加法
對于雕塑的愛好,可以追溯到劉潔的童年,他說:“我大伯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根雕藝術家,耳濡目染之下,有了一些基礎的積累?!?/p>
盡管之后進入了看來與雕塑相隔甚遠的餐飲行業,但是劉潔仍然放不下自己的這個愛好,有了雕塑和食材處理的專業知識做基礎,他開始琢磨起面塑技藝來,他這樣描述自己的選擇:“食材的雕和刻都是做減法,而面塑則是在做加法,我更喜歡做加法?!?/p>
在最開始做面塑的兩年中,劉潔幾乎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晚上打烊后,等其他同事下班后,他便把自己關在廚房中做面塑,開始進入面塑的世界……等同事們第二天上班打開廚房門,發現他還在那如癡如醉。
功夫不負有心人,劉潔的面塑逐漸得到了客人的認可,2009年,他為一道菜搭配的12生肖面塑在食客的一再堅持下被買走,他說,當時特別高興,因為自己的努力終于有了結果,但也有些難過,因為他舍不得。
有什么樣的心情
才有什么樣的面塑
盡管初試鋒芒便順風順水,但是劉潔卻并不滿足,在他看來,面塑這門傳統藝術不能也不應當作為菜品的附庸,但這個瓶頸卻難以破解。
讀書萬卷,不如高人指路,劉潔輾轉打聽到了中國面塑大師蕭占行,便興起了拜師的打算,誰知蕭大師家傳技藝,從不收徒,劉潔并沒有放棄,而是遞作品、通電話、登門拜訪,展示出了最大的誠意,在他的誠心請教的信念和不錯的資質條件因素影響下,蕭大師終于破了規矩。
師承面塑大師,劉潔實現了自我突破,他最大的感受是,在處理面塑作品時,不再只是關注面塑本身,而是通過面塑傳遞一種氣場,這種氣場包括場景故事、人物表情、神態、衣著甚至肌肉紋路。他舉了個例子,在做“霸王舉鼎”面塑時,他會讓自己先“進入角色”,有什么樣的心情,才會有什么樣的面塑。
在教學中,我們可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談幾點看法。
一、利用物理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物理學本身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物理的定義、定理、規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實驗和實踐活動中,觀察和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學生對實驗都抱有深厚的興趣,都希望自己能掌握一些實驗操作技能,去探索物理奧秘。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點,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
物理實驗又分好多種,其中一種是演示實驗。這種實驗由教師在一上課來做,若實驗做好了,能極大調動學生學習本節內容的興趣。比如,在講慣性這一節時,一上課,我就開門見山地給學生做了以下實驗。在硬紙片上放一雞蛋,下面有一水瓶,用一彈射裝置將紙片彈出后,雞蛋仍留在原處,并由于失去了紙片的支持,掉入水懷。在學生的驚呼聲中,我即時提出了問題,雞蛋為什么沒有隨紙片一起飛出?為什么雞蛋落入水杯中?接下,我開始切入慣性正題,學生自然而然地聚精會神地聽講。講完后,由學生自己來解決實驗提出的問題。當然,學生理解了慣性的定義后,自行設計了一些小實驗來驗證表明物體具有慣性。學生設計了以下實驗:(1)把裝滿水的杯子水平運動一段距離后,突然由運動變為靜止,水就向前溢出,說明水具有慣性。(2)用書本壓在一張紙上,猛地抽出紙張,書本仍停在原處,保持靜止,說明書本具有慣性。當然,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說明物體具有慣性,使學生認識到生活現象中處處都隱含著物理知識,只要我們做有心人。
二、利用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興趣
對于物理實驗來說,有一些做演示實驗不明顯或者根本做不了。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利用多媒體課件來展示,同樣會達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在講光的波粒二象性這一節時,若用實驗儀器來做比較困難,而且觀察效果也不好,如果不做,學生理解“光是一種波,同時也是一種粒子”這樣一個矛盾的研究對象比較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課件來演示,學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有少數粒子打到屏上時,并沒有什么規律,無法預測它的落點;當有多數粒子打在屏上時,他們明顯地看到了明暗相間的條紋,表現出了光的波動性。通過演示,學生很容易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輕松,教師輕松,而且學生對知識理解的較透。
三、運用物理教學藝術,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1.表揚鼓勵為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表揚和鼓勵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也是學生不斷提高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教師與學生應該成為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學生學習質量的優劣取決于師生間的雙向努力,取決于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對于缺乏毅力,暫時落后的學生,教師更應在學習上關心,在生活上幫助,對他們取得的一點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感受教師的關心以及殷切的希望??傊⑷谇⒌膸熒P系,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和學習目標的實現,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2.在授課過程中,如果教師的語言正確精煉、嚴謹流暢、幽默含蓄就會深深地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反,如果語調平淡、啰里啰唆,表達含糊,就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因此,教師在講課時,既要注意語言表達的科學性、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又要注意音速的快慢、音調的變化等。
四、設置適當坡度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欲
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當獲得成功后的欣慰與滿足之時,學生就看到了“自己的聰明與智慧”而大受鼓舞,更增強了信心。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握知識的深度和難度。人們愛用“跳一跳,把桃子摘下來”來形象地表達教學中的深度和難度的恰當控制。欲速則不達,拔苗助長會傷害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困生,教師在設計問題或練習時一定要注意設計的坡度和跨度,平時在課堂上可有意識地增加讓學困生表現的機會,增強他們的成就感以激發其求知欲。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試開始時,應試者不善“破冰”(英文直譯,即打破沉默),而等待面試官打開話匣。面試中,應試者又出于種種顧慮,不愿主動說話,結果使面試出現冷場。即便能勉強打破沉默,語音語調亦極其生硬,使場面更顯尷尬。實際上,無論是面試前或面試中,面試者主動致意與交談,會留給面試官熱情和善于與人交談的良好印象。
二、與面試官“套近乎”
具備一定專業素養的面試官是忌諱與應試者套近乎的,因為面試中雙方關系過于隨便或過于緊張都會影響面試官的評判。過分“套近乎”亦會在客觀上妨礙應試者在短短的面試時間內,作好專業經驗與技能的陳述。聰明的應試者可以例舉一至兩件有根有據的事情來贊揚招聘單位,從而表現出您對這家公司的興趣。 三、為偏見或成見所左右
有時候,參加面試前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面試官,或該招聘單位的負面評價會左右自己面試中的思維。誤認為貌似冷淡的面試官或是嚴厲或是對應試者不滿意,因此十分緊張。還有些時候,面試官是一位看上去比自己年輕許多的小姐,心中便開始嘀咕:“她怎么能有資格面試我呢 ”其實,在招聘面試這種特殊的采購關系中,應試者作為供方,需要積極面對不同風格的面試官即客戶。一個真正的銷售員在面對客戶的時候,他的態度是無法選擇的。
四、慷慨陳詞,卻舉不出例子
應試者大談個人成就、特長、技能時,聰明的面試官一旦反問:“能舉一兩個例子嗎 ”應試者便無言應對。而面試官恰恰認為:事實勝于雄辯。在面試中,應試者要想以其所謂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領導能力等取信于人,唯有舉例。
五、缺乏積極態勢
面試官常常會提出或觸及一些讓應試者難為情的事情。很多人對此面紅耳赤,或躲躲閃閃,或撒謊敷衍,而不是誠實的回答、正面的解釋。比方說面試官問:為什么5年中換了3次工作 有人可能就會大談工作如何困難,上級不支持等,而不是告訴面試官:雖然工作很艱難,自己卻因此學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六、喪失專業風采
有些應試者面試時各方面表現良好,可一旦被問及現所在公司或以前公司時,就會憤怒地抨擊其老板或者公司,甚至大肆謾罵。在眾多國際化的大企業中,或是在具備專業素養的面試官面前,這種行為是非常忌諱的。
七、不善于提問
有些人在不該提問時提問,如面試中打斷面試官談話而提問。也有些人面試前對提問沒有足夠準備,輪到有提問機會時不知說什么好。而事實上,一個好的提問,勝過簡歷中的無數筆墨,會讓面試官刮目相看。
八、對個人職業發展計劃模糊
對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很多人只有目標,沒有思路。比如當問及“您未來5年事業發展計劃如何 ”時,很多人都會回答說“我希望5年之內做到全國銷售總監一職?!比绻嬖嚬俳又鴨枴盀槭裁?”應試者常常會覺得莫名其妙。其實,任何一個具體的職業發展目標都離不開您對個人目前技能地評估以及您為勝任職業目標所需擬定的粗線條的技能發展計劃。
九、假扮完美
面試官常常會問:您性格上有什么弱點 您在事業上受過挫折嗎 有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其實這種回答常常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沒有人沒有弱點,沒有人沒有受過挫折。只有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弱點,也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所受的挫折,才能造就真正成熟的人格。
十、被“引君入甕”
面試官有時會考核應試者的商業判斷能力及商業道德方面的素養。比如:面試官在介紹公司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之后或索性什么也不介紹,問:“您作為財務經理,如果我(總經理)要求您1年之內逃稅1000萬元,那您會怎么做 ”如果您當場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稅計謀,或文思泉涌,立即列舉出一大堆方案,都證明您上了他們的圈套。實際上,在幾乎所有的國際化大企業中,遵紀守法是員工行為的最基本要求。
十一、主動打探薪酬福利
有些應試者會在面試快要結束時主動向面試官打聽該職位的薪酬福利等情況,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具備人力資源專業素養的面試者是忌諱這種行為的。其實,如果招聘單位對某一位應試者感興趣的話,自然會問及其薪酬情況。
一、不善于打破沉默
面試開始時,應試者不善“破冰”(英文直譯,即打破沉默),而等待面試官打開話匣。面試中,應試者又出于種種顧慮,不愿主動說話,結果使面試出現冷場。即便能勉強打破沉默,語音語調亦極其生硬,使場面更顯尷尬。實際上,無論是面試前或面試中,面試者主動致意與交談,會留給面試官熱情和善于與人交談的良好印象。
二、與面試官“套近乎”
具備一定專業素養的面試官是忌諱與應試者套近乎的,因為面試中雙方關系過于隨便或過于緊張都會影響面試官的評判。過分“套近乎”亦會在客觀上妨礙應試者在短短的面試時間內,作好專業經驗與技能的陳述。聰明的應試者可以例舉一至兩件有根有據的事情來贊揚招聘單位,從而表現出您對這家公司的興趣。
三、為偏見或成見所左右
有時候,參加面試前自己所了解的有關面試官,或該招聘單位的負面評價會左右自己面試中的思維。誤認為貌似冷淡的面試官或是嚴厲或是對應試者不滿意,因此十分緊張。還有些時候,面試官是一位看上去比自己年輕許多的小姐,心中便開始嘀咕:“她怎么能有資格面試我呢 ”其實,在招聘面試這種特殊的采購關系中,應試者作為供方,需要積極面對不同風格的面試官即客戶。一個真正的銷售員在面對客戶的時候,他的態度是無法選擇的。
四、慷慨陳詞,卻舉不出例子
應試者大談個人成就、特長、技能時,聰明的面試官一旦反問:“能舉一兩個例子嗎 ”應試者便無言應對。而面試官恰恰認為:事實勝于雄辯。在面試中,應試者要想以其所謂的溝通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領導能力等取信于人,唯有舉例。
五、缺乏積極態勢
面試官常常會提出或觸及一些讓應試者難為情的事情。很多人對此面紅耳赤,或躲躲閃閃,或撒謊敷衍,而不是誠實的回答、正面的解釋。比方說面試官問: 什么5年中換了3次工作 有人可能就會大談工作如何困難,上級不支持等,而不是告訴面試官:雖然工作很艱難,自己卻因此學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
六、喪失專業風采
有些應試者面試時各方面表現良好,可一旦被問及現所在公司或以前公司時,就會憤怒地抨擊其老板或者公司,甚至大肆謾罵。在眾多國際化的大企業中,或是在具備專業素養的面試官面前,這種行為是非常忌諱的。
七、不善于提問
有些人在不該提問時提問,如面試中打斷面試官談話而提問。也有些人面試前對提問沒有足夠準備,輪到有提問機會時不知說什么好。而事實上,一個好的提問,勝過簡歷中的無數筆墨,會讓面試官刮目相看。
八、對個人職業發展計劃模糊
對個人職業發展計劃,很多人只有目標,沒有思路。比如當問及“您未來5年事業發展計劃如何 ”時,很多人都會回答說“我希望5年之內做到全國銷售總監一職?!比绻嬖嚬俳又鴨枴盀槭裁?”應試者常常會覺得莫名其妙。其實,任何一個具體的職業發展目標都離不開您對個人目前技能地評估以及您為勝任職業目標所需擬定的粗線條的技能發展計劃。
九、假扮完美
面試官常常會問:您性格上有什么弱點 您在事業上受過挫折嗎 有人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其實這種回答常常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沒有人沒有弱點,沒有人沒有受過挫折。只有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弱點,也只有正確的認識自己所受的挫折,才能造就真正成熟的人格。
十、被“引君入甕”
面試官有時會考核應試者的商業判斷能力及商業道德方面的素養。比如:面試官在介紹公司誠實守信的企業文化之后或索性什么也不介紹,問:“您作為財務經理,如果我(總經理)要求您1年之內逃稅1000萬元,那您會怎么做 ”如果您當場抓耳搔腮地思考逃稅計謀,或文思泉涌,立即列舉出一大堆方案,都證明您上了他們的圈套。實際上,在幾乎所有的國際化大企業中,遵紀守法是員工行為的最基本要求。
十一、主動打探薪酬福利
有些應試者會在面試快要結束時主動向面試官打聽該職位的薪酬福利等情況,結果是欲速則不達。具備人力資源專業素養的面試者是忌諱這種行為的。其實,如果招聘單位對某一位應試者感興趣的話,自然會問及其薪酬情況。
大山,是我十多年前教過的一個學生,一個非?;顫姸终{皮至極的學生。
記得那時剛剛參加工作,意氣風發的我總想干點名堂出來,當校長表情復雜地把六年級一班交給我時,我受寵若驚地立刻走馬上任。哪知才短短幾天,我就被班上這群比我矮不了多少的男子漢們搞得焦頭爛額,為首的就是大山。這大山,名副其實就像大山一樣高大壯實。我和他站到一塊,高矮不相上下,但大山卻比我壯實多了。說實在的,瘦弱的我面對這樣一個調皮的學生自感力不從心。大山很有組織領導能力,以他為首的“金剛”,攪得學校上下不得安寧,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更是叫苦不迭。雖然辦公室都快被他們站出了坑,檢討書寫了一大堆,處分背了一大筐。可東家的瓦上西家的墻上還是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張三剛丟了本子,李四又被他們打哭了。對這樣一個“壞”到了極點的學生,我已無計可施,束手無策了。
那年秋天,大山的父親在嚴打中被公安局抓捕了,在開公審大會之前,因囚車要經過我們學校門前,有關部門早已通知學校,組織師生在囚車經過時,列隊觀看,接受一次特別的教育,以警示學生要遵紀守法,做一個合格公民。對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我當然會好好利用。學校也格外偏袒我班,給了一個最佳位置。當我們列隊完畢,我把全班屢教不改的幾個學生叫到前排來,然后又讓大山站在最前面。對于我這個做法,大山怎么也不能接受,也許他已知道今天他父親也會在某輛車上。一向臉不紅、理直氣壯的大山最終在幾位老師的推拉下站在了最前面最顯眼的位置。他耷拉著腦袋,臉漲得紅紅的,局促不安地站在那里。我看到他這樣,心里想:“這回你該老實了吧!”
隨著呼嘯而來的警笛聲,幾輛警車后面跟著一長串囚車,說是囚車,實際上是敞篷車,所有的犯人都被反剪著雙手,胸前掛上牌子,寫明所犯的罪行,后面緊挨著的是荷槍實彈的武警戰士。警笛長鳴不止,車隊停下來了,公路兩旁人山人海,大家議論紛紛,指指點點,拍手稱快。我一直站在大山的后面,突然不知是哪位同學喊:“快看,大山的爸爸在那兒!”于是全班同學幾十雙眼睛齊刷刷地盯向大山的父親,又不約而同地射向大山。大山始終耷拉著頭,這下低得不能再低了。大山的父親向我投來了乞求的目光,而我只想說:“這就是你教育的孩子,有其父必有其子?!贝笊皆谕瑢W們的議論聲中終于憋不住了,哭了起來,眼淚和著鼻涕大把大把地滴落下來,地下的沙土濕了一大片,我心里終于有了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暢覺,想想過去的大山,我覺得還不夠。警燈閃爍,警笛呼嘯,我“命令”大山把頭抬起來,一遍,兩遍他都沒有聽,第三遍,只見他用力擦干眼淚,猛地把頭一揚,望了望他的父親,然后一甩手,頭也不回地向教室跑去。
當我帶領學生重新回到教室,大山早已伏在桌子上大聲地哭著。我去勸他,他反而哭得更響了。接下來,我不失時機地針對班上的現狀作了一節課的紀律教育,希望大家引以為戒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學生,不然就會像囚車上的他們一樣。這節課上我再沒提及大山及其父親,我怕大山受不了。接下來的幾天,大山徹頭徹尾地變了個人,他經常一個人望著窗外發愣,沉默寡言。班上安靜多了,紀律也自然地好了。我見大山與過去迥然不同,曾多次去開導幫助他,但收效不大,他只是莫名地望著我,我心里隱隱有了擔憂。
周末過后,我的擔憂終于變成了現實,周一早上大山沒來上課。我趕緊上他家去打聽,才知道因不能容忍左鄰右舍的大人、小孩都把他和他父親拿來做教育的例子,他把鄰家一個小孩子狠揍了一頓后離家出走了。他的母親和姐姐都在四下尋找他。聽到這個消息。說實在的,我的心情是十分復雜的,絲絲愧疚涌上心頭。
后來,他的母親收到了來自某個監獄寄來的有關大山的函……
我們都真誠地付出過,尤其是對有缺點的學生,我們會傾盡心力使其轉化,但常常欲速則不達,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和情感,比如對比較頑固的學生予以懲戒,以發泄老師積郁的苦悶,樹立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但其結果往往走向了期望的反面,以致造成無法挽回的后果。大山這個學生,便讓我終生愧疚。
對大山的教育,我并未走進其心靈世界,只是做了表層的批評和懲罰,對他看囚車時的反常表現,對他父親乞求的目光,我并沒有挖掘其背后的內涵。如果我能走進大山的內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關愛,或許大山將有另外一種人生。
由于我校在普通高中招生批次上列在最后,因此所招的新生大多初中基礎知識較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意志不夠堅定,學習經驗不豐富,學習方法不適當。在數學這一學科的學習上,沒有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更多的時候沒有耐心,隨著高中知識難度的加深,這一現象更加明顯。
伴隨新課改的進行,學生逐步成為課堂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發揮主體性,所以審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良好的習慣是人在他的神經系統中所儲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人在其整個一生中,都會享受它所帶來的利息?!睘榱伺囵B學生細致有序的審題習慣,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發現效果不錯。
為了引起學生對于審題的重視,我先對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學習方法進行了問卷調查,讓自己和學生都對于數學的審題方法做到心中有數。然后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數學的小謎語,和高中知識相關的,學生的熱情非常高,其中“劍穿楚霸王(猜數學名詞)――通項;查賬(猜數學名詞)――對數;小小的房子(猜數學名詞)――區間”。學生討論非常激烈,感受到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之后讓學生收集一些有關數學家的名人逸事。例如牛頓、萊布尼茨和微積分定理,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只要肯鉆研,就都會出成績。然后,讓學生做一些有關數學問題的建模,提高學生的成就感,趙麗娜同學的數列建模就做得非常精彩。
在培養學生數學興趣之后,我進入對于學生細致有序的審題習慣的培養中,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認真研讀課題,全面理解題意,養成指讀兩遍的習慣。
拿到題后,先不要憑經驗盲目做題,這樣往往會使簡單問題復雜化,或者出現本質錯誤,達不到正確解題的目的。有時解題過程出現曲折,欲速則不達。正確的方法是首先認真研讀課題,弄清題意,理解題目的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特別是一些關鍵字、詞、句,至少要讀兩遍。只有這樣解題才能心中有數,不會出現遺漏問題的現象,找到正確途徑。多找一些文字較多的題讓他們分析,這一練習可以在概率章節部分重點進行。
二、根據題意,畫出圖形,養成邊讀邊畫的習慣。
三、建立數學模式,將實際問題數學化,養成逆向思維的習慣。
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服務于生活,只有從生活走進數學,讓數學貼近生活,讓數學直接服務于生活、生產建設等領域,才能體現數學的真實價值。在排列和組合中就有很多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為了更好地審題,就需要我們采取正難則反的思考方式,把解題難度降到最低。例如購房中的數學就應用了數列的知識。某地一位居民為了改善家庭的住房條件,決定2006年重新購房,來到房屋交易市場。面對眾多的宣傳廣告,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家庭每月總收入3000元,也就是年收入3.6萬元?,F有存款6萬元,但是必須預留2~3萬元以備急用。預選方案:1.買商品房:一套面積為80平方米的住宅,每平方米售價1500元。2.買二手房:一套面積為110平方米的二手房,售價為14.2萬元,要求首付4萬元。購房想要還貸,這位居民選擇了一家銀行申請貸款。貸款評估員給出意見:申請商業貸款,期限為15年,年利率為5.04%,購房的首期付款應不低于實際購房總額的20%,貸款額應不高于實際購房總額的80%。還款方式為等額本金還款,如果按季還款,則每季還款額可以分為本金部分和利息部分,其計算公式分別為本金部分=貸款本金貸款期季數,利息部分=(貸款本金-已歸還貸款本金累計額)季利率。同學們以后遇到這樣的問題就可以自己解決了。讓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列知識幫這位居民算一算,學生興趣高漲,分組討論特別激烈,結果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將結論展現出來。
四、注意公式、定理成立的前提,發現隱蔽條件。
關鍵詞:漢英習語 共性 差異性
習語是人們在長期的勞動和生活實踐中形成的語言中的固定表達,每個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習語,在某種程度上說,習語是歷史和文化的沉淀,因此習語一般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是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語言形式。漢英兩種語言歷史悠久,都有大量豐富多彩、膾炙人口的習語,這些習語是兩個民族各自文化寶庫中絢麗多彩的瑰寶。它們生動形象,機智幽默,寓意深刻,韻味雋永,既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又閃耀著語言藝術的光彩,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語言中的精華,只有了解、掌握一種語言的精華,才能更好的學習和使用語言。通常所說的習語主要包括:成語(idioms)、諺語(proverb)、俗語(colloquialisms)、俚語(slang)、箴言(mottoes)以及典故(allusions)等。本文主要以漢英語言中的這些習語為例展開分析。
一、漢英習語的共性
習語是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積淀,各個民族在原始時期認識客觀事物時,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一致性,反映在語言中就是習語表達上的近似,比如音律上的和諧,語義上的趨同,結構搭配上的穩定。
(一)音律上的和諧
習語之所以為人們廣泛使用,主要原因就在于它言簡意賅,易懂易記。例如漢語中的“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習語,英語中的“No pains no gains(不勞無獲)”,“Haste makes waste(欲速則不達)”等習語都富有節奏,瑯瑯上口。并且,習語中還經常通過押韻、重疊、對偶等修辭手法以達到追求語音和諧的效果。
1.押韻。漢語歷來追求聲韻,押韻的例子可謂舉不勝舉?!肮芬味促e,不識好人心”“點燈省油,耕田愛?!薄S⒄Z中也有很多押韻的習語?!癕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錢能使鬼推磨)”“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見真情)”“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
2.重疊。漢語重疊現象也很多,如有形容詞“惡狠很”“氣沖沖”“紅撲撲”;還有成語如“洋洋灑灑”“風風火火”“熙熙攘攘”等。英語中有些習語通過重疊的方法來構成。如“step by step(逐步的)”“neck and neck(并駕齊驅)”“to 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諱)”“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等。
3.對偶。漢語中的對偶是常用的修辭手法。不管是詩歌、成語,還是俗語中都存在大量的對偶現象。如 “物轉星移”“橫七豎八”“南來北往”“厚此薄彼”“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等;英語中的對偶結構也很多,如“far and near(四面八方)”“more or less(或多或少)”“sooner or later(遲早)”“ups and downs(三起三落)”“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則不達)”等。
(二)語義上的趨同
習語是意義獨立的完整結構,漢英兩個民族的人民雖然處于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但是由于人類都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物質世界,都受著共同的客觀規律的制約,加上人類思維和情感的通性決定了漢英語言表達在語義上具有一定的同質性。這也是人類理解和文化交流的最根本的基礎。舉例說明漢英習語語義上的對應關系。
漢語:趁熱打鐵 英語: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有其父必有其子 Like father ,like son.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三思而后行。 Look before you leap.
小事聰明,大事糊涂。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 end.
(三)結構搭配上的穩定
所謂結構搭配上的穩定性,指的是組成習語的各個部分(即單詞)是固定的,不可隨意拆開或調換位置。無論漢英語都存在著這樣的特點。
漢語中的“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可以改為“八上七下”;“雪中送炭”,不可以改為“雪中送煤”;“打退堂鼓”,不可改為“打退堂鑼”。
同樣,英語中的“at sixes and sevens(亂七八糟)”,不可換為“at sevens and eights”;“fish in the air(海底撈月)”,不可改為“fish moon in the water”;“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非驢非馬)”,即不能顛倒詞序改為“neither flesh,fish nor fowl”,也不可改為“neither donkey nor horse”。習語搭配的穩定性不僅體現在不能隨意拆開或更換這一點上,有時還體現在不遵守語法規則和邏輯推理上。如英語中的“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對手)”按照現代英語的語法規則,謂語動詞cut應該加上-s,這一點是與語法規則相違背的。
二、漢英習語的差異性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反映了與其相應的文化,一個民族的語言勢必反映該民族的文化,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決定了它們之間必然存在著交流上的障礙,即文化差異。習語是一種經過歷史濃縮后攜帶大量文化信息的語言材料,是語言中最能反映思維特征的部分。習語在體現語言的文化差異上,比其他語言成分更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一)生存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差異
1.生產農耕方面。習語的產生與人們的生產活動及居住地域環境密切相關。中國地處亞歐大陸,是地域遼闊的內陸國家,千百年來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占很大比例,人與土地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漢語習語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以食為天”“面朝黃土背朝天”。
英國是一個島國,四面瀕海,航海業自古以來是其經濟發展的命脈,故有大量與航海漁業有關的習語。為了生存,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許多相關的習語。如“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生活沒有目的就像航海沒羅盤)”“He that would sail without danger must never come on the main sea(誰在航行時不冒險,他就永遠不要來到大海上)”,“Hoist your sail when the wind is fair(要趁風順時)”,“Many drops of water will sink the ship (涓涓流水沉大船)”。
2.自然環境方面。漢英兩個民族對自然環境的認識也有不同。如對“東風”和“西風”的理解,漢語中的“東風”象征著進步,蓬勃向上,如“東風夜放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薄暗乳e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漢語中的“西風”象征著寒冷荒涼,如“東風壓倒西風”。但是英語中,西風從大西洋吹來,吹綠了英倫諸島,所以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里就有對春的謳歌“If wind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又如對夏天的理解,在中國,夏天常于酷暑炎熱聯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燒”和“驕陽似火”都是常被用來描述夏天的詞語;而英國地處西半球屬北溫帶,夏季正是溫暖宜人的季節,常與“可愛、溫和、美好”聯系。莎士比亞在他的十四行詩中就把愛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二)思維方式的差異
不同民族的思維方式有共同之處,但也存在著差異,漢英兩民族的形成和發展有自己的歷史條件和具體情況。
1.對數字的運用。不同民族對數字的偏好有巨大的差異。西方人崇尚單數,忌諱雙數。如“三”被認為是一個幸運數字,英語中有“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的說法。“七”在西方也是一個神秘的數字。美國著名的波音航空公司的客機都冠以7X7。而在漢語中“三”是很普通的數字,漢語中的“六”“八”被認為是吉祥數字。
2.對顏色詞的運用。顏色詞更清楚地反映了兩種語言的差異。漢語中的“紅茶”,英語卻用“black tea”表示,這是因為中國人著眼于茶水的顏色,而英美人著眼于茶葉的顏色?!凹t色”是漢民族喜歡的顏色,節慶日掛紅燈,黨旗、國旗也是紅色,習語中也有“紅紅火火”“紅光滿面”“紅裝素裹”等。西方文化中“紅色”意味著危險,意味著流血,英語中有“be in the red (負債)”等習語。
3.以動物為喻體的詞匯在漢英兩種語言中表現出思維上的極大的不同?!褒垺痹谥袊糯菨h民族的圖騰,是神的化身,象征吉祥高貴。因而有“望子成龍”“龍騰虎躍”“龍飛鳳舞”等習語。而在西方人眼里,“龍”是一種災難兇殘的怪獸。英語中有這樣的話:“She is a real dragon.(她兇神惡煞)”?!肮贰痹谖鞣饺说膬r值觀念中是一種為人鐘愛的動物,是忠實的象征。因此英語中帶狗的習語都含褒義。如“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 (愛屋及烏)”“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老人學不了新東西)”。漢語中的“狗”含有貶義,如“狗仗人勢”“狗急跳墻”“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4.中西方對植物的認知也有不同之處。中國傳統文化對“松、竹、梅”的評價特別高,認為它們高風亮節,不屈不撓,相關習語都給人美好感覺。如“青梅竹馬”“雨后春筍”“松鶴延年”“踏雪尋梅”等。而西方人大多數喜歡玫瑰花,在歷史上有著名的“the Wars of the Roses( 紅白玫瑰之戰)”;凡事順利用“roses all the way”表示;并非盡如人意用“be not all roses”表示。
(三)的差異
漢英兩個民族有著各自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宗教文化就潛移默化地融入了漢英兩種語言中,反映在宗教文化的習語上。中華民族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佛教傳入我國兩千年的歷史,人們相信人世間的一切都由佛祖安排,因此有“五體投地”“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等。漢語受道教思想影響的習語也不少,如“物極必反”“否極泰來”“樂極生悲”“昏極則亂”。以孔子為祖師的儒家學派在思想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漢語習語中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如“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恭敬不如從命”等。而西方許多國家,上帝是唯一的至高無上的神,強調的是平等。因此西方流行信仰基督教。英語中的很多習語與“God”“Devil”“Hell”“Church”有關。如“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謀事在人,成事在天)”“God is where he was(上帝無所不在)”“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Hell and Tommy(徹底毀滅)”“The devil take the hindmost(落后者遭殃)”。
(四)價值觀的差異
中西方價值觀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社會對個人的價值取向存在巨大的差異。相對來說,中國人性格內向,含蓄,習慣容忍;西方人性格外露,好動,直率,富有冒險精神,性格獨立,崇尚抗爭。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人們形成了一種以中庸、明哲保身為特點的處世哲學。在語言中的表現是“安分守己”“知足常樂”“死生由命”“富貴在天”。而西方人則喜歡“變、新、動、異”。他們說“I’ll try”;“All is fair in love and war(在愛情和戰爭中,采取任何手段都是可以的)”;“A bird in hand is worth two in bush (抓到比沒抓到強一倍)”。
三、結語
英漢習語紛繁浩瀚,其共性和差異性歸根到底是認知的相似和文化的差異造成的。習語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被打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語言是豐富多彩、千差萬別的,文化的交融是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要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必須了解這個民族的這語言,研究承載了大量民族文化積淀的習語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途徑。通過對英漢習語異同的對比,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異性,有助于我們順利地學習語言,更好地交流。
參考文獻:
[1]王福祥.對比語言學論文集[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2.
[2]張寧.英漢習語的文化差異及翻譯[J].中國翻譯,1999,(3).
[3]張若蘭.英漢習語的特點及其文化差異[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3,(2).
[4]李海燕.論英漢習語中的文化存異與認同現象[J].內蒙古大學學
——談化學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重慶市墊江三中(408309)李昌德
學習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智力因素包括智力、知識和能力屬于心理結構系統。非智力因素包括動機、情感、興趣、意志、信心等,屬于心理動力系統。人的智力因素是有限的,如一些偉大的科學家,在小時候有智力并不高,但經過后天非智力因素的培養成為著名的科學家。由此可見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動機的培養
正確的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內在動力,因而在化學教學中要經常穿插一些中國化學史和當代的化學成就,目的是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激情,讓他們感覺到學習不是為我,而是為民族和國家而學。例如講石油時介紹我國石油資源豐富,但在解放前帝國主義頃銷“洋油”,說中國是“貧油國”,解放后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先后開發和建設了大慶、華北、中原等石油基地,甩掉了貧油國的帽子,而且每年還出口大量的石油。在講到蛋白質時,可介紹1965年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從而為生命的起源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在教學中通過這些實例的講述,可激起學生求知欲的高漲,從而保持學習的積極態度。
二、情感的培養
情感是開發人智力的源泉。沒有情感的發展思維就不會發展;沒有持久的熱情思維就不能深化;沒有成功感和失敗感往往不能推動學生的智力發展。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呢?首先用大量化學科學觀念和知識水平。備課時精心準備教案;講課時注意表達的藝術性;實驗時注意語言科學性與形象性相結合。其次要正確對待“好、中、差”三類學生。對“好”的要嚴,“中”的要引,“差”的要補。特別是對待差生不但要熱情關懷還要循循善誘,具體幫助。這樣才能使學習集體之間以及師生之間關系的融洽,感情平衡,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到輕松愉快。我校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素質差,以前沒有做過實驗,但經我們分門別類耐心指導,他們的成績及實驗技能進步很快。
三、興趣的培養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智力發展的催化劑。因而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教具、實驗板書、板畫模型、比喻等來描述。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科特點,在實驗上下功夫,提高實驗的藝術性,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勵學生熱愛化學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可貫穿講一些化學家的故事和化學常識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苯”的結構時,介紹凱庫勒通過夢的啟示發現苯的環狀結構,改進課堂教學方法,講究授課的藝術。精湛的課堂教學藝術和生動有趣的語言能撥動學生的心弦,使學生聽課感到是一種藝術享受?;瘜W上常有一些概念和原理比較抽象,若采用照本宣科的方法,學生很難理解,如“電子云”。在教學中也可讓所教知識與現行的生產、生活結合起來。如講物質的穩定性,某村組農民不懂化學知識,見到NH4NO3結塊,不好施肥,就用鐵錘去砸,結果引起爆炸。講到鋁鹽明礬舉炸油條的例子,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意志的培養
堅強的意志對學生會產生驚人的效果。因而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對知識勇于追求,善于探索的精神。對那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同學要給予鼓勵,決不能扼殺他們的探索欲。教學中可講有關科學家為完成一個實驗或一個課題,往往需要幾年、幾十年的時間,有的甚至冒著生命危險,付出血的代價。如講甘油可制烈性炸藥——硝化甘油,諾貝爾為研究它,進行了幾百次試驗,幾次炸飛了實驗室,他就是冒著生命的危險,解決了硝化甘油的儲運和引爆問題。在講鐳元素時,居里夫人為尋求這種元素購進幾噸鈾礦渣,終日用一根大鐵棒在一口沸騰的大鍋中攪拌,經過四年艱辛提煉,終于獲得1克純鈾。為促進原子科學的發展作出具大的貢獻。通過這些例子培養學生為科學和真理獻身的精神。
培養學生的意志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對膽小的學生,可以鼓勵他大膽做實驗,不要怕失??;對好冒失的學生要培養他的耐心細致的品質,可以教導他“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對于缺乏毅力的學生,應激發和培養他的堅韌精神,遇到化學難題不輕易告訴他如何解答,可讓他冥思苦想,然后才加以提示。
鍵盤有什么好處?穩固、大小適中、不易移動、觸覺舒適……當然最重要的是操作方便、打字速度快。為什么這個18世紀便誕生的老古董能夠長青不老,確實值得小小地探討一番。
早在1714年,各種形式的打字機在歐美等國家已經開始出現。這些國家使用的語言都是字母系統的,也就是說,他們的每一個單詞,都可以用少數的字母一個個簡單地拼湊起來。相反的例子便是中文。如果沒有后來發明的拼音系統,我們要用鍵盤快捷便利地打出中文是很難的:筆畫輸入慢,組合困難,還不符合“嘴里念著,手里打著”的輸入習慣。而對于這些幾十個字母統治天下的國家來說,一個附有字母鍵盤的打字機是非常實用的。隨著工業進程,打字機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各大生產商開始勾心斗角,力圖制造出最優的打字機,好趁著這段黃金時期搶占市場份額。
首先我們來了解機械式打字機的構造:就像中國古代的活字印刷術一樣,它內置了每個字母的大小寫的字模,在手指敲擊相應的字錘(類似于按鈕)時,便壓向色帶(類似于復寫紙),在白紙上印出字來。手打字的同時,放紙的機架會自動地向左移動,你就可以連續地打出一行字來。每打完一行字,你就要手動把紙往上挪挪,實現換行。
這樣的機械打字機打出來的字美觀而緊湊,還能區分大小寫,但是缺點也不少。用商家們喜歡的字眼“人體工學”來說:它不可以同時按下兩個字錘,因為它對應的字模不可能同時移動到需要印字的那個位置。熟練的打字員的速度都是會越來越快的,那么這些手速極快的人就會面臨一個尷尬的困擾:正因為打字速度太快,他們打出的兩個連續字母的字模很容易“狹路相逢”地卡在一起。一旦字模卡了,就需要打開打字機維修,這大大影響了打字員的工作效率。
該從哪方面著手改進打字機呢?專家們耗費了許多的精力去研究打字機中的物理因素――他們加強打磨的工藝使字模的摩擦力更小、移動更順暢,他們嚴格規定字模的距離與大小避免輸入與輸出的字母順序造成錯位,他們還研制更容易打開的打字機后蓋,增添撬動字模的小工具……專家們的努力讓操作更加人性化了,但是當面對后起之秀肖爾斯的挑戰時,長江的前浪瞬間被秒殺。
1868年,美國人肖爾斯推出了全新的QWERTY鍵盤,也就是我們現在電腦手機上都有的全鍵盤。在他之前,所有的鍵盤排列都是從A到Z的,沒有人對他雜亂的鍵盤有興趣。于是肖爾斯尋求他妹夫的幫助,傳聞這位妹夫是一位十分有名氣卻又沒有留下具體姓名的統計學家。
有名氣的統計學家妹夫是這樣宣傳的:這種QWERTY鍵盤是在統計了英文字母出現頻率的基礎上設計的,非??茖W,非常符合英語輸入的習慣,能夠大大提升打字的速度。
由此可見“專家效應”在一百多年前已經很強大了,大眾都是愿意相信權威人物的話。幸虧當時也沒有人對于重復“英文字母出現頻率”的研究感興趣。在妹夫的幫助下,肖爾斯拿到了專利證書,還拿到了廠商的投資金和大量訂單。
時至今日,肖爾斯他們的這個說法已經被英國打字機發展史方面的權威人士認定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欺騙活動之一”,是“徹頭徹尾的謊言”,更有人戲謔肖爾斯當初是閉著眼睛亂排的。肖爾斯的新鍵盤并不是在使打字速度加快,反而是在人為地把常用的字母分開,使擊鍵的速度變慢。擊鍵的速度變慢之后,就會減少字模之間的物理故障,從而節約時間??磥硇査股钪O“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不過,也許因為這個“為了避免發生故障而不得不把字母隨機打亂排列”的說法聽上去難免讓人覺得不甚高明,所以他們就巧妙地耍了一個文字花招。
用QWERTY鍵盤打字,降速效果相當明顯。因為大多數打字員習慣使用右手,但是在QWERTY鍵盤中左手負擔了57%的工作;兩個小指和左手無名指是最沒有力氣的指頭,卻頻頻要用到;排在中間的字母使用率還不到全部打字工作的30%,因此,為了多打一個字母,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
摘要:任何一部經典的解讀從不同角度去研究都可以獲得不同的感受,《論語》也是如此。作為一部幾千年來經久不衰的儒家經典,《論語》在幫助人修身治國的同時,還蘊涵了豐富的教學思想,它那簡明精要的言語給現代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問題指明了方向,其中包括教者與學者的素質、學習方法與學習態度的養成等等。
關鍵詞:論語;孔子;現代教育
《論語》,僅僅一萬多字,卻包含著說不盡的奧妙。它可以用來修身,從古至今《論語》塑造了無數個人格模范;它可以用來治國資政,北宋名臣趙普曾用半部《論語》來治天下,新加坡至今仍以《論語》來治國;它更可用于教育教學,時至今日,其中的教育思想仍對我們有著極大的啟示作用。隨著國學熱的興起,讀《論語》也似乎慢慢的成為一種風尚。我不是什么專家,也不是什么學者,也沒有很深入的去研讀過《論語》,在此只是從我讀《論語》中體會到的一些做簡單的闡述。《論語》的內容以倫理教育為主,語句言簡意賅,哲理深蘊,發人深省。不少語句歷代沿用,已成為格言或成語,如:見義勇為、既往不咎、不恥下問、三思而后行、舉一反三、任重而道遠、欲速則不達等?!墩撜Z》教了我們許多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等。本文,就從《論語》中蘊涵的教育思想出發,分以下四個方面對《論語》稍微進行解讀。
一、由什么人來教?
1.身正,而后正人。
《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篇》)。古人云: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如果你立下一個規范制度,你萬萬不能成為這個制度的最大破壞者。讓學生不亂扔雜物,自己卻隨手丟垃圾等等,如此就失去了教育的全部前提與效益。
“身正,而后正人”。我想這應成為教育工作者們時刻提醒自己的一句話。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作為一名老師,孔子是這樣要求自己的:“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述而篇》)這簡單的十二個字,便是一個學習型與奉獻型教師的全部體現。而這里的先“學”后“誨”,也正顯示出孔子那種一絲不茍,嚴格要求自己的高尚人格。
3.虛心好學,不恥下問。
《述而篇》記述過這么一件事情:“子與人歌而善,必使人反之,而后和之”。意思是孔子與別人一道唱歌,如果別人唱得好,就一定虛心請教他,讓他再唱一遍,然后自己跟著他唱和。這里可以看出,孔子善于學習他人之長而補己之短。如今的時代正是一個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有好多東西我們要具備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品質,而不是打腫臉充胖子,不懂裝懂,結果什么也學不到。老師也一樣,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傳播錯誤的知識最終只會失去學生對老師的信任,也褻瀆了老師這個職業的價值。
4.心存“浮云之志”。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云?!保ā妒龆罚┪覀€人向往的職業便是教師,而我認為,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必須是一個能吃苦耐勞、細心認真、坐得了冷板凳也受得了寂寞的人才能干好的職業。帶著一顆功利心去從事它,你的一生都不會收獲事業的快樂。所以當時光飛逝,也一定要堅守住那份執著與淡泊,堅守住那份“浮云之志”。我認為教師所獲得的財富,是在那一頁頁厚重的文字上,在學生們對你的尊重與敬愛上,這是無價的。
二、教什么人?
《論語》中所歸納的好學生應具備的特質有三:一、不貳過。二、止于至善。三、舉一反三。在孔子的眼中理想學生是什么樣呢?孔子在《雍也篇》中給了六個字:不遷怒,不貳過。人無完人,不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這是一種了不得的境界修養。簡單的六個字,卻是人格的完善。好學生顏回對學習有這樣一番感慨:“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由此看,有志于學習的人總是有一顆堅定的、務實的、止于至善的探索之心。
此外,《論語》中多次強調學生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知識。類似的思想有多次表達。如《述而篇》中孔子有言:“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又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可見知識遷移的重要性。
時至今日,這些學習方法對我們學生的素質培養都起到一個啟發性的作用。如果我們學生都能自覺地以此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那么教育也就實現了它的價值。
三、教什么?
對這一點,《論語》以一言蔽之,即:文、行、忠、信。文,指文化;行,行為規范;忠信,即為誠信。這里說的與中國當代教育的大體目標是基本吻合的。這個道理說得更直白些,就像著名特級教師王棟生講的那樣:“給學生一張大學門票的同時,給他一粒人文精神的種子?!?/p>
四、怎么教?
這就是涉及到教育方法的層面了,《論語》中反復強調的一點,就是“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所具有的不同品質,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魯莽的子路,上課喜歡搶嘴甚至插嘴,但效益是最低的,對待這樣的學生,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很率性直接的?!妒龆酚羞@樣一個例子: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由此可見,孔子對待像子路這樣的學生批評是很嚴厲直接的,然而卻有中庸之效。
教學是有法則的,但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靈活變通??鬃由钚乓话谚€匙只能開一把鎖,教學方法太單一化就無法適應個性不同的學生。在教學中了解學生個性,又通過對學生個性的了解反作用于教學,如此,教學工作必將在良性循環下向前發展進步。
《論語》作為一部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古代的經典之作,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它給我們的啟示遠不止這一些,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論語》,體會《論語》的精華思想,并以此來指導我們今天和往后的教育教學,讓中華古老的文化精粹,開出艷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就像易中天先生所說,集結《論語》的孔子,是中華民族的孔子,是大眾的孔子,是人民的孔子,也是永遠的孔子。(作者單位:西北民族大學)
參考文獻
[1]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