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腹股溝直疝護理診斷

腹股溝直疝護理診斷

時間:2023-05-31 09:46: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腹股溝直疝護理診斷,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腹股溝直疝護理診斷

第1篇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常規護理;腹股溝疝;護理效果

腹股溝疝手術是臨床上常見的外科手術,該手術患者住院時間較短,部分患者治療過程中由于對疾病缺乏足夠的了解,不能很好的理解該疾病的治療方法、手段,再加上患者與醫師缺乏必要的溝通,導致圍術期患者心理波動較大,難以較好的配合醫師工作。常規護理方法雖然能滿足手術需要,但是手術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每一位患者的實際需要[1-2]。近年來,衛生部頒布了臨床路徑的實施方案,要求單病種必須進入臨床路徑,嚴格按照指定的臨床路徑進行治療和護理,從而進一步減少患者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近年來,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股溝疝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該護理方法是一種比較優秀的護理模式,具有高效、經濟、提升臨床滿意度等作用。為了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股溝疝患者中的護理效果,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醫院診治的腹股溝疝患者60例,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醫院診治的腹股溝疝患者60例,根據護理措施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6~75歲,平均年齡(37.6±2.3)歲;其中13例直疝,12例斜疝,3例雙側疝,2例復發疝。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7~74歲,平均年齡(36.8±2.1)歲;其中11例直疝,13例斜疝,4例雙側疝,2例復發疝。入選患者均符合腹股溝疝臨床診斷標準,且患者均經過檢查得到確診。本次臨床診斷試驗均經患者、家屬同意,試驗通過醫院倫理會批準,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方法護理方法。入院后告知患者腹股溝疝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即將進行的治療方法及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讓患者對疾病、治療方案有所了解,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手術配合度。

1.2.2觀察組 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方法:①入院第1 d由責任護士向患者及家屬宣傳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住院相關注意事項,從而與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向患者及家屬轉交臨床護理路徑,告知患者護理方法、目的等[3-5]。②入院第2 d采用圖片方式向患者及家屬宣傳手術相關情況,如手術治療的目的、手術的治療方法、麻醉方式、術中注意事項等,告知患了解手術需要。手術當天,由術前訪視的護士熱情接待,細心為患者介紹手術環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消除患者內心的負性情緒,為患者講解手術后的注意事項。③術后第1 d由病房護士將患者接回病房,耐心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并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6]。手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對于出現惡心、疼痛及嘔吐等患者應及時告知醫師。④術后第2 d通過詢問、觀察了解患者夜間睡眠情況,針對患者睡眠的因素,及時給予相應的處理,了解臨床護理路徑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處理。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水平;②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采用自擬問卷調查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定,總分100分,評分≥90分為滿意;評分在70~90分為一般;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行χ2檢驗,采用n(%)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采用(x±s)表示,P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顯著少于對照組(P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6.67%,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67%(P

3討論

大量研究結果表明,實施臨床路徑能夠減少患者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提高患者對院方的滿意率。該篇文章所的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報道具有一致性。腹股溝疝手術是臨床上相對比較簡單的手術,患者手術后恢復也相對較快,但是患者會經歷一段時間的住院期。常規護理雖然能夠滿足手術需要,但是長期護理效果欠佳,難以達到預期的護理效果。近年來,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股溝疝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時間、平均住院費用,顯著少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與常規護理相比,腹股溝疝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效果理想,能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提高患者滿意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孫文琦,侯黎莉,高雯,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股溝疝手術中的作用[J].上海護理,2012,12(1):21-23.

[2]駱菊英,張麗潔,羅慶玲.臨床護理路徑在單側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8):687-689.

[3]盧麗君.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9):129-130.

[4]段海瑛,黃松.護理路徑在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護理進修雜志,2011,26(9):777-779.

[5]陳正雯.腹股溝疝臨床路徑的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5):106-108.

[6]李永杰.首診2型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外醫療,2014,33(1):163-164.

[7]馮曉芬,花霞,何劍,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股溝疝手術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1,18(7):1065-1067.

第2篇

[關鍵詞] 前列腺增生;腹股溝疝;電切汽化術;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4-4721(2010)04(c)-088-02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性疾病。前列腺增生患者因長期排尿困難導致腹壓增高,加之老年人腹壁肌肉萎縮,使腹膜強度降低,使BPH患者常并發腹股溝疝。采用前列腺電切汽化術的同時行腹股溝疝修補術,避免了二次麻醉風險和手術打擊,且有損傷小,術后恢復快及住院時間短等優點。2000年1月~2007年12月筆者采用手術治療BPH并腹股溝疝22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22例,大多以進行性排尿困難就診,年齡58~78歲,平均73.4歲,其中斜疝15例,直疝7例。經B超、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直腸指檢、尿動力學檢查診斷為BPH,Ⅱ度增生15例,Ⅲ度增生7例。合并心肺腦血管疾病14例,高血壓5例,糖尿病3例。根據患者術前檢查結果治療并發癥,直到能耐受手術。在持續硬膜外阻滯麻醉成功后,取平臥位,先行腹股溝疝修補術,其中13例行傳統疝修補術,9例行無張力疝修補術,后改膀胱截石位,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汽化術。

1.2護理措施

1.2.1術前護理

1.2.1.1 心理護理BPH并腹股溝疝的患者均為老年,且經藥物治療時間長、效果差,因此對治療缺乏信心,尤其要同時進行兩個手術,因此會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顧慮,針對患者的不同心理反應,筆者以真誠的態度溝通、交流,給予有效的心理指導,耐心講解此項技術的方法、手術的效果及優越性,麻醉方式、術中配合。消除了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增加了患者的信心,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

1.2.1.2術前準備術前配血,備皮;術前晚用肥皂水灌腸;術前8 h禁飲食。預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咳嗽。更換衣服,患者入手術室后,病床冬天以電熱毯暖床,出手術室后將電熱毯取掉。

1.2.2 術后護理

1.2.2.1保持膀胱沖洗通暢手術完畢將患者送回病房,連接持續膀胱沖洗三通管,保持通暢,患者取平臥位,傷口用沙袋壓迫,囑患者禁食。根據引流液顏色調速,經常巡視病房,防止管道扭曲,觀察引流管有無血凝塊,并及時給予沖洗,保持患者情緒穩定,避免緊張,防止膀胱痙攣,前列腺術后約60%的患者發生膀胱痙攣性疼痛[1],必要時可用鎮靜劑。

1.2.2.2 病情觀察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溝疝患者多為老齡,除本身各器官功能減退外,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肝、腎和腦血管疾病[2]。術后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常規給予霧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冬天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咳嗽。待患者麻醉恢復后指導患者在床上做雙下肢屈伸運動,動作宜輕、慢,并行適當的按摩,以有利于下肢血液循環,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1.2.2.3 飲食指導指導患者飲食宜清淡,多食低脂,富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以避免因用力排便使腹壓增高影響下肢靜脈回流及引起泌尿系統的出血[3],常規口服中藥麻仁丸,每日6 g,術后腸功能恢復后增食粗纖維食物、新鮮蔬菜及水果,避免便秘,每日飲水2 000~3000 ml。

1.2.2.4 泌尿系護理保持膀胱沖洗通暢,觀察尿液顏色及性狀,囑每日飲水2 000~3 000 ml,有利于痂殼的排除,每日更換引流袋,預防泌尿系感染,采用0.5%的碘伏清洗尿道口,每天2次[4]。

1.2.3腹股溝疝術后的護理要點

注意觀察傷口有無滲血,術后應將0.5 kg的小砂袋輕置于傷口上,以助止血,12~20 h后取下。不宜過早采用半坐臥位,以免增加腹壓而影響手術修補部位的愈合,術后第2天可取半坐臥位。預防感染,保持敷料清潔、干燥。注意保暖,以防受涼而引起咳嗽,保持大便通暢[3]。

1.2.4出院指導及健康宣教

在患者出院時筆者指導其出院后注意休息,多飲水,2 000 ml/d,多進食蔬菜及含纖維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預防感冒,防止咳嗽,6周內應避免性生活,避免長途步行及禁煙、酒,3個月內勿騎自行車,勿久坐。如有排尿困難、尿線變細及血尿應及時來院就診。3個月內避免重體力勞動,如有咳嗽、便秘等癥狀應及時治療,以防疝復發。1個月后來院復查[5-6]。

2結果

經上述護理措施的落實,患者均排尿通暢,傷口愈合好,痊愈出院。本組術后隨訪2~6個月,患者排尿功能正常,無疝氣復發與其他手術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手術取得良好效果。

3 討論

前列腺增生并腹股溝疝的患者,多因病程長,經多次服藥治療效果差,對手術治療持有懷疑態度,術前應耐心做好心理護理,講解手術的方法、效果及優越性,麻醉方式、術中配合,以消除患者緊張焦慮的情緒,增加患者信心,使其以積極的態度配合治療。采用前列腺電切汽化術的同時行腹股溝疝修補術,避免了二次麻醉風險和手術打擊,且有損傷小,術后恢復快及住院時間短等優點。護理重點為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病情觀察、腹股溝疝術后的護理要點及泌尿系統的護理,以鞏固手術效果,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白淑萍. 經尿道前列腺汽化電切術手術配合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09,13(36):1132.

[2]范科科. 良性前列腺增生摘除術后的護理[J].常州實用醫學,2009,25(6):404-405.

[3]李雪梅,宋波.膀胱及前列腺術后膀胱痙攣的治療及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2):111-112.

[4]陸陽,何俊琴,黃美坤. 腹股溝疝術后尿潴留的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09,7(10):2673-2674.

[5]孫國良,蔣泉,凌云. TURP治療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癥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07,45(13):79-80.

第3篇

關鍵詞:高頻電刀;疝氣手術;愈合

[中圖分類號]R25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4-0194-02

前言:高頻電刀也被稱為高頻手術器,它能在電極尖端發出頻率高電壓高的電流,在接觸人體皮膚時迅速加熱,快速凝固與分離肌體組織,完成切割和止血的任務,因此在疝氣手術中受到廣泛應用,不過它對切口愈合的影響是好是壞仍有爭議。本文選取88起手術實例,觀察術后切口愈合情況,研究得出高頻電刀對疝氣手術切口愈合的影響程度。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醫院收治的88例擬實施疝氣收拾患者為樣本群體,按照手術方式不同分為兩組,一組為采用高頻電刀患者,共22例,男患14例,女患8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53.9±2.4)歲,皮下脂肪層1.8-3.5cm,直疝患者10例,腹股溝斜疝12例,以下稱為觀察組;一組為采用普通電刀患者,共66例,男患36例,女患30例,年齡37-65歲,平均年齡(54.9±4.2)歲,皮下脂肪層2.9-3.4cm,直疝患者34例,腹股溝斜疝32例,以下稱為對照組。手術均為同一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術者主刀,客觀情況基本一致,可以保證實驗客觀公平,數據可靠,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患者要杜絕以下情況出現:患有肝、腎功能障礙和心、肺功能異常等重要臟器器質性病;患有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系統疾病;有手術禁忌癥;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術前未接受檢查確診;未通知家屬或簽訂手術知情書。

1.2手術方法

觀察組:全部患者授硬膜外麻醉,由術者使用高頻電刀在開腹時切割皮下組織,并且隨時采用高頻電刀進行止血。

對照組:全部患者授硬膜外麻醉,由術者使用普通電刀在開腹時切割皮下組織,止血方式為絲線打結。

其余手術步驟一致,逐層分離及切開開腹壁各層組織,進行疝囊的高位分離直至內環口的位置,把疝囊回納入腹腔,將網塞的外瓣邊緣同疝環使用絲線進行

縫合,之后采用面積大小適宜的補片放置在精索后的腹股溝后壁,將腹股溝韌帶、腹內斜肌背層及腹直肌前鞘采用絲線縫合固定好,再由里向外逐層進行組織縫合,并嚴格進行無菌操作。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感染情況,以此研究切口愈合情況的差異。

1.3數據分析

采用數據分析軟件SPSS17.0對術后所觀察記錄的88患者的各項數據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

1.4評價標準

臨床中,許多因素會導致傷口感染,如醫療器械衛生不達標、術中處理不當、止血不當、術后護理不當、術者無菌觀念不強等等。傷后感染嚴重影響傷口愈合,這也是現在醫學界在研究解決的問題。對切口愈合有以下幾種評價標準:①甲級愈合。術后切口無異樣,愈合良好,沒有不良反應;②乙級愈合。術后切口略有異樣,愈合欠佳,有炎性反應、如紅腫、硬結、血腫、積液等但未化膿;③丙級愈合。術后切口化膿,愈合差,需切開引流。

脂肪液化目前沒有明確標準,一般臨床認為有以下表現者可診斷為切口脂肪液化:術后3-5d,切口出現多量黃色或粉紅色滲出液,病人無特殊不適,按壓切口皮下有較多滲液;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組織游離,滲液中混有大量脂肪滴;切口邊緣整齊,無紅、腫、熱、痛等炎癥反應,體溫、血常規正常;滲液涂片鏡檢見紅細胞和大量脂肪滴,標本連續3次送培養無細菌生長。

2.結果

觀察組:甲級愈合10例(愈合率45.45%),脂肪液化4例(發生率18.18%),切口感染7例(發生率31.82%),皮下出血1例(發生率4.55%);

對照組:甲級愈合60例(愈合率90.91%),脂肪液化1例(發生率1.52%),切口感染2例(發生率3.03%),皮下出血0例(發生率0)。

每項愈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結論

3.1數據結論

甲級愈合人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以看出運用高頻電刀患者的甲級愈合率顯著低于運用普通手術刀進行手術的患者,效果不佳;脂肪液化、切口感染、皮下出血的發生率顯著高于運用普通手術刀進行手術的患者。總體來看,切口愈合程度低于傳統手術。

3.2疝氣病癥討論

疝氣,就是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正常位置,通過薄弱點、缺損或空隙進人另一部分的病癥,因為這些薄弱之處可能天生,也有可能是后天形成,常見的病因有腔隙內壓增高,先天性軀體薄弱,因此發病率很高。常見的疝有腹股溝斜疝、直疝、臍疝、手術復發疝、切口疝等,各自臨床表現不盡相同,同一部位的疝氣表現也有可能不一致,治療方式也有差異。

3.3高頻電刀為何阻礙切口愈合

高頻電刀頻率高,進行組織切割時產生電火花,過多使用可能加重組織損傷,拉低腹部手術切口感染最低值,使切口并發癥發生率增高,感染率增高,還有可能導致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及脂肪液化的發生。而且,影響切口的局部供血使得切口愈合延遲,并且更容易發生感染。

高頻電刀的高溫導致組織細胞的嚴重破壞,使脂肪細胞對熱能更加敏感,大

部分脂肪細胞組織遭到破壞,導致脂肪外溢,給細菌的生長制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使手術切口的感染率增加。脂肪厚度也有可能影響到高頻電刀的使用范圍,干擾切口的正常愈合,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高頻電刀并不能優化疝氣手術患者的康復進程,反而適得其反。應該嚴格控制其使用次數和適用范圍,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做適合的手術方式,發揮醫德,救死扶傷。

第4篇

腹外疝是由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連同覆膜壁層,經腹壁薄弱或孔隙,向體表突出所形成。疝如不及時處理,疝環逐漸擴大,疝內容物可逐漸增多。在腹內壓突然增高時,斜疝可發生傾頓或絞榨。腹外疝診斷明確,應盡早手術治療。

臨床資料

腹外疝患者65例,男60例,女5例,年齡19~60歲,均有可復性疝病史,其中腹股溝斜疝為58例,腹肌直疝6例,股疝2例。

臨床表現可復性疝,相應部位有腫塊突出,患者多無自覺癥狀或僅有墜脹感,疝內容物多在患者站立或腹內壓突然增加時疝出,當患者平臥或用手向腹腔內推送可以納回腹腔。難復性疝,疝的內容物反復疝出,長期在囊頸手摩擦,表面受損與疝囊粘連不能回納。腹壁缺損大的巨大疝內容物多,也常不易回納,嵌頓性疝常發生于腹內壓驟增時,表現為疝塊突然增大,有明顯疼痛。平臥或手推不能回復,并可伴腹部絞痛、惡心、嘔吐、便秘、腹脹等機械性腸梗阻癥狀。當嵌頓疝不及時處理,疝內容物的血運受阻,最終可使動脈血流減少或完全阻斷,逐漸使嵌頓的組織發生壞死感染中毒癥狀即發展為絞窄性疝。

術前護理

觀察護理:術前了解疝發生的原因并進行全面檢查,觀察腫塊的大小、質地、有無壓痛、能否回納、有無梗阻或絞窄現象,了解是否存在腹壓增壓的因素。觀察有無體溫升高、包細胞計數增高等感染癥狀,如患者有慢性咳嗽應進行胸部透視或拍片,如有肺氣腫或氣管炎必須進行抗感染治療,分泌物不多者可以適當應用止咳藥,控制咳嗽,吸煙的患者勸其戒煙。若出現疝長期絞窄時,疝內容物感染壞死,漫及周圍組織,可引起急性局部炎癥,患者可有膿毒血癥的全身表現,通過觀察評估以便處理病情。

心理護理:患者可因腫塊反復突出影響工作和生活而感到焦慮不安,應耐心準確地向患者解釋腹外疝的發病原因和誘發因素、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和手術治療原理,消除器緊張情緒和顧慮從而取得其理解和配合。

飲食與休息:進普食,多飲水,多吃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飲食,以保持大便通暢。有排尿困難的患者因在接觸尿道梗阻后,在進行病的治療。巨大疝的患者因臥床休息2~3天,回納疝容物,使局部組織松弛,減輕充血與水腫,有利于術后切口愈合。術前因向患者說明術后要臥床3~5天,需練習在床上解大小便。疝塊較大者減少活動,多臥床休息;離床活動時使用疝帶壓住疝環口、避免腹腔內容物拖出而造成疝嵌頓。患者去手術室后,床旁應備沙袋。

術前準備:嚴格備皮是預防切口感染導致疝復發的重要措施,應對患者陰囊、會皮膚做仔細的準備。囑患者洗浴、更衣,生活不能自理者應給與協助。備皮完畢用溫水洗拭干,以消毒治療巾包裹手術用具。手術前給患者灌腸,清除腸內容物,防止術后排便困難和腹脹。進入手術室前囑患者排尿,必要時留置尿管保持膀胱空虛,防止術中誤傷。

術后護理

術后易取平臥位,頭偏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傷口滲血滲液情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膝下墊軟枕,髖、膝關節彎曲,以松弛腹肌,減小腹壓和手術切口處張力,以利于緩解傷口疼痛、防止疝修補處組織開裂,術后次日適當進行床上活動。一般進行修補術后臥床3~6天,依據疝的部位、大小、腹壁缺損程度及手術方法而定,巨大疝或復發疝術后臥床時間適當延長至術后10天方可下床活動,以防止術后初期疝復發。

術后切口部位常規壓沙袋12~24小時以減輕滲血,男性斜疝術后應將陰囊托起或陰囊下墊一軟墊,將其抬高,避免陰囊內積液并促進淋巴液回流和吸收,防止陰囊腫脹。經常觀察傷口輔料有無紅染、陰囊是否腫大,如有異常應報告醫生處理。對咳嗽、咳痰患者給予超生霧化吸入,并指導患者咳嗽時雙手輕壓傷口區域,以減輕疼痛,防止腹壓增高,注意保持大小便通暢,便秘患者術后繼續給與通便治療。

術后6小時可進流質飲食。第2天可改半流質、進軟食或普食。切口疼痛一般較輕,但腹腔鏡手術后部分患者可出現牽涉性肩背痛,使用鎮痛泵可減輕疼痛,必要時可應用鎮痛藥,并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

出院指導

向患者及家屬宣教腹外疝的發病原因,預防和及時治療使腹內壓增高的各種疾病,若有疝復發,解釋嵌頓疝的發生原因和表現,應及早回院診治。手術患者出院后仍須注意休息,可做散步等較輕的活動及參加一般性工作,3個月內應避免重體力活動。平時生活要有規律,避免過度緊張勞累;飲食以營養豐富而且清淡、易消化為主,保持大便通暢,少進或不進辛辣食物,不飲酒。積極治療和預防各種能導致腹壓增高的疾病,防止疝的復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翼城县| 陆良县| 会理县| 台中市| 贵阳市| 荣成市| 正定县| 罗田县| 玉门市| 随州市| 宁明县| 株洲市| 眉山市| 策勒县| 正镶白旗| 纳雍县| 华池县| 普安县| 玉溪市| 娄底市| 枣阳市| 鹤山市| 北碚区| 临邑县| 长顺县| 安泽县| 阿拉尔市| 朔州市| 泊头市| 永德县| 肇庆市| 大同县| 察哈| 格尔木市| 唐山市| 翁源县| 休宁县| 五常市| 乐陵市| 榕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