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09:10:08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阮囊羞澀,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日進斗金
【讀音】:[rì jìn dǒu jīn]
【釋義】:一天能收進一斗黃金。形容發大財。
【反義詞】:阮囊羞澀
日進斗金造句
1.正確地使用兩儀元辰燈,選擇適當的財位擺放,就可在無形中聚集家中、辦公室或商家的財運,使你日進斗金,財運廣通。
反義詞造句
1.免費又安全的住宿,不用交房租,偶爾甚至還有家常菜可以吃,對于阮囊羞澀的大學生來說,聽起來就像天堂一樣的美好。
我效力了一輩子的單位,是個財政歷來拮據的社團。政府下撥的經費發完工資就所剩無幾了,開展活動就靠各部門各顯神通拉贊助。一個邊緣化的社團,沒有任何行政資源,也沒有媒體的影響力,有多少人會拾你這茬是可想而知的。至于招待費就更是阮囊羞澀。有一年,一個媒體單位的副職領導調到我們單位來轉成正職,一了解財政狀況,大吃一驚:這里全年的招待費才一萬出頭(多出于賣廢舊書報的收入),而在原單位光是他主管的幾個部門,每天公款消費的流水席就在萬元以上。我們笑他是從米籮跳到糠籮里,他感慨系之。
日常間幾個朋友聚一塊,當了小頭頭的最愿意炫耀的事之一就是自己有“簽單權”。只要自己小筆一劃拉,多少人就可以吃飽喝足,不必破費一分半文,這對人人難免的權力感的確是一種滿足。
如果說這樣的滿足尚可理解,那另一種炫耀就讓我覺得有一點匪夷所思了。有位老資格的上級身板挺硬朗,卻常上醫院看病,每次都讓司機拉回一麻袋藥品,價格都在萬元以上,問何以如許之貴,回答說,皆是進口藥,同時嚴厲批評藥品漲價之沒譜。但我從那嚴厲批評里聽出來的卻分明是對擁有特殊待遇的自得。因為拿藥和報銷都是分級別的,在我們一般人的報銷范圍里,那些藥根本不可問津。
在我看來,至少有兩種公費使用權最不值得炫耀:一種是公款吃喝權;一種是公費吃藥權。使我得到這認識的是我周圍的生活。
我有一位年紀比我小很多的熟人,號稱自己平生最好是酒桌,幾乎每天的午飯和晚飯都在酒桌上,要么是同樣有簽單權的朋友請他,要么是他簽單請朋友,一大桌子人推杯換盞,大呼小叫,煞是歡喜,不醉不休。這些年,有段時間不見他了,一打聽,原來住院了。從醫院出來,已是滿頭白發,面黃肌瘦,步履蹣跚,看上去轉眼之間老去十歲。醫院確診的病因是“三高”。我認定的病根是他公款吃喝的簽單權。錚錚以告之,他不語,但頻頻頷首。
同樣的,我所在單位,那些僅憑公費享受不到高檔醫療待遇的普通員工,大都活得滋潤自在。年輕人不用說了,就是退休多年的老人,有病沒病的都活到了八十以上,耳不聾,眼不花,口齒伶俐,身手敏捷,騎著自行車滿大街轉悠的大有人在,每天唱歌、跳舞、寫字、畫畫、吟詩作對、品茶下棋、攻打四方城,其樂無窮。
閑來無事,我常會對著太極圖出神。覺得我們中國古人的哲學思維真是了不起,一個圓,兩塊色,就把“天機”“泄露”無遺:老天爺是再公平不過的,讓你得到多少,就會讓你付出多少;反過來,你在這里一無所有,一定會在那里得到補償。由此構成了人的命運。
我把這心得告訴朋友,有朋友笑道:“有權,有錢,花天酒地,卻照樣長命百歲的主兒有的是,你不過是讓自己安心罷了。”我笑而不辯,心想,能讓自己安心,不也好嗎?
【原載2012年11月28日《今晚報·今晚副刊》】
插圖 / 公款簽單 / 慧子魚
作品率意灑脫,妙趣橫生。書法初習坡黃庭堅等人墨跡、漢魏碑版、近年于徐生翁書法、敦煌遺畫用功最勤,篆刻多取法陶文、漢將軍章。書法生拙樸厚,不拘成法,其印更是用刀恣態奔放。時出險絕,頗為大氣。出版有《程風子篆刻集》、《性靈風骨――程風子卷》、《中國名畫家精品集(寫意山水)程風子》、《中華書畫》(程風子專輯),《當代逸品十家 程風子》、《當代書法十家 程風子》,有作品諸見于《人民日報》、《美術報》、《江蘇畫刊》、《榮寶齋》、《十方藝術》、《中國書畫》、《收藏界》、《中華書畫》、《藝術市場》等報刊。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及海內外藏家收藏。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山東衛視以及內蒙古衛視先后作專題報道。
古人論書法有:“沉著痛快”之議,蓋“沉著”不易,“痛快”亦不易,然而“沉著”和“痛快”是不同性格不同形式的表現,將二者結合而為一,最為不易。風子的書畫即筆筆“沉著”,又筆筆“痛快”,他每一筆都“入木三分”,又每一筆都顯示出率易自然,實為難得。猶如做人,古格言有云:“氣象高曠而不入疏狂,心思縝密而不流瑣屑,趣味沖澹而不近偏枯,操守嚴明而不傷激烈?!倍邔α⒌臇|西統一于一體,最為不易,尚能做到,也最為完整兼美,書畫亦如之,風子做到了這一點,真難能可貴也。風子學書,是下了狠功夫的。為了提高自己的書藝,盡二十年青春年華,苦練基本功,廣采博集,探幽發微。初學《張遷碑》、《黃庭堅諸上座貼》,風子說過:“《張遷碑》以樸拙深厚見長,沉穩有力,骨力雄健,氣滿神足,細細揣摩,其味悠長?!秉S庭堅的書法以用筆靈動著稱,在用筆上最講究“擒縱”二字,最輕蔑作字者如新婦梳妝,提倡凡書要拙多于巧。其筆下出神入化,曲盡其妙。風子書法中的欲收反放,欲藏反露,欲連反斷的具有強烈震撼力的用筆大多受益于山谷道人。
觀風子濡墨作書,一筆在手,頓挫圓轉,如行云流水,爽爽有疾閃飛動之勢,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其字則鋒芒映帶,章法掩抑。字字耐看,筆筆見精神。所以,欣賞風子的行草書作品,需立定腳跟,狠下心來,要早做精神準備。膽怯者不敢看,力弱者不能看。縱觀風子今日之書,粗服亂頭,姿態奇異;若篆若隸,鋼澆鐵鑄。充滿山林幽壑之氣,其端樸若古佛之容,其所顯示的豐富文化底蘊,洋溢的古老東方精神,高張的壯美華夏氣韻,蓋均源于此也。
在學畫的道路上,風子秉承古訓,既師人,又師自然造化。他不顧阮囊羞澀,舉目無親,一人一擔,慨然走進祖國的山岳河海。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相沿多次。他大處著眼,觀水觀淘,小處細辨,洞幽燭微。出游見山川之美,必錄之,時人謂之“寫生”,然而他“寫生”也與眾不同,他不是如實描實,而是將自己的感受,以自己的筆法寫出,真實之景在他的意識中融化了,其境與興會,筆與心融,墨同情洽,景、境、情、法化而為一了。他的畫形成了自己鮮明的風格:野趣撲面,難以看出路數。野趣是因為他師法自然崇尚性靈自由,難看出路數是因為他從未囿于門戶門派之見。刪繁就簡,亂中取勝就是他作畫的特點和路數,重藝術感覺超過對技法的追求乃是他成功的最大奧秘。
“藝無止境”,藝術不是講豐姿多彩,而是講精益求精。前人說過:“畫畫要講心和氣”,心是壯志雄心,氣是浩然正氣。古往今來,一個真正獻身藝術的人,應不斷突破自己,刷新自己。在這一點上,風子成功了,也還需要突破,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會在藝術的生命里自然衍化出“大乘之境”。懷珠抱玉、特立獨行的風子,在書畫藝術上是個苦行僧,一生為藝術而奮斗。艱難困苦,玉汝其成。不惑之年,已取得驕人眩目的成就,是顛沛流離的生活培養了他,是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培養了他,相信在書畫這塊藝術天地里,他定能走得更遠。
成就
1991年:國畫入選中國畫研究院主辦事員的《91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1993年:入選《全國第五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
1994年:入選《全國第三屆篆刻藝術展》,入選《第一屆全國文聯書法大展》。
1995年:入選《全國第六屆中青年書法家篆刻家作品展》、《首屆國際篆刻藝術交流展》、《全國第六屆書法篆刻展》。
1996年:入選《中國畫名家新作展》、《中日篆刻藝術交流展》。
1997年:入選《第二屆國際篆刻交流展》、《第四屆全國篆刻藝術展》。書法榮獲由文化部藝術局、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聯全主辦的首屆《世界華人書畫展》銀獲。
1999年:入選《北京畫院建院四十周年畫展》。
“積累與整合”是新課標對高中語文學習的一個基本要求,是整個語文學習的基礎。而基礎知識的掌握,又是這一基礎的核心。積土成山,厚積薄發,知識記憶是掌握強化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的重要手段。
高中階段語文基礎知識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包括語音、字詞、成語、病句、語法、修辭、標點符號、文化文學常識、寫作常識、詩文背誦等。內容繁多,分類復雜,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同時,高中語文基礎知識幾乎又是高考的必考點,基礎知識的掌握也是語文能力提升的基礎。根據心理學知識可知,掌握基礎知識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不斷與遺忘作斗爭的過程。通過教學實踐可知,知識記憶是掌握基礎知識的一種有效方法,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重要。
首先,我們需要系統整理記憶內容,科學歸納,并且有計劃地、分階段地設置記憶內容。高中語文基礎知識繁多復雜,如果不加以系統地整理,科學地歸納,學生掌握起來就會比較混亂吃力。計劃是行動的指南,也是實現目標的基本保證。學習語文的時候一定要制定學習計劃,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有序性,避免盲目性。只要我們能制定一份詳細、周密的學習計劃,并且按計劃主動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可以根據一定的原則,比如高考語文的考查順序,大概將基礎知識進行分類 ,這樣學生掌握起來就條理清晰了。同時學習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忌好高騖遠,急于求成。我們需要有計劃,分階段地設置記憶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知識記憶。比如第一、二周,我們先設置基礎的語音知識,明確要求學生在這兩周的任務就是掌握它們。而后可以設置字形、成語、病句等。循序漸進,根據學生的認知接受情況,靈活處理。這樣,學生掌握起來不再那么茫然,不再那么混亂,科學有效地記憶安排有助于學生的學習掌握。
其次,整理相關記憶清單,安排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記憶,讓學生自主消化,同時,可采取不同的小測驗方法使學生加強積累?!皶r間緊、任務重”是高中學習的主要特點,如果讓學生下課、放學后去記憶,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因為學生很難摳出時間來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記憶。教師可以設置課堂時間來讓學生記憶,如下午的第三節課,分發知識記憶清單,明確記憶范圍和要求,先引導學生通過誦讀,討論等方式開展自主記憶,然后可以利用十來分鐘進行相關知識的小檢測。通過檢測掌握學生的記憶情況,適當加以補充、訂正。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學生沒有掌握好,可以靈活地在其余時間引導學生記憶。知識的鞏固,必須給學生時間主動去消化,知識是智能的基礎,記憶是思維的基礎,可見知識的記憶積累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
再次,教師要對知識記憶的方式方法加以科學引導。好方法勢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該培養學生運用有效的知識記憶方法,主動地去獲取知識,而不是費時費力機械地死記硬背,做一個“好學、善學”的人。
理解記憶法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根本方法。無論是對字音、字形、成語的掌握,還是對修辭、語法等概念的掌握都離不開理解,理解是記憶的基礎。所謂理解記憶就是要在抓住特征、理解本質的基礎上去進行記憶,這樣記憶的效果才會更持久,遺忘的速度才會更慢。如“供銷社”中“供”的讀音,正確的應該是“gōng”,實際上很多學生都錯認為其應該讀“gòng”。我們可以利用理解記憶法來記住這個詞的讀音,“供銷社”中“供”是“供應”的意思,所以它應該和“供應”的“供”讀音一樣,都讀“gōng”。
聯想記憶法也是知識記憶的一種重要方法,它主要的特點就是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關的概念。運用聯想記憶的方法可以把許多相關的知識聯系起來,由此及彼,形成一個脈絡明確的知識網絡,利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擴大了記憶的范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記憶效果。如我們在記憶“急躁”的“躁”時,記住了它的偏旁應該是“足”,它有“性急,不冷靜”的意思。以此聯想開去,“浮躁”、“焦躁”、“煩躁”都有“性急,不冷靜”的意思,所以這三個詞它們的偏旁應該都是“足”。又如記憶成語“不名一文”,它的意思是“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我們可以觸類旁通聯想記憶同樣有“貧窮”意思的成語,如“身無長物”、“別無長物”、“家徒四壁”、“阮囊羞澀”等。這樣,由此及彼地擴大了記憶的范圍,記住了所學的相關知識,記憶積累的效果會更好。
比較記憶法也是知識記憶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有效方法。記憶時,可以將同類的概念作比較,分析它們的異同,加強辨析,加深印象。如修辭手法中的“類比”和“對比”,這兩個概念學生經常弄混淆,不易掌握。如果我們采取比較法記憶起來就非常簡單了?!邦惐取焙汀皩Ρ取保鼈兊南嗤?,都具有作比較的意思;它們的不同之處,“類比”著重于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示,而“對比”則重在對事物間差異性的揭示。通過比較,明確了二者的異同,記憶起來就更簡單、明確了。學生明確了這兩個概念,才能更好地加以運用,從而提高語文的應用能力。
知識記憶的方法多種多樣,運用好的方法能讓我們掌握語文知識更輕松,并且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記憶更多的內容。我們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以引導,使學生掌握有效的方法去進行語文基礎知識的記憶。
全球的華人只有兩種人:一種人知道瓊瑤;另一種人從來不知道瓊瑤。這種“說法”,可能是愛戴她的讀者的溢美之辭,意思是瓊瑤是知名度很高的人。40多年來出版了60多部小說,又據以改編了50部電影和600多小時的電視劇,寫了200多首歌曲,瓊瑤的名字必然廣為人知。
這個寫盡人間情愛的瓊瑤,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瓊瑤,而于我,她是一個女人,是一位作家,是我的一個夢。
初次相見,似曾相識
我必須從我們首次見面說起,雖然是40年前的往事,還是印象深刻。
1963年初冬,瓊瑤接受了電視臺的訪問,從高雄來到臺北,我到車站接她。
那一年瓊瑤出版了《窗外》,又寫了《六個夢》中幾個中篇,《副聯》和《皇冠》分別連載《煙雨蒙蒙》和《幾度夕陽紅》,因為編務上的需要,通訊頻繁,但信中很少涉及私人事務?;旧希沂煜に淖髌?,對她本人卻是陌生的。從當火車進站,旅客蜂擁而出時,在人群中一位身穿黑色的衣服,幾乎未施脂粉的年輕女子,緩步走來,我一眼就認出她是瓊瑤。我們雖然從未見過,卻是“似曾相識”。
瓊瑤似乎也是一眼就看出是我,我們像老朋友一樣握手言歡。
我們談了一些訪問的細節,用過簡單的晚餐后,開車送她回父母家,在青田街的一條冷僻小巷里。為了安全的考量,我沒有立刻離開,坐在巷口的車中遙望。眼看她在大門前徘徊,按門鈴的手伸出去又放下,猶豫不決。
她從炎熱的高雄來,穿著的是短袖上衣,初冬的臺北夜晚寒氣襲人,為什么要忍著凍在門前徘徊?這景象使我疑慮重重,又深覺不忍,正打算下車前去問個究竟,但看她終于按了門鈴。
本來只是對她文才的仰慕,沒有任何私情的羈絆,但那“不忍”,尤其知道不忍后的故事,難免“憐惜”,撥動了心弦的第一個音符。
后來她告訴我,那天本來打算住旅館,但阮囊羞澀,又不好意思開口向我借錢。她不敢回父母家,她一直是家中不被寵愛的孩子,《窗外》的出版,使父母大為惱怒,本來就很淡漠的親情,更增寒冰。也因為這些原因,瓊瑤回到臺北,對回父母家游移不決。
從童年到少女時期的苦難,并未因為結婚而結束,反而是另一種煎熬。
瓊瑤決定結婚,也許過于草率,潛意識里希望早早脫離苦海,另組一個獨立自主的家庭,從此過著平凡而快樂的生活。但夫婦間的感情基礎不足,尤其孩子的出生,經濟的壓力更使他們喘不過氣來。
瓊瑤在學校的一般功課慘不忍睹,但國文始終一枝獨秀?;楹笊钷讚顾龂L試“煮字療饑”。終于一個短篇小說《情人谷》被《皇冠》采用,和《皇冠》首度結緣。貧窮是她早年寫作的一種動力,但蘊藏在內心的狂熱,一旦引爆,就無法遏止。25歲那年冬天,開始寫《窗外》,這期間,初初學步的兒子十分磨人,丈夫嗜賭,常把微薄的薪水輸掉,夫婦間時起干戈,使她心力交瘁,但還是在強烈的意志下,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
當《窗外》寄到時,我一開始閱讀,就無法停止,除了白天一定要到聯合報上班外,其余的時間,都在全神閱讀。對這部作品,感到震撼,對這位作家,刮目相看。
《窗外》,讀者為之風靡,影響了很多人,也改變了很多人。它曾被兩度改拍成電影,有人因侵權而被判刑;林青霞因拍攝本片而躍登大銀幕,成為閃亮巨星?!洞巴狻犯淖兞谁偓幍拿\,也改變了我的命運,改變了《皇冠》的命運。如果我沒有出版《皇冠》,我不可能和瓊瑤結緣,那么,我的生命可能不會有那么多的云彩。如果《皇冠》沒有瓊瑤,《皇冠》很可能不是現在這樣的《皇冠》,但我深信:瓊瑤還是瓊瑤。
“天生作家”,得天獨厚
《窗外》的成功,帶給她很大的鼓勵,也在讀者殷切的期盼下,她同時寫兩部長篇小說,分別在《皇冠》和《聯合報》副刊連載。當然她不可能像寫《窗外》那樣在家事與育兒的隙縫中寫作。接受了我的建議和協助下,遷來臺北,租了一幢小巧而安靜的透天厝,雇了一位鄉村女孩幫她做家務和帶孩子。這是她生平以來第一次,真正擁有了獨立、自由的寫作空間,沒有后顧之憂,可以任性揮毫。
當年,同時在兩大媒體,連載兩部長篇小說,可說是難得的機緣。對瓊瑤而說卻也是極大的負擔。她前半個月寫《幾度夕陽紅》,后半個月寫《煙雨蒙蒙》,每天夜以繼日地寫,寫得十分辛苦。我是她每部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也是她的編者和出版社,由衷地承認她是一位“天生的作家”。作為一個作家,她得天獨厚。
她讀書之多,也使我咋舌。作為一個編者,天天與文字為伍,卻遠不及她讀得更多更廣。我們現在的家墻面都被書架占據,但還是書多為患。
她善于說故事,但更善于“聽故事”。她具有一種“魔力”,可以使至親好友毫無保留地傾吐心事,甚至陌生的讀者,懇切要求她聆聽他們的故事。有許多故事,當事人要求她寫成小說,如《匆匆,太匆匆》,就是真人真事。
她的勤奮,與專注的投入,更不是外人所能想象。如果有一天我公畢回家,發現她在書桌前發呆,最好別去打擾,也許從這天起,進入“六親不認”的時期――她在新作開始撰寫期間,婉拒一切訪客,包括至親好友。每天開飯時候,是她最大的煩惱,姍姍來遲時,飯菜已涼,她會驚訝地說:“你們怎么不先吃?”
她常常抱怨手指跟不上腦子――想得快寫得慢。往往不到半個月,手指就因握筆太久而磨破了皮。電腦流行后,她不勝雀躍,下苦功勤練,“大易”的程式設計師特別為她量身打造了一套私房詞庫,一連串的成語或用詞可以用一二碼搞定,使她如虎添翼。
溫婉個性,“求好心切”
瓊瑤是個“求好心切”的人,這固然是一種美德,但也常使她吃盡苦頭。
《幾度夕陽紅》寫了前面的10萬字,她自認為寫得不夠好,毫不猶豫地棄如敝屣。幸好她的小弟從垃圾箱發現了這一大疊稿子,好奇一讀,大為惋惜,把稿子送來給我評審后,認定就此丟棄是暴殄天物,說服她寫完了后面的部分,全書洋洋灑灑40萬字,被視為瓊瑤的經典之作。
每寫完一部作品,她都會把稿子擱一陣子,再重新修正,一直修正到滿意為止。所以她交出的稿子,錯別字都少之又少,如果我在讀稿時找出一二個錯誤,必然邀功地說:“看,這里找到一個錯字!”
寫作,由她自己控制,可以盡量做到完美,拍戲就不同了。導演、演員、工作人員都會影響品質,不是瓊瑤所能把握,她就全程掌握拍攝過程的各種細節,從毛片、初剪、配音、配字幕,瑣瑣碎碎,她都不厭其煩地把缺點調整到最低,一部電視劇所花的心力,比她自己寫小說多過十倍、百倍。
我也很少看到像她這樣急性子的人!說是風,就是雨。對工作的要求時只許提前,不可落后。更重要的:趕工卻不可草率,基本的標準又好又快!每當對某一件事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我的直覺反應是臺風來了!置身在臺風半徑里的我,趕快“乘風破浪”,幫她達成任務。
一般來說,瓊瑤的個性很溫婉,待人接物都是和顏悅色。如果心情不好,就婉拒見客,“我沒有把壞心情帶給別人的權利!”她說。所以在人群里,她永遠笑臉迎人。
再好脾氣的人,當然難免大發脾氣。往往在工作延誤,或品質欠佳,在求好心切和急躁的個織下,火山就爆發了,并且一發不可收拾。她不會大吵大鬧,更不會摔門摔東西,只是一言不發,把自己緊鎖在房間里,或者獨自出門,不知去向。我的因應之道是先不去打擾,讓她平靜下來,虛言勸慰,不如幫忙提出解決的方案。
在生活上,我們之間也難免有意見不合而有所爭紛,如果錯在我(通常是誤會),那么,“男子漢大丈夫說道歉就道歉!”即使有時候犯錯的不是我,為什么我讓她犯錯呢,所以道歉的還應該是我。其實,我道歉,她不好意思,一場風波就煙消云散。這是夫婦相處的藝術。事實上,我們真的很少很少吵架,一年一小吵,十年一大架而已。至于為什么吵,雞毛蒜皮,怎會記得?
柔軟心情,寬厚胸懷
不過,也有很多事,卻讓我永遠“記得”。
30年前,我要到臺中去辦事,長途開車有些無聊,問她要不要同行,她欣然允諾,并邀妹妹和她的男友同行。那天傾盆大雨,視線不佳,加上我駕駛技術不好,發生了車禍。小妹脾臟破裂,緊急開刀;瓊瑤被車窗的玻璃碎片,割得遍體鱗傷;我雙腳骨折。醫師為我處理傷口敷上石膏,我躺在床上十分懊惱,也十分自責,我為什么要好端端的邀請他們同行,并且闖出這樣的大禍?
瓊瑤步履艱難地走到我床前,我以為她可能前來責怪我的粗心大意,真的不知道如何向她說抱歉,她卻先開口:“車禍是常有的事,大家平安就好,受點傷沒有什么了不起,千萬千萬不要自責!”那么的體諒,那么的溫暖,我無言以對,心中有一個聲音:“這輩子我們不會分離了!”
這是我們第一次面臨大難,她卻以如此宏寬的心胸面對。她外表柔弱,內心剛強。之后,遭遇過好多次更大的災禍,也都攜手克服。二三年前,我們不慎誤入陷阱,可能是最嚴重的一次。我幾乎有一個星期徹夜難眠,苦思對策。瓊瑤出奇的冷靜,和我細細分析各種情況,終于理出頭緒,擬定對策,竟然撥云見日,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