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橫穿西伯利亞

橫穿西伯利亞

時間:2023-05-30 10:55: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橫穿西伯利亞,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偶遇綠皮車廂的K3次列車,首先看到車廂外的中國國徽與窗內(nèi)身穿天藍色制服的中國列車乘務員,見車廂外的標識,才知道其實即是由北京經(jīng)由蒙古國烏蘭巴托開往莫斯科的國際列車。

由伊爾庫茨克到莫斯科,全程5185公里,行駛近3晝夜,上鋪票價10234盧布。票價也許與中國鐵路相當,但是車廂舒適度卻遠勝中國列車。只有軟臥而沒有硬臥,有厚實的墊蓋,驗票完畢以后分發(fā)密封包裝的全新床單、被罩、枕套以及毛巾。我覺得這是最能令人安心的,你可以放心地躺在鋪位上,把被子拉起來蒙在臉上,或者側臥著,唇角緊貼在枕頭上。

然后,東西伯利亞廣袤的草原與森林,便鋪張在眼前。河流、白楊、白樺,不知道名的最后的野花。忽然幾間農(nóng)舍,木屋木圍欄。白楊,還有白樺,那些純凈的白色的樹干與枝杈,是上帝遺漏了色彩的畫布,這讓世界變得還有期盼。

我初見著的,彩虹的根,就從那片金黃的麥田中,騰地而起。向遠方,天知道那彩虹通往遠方的哪里,在列車的身后,是否又回到了伊爾庫茨克?

哦,不,是兩道彩虹,相伴著的兩道彩虹。

莫斯科時間14:42,伊爾庫茨克時間19:42,列車停靠出伊爾庫茨克后的第一座車站,伊爾庫茨克州的濟馬(Зима),奧卡河(Ока)畔的濟馬。奧卡河是伏爾加河最大的支流,而那條令莫斯科得名的莫斯科河,又恰是奧卡河的支流。

站在濟馬火車站的月臺上,天色已晚。陽光已經(jīng)在濟馬前退去,1985年的濟馬火車站的青磚建筑群,在濃云下依然非常醒目。車站沒有圍欄,月臺外的廣場上,有公交車與聚在一起等候客人的計程車司機。幾間售貨亭,我?guī)状蜗胱叱鋈ベI些什么,可總是擔心會錯過列車,雖然在濟馬停車有近30分鐘的時間。

我站在列車不遠處的月臺上。一位武裝警察遠遠地躲在停車樓旁的垃圾筒邊吸煙,另一位武裝警察則在和他的女友熱烈地聊著天。

然后,擁抱,親吻,仿佛他們已經(jīng)分開了一個世紀。

“告訴我一個幸福的車站名,我就買一張車票去那兒度過一生。”

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是幾乎南北縱貫北冰洋至蒙古草原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qū)的首府,葉尼塞河穿城而過。邊隆之地,如果沒有西伯利亞鐵路,便沒有如今的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城嶄新的火車站,不像還存留著幾棟舊樓的濟馬火車站,沒有半點過去的蹤影。深藍色的候車樓,清冷地矗立在清冷的早晨。

樓前的長椅上,坐著一對衣著有些簡陋的母女,靜靜地看著眼前的國際列車,不言不語。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曾經(jīng)是座可以令人噤聲的城,前蘇聯(lián)時期,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是前蘇聯(lián)勞改總局,也是著名的古拉格的重要勞改營所在地。這里的勞改營犯人無數(shù),以至于需要在周邊城鎮(zhèn)分置勞改營。好在,都過去了。

雖然在那些曾經(jīng)效仿前蘇聯(lián)并且如今仍然存在的政權中,仍然有古拉格,但在俄羅斯,這一切都過去了。

再不會回到過去,就像我再不會回到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一樣,在晨霧中告別葉尼塞,告別即將在北方不遠處可以擁抱著他的安加拉的葉尼塞。然后,晨霧四散開去。

白樺以及落葉松,在迷離的霧中。仿佛我昨天看見的那幅未完工的圖畫,忽然被一夜細雨洇濕。

1982年,那部著名的蘇聯(lián)電影,《兩個人的車站》(Вокзал для двоих)。在扎斯吐賓斯克的車站餐廳,普拉東初遇見漂亮的餐廳服務員維拉時,維拉正大聲地招呼著顧客:“親愛的客人們,每份午餐的價格是一個盧布20戈比。”

后來,把普拉東捉弄得錯過列車又暫失身份證明的維拉,感覺到歉意,或者是對這個落魄的人有了些溫暖的情意:“由于我的過錯讓你在這兒耽擱了時間,那我就把你作為親愛的客人招待,你知道,根據(jù)上級指示,對新來的客人要比過路客人招待得好。因為我們飯店是個先進單位。營養(yǎng)菜中僅有雞,我現(xiàn)在就給你拿來。一共是兩個盧布28戈比。”

上午的時候,列車員是一位身寬體胖到勉強能在車廂走廊中行走的俄羅斯女人,沒有漂亮的維拉。同樣沒有的,還有那些曾經(jīng)如此便宜的食物價格。

進入俄羅斯以來,我只收著兩枚戈比。俄羅斯的硬幣有10盧布、5盧布、2盧布、1盧布與50戈比四種,但是已經(jīng)沒有計算到戈比的物價,所以50戈比硬幣僅僅為2枚湊成1盧布使用而存在。18號旅客車廂中,乘務員室門內(nèi),有一張小貨架,出售各種簡易旅行食物。一瓶蘇打水40盧布,一小盒方便面52盧布。至于在17號餐車中,一盒在伊爾庫茨克超市中售價49盧布的果汁,售價200盧布;一碗牛肉紅菜湯――所有熱餐均為現(xiàn)場制作――310盧布。但是車站月臺上出售的食物價格便宜許多,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之后停靠的克麥羅沃州(Кемеровская)馬林斯克(Марии?нск)火車站,1.9升裝果汁160盧布,80盧布也可以買到最大號的方便面。

但是無論如何,花一個盧布加幾十個戈比可以吃一頓簡易午餐的年代早已經(jīng)過去了。不過似乎也沒有人會懷念那個時代。畢竟食物不再緊缺,需要的都在那里,只要拿著盧布走過去。

在今夜來臨前,看見的最后一座火車站,是新西伯利亞(Новосиби?рск)。新西伯利亞,夕陽中一座宏大的城。列車入城車行許久,車行許久出城,車站密布十數(shù)條軌道,線纜如織。確實是一座宏大的城,是西伯利亞地區(qū)最大的城,是人口僅次于莫斯科與圣彼得堡的第三大城。

城市中,有許多工廠,紅磚的煙囪飄散著濃煙。濃煙并無礙新西伯利亞的晴朗與藍天,在西伯利亞,一座城的濃煙能礙廣袤的西伯利亞幾何?更何況,有穿越西西伯利亞平原的風。

國際列車在西伯利亞鐵路經(jīng)停的火車站均是大站,停車時間短則一刻鐘,長則半小時。可是在馬林斯克與新西伯利亞之間,卻有一站僅停兩分鐘的泰加(Тайга)。之所以停靠克麥羅沃州西北部的小城泰加,大概只是因為泰加是在西伯利亞鐵路與去往北部重鎮(zhèn)托木斯克(Томск)的鐵路支線交界點上。

18號旅客車廂中,并不是每位乘客都去往莫斯科。鋪位稀缺,于是每有下車的乘客,總會有替補的乘客上車,任何一站區(qū)間都不會空著一個鋪位。在泰加下車的是36鋪那個漂亮的俄羅斯姑娘,之前她一直站在我的身旁,看著窗外無盡的白樺林。

列車停靠泰加是莫斯科時間12:22,在時差有4個小時的克麥羅沃州,已是下午。她回到她的鋪位上,整理行囊,然后忽然脫下了T恤,她是要換一件新的T恤下車吧,可是她沒有關臥鋪單間的房門,就在我躲閃不及視線里。我看見了她的內(nèi)衣,白色的蕾絲內(nèi)衣。

她的行囊很重,我吃力地幫她提到列車車門旁,然后看著她吃力地提著她的行囊穿過月臺。我想如果不是僅僅停車兩分鐘,也許我應當送她到車站外面。

如果我回來的時候,如果我也錯過了我的列車,也許我應當像普拉東那樣,對坐在窗口里的年輕的女售票員說:“您如果能告訴我一個幸福的車站名稱,那我就買一張車票去那兒度過一生。”

西伯利亞海風呼嘯,兩盞燈駛向秋明

在微有光芒的凌晨,開往莫斯科的列車行駛在西伯利亞海。

是的,西伯利亞海。在原本稱之為西西伯利亞的草原上,有一層匍匐在草原上的濃厚的霧,如海水般,如海水般在白樺林間細密地流淌。沒有草原,只有無盡的白色海洋,在遠處的天際,在天際的海平面上,血紅色的朝霞浸上云層,然后絳紅,然后緋紅,然后是模糊的、曖昧的有些許淡紅的烏云,而那些篤定的烏云,則洶涌而去,直到列車前行的天際。

這一夜,列車從晴朗的西伯利亞,走向了陰郁的西伯利亞。在某處空無一人而又蒼白的公路道口,立在路旁的兩根白樺木桿上,點著兩盞蒼白的燈;在某處不知名的火車站,清晨微弱的光芒中,廢棄的鐵軌上泊滿廢棄的列車。在那些銹紅色的棄車之間,暗綠色的野草已經(jīng)攀上車門,遠處是積水的赭石色的土路,以及背景天空中無盡的烏黑的云。

那是硝煙嗎?列車走廊中只站著我一個人,那時還不到托爾姆時間的6時。仿佛我錯上了一輛開往戰(zhàn)場的列車。在列車與鐵軌撞擊的嘈雜聲中闃靜無聲,清冷的西伯利亞海風從連接處灌進車廂,我有些顫栗。

后來,終于有片刻,陽光沖破云隙。在清晨溫暖的陽光中,草原上的濃霧散去,海洋重歸草原。在遠處烏云的天際,忽然又一道彩虹,縱貫天地。可是卻不能像前天下午那樣,列車與彩虹近在咫尺。那道彩虹只在天際,為列車指引秋明(Тюмень)的方向。

在昨夜,我錯過了鄂木斯克(Омск)。高爾察克的白軍政權,首都即是鄂木斯克。在《無畏上將高爾察克》那部電影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依然是在冬夜暴風雪中的西伯利亞鐵路,高爾察克與他的愛人在列車上,走向生命的終點。那夜他所走過的路線,與我昨夜或者前夜、明夜走過或將走的路線是同樣的,這正是這樣的鐵路令我著迷的原因,其實我們始終在一起,只是在不同的時間。

鄂木斯克州毗鄰的秋明州首府秋明,是在錯過鄂木斯克之后,在陰郁的西伯利亞踏足的第一座城市。昨天在馬林斯克火車站,當列車啟行的時候,看見火車站旁老舊的貨倉上依然有磚砌的建成年份:1898。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看到這么古老的,卻依然在如它當初所用的建筑。但是比起秋明的歷史,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許多城市歷史只是事實起源于西伯利亞鐵路建成通車的百年,那未免太過短暫了。秋明建城于1586年,是西伯利亞最古老的城市,是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第一座移民城市,然后俄羅斯人以此為據(jù)點東擴,直至完全征服廣袤的西伯利亞。

葉卡捷琳堡之后,是最美風景的盡頭

葉卡捷琳堡,地處烏拉爾山脈(Уральские горы)東麓,伊塞特河(Исеть)由西北向東南穿城而過。橫穿西西伯利亞直至烏拉爾山脈,甚至整個俄羅斯,幾乎所有重要的城市,都依傍著一條重要的河流。伊爾庫茨克之于安加拉河、濟馬之于奧卡河、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之于葉尼塞河、秋明之于圖拉河,葉卡捷琳堡之于伊塞特河,以及前路的,彼爾姆(Пермь)之于卡馬河(Кама)、下諾夫哥羅德之于伏爾加河、莫斯科之于莫斯科河,圣彼得堡之于諾瓦河(Нева)。

葉卡捷琳堡歷代為俄羅斯重要交通樞紐,加之又是名城,于是在葉卡捷琳堡火車站下車的俄羅斯人與外國游客最多。黑熊般的俄羅斯人已經(jīng)在之前的秋明站下車,葉卡捷琳堡站下車的是那三位美國人與其他許多中途上車的零散旅客。我所在的18號旅客車廂中終于有空下來的鋪位,替換而上了另外幾位美國人,他們都是安靜的。

可惜的是,在葉卡捷琳堡火車站內(nèi),完全看不到葉卡捷琳堡的蹤影。作為交通樞紐,葉卡捷琳堡火車站設施極其先進,與每個現(xiàn)代化城市的鐵路樞紐別無二致。作為交通樞紐的葉卡捷琳堡,同時也是俄羅斯中央軍區(qū)司令部之所在。當列車駛入葉卡捷琳堡火車站前,遠遠望見一處坦克墳場,密密麻麻的坦克,著或者披覆著軍綠色的帆布。密集到再無出場征戰(zhàn)的可能,想來廢棄已久。

在葉卡捷琳堡之后,西伯利亞鐵路列車窗外最美的風景便已經(jīng)過去。

廣袤的西西伯利亞平原才是令人震驚的,讓人自慚渺小的震驚。無盡的草原、無盡的白樺林,甚至無盡的農(nóng)田。在已經(jīng)收割結束的農(nóng)田上,有無數(shù)的麥草卷。從列車上遠遠看過去,就像是微黃色的奶酪蛋糕上的裱花奶油卷兒。不再有稻草人值守的晚上過去,明天那些奶油卷兒一定會少去許多吧,上帝會偷偷地用指尖挑起一個來,塞進嘴里。再用他萬能的手抹平痕跡,整個過程如此神秘,無人知曉。

過秋明以后,將近烏拉爾山脈,落葉松漸漸多了起來,森林也漸漸變得稠密。有更多的農(nóng)舍人家,看起來就像是在利斯特維揚卡的山上。視野不再那樣遼闊,替換它的,是田園的風光,那便是我熟悉的了。

第2篇

不知道為什么,首都機場T2國際出發(fā)大廳空空如也,幾乎見不到幾個人。到達俄羅斯的晚上才知道,今天本該在首都機場降落的MH370失蹤了。

除了背包里一副冰爪引起了安檢的注意,我們順利登上了海航每周一班飛往伊爾庫茨克的飛機。一個多小時之后,遠離中國領土,天空一下變得清澈,在西伯利亞上空,層巒疊嶂的山峰覆蓋皚皚白雪,讓我們眼前一亮。不多會兒,就飛越了西伯利亞叢林上空,在飛機上第一次目睹了廣袤無垠的貝加爾湖以及注入湖區(qū)的惟一一條河流―安加拉河。

下了飛機搭乘minibus進市區(qū),我們的終點是Empire hotel,但因為手機無法連接網(wǎng)絡,只能離線使用谷歌地圖gps定位,加上定位不準,導致我們背著沉重的行囊在瑟瑟寒風中迷路了一個小時,問遍了各種路人,語言又不通,手機還因為溫度過低自動關機了,幾近絕望……

當天是婦女節(jié),在俄羅斯是個重要節(jié)日,而伊爾庫茨克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座后工業(yè)時代的沒落城市。我們在一個偏僻的小路上好不容易看到一位俄羅斯老太太,拿出手機打算再問一次路,就在老太太也一籌莫展之際,機靈的女朋友發(fā)現(xiàn)Empire hotel就在左側一個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大家哈哈大笑。

check in之后,馬上通過前系到了此前一直郵件溝通的Baikal Explorer的Leonid,直接送票來我們酒店房間。他非常詳細和耐心地跟我介紹了第二天環(huán)貝加爾湖列車的行程,給了我們一張伊爾庫茨克的市區(qū)地圖,還提供了一些關于搭乘前往奧爾洪島和利斯特維揚卡班車等有用信息。經(jīng)他介紹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住在伊市的最中心,難怪房價不便宜。走出酒店旁邊就是政府大樓,以及三個教堂景點,酒店離河岸只有幾分鐘步行距離。

晚上我們在伊爾庫茨克小逛了一下,初到此地似乎很難找到合胃口的餐館,草草解決了晚飯問題,逛到中央市場才一路走回酒店。晚上的伊爾庫茨克可謂人跡罕至,很多街道幾乎見不到人影。

火車環(huán)湖

乘火車環(huán)湖游覽是貝加爾湖最重要的旅游項目,也是我們此行的重要目標之一。國內(nèi)絕大多數(shù)游客都會選擇在這里的旅游黃金季節(jié)即九、十月份前來,因此出發(fā)前幾乎搜不到任何關于冬季環(huán)湖列車的信息,還有國內(nèi)的旅行社表示,這趟列車冬季根本就不運行。一直到坐上火車,我那顆惴惴不安的心才放了下來。

在drama theatre上車時天還沒亮,大巴一路沿安加拉河到達利斯塔維揚卡小鎮(zhèn),睡眼惺忪的我們一下車就被眼前一望無際的冰湖給震撼到了,睡意全消。由于湖面冰凍,我們從這里乘坐氣墊船,花幾分鐘就到達了河口對岸的貝加爾港,從那里登上一趟四節(jié)的環(huán)貝加爾湖觀光列車。穿越冰封的安加拉河口,在port Baikal的火車站,來自世界各地的背包客和觀光客一下子多了起來。

貝加爾湖是全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而環(huán)貝加爾湖的鐵路其實是西伯利亞第二條大鐵路―貝阿大鐵路的一小段。環(huán)湖鐵路全長雖然只有八十多公里,卻有39個隧道,還有靠山墻29公里,其中意大利風格的靠山墻已經(jīng)成為環(huán)湖鐵路上最美麗的景點之一。50年代由于修建水庫,有一段鐵路被淹沒,火車改線,這一段鐵路被廢棄多年,后來一個有商業(yè)頭腦的俄羅斯人將其承包下來,開發(fā)成一條旅游熱線。沿途只有一個正式車站,走到景色美麗的地方火車司機就會停車,給足夠的時間供游人拍照游覽。

冬季這趟車每周日早上10點在貝加爾港出發(fā),晚上十點才到達伊爾庫茨克火車站。從貝加爾港到斯柳江卡,鐵軌幾乎是貼著湖岸的,湖面的壯麗景色一覽無遺。中間也有峭壁高聳怪石林立,時而飛渡天橋,時而穿峰過峽。其中最有趣的一個景點,我們登上了冰封的貝加爾湖,湖面上有層疊擠壓上來的大塊碎冰,大家玩得不亦樂乎,當?shù)卦O點售賣這里的土特產(chǎn)貝加爾鮭魚,途中時不時還可以看到湖上有現(xiàn)場挖洞釣魚烤魚的。當然也看到不少車帶著履帶直接橫穿湖面,這一切都讓來自南方的我們覺得新鮮不已。

徒步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的22個島中,奧爾洪島最大,長約71公里。它位于湖中部偏北,在湖水最深處附近。如果說貝加爾湖是西伯利亞的明珠,奧爾洪島就是這顆明珠的心臟。我們在與當?shù)厝送耆珶o法溝通的艱難局面下坐上了開往奧爾洪島的面包車,司機還在當?shù)叵碛惺⒚谋嘲吐灭^Baikaler接了幾位來自北美等地的白人,隨后沿著風景秀麗的山路前往奧爾洪島。

司機把冰凍的貝加爾湖當作了寬敞的大馬路,車直接開過厚達一米的冰面。在擁擠的面包車里塞滿了十二三個人且顛簸了六個多小時之后,我們終于到達了Nikita’s Homestead上最負盛名的背包客旅店。前臺值班的是一位冷峻的50歲女人,從頭到尾沒見過一個微笑。

安頓好已經(jīng)是傍晚,我們?nèi)チ四峄浇乃_滿石。奧爾洪島一直被視為北部薩滿教的中心。薩滿源于西伯利亞的通古斯語,意思是“他知道”。薩滿(巫師)被認為有控制天氣、預言及占星等能力。在萬物有靈信念支配下,薩滿教的崇拜對象極為廣泛,石頭自然也擁有不可言喻的能力。

冰湖日落景象令人興奮不已,這里看起來是個攝影勝地,因為期間我們看到不少風光攝影師頂著刺骨寒風在此取景。

第二天因為尼基塔沒有游覽團,下午我們決定獨自前往貝加爾湖冰面探險。奧爾洪島北部沿岸有很多海角,直達北部端點的cape kowboy。我們從薩滿石出發(fā)進入貝加爾湖,靠冰爪在冰面上行走。沿途冰面的外貌在不斷變化,有時還會遇到半人高的冰堆,看到冰面下似乎有暗流一直延伸到湖中央,聽說冬季貝加爾湖的冰面下有時會有溫泉涌出,造成冰面融化,一不小心就掉進湖里了。在沒有雪覆蓋的地方,可以看到深不可測黑乎乎的冰面,還有厚達一米的裂縫。

在距離薩滿石7.5公里的地方是三小時內(nèi)惟一可以徒步抵達的斷崖,斷崖旁是一處石窟窿,冰錐懸掛在洞內(nèi)。越靠近斷崖的地方,湖面就越難走,雜亂的冰堆讓人根本無處下腳。對于想要花更多時間在冰面上徒步到更遠地點的背包客來說,所取道路最好離湖岸越遠越好,那里的湖面沒有冰雪堆積,湖面也更平整。

去程是背離太陽的,回程時就是向陽,雪地反射十分強烈,但是我們沒有配備太陽眼鏡。走在冰川之間,廣袤的貝加爾湖面上根本見不到其他人類,也看不到任何活動的生命跡象。徒步在遠離奧爾洪島的貝加爾湖冰面上,只能聽到冰爪刺進冰面里的咔嚓咔嚓聲,如果這時候你停下來,除了風聲,聽不到任何其他動靜,孤身前往的話日落以后一定寂靜得嚇人。加上夕陽以一個極低的角度在凹凸不平的雪地上投下陰影,走著走著,仿佛就有了一種走在荒蕪的南極大陸的錯覺,和紀錄片里的極地景象別無二致。我想,我總算來了一回“極地”,此行之后對南北極的向往也沒那么強烈了。如果沒錢沒精力去南極的,在嚴寒的冬季來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確實是個不錯的替代方案。

其實整個奧爾洪島就是一處與世隔絕的地方,這里缺乏電視和網(wǎng)絡,沒有城市里的娛樂消遣,房間內(nèi)甚至不供應飲用水,洗澡也是奢望。在奧爾洪島期間我們惟一的社交場地就是Nikita的餐廳,吃完飯聊完天,就可以睡了。當然,如果不怕冷,還可以選擇到薩滿石附近的山坡上躺著看星星,清冽的空氣和漫天的繁星一定會讓你終生難忘。

奧爾洪島森林徒步

從尼基塔出來,沿著小徑可以直達島南部的森林。起初我們甚至打算橫穿森林直抵奧爾洪島的東南沿岸,往返路程大約在25公里,如果沒有迷路的話,應該可以當天往返。不過因為前幾天徒步體力消耗過大,當天我們只能下午出發(fā),根本無法做到當日往返,所以我們只能走多遠算多遠。

在地圖上可以看到胡日爾村有小路深入森林,沿途還會經(jīng)過一個小溪,但是徒步步道到了森林中部就終止了。除了地形圖,在來之前我們無法得知森林里的具體情況,因此準備了一些應急設備,包括等高線圖、指南針、GPS定位、手電筒等等。當然穿得足夠暖和也非常重要。

下午3點,我們沿著汽車道進入森林,路上遇到一個帶狗慢跑的白人,時不時還能看到汽車從森林里開出,汽車在雪地上壓出的軌跡,十分明確地指示我們的前進道路,有時道路會有分叉,因為手上只有簡易地圖,而且這些車道往往都是臨時的,在這片荒涼之地往往只能憑感覺選擇左還是右,基本原則是東南方向,并且沿著山谷走,避免爬坡。

但在徒步了兩個小時以后,車轍越來越淺,最后完全消失。雖然知道繼續(xù)前進很有可能迷失方向且找不到來時的路,但我們還是冒險試著往前走了一大段。踏入雪地后,前方坡度越來越高,積雪越來越深,樹枝越來越茂密,最后完全鎖住前進道路。折斷樹枝往前走,最后似乎走到了山坡,有一片很大的空地。這里是我覺得此行最為詭異和感到困惑的地方。

比起前一天上午陽光晴好時初探森林的感覺,下午進入森林,尤其是太陽開始落山以后,奧爾洪島森林多了一層神秘感。在這塊寬闊的坡頂雪地,有非常多相互交叉、來自各個方向的腳印,并且已經(jīng)逐漸要被新的積雪覆蓋。空地里有一堆一堆樹枝壘在一起,看起來明顯是人為的痕跡。加上出發(fā)前法國人告訴我曾經(jīng)有一個人進入奧爾洪島的森林,再也沒出來過,想起這些,我不免覺得驚悚。這里明顯是人跡罕至的地方,而且沒有任何車能夠開到這里,為什么會有人把樹枝堆在一起?作用是什么?更詭異的是,我們是沿著汽車輪胎軌跡進入森林的,但最后軌跡逐漸消失了,根本是死路一條,那么這些車去哪了?難道這一切同神秘的薩滿文化有關嗎?這些問題在我回來之后還一直困擾著我。

太陽馬上就要下山了,空地對面是一片更茂密的樹叢,完全沒有道路可走。走出步道后,積雪深度已經(jīng)有30厘米,遠遠超出我可以承受的范圍,已經(jīng)不能再往前走了!這時我開始返程,但幾分鐘后我來路也在我眼前消失了。硬著頭皮穿進森林,走了很久也看不出剛才是沿哪條路過來的。在沒有道路的森林里徒步,加上樹枝非常密,要不斷地改向繞道,太陽逐漸消失在山頭,沒有太陽指引,不出幾分鐘馬上就會迷失方向。森林的雪地里有來自各個方向的舊腳印,我只能每走一會兒就拿出指南針定向,去程是東南方向,回程是西北方向,并且必須沿著下山方向走,即便沒有車道可循,只要方向對,就能走出森林回到村子。

樹叢越來越密,沒有空隙可穿過,必須壓斷樹枝開出一條路,走了沒多久,又發(fā)現(xiàn)新問題,如果一直在沒有道路的森林里闖,回程的速度太慢了,如果天黑還走不出森林,就遭殃了。實際上手電筒是鋰電池的,在零下十幾度的環(huán)境下,手機如果沒有熱量支撐,很快就關機了,手電筒也差不多。幸運的是大概二十來分鐘以后我重新找到了汽車道,只是并不是來時的車道。沿著泥濘的車道連走帶跑回到nikita,已經(jīng)是晚上9點多,而我也已經(jīng)完全體力透支了。想想這有驚無險的一天,看來要徒步穿越奧爾洪島,必須得有專業(yè)的裝備和更加充足的物資,并且要做好在森林里露宿的準備。

穿行西伯利亞小城

因為不善于和當?shù)厮緳C打交道,也沒有任何溝通方式,我們在Nikita的接待處訂票回到伊爾庫茨克。同樣顛簸了六個多小時,我們總算在下午5點多住進了利斯特維揚卡的Baikal Chalet,一家極具當?shù)靥厣哪疚萋灭^,房間里有一個寬闊的直面山谷的觀景陽臺,非常愜意。

利斯特維揚卡不大,就坐落在貝加爾湖和安加拉河的交匯處,它也是貝加爾湖邊惟一人工開發(fā)的小鎮(zhèn)。緊靠湖邊的大道叫做“高爾基大街”,五個和湖岸垂直的山谷是小鎮(zhèn)居民住的地方,很多都是原汁原味的小木屋。在這座小型村落中,可以看見貝加爾湖岸邊漁民最純真的生活方式。

悲催的是,天黑后的利斯特維揚卡根本就找不到任何餐廳。頂著刺骨的寒風,又冷又餓的我們走了幾公里最后才看到一個蒙古包,進去后竟然看到老板是黃種人,可惜只講地道的俄羅斯語。當我們坐下拿起菜單,才被告知熱菜已經(jīng)不供應了。也許是看到我們饑腸轆轆,隔壁桌的俄羅斯年輕人把他們的一盤肉包子讓給我們,并且堅決不要我們?yōu)榇烁跺X。一番比畫中我們了解到,小鎮(zhèn)幾乎沒有夜生活,想在這個點兒找飯館已經(jīng)是不可能了。

第二天早上,Baikal Chalet里的住客,一位60歲左右的夫人問我們昨晚找到餐廳了嗎,我說,很少,最后補了一句,其實是沒有餐館的,只有咖啡。這家伙來這里好幾天了,肯定也是沒找著餐館。不過在Baikal Chalet早晨老板娘親自給客人做早餐,種類還算豐富,雖然這里物資匱乏,但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

從Baikal Chalet走出來,有一座關于貝爾加海豹的小型博物館,外觀就像是一艘倒扣的船。既然走到了這里,也在LP上出現(xiàn)過,倒是想見識一下這座村子里惟一的娛樂表演。出乎意料的是我們不是惟一的觀眾,還有一些看似從其他地方來利斯特維揚卡的俄羅斯人,除了觀看海豹表演,這里其實也展出貝加爾湖特有的魚類。

利斯特維揚卡有從湖岸向內(nèi)延伸的三道山谷,我們從木屋旅館所在的第一道山谷步行1.5公里到第三道山谷,這里一路往里走,就可以到達狗拉雪橇中心。路上我們進入一家Petro Park,LP上介紹這里是一處收藏和展示古舊汽車的博物館,而baikler則將這里稱作為必訪點。 進入后一位三十多歲夫人出來迎接,我們覺得50盧布的門票并不算貴,算是對民間博物館的支持,并且博物館也欣然同意我們拍照留念。這里除了古舊汽車,還有用廢舊鐵制器件制作的各種惟妙惟肖的工藝品,房間內(nèi)還有博物館主人創(chuàng)作的貝加爾湖主題的油畫,博物館中間擺放著完全用回收鐵材制作的飛機,這一切都是她的丈夫手工制作的。

狗拉雪橇是俄羅斯冬季的傳統(tǒng)運動項目,每年圣誕節(jié)在在別爾茨克湖都會有盛大的狗拉雪橇比賽,這給冰天雪地里漫長枯燥的冬季增添了不少樂趣。利斯特維揚卡的場地,五公里收費2500盧布,拉雪橇的狗大多數(shù)是哈士奇或者阿拉斯加,異常活潑,看到工作人員來到狗屋區(qū)開始挑狗干活,狗狗們就興奮得上下跳狂吠不止,拉起雪橇來也是又快又穩(wěn)超級賣力。

下午4點多,我們才回到木屋旅館取回行李,在利斯特維揚卡的車站搭乘面包車回伊爾庫茨克,依舊背著沉重的行囊從中央市場一路找酒店。一到酒店迫不及待連接wifi回到人間。

第3篇

盡管沒有兩種候鳥會采取一模一樣的遷徙途徑,甚至還有不少候鳥進行東西向的遷徙,如在我國陜北紅堿淖繁殖的遺鷗就沿同緯度向東遷徙至渤海灣一帶越冬,但大多數(shù)候鳥的遷徙路線都呈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尤其明顯。這是由于在同一季節(jié)隨著緯度的改變,氣溫會產(chǎn)生梯度性的變化,特別是北半球的大塊土地在冬季被冰雪封蓋,許多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的鳥類不得不越過赤道,深入到南半球越冬。

通過長期、大量的監(jiān)測,鳥類學家認為在全世界共有三大鳥類遷徙區(qū),也稱為三大“南北大陸橋”,即北美洲-南美洲、歐洲-非洲、亞洲-大洋洲,并且有8條主要的遷徙路線:東亞-澳大利亞、中亞-印度、西亞-東非、黑海-地中海、東大西洋、大西洋-美洲、密西西比-美洲和太平洋-美洲。這些鳥類的遷徙路線就如同一條條“高速公路”,任由鳥兒們飛進飛出,借以前往各自的目的地。當然,也有一些鳥兒并不遵守“交規(guī)”,它們時而橫穿道路,時而又分叉飛行……

北美洲-南美洲遷徙區(qū)

在北美洲,海岸線以及幾條主要的河流和山脈恰好都是南北走向的,這對于很多候鳥來說非常理想。因此,大約占北美洲700多種鳥類一半的候鳥的飛行之路都是依據(jù)這一地形特點而形成的。

大多數(shù)鳥類在陸地上遷徙時形成一條很寬的遷徙條帶,但有的種類則不同。例如,細嘴雁的繁殖地僅限于加拿大北部的部分地區(qū),越冬地也局限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小范圍內(nèi),遷徙路徑相當狹窄,這種情況被稱為窄面遷徙。實際上,每一種鳥類遷徙路徑的寬窄,與其繁殖地或越冬地的大小以及遷徙途中生態(tài)及地理特征有著密切的關系,因而會不斷變化。例如,體色艷麗的猩紅麗唐納雀繁殖于北美洲直至大西洋海岸的3000千米寬的條帶內(nèi),在秋天遷徙飛向墨西哥海灣時,條帶寬度為l000千米左右,但到哥斯達黎加一帶時,其寬度變得只有160千米了。

像“驢友”在旅途中需要“打尖”“住店”一樣,鳥兒在飛行之路上也需要在“驛站”停下來休息,補充能量之后再完成它們的行程。其中,a鷸類對“驛站”不僅嚴重依賴,而且十分“挑剔”。

利用太平洋-美洲路線遷徙的a鷸類從阿拉斯加西北部及北美洲西部出發(fā),經(jīng)過落基山西部以及加利福尼亞海灣和一些太平洋島嶼,向南美洲延伸,而阿拉斯加銅河三角洲則是該遷徙路線上最重要的也是北美洲最大的“驛站”,提供的食物主要是雙殼類和腹足類動物。估計每年有超過2000萬只a鷸類在此經(jīng)過,其中西濱鷸、黑腹濱鷸是數(shù)量最多的兩個種類。

其實,北美洲a鷸類的主體是在東部至中部繁殖的種群,在遷徙時跨越加拿大和美國的草原地區(qū),到達南美洲北部海岸,或者到達中美洲和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越冬。其中最主要的是白腰濱鷸的西部種群,它在北極的繁殖地和南美洲的越冬地之間相隔14000千米之遙。

利用大西洋-美洲遷徙路線的a鷸類主要是在加拿大東部極地繁殖的一些種類,如白腰濱鷸(東部種群)、金a、中杓鷸和半蹼鷸等,它們主要沿北美洲東部的大西洋海岸南遷,穿越加拿大東部一帶和大西洋,到達加勒比海的島嶼、南美洲北部海岸或東部海岸越冬。位于美國新澤西州和特拉華州之間的特拉華灣則是這條飛行之路上最重要的集結地,也是北美洲的第二大“驛站”,每年支持300萬~600萬只a鷸類在此停歇。每年春季恰好是美洲鱟產(chǎn)卵的時期,每只雌鱟能夠產(chǎn)8萬只綠色的卵,于是,成千上萬的a鷸類聚集在此狼吞虎咽地取食鱟卵,補充繼續(xù)北遷所需要的能量,兩三個星期內(nèi)體重就能翻倍。

事實上,a鷸類在遷徙過程中總是以一種不可思議的方式補充所消耗的能量。例如,紅腹濱鷸在春季出發(fā)時,在南美洲的最南端以阿根廷潮池內(nèi)的蚌類為食,接下來先在巴西南部長滿草的 [瀉] [鷸] [鑣]湖中捕食蝸牛,又沿著巴西北岸獵食紅樹林中的蚌類,抵達特拉華灣時,則用鱟卵大快朵頤,最終抵達加拿大北部凍土帶的繁殖地時,共向北飛行了近16000千米的距離。

補充能量在其他鳥類的遷徙過程中同樣非常重要。黑頂棕柳鶯是一種體重不足20克的小型鳴禽,在阿拉斯加或加拿大北部的針葉林中繁殖,然后橫穿北美洲大陸,向大西洋沿岸遷徙,并且在那里補充食物,儲存皮下脂肪,為下次的遷徙做準備。當高氣壓從西邊逼近,北風、西北風刮起的時候,它們就重新踏上了旅程。從大洋上空毫不停歇地連續(xù)飛行3~5天,越過百慕大群島、波多黎各,一直飛到南美洲大陸的東北海岸。也就是說,黑頂棕柳鶯要在海上持續(xù)飛行3800千米之久,在這期間它們不分晝夜,即便遇上逆風也決不停歇。在海洋上空飛行這么長的一段距離后,它們在著陸時已經(jīng)耗盡了體內(nèi)的全部脂肪,甚至連飛行肌肉都有一部分消耗掉了。

大西洋-美洲遷徙路線也被稱為“航海者之路”,因為這條路大部分是沿著大西洋和美洲的東海岸行進的。

硫磺c是美國東部隨處可見的一種鳴禽,身體呈寶石藍的雄鳥因叫聲美妙而廣為人知。每年秋季,它們都會飛行3800千米,到達越冬地――墨西哥南部、中美洲的巴拿馬等地。它們是以星星為標記進行遷徙的,具體用來判斷方位的是北極星中心約35°以內(nèi)的北方天空,也就是說,在這個區(qū)域的大熊座、小熊座、天龍座、仙女座、仙后座等都是它們的路標。

一般來說,早春開始向北遷徙的候鳥,由于天氣尚冷,其遷徙速度較慢。但也有許多候鳥春季的遷飛速度比秋季快,例如,在新西蘭越冬的斑尾塍鷸春季從越冬地遷往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東部的繁殖地時,僅需l個多月;而當秋季遷回越冬地時則需要多花1倍以上的時間。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比如春季先到達溫帶繁殖地的個體,更有可能占據(jù)比較好的繁殖領域,從而獲得較高的繁殖成功率。

在東亞-澳大利亞遷徙路線上廣泛分布的濕地構成了互相關聯(lián)的濕地鏈,成為a鷸類遷徙期間覓食和棲息的“驛站”,上海崇明島東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瀕臨長江的入海口,擁有大批遷徙水鳥非常“中意”的特有植物――海三棱草、蘆葦以及食物豐富的泥灘,吸引了大批候鳥在此經(jīng)停“加油”或落腳避寒,其中有東方白鸛、黑臉琵鷺、小白額雁、灰鶴、黑鸛、鴛鴦等近300種鳥類。每到遷徙季節(jié),萬鳥齊飛,遮天蔽日,景象十分壯觀。

在亞洲,中國作為重要的鳥類遷徙中轉站,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我國候鳥的種類超過700種,占世界候鳥總數(shù)的20%左右,其中不僅有許多種類在我國境內(nèi)繁殖或越冬(夏候鳥、冬候鳥),而且即使是那些途經(jīng)我國的候鳥(旅鳥),其旅程的大部分也都是在我國境內(nèi)。因此,我國候鳥的保護狀況將極大地影響到它們種群的生存與繁衍,并備受國際上的廣泛關注。

神態(tài)秀美俊逸,氣態(tài)軒昂的鶴類,不僅在我國的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譽為“仙鶴”,而且也是我國境內(nèi)重要的遷徙鳥類,盡管它們的種群數(shù)量無法與a鷸類相比。在我國東部遷徙的3種鶴類――丹頂鶴、白枕鶴和白鶴中,丹頂鶴的遷徙距離最短,為871~2509千米,能夠不停留的直接從越冬地點飛到繁殖地點;而白鶴的遷徙距離最長,為4903~5586千米,中途的停歇點多,停歇的時間也長;白枕鶴的遷徙距離介于兩者之間,為1820~2728千米,盡可能的停留很短時間。它們在我國的越冬地和重要的中途停留地包括:黑江扎龍、吉林向海、遼東灣、渤海灣和三江平原、天津北大港、黃河三角洲、鹽城濱海灘涂、安徽升金湖、江西鄱陽湖等。這些地點目前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保護,大多數(shù)都已建立了自然保護區(qū)。

很多猛禽的遷徙也正處在這條路線上,每到春秋兩季,常有數(shù)以千計的各種猛禽沿著我國東部海岸進行集群移動,其種類之多,數(shù)量之大,都是世界上所罕見的。此外,在日本繁殖的蜂鷹遷徙時也首先橫穿東海到達我國長江河口附近,隨后向西南方飛行,經(jīng)過越南、老撾、泰國,飛到馬來半島南端附近,最后進入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婆羅洲以及菲律賓的棉蘭老島等地,單程的距離為10000千米左右。

在中西伯利亞極地、俄羅斯北部和中亞草原繁殖的中長距離以及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部繁殖的短距離遷徙a鷸類種群都利用中亞-印度遷徙路線,它們的中途“驛站”包括中亞的內(nèi)陸淡水水域或鹽堿濕地,越冬地主要是從巴基斯坦東部到緬甸的海岸潮間帶。這條遷徙路線也是世界上a鷸類遷徙最短的路線,幾乎完全限于赤道以北。

利用中亞-印度遷徙路線的候鳥,還有大天鵝、赤麻鴨、灰雁等雁鴨類和普通鸕鶿、黑頸鶴、斑頭雁、漁鷗等高原鳥類。它們在我國青藏高原的南部和云貴高原,以及印度和尼泊爾等地越冬。由于這條遷徙路線橫跨很多海拔5000~8000米以上的山脈,因此是全世界候鳥遷徙海拔最高的區(qū)域。

著名高原鶴類――黑頸鶴在我國青藏高原和印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的高原地區(qū)繁殖,冬季則在云貴高原、雅魯藏布江河谷地區(qū)和不丹越冬,共有3條穿越復雜高原環(huán)境的遷徙路線讓它們往返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間。

蓑羽鶴的遷徙距離長達2200~2800千米,但遷徙途中的“驛站”較少而且停留時間短,整個遷徙過程往往在7天內(nèi)就能夠完成。每年秋季,蓑羽鶴會成群地逆著從印度吹向我國的強風振翅,巧妙地借助上升氣流相繼越過喜馬拉雅山脈七八千米的高峰。清澈碧藍的天空映襯著喜馬拉雅山脈潔白的群峰,成百上千的蓑羽鶴以此為舞臺,乘著氣流飛上高空的景象,別有一番莊嚴肅穆的美感。

遷徙對于候鳥來說,并不是人們想象的那么充滿樂趣。它們要穿越云層、迎著暴風雨,遭遇許多想象不到的困難。遠距離飛行和翻越高山的時間花費、能量消耗以及遷徙途中被捕食的風險,使它們付出的代價遠比非遷徙者要高得多。盡管許多候鳥也會采取一些計策,如通過集群飛行來降低被捕食的危險。但遷徙無疑是它們生活中最大的冒險事業(yè),每年都會有無數(shù)的候鳥永遠無法到達它們的目的地。但是,它們?nèi)匀粫刂欢ǖ穆肪€,春來秋往,從不失信。遷徙對候鳥而言,是使命,是責任,是一種承諾。

鏈接3

第4篇

“如果我在不務正業(yè)地刷屏,那是因為我正被所謂的‘正業(yè)’折磨著。”

2月19日,周一下午,上傳了這條微博。那時,我正在為幾篇編不下去的稿件著急。都是當編輯做記者的,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每當稿件編不下去或寫不下去,但形勢所需你必須繼續(xù)與之對峙與之周旋,你會不會一遍遍從第一段第一句開始,反復地撿起它,反復地從頭再來?――沒錯,我是在那樣一個糾結的狀態(tài)下干著各式各樣的活兒,或編稿,或寫稿。沒辦法,誰讓它是咱的“正業(yè)”呢。

我所在的《中國青年報》“文化周刊”和“閱讀周刊”,每周二見報。每周一是出報日,這一天可謂“戰(zhàn)斗日”。每到周一,最怕有人找,最怕接電話和短信。咱們都明白,“報紙質(zhì)量大于天”,編稿一分心,影響質(zhì)量不說,還可能隨時出錯,而編稿進度哪怕耽誤一分鐘,拼版工、制圖工、檢查組、分管領導、核查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將因你的耽誤而延誤,這在報社出版流程里是不被允許的。就這樣神經(jīng)高度緊張地一路忙到夜里。我的周一,被朋友們戲稱為“忙DAY(Monday)”。

新一輪“戰(zhàn)役”,從每周二開始:已經(jīng)見報的選題,結得失;尋找適合新一周的選題;已布置下去的報道,繼續(xù)催促,同時尋找添加新素材;一些有“雷區(qū)”的選題,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時刻留意有無紅牌叫停,同時籌措備稿……對我來說,生活,就是一個七日接著又一個七日。

進中青報的時候,我不滿22歲,如今已邁入不惑,在一家報社待了將近19年,把“編輯一記者一編輯”這兩個角色顛來倒去地輪番做了十幾年,如果我說我沒有職業(yè)倦怠,那一定是大瞎話。因此,問我“女記者如何活得精彩”?我挺懵的。周而復始的組稿編稿編版,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還有精彩可言嗎?尤其是,何謂精彩?我眼里的精彩,是否是你眼里的精彩?生活觀、價值觀不同,精彩的定義必將大相徑庭。

好在,人到中年,看清了一個道理:面對別人,最好別太拿你自己當回事,你并沒有你年少輕狂時以為的那么重要;關于自己,很多東西是可以不去重視的,很多東西是可有可無的,很多東西是完全可以放棄的。

因此,我是這么想:做報紙是你的“正業(yè)”,即便有再多的折磨、委屈,可你天生又做不成“撂挑子”“溜肩膀”的那種人,那就唯有堅持。職場中人,凡事拿出職業(yè)態(tài)度好了:認真對待,負責到底,無愧于心,足矣。

不過,在“正業(yè)”之余,我就比較“不務正業(yè)”了。

“骨灰級宅女”的幸福生活

曾幾何時,可能因為熱愛打球,可能喜歡寫各種游記類文字,因此有那么一些年,很不幸,落下“愛玩”的壞名聲。

我確實喜歡打球。乒乓球是打小就喜歡,一路玩到剛工作的那幾年。2001年甚至還作為報社特派記者單槍匹馬地到日本大阪采訪報道了最后一屆的團體與單項合一的世乒賽。

還有保齡球,上世紀90年代這項運動熱遍全國時,我是走哪里玩到哪里,隨叫隨到,因為玩球,還拿過幾次小獎。本世紀初,突然改迷羽毛球了。為了這幾項運動,球具球包球鞋等全副武裝樣樣配齊。但這幾項運動在近年來一一停下,我從熱愛運動的家伙,變成不鍛煉的“資深亞健康”。

年輕時,有那么幾年做著專職記者,時間上自由度大,心態(tài)上有激情有好奇,一聽說能出遠門就開心。時間長的幾次,一走大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以上:1995年有一個月在四處跑;2001年,上半年有大半月獨自泡在大阪采訪世乒賽,下半年有40多天在昆明到長江源頭沱沱河的路上;2000至2003年,有幾次新疆內(nèi)蒙古甘肅貴州等地的采訪,戰(zhàn)線長,每一趟一出去都是大半月;2004年,隨一個車隊從北京開車進入西伯利亞,橫穿亞歐大陸抵達法國巴黎,在路上跑了一個月。而最近這八年,大概是因為被版面死死拴住了的緣故,我最常態(tài)的業(yè)余生活,是“宅著”。

只要在家,我是滿屋子里外翻找著各種能洗的東西,然后轟轟烈烈展開洗曬行動。此外,吸灰,拖地,洗碗,倒騰衣柜里各季衣服,各種家務活一遍下來,心情大爽。對于非常厭惡逛街,又對跑到健身中心跑步舉啞鈴這類行為覺得“太事兒了”的我來說,做家務活,足不出戶就把周遭環(huán)境搞好,順帶也把“心情垃圾打掃干凈”,還有比這性價比更高的業(yè)余生活嗎?

第5篇

此次拍賣的地書并非單一的藝術品,而是一個項目。所謂“項目”,主要是包括《地書:從點到點》書、版權頁、作者招貼畫;手繪《地書:從點到點》故事第二版、地書項目工作室還原、地書編輯軟件、地書對話軟件、地書概念店等等。這是繼“天書”、“英文方塊字”之后的又一個大規(guī)模的對語言可能性的試驗之作,包括了出版書籍、版畫、字庫軟件、動畫、裝置、場景再現(xiàn)、概念店等,以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及藝術形態(tài)來完成藝術家的的理想。

像這樣的系列拍賣在今年上海的春拍中還有許多,其中首推朵云軒春拍中的當代海派篆刻專場,80件拍品總估價只有80萬元,而作品涉及當代30位篆刻名家,有韓天衡、童衍方和劉一聞三位當代海派篆刻的“王者”,有“海歸四家”吳子建、徐云叔、陳茗屋和陸康,更有江成之和高式熊兩位西泠印社中目前最年長的前輩。其中不少拍品還有一段精彩的收藏故事,比如童衍方的閑章“大富貴亦壽考”。

1988年童衍方去日本訪問,在日本篆刻界泰斗小林斗庵寓所中看到伊秉綬的隸書軸,文曰“慎言語,節(jié)飲食,有道德,能文章,大富貴,亦壽考”。2000年童衍方再訪日本,偷閑作客小林斗庵家,看到這幅字還掛著,這說明老先生也極喜歡伊秉綬的字。2003年他又出訪日本,當然也要探訪小林斗庵。不久,這件作品出現(xiàn)在國內(nèi)一家拍賣行。童衍方一打聽,果然是從小林斗庵家中拿出來的。童衍方果斷出手,終于將這件關注了近20年的佳作收入囊中。此次拍賣的這方童衍方的閑章,印文為:“大富貴亦壽考,邊款:偶得伊墨卿之隸書箴言有此句,摘以刻印時赴京都賞花之后成此,童衍方記于滬”,無疑顯示出了這幅作品的來龍去脈。

篆刻家袁慧敏認為,中國書畫里,畫面、詩意、書法和印章四美合一,缺一不可。以前書畫家在創(chuàng)作中,對于在什么地方敲什么印,印文的內(nèi)容、形狀等都有講究。近現(xiàn)代畫壇許多藝術大師如齊白石、吳昌碩等本身也是篆刻大家。在當代,即使篆刻行業(yè)有些落寞,但熱愛篆刻的人仍層出不窮,因此,繼書畫、書法之后,篆刻也正為藝術品愛好者所重視。篆刻印章本身價值和價格的巨大差距,使之成為巨大洼地,等待資金填補,其中的市場機會幾乎可與當年股市里的“認購證”相比。作客

文人情結拍場展現(xiàn)

在今年上海泓盛的春拍中,與文人有關的書畫作品無疑成為了藏家關注的焦點,其中一把估價2萬至2.5萬元的扇面,因為有金城畫仙猿獻果圖以及朱自清行書七言古詩,成交價達到了25.3萬元。另外一把估價僅為6000至8000元的扇面,有陳蓮濤《貓趣圖》和沈從文行書錄自作詩,成交價達到了69000元。陳蓮濤擅畫貓,形神逼真,自號貓癡,人號貓王,與虎王張善孖、猴王朱文侯并稱“三王”,曾任上海文史館館長。加上沈從文的墨寶,自然收到了藏家的關注。

其實這種文人情結,在今年北京的拍賣會上也有反映。“文心磊落——中國近當代文人書畫集韻”專場唐弢藏珍部分,眾多著名文化人交往信箋以估價十余倍的價格成交,其中朱自清《楷書七言詩》以161萬元高價易主。“翦淞閣·文房寶玩”專場的35件文房精品用具,以1.26億元的成交額百分之百成交。古籍善本中,文人墨跡及藏品也成為新亮點,如梁啟超贈予剛訂婚的梁思成、林徽因的中國古代建筑名著《營造法式三十四卷附錄一卷》,以218.5萬元高價成交;周作人撰書、魯迅批校《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fā)達》手稿以184萬元成交。

在今年朵云軒春拍中,則征集到一批弘一法師書法精品。弘一書法樸拙圓滿,渾若天成。大致是前期雄而健,中期秀而雅,晚年淡而清。本場弘一書法件件精美,既來源可靠,多數(shù)亦有出版,其中晚年的《朱砂警言》尤受市場關注。若單論書法造詣,弘一法師的《朱砂警言》足可認為是一件超逸出塵的作品。然而,僅以書法或名家法書去界定它,似乎遠不足以涵蓋其全部。弘一法師在寫此警言時,嚴格遵循著清規(guī)戒律。所用紙張,瑩潔如月色,其正文、題款分別用朱筆、墨筆二色寫成。朱砂選料上乘,色澤隨下筆輕重而顯現(xiàn)豐富的層次。作品寫成后,雖曾經(jīng)易主,但藏家均分外愛護,保存至今,品相仍絲毫無損。

特殊題材大有前途

在上海泓盛的春拍中,有許多特殊的拍品令人眼前一亮。其中,蔡斯民最著名的攝影項目之一的《留真》,捕捉了14位杰出華人水墨畫家的影像。這14位相繼辭世的一代國畫大師包括:新加坡的陳文西,美國紐約的王己千,以及中國的朱屺瞻、劉海粟、黃君璧、趙少昂、李可染、葉淺予、吳作人、陸儼少、謝稚柳、黎雄才、唐云及關山月,最終的成交價為43.7萬元。另外一幅關紫蘭女兒梁雅雯女士最為喜愛最為珍藏的一張其母親的照片,幾十年來一直掛在梁女士的臥室,此次是這張老照片首次呈現(xiàn)于藏家面前,以無底價起拍,最終的成交價為25300元。

第6篇

A.馬六甲海峽 B.蘇伊士運河 C.直布羅陀海峽 D.白令海峽 2.亞洲面積約4 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

A.第一大洲 B.第二大洲 C.第三大洲 D.第四大洲 3.世界上的山峰是號稱“地球之巔”的

A.厄爾布魯士山 B.乞力馬扎羅山 C.珠穆朗瑪峰 D.阿空加瓜山 4.世界陸地表面最低處是

A.里海 B.黑海 C.死海 D.貝加爾湖 5.世界上各種氣候類型中,在亞洲沒有分布的是

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海洋性氣候 C.地中海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 6.南亞夏季風的源地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7.亞洲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

A.湄公河 B.印度河 C.恒河 D.黑龍江 8.世界上的湖泊是

A.貝加爾湖 B.里海 C.死海 D.波羅的海 9.世界上國家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 B.亞洲 C.歐洲 D.大洋洲 10.非洲大陸的地形主要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 11.蘇伊士運河溝通了

A.地中海和大西洋 B.地中海和黑海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地中海和紅海 12.有“非洲屋脊”之稱的是

A.東非高原 B.南非高原 C.撒哈拉沙漠 D.埃塞俄比亞高原 13.世界的平原是

A.東歐平原 B.密西西比河平原 C.亞馬孫河平原 D.西西伯利亞平原 14.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A.安第斯山脈 B.落基山脈 C.喜馬拉雅山 D.阿爾卑斯山 15.世界上面積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東非高原 C.阿拉伯高原 D.巴西高原 16.東南亞的國家中,屬于內(nèi)陸國的是

A.越南 B.老撾 C.柬埔寨 D.泰國 17.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是

A.馬來西亞 B.日本 C.印度尼西亞 D.菲律賓 18.根據(jù)降水的特點分析,馬來群島應該是

A.夏季多雨 B.冬季多雨 C.全年多雨 D.全年少雨 19.馬六甲海峽溝通了

A.太平洋和大西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太平洋和北冰洋 20.馬六甲海峽沿岸的三個國家是

A.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 B.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 C.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 D.馬來西亞、菲律賓、緬甸 21.南亞的兩個島國是

A.印度和巴基斯坦 B.孟加拉國和印度

C.馬爾代夫和斯里蘭卡 D.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22.下列南亞的國家中,位于內(nèi)陸山區(qū)的是

A.尼泊爾 B.斯里蘭卡 C.馬爾代夫 D.孟加拉國 23.發(fā)源于南亞的宗教是

A.印度教和伊斯蘭教 B.佛教和印度教 C.猶太教和基督教 D.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24.巴基斯坦重要的灌溉水源是

A.尼羅河 B.恒河 C.印度河 D.湄公河 25.南亞地區(qū)自北向南依次出現(xiàn)的地形類型是

A.山地、高原、平原 B.平原、高原、山地 C.山地、平原、高原 D.平原、山地、高原 26.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的雨季發(fā)生在

A.3-5月 B.6-10月 C.10-12月 D.1-2月 27.南亞地區(qū)的黃麻主要分布在

A.德干高原 B.喜馬拉雅山區(qū) C.恒河下游地區(qū) D.印度河平原 28.印度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A.德干高原西部地區(qū) B.恒河平原

C.喜馬拉雅山區(qū) D.東高止山以東地區(qū) 29.霍爾木茲海峽位于

A.地中海與紅海之間 B.地中海與黑海之間 C.阿拉伯海與波斯灣之間 D.阿拉伯海與紅海之間 30.下列有關西亞農(nóng)牧業(yè)的敘述,錯誤的是

A.氣溫高是制約西亞農(nóng)牧業(yè)發(fā)展的條件 B.阿富汗、伊朗等國重要的出口商品是羊毛和地毯 C.西亞農(nóng)業(yè)多為節(jié)水灌溉農(nóng)業(yè) D.西亞的灌溉農(nóng)業(yè)區(qū)主要位于兩河平原 31.下列西亞國家中,不瀕臨波斯灣的一組是

A.伊朗和沙特阿拉伯 B.阿曼和科威特

C.敘利亞和土耳其 D.卡塔爾和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 初一地理下冊期中試題32.下列歐洲西部國家中,北極圈不通過其領土的是

A.挪威 B.丹麥 C.瑞典 D.芬蘭 33.下列敘述,與瑞士不相關的是

4

A.風光秀美,有“世界公園”之稱 B.經(jīng)濟富裕,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居世界前列 C.生產(chǎn)精密儀器和鐘表,有“鐘表王國”的美譽 D.海灘陽光燦爛,旅游者暢飲啤酒 34.下列國家中,瀕臨地中海的一組是

A.法國和希臘 B.愛爾蘭和冰島 C.波蘭和德國 D.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 35.巴基斯坦的居民大多信奉

A.伊斯蘭教 B.佛教 C.基督教 D.印度教 36.歐洲的半島是

A.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B.伊比利亞半島 C.亞平寧半島 D.巴爾干半島 37.荷蘭的特色產(chǎn)業(yè)是

A.發(fā)達的海洋漁業(yè) B.馳名世界的郁金香花卉種植 C.優(yōu)質(zhì)鋼材的冶煉 D.行銷世界的畜牧業(yè)產(chǎn)品 38.下列歐洲西部國家自然景觀特色的敘述,正確的是

A.挪威冰雪皚皚的山峰 B.瑞士陽光燦爛的海灘

C.西班牙陡峻幽深的峽灣 D.法國風光旖旎、景色如畫的田園 39.有關西亞社會情況的介紹,正確的是

A.西亞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和佛教的發(fā)源地 B.耶路撒冷和麥加都是伊斯蘭教的圣城 C.西亞多為阿拉伯人,人種為黃色人種

D.世界上規(guī)模的清真寺位于地中海濱的耶路撒冷 40.有關西亞國家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沙特阿拉伯占據(jù)了整個阿拉伯半島

B.伊朗和伊拉克扼守著波斯灣的出口——霍爾木茲海峽 C.土耳其的領土全部位于亞洲境內(nèi) D.西亞東部的阿富汗與我國相鄰 41.緯度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2.跨經(jīng)度最廣的大洲是

A.亞洲 B.非洲 C.南極洲 D.大洋洲 43.在美洲,生活在北冰洋沿岸的居民主要是

5

A.印第安人 B.歐洲移民 C.因紐特人 D.黑種人 44.下列關于南美洲與非洲氣候的比較,錯誤的是

A.兩大洲干燥地區(qū)分布很廣,熱帶沙漠面積很大 B.兩大洲都有面積廣闊的熱帶氣候 C.兩大洲都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氣候區(qū) D.兩大洲都有地中海氣候

45.哥倫布從西班牙向西航行到西印度群島,途經(jīng)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6.亞洲冬季風的主要特點是

A.溫和干燥 B.寒冷干燥 C.溫和濕潤 D.寒冷濕潤

47.當2010年1月1日零點新年鐘聲敲響時,我國迎來了新的一年。此時,英國倫敦(中時區(qū))是: A.2010年1月1日0點 B.2009年12月30日 16時 C.2009年12月31日16時 D.2010年1月1日8時 48.在西亞面積的國家是

A.伊拉克 B.伊朗 C.沙特阿拉伯 D.科威特 49.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A.黃河 B.恒河 C.密西西比河 D.亞馬孫河 50.西亞地區(qū)沖突不斷,主要因宗教文化引起的沖突是:

A.巴以沖突 B.海灣戰(zhàn)爭 C.阿以沖突 D.埃以沖突

二、讀圖

1.讀下頁兩幅南亞風向圖,回答問題。(共11分)

(1)在A圖中,南亞地區(qū)的主要風向是 ,此時為南亞地區(qū)熱、雨、涼三季中的 季。(每空2分)

(2)在B圖中,南亞地區(qū)的主要風向是 ,此時為南亞地區(qū)熱、雨、涼三季中的 季。(每空2分)

(3)為什么北方冷空氣難以侵入到南亞次大陸?(3分) 2.讀東南亞略圖,回答問題(共25分)

(1)天然橡膠出口量居世界首位的國家是 ,圖中字母代號是 。錫礦砂產(chǎn)量居世界首位的國家是 ,圖中字母代號是 。(每空2分)

(2)填出圖中數(shù)碼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每空2分)

① (島嶼) ② (島嶼)

③ (島嶼) ④ (島嶼) A (國家) C (國家) D (國家)

(3)被日本稱為“海上生命線”的海峽是 (2分),在圖中的代碼是 (1分)。

3.讀右下“非洲氣候類型”圖,完成下列題目。(共14分)

(1)填出圖中序號表示的氣候類型:(每空2分) ① 氣候 ② 氣候 ③ 氣候 ④ 氣候

第7篇

一、中國石油的發(fā)展現(xiàn)狀

(一)簡要回顧與發(fā)展現(xiàn)狀

我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一是探索成長階段(20世紀50年代):以1959年發(fā)現(xiàn)大慶油田為標志;二是快速發(fā)展階段(20世紀60~70年代):主要是1965年結束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實現(xiàn)自給,還相繼發(fā)現(xiàn)并建成了勝利、大港、長慶等一批油氣田,全國原油產(chǎn)量迅猛增長,1978年突破1億噸大關,我國從此進入世界主要產(chǎn)油大國行列;三是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這一階段石油工業(yè)的主要任務是穩(wěn)定1億噸原油產(chǎn)量。這十年間我國探明的石油儲量和建成的原油生產(chǎn)能力相當于前30年的總和,油氣總產(chǎn)量相當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戰(zhàn)略轉移階段(20世紀90年代至今):90年代初我國提出了穩(wěn)定東部、發(fā)展西部、開發(fā)海洋、開拓國際的戰(zhàn)略方針,東部油田成功實現(xià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特別是大慶油田連續(xù)27年原油產(chǎn)量超過5000萬噸,創(chuàng)造了世界奇跡;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項目正在成為符合中國現(xiàn)實的油氣資源戰(zhàn)略接替區(qū)。

1.油氣資源與開發(fā)

根據(jù)2000年底的油氣資源匯總情況,我國石油總資源量約1021億噸,其中,陸上775億噸,海上246億噸;預計最終石油可采資源量約為138~160億噸。天然氣總資源量為47.04萬億立方米,其中,陸上38.9萬億立方米,海上8.14萬億立方米;預計最終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10~15萬億立方米。截至2002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63。5億噸,探明率為40%~46%;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2.22萬億立方米,探明率為15%~22%;剩余石油可采儲量23.8億噸,儲采比14∶1,剩余天然氣可采儲量近1.87萬億立方米,儲采比60∶1.我國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560個油田,193個氣田,建成25個油氣生產(chǎn)基地。2002年生產(chǎn)原油1.69億噸,居世界第5位;生產(chǎn)天然氣326億立方米,居世界第18位。值得一提的是,西部新疆油田2002年原油產(chǎn)量首次突破千萬噸大關,海上原油產(chǎn)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達到2147萬噸,海外原油權益產(chǎn)量首次突破千萬噸。

2.管道建設

截至2002年底,我國原油輸送管道總長度已達1.21萬千米,成品油管道總長2700千米,天然氣管道總長約為1.48萬千米。

原油、成品油管道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華東地區(qū)。天然氣管道已初步形成華北、西南、西北三大區(qū)域性管網(wǎng),主要是:(1)華北地區(qū),已建成中原-滄州、大港-滄州、大港-天津、滄州-淄博等輸氣管線和一些地下儲氣庫,初步形成了能夠統(tǒng)一調(diào)度的局部天然氣管網(wǎng)。

(2)西南地區(qū),已建成以南、北干線為主,與川渝兩地五大氣源連通的環(huán)狀輸氣管網(wǎng),并以南北干線和各氣源為依托,直供云南省云天化、貴州省赤天化等。

(3)西北地區(qū),先后建成了陜西-北京、靖邊-西安、靖邊-銀川、鄯善-烏魯木齊、澀北-西寧-蘭州輸氣管線及新疆和田電站供氣管道等。西氣東輸管道、長慶-呼和浩特輸氣管道正在加緊建設中。

3.煉油化工及產(chǎn)品

經(jīng)過近兩年石油石化工業(yè)結構調(diào)整和技術改造,我國煉油工業(yè)的生產(chǎn)規(guī)模和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提升,總體上進入了世界煉油大國行列。2002年,中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2.7億噸,居世界第4位;實際加工原油2.2億噸,生產(chǎn)汽油、煤油、柴油、油1.32億噸,分別比上年增長4.7%和3.9%。國內(nèi)兩大集團生產(chǎn)的汽油和柴油基本都達到了《車用無鉛汽油》最新國家標準(GB17930-1999)和柴油國家標準(GB252-2000)。主要化工產(chǎn)品穩(wěn)步增長。2002年乙烯產(chǎn)量首次突破500萬噸,達到541.4萬噸,比上年增長13%;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產(chǎn)量分別比上年增長13.5%、20.5%和11.6%。

4.油氣田對外合作

在對外合作方面,我國不僅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jīng)驗,而且加快了國內(nèi)油氣勘探步伐,提高了油田開發(fā)水平。截至2002年底,在陸上,中國與國外45家石油公司簽定合同51個,合同區(qū)面積近25萬平方千米,引進外資近13億美元。目前正在執(zhí)行的合同13個,與外資合作生產(chǎn)原油年均220萬噸。在海上,中國與18個國家和地區(qū)的70家石油公司簽訂了154個石油合同和協(xié)議,目前正在執(zhí)行的合同有32個,合同區(qū)面積近12萬平方千米,直接利用外資超過90億美元,建成海上合作油氣田共13個。

其中,中海油與菲利普斯公司合作開發(fā)的蓬萊19-3油田,是繼大慶油田之后的中國第二大整裝油田。

5.國際化經(jīng)營

中國石油國際化經(jīng)營,經(jīng)過90年代中后期的大發(fā)展,現(xiàn)在已經(jīng)從低風險單項油田開發(fā),轉向油田生產(chǎn)與技術服務、煉廠建設與管道施工等綜合項目開發(fā),從生產(chǎn)經(jīng)營轉向資本經(jīng)營,從投入轉向回收階段。形成了北非、中亞-俄羅斯、南美和南亞4個戰(zhàn)略發(fā)展區(qū)。截至2002年底,中國石油企業(yè)與26個國家累計簽訂石油合同項目40個,其中:陸上石油勘探開發(fā)、技術或商務項目31個,海上石油勘探開發(fā)項目5個,管道項目2個,煉油和化工項目各1個。2003年三大石油公司又新簽定了十幾個油氣項目合同,其中僅中國石油集團就有10個。2002年油氣作業(yè)產(chǎn)量2250萬噸油當量,比上年增加600多萬噸,油氣權益產(chǎn)量1700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80%以上。

(二)存在問題

1.資源相對不足,石油儲量增長的難度大

我國的最終石油可采資源量即使按160億噸計,只占全球的3.9%;人均擁有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和產(chǎn)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而且,可采資源約有3/5有待探明。據(jù)推測,其中分布在中、新生界的白堊系和第三系的資源占總資源量的70%,粘度大的重油和低滲透石油資源占總資源量的43.6%,這些資源埋藏較深,工藝技術要求高,勘探技術難度很大。從近幾年儲量增長的構成看,約65%的增量來自于已開發(fā)油田的老區(qū),增長潛力有限,儲量接替難度較大。

2.主力油田進入穩(wěn)產(chǎn)后期,新區(qū)上產(chǎn)任務重

我國的原油生產(chǎn)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qū),占全國產(chǎn)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進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階段。特別是大慶油田原油產(chǎn)量連續(xù)27年超過5000多萬噸,2002年在5013.1萬噸的產(chǎn)量水平上劃了句號,計劃今后將逐年遞減。西部和海上原油產(chǎn)量這幾年呈快速增長態(tài)勢,但原油產(chǎn)量只占全國的1/5;海上原油產(chǎn)量只占全國的1/8.從近期看,這兩個區(qū)域的產(chǎn)量增長難以彌補東部的遞減。

3.石油供需缺口加大,進口依存度進一步提高

我國石油消費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原油產(chǎn)量增長速度,供需缺口越來越大。2000~2002年,石油消費量年均增長4.91%,高出產(chǎn)量增長速度近3.1個百分點,年均增加1104萬噸;石油消費彈性系數(shù)達到0.7,比石油生產(chǎn)彈性系數(shù)高0.436.石油"一高一低"現(xiàn)象導致國內(nèi)石油供不應求,缺口從2000年的5637.73萬噸增加到2002年的7236.41萬噸,石油凈進口量從2000年的6962萬噸增長到7184萬噸,10年增加了7倍多。預計2003年石油凈進口量將突破9000萬噸,進口依存度達到35%以上。

4.石油安全形勢不容樂觀

我國的石油安全問題,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來自社會各界的擔憂有增無減。

一是出于石油進口來源方面的安全考慮。如表1所示,2002年我國從中東進口的石油占進口總量的一半(2001年為56.6%)。美伊戰(zhàn)爭結束后,美國加強了對中東的控制,實際上間接控制了我國進口石油的資源地。另一方面,我國運輸石油的路線缺少選擇性,85%以上要經(jīng)過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中國海航線,極易遭到封鎖和控制。近年來,美國在東亞沿日本群島、臺灣島和菲律賓群島,精心構筑"太平洋鎖鏈",擬形成對中國的東向包圍;在新加坡設立軍用港口,擬控制馬六甲海峽;印度全面推行所謂的"有效控制",試圖將南中國海納入控制范圍。此外,馬六甲海峽經(jīng)常遭到組織嚴密的海盜襲擊。所有這些,直接地威脅著中國的對外貿(mào)易和石油進口安全。

二是出于戰(zhàn)略石油儲備方面的考慮。雖然我國目前已確定分期建設國家石油儲備庫,但離戰(zhàn)略石油儲備體系的建立尚為時過早。這樣,在資源供應地,因各種不確定因素如、軍事沖突等,導致國際油價上漲或出現(xiàn)供應中斷時,我國便喪失了儲存進口石油、平抑國內(nèi)石油市場動蕩的手段和能力。

三是出于油價大幅上揚的考慮。目前我國尚未大規(guī)模參與世界石油衍生品交易,沒有市場保護屏障,不能對進口石油進行套期保值。無論油價漲幅多大,都只能被動接受。盡管我國在國外已開發(fā)了一些油田,但大多位于敏感地區(qū),易受各種因素干擾,從油價上漲中獲得利益的機會不大。

二、石油形勢與供需預測

(一)當前的石油形勢

近兩年,世界石油環(huán)境總的是:國際油價起伏振蕩,石油公司兼并重組進入理性階段,石油技術快速發(fā)展,石油地緣政治紛爭激烈。主要列舉三個方面:

1.世界油氣資源豐富

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截至2002年底,全球石油最終可采資源量為4138億噸,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2471億噸,剩余石油可采儲量1427億噸,儲采比40∶1;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436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211萬億立方米,剩余天然氣可采儲量156萬億立方米,儲采比61∶1.豐富的石油資源為世界石油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2.未來20年世界石油供需總體平衡,但地區(qū)性不平衡加劇

2002年,世界石油消費量為35.23億噸,石油產(chǎn)量為35.57億噸,供需總量基本平衡。預計到2020年,世界石油需求將以1.98%的速度增長,需求量達51.8億噸。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石油需求增長放緩,年均增長0.9%~1.0%左右,發(fā)展中國家石油需求增長加快,年均增長3.1%。在原油產(chǎn)量方面,預計2020年前基本上與需求同步增長,產(chǎn)量水平達到51.9億噸。

但是,地區(qū)性不平衡加劇,北美、亞太和歐洲三個地區(qū)2002年的石油消費量達29。8億噸,占世界總消費量的84.6%。亞太地區(qū)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區(qū),預計2005年,亞太地區(qū)將超過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區(qū)。世界三大石油消費國中有兩個在亞太,其中中國已是繼美國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日本排第三。

3.一批超大型跨國石油公司左右世界石油工業(yè)的格局已經(jīng)形成

進入21世紀后,世界石油領域的整合開始出現(xiàn)一些新特點。主要是:從多元化經(jīng)營向產(chǎn)業(yè)集中化、專業(yè)化、規(guī)模化方向發(fā)展,從油田業(yè)和服務業(yè)的分割向業(yè)務綜合性、全過程服務,追求產(chǎn)業(yè)鏈價值最大化方向發(fā)展,并形成了埃克森莫比爾、BP-阿莫科、英荷殼牌等一批超大型石油及石油服務公司壟斷世界石油的格局。據(jù)稱,這些公司擁有世界80%以上的優(yōu)質(zhì)石油儲量,控制著30%以上的石油工業(yè)產(chǎn)值、50%以上的石油技術服務市場份額、65%以上的國際石油貿(mào)易額和直接投資額以及80%以上的石油石化先進技術。近兩年國際石油領域的兼并重組趨于理性成熟,為了各自的戰(zhàn)略利益和長遠發(fā)展,各大公司開始進入內(nèi)部消化階段。今后,中國石油的競爭對手和合作伙伴,都是這些跨國石油公司。

(二)中國油氣資源供需預測

1.石油需求預測

在成品油方面,汽油、煤油、柴油,按0.6的彈性系數(shù),折合年均增長率為4.2%,預計2020年全國汽油、煤油、柴油消費量為2.5億噸;在化工輕油方面,2002年中國乙烯消費量為1400萬噸,進口占61.3%。預計2020年以前,乙烯需求年均增長率約為5%,2020年乙烯需求總量將達到3370萬噸。若按50%的自給率測算,中國需要生產(chǎn)乙烯1680萬噸,按30%的收率測算,屆時需要化工輕油5600萬噸。僅這兩項合計,主要成品油需求量將超過3億噸,屆時原油加工量大體為3.8億噸(按78%的收率計),石油消費量約為4億噸。因此,預計2005~2020年中國石油消費量為2.7~4.0億噸。

2.石油儲量、產(chǎn)量趨勢預測

國內(nèi)專家利用年增儲量法和翁旋回法,預測2020年以前,石油探明儲量處在穩(wěn)定增長期,平均年新增探明石油可采儲量1.5億噸;老油田通過調(diào)整措施,每年可增加可采儲量2000~3000多萬噸。預計2005~2020年中國原油產(chǎn)量為1.75~1.9億噸。原油缺口將增加到2020年的2.2億噸,進口依存度提高到55%。

3.天然氣需求預測

2002年全國天然氣終端消費量為280億立方米。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華北、東北和油田周邊地區(qū)。其中西南地區(qū)市場銷售量最大。天然氣銷售量增長最快的是西北地區(qū)澀寧蘭管道沿線的青海、甘肅市場,其次是華北地區(qū)。天然氣消費結構以化工原料和工業(yè)燃料為主,占消費量的比例約70%,增長最快的是城市用氣。

未來20年內(nèi),隨著輪南-靖邊-上海、忠縣-武漢、陜京二線和海氣登陸等輸氣管道的建成,將極大地帶動天然氣需求的增長,預計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天然氣需求量分別為600、1000、1500和2000億立方米。

從用氣結構看,發(fā)電用氣和城市燃氣需求量增長迅速,在總消費量中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13.6%和19.6%分別提高到2020年的32.5%和30.8%;工業(yè)燃料和化工用氣雖然總量穩(wěn)定增長,但所占比例均有較大幅度下降,由2002年的29.3%和37.5%分別下降到2020年的20.7%和16%。

從消費地區(qū)看,長江三角洲、東南沿海及環(huán)渤海地區(qū)天然氣需求增長較快。預計到2020年,上述三個地區(qū)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1070億立方米,占全國總消費量的53.5%;東北、西北、西南地區(qū)天然氣需求量為600億立方米,占全國總消費量的16.5%。

4.天然氣供需平衡預測

中國的天然氣探明程度很低,可采資源探明程度只有15%~22%,增長潛力巨大。據(jù)專家預測,在2020年前后,中國天然氣生產(chǎn)將達到高峰產(chǎn)量,中國的天然氣供需缺口大約為500~700億立方米。

三、中國石油發(fā)展的總體思路與戰(zhàn)略重點

(一)總體思路

根據(jù)油氣資源和經(jīng)營環(huán)境的分析,中國油氣發(fā)展的戰(zhàn)略定位應當是:圍繞國家提出的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繼續(xù)貫徹"立足國內(nèi)、開拓國際、油氣并舉、厲行節(jié)約、建立儲備"的方針,要在立足國內(nèi)石油資源勘探開發(fā),保持和增加國內(nèi)石油產(chǎn)量的同時,大踏步走向世界,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建立全球油氣供應體系,以滿足中國經(jīng)濟對油氣資源日益增長的需求。

立足國內(nèi)--以國內(nèi)石油資源勘探開發(fā)為主,在保持合理儲量接替和儲采結構的條件下,努力增加石油生產(chǎn),保障國內(nèi)石油的基本需求。到2020年,力爭國內(nèi)石油保障程度達到50%左右。

開拓國際--將國家油氣戰(zhàn)略置于全球大背景下,積極參與分享國外油氣資源,積極進入石油交易市場,多種手段發(fā)展國際油氣貿(mào)易,以合理的經(jīng)濟代價,建立長期安全穩(wěn)定的、全方位的、多渠道的海外油氣生產(chǎn)基地和供應渠道,有效彌補國內(nèi)油氣供需缺口。

油氣并舉--將天然氣放在與石油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快天然氣的開發(fā)利用,逐步改善能源結構。爭取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由目前的2.8%上升到10%以上。

厲行節(jié)約--堅持開源與節(jié)流并重,把節(jié)約放在優(yōu)先地位,抑制不合理的油氣消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爭取用較少的油氣消耗支持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

建立儲備--逐步建立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調(diào)節(jié)國內(nèi)供求關系,平抑油價起伏不定、增強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保障國家石油供應安全。

根據(jù)我國資源分布特點,應按照東部挖潛、延長穩(wěn)產(chǎn)期,西部加大投入、實現(xiàn)增儲上產(chǎn)的發(fā)展思路,在戰(zhàn)略部署上做到"四個結合",即穩(wěn)定東部與發(fā)展西部、開拓海上相結合;重視石油與加快發(fā)展天然氣相結合;發(fā)展國內(nèi)油氣產(chǎn)業(yè)與拓展國外油氣供應相結合;開發(fā)生產(chǎn)與節(jié)約利用石油資源相結合。

(二)重點戰(zhàn)略

1.石油發(fā)展戰(zhàn)略

(1)加強東部精細勘探開發(fā),努力保持原油穩(wěn)定生產(chǎn)。東部地區(qū)是中國最重要的石油生產(chǎn)供應基地,集中了一批主力油田,原油產(chǎn)量占全國的70%以上。但是,大多數(shù)油田已進入開發(fā)后期,必須加強精細勘探開發(fā),穩(wěn)住原油生產(chǎn)。根據(jù)油氣資源評價資料,東部資源勘探潛力仍然很大,今后仍是中國的主要產(chǎn)油區(qū)。

該地區(qū)下一階段石油發(fā)展的重點,一是深化老區(qū)精細勘探,以富油氣凹陷為主要勘探對象,以尋找可動用優(yōu)質(zhì)儲量為目標,采用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尋找新的含油區(qū)塊、含油層系,重點搞好松遼、渤海灣盆地的滾動勘探和二次勘探工作,擴大含油面積和勘探成果,增加油氣儲量;二是提高原油采收率,以已開發(fā)油田的綜合調(diào)整和改善二次采油為手段,積極探索和采用三次采油技術,增加經(jīng)濟可采儲量,提高難采儲量的動用率,延長油田穩(wěn)產(chǎn)期。

(2)加強西部石油勘探開發(fā),努力建成重要戰(zhàn)略接替區(qū)。目前,西部地區(qū)石油資源探明率比松遼盆地和渤海灣盆地低15~30個百分點,處在勘探初期,潛力非常大。加快西部石油勘探開發(fā),力爭獲得新突破,早日實現(xiàn)資源接替,對保障中國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西部的油氣資源分布較為集中,主要盆地的石油地質(zhì)條件復雜,決定了儲量增長具有階段性。因此,勘探工作要注重不斷發(fā)現(xiàn),用新思路去認識復雜地質(zhì)條件。繼續(xù)按照突出石油勘探、推進風險勘探的原則和戰(zhàn)略展開、戰(zhàn)略突破、戰(zhàn)略準備三個層次落實勘探部署。以鄂爾多斯、準噶爾、塔里木、四川、柴達木等盆地為勘探主攻目標,立爭有大突破、大發(fā)現(xiàn)。在開發(fā)方面,應用深層和特色技術,適時擴大原油生產(chǎn)能力,盡快在鄂爾多斯油區(qū)、新疆油區(qū)再找到幾個3~5億噸的大油田或油田群。

(3)加強海域勘探開發(fā),早日實現(xiàn)海上石油快速發(fā)展。我國東海、渤海灣、珠江口、北部灣等11個大中型盆地的石油資源量占全國總資源量的24%以上。到2002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可采儲量3.9億噸。從整體上看,海上石油資源探明程度只有7%,儲量替代率達到157%,特別是蓬萊19-3等大型油田的發(fā)現(xiàn),使渤海海域展現(xiàn)出廣闊的勘探開發(fā)圖景。近期的戰(zhàn)略重點,一是加強渤海、南海和東海海域的石油勘探開發(fā),努力增加儲量;二是要合理有效地動用已探明儲量,特別是加速已發(fā)現(xiàn)大型油田的開發(fā),迅速提高原油產(chǎn)量。

2.天然氣發(fā)展戰(zhàn)略

根據(jù)中國天然氣資源的分布情況,今后10~15年,我國天然氣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任務是:(1)陸上要立足中部、發(fā)展西部,著力形成幾個萬億立方米級儲量的大型天然氣生產(chǎn)基地;(2)海上要立足南海西部和東海、渤海,著力形成近海海域天然氣儲量和產(chǎn)量增長基地;(3)按照天然氣上游勘探開發(fā)、中游集輸、下游市場利用一體化的發(fā)展原則,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調(diào)配,逐步形成上中下游相互推動的天然氣工業(yè)體系;(4)同時要堅持"氣代油、氣發(fā)電"的結構優(yōu)化戰(zhàn)略,促進天然氣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從2002年的2.7%上升到2020年的12%左右。

力爭到2010年,天然氣產(chǎn)量達到800億立方米,2020年達到1300億立方米;實現(xiàn)天然氣供應穩(wěn)定化、氣源多元化、輸配網(wǎng)絡化、市場規(guī)范化。

天然氣發(fā)展戰(zhàn)略重點是:(1)立足中部。中部的四川、鄂爾多斯兩大盆地,成氣地質(zhì)條件優(yōu)越,油少氣多,油氣產(chǎn)量當量比為0.57∶1,是近期天然氣增儲上產(chǎn)的重要地區(qū)。中部地區(qū)天然氣消費規(guī)模已達到80億立方米/年,而且東鄰工業(yè)發(fā)達地區(qū)。因此,加強中部地區(qū)的天然氣勘探開發(fā)意義重大。

川渝氣區(qū)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4456億立方米,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chǎn)基地。

在勘探上,繼續(xù)保持儲量增長;在開發(fā)與利用上,通過"川氣東輸(忠-武線)"工程,有選擇地建立天然氣化工基地,促進川氣從生產(chǎn)、集輸?shù)綉玫牧夹匝h(huán)。

鄂爾多斯氣區(qū)現(xiàn)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5834億立方米。在中國探明儲量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5大氣田中,除克拉2號氣田外,其余均集中在鄂爾多斯盆地。該地區(qū)橫跨陜、甘、寧、蒙、晉五個省區(qū),屬于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今后的重點是保證北京、環(huán)渤海地區(qū)和西安、銀川等地區(qū)及西氣東輸管道的天然氣供給。

(2)發(fā)展西部。包括柴達木、塔里木、準噶爾、吐哈等盆地,現(xiàn)已探明天然氣可采儲量6360億立方米,其中有克拉2、迪拉2、澀北三個大型整裝氣田。該地區(qū)雖然地質(zhì)條件復雜,油氣埋深達3000~5000米,但目前還處于勘探初期,發(fā)現(xiàn)大型油氣田的概率大,是我國油氣工業(yè)的主要戰(zhàn)略接替區(qū)。今后的戰(zhàn)略重點是保證西氣東輸和澀-寧-蘭輸氣管道有足夠的天然氣源。

(3)強化海上。我國海域天然氣資源前景廣闊,又有靠近東南沿海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的獨到優(yōu)勢。應該充分利用南海西部和東海盆地的西湖凹陷及渤海灣盆地等近海天然氣資源,加強勘探開發(fā),積極配合天然氣管網(wǎng)建設,開拓下游利用市場,將資源優(yōu)勢盡快轉化成為經(jīng)濟優(yōu)勢。特別是要盡快將鶯歌海-瓊東南海域發(fā)展成為中國近海天然氣儲量和產(chǎn)量增長的主要基地之一,同時積極開發(fā)東海和渤海海域天然氣。力爭到2010年,中國近海海域累計探明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以上,產(chǎn)氣200億立方米。

(4)加快輸氣管網(wǎng)建設。圍繞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柴達木和鶯歌海-瓊東南海、東海6大含氣盆地,按照"合理布局、全面規(guī)劃、遠近結合、統(tǒng)籌兼顧"的原則,建設全國性天然氣骨干管網(wǎng),改變中國目前基本上是單一氣源對單一用戶、缺乏足夠配套調(diào)峰能力的輸氣格局。天然氣消費市場主要集中在中部、東部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因此,我國天然氣供給體系,應形成由東海、南海海域向東南沿岸,西部地區(qū)向中部、東部發(fā)達區(qū)輸送的總體格局,同時,積極建設從俄羅斯到東北、從哈薩克斯坦中亞到西北的輸氣干線,逐漸形成縱貫南北、橫穿東西、連接海外的天然氣管網(wǎng)。

3.國際化經(jīng)營戰(zhàn)略

目前,世界石油資源和生產(chǎn)仍處在上升階段,供大于求,且供應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我國周邊國家石油資源十分豐富,北有俄羅斯,西有中亞和中東,南有東南亞和澳洲,東有南美。利用周邊地緣政治,有利于我國加快發(fā)展海外石油業(yè)務。

我國石油國際化經(jīng)營的目標是:逐步建立長期穩(wěn)定、多元化的全球油氣生產(chǎn)與供應基地,力爭使海外油氣權益產(chǎn)量在油氣進口量中的比例達到1/3~1/2.一是積極開展國外石油直接投資。采用購并、控股等多種方式,參與國外石油勘探開發(fā),重點放在北非-西非、中東、南美、中亞-俄羅斯、亞太等地區(qū),形成一定規(guī)模的海外石油生產(chǎn)、供應基地。

二是擴大國際石油貿(mào)易。在來源方面,適當減少從中東地區(qū)的石油進口,增加從中亞、俄羅斯等國家的進口;在貿(mào)易方式方面,應改變短期合約、現(xiàn)貨交易方式,盡量多采用中長期合約、期貨貿(mào)易、招投標等方式;在品種方面,不僅要進口原油,還要引進管道天然氣、LNG,出口成品油;在進口渠道方面,積極開辟陸上通道,積極促成俄羅斯安加爾斯克-大慶輸油管道;積極建設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中國東北、環(huán)渤海地區(qū)的輸氣管道;積極建設哈薩克斯坦-新疆的輸油管道。

三是建立亞太能源安全多邊合作體系。從油氣地緣政治角度出發(fā),加強資源國與消費國的合作,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組織"的作用,加強與俄羅斯、中亞五國的油氣資源合作,重視與東北亞的日本、韓國合作,在合作中增進了解、減少矛盾,在信任中解決雙邊問題。目前在這方面的考慮較多,主要有:建設中亞-中國-日本、俄羅斯東西伯利亞-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西西伯利亞-中國的油氣管道,以油氣運輸管網(wǎng)和油氣利益為紐帶,把不同制度的國家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吸引跨國公司參與管道的建設與經(jīng)營,從而保證東北亞石油消費國的共同利益。

四是大力發(fā)展海權。國家要通過發(fā)展海權,來維護長期、穩(wěn)定的海上貿(mào)易利益,增強對開發(fā)范圍內(nèi)海洋油氣資源的實際影響力或控制力。

4.國家石油儲備戰(zhàn)略

世界上主要消費國家不僅多方開辟石油生產(chǎn)、供應基地,而且建立大量的儲備,以穩(wěn)定供求關系、平抑市場價格、應對突發(fā)事件。美國的石油儲備是4個月,日本是3個月。IEA規(guī)定90天凈進口量為石油儲備量標準。目前,我國還沒有戰(zhàn)略石油儲備,現(xiàn)有的原油、成品油儲罐屬企業(yè)儲備,不能用作戰(zhàn)略儲備功能。

我國在"十五"發(fā)展計劃中明確提出:"建立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維護國家能源安全"。國家石油儲備已于今年正式啟動,初選一期建設地址在大連和青島黃島,預計到2005年底,將建成1600萬立方米儲備規(guī)模。

建立國家戰(zhàn)略石油儲備體系,應實行國家儲備與企業(yè)儲備相結合,以國家儲備為主的方針,爭取建成相當于90天石油進口量的國家戰(zhàn)略儲備能力。國家儲備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和管理,保證穩(wěn)定供應;企業(yè)儲備是生產(chǎn)經(jīng)營使用的周轉性石油儲備。國家儲備與企業(yè)儲備應嚴格分開,以保證國家儲備庫的石油在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準確無誤。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盟| 阿图什市| 新化县| 鄄城县| 搜索| 铁岭市| 齐齐哈尔市| 营山县| 五家渠市| 屯留县| 兰西县| 常山县| 横峰县| 大新县| 全州县| 屏山县| 安岳县| 彭州市| 大埔县| 沙坪坝区| 深水埗区| 环江| 吴堡县| 绿春县| 乐业县| 林州市| 将乐县| 灯塔市| 耿马| 泾阳县| 沅江市| 福建省| 平顺县| 洛扎县| 鱼台县| 长乐市| 拉萨市| 营口市| 德庆县| 交城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