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54: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澳門游記,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發展峰會召開“葡萄酒界第一夫人”品鑒“中國制造”
近日,由《新聞晨報》和《知味葡萄酒》雜志舉辦的“發現中國:2014中國葡萄酒發展峰會”在上海召開。這場中國葡萄酒的頂級峰會,迎來了代表全世界最頂尖水平的葡萄酒大師,杰西斯·羅賓遜、貝爾納·布爾奇、伊安·達加塔等。他們用“眼睛,鼻子和舌頭”第一次集中規模地對國產葡萄酒進行了品評。
鄭鈺“宇宙之光”個展亮相今日美術館
“宇宙之光——新視覺藝術語言探索”鄭鈺個人作品展在北京今日美術館三號館成功開幕。今日美術館執行館長高鵬、意大利駐華使館文化處代表Leonilde Callocchia、國際藝術策展人董璦琿、學者姚遠等各界嘉賓應邀出席了開幕式。此次展覽由今日美術館主辦,張逸良擔任策展人,展出了鄭鈺2010-2014年創作的40多幅作品。
卓展五棵松店打造京西休閑購物天堂
南臨長安街,西臨西四環,在有著京西CBD之稱的“五棵松生活圈”中,一個巨大的L型建筑物——卓展購物中心正在吸引越來越多京城人們的關注目光:不僅因為他坐擁34萬平方米的超大體量,涵蓋高端國際奢侈品牌、高端餐飲、影城、精品超市的多樣業態,以及集美食、休閑、購物、運動、娛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服務體系。
樂視影業曝年度最強片單
近日 ,樂視影業召開了主題為“歸來、創新、傳承”的年度峰會,張藝謀導演攜簽約樂視之后的首部作品誠意歸來。當天的活動中,樂視影業首次曝光了2014年將發行、制作的備受行業關注的影片,簽約或合作的導演中不乏張藝謀、吳宇森、陸川、郭敬明、西蒙-威斯特等業內大牌。
飛利浦hue登陸中國
風靡全球的個人無線智能照明系統——飛利浦hue現已正式登陸中國,為中國的消費者開啟了家居照明的全新時代。飛利浦hue被業內喻為“最智能的燈泡”,它改變的不只是房間的環境,更是生活的姿色:hue能夠改變你房間的氛圍,讓你從1600萬色的色域中自由選擇所愛。
《鐘馗伏魔:雪妖魔靈》陳坤、李冰冰3D魔幻巨制
日前,由陳坤、李冰冰、趙文軒、包貝兒、吉克雋逸等聯袂主演的3D魔幻巨制《鐘馗伏魔:雪妖魔靈》在京舉辦開機會,會當天制片人安曉芬、監制鮑德熹、導演趙天宇攜一眾主演悉數亮相。片中陳坤將飾演鐘馗,而李冰冰將首次扮演妖。據悉此片將于2015年2月19日,即羊年大年初一全國上映。
巧克力百分百
3月18日至31日,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開啟“巧克力百分百”觸動味蕾之旅。活動期間,您不僅可以在酒店大堂西側的酥園,觀賞到現場手工制作巧克力的全過程,還可以親自品嘗、參與制作。酥園的巧克力品種繁多,包括夾心、酒心,比如五糧液巧克力和金萬利酒巧克力。每款都是低調的奢華。
荷蘭雷鬼樂團TENTEMPIES北京之旅
2014年在籌備新專輯的同時,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雷鬼樂隊TenTemPies將帶著他們原汁原味的拉丁雷鬼音樂來到中國,展開長達三天的北京音樂現場之旅。此次北京之行系受SOTX(Sound Of The Xity)邀請,TenTemPies將于4月2日在兩個好朋友,4月4日在壇酒吧,4月5日在糖果三層亮相。
黃磊亮相迪士尼英語專家論壇
迪士尼英語始終長期支持對業內最新研究的投入,并組織眾多教育交流活動。今年,備受期待迪士尼英語年度專家論壇活動上,國際知名教育專家、世界英語教師學會前主席、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副校長及應用語言學教授劉駿博士和著名演員、影視導演、北京電影學院教師黃磊應邀出席了迪士尼英語專家論壇。
德國百年浴缸品牌卡德維亮相玉泉營居然之家
3月15日,馳譽歐洲的德國百年浴缸品牌卡德維(KALDEWEI)正式入駐南三環西路58號居然之家玉泉營店。據悉,卡德維已在北京的高端酒店市場嶄露頭角,與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酒店、萬達鉑爾曼大酒店、國際飯店、七星酒店、首都機場希爾頓大酒店等多家五星級高端酒店成功合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新課導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有效地構建愉悅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深深地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誘導學生把學習新知的壓力變為探求新知的動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師對新授內容的巧妙的導入,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習的能動性、自主性,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巧設懸念,創設情境
學生學習新知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包含著屬于非智力因素范疇的情感,它是學生智力發展的內驅力。在導入新課時,需要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建“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必然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達到最佳的狀態。
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后,學生回答:“能!”接著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里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著,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愿望。
二、利用已學知識,啟發學生的思維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根據認知心理學的同化理論,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起固定作用的觀念,教者可以把它當成聯接新、舊知識的紐帶和橋梁。奧蘇伯爾稱之為“組織先行者”。
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游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著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后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那么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么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里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游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啟”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巧借實物器件,激發學生思考
學生學習新知總是在一定的情感中進行的。新授前,教者應構建“愉”、“悅”的教學情感,使學生在一節課開始,就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陶冶。而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數學能力。
在小學教學中,如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有效地構建愉悅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深深地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誘導學生把學習新知的壓力變為探求新知的動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師對新授內容的巧妙的導入,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自主性,創設和諧的教學情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巧設懸念,創建“憤”、“緋”情境
學生學習新知是一種特殊的情、知相伴的認知過程,這個過程包含著屬于非智力因素范疇的情感,它是學生智力發展的內驅力。在導入新課時,需要教者巧設懸念,精心設疑,創建“憤”、“緋”情境,使學生有了強烈的求知欲望,這必然促使學生自覺地去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使情、知交融達到最佳的狀態。
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老師先寫出一個數“321”,問學生這個數能不能被“3”整除,經過計算后,學生回答:“能!”接著老師讓每個學生自己準備一個多位數,先自己計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來考考老師,每個同學報一個數,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判斷出哪些數能被3整除,哪些數不能被3整除。這時,教室里氣氛十分活躍,大家似乎都想來考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報的多位數都能快速準確地判斷能否被3整除,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著,老師進一步質疑:“你們自己不用計算,能準確地一眼就看出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此時,掌握新知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愿望。
二、巧用舊知,營造“啟”、“發”氛圍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性、系統性強,新知是舊知的發展和深入。根據認知心理學的同化理論,學生原有認知結構中起固定作用的觀念,教者可以把它當成聯接新、舊知識的紐帶和橋梁。奧蘇伯爾稱之為“組織先行者”。在教學“認識幾分之幾”時,老師先給同學們講一 段“孫悟空分月餅”的西游記故事。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位賣月餅的老爺爺,望著那香噴噴的月餅,孫悟空和豬八戒讒得直流口水。老爺爺說:“你們要吃月餅可以,我先得考考你們”。他拿出四個月餅,說:“四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兩人很快答出。然后又拿出兩個月餅平均分給兩人。最后他拿出一個月餅問:“一個月餅平均分給你們倆,每人得幾個?”悟空和八戒回答說:“半個”。那么半個用一個數表示怎么寫呢?這下便難住了悟空和八戒。這里利用學生們喜愛的西游記故事,很自然地從整數除法向認識分數過渡,利用舊知做鋪墊,過渡到新知。真正做到了“啟”而能“發”,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三、巧借道具,構建“愉”、“悅”情感
學生學習新知總是在一定的情感中進行的。新授前,教者應構建“愉”、“悅”的教學情感,使學生在一節課開始,就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陶冶。而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圖畫等教具,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應用數學能力。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學校的多邊形花池等實物圖,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來尋找角。在教學“比的意義”時,正值前夕。老師出示一面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滿懷激情地說:“同學們,今年12月20日澳門就要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了。這是一面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它的長是3分米,寬是2分米”。然后再引出比的意義。這里,既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師生共同營造出無比自豪的“愉悅”氛圍,同時,美麗的區旗也使學生受了藝術美的熏陶。 當然,新課的導人方式很多,如講故事。猜謎語、做游戲、聽音樂,簡單的一個設問,普通的一聲問候,甚至一句無聲的體態語。總之,這一切都要圍繞一個目標,那就是為學生學習新知創造一個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創造性,讓學生愿學、善學、樂學。
四、導課應具有“吸引性”
烏申斯基曾說過:如果是最初教學充滿形象色彩,才能為兒童多種感官所接受,我們就能使自己講授的知識所接受。注意力是學生的先導,它對學習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是先天的好動,無意注意占很大成份。所以,在上課開始要注意利用導入新課這個重要的教學環節,在極短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既是激發創造性活動的誘發劑,又是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原動力。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在導入新課時,教師請學生用事先準備好的2、7、3三塊數字卡拼出不同的6個三位數。學生人人動手動腦,投入緊張的拼數活動,在此基礎上,教師提出問題,誰最先發現拼出的哪些數能被3整除?如果把卡片7換成卡6,現在拼出的數還能不能被3整除呢?通過計算,這些數均不能被3整除,為什么呢?到底跟什么有關系?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自然而然地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自然地過渡到新知識,使學生感到舊中有新,新知不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轉貼于
宋代朱熹說:讀書無疑者,要教有所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為長進。有針對性的導課也可讓學生在課開始時進行質疑,根據知識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質疑,讓學生帶著自己極欲尋求的答案進入課堂,探求新課。德國教育學家第多斯惠曾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要精心設計每節課的導入環節,激勵、喚醒和鼓勵學生們的求知欲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7年7月1日,祖國20周年。
6月30日晚,香港會展中心,在《心連心?創未來》慶祝祖國20周年的文藝晚會上,香港歌手古巨基以一曲《明星》,串起了舞臺屏幕上香港電影輝煌燦爛的數個光影瞬間,其中閃現的不少片段,出自《葉問》《桃姐》《一代宗師》等電影,這些影片屬于香港導演與內地合作拍攝的合拍片。 香港星光大道
20年來,大批導演集體北上,他們在各自的銀海泛舟中畫下新的事業版圖,成就了千花競秀的新風景。
而電影作為文化的載體,也將日益成為兩地溝通的橋梁,見證同根同源的內地與香港文化融合、文化繁榮的美好明天。
《少林寺》也是合拍片
在不少人看來,2003年內地與香港簽署CEPA(《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后,香港導演北上內地拍攝電影才成為可能。
事實上,早在1982年,轟動一時的現象級電影《少林寺》就是一部合拍片。影片由香港導演張鑫炎執導,匯聚了內地專業武術隊的精英。在片中擔任主演、后來蜚聲國際影壇的動作明星李連杰,在接到導演邀約的前一年,剛剛因傷退出內地武術界。
影片在嵩山少林寺取景時,寺內的荒草足有一米高,十分破敗,就連匾上“少林寺”三個字都是重新粉刷的。《少林寺》上映后,不僅李連杰的命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少林寺也一躍成為年輕人的朝圣之地,當時不少學生都有過離家去少林寺學藝的沖動,甚至還引發了全社會的大討論,足見《少林寺》的影響之深。
1983年,香港老導演李翰祥結束與邵氏的合作,北上拍攝了兩部清宮歷史題材的影片,影片主創涵括內地與香港兩地的演員。值得一提的是,這兩部影片都獲得了在故宮實地拍攝內外景的機會,紫禁城的草木磚瓦、朱門金殿,為片子增添了沉郁氣質與歷史現場感。
在片場還發生過一件趣事,在演員餐食的分配上,內地演員每餐只有饅頭、咸菜,而來自香港的演員則有餐車送飯、葷素搭配。無奈之下,飾演慈禧太后的劉曉慶某次便趁機拿走了“咸豐皇帝”梁家輝的餐券,與“慈安”“奕?”等內地演員分享。上世紀80年代香港團隊在合拍片中的優勢地位,由此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張徹、許鞍華等不同代際的香港導演,也都曾于80年代赴內地拍攝影片,可以說,他們共同開創了香港導演北上的先聲。
光輝不會到此結束
美國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曾說:“全球有三個地方的電影業有足夠的后續力:美國、印度、中國香港。”上世紀70年代開始,香港電影進入黃金時期,影響力遍及亞洲。當時內地幾乎每一座城鎮的每一個錄像廳,都在放映《英雄本色》《古惑仔》《逃學威龍》,港式動作片c“無厘頭”喜劇,是內地“70后”“80后”的青春記憶。
90年代中期,香港電影不復黃金時代“東方好萊塢”的地位,開始由極盛走向衰落。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好萊塢特效大片的沖擊、外埠市場的流失、盜版的猖獗、影片質量下滑且同質化現象嚴重,等等。吳宇森、洪金寶、成龍、周潤發、楊紫瓊等香港影壇的核心力量紛紛出走好萊塢,謀求更好的發展。
2003年,香港“非典”肆虐,進一步加劇了香港本土市場的萎縮。其間縱有《無間道》等救市之作出現,也難以挽回香港電影業整體的傾頹之勢。同一年,張國榮、梅艷芳等影壇巨星相繼離世,人們不免喟嘆:恐怕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
而轉機也出現在2003年。這一年,內地與香港簽署CEPA協議,根據CEPA協議及2008年補充協議相關規定,香港電影不再受引進片配額限制,內地與香港合拍的影片享有國產片待遇,出品方的分賬比例也提升至35%左右。
CEPA協議為陷入瓶頸的香港電影注入了新的生機、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也為香港導演北望神州的征程翻開了濃墨重彩的新篇章。 香港導演林超賢在電影《湄
公河行動》片。場試戲
從“水土不服”到“漸入佳境”
北上之初,一些香港導演嘗試將自己較為擅長的警匪片、賀歲片等電影類型“嫁接”到內地影壇,但在票房和口碑上卻遭遇一連串的“水土不服”,究其原因,還是未能把準內地觀眾的“脈”。
例如《大內密探靈靈狗》《新倩女幽魂》《新東成西就》《家有喜事2011》等影片,在對經典影片炒冷飯的同時,生硬地加入了內地元素,卻造成了“兩頭靠、兩頭不討好”的局面,既沒有真正吸收內地文化和價值訴求,也喪失了香港電影的精髓。
香港是座商業之都,浸潤其中的香港電影人,也深刻理解適者生存這一商業法則。在電影市場上經歷一番淘洗之后,香港導演探索出了不同的生存之道。
比較突出的嘗試是用商業電影講述主旋律故事。從《十月圍城》開始,《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動》等影片,都是在商業動作片的電影類型中,加入了內地主旋律的價值內涵,讓耳熟能詳的樣板戲作品有了江湖俠義的緊張激烈;讓緝毒警察跨國追擊的新聞事件有了血肉豐滿的人物底色。
較晚開始北上的杜琪峰在拍攝《毒戰》時,選擇熟稔內地警匪電影制作規律的海潤電影作為出品方,在內地創作尺度與銀河映像的獨特風格之間找到了平衡,片中孫紅雷飾演的緝毒警察在滿是冰塊的浴缸中顫栗解毒的場景,是緝毒電影的一大突破。
2017年7月1日,許鞍華執導的合拍片《明月幾時有》上映。作為博納“紅色正能量三部曲”的終篇(前兩篇分別是《智取威虎山》與《湄公河行動》),影片以主旋律電影中少見的女性視角娓娓講述了香港“東江縱隊”的抗日往事,賦予紅色記憶一種細膩雋永的魅力。影片成功與否還未可知,但該片對主旋律電影的文藝探索,不失為一次大膽的嘗試。
而接下來即將上映的《建軍大業》《紅海行動》,也繼續延續著香港導演的紅色之旅。
捕捉共同的情緒
北上的另一種成功探索,則是拍攝扎根現實社會土壤、更為“接地氣”的作品。這些作品致力于捕捉兩地的共同情緒,不僅是對內地語境的呼應,更是一個時代下兩地共同的價值思索、共同的情感旨歸。
在這條路上走得最好的當屬導演陳可辛。
從《如果?愛》關注北京外來人口的生活境況開始,《中國合伙人》切入內地創業大潮下“中國夢”的實現過程、《親愛的》聚焦“打拐”引發的親情倫理問題,這些作品都植根當下社會環境、帶有濃厚的現實色彩。
《如果?愛》中躺在冰河上的周迅,不僅是北京外來人口的代表,更是喚醒了所有離家漂泊人的同路之悲。
除此之外,賀歲片也是香港導演北上之后持續發力的電影類型。回顧近幾年內地電影市場的賀歲檔影片,除了《美人魚》以33億元創下國產電影票房紀錄,《澳門風云》系列總票房達25億元,《功夫瑜伽》突破17億元,《西游?伏妖篇》票房超過16億元,《西游?降魔篇》和《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票房均超12億元,《西游記之大鬧天宮》突破10億元大關。
春節檔大受歡迎的影片,幾乎都被《澳門風云》系列和《西游記》題材“包”了。前者以王晶的賭神系列為依托,而后者的“背景”更為雄厚,不僅有劉鎮偉《大話西游》的實力加持,更自帶《西游記》源遠流長的超大IP,是內地與香港兩地觀眾最為熟悉的文化寶庫。
從這個層面看,賀歲片的票房成功并非偶然,它巧妙地捕捉到了觀眾在年節時分的共同愿望:幸福、美滿、大團圓。但這種成功若想長久地復制下去,恐怕還要在影片質量上再下一番功夫。
互相成全、不斷交融
對于內地影壇而言,香港導演集體北上,帶來的不僅是電影類型上的推陳出新,更有在香港商業社會長期浸潤下形成的高效、專業、多元化的電影產業形態,擁有大量實踐經驗的電影制作、發行人才,以及獅子山下開拓進取、精耕細作的工匠精神。
而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所形成的港式電影文化、電影語言和電影風格,也在深刻影響、啟迪著內地影人,如在《港濉貳都灞俠》等影片中,就處處能看到“香港制造”的情訓咨。
另外,香港大批導演北上,也為香港本土青年導演提供了創作的空間。特別是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設立的香港電影發展基金和香港藝術發展局發起的“鮮浪潮”電影計劃,從政策層面對香港青年導演進行助力扶持,讓他們得以通過拍攝小成本影片不斷錘煉能力、積攢經驗,在講好香港本土故事的同時,陸續為華語電影輸送新鮮血液。
值得一提的是,彭浩翔、曾國祥等青年一代北上導演,就是先在香港本土獲得了認可,才有了北上拍片的基礎。因此,香港影壇的中堅力量集體北上,從長遠看,并不會造成香港本土影壇的真空,反而能使其成為華語電影的“創意園區”。
關鍵詞:網絡日志; 目的地形象; 質性分析; 華山
收稿日期: 2011-03-14; 修訂日期: 2011-07-01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區域旅游流對旅游網絡信息的時空響應研究》(41001077)、陜西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基于信息共享平臺的關―天經濟區旅游聯動發展研究》(2010JK114)
作者簡介:
張高軍(1988-),男,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碩士生。李君軼(1975-),男,博士,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旅游市場開發及旅游信息化。張柳(1985-),女,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碩士生。
1 引言
長期以來,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一直是國內外旅游研究的熱點。在評價目的地旅游發展和目的地營銷成功與否的過程中,學界廣泛認同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項重要指標(Tasci,Gartner,2007)。Greaves和Skinner(2010)以英國皇家迪恩森林為案例地的研究表明,良好的目的地形象可以有效提高游客的重游率,Chi和Qu(2008)利用結構方程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認為積極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對目的地滿意度和忠誠度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國內旅游學界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也表明,旅游目的地形象將對旅游者的消費決策產生相當影響,它是旅游目的地營銷的重要內容(黎潔,呂鎮,1996)。旅游目的地形象對于旅游目的地發展的重要性在國內外已達成普遍共識。
借助中國知網和springer link、EBSCO等數據庫進行文獻梳理后發現,國內外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普遍采用問卷調查方法獲取原始研究數據(Chi,Qu ,2008;O’Leary,Deegan,2005;張宏梅,等,2011;李祗輝,2011)。然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互聯網絡的作用已從一個信息交流工具擴展到數據與觀點來源、公共話語空間乃至具有重要現實影響的社交空間”(于海波,2011)。越來越多的游客通過網絡獲取旅游信息,“利用網絡相互分享旅途體驗或感受,從而使得有關旅游的大量輿論信息在網絡平臺上得以有效地交匯”(姚占雷,等,2011),這就使得利用網絡獲取數據來研究旅游現象成為可能。
網絡日志自由、開放和共享的特性能夠較充分地反映出游客對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認知和感受,可以藉此內容研究游客對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已有一些學者進行了相關研究,如:Choi等(2007)使用CATPAC Ⅱ軟件,驗證了“文本分析方法不僅可以進行定性研究,而且可以進行定量研究”,進而研究了澳門的旅游目的地形象。Huang等(2010)通過對網絡日志的研究認為,積極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對游客的購買行為具有正面影響;張文和頓雪霏(2010)以網上發表的大陸游客赴臺游記為樣本,就大陸游客對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進行了歸納和分析,發現“大陸赴臺旅游者對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主要以正面評價為主”;高靜等人(2009)以網友點評為基礎,通過文本分析和對應分析對國內4個海濱旅游城市的感知形象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國內旅游者對海濱旅游城市整體形象的感知主要集中于風景/自然吸引物、海灘、城市衛生/干凈、特色美食/小吃/飲料等方面”。綜觀以網絡日志為數據源的研究成果,略顯不足的是,對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研究多傾向于討論積極感知,而對目的地形象消極感知的關注有所欠缺。基于此,延續已有研究成果的方向,本文通過采集有關華山旅游的網絡日志,運用質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扎根理論的方法,試圖從中系統地提取出華山旅游形象的積極感知因素和消極感知因素,既可以為目的地管理者提供參考,也可以作為豐富目的地形象研究方法的一種嘗試。
2 案例地擇取
華山是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西安市以東120km的華陰市境內,北臨黃河,南依秦嶺。華山作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5A級旅游景區,以“險”著稱,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其2010年游客接待量153萬人次。但是華山風景區在旅游收入、接待游客人次方面和其知名度不相匹配,均遠遠落后于同類型山岳景點
接待人次數據的比較參見“中國旅游百強景區”排行榜(2010),其中:廬山483萬、九華山423萬、衡山420萬、泰山396萬、云臺山391萬、五臺山321萬、武當山230萬。該榜單由“中國旅游總評榜組委會”(其成員為全國22家主流媒體),詳見:http:∥.bqjq/。
。與此同時,互聯網上存在大量與華山旅游相關的網絡日志及網友點評,便于從中分析游客對華山旅游形象的感知,以探究提升華山旅游形象和吸引力的途徑。因此,本文選擇華山作為研究對象。
3 數據獲取
本文通過以下途徑收集研究資料:百度、Google等知名搜索引擎的搜索結果;攜程、驢媽媽、游多多、到到旅游網以及華山吧等旅游虛擬社區;新浪網、新華網等知名網站旅游頻道。由于所獲相關游記數量過于龐大(僅通過百度搜索關鍵詞“華山游記”就獲得相關詞條達一百多萬條),故按以下條件進行篩選:① 2008-2009年之間點擊量超過2000次的游記和2010年以來點擊量超過1500次且回復超過10條的游記(考慮到網絡日志對潛在游客的影響力);② 游記中對華山旅游有細致的和帶有情感傾向的描述(入選日志必須信息完整且可用于文本分析)。經過篩選,截至2011年2月14日,本文最終得到92篇網絡日志
通過對表1所列各大旅游網站的檢索(截至2011年2月14日),共得到2046條網友點評,其中好評1874條,好評率91.59%(見表1)。有172條對華山旅游不足之處的評論,連同華山吧內9條對華山旅游的負面評論,共搜集到對華山旅游的181條負面評論。這92篇華山游記和181條負面評論即為本研究的原始數據。
4 華山旅游形象的積極感知因素分析
對92篇網絡日志進行分析和歸納,從中提取出華山旅游形象的積極感知因素主要有7個,分別是:險峻壯觀、自我挑戰之地、圓夢之地、武林圣地、風景俊秀、寄情之地、紅色旅游之地(見圖1)。其中華山之“險”在92篇游記中有89篇提及,占樣本總量的96.74%,遠遠領先于其它積極感知因素;“自我挑戰之地”、“圓夢之地”、“武林圣地”可分為一組,對游客影響比較明顯;其余3個為第三類積極感知因素,對游客吸引力有限。
華山之“險峻壯觀”無疑令游客印象最為深刻,在日志中游客多次使用“自古華山一條道”、“華山真是太險了”、“刀劈斧砍”等語句形容華山。從樣本來看,華山游客最主要的旅游體驗就是“險在華山”。如網友“老陸”所說:
“華山,是我心儀已久的一座山,因為一個險字吸引了我。”
“自我挑戰之地”為華山形象的第二大積極感知因素。隨著游客旅游觀的逐漸成熟,他們需要更高層次的旅游體驗,即自我實現。正如網友“我是麒麒媽媽”在游記中所說:
“華山之行存在于我們的計劃中很久了,不僅僅是為了征服五岳,還因為它出了名的險峻,總是忍不住讓人生出挑戰的欲望。”
“圓夢之地”是華山形象的第三大積極感知因素。由于種種原因,使得部分游客對華山向往已久。到訪華山,不是因為別的,僅僅是和華山有個約定。如網友“mdxlaichen”所說:
“有朋自遠方來,華山是重要一站,正好一道了卻我的小小心愿。”
排在第4位的華山形象積極感知因素是“武林圣地”。金庸、古龍、梁羽生等人的武俠小說幾乎影響了所有中國青少年,在青少年心中埋下了親近華山的種子。樣本分析也顯示了武俠小說塑造的華山形象對游客產生了很強的吸引力,18.48%的游客在游記中坦言受到武俠小說的影響。正如一位攜程網會員所言:
“金庸的武俠小說,伴隨很多人的成長。令人向往的獨孤九劍、氣勢磅R的洪七公大戰歐陽鋒、小龍女的活死人墓、全真七子、袁承志等讓人耳熟能詳的橋段,總是讓人在午夜夢回中,彷佛置身處華山之巔,與重陽真人論劍談道,與周伯通左右互搏。而這一天,終于與心愛的老婆攜手登上華山,感受一下諸多俠義之源:華山!”
令人意外的是,山岳景觀中一般比較重要的積極感知因素――山岳風景在華山游客心目中只排在第5位,僅有11.89%的游客認為華山“風景俊秀”對自己而言是積極感知。從游客日志中可以看出,山岳風景之所以在華山游客心目中吸引力有限,并不是因為華山風景不美,而是因為人們對華山之“險峻”的強烈感知遮蔽了對“俊秀”的感知。如網友“學習游”所說:
“山美。想了半天形容華山的詞字,不知取舍,最終指尖敲出的卻是這俗俗的“美”字。華山以險著稱,世人盡知,“刀削斧劈”,貼切真實。不過,也許人們有先入為主的感覺,到了華山,只關注其險,卻錯過了其他。”
華山旅游形象的第6個積極感知因素是“寄情之地”。作為“中華五岳”中的西岳,華山在游客心中是一座具有恒久魅力的山,從游記中可以讀出作者被華山強烈地吸引,“情有所系”。這部分游客的行為動機可能源于對華山的一種情感依戀。如網友“daiao”和“角落里的娃娃”在游記中寫道:
“最近一些日子想爬華山的沖動越來越強烈,于是約了幾個好友,打算親自體驗一下華山的情懷。”“那里有座山在等我,一直都這么覺著。”
“紅色旅游之地”是華山形象的第7個積極感知因素。該部分游客數量不多,他們的旅游動機中滲入了一些個人的特殊情感。如一位游多多網友所言:
“小時候在野外看智取華山的電影,給我的童年留下來深刻的印象,今天能夠親自來登華山,心里覺得很是興奮。”
由上述可知,從92篇游客的網絡日志中提取出7個華山旅游形象的積極感知因素,但是我們發現,華山旅游資源中非常重要的兩類資源――文化旅游資源和地質旅游資源,卻被網友忽視而未出現在華山旅游形象的積極感知因素之列。
華山躋身“五岳”之一,其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必然極為厚重,但通過對網絡日志的分析后發現,僅有兩篇游記提到華山的文化旅游資源。其一為網友“丹鳳街”在游記中寫道:“這座自古以來被人津津樂道的奇險天下第一山,兒時的我已有了諸多幻想:‘沉香劈山救母’、‘吹蕭引鳳’、‘韓愈投書’、‘華山論劍’種種傳說已使我神游許久”。其二為網友提到了西岳廟是歷代皇帝祭祀華山神的地方。僅此而已,在92篇日志中僅有兩篇。
其實,華山的文化底蘊絲毫不遜于其它名山大川。華山是道教圣地,道家老祖陳摶、華山派創始人郝大通、以及歷代文人墨客都在此留下了種種勝跡和傳說。華山的地質旅游資源非常豐富,如地質遺跡、巖石遺跡、構造遺跡、花崗巖山峰地貌遺跡、花崗巖山谷地貌遺跡、花崗巖微型地貌遺跡、地質災害遺跡等等。游客對華山的這兩大資源的忽視,反映出華山對這些資源還未曾開發或開發力度不足,也說明了這些方面是華山進行深度開發,繼續提升旅游競爭力的重要著力點。
5 華山旅游形象的消極感知因素分析
相比游客對華山旅游形象的積極感知因素,點評中所指出的華山旅游的不足更加值得深思。這些不足直接制約著華山旅游的開發高度。要將旅游業做大做強,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優勢,另一方面要盡可能的彌補劣勢,修復旅游開發過程中的短板因素。游客對華山是寬容的,在181條負面評論中鮮有差評,但這并不意味著華山旅游盡如人意。誠如一位游多多網友在點評中所寫:
“身為一名陜西人,華山又是陜西的品牌,我實在是不愿意給華山差評,但華山里面的住宿實在是太差了,價格貴就不說了,被褥還又濕又潮,而且在餐廳吃飯時候還吃出來亂七八糟的東西。”
本文使用扎根理論的方法對181條游客的負面評論進行概念化、逐一登錄并提煉,經過三級編碼過程,最終將這181條負面評論凝煉為5個核心類屬、13個二級子類,如表2所示。
從表2中可以看出,在所列5個核心類屬中,“旅游體驗”類消極感知因素所占比列最高,為28.18%。旅游體驗所蘊含的需求結構是構成旅游競爭力的重要因素(龍江智,2010),因此,如何在原有基礎上豐富游客體驗成為彌補華山旅游短板的首要問題。在與旅游體驗相關的負面點評中,有一部分問題可能是緣于游客自身的個體因素,包括個體的體質、旅游閱歷及旅游態度等。還有一部分問題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如網友提到的由于天氣原因沒能看到日出;對于這樣的情況,景區可以通過完善氣象監測系統來預先告知游客,以避免游客出現過大的心理落差而導致旅游體驗降低。游客還提出了旅游開發過程中華山景觀遭受破壞的問題,對此開發者應慎重對待。
在負面評論中占比第二的核心類屬是華山景區的旅游基礎設施。在此核心類屬中包含了游客最為不滿的二級子類問題,即華山的食宿問題。樣本中13.81%的負面評論指向華山的食宿。另外,被游客廣為詬病的景區廁所問題在華山景區同樣存在,華山的服務設施不完善也引起了游客的負面評論。
在“旅游安全”核心類屬中,“財產安全”問題更令游客擔憂,其在負面評論13個二級子類中位列第五。安全需要是人的本能需要,安全問題是人們出行時考慮的重要因素,安全保障欠缺的旅游目的地將弱化其本應有的吸引力。
在“旅游服務”核心類屬中,游客主要對華山景區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缺乏、人員素質和服務效率等有所不滿,而工作人員服務意識的落后將直接影響到游客的旅游體驗。
在有關華山景區環境問題的負面評論中,游客的批評多指向華山的衛生環境。雖然在多數情況下衛生環境的破壞是由于部分游客亂扔垃圾造成的,但景區保護環境的宣傳和管理不力也是原因之一。隨著華山游客的增多,華山景區的衛生環境問題已日漸凸顯。
6 研究結論
本文以華山為案例地,利用網絡日志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在研究過程中使用了文本分析法和扎根理論的方法,系統地提取出游客對華山旅游形象感知中的積極感知因素和消極感知因素,主要結論如下:
(1) 游客對華山形象的積極感知因素主要有7個,分別是:險峻壯觀、自我挑戰之地、圓夢之地、武林圣地、風景俊秀、寄情之地、紅色旅游之地。
(2) 華山旅游形象的積極感知因素來源中不包括兩個重要的類別――華山的人文旅游資源和地質旅游資源。這兩類資源在網友的游記中極少被提到,反映出華山在旅游開發中對自身所具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地質資源未予以應有的重視。
(3) 游客對華山旅游形象的消極感知因素可分為5個核心類屬和13個子類。應采取切實措施對這些不足加以改進,以提高游客滿意度,進而提升華山的旅游形象。
本文的不足在于,研究過程中只是對網絡日志和點評進行了簡單的量化,并未考慮權值因素,如依據網絡日志作者在論壇或網站上的威望或等級賦予相應權值。這是本文的一大缺憾,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予以完善。オ
(注:本文還得到陜西師范大學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費項目《旅游信息科學的若干理論和方法初步研究》(09SZZD06)的資助。)
參考文獻:
[1] Chi C G Q,Qu H.Examining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s of destination image,tourist satisfaction and destination loyalty:An integrated approach[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4):624-636.
[2] Choi S,Lehtoa X Y,Morrison A M.Destination image representation on the web:Content analysis of Macau travel related websites[J].Tourism Management,2007,28(1):118-129.
[3] Greaves N,Skinner H.The importance of destination image analysis to UK rural tourism[J].Marketing Intelligence & Planning,2010,28(4):486-507.
[4] Huang Ching-Yuan,Chou Chia-Jung,Lin Pei-Ching.Involvement theory in constructing bloggers’ intention to purchase travel products[J].Tourism Management,2010,31(4):513-526.
[5] O’Leary S,Deegan J.Ireland’s image as a tourism destination in france:Attribute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43(3):247-256.
[6] Tasci A D A,Gartner W C.Destination image and its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7,45(4):413-425.
[7] 李祗輝.大型節事活動對旅游目的地形象影響的實證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1(2):110-113.
[8] 高靜,章勇剛,莊東泉.國內旅游者對海濱旅游城市的感知形象研究――基于對攜程網和同程網網友點評的文本分析[J].消費經濟,2009(3):62-65.
[9] 黎浩,呂鎮.論旅游目的地形象與旅游目的地形象戰略[J].商業經濟與管理,1996(6):62-65.
[10] 龍江智.旅游競爭力評價范式:反思與啟示[J].旅游科學,2010(2):26-39.
[11] 姚占雷,許鑫,李麗梅,等.網絡游記中的景區共現現象分析――以華東地區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為例[J].旅游科學,2011(2):39-46.
[12] 于海波.網絡話題作為定性數據來源的研究方法探討――以旅游動機研究為例[J].旅游科學,2011(1):46 -53.
[13] 張宏梅,陸林,蔡利平,等.旅游目的地形象結構與游客行為意圖――基于潛在消費者的本土化驗證研究[J].旅游科學,2011(1):35-45.
[14] 張文,頓雪霏.探討大陸旅游者對臺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基于網上游記的內容分析[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11):75-83.
A Research on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 of
Huashan Scenic Spot:Based on Text Analysis of Weblogs
ZHANG Gaojun, LI Junyi, ZHANG Liu
(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 an 710062,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ourists’ perceptions of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s through weblogs and comments collected from Baidu,Google and some other tour websites.With the 92 weblogs and 181 negative evaluations selected under some determined conditions,the authors used text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visitors’ perceptions of the image Mount.Huashan.The result shows that it’s a proper way to research perception through weblogs.The authors extracted 7 main active perceptions from 92 weblogs and 181 negative comments which include 5 key kinds,and 13 small classes of negative perceptions as well.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rich culture deposits and geological resources of Mount.Huashan,which are active perception,deserve in-depth development.
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在中國這樣一個神秘而又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家安家落戶自然不乏理由。然而,在多靈符西方人的眼里,這個亞洲巨龍仍然是遙遠未知的,人們可以列舉的也只有中國的兒個少數歷史事件而已,如馬可波羅的游記或者的“”……。對其它外國人來說,中國最吸引人的有各色美食;而對我來說則夢想著有一天能登上中車的萬里長城,或去看看神秘的紫禁城以及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寶兵馬俑。――題記
我作為一個外國人,在中國這樣一個神秘而又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家安家落戶自然不乏理由。然而,在多數西方人的眼里,這個亞洲巨龍仍然是遙遠未知的,人們可以列舉的也只有中國的幾個少數歷史事件而已,如馬可波羅的游記或者的“”。對其它外國人來說,中國最吸引入的還有各色美食;而對我來說則夢想著有一天能登上中國的萬里長城,或去看看神秘的紫禁城以及世界雕塑史上的瑰寶兵馬俑。
我與中國的不解之緣始于1986年。那時,我在西班牙格拉納達翻譯大學主修中文。雖然我不太清楚我為什么會選擇這門語言作為自己的專業,卻感覺到我的生命會從那一刻開始全然改變。
初學普通話是艱難曲折的。對我來說,中文的發音,四聲和語音語調的變化特別復雜。
學習了一年以后,我決定去冒冒險。把所有的行李背在一只背包里,我來到了中國。那一次我是從廣州入關的,這對我有限的語言知識來說,真是不小的考驗。因為普通話我尚且不容易明白,更不要說廣東話了,簡直難如登天。
在廣東,我見識了中國飲食的博大精深,“吃在廣東”的傳聞的確名不虛傳。當我在珠江邊閑蕩的時候,看到許多人家就住在江上停泊的船里。船是他們的謀生工具,也是他們的家。他們在水與岸之間耐心地搬運各種貨物或生活所需的物品。
經過十四個小時的航程和十個小時泥濘、坑洼的路途,我終于見到了讓我向往已久的桂林山水。那些郁郁蔥蔥拔地而起的秀麗的山,那些波光粼粼清澈如條條玉帶一般環繞的漓江水仿佛把我帶進了夢幻中的仙境,讓我不禁流連忘返。
然而到了上海我就高興不起來了,那里的氣溫我感覺快到四十攝氏度了!連外灘上那些記載著這座城市輝煌歷史的古老宏偉的歐式建筑,也在熱浪里變得懶洋洋的失去了應有的魅力。我熱得快要窒息而死,心里直犯嘀咕,“這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1987年的中國和今天的中國差別很大。現在來中國旅行所享有的舒適和便捷是那時候一點兒都不具備的。即便如此,我仍在一個半月的時間里去了不少有趣的地方,每到一處,我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充滿了新奇,而當地的人也看我好像外星人。他們對我眼睛的顏色,蒼白的皮膚津津樂道,我也默默觀察他們的特征和習俗。
那時,大多數的中國人都穿著藍色的衣服,好像制服一樣,帶著帽子,腳上穿一種黑色的,非常便宜但很實用的布鞋。平常吃得也很樸素,主要就是米飯和蔬菜。中國的人民幣正面印著勞動人民的臉。我注意到有開著拖拉機的婦女,還有工人、農民、少數民族的側影,而背面通常都是中國各地不同的美麗風光。
那時店鋪里的小老板都用算盤算賬。一大早,人們都三五成群地來到街邊一起打太極拳,當然,那時候街上幾乎還沒有車。有一次,我感冒去看一個醫生。一個上了年紀的老醫生接待了我,他號了號我的脈,又讓我把舌頭伸出來看了看顏色,就給我開了處方。處方里居然有蛇膽!這件事讓我迷惑好一陣子,但我的病卻真得很快就好了。
中國讓我深深地著迷!然而,我決定正式在中國安頓下來還是到1991年我大學畢業以后。我申請在當時的北京語言學院(現在的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學習兩年漢語和國際貿易,并且獲得了中國政府的獎學金,這樣我就不用再使用外匯券了!外匯券比普通的中國老百姓用的人民幣要值錢,可我只能到一些指定的商店去購買東西。在友誼商店里,我可以買到一些在其他商店買不到的東西,所以那時候,我的自行車基本上是一年換一次,因為總是被人“相中”而拿走。
后來受中國內陸美麗風光的吸引,我決定離開北京,搬到了四川成都。在一群快樂的居民中,在彌漫著辣椒香的空氣里,在植被豐饒的土地上,在潮濕滋潤的氣候里,我度過了非常愉快的一年。
學生時期的生活是精彩而令人難忘的,也讓我有不少漫長的假期可以用來到各地旅游,去尋找和發現這個巨大又具有多元文化的國家的魅力所在。我到過許多相隔遙遠風格各異的地方,例如西安、香港、拉薩、烏魯木齊、澳門、大連、蘭州、九寨溝和喀什。
在三年學生生涯的游歷中,中國,以她五彩紛呈的多民族文化,南北東西各領的美食,以及古老燦爛的歷史文明,完全征服了我,我越來越欣賞這個逐漸以實力出現在世界舞臺上充滿希望的國家。
由于國內工作的需要,我與中國的緣分被迫中斷了七年。在這七年里,我沒有一天不想回到中國。雖然,當時我周圍的人都很難理解我對一個如此遙遠,文化迥異的國家的思念,我卻清楚地知道,我的幸福只有在幾千公里外的那塊土地上才能找到。
2001年,《中國畫報》邀請我擔任西班牙文版的專家,使我有機會重新回到北京。這份雜志的專業性工作,讓我拓寬了對中國的認識,加深了對中文的了解,找到了好朋友,甚至也有機會游歷更多的地方。
在同事的幫助下,我發現了更多令人著迷的地方,例如河南的龍門石窟,洛陽的牡丹節。而山西的平遙古城,在我看來是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杰出范例;海南島,則是一個熱帶的樂園;少林寺,河南的另一處勝跡;河北唐山,興建在1976年大地震廢墟上的新城
從我第一次踏上中國的土地到今天已經17年了。在這17年中,我見證了這個國家已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各種巨變。現在,北京正在籌備2008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她將成為銘記歷史的一次盛會;而上海,2010年世博會的主辦城市,在亞洲經濟中,正以勃勃生機悄悄扮演著的重要角色。
——西安游記之一
剛接觸古詩詞時,特喜歡辛棄疾的詞,其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即是最喜歡者之一。“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登高悲望故都的神態、心境都躍然紙上。
其實,辛棄疾此時遙望的并不是“長安”,而是淪陷于金人之手的宋都汴京,只不過漢唐時長安一直是京都,辛詞人就把它代指汴京了。
這種指代在唐代之后的古詩詞中是很常見的。當然唐代及之前的詩人一般不會這樣用,如李白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所說的長安就真是長安。
我也曾遙望長安,因為漢唐盛世,長安是國際性大都會,會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另外,古詩詞中經常提及長安,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一些有關漢唐的文學作品也經常提到長安,如《西游記》中就說它“自周、秦、漢以來,三州花似錦,八水繞城流。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樓。華夷圖上看,天下最為頭,真是奇勝之邦。”加之評書也有這樣的內容,小人書也有這樣的內容,讓我覺得長安城內處處神奇。
待到我遙望的時候,長安已不叫長安,而叫西安,據說西安這個名字是在明代確定的,這之前,長安因失去帝都地位已多次更名。我雖然知道自己遙望的是西安,可心里想的卻還是漢唐的那個長安,因為漢唐是中國歷史最輝煌的時期,是對我們的民族和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的時期,不然我們怎么會自稱“漢人”,而被外國人稱為“唐人”呢?
我遙望已更名為西安的長安,倒不是因為有李詩人和辛詞人那樣的家國情懷,而純屬好奇,就想看看這座千年古都還殘留著哪些昔日輝煌,能尋到哪些舊聞逸事。
沒想到世事悖拗,沒想去的地方因為工作關系無意中去了,而向往的地方卻一直沒有機會去。退休后,本以為自己的腿可以自己做主了,誰知也不盡然,還得征求老伴兒的意見。她一聽說西安是大西北就搖頭,她想去的地方是沿海城市,于是我們先后游覽了廣州、海南、香港、澳門、青島等城市和曹妃甸、東戴河等景區,卻一直與西安無緣。
直到今年夏天,女兒要帶她兒子去看兵馬俑,我才有了機會——她要帶我和老伴兒一起去玩兒。女兒通過攜程旅行網訂了一個只為我們4人服務的“私家團”,是雙飛,專車專導,聽著很不錯。7月5日,西安之旅成行。
上午10點多,快要登機的時候,女兒突然緊張地問我,攜程訂的機票是不是錯了,怎么廣播里說要飛往西安咸陽呢?我說,咸陽離西安很近,說不定就是西安的一個區,西安的機場在咸陽也正常,因為機場一般都與市區保持一定距離,應該是沒錯的。后來的事實也證明,攜程訂的票沒錯,我們去西安就是要在咸陽機場下飛機。
出站的的時候,攜程安排的導游和司機已在站口等候。導游是一位年輕的女士,姓吳,司機是一位中年男士,姓張。都是當地人。
開車后吳導游說,到西安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我感覺這與“咸陽離西安很近”的說法不符,立即向吳導游求證,咸陽是不是西安的一個區。吳導游肯定地回答,不是,咸陽是另一個市。我問西安是否還有其它機場,吳導游說沒有。我又問西安的機場為什么不建在西安,而要建在這么遠的咸陽?吳導游說,西安原來有機場,在市內,后來城市發展,機場需要遷出,而當時正搞西咸一體化,便把機場定建在了咸陽。我對這樣的決定很有意見,來回太不方便了。
車往南行,至一長橋,見有“渭河大橋”的標牌,我便問吳導游,橋下是否就是“涇渭分明”中的渭河。吳導游說,正是,再往前走一會兒,你就能看到河水了。車到橋的中部,我終于看到了渭水,淺淺的,靜靜的,像是一片死水。水面本來就不寬,加之許多地方還隆出沙洲,顯得更為窄仄。這就是“晚來清渭上,疑似楚江邊。魚網依沙岸,人家傍水田”的渭河?真令人難以相信。
在這首唐代詩人冷朝陽所作的《晚次渭上》的詩中,渭水還是“清渭”。據說當初“涇渭分明”這句成語中所謂的分明是“渭清涇濁”,而現在已是“渭濁涇清”了。吳導游說,“涇渭分明”的兩河交匯處,就在西安的東北部。由于此次旅游沒有安排觀覽“涇渭分明”,這一溝溝兒的渭水到底如何與涇水交匯,就不得而知了。
看到渭河大橋,我又想起長安的另一座橋——灞橋,那可是一座經常出現在古詩文中的名橋。灞橋位于長安城東,是灞河上的一座橋,古人往東送別親友時,一般就送到這個地方。那時河邊栽滿柳樹,人們要折柳枝相送,以表依依惜別之情,據說是因為“柳”與“留”諧音,贈柳枝帶有挽留之意。李白的《憶秦娥》詞中就有“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句子(灞陵近灞河)。我于是又向吳導游詢問灞橋的情況,她說,我們去兵馬俑時要經過灞橋,那兒是關中八景之一。每至春風起時,灞河畔柳如煙,絮如雪,人們便叫此景為“灞柳風雪”。她還說經過時會提醒我看一看。可后來她忘了,我也忘了。不過我倒不為此事過分遺憾,因為后來聽說,我們經過的灞橋并非古灞橋,那座經常出現在古詩文中的古灞橋,早已損毀得只剩下遺址了。
由灞橋我又想起了另一處古人常去的地方——樂游原。李白的《憶秦娥》詞中也提到它:“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樂游原位于長安城南的黃土臺塬之上,四望寬敞,是當時的游覽勝地,經常是游人如織。很多古詩詞中都提到它,最有名的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向吳導游詢問此地時,吳導游就背誦了這首詩。我一直以為樂游原在郊外,可吳導游說,它就在市區,離有名的大雁塔不遠,位于其東南。還說,樂游原現在都成了街道了,沒什么可看的。可后來得知,吳導游說的并不完全準確,樂游原并沒有完全消失,占地200多畝的西安青龍寺遺址公園就在了樂游原上。不過這座新建的公園肯定名氣不太大,不然怎么連西安的導游都不知道呢?
由于我們到達西安后的當天下午,攜程沒有安排游覽,我便問吳導游我們下午的自由活動去哪兒最好。我知道西安有好多有名的宮殿,像阿房宮、未央宮、長樂宮、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就問她可否去看看宮殿遺址。她不贊同,理由是只能看到地下基礎部分,地上沒有東西,有也是假的,如果對考古沒興趣就不要去。她還以對外開放的大明宮遺址公園為例說,里邊除了宮殿遺址的臺基,就是新栽的草和樹,有房子也是新蓋的,再就是在宮殿遺址旁邊放個模型,很小的,沒看頭。她建議我們去看大雁塔,說到了晚上大雁塔廣場上有音樂噴泉表演,非常好看,還說這個廣場是亞洲最棒的音樂噴泉廣場。
車駛入市區不久,我們看到了西安古城墻。吳導游介紹說,西安古城墻是明朝在隋唐皇城的基礎上修建的,墻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寬大于高,非常堅固。她還說,古城墻內建筑限高,所以城內城外很好區別,有高樓大廈的地方,一定是在城外。
“廣東涼茶”是嶺南人民根據本地的氣候、水土特性,在長期預防疾病與保健的過程中以中醫養生理論為指導,以中草藥為基礎,研制總結出的一類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飲料總稱。飲用涼茶是兩廣人民長期同大自然作斗爭總結而來的一種護身法寶。據有關醫藥專家介紹,涼茶涼而不寒,清熱而不傷脾胃,沒有肝腎毒性,四季皆宜,無病時可防病,有病時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濕”。以“廣東涼茶”這一來自家鄉、來自身邊、充滿生活情趣、為學生所熟悉的特產作為綜合實踐活動主題,可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興趣。該活動旨在通過學生對“廣東涼茶”的了解、追溯、探究、分析、歸納,開啟心智,陶冶情操,增長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增強愛生活、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懷。
二、活動目標及參與對象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和學會與人交往、分享樂趣的品德。2.通過活動,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參與社會生活的意識。
(二)知識與技能:1.讓學生了解和掌握廣東涼茶的有關知識。2.通過調查,培養學生一定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分工合作的能力。3.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和動手實踐能力的能力。
參與對象:六年級全體學生。
三、活動的實施過程
整個活動的過程與方法分為開題活動一實踐活動一交流活動一展示活動四個階段:
(一)開題活動階段:主要探究活動是了解廣東涼茶的有關知識。在課堂上,老師展示有關廣東涼茶知識圖片。通過討論提出有關廣東涼茶的歷史來源、種類、作用、特點及我鎮市場銷售情況等。
1 確定研究方案。①研究方法:查閱書籍、上網查找、實地考察、交談訪問等。⑦研究工具:相機、設計調查表等。
2 探討研究的內容。探究的主要內容有:有關廣東涼茶的歷史來源、有關廣東涼茶的種類與特點、有關廣東涼茶的作用、有關廣東涼茶在我鎮市場銷售情況等。學生自愿參加自己喜歡研討的項目,組成小組,每個小組選出一個組長,負責本組人員的組織與協調工作。
3 討論研究的方法與途徑。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討論出各組所探究的內容和探究的方法與途徑:①廣東涼茶的歷史來源(通過查閱書籍、上網等形式收集資料);②廣東涼茶的種類與特點(通過查閱書籍、上網、訪問當地老人等形式收集資料);③廣東涼茶的作用(通過查閱書籍、上網等形式收集資料);④廣東涼茶在我鎮市場銷售情況(通過網上查閱、訪問當地店鋪等形式收集資料)
4 開展收集資料活動。
(二)實踐活動階段:根據活動內容,組成四個小組,即:QQ小組;活潑小天使小組;小健兒小組;偵察員小組。具體分工為:1.QQ小組:探究廣東涼茶的歷史來源;2.活潑小天使小組:探究廣東涼茶的種類與特點;3.小健兒小組:探究廣東涼茶的作用;4.偵察員小組:探究廣東涼茶在我鎮市場銷售情況。經過同學們兩周時間的努力,各小組的調查活動開展得較為順利。在活動中,各小組都能按制定的計劃完成調查任務。
(三)交流評價階段:
1 交流評價形式:①總結;②展示探究成果。
2 交流活動:通過座談的形式,教師與學生一起交流和分享活動的心得體驗。各小組不但展示了自己小組的調查成果,還談了自己在本次活動中的深刻體會。
(四)成果展示活動階段:
1 QQ小組通過網上查找到并歸納出廣東涼茶的歷史來源。
涼茶的歷史悠久,最早的是由鶴山人王澤邦于1828年創始的王老吉涼茶,隨著千千萬萬的“老廣”漂洋過海,涼茶也終于開始了它的五大洲之旅。1898年至1903年梁啟超赴美考察期間,曾著《新大陸游記》一書,書中有載:“西人有喜用華醫者,故業此足以至富。有所謂王老吉涼荼,在廣東貼銅錢兩文、售諸西人或五元或十元美金不等云”便是歷史的見證。公元306年,東晉道學醫藥家葛洪南來嶺南,由于當時瘴癘流行,他得以悉心研究嶺南各種溫病醫藥。葛洪所遺下的醫學專著以及后世嶺南溫派醫家總結勞動人民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的豐富經驗,形成了嶺南文化底蘊深厚的涼茶,其配方、術語世代相傳。關于涼茶的歷史典故、民間傳說在嶺南和海外廣為流傳,經久不衰。數百年來,林立于廣東、香港、澳門的涼茶鋪,形成了一條嶺南文化的獨特風景線。
2 活潑小天使小組通過訪問和上網查找到了王老吉、夏桑菊茶、金銀花茶、五花茶等廣東涼茶的種類、成分、特點、功效。
3 小健兒小組通過網上查找到并歸納出廣東涼茶的作用。
涼茶,是指將藥性寒涼和能消解內熱的中草藥煎水做飲料喝,以消除夏季人體內的暑氣,或治療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嚨疼痛等疾患。吃火鍋、吃小龍蝦、吃辣子魚、吃燒烤……凡是可能讓人內火上升的食物,很多人總會在同一時刻將目光投向涼茶。涼茶總的作用是清熱解毒、清肺潤燥解暑,涼茶對于廣東人,可以說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涼茶”。制作涼荼所使用的草藥能有效去除^體的毒素,起到提高人體免疫能力、抗御細菌、病毒的感染,平衡陰陽、柔潤肌膚的作用。除了清熱解毒外,涼茶還可去濕生津、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等,還可治目赤頭痛、頭暈耳鳴、疔瘡腫毒和高血壓,夏天完全可以當清涼飲料飲用。
“媚皮族”是Mappie的音譯,Mappie是mature(成熟的),affluent(富裕的),pioneering(開創性的)首字母合成詞,用來形容社會上正在
崛起的一部分五六十歲、仍然活躍的、追尋樂趣的人們。Mappie這一說法起源于瑞典,在那里他們有自己的雜志“M雜志”,并將自己形容為一群“有錢有閑也愿意消費”的老人。按照M雜志的說法,到達60歲其實就是進入一個新的40歲。
58歲演繹人在旅途
苗姐退休好幾年了,58歲的她,孫女已經一歲半。假如按照以前的年齡推算,她得往老年人里排,年輕人怎么也得喊她個大娘,但苗姐拒絕這種稱呼,讓大家一律叫她老姐姐。用她的話說,50歲正是中年階段,人生又迎來一個嶄新的段落,而且還要過健康有樂趣的日子。
和苗姐差不多的老同事,有的窩在家里照看下一代,有的常年思念異鄉生活工作的兒女,成為孤寂的“空巢老人”。苗姐卻很灑脫,兩口子沒有把生活目標鎖定在晚輩身上,很“老資情調”地攜手走在路上,以隨心隨走的游者姿態,用獨特的方式調配出另一種生活色彩。苗姐喜歡旅游,年輕時除了經濟不允許,孩子和工作也把人捆綁得無法抽身。如今,有閑錢,有時間,生活的主旋律也不再以兒子為軸心,開始有條不紊地籌劃她和老伴的“中年旅途”。
苗姐每年至少要外出旅游三次,最初沒經驗,只敢去周邊省市轉悠。再往后,苗姐的目標逐漸朝著國際方向邁進。前年去了英國,去年到了德國。如今已經儼然成為周圍老伙伴旅游的權威指南,就連很多年輕人都自嘆不如。
苗姐的老伴除了做好“保鏢”的職責,同時也兼任攝影師。他把行走在路途上的萬般風景全部攝入鏡頭中,再配上切身感受的文字描述,人還在他鄉異國,游記文章已通過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傳到網上。很多朋友送給苗姐倆字――“老資”。
苗姐時常感慨,一定得抓住時尚活力的尾巴,力爭做好“媚皮族”。現在苗姐的家庭很有意思,老兩口成天琢磨著怎樣規劃豐厚的樂趣生活,小兩口自力更生“不啃老”,承擔起屬于自己的養育重任。苗姐的至理名言是:老輩人不管下代的事,自己活得健康陽光,也是給孩子減輕負擔。
60歲阿姨最愛“潮”語
從物資系統退休的李阿姨今年60歲,平時非常喜歡上網,還喜歡看電影。現在和人交流,她總是習慣性地將電影或網絡上的臺詞搬到生活中來,她在大學當輔導員的女兒小劉常常向同事炫耀稱:自己的媽媽說話太“給力”了。
據小劉介紹,李阿姨曾是某物資公司的會計,退休后一直都在家休息,常常會上網看一些電影。像這幾天,她嘴上說的,要么是“今天菜市場的菜,神馬都是浮云”,要么就是“媽媽做的飯,那是一個傳說”之類的。最近甚至還迷上了《讓子彈飛》里的臺詞:“我很少和人講心里話,這話到嘴邊了,你讓我咽回去啊……”
李阿姨對年輕人嘴里講出來的潮語特別感興趣,平時聽到新鮮的立刻追問意思,并想辦法應用。上網聊天“小盆友”、“小童鞋”張嘴就來,很多陌生網友都不相信對方是一個60歲的老人。
小劉說,她媽媽還常常用一些特別有意思的電影臺詞當做自己的QQ簽名,比如最近就是“美貌與智慧并重”,“你總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打死我也不說”等等。交談中,李阿姨說:“我覺得孩子們的語言挺有意思的,我們要想跟上時代就得能和他們溝通,知道他們說的是什么,想的是什么。”
77歲奶奶情迷時尚
29歲的外孫女小嚴是這樣向朋友介紹自己的奶奶的:卷卷的短發、一件黑色緊身衣、搭著黃色花紋披肩、戴著一副大墨鏡。奶奶陳淑玉,77歲了,酷愛時尚。陳奶奶的鄰居都很喜歡這個時尚的老太太:“她總是穿得時髦、體面,有時還戴著墨鏡。每個第一次見到她的人都不相信她已經77歲了!”
陳奶奶非常樂意和年輕人探討時尚話題,特別是流行服飾,她都感興趣。用她的話說“我已經退休23年了,但對時尚衣著的追求從來沒有停止過。同時她還喜歡收集香水、墨鏡、披肩、帽子。陳奶奶稱,她一般都是在旅游的時候才買這些東西。她現在用的就是去年從香港購買的香奈兒香水。“北京、上海、澳門、香港、廣州都去過。一般會待上半個月,我和老伴看風景、購物、吃當地的美食。”她與老伴結婚54年,兩人非常恩愛。前幾天,她還自己到哈市一家著名影樓訂了一套婚紗照,要和老伴補拍一套現代婚紗照。孩子們聽說都很支持,這個時尚的奶奶是他們家里的寶。
74歲爺爺癡愛熱舞
“跳舞可以鍛煉身體,還可以愉悅身心。”今年已經74歲的梁占輝老人是一名拉丁舞發燒友。1996年他從一家工廠退休,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體育舞蹈,從此便無法自拔。從倫巴到恰恰、從拉丁舞到摩登舞,他幾乎試過了所有的熱舞。
自從愛上跳舞后,梁占輝老人自己出錢參加了國際標準舞培訓中心的培訓,從那里系統地學習了不同種類的舞蹈。隨著他的舞步越跳越好,他也開始當起了老師。
“我先后教的學生都有300多人了。”梁占輝老人稱,現在他每天下午都到香坊家樂福廣場免費教拉丁舞。自從他教授拉丁舞蹈以來,來“拜師”的人就絡繹不絕。目前,他的學生年紀最小的只有8歲半,最大的有60歲。“梁老師不僅外表年輕,思想也很時尚。”一名林業大學的學生說,她從來沒有看見過這么大歲數、又能跳得那么規范的人。她跟著梁老師學拉丁舞3個月了,與梁老師交流起來一點也不累。
萬達電影樂園是專門為視聽體驗定制的電影殿堂,建筑外觀由擔任過北京奧運會、倫敦奧運會等開幕式藝術總監的藝術大師馬克?菲舍爾設計,內部的娛樂項目由世界排名第一的主題樂園設計公司福瑞克參與打造。在這個擁有六大主題區、總面積相當于14個足球場大的夢幻王國中,你絕對可以玩得盡情盡興。
僅有一街之隔的漢秀,由前太陽馬戲團核心團隊成員、頂尖舞臺藝術大師弗蘭克?德貢執導,首次將中國楚漢文化與現代表演藝術相融合,結合了震撼人心的前沿技術與挑戰體能的極限表演,在270度三維空間內,上百名藝術家無間斷地展現10余種藝術形式為一體的華麗表演,讓你切實感受目不暇接的精彩。
本刊編輯親赴武漢,提前感受了“武漢雙驕”奉獻的光影盛宴,你也快來親身體驗這場極致視聽享受吧!
萬達電影樂園 Wanda Movie Park
全球唯一室內電影主題樂園
萬達電影樂園的外形來源于楚漢文化的代表―編鐘,在六大擁有頂級技術的主題區內,游客可以身臨其境地游覽西游王國、飛躍湖北古今、穿梭神奇蟲洞、親臨災難現場……每個區域風格統一,沒有一寸地盤會讓你中途“出戲”。樂園內還有琳瑯滿目的衍生品商店和各類美食,可以輕松度過一整天的美好時光。 推薦游客:浪漫情侶、家庭親子、三代之家(共144席)
飛越湖北
觀看時座椅會跟隨畫面視角移動傾斜,帶你進入圓弧形屏幕的情境內―跟隨一只仙鶴上天入地,穿越古今,在神農架與武當山之間俯沖翱翔,在赤壁之戰的連天炮火中驚險逃離,在三峽大壩的撲面浪花中飛梭而過……清風水霧拂面,果真有飛起來的感覺。
星際旅行
由曾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的Pixomondo團隊打造。看《星際穿越》沒爽夠的影迷一定要來這里試試,你將搭乘神舟星艦執行太空任務,一路上穿越黑洞、進入水星、逃離外星生物追擊……小朋友還能在預演區學到很多太空知識,寓教于樂。 推薦游客:年輕族群、科普教育、普通大眾(共90席) 推薦游客:家庭親子、企業團體、校園科普教育(共96席)
自然威力
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特效團隊R&H制作。在這場體驗中,人類遇到過的各種天災會一股腦向你砸來,火山爆發、龍卷風、地震、海嘯……你如同《颶風營救》里那個無畏的老爺子一樣,駕駛著“攔截者號”深入災難中心,你可要坐穩啊!
五大特色 世界最強
總建筑面積10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8000人入場。
“金編鐘”外形由10824根高科技納米金條構成,擁有多項環保建筑認證。
游樂項目由獲得41項奧斯卡大獎的世界頂級特效公司耗時3年打造。
擁有全球最大的500席5D主演廳,首創3D互動射擊騎乘設備。
擁有世界3大特色屏幕:最大視角屏幕、最大立體屏幕、最大球形金屬屏幕。 推薦游客:青年男女、游戲玩家、極客(共500席)
終極能量
由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公司打造。在500人的超大放映廳內,3D影片、動感座椅、聲光水霧、真人表演等匯聚成5D體驗,臺上臺下巧妙聯動,共同打造出一場驚險的機甲戰爭,刺激程度不遜于親身參加阿湯哥的《明日邊緣》戰役。 推薦游客:家庭親子、校園師生、普通大眾(共120席)
西游斗魔
提供世界首創的3D互動騎乘射擊設備,拿大銀幕打游戲,這可是其他地方享受不到的體驗,就連進場前都要乘坐小火車前往射擊場。游戲包含眾多《西游記》經典情節,師徒四人“出演”的游戲規則介紹短片制作精美程度不亞于好萊塢動畫電影。 推薦游客:喜愛刺激的年輕族群(共400席)
極速飆車
由《環太平洋》《碟中諜4》等大片的特效團隊BaseFX制作,適合追求速度和刺激的年輕人體驗,顛簸、撞擊、飛躍、甩尾、穿越煙霧……讓你感受一次難辨真假的賽車過程,親身體驗“速度與激情”的釋放。
游玩攻略 一手掌握
票價
成人平日320元/人,周末及節假日400元/人,優待票(老幼軍殘)240元/人。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四10:00~20:00;周五及節假日前夕10:00~21:00;周六、日及節假日9:00~21:00。
交通
樂園位于煙霞路1號(漢街西端),乘坐地鐵4號線到楚河漢街站下車步行可達。
周邊
從樂園出來沿1500米長的漢街而行,可看到萬達百貨、蠟像館、3D照相館、露天舞臺、特色小吃、創意店鋪等,還有七星級的萬達瑞華酒店、五星級的萬達嘉華酒店,吃住游玩一站式解決。
萬達電影樂園官網
漢秀 The Han Show
世界第一舞臺秀
“漢秀首演以后,世界上不再有其他秀,包括我以前的作品。”漢秀總導演弗蘭克?德貢如此評價自己的新作品。這位舞臺藝術大師曾執導過拉斯維加斯“O”秀、“夢”秀和澳門“水舞間”秀等。執掌漢秀,他擁有充分的創作空間,耗巨資建造的漢秀劇場內“機關密布”,燈光、音響、投影等豪華硬件條件一應俱全。
你絕對沒有體驗過“動”起來的秀
整場秀看下來你絕對會驚喜不斷。開場幾分鐘后,配合著舞臺的光影旋動,一樓觀眾席會在不知不覺中分成兩半向兩邊移開,而后整個二樓的觀眾席快速下降六七米,變成了一樓中央席位!這招神奇的乾坤大挪移術著實令全場觀眾目瞪口呆。
主舞臺前方的大片空地,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干燥地面變為深水池,然后前幾秒還在里面開水摩托的池子,秒速又變回空空如也的平地,如此反復數次,一池碧水比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上的還神出鬼沒。
你絕對沒有看到過如此多表演形式
在約40米高的三維空間內,不知什么時候就有人從后腦勺上方飛過來,還有人從近30米高的屋頂直接跳進8米多深的池子里,什么時候又從水底躥出一個飛天鋼鐵俠……雜技、舞蹈、跳水、沙畫、噴泉等藝術形式應接不暇,各種高科技設備讓人大開眼界。
你無須看懂整場秀所講的故事是什么,重要的是全程“動”感十足且豐富多彩的親身體驗。觀演結束后,神情飄忽是必然的,邁向場外的步子也變得不太真實。此時你就會相信德貢的話,這是一次不虛此行的體驗。不出國門就能觀賞到世界一流舞臺秀,而且它表現的都是中華民族自己的文化元素,看著就倍兒親切。 漢秀遴選演員標準嚴苛,不光注重體型及表演經驗,還對水上運動、體能負荷及英文對話等能力有特別要求。 漢秀糅合舞臺劇、雜技、水上芭蕾、跳水等多種表演形式,運用舞臺設備,通過聲光電的運用,形成戲劇性的科技呈現。
數說 漢秀
設施
建筑高63.3米,總面積8.6萬平方米,擁有16個自動升降臺組成的舞臺,2000個可移動座位。
投影
擁有3個可移動、面積225平方米的4K+高清分辨率的 LED巨屏。
燈光
超過1268個燈具、9000000流明光通量、200公里燈光線纜。
音響
350個揚聲器、18個重達2500公斤的低音揚聲器、1200個音頻通道。
特效
18臺干冰機、230個噴泉水柱,水深8.7米,容量1000萬升,相當于4個奧運會標準泳池。
體驗
三維立體水陸空、270度廣角觀演體驗,演員飛行距離最長達81.6米,高臺跳水高度27.5米,超過2倍奧運會跳水高度。
關鍵詞:情感交互;旅游紀念品;情感化
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勢必會帶動旅游附屬產品的發展,而旅游紀念品是旅游附屬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內旅游紀念品普遍存在設計同質化,產品單調,守舊等問題。隨著現代社會智能化、人性化、情感化產品設計的發展,旅游紀念品設計也應該邁出跨越傳統的步伐,與現代產品設計接軌。單純從實用性及美觀性上著手設計已經很難滿足游客的購買需求,而需要著手加強旅游紀念品的內涵設計,使產品能夠由外而內,內外兼施的滿足消費者。正如美國設計師Tucker Viemeister所說的那樣,“產品設計的未來將越來越少的關注產品外觀,而會越來越多的著眼于促進使用者和設計者之間的交流”。這也是未來旅游紀念品設計的發展趨勢。
1 交互設計與情感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產生于20世紀80年代。它涉及了人機工程學、工業設計、計算機科學、認知科學、生理學、心理學、藝術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交互設計是研究如何讓產品易用,有效并且讓人愉悅的技術,它致力于了解目標用戶和他們的期望,了解用戶在同產品交互時彼此的行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點。交互設計起源于計算機軟件,并逐漸擴展到多個領域。在使用網站、軟件、消費產品、各種服務的時候,使用過程中的感覺就是一種交互體驗。隨著網絡和新技術的發展,各種新產品和交互方式越來越多,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交互的體驗。使人很好的認知產品,從容的操作,在交互中進行美好的體驗,使使用后擁有美好的回憶是交互設計的最終目標。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它與態度中的內向感受、意向具有協調一致性,是態度在生理上一種較復雜而又穩定的生理評價和體驗。人與人交流時,可以通過人面部表情,說話的語音語調以及肢體工作和文本信息等方面來感知對方的感情。隨著情感計算(affective computing)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情感交互設計成為后工業時代人機交互設計的主要發展趨勢。情感交互就是使人機交互可以像人與人交互一樣自然、親切、生動和富有情感。
2 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情感交互設計的意義
傳統旅游紀念品往往將設計重點放在外觀造型設計上,而忽略了消費者與紀念品之間的互動關系,使設計的紀念品單方面體現旅游景區的文化及民俗,而缺少與消費者之間的情感交流。旅游紀念品作為一種地域信息性與紀念性很強的商品,是一個地區的魍澄幕、民族民俗風情的濃縮,更是游客對自己旅程的紀念和回憶;游客帶走的不僅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品位,更是游客自己的經歷與體驗。旅游紀念品設計中融入情感互動設計有以下幾點重要意義:
2.1 情感交互設計拉近人與產品的距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在滿足了自身物質需求的基礎上,開始越來越多的關注自身的精神需求。旅游紀念品與其他商品的區別就在于它重點體現的是其紀念性,其關注層面為人的精神層面。一件好的旅游紀念品設計首先應該在外觀形態上讓消費者喜愛,能夠引起其愉悅感受;應該讓消費者看到的第一眼就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好喜歡,這就是我想要的”。“情感化”是旅游紀念品設計的重點,通過情感交互設計,可以拉近人與產品的距離,滿足人的情感需求,從而促進旅游紀念品的銷售。“情”是旅游紀念品設計的靈魂,它的本質在于紀念性,可以作為永久保存,并作為人生美好回憶的一種物化形式,且在此過程中不斷地延伸人與產品之間的情感交互。
2.2 情感交互設計拉近人與環境的距離
旅游紀念品作為旅游商品,是旅游地的地域文化、人文情感和民族風貌的代表。其實質是旅游地文化的物化形式,借助旅游紀念品這種物化形式,可以更好地發展和傳播旅游地的地域文化,并使其獲得持續的生命力。然而旅游地的地域文化對于旅游者來講是陌生的,是獨立的客觀存在。旅游者只是短暫的停留在其中并繼而開,作為一個過客或者觀者旅游地給旅游者留下的印象是有限的,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很快地忘卻。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融入情感互動設計元素,使旅游者與當地旅游文化發生更親密的互動關系,使旅游紀念品成為拉近人與客觀環境的紐帶,一個故事一段美好的回憶往往比漂亮的外觀更能吸引人,且這個故事發生在旅游者的旅游經歷中,能夠被旅游者感知及解讀,同時獲得與該紀念品的情感互動。那些能夠容納情感互動元素,能夠拉近旅游者與旅游地之間的距離的旅游紀念品往往更受旅游者的歡迎,并能夠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不斷的加深彼此的情感互動,延伸旅游紀念品的紀念意義。
2.3 情感交互設計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通過對旅游者購買旅游紀念品的購買動機調查分析發現,近三分之一的旅游者購買旅游紀念品的購買動機是饋贈親友,即通過購買并饋贈旅游紀念品的方式以期與他人分享自身的旅游經歷及體驗。旅游者扮演者聯系旅游地與其親友的橋梁角色,而其旅游紀念品又扮演者聯系旅游者與其親友的情感關系。旅游紀念品的饋贈是旅游地文化的進一步傳播,又是增進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手段。試想一下這樣的兩種情境:情境一“這是我去某某地旅游給你帶回來的紀念品”;情境二“這是我在某某景區特地為你制作的紀念品”;后者應該更能拉近旅游者與親友的距離。
將帶有豐富個人情感的旅游紀念品饋贈給親朋,既滿足了中國人禮尚往來的習俗,又可以將這種紀念價值與人分享。這就是為什么旅游者自己參與制作的旅游紀念品比購買的更具有紀念意義。這便是源于情感交互設計的旅游紀念品,因此,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情感交互設計元素不僅可以提升紀念價值,拉近人與產品,人與環境之間的距離,更可以進一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距離。
3 旅游紀念品設計中情感交互傳達方式分析
3.1 外觀造型中的情感交互
有吸引力的東西使人感到愉悅;唐納德在其《情感設計》一書中提到:我們認為某個東西“漂亮”,這個判斷來自本能層次,是人類對來自外界環境的強烈情感信號的敏感反應。[1]旅游紀念品的外觀造型設計即屬于本能層次的設計,與人類的第一反應有關,即當旅游者在紀念品售賣場所第一眼看到某件旅游紀念品時,第一反應是“我想要”然后才會去關注價格以及功能等方面要素;這就是旅游紀念品通過自身的外觀造型與消費者產生情感互動,由外觀造型引發消費者的愉悅情感,并激發其購買欲望。
旅游紀念品外觀設計中,能夠激發人們情感,與消費者產生情感互動的元素包括視覺要素、聽覺要素、觸覺要素以及感覺要素。因此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看起來不錯的造型,良好的觸覺感受以及悅耳的聲音都是可以引起消費者情感共鳴的設計手段。
3.2 包裝設計中的情感互動
旅游紀念品與普通商品不同,其一,旅游紀念品大部分是由旅游者異地購買后并攜帶回家的,在整個旅途過程中,包裝設計應該能夠保護旅游紀念品的安全,并為旅游者提供便利的攜帶方式;其二,有近三分之一的旅游者購買旅游紀念品的動機為饋贈親友,作為饋禮品,包裝扮演著重要角色;綜上所述,旅游紀念品的包裝設計應該在旅行結束途中跟旅游者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動,減輕旅游者的攜帶負擔.其次旅游紀念品包裝設計應該跟受饋贈的對象產生良好的情感互動,進一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關系。
3.3 使用方式中的情感互動
真實穩定的情感需要時間去挖掘,他們來自持續的互動,人們為什么會喜愛和珍惜一件事物?起重要作用的是互動的過程,人與物的聯系,以及他們所喚起的回憶.產品的使用方式屬于情感設計中的行為層次設計,優秀的行為層次設計包括以下四個要素:功能、易理解性、易用性和感受。旅游紀念品設計有別于一般的產品設計,文化性及紀念性是其功能的重要體現,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旅游紀念品離開其文化的地域,其文化性及紀念性會逐漸削弱,因此,旅游紀念品的設計開發中實用功能的設計可以在消費者使用過程中營造良好的使用體驗,激發使用者的積極情感,從而增強人與紀念品之間的情感互動。
4 結語
與一般實用性產品不同,旅游紀念品具有較高的情感價值,是側重滿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產品,既是旅游文化的體現,又是旅游者旅游記憶的載體。旅游紀念品的開發與設計是拉動旅游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讓旅游者愿意為旅游紀念品買單并長久保存是旅游紀念品設計者需要研究的問題。旅游紀念品設計中融入情感互動因素是本文給出的解決對策,希望對旅游紀念品設計開發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唐納德?A?諾曼(美).設計心理學3:情感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2] Robert Reimann(美). About Face 交互設計精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
[3] 石潔.“京味兒”題材旅游紀念品設計[J].裝飾,2013(12):96-97.
[4] 黃光輝,孫,高秦艷.“澳門元素”在旅游紀念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裝飾,2011(10):76-77.
[5] 張海林.對旅游紀念品包裝再設計的探討[J].包裝工程,2011(1):95-98.
[6] 王玉珊,李世國.情感記憶在交互設計中的價值與應用[J].包裝工程,2011(1):56-59.
華晨宇一個非常有才華的男生,歌手圈中有非常高的人氣,實力無容置疑的,他的每一首歌都可以是代表作,每一首歌拿出來都是“華晨宇Style”.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華晨宇個人資料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華晨宇個人資料介紹華晨宇,1990年2月7日生于湖北十堰 ,中國男歌手,畢業于武漢音樂學院。 2013年參加湖南衛視《快樂男聲》獲年度總冠軍出道。
2014年1月30日,華晨宇登上馬年央視春晚并獻唱《在那遙遠的地方》 。
4月參加大型戶外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 。9月6日及7日,“火星”演唱會在北京萬事達中心連開兩場 。
9月19日,首張個人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全球同步發行,其中內地版為京東年度銷量冠軍。并憑此專輯獲2015QQ音樂年度最佳內地男歌手及第十五屆音樂風云榜年度最受歡迎男歌手等獎項。
2015年5月11日,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出爐,華晨宇綜合排名91。同年7月31日—8月2日,華晨宇火星演唱會在上海大舞臺連開三場。11月13日,參與的國內首檔音樂游學類真人秀《唱游天下》開播。12月15日,第二張專輯《異類》正式發行。
2016年3月7日,為電影《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獻唱插曲《橫沖直撞》。3月28日,出席第23屆東方風云榜,獲全民選擇男歌手、年度概念專輯等四項大獎。
華晨宇的歌推薦1.《我管你》
該曲由華晨宇作曲。華晨宇想打造出一首能和聽眾大合唱的作品,因而在一天內用鋼琴創作出了該曲。為了讓該曲更具爆發力,華晨宇邀請好友左立用一下午嘗試了各種吉他riff,從而完成了該曲的創作。為了突出歌曲精神,華晨宇特意邀請了一百位聽眾與他一起錄制和聲部分。
2.《煙火里的塵埃》
華晨宇的首張專輯文案由吳夢知撰寫,所有曲目以“雷雨煙露光夢”的概念聯接,而這首歌的概念為煙。
3.《國王與乞丐》
這是華晨宇首次在個人專輯中演繹情歌,在近萬首demo里確定了來自馬來西亞聯合作曲人Mike Chan & FaizalTahir名為《Kings & Queens》的英文小樣,FaizalTahir是馬來西亞搖滾歌手,他十分喜歡這首demo,一度惜賣,幾經考慮,決定將歌曲交給華晨宇唱,希望更多的華人聽到這首歌曲。
4.《齊天大圣》
《天籟之戰》第七期,華晨宇被素人指定要求改編西游記(86版)序曲《云宮迅音》,這首歌有強的節奏感,卻沒有歌詞,改編難度之大可以想象。讓抽到這首歌的華晨宇直呼崩潰,但24小時后,華晨宇卻把它改編成了《齊天大圣》,在經典的基礎上重新作曲,穿插rap段落,甚至還加入了“白晶晶”的橋段,而原本的純音樂經由十禾填詞更為豐富
5.《夏之旅》
網易云四號看到主唱大人說出“如果大家愿意聽的話我就唱,如果不愿意的話那其實我就離開了”差點淚奔 我不會說漂亮的話 我只是恰好喜歡同樣不善言辭的你我也知道“一輩子”這樣的詞語太縹緲 但我也深信 當你在演唱會笑道“歡迎回家” 你就是被所有火星人深愛的華晨宇 如果你說話算話,你恐怕是要唱一輩子了。
華晨宇早年經歷1990年2月7日,華晨宇出生于湖北十堰。他從小就開始接觸音樂。小學五年級之前,長笛是華晨宇的最愛。隨著年齡增長,他不再滿足于長笛帶給他的音樂世界,與父親交流并獲得支持后,華晨宇開始學鋼琴,雖然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但憑著自身的努力,他很快達到了鋼琴十級。
初中畢業時,華晨宇已經對自己的未來有了規劃,他想學更多的音樂知識,想去武漢上高中。2009年,華晨宇參加了高考。一心想上武漢音樂學院的他,專業課滿分,卻因為文化課的一分之差與心儀的高等學府失之交臂。但他堅持復讀也一定要考上武漢音樂學院。第二年即以文化課高出20多分,專業課優秀的成績,順利進入武漢音樂學院學習音樂。
2013年6月29日,《 快樂男聲》長沙唱區十強決選現場,華晨宇憑借原創 的《 無字歌》全票晉級長沙唱區10強,也因此被稱為“火星弟弟”。比賽中,華晨宇風格多變,漸漸引起關注,更得到了評委的一致肯定 。9月27日,華晨宇以1606的總分榮獲2013快樂男聲全國總冠軍 。同年9月,首支個人單曲《我和我》曝光,并收錄于2013快男合輯《 追夢敢不敢》 。11月6日,為電影《 怒放之青春再見》演唱主題曲《 青春再見》和插曲《 Hi!自由》并發行。12月代言 讀書郎學生電腦并拍攝電視廣告。12月19日,出席電影《 等風來》會,并演唱主題曲《 趁你還年輕》 。
2013年11月2日-2014年3月15日,2013快樂男聲全國巡回演唱會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等11大城市舉辦 。華晨宇在武漢,深圳,蘇州三站榮獲”城市之星“,并于最后一站杭州獲封“巡演之星“ 。2013年11月16日-2014年1月18日,代表湖南衛視參加2013直通春晚,并成為首位獲得2014央視馬年春晚邀請函的選手。
2014年1月30日,首登央視春晚舞臺演唱《 在那遙遠的地方》 。1月31日,在2014北京衛視春晚演唱《 We are young》。2月14日,參加2014湖南衛視元宵喜樂會,并首次演唱《 開到荼蘼》 。3月代言 碧生源功能茶 。4月,參加湖南衛視明星戶外旅行真人秀節目《花兒與少年》的錄制 ,節目于4月25日-6月13日每周五晚在湖南衛視播出,首播收視率即奪得同時段冠軍。6月27日,受邀成為韓國品牌ALO眼鏡首位中國代言人,并于7月赴韓國拍攝廣告 。6月28日,華晨宇2014火星演唱會開票,1分32秒售罄,多方協商后決定加場。6月,為世界級男性雜志《 智族GQ》七月號拍片并接受專訪 。8月5日,華晨宇在萬事達匯源空間召開火星演唱會會并首唱新歌 《 Why nobodyfights》,成為華語樂壇在千人演出場館召開媒體會的第一人 ,也是亞洲唯一一位在北京世貿天階大屏幕播出演唱會海報的歌手 。8月15日,首專主打《 Whynobodyfights》在新浪首發。8月16日,“雪碧音碰音”歌唱賽山西賽區總決賽暨華晨宇太原見面會在市青年宮演藝中心舉行。9月6日至7日,華晨宇2014“火星”演唱會在北京萬事達中心連開兩場,并首次采用“場館演唱,線上直播”的全新模式。9月6日的芒果TV和QQ音樂線上直播門票購買次數超過12萬,刷新演唱會O2O付費觀看模式的紀錄,當晚,芒果TV(PC、互聯網電視)和湖南IPTV共逾40萬用戶在線觀看演唱會,創明星演唱會同時在線觀看直播人數新高。9月10日,在北京舉行首張個人專輯《 卡西莫多的禮物》首發儀式暨搜狗網址導航“人氣王”粉絲見面會 。9月12日,首張專輯同名歌曲《卡西莫多的禮物》在QQ音樂首發 。同日,Pomellato寶曼蘭朵宣布華晨宇成為其旗下品牌Dodo與Pomellato67系列形象大使。9月18日,華晨宇個人首張專輯《 卡西莫多的禮物》在iTunes全球上架,9月19日,實體專輯內地版及海外版同步發行。這張專輯曲風多樣,沒有常見的愛情親情題材,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講述“我”對于自己、對于世界的感受,制作團隊相當用心,作為新人首專,足夠誠意。專輯海外版發行后在臺灣五大唱片榜蟬聯冠軍 。10月,華晨宇登意大利雜志《L’Uomo Vogue》2014年10月刊"THE MUSIC ISSUE“專題。10月18日,加盟西安超級公園音樂節 。11月7日,《卡西莫多的禮物》音樂錄影帶上線,講述生活在地球的雨果星人卡西與喜劇演員星云之間的故事,整片長達40分鐘,后剪輯成兩首單曲MV 。11月8日,出席澳門TheStarry Night Music Concert初冬音樂盛宴,現場演唱三首專輯新歌。11月18日,赴香港宣傳專輯。11月22日,在北京舉辦首專唯一場簽唱會。11月24日, 《 HI歌》第四期播出,華晨宇演繹的《 春》廣受好評并最終成為年度Hi歌 。12月1日,《 why nobodyfights》MV。12月24日,受邀出席 郎朗北京演奏會并現場合作鋼琴版《 卡西莫多的禮物》與《 微光》。12月31日,在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現場演繹《卡西莫多的禮物》與《 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