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44: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抗疫精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20年我社區文化工作以“弘揚抗疫精神,贊美家鄉變化”為總基調,以xx社區居民支援抗疫救災的精神為熱點,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居民的工作要求,發揮社區文化“基地”作用鼓勵開展不同層次、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項目,將社區的文化觸角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營造和諧發展氛圍,充分發揮小區人力和資源優勢,倡導科學生活方式,廣泛開展居民自編自演、 自娛自樂的健康有意的文化體育活動。擬定于2020年9月中旬至10月底舉辦xxx社區首屆社區文化節,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我以我心愛xxx,我以我行創文明”
活動時間:
2020年9月12日至10月26日,每星期舉辦一次活動
二、活動內容
第一階段:宣傳發動階段
1.制定出本次文化節的總體活動方案,本著隆重、熱烈、健康、節約的原則,大力宣傳文化節各項活動,為首屆社區文化節的系列活動的順利開展和進行做好充分的準備。
2.各支部從自身實際出發,結合總體活動方案做好活動宣傳和組織工作。
3.組織居民代表、社區隊伍針對文化節活動方案開討論會。
4.聯系共建單位,拉取贊助。
5.宣傳、發動居民參加社區文化。
6.制作選票,發給每次活動中參加的居民,用于閉幕式投票時使用。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階段:
(9月中旬-10月中旬)啟動儀式
時間:2020年9月12日
地點:社區健身廣場
參加人員:居委會工作人員、社區居民、街道領導、xx 大學、xx學院、xx幼兒園及社區共建單位。
2. 前期準備階段:
(1)與共建單位聯系,拉取贊助。籌備布景
(2)與社區隊伍、xx大學、xx學院聯系準備節目、排練。
(3)活動時間預計1—5小時。共10個節目
4.活動內容
(1)由xx講話,介紹社區文化節活動事項
(2) 街領導講話
(3)請共建單位講話
(4)由居民代表發言
(5)請街領導、共建單位代表、xx宣布社區文化節開始
(6)節目表演
星月合唱團、太極隊 、幼兒園、XX大學、XX學院表演隊伍出1-2個自編的與社區有關的特色節目。
開展大型廣場便民服務活動,服務內容:免費理發、免費修理小家電、免費量血壓和健康咨免費發放宣傳材料,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就業指導等各類咨詢。
現場義賣手工制作,所得收入將全部捐與紅十字會用于抗疫。
(二)主體活動
本次文化節主體活動分為:
科學生活—安心行;家庭溫馨月;和諧之韻;健康之道—文化展
(1)科學生活一—安心行:以關愛綠色家園倡導低碳生活;吸煙危害健康知識講座主題活動,促使居民以健康的生活習慣,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塑造自我。
(2)家庭溫馨月
“童心童樂親子”活動;《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知識競賽;“我畫我家、我拍我家、我寫我家”自創作品征集
(3)和諧之韻:“慶十一國在我心中”系列活動;鄰里相約納涼晚會;革命傳統教育系列活動;播放露天電影;家庭教育知識講座。
(4)健康之道一文化展:炫出別樣夕陽紅—社區隊伍展示演出;乒乓球比賽;xxx合唱團展演;舞林大會;老少同樂”社區書畫作品展;手工編織制品展覽。
三、閉幕式
時間:2020年10月31日上午9:00
地點:社區健身廣場
2參加人員:居委會工作人員、社區居民、街道領導、社區共建單位
3活動內容:
(1)由xx主任總結首屆社區文化節各項主體活動成果。
(2)請街領導講話
(3)將之前發給居民的選票,請居民投入投票箱中。由居民代表監督,居委會工作人員甄選出居民最喜愛的節目、表演隊伍。交給主持人,現場宣布票數,頒發證書。
(4)中間穿插社區隊伍表演
(5)每個活動中的第一名獲得者頒發證書
(6)給在活動中突出表現的居民、家庭發證書
(7)活動結束后,張貼紅榜
四、組織領導
xxx第一屆社區文化節暨“我以我心愛xxx,我以我行創文明”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籌備和指導工作。
籌辦組組長:xx
副組長:xxx、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監督組組長:居民代表成員:居民代表
獄警疫情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我是黨員,自愿留在一線繼續戰斗;我還年輕,青春就應該是奮斗的樣子;我妻子教的高三班開學,她帶著孩子去學校封閉了,沒有任何負擔。”X月X日,X監獄黨委做出輪換執勤的決定,已經在“疫”線戰斗了兩個月的民警X再次向黨委請戰時,說著自己的三條理由。樸實而滾燙的話語,記錄下一個普通黨員民警的忠誠和踐諾。
一、主動請纓戰“疫”線,履職盡責顯擔當。X監獄一吹響封閉管理的戰“疫”號角,X同志就主動向監獄黨委請纓。“防控疫情是最大的事,維護監管秩序是基礎,必須確保監獄的絕對安全穩定!”這是X在執勤期間說的最多的話,也是他的工作重點。
一是謹小慎微抓細疫情防控。認真學習關于抗疫工作的各種文件,嚴格執行監獄各項規定;抓好每天“消殺滅”、體溫監測、通風等基礎工作,強化衛生管理,嚴格日常檢查;主動宣講病毒防范要點、當前疫情形勢、監獄防疫措施等,消除罪犯恐慌情緒,確保思想穩定。
二是利用契機抓好教育改造。組織罪犯學習抗疫典型事跡,參加監獄組織的“疫情防控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強化罪犯愛國思想教育,引導樹立感恩意識。
三是腳踏實地抓實監管安全。X上班總是最早到達,最晚離開,每天對罪犯開展個別教育,每日談話X人次以上。組織全體罪犯以案學法,以疫情案例為載體,豐富法治教育內容,強化法紀意識;強調抗疫期間戰時紀律,教育罪犯增強自我約束力和守紀意識。
四是大膽實踐抓緊創新探索。“積極探索高戒備監區投入使用后的管理模式。”這是臨時黨總支交給X的課題。經過兩個月的思索與實踐,X提出管理與考核方法,為即將投入使用的高戒備監區積累了寶貴經驗。五是以身作則抓牢隊伍建設。連續執勤,沒有輪休,沒有調整,X不說累,不說苦,一直保持著昂揚的戰斗精神。為了緩解同志們的疲勞,他主動頂崗,哪里艱苦,他總會出現在哪里,他忙碌的身影激勵著大家共克時艱。
二、占據主動做宣傳,唱響戰“疫”最強音。X是臨時黨總支宣傳報道組副組長。常常利用夜晚休息時間總結收集民警抗疫先進事跡材料,生動講述防疫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讓民警在“榮譽中戰斗”,讓大家都對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充滿信心!他配合同事承擔起綜合協調、新聞宣傳、應急值守等任務,把初心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崗位上。
“你有你的責任,我也有我的責任,我們兩個都上吧!”X月中旬,高三準備復課,妻子作為人民教師,得知X再次請戰,電話里支持鼓勵著他,同時帶著初二的孩子一起走進學校隔離區。一家三口,全部走上了戰“疫”一線。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疫情當前,總有人默默付出,總有人無悔堅守,總有人用自己的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從“我是黨員我先上”的請戰,到“我是黨員我留下”的再次請戰,X用他的選擇詮釋忠誠,守衛安寧。
學習90后援鄂醫療隊事跡心得體會感悟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苦難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能夠催人成長,更能激發青年人積極向上的力量。不久前,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后”黨員回信,他在回信中指出,在X疫情防控斗爭中,無數青年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在“三十而立”的人生關口,仿佛“90后”們一夜之間都長大了。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絕不是被人們標簽的“垮掉”的一代,而是能夠砥礪風雨、堪當大任的一代!
“90后”的“三十而立”,立的是“信仰之旗”,譜的是“愛國之曲”。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斗爭中,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擔當奉獻,在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后”甚至“00后”。庚子之“疫”,我們“90后”迎來了屬于我們自己“不一樣”的三十歲。或許有些“90后”已經在工作崗位摸爬滾打多年,或許有些“95后”甚至“00后”剛剛參加工作、略顯稚嫩,但是我們卻有著同樣一顆信仰堅定、赤誠愛國之心。“90后”的“三十而立”,當樹好人生價值觀,立好“信仰之旗”,譜好“愛國之曲”。
“90后”的“三十而立”,立的是“擔當之旗”,譜的是“無悔之曲”。隨著“而立之年”的到來,“90后”們除了自己對人生的憧憬,還有來自父母、家庭和社會的期待。別在應該奮斗的年齡選擇安逸,“而立之年”就該是奮斗之年,我們就應該甩開膀子、扛起擔子、干出樣子,勇敢扛起家庭和社會的重擔。十七年前,曾經在“非典”時期被“白衣天使”們所守護的“90后”,如今,大“疫”當前、疫魔肆虐,我們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擔當逆行沖鋒。我們“90后”“疫”無反顧,當抗疫集結號響起的那一刻,我們沒有卻步、沒有抱怨,大家迅速集結,踴躍投身防疫抗疫工作之中。“90后”的“三十而立”應該是經風雨、見世面,不斷磨練自己的“別樣年華”,就應該立起“擔當之旗”,譜好青春“無悔之曲”。
“90后”的“三十而立”,立的是“本領之旗”,譜的是“實干之曲”。“三十而立”,戰“疫”有我,集結出征。在最好的奮斗年華,我們“90后”迎來了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疫”考和人生磨練。院子里練不出寶馬良駒,溫室里長不出參天大樹。作為“90后”的我們,應該把基層一線作為干事創業的最佳“戰場”,而不是“佛系青年”的舒適“溫床”。“后悔過去,不如奮斗將來。”想要干好基層工作既需要信心、決心,更需要不斷增強干事本領和實干精神。“90后”的“三十而立”是拼出來、干出來、闖出來的,不是等出來、望出來、盼出來的。我們“90后”要立起不懼風雨、敢拼敢闖的“本領之旗”,譜寫好青春熱血、腳踏實地的“實干之曲”。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0后”“00后”代表著青春和年輕的力量,更代表著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我們絕不能成為別人眼中“垮掉”的一代,我們要不懼風雨、勇挑重擔;我們要立好信仰、本領、擔當的“人生之旗”,譜好愛國、實干、無悔的“青春之曲”。捫心自問,作為那個“曾經少年”,我們曾經的夢想和初心是否改變?
我們要把“90后”的青春深深扎在基層的沃土之中,在為人民服務中不斷成長、在艱苦奮斗中砥礪意志品質、在實踐中增長工作本領,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關鍵詞:雞病;流行特點;防治措施
1 當前雞病流行特點
1.1 雞病的種類增多。其中傳染病的發病比例增大,占總發病率的80%,病毒病嚴重,占傳染病的60%左右,很多過去沒有的病,現在正不斷出現,如禽流感、腎傳支、腺胃型傳支、壞疸性皮炎等,而老病又不斷翻新,如超強型馬立克,新城疫(ND)、法氏囊(IBD)、變異型法氏囊病等。
1.2 發病的時間提前。許多界定已經消失,如肉仔雞患馬立克病、病毒性關節炎、腫頭綜合癥。發生于商品蛋雞產蛋期的腦脊髓炎、病毒性關節炎等過去從不發生的病,而今天卻屢見不鮮。另外象球蟲的發病日齡也延長,又如雞痘、傳支、傳喉等病都提前發病了。
1.3 疫病傳播速度加快。規模化養雞最顯著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大和雞只密度大。雞只數量的增加,導致疫病在雞群中傳播流行的速度加快。
1.4 營養代射病上升。主要表現在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雛雞多于出殼的3-5周齡發病。產蛋雞則以癱瘓、產蛋下降、蛋殼質量不佳或突然死亡為特征,還有痛風癥增多。其原因是養殖戶只重視前期體重,不重視體質;只重產蛋量不重采食量;只重養分含量,不重營養平衡;只重用藥和疫苗,不注重飼養預防;只注重飼料價格,不注重死淘率及用藥費和飼料品質;只注重產蛋率、不注重產蛋重的結果。
1.5 中毒病增加。主要是喹乙醇、亞硒酸鈉、痢特靈、痢菌凈、抗球蟲藥、霉菌、肉毒梭菌等中毒。其原因:盲目加大劑量或延長用藥時間;用藥方法不當(如飲水或拌藥不均勻);重復用藥,如中草藥中含一些喹乙醇、唑酮片、磺胺類藥物,又如一些低質飼料中含喹乙醇、痢特靈等。養殖戶在治療中用了喹乙醇又用中草藥等導致中毒。在用了劣質原料,如霉變玉米、麩皮、豆粕、魚粉和肉骨粉等造成中毒。另外甲醛、鏈霉素等中毒也是有發生。
2 常見傳染性疾病的防治
2.1 雞新城疫
癥狀為雞群發病初期,病程較短。最急性的病雞突然倒地死亡或白天正常,夜間死亡,早晨才被發現,這往往是雞群發病的先兆;但多數以急性為多見。病雞精神萎頓,食欲不振,喜歡喝水,羽毛松亂,閉目縮頸,象昏睡狀,頭下垂或伸入翅下,雞冠及肉髯漸漸變成暗紫色。病情逐漸加重就會出現特征癥狀,如咳漱、呼吸困難、流鼻液,常伸頭頸,張口呼吸并發出“咕嚕”、“咯咯”的喘鳴聲。嗉囊空虛,有液體和少量氣體,口、鼻有多量粘液,為了排除這些粘夜,病雞常作搖頭或吞咽動作,倒提病雞時口角流出酸臭液體;下痢,糞便呈綠色、黃白色,后期呈蛋清樣。從開始發病到死亡一般為3~5天。
本病流行后期,主要表現為各種神經癥狀,如腿翅麻痹,跛行或站立不穩,運動失調,伏地旋轉,頭頸向一側扭曲或頭頸后仰呈“望星”姿勢,最后癱瘓死亡。
目前對本病要采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具體方法如下:
2.1.1 定期消毒和嚴格檢疫。雞場、雞舍和飼養用具要定期消毒;保持飼料、飲水清潔;新購進的雞不可立即與原來的雞合群飼養,要單獨喂養一個月以上,證明確實無病并接種疫苗后,才能合群飼養。
2.1.2 適時預防接種。在該病流行的地區,適時接種雞新城疫疫苗可以控制本病的發生和流行。目前常用的疫苗有:新城疫I系活疫苗、新城疫IV系活疫苗、新城疫N79克隆株活疫苗,由于疫苗的毒力有所不同,在進行預防接種時應根據雞群日齡的大小、免疫狀態和免疫方式等選用相應的疫苗。
2.1.3 雞群一旦發生了雞新城疫,應對病雞隔離淘汰。死雞應深埋或燒毀。對尚未發病的雞,應緊急接種疫苗,以新城疫N79克隆株活疫苗為好,通常接種一周后,就不再發生新的病雞,疫病也就被控制。也可用雞四聯蛋黃抗體肌注。疫情控制后,再用I系肌注免疫。
2.2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高度萎靡、昏睡、飲水增多、排白色水樣稀糞為癥狀,以胸、腿部肌肉出血、法氏囊水腫、出血為病變特征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病毒病。主要危害3~6周齡的雞,2周齡以下的雛雞很少發病。本病除造成一些雛雞死亡外,還常引起病愈雞免疫抑制,導致免疫接種失敗,增加r雞對雞新城疫等許多疾病的易感性。
癥狀為健康雞群突然發病,病勢嚴重,兩三天內可使60~90%的雞發病,精神高度萎靡,縮頭、閉眼、伏地昏睡,頸部羽毛豎起,全群采食量大減,飲水增多,排白色水樣稀糞,周圍的羽毛沾有糞便,有少數病雞掉頭啄自己的,少數病雞頭、頸、身軀有震顫現象。一般發病后的第三天開始死亡,7~8天停止死亡,而且癥狀迅速消失。
防治:
1.疫苗接種。目前普遍應用傳染性法氏囊炎(B87、J87)二價弱毒疫苗,囊病3號等,可采取飲水、滴鼻、點眼等方法,一般采用飲水免疫。其免疫程序為:(1)無母源抗體(產蛋雞未免疫接種或未發生此病),雛雞在5~7日齡首次接種,5周齡后作第二次接種;(2)有母源抗體(產蛋雞進行過免疫接種或患過此病)的雛雞在14~21日齡首次接種,5周齡后作第二次接種。
2.血清治療。3~6周齡雞發病時可用抗傳染性法氏囊炎血清進行治療,每只雞肌肉注射0.5~1毫升,注射一次即可,療效迅速可靠。目前普遍采用免疫卵黃抗體來治療,肌肉注射0.5~1毫升/只。
參考文獻:
《少年強中國強》觀后感500字左右
2020年9月1號晚上8點整,迎來了第十三屆《開學第一課》節目的首播。我與同學們相約坐在電腦前觀看這檔節目。此前,我們已經知道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節目的傳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
今年的主題設定與全民抗疫的社會環境是密不可分的,立足于國家的大背景下,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參與者,沒有什么比這更刻骨銘心了。看完節目之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節目立足于“擔當”“團結”“科學”三個方面展開敘述。
鐘南山爺爺用自己的故事來鼓勵我們要勇于擔當,敢于承擔責任。他講述了自己從小的生活環境以及自己從醫的故事,讓我的內心頗受感動。
張伯禮講到了方艙醫院的歷史積累,對于生命,對于健康的思考,戰勝病毒后才能看到看到人類的力量。
陳薇講述了疫苗誕生的故事以及自己的故事經歷,給我們做了一個好榜樣。“除了勝利,別無選擇”是她一直堅守的信念,只有堅信,才能成功。
張文宏著重提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他通過簡單明了的動畫形式,提及了“少年兒童衛生健康寶典”,講述了十點內容,時時刻刻把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健康永遠比其他事情重要。
時間一晃而過,《開學第一課》迎來了結尾。雖然只有短短的時間,但從中收獲的東西卻很多,疫情雖然無情,但人間處處是真情。從中吸取經驗,學習其中的抗疫故事,弘揚抗疫精神,吸收正能量,為祖國,為未來,成為一個優秀的接班人,為祖國和民族的未來做出自己的貢獻。
《少年強中國強》觀后感500字左右
今天是一年一度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開播的日子,如同往年一般,我依舊是準時收看了。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帶給我的依然是很深的感觸,今年的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而我從節目上學到的,就是“英雄”兩字。我所領悟到的“英雄”,跟大家想象中的不一樣。
所謂的“英雄”,應該是一種精神領域上的事物,這種事物可以是愛,可以是友情,也可以是舍己為人等等。
當一位母親含辛茹苦的將孩子養大,她難道不是英雄嗎?正是母愛驅使著一個女人去照顧一個新生的生命,從孩子嗷嗷待脯到孩子長大成人結婚,期間母親哪點不費心?因此母親就是英雄,她對孩子的愛就是一種“英雄精神”。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和平的,我們之所以能夠不受戰亂的侵擾,無非就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些人對于我們來說,何嘗又不是英雄呢?他們的精神就是英雄精神,是需要我們學習的存在。
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是英雄,我們也無時無刻的在學習著“英雄精神”。當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時候,難道不是在學習先輩們抵制邪惡的精神嗎?當你有了孩子,并且悉心照顧的時候,難道不是在學習你父母交給你的精神嗎?因此不管是在什么時候,英雄總是陪伴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也無時無刻貫穿著英雄精神。當你遭遇困難,但是百折不撓的繼續努力,最后獲得成功的時候,你就是自己的英雄。
《少年強中國強》觀后感500字左右
愉快的暑假結束了,新的學期開始了,不知道為什么,每一次到了開學的時候我都會非常興奮,也許很多同學都喜歡玩,可是我更喜歡在學校聽老師講課。因為可以學習到新的知識點。2020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少年強,中國強。
一、癥狀特征
病豬表現為突然發熱,體溫升高達40~42℃,精神高度沉郁,眼結膜潮紅,臥地不起,寒顫,關節疼痛,行走無力,不食。流粘液性鼻涕,咳嗽、喘氣、腹式呼吸,呼吸困難。糞便干硬、尿少色黃。妊娠豬流產,產弱仔,流產率為10%左右,新生仔豬死亡率較高。
臨床上常見本病與蘭耳病病毒,豬瘟病毒,呼吸道冠狀病毒混合感染,并常繼發豬嗜血桿菌,傳染性胸膜肺炎放線桿菌,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多殺性巴氏桿菌,肺炎支原體和鏈球菌等,使病情復雜化,并發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心包炎等。從而增加發病率和死亡率,造成更大的損失。
二、綜合防控技術
1.隔離飼養,科學管理
豬群要按照各個不同的生長階段分開隔離飼養,實行封閉式管理,做到全進全出。管好飼養人員,管好豬群,管好飼養環境。豬舍要保證三度(保證豬舍內的溫度、濕度和適宜的飼養密度),保持二干(豬舍內要保持干凈與干燥),堅持一通(堅持空氣流動),同時防止與減少各種應繳的發生,嚴禁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為豬群提供一個良好的飼養環境,可有效的防止疾病的發生與傳播。
2.建立健全豬場的各項生物安全措施
清除豬舍的糞尿和污水、污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平常每周消毒1次,疫病流行季節,每周消毒2次,發生疫情時每天消毒1次。可選用1:800衛康、1:800消毒威、1:400菌毒消、1%強力消毒靈、5%碘伏、1:800百毒殺等消毒劑進行消毒,對流感病毒及其他病原均有很強的殺滅作用。人員與物品的進出均應消毒,非生產人員及車輛不得進入豬場生產區內。豬場禁止飼養牛、羊、犬、貓及家禽類等動物。
3.搞好免疫預防
種豬群要按照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種好豬瘟疫苗、偽狂犬疫苗、蘭耳病疫苗和口蹄疫等疫苗;小豬除了接種上述四種疫苗外,還應當接種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菌,喘氣病活菌苗和鏈球菌雙價滅活苗。使豬體具有堅強的特異性免疫力,可有效的減少豬流感的發生與混合和繼發感染的出現。
4.藥物預防
平時可選用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抗感染、抗應繳的藥物進行預防,每月預防1次,每次12d;有疫情時,每月預防2次,中間間隔7d。藥物預防方案推薦如下:
方案1:清開靈粉(中藥制劑)2000~3000g,轉移肽(微囊包被的轉移因子,基因工程產品)1000~1500g,干擾肽(徽囊包被的干擾素)1000~1500g,溶菌酶(水解酶,具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增強免疫力)400~500g,拌入1t飼料中,連續飼喂12d。
方案2:喘速治(含有泰樂菌素、多西環素、干擾素、排疫肽)500~600g,板蘭根粉2000~3000g,黃芪多糖粉2000~3000g,甘草200~300g,防風300~400g,溶菌酶400~500g,拌入1t料中連續飼喂12d。
方案3:氟康王(含10%氟苯尼考、干擾素、轉移因子)400~500g,抗菌肽200~300g,板蘭根粉2000~3000g,黃芪多糖粉2000~3000g,甘草200~300g,防風300~400g,拌入1t料中連續飼喂12d。
方案4:1t水中加雙黃連粉(含金銀花、黃苓、連翹等)400~500g,西爾康(含多西環素、干擾素、轉移因子)100g對水200L,口服排疫肽100g,對水300L,連續飲水12d。
5.綜合治療
臨床上治療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采用提高機體免疫力,抗病毒、抗混合與繼發感染,抗應繳及對癥治療相結合的綜合方法進行治療,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治療方案推薦如下:
方案1:清開靈注射液(小豬15ml、中豬20ml、大豬30ml)加干擾素(40kg體重1ml、重癥加量)、加排疫肽(50kg體重1ml,重癥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d;同時肌注頭孢噻呋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5mg,每日1次,連用3~4d,也可使用頭孢拉啶注射液或林可霉素注射液等。
病豬不食,下午肌注復合維生素B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1ml),每日1次,連用2d。同時飲用電解質多維(200g對水1000L)加葡萄糖粉(200g對水1t)加板蘭根粉(500g對水1t)加溶菌酶(400g對水1t),連飲7d。
方案2:板蘭根注射液(每千克體重0.1ml)加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25kg體重1ml,重癥加量,加倍康肽(豬用白細胞介素-4),每30kg體重1ml,重癥加量,混合肌注,每日1次,連用3~4d;同時肌注瑞可新(泰拉菌素),每40kg體重1ml,每2日1次,連用2次。也可用泰樂菌素注射液。
關鍵詞火雞;疾病;發生特點;防治措施
隨著珍禽飼養業的興起,火雞養殖正逐步進入大規模的集約化飼養。但人們對火雞的生活習性和營養要求的掌握水平還遠不如家禽;加之對火雞疾病的病種、發生特點、病因等方面的認識不足,如果在飼養管理、疫病防治上達不到要求,均可造成疫病的發生和傳播,導致嚴重的經濟損失[1]。現將其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介紹如下。
1病毒病的發生及防治
1.1新城疫
新城疫是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病原為新城疫病毒,各種年齡的火雞都會發病,引起的損失較大。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難,下痢,神經紊亂,黏膜和漿膜出血。防治上,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主要依賴疫苗免疫。用雞新城疫Ⅱ、Ⅳ系疫苗免疫火雞,可有效地預防火雞新城疫的發生。已發生新城疫時,一次注射含新城疫抗體的高免卵黃液1mL/羽。同時,在飲用水中加入廣譜抗菌素防止繼發感染,加入速補類及多維,加快恢復和增加機體抗病力。
1.2鼻氣管炎
任何日齡的火雞都可感染,該病以呼吸道癥狀、頭部腫脹和種火雞產蛋下降為特征。防治上,良好的飼養管理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手段。使用活毒疫苗和油乳劑滅活苗,在防止種火雞發病和保護下一代雛火雞方面都有重要的意義。發病火雞使用抗生素也可以起到減輕癥狀,控制繼發感染的作用。
1.3冠狀病毒性腸炎
火雞冠狀病毒性腸炎又稱藍冠病、傳染性腸炎、泥淖熱等。本病侵害各種日齡的火雞,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高度傳染性疾病。防治上,火雞冠狀病毒抵抗力弱。在發病雞群的飲水中加入1%的新霉素或鏈霉素對減輕癥狀有一定的效果。使用腸道抗體也可以控制繼發性的細菌性腸炎。
1.4出血性腸炎
主要發生在6~14周齡的火雞,以7~9周齡最為常見,本病的特點是突然發病,迅速死亡,死亡率高,還可以引起免疫抑制。防治上,加強獸醫衛生防疫工作,做好隔離和消毒,是控制本病的重要手段。對發病火雞,可注射健康雞群的陽性抗血清0.5~1.0mL/羽。
1.5火雞痘
火雞痘由過濾性病毒引起,根據生長部位的不同分為皮膚型和黏膜型。防治上,在發現火雞長雞痘的初期,用病毒靈經口投喂,每次喂1片/羽,每天2次,連喂3d。絕大多數都能治愈。嚴重的可用高錳酸鉀水先將火雞痘的痂皮浸軟,剝去痂皮,將痂皮下呈豆腐渣樣的白色物質全部擠出后,然后涂上人用阿昔洛韋軟膏,每隔2~3d處理1次,最終都能治愈。
2細菌病的發生及防治
2.1禽霍亂
禽霍亂是由多殺性巴氏桿菌引起的多種家禽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成年火雞最易感染。防治上,肌注青霉素5~8萬IU/羽,氯霉素、土霉素、紅霉素100~150mg/羽,每天2次,連續喂3d。或以0.5%的磺胺二甲基嘧啶或磺胺噻唑拌料,連續喂5d。免疫可以選用禽霍亂氫氧化鋁甲醛苗或833禽霍亂弱毒苗,前者大、小火雞一律注射2mL/羽,后者用生理鹽水稀釋,皮下注射0.1~0.2億菌/羽,均有較好的免疫效果。
2.2火雞鼻炎
火雞鼻炎又名波氏桿菌病,是由波氏桿菌引起的具有高度傳染性的上呼吸道疾病。其特征為突然打噴嚏,眼、鼻流出清亮液體,張口呼吸,頜下水腫,氣管萎陷。防治上,加強飼養管理,改善衛生條件,隔離病雛,同時采用鹽酸四環素加青霉素飲水。每100mL水含四環素0.25g,青霉素200萬IU;用恩諾沙星涂眼部,同時在飲水或飼料中加入恩諾沙星,連喂3~5d,效果較好。
2.3大腸桿菌病
火雞大腸桿菌病是由特定血清型致病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及敗血癥[2]。防治上,可用痢菌凈、環丙沙星和氟哌酸等。痢菌凈,肌注2~3mg/羽,每天2次,連續喂3d;環丙沙星和氟哌酸按0.05%的濃度飲水,重病例口服0.1g/羽。
2.4火雞白痢
火雞白痢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雛火雞及20周齡以下的火雞。防治上,在飼料中加1%的磺胺脒;每羽雛火雞每天喂土霉素20~30mg,連續喂3d;每羽雛火雞每天喂0.2g鮮大蒜泥,每天1次,連續喂3d。
2.5支原體病
火雞支原體病又被稱為“1日齡型氣囊炎”、“氣囊炎缺陷癥候群”或“火雞癥候群-65”,為各種日齡火雞均可發生的傳染性疾病。大多數疾病癥狀出現在6周齡以下的雛火雞,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不良、身體矮小、增重速度降低。防治上,建立無支原體的種火雞群是控制疾病的重要措施,定期對火雞群進行監測,發現陽性立即淘汰處理。治療時可以選用泰樂菌素、氯霉素、慶大霉素、金霉素及鏈霉素等。有條件時最好分離菌株通過藥敏試驗,選擇使用效果最佳的藥物。
3寄生蟲病的發生及防治
3.1組織滴蟲病
組織滴蟲病又名黑頭病,3~12周齡的火雞最易感染,初期癥狀是糞便中出現磚紅色粘液絲,長度達5~10cm,隨后轉為硫磺色(診斷黑頭病的主要癥狀)或褐色糞便的腹瀉,有時伴有血液[3]。此時病雞出現精神沉郁,體溫升高(41.8~42.4℃),食欲減少,體重急劇減輕,消瘦,翅下垂,縮頭,嗜睡,多在1周內死亡。防治上,預防火雞組織滴蟲病的基本對策是火雞與雞分開飼養,定期驅蟲。驅蟲選用鹽酸左旋咪唑口服,100~150mg/羽,噻苯唑0.10%~0.15%混入飼料,連續服1周。治療則選用抗組織滴蟲-50以0.02%~0.05%的濃度拌入飼料或飲水;甲硝唑使用方法與劑量同抗組織滴蟲-50,對嚴重病例,口服甲硝唑50mg/羽,每天2次,連喂5d,治療效果更佳[4]。
3.2球蟲病
引起本病的球蟲有7種,危害嚴重的有3種。火雞主要是采食到被污染的飲水或飼料而感染本病。癥狀:精神不振,翅下垂,食欲下降或全無,因出血性腸炎而出現肉色或血色(紅色或粉紅色)糞便,周圍羽毛常粘連,雞臥地,昏迷,死亡。防治上,各種磺胺劑都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可以在飼料中添加0.02%~0.05%的磺胺類藥物,連續喂7d。目前各種市售抗球蟲藥,如球凈、球王、三字球蟲粉、球蟲殺星等皆有效。但要注意經常換藥,并且交替使用,以免產生耐藥性。
4疾病綜合防治措施
從加強飼養管理著手,減少和控制代謝、中毒病及一些常規傳染病、應激病的發生。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如環境消毒、飲水消毒、帶禽消毒等,掌握消毒程序,切斷常見多發性疫病的傳播途徑和消滅傳播媒介。制定并適時調整適合本場重點疫病的免疫程序,包括疫苗的種類、接種方式和劑量,確保火雞能夠產生長期堅強的免疫力。加強檢疫和重點病的疫情監測,防止病原的異地傳播。發生疫情時,做好隔離、撲滅疫情、無害化處理和徹底消毒工作。
5參考文獻
[1] 曉曹.火雞的飼養與管理技法[J].當代畜禽養殖業,2009(1):51.
[2] 陳愛素,莎音,韓菊英,等.火雞暴發大腸桿菌病的診斷報告[J].畜牧與飼料科學,1987(2):29-31.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
人生是什么,我以為人生就是不斷的抉擇和取舍,孟子說:“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林則徐說:“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取舍的標準是什么?我以為北宋張載的話最為概括: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2020年清明將至,憶起了這段碑文:三年以來,在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自古以來,無數優秀的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在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取舍抉擇,直面生死情愛,直面艱難困苦,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以中華文明能歷經磨難,卻傳承千年! 大海因為波瀾,才顯壯闊,森林因為風雨的洗禮,才更顯蒼翠,燦若星河的億萬仁人志士纖拉推動,歷史的車輪才能在波折廣袤的時空滾滾向前,此際,讓我們屏息肅立,緬懷英烈!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們名留青史,因為對信仰堅定執著,他們彪炳千秋,因為對光明熱切向往。他們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直面淋漓的鮮血。是他們將自強、不屈、團結、奮斗的精神融入了民族的血液,烙記為文化的精髓。他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上下五千年,屈原、蘇武、岳飛、文天祥......英雄輩出,浩氣千秋。他們“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及至近代,百年滄桑!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經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所以他們“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因為“忠孝難兩全”,所以“殉身阻國難”!歷史浩渺,近如當前,因為內困外侮,1937年,綿陽安縣的王建堂組織“川西北青年請纓殺敵隊”出川抗日,其父送旗一面,中間只一“死”字,旗右:“我不愿你在我近前盡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盡忠。”旗左:“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一面旗幟,傳承從未負國的誓言!
以史為鏡,今有承繼!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自2019年12月中旬以來,神州大地突現病毒,疫鬼橫行,亡病接踵而至,一時間“ 亞洲病夫”的稱謂甚囂塵上,中國政府以壯士斷腕的精神,于2020年1月23日10時宣布武漢封城,1000萬武漢人民為切斷傳染途徑,留守在病毒肆虐的城市。但是,他們并不孤獨,因為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從他們決定留下獨自對抗病毒的那刻起,各地就在“武漢加油”、“武漢挺住”的口號聲中開始支援疫區。醫生,護士,軍人,警察......一隊隊逆行者“愿替眾生病,稽首禮維摩”,他們“拋家棄子”,他們說:“有國才有家”!他們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為了國家和人民,他們不怕犧牲!
伏爾泰曾說過,不經歷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因為國家強有力的疫情防控措施,全體中國人民的團結互助,抗疫前線先鋒烈士的舍生忘死,疫情得到了控制,民雄則國強,病夫之言亦不攻自破。然而美國、歐洲、中東、非洲......病毒已在世界蔓延。懷著人道主義精神,中國開始與世界分享抗疫的經驗,輸送急需的物資,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疫情,讓世界再次認識了中國,認識了中華民族——一個大度、負責任、有擔當的民族,一個以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己任的國家。同時,也看到了堅韌、頑強、團結的中國人民——老驥伏櫪的專家,白衣披甲的醫者,灑淚惜別的夫妻,重癥煎熬的老人,隔離房中依舊拼搏的學生,還有無處不在、甘于奉獻的眾多志愿者......一個個最為平凡的普通人,在危難之際,意志卻堅不可摧,他們用炎黃子孫的骨氣和膽識,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傳承著華夏英魂的氣魄,面對疫情慷慨赴之,泰然處之,精神在逆境中升華,赤子之心彰顯出人性的光輝。豈曰無衣,與子同澤!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
勇氣,從未遠去
2020疫情爆發之際,為支援武漢,全國各地紛紛派出援顎醫療隊。照片中,醫療隊的醫生護士們的口罩掩蓋住了他們的口鼻,卻掩蓋不住他們眼中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面對可怕的疫情,他們奮不顧身投入到一線當中,中華兒女們的英勇無畏令人動容。
正是這刻在骨子里的勇氣,鼓勵著中華民族度過這次難關。84歲高齡的國家院士鐘南山先生,在接到國家通知后,毅然決然坐上開往武漢的高鐵,不懼病毒危害,像17年前一樣,深入疫情爆發中心,堅持在抗疫第一線,為國家抗疫工作服下一顆定心丸。“病毒樣本快遞員”劉森波,同樣不畏病毒威脅,勇敢擔當起病毒樣品運輸工作的責任,每天奔波于雷神山醫院,他說“把每一位患者的樣品盡快、安全地送到實驗室是我的職責。”還有疫情期間醫療工作者們的一封封請愿書,快遞小哥們送往醫院的一份份外賣,工廠工人連夜生產出的一件件防護服……向他們致敬!基辛格在《論中國》里面曾說道:“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勇氣陪伴著中華兒女走過了泱泱五千年。
相反,疫情之下,怯懦的人總會遭到唾棄。好比武漢政府為了所謂的“面子”所謂的“穩定”,在發現病毒后未及時提醒民眾做好防護,實施應對措施,從而導致了病毒的加速蔓延;在武漢封城后,仍有少部分感染患者通過各種渠道離開武漢,“逃”向國家其他地區;還有不少國外華人回國后不戴口罩,不居家隔離,正可謂“國家建設你不來,萬里投毒你最快”,這樣怯懦的人,他們是沒有勇氣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的,他們只能像過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
其實勇氣與怯懦只在你的一念之間。“起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在這次疫情中,出現了無數勇敢的逆行者,他們堅定地站在疫情一線,用自己的身軀搭建起了全國人民生命的防線。沒有誰的生命不可貴,只是在中國,有無數這樣勇敢的人兒愿意站出來保衛更多人的生命。試想如果中國少了這些偉大的英雄,武漢將何去何從?中國將何去何從?
在這個特殊時期,作為高中生的我們要做的就是注意個人防護安全,和家人朋友勇敢面對疫情,抓緊時間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在將來保衛祖國,把這種勇敢無畏的精神一代代傳承下去。
“海嘯雖然來過,但櫻花還是開了。”愿每個人都擁有這一份勇敢,那一切困難定會迎刃而解。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關鍵詞:家禽;疫病;診斷;治療
中圖分類號:S858.3 文獻標識碼:A
1 新城疫
新城疫是我國分布最廣,危害最嚴重的禽病之一。隨著集約化養雞的發展和對家禽疫病免疫程序的不斷加強與完善,雞新城疫病雖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但至今仍可以說家禽飼養業面臨的最主要的疫病。新城疫不僅會給養殖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甚至還會危害到人類的健康,因此對新城疫的防治不容忽視。
1.1 診斷要點
以呼吸道癥狀、消化道出血以及排水便為主要特征。其中速發嗜內臟型可僅出現消化道出血,不表現呼吸道癥狀,需注意與腸道疾病鑒別,以免漏診。由于疫苗的廣泛使用,導致新城疫病雞多表現為非典型癥狀,需引起重視。非典型新城疫臨床表現不明顯,病雞僅出現零星死亡,產蛋率變低以及蛋殼質量變差,解剖可見消化道輕微出血。
1.2 治療方案
如果日死亡率低于1%,應先飲新城疫疫苗,間隔24h投藥治療。治療方案為抗病毒藥聯合使用,兌入飲水中,利巴韋林(或病毒靈)+抗病毒中藥+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如果日死亡率高于1%,應先用3天藥物治療,等到癥狀明顯得到控制,間隔24h再用新城疫疫苗。
2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禽類的高傳染性高致死性傳染病,舊稱對瘟,1981年正式更名為禽流行性感冒,即禽流感。禽流感每一次暴發都給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且禽流感有人畜共患型,近年時有人群禽流感疫情發生,給人類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因此掌握禽流感的診斷及防制要點愈顯重要。
2.1 診斷要點
禽流感的臨床表現十分復雜,癥狀可涉及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經系統。一般癥狀表現為:體溫急劇升高,精神沉郁,流淚,羽毛蓬松,食欲減少,消瘦,眼瞼、頭部腫脹,腳鱗出血,肉冠、肉垂出血、發紺、壞死。呼吸道癥狀表現為:呼吸困難、咳嗽、噴嚏、啰音。神經癥狀:病雞頸部向后扭轉。如果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則可引起病禽大量發病死亡。
2.2 治療方案
禽流感無特異性治療方案重在預防,疫苗接種以及養殖區消毒。如發現禽流感疫病,則應請示政府,組織有關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有關規定,采取封鎖、撲殺、消毒、免疫、普查、監測等緊急措施,控制和撲滅禽流感疫情。
3 傳染性法氏囊
雞傳染性法氏囊,由于腎小管變性嚴重,又稱雞腎變病。1970年起,統稱傳染性法氏囊。病原為傳染性法氏囊病毒,歸類為雙RNAV科。由于本病毒侵害免疫器官,造成免疫機能下降,常繼發其他病死亡。尤其是新城疫和馬立克病。本病發病率高,幾乎達100%,死亡率達50%,發病后期死亡率逐漸降低,是目前養禽業主要的疾病之一。
3.1 診斷要點
自啄,胸肌、腿肌出血、法氏囊腫大,為本病的特征。病雞表現腹瀉脫水、羽毛蓬亂、翅膀下垂、衰弱無神、閉眼蹲坐,排水樣白色糞便,污染。自啄泄殖腔及周圍的羽毛。用手觸摸法氏囊可感覺到腫大, 一般病程5~7d,長可達3周。
3.2 治療方案
先用卵黃抗體+抗生素肌肉注射,同時用黃芪多糖飲水增強病雞免疫力,腎腫藥晚上飲水,連用3~5d。在肌注卵黃抗體后5~7d,需要接種新城疫疫苗。
4 鴨瘟
鴨瘟又名鴨病毒性腸炎,俗稱“大頭瘟”,是鴨、鵝和其他雁形目禽類的一種急性、熱性、敗血性傳染病。病原為鴨瘟病毒,屬于皰疹病毒。鴨瘟感染潛伏期一般為3~4d。春、夏、秋三季多發,發病率、死亡率均高。
4.1 診斷要點
以體溫長高,兩腳發軟無力,下痢,流淚和部分病鴨頭頸腫大為特征。食道和泄殖腔粘膜上也形成假膜。病鴨表現為食欲減退,兩翅下垂,兩腳麻痹無力,精神委頓,流淚和眼周皮膚水腫,體溫升高呈稽留熱。
4.2 治療方案
本病可用抗鴨瘟高免血清,進行早期治療,每只鴨肌肉注射0.5mL有一定療效;還可用聚肌胞(一種內源性干擾素)進行早期治療,每只成鴨肌肉注射1mL,3d1次,連用2~3次,也可收到一定療效。
5 腎轉支
腎型傳支是由冠狀病毒引起的雞傳染性支氣管炎的一種病癥,無明顯的季節性,秋冬季相對發病率較高。因該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大規模集約化養殖中易出現暴發性流行。近幾年各地腎傳支發病呈上升趨勢,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較高。
5.1 診斷要點
急性期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癥狀,咳嗽、氣管內有痰液、氣管出血;2~3d后呼吸道癥狀基本消失,飲水增多,排白色石灰樣稀糞,進入腎變期,腎臟顯著腫大,花斑腎。繼發病變期出現以肝周炎、心包炎、氣囊炎為主要癥狀的大腸桿菌感染。
5.2 治療方案
百勝康或疑病清飲水,1d1次,集中飲用,連用5d;尼奧百特+螯合參華素飲水,1d1次,集中飲用,連用4~5d。
6 總結
家禽的養殖要嚴格堅持“防重于治,防治結合”的原則。在日常的飼養管理中,要搞好環境衛生,定期消毒。同時,做好各種疫病的免疫接種和預防工作一旦發病,要及早治療。在病情確診的情況下,還要正確選擇藥物、規范用藥,才能徹底治愈疾病,減少養禽業的疾病投入,增加養殖效益,促進養殖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長賀,曲江.秋季家禽常見疫病的診治[J].養殖技術顧問,2010(11).
[2] 馬玉紅,劉桂海.禽病的抗生素治療及合理用藥[J].家禽科學,2009(10).
[3] 吳盡.家禽疫病的診斷和藥物選擇[J].湖北畜牧獸醫,2011.
1鵝副黏病毒病
本病對各種日齡的肉鵝都可以發生,不分季節,一年四季發生,肉鵝日齡越小死亡率越高,臨床常見于20日齡以上,主要接觸性傳播,水源的污染是重要的傳染源,本病呈現地方性流行。常見的臨床癥狀有:精神差,呆立一旁,站立不穩,兩腿無力,腿瘸或癱瘓,排黃、白相間色稀糞便,開始排白色稀糞,嚴重時有帶血糞便,病毒毒力較強時可見口、鼻、眼流出血樣液體,呼吸困難,有些病鵝有角弓反張的神經癥狀。典型的病理變化主要是在腸道黏膜上有不同程度的黃豆粒大小不等的潰瘍性突起,以卵黃柄以下到直腸之間多見,強毒型鵝副黏病毒感染后,腸道黏膜上有血紅色結痂,食道黏膜有菜籽粒大小灰白色或淡黃色結痂,易剝離,剝離后可見紫斑點或潰瘍。防制措施:目前尚無有效藥物預防,多種抗生素治療無效,目前市場上有鵝副黏病毒疫苗可供使用,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我們在臨床上加倍量的使用雞新城疫Ⅳ苗、雞新城疫滅活苗,有一定的預防效果,但是不能起到完全免疫。治療藥物方面,因發生鵝副黏病毒病時,容易繼發感染其他疾病,治療時要看有無繼發感染情況,配合使用藥物,臨床治療用藥,我們選用大連三儀集團生產的禽用富農+禽用排疫肽飲水或者肌肉注射,如有繼發感染的再加入頭孢曲松鈉或者頭孢噻肟鈉混合肌肉注射,連續2次即可達到非常好的治療效果,本病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可以大大降低肉鵝的病死率。鵝群發病后要每天消毒1次,同時加強飼養管理,用全價配合飼料,添加維生態制劑,如溶菌酶,并加強護理,以降低其死亡率。
2鵝漿膜炎
鵝漿膜炎又稱鵝、鴨疫里默氏桿菌病,多發生于2~7周齡,是近幾年來在雛鵝流行比較嚴重的細菌性疾病,本病的發生與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有一定的關聯,在水質較差,陰暗潮濕的環境,高熱多雨的季節發生較多,主要侵害雛鵝,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精神沉郁、垂翅、呆立、昏睡,不愿走動和行動遲緩,口、眼、鼻分泌物,有的病鵝精神沉郁,癱瘓不能站立。有的病鵝腹部膨大下垂,少數病例可見鼻竇腫大,拉黃綠色、灰白色糞便。剖檢最典型的病理變化是:胸腹腔漿膜有大量纖維素性滲出,心包液增多,有多量纖維素性滲出物與心肌膜相連,呈膠凍絮狀;肝腫大,肝包膜增厚,呈灰白色,易剝離,有的肝有出血斑點,胞漿液增多,呈淡黃色;膽囊明顯增大,膽汁增多、胰腺有出血點。在臨床工作中,當鵝的剖檢病變為纖維素性炎癥時,本病與鵝的大腸桿菌病相似,應注意區別。由于本病菌株的耐藥性可以做藥敏實驗,根據藥敏結果合理選用藥物。防治措施:由于該病的發生和流行與環境因素有關,因此在飼養時,應特別注意氣候和溫度的變化,日常飼養中,應注意水源及環境衛生,應及時清除糞便,鵝群的飼養密度不能過高,注意鵝舍的通風及溫、濕度的調節,放牧飼養時應遠離鴨群和其它鵝群,發病時應立即隔離分開飼養,消毒場地,因為本病容易產生抗藥性,用藥時要進行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進行緊急防治,常用的敏感藥物有氟苯尼考、阿莫西林、氧氟沙星、頭孢噻呋、喹諾酮類等。
3鵝大腸桿菌病
鵝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鵝的腸道炎癥及腹腔炎癥為主的傳染病,本病多發生于飼養管理不良或者環境氣候惡劣時,發病鵝,低頭縮頸,精神萎靡,消瘦,呆立,翼翅下垂,擁擠扎堆,有的眼瞼腫脹,腹瀉,排白色或黃綠色稀便。病理變化:剖檢可見,心包膜增厚,渾濁,粘連,心包膜以及心外膜上有纖維性蛋白附著,心包膜與心外膜粘連,肝臟腫大,表面有一層黃白色的纖維蛋白附著,嚴重時,肝臟、胸腔、心臟、胃腸道粘連在一起,不容易剝離,腸粘膜出血,潰瘍,嚴重的可見到密集的小出血點。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確保養殖環境干燥、通風,陰雨天氣禁止放牧,因為本病血清型較多,容易產生抗藥性,臨床上可以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定期預防用藥,一旦發生本病,有條件的可以做藥物敏感試驗,合理選擇用藥,同時搞好消毒工作。
4鵝霉菌毒素中毒
本病是由于肉鵝接觸到含有霉菌的飼料、飼料殘渣中的霉菌、有霉菌污染的墊料、墊草等而發病,多發生于高溫高濕的季節,黃曲霉毒素危害最大,該病的中毒臨床特征是呼吸困難,食欲廢絕,步態不穩,共濟失調,頸肌痙攣,腹瀉,死亡呈角弓反張。特征性病理變化:剖檢可見肝腫大,彌漫性出血和壞死,肺臟和氣囊上出現廣泛性炎癥和霉菌結節即可作出初步診斷。防治措施:本病主要以預防為主,飼料保存要保持干燥通風,不喂發霉飼料,及時更換墊料、墊草,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鵝舍要充分通風排濕,飲具用品要洗刷干凈,嚴格控制好舍內溫濕度。發病后立即更換飼料,更換新鮮、干燥的墊料、墊草,查明原因和消毒鵝舍。在飼料中添加高效、無毒、無殘留的微生態防霉制劑,如:霉源清或者用制霉菌素、克霉唑等緊急防治,同時在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以促進臟器的排毒、解毒功能。
5寄生蟲病
關鍵詞:畜牧業;養鵝;鵝病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3)01-0054-02
養鵝是畜牧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也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又是優化畜牧業結構的一個重要途徑。近年來,隨著我國養殖業結構的調整,更顯出其重要性。鵝為節糧型食草水禽,鵝產品為天然綠色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現介紹接種對養鵝危害較大的傳染病及其防治措施,供廣大養鵝戶參考。
1 鵝的主要傳染病及防治
1.1 小鵝瘟
小鵝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通過消化道傳染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多發生于出殼后20日齡左右的雛鵝。
癥狀:根據病程經過,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亞急性型。最急性型最急性型多發生于3~10日齡的雛鵝,通常是不見有任何前驅癥狀,發生敗血癥而突然死亡。急性型急性型多發生于15日齡左右的雛鵝,患病雛鵝表現精神沉郁,食欲減退,羽毛松亂,頭頸縮起,閉眼呆立,離群獨處,不愿走動,行動緩慢;病雛鵝鼻孔流出漿液性鼻液,頻頻搖頭;進而飲水量增加,拉稀,排灰白色或灰黃色的水樣稀糞。大多數雛鵝發生于急性型,病程一般為2~3 d,隨患病雛鵝日齡增大,病程漸而轉為亞急性型。亞急性型亞急性型通常發生于流行的末期或20日齡以上的雛鵝,主要以行動遲緩,走動搖擺、拉稀、采食量減少、精神狀態略差為特征。病程一般4~7 d,有極少數病鵝可以自愈,但雛鵝吃料不正常,生長發育受到嚴重阻礙,成為“僵鵝”。
防治措施:嚴禁引進來自疫區的漂蛋和雛鵝;剛出殼的雛鵝不要與新引進的種蛋或成鵝接觸;對雛鵝注射抗小鵝瘟血清是防治此病的關鍵措施;對已發生小鵝瘟的病鵝群可用病毒靈口服,每日1~2次,每次1片。
1.2 禽流感
鵝常突然發病,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或廢絕,僅飲水;羽毛松亂,身體蜷縮,精神沉郁,反應遲鈍;排白色或淡黃綠色水樣稀糞。
防治措施:搞好免疫接種是控制該病流行的最主要措施。對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家禽應堅決撲殺淘汰。如發生中低致病力禽流感可以用藥物治療:用 50~100 mg/L 的恩諾沙星飲水4~5 d,同時按100 kg飼料中加入5 g土霉素拌料飼喂。
1.3 禽霍亂
又稱禽巴氏桿菌病或禽出血性敗血病,是雞、鴨、鵝、鴿共患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
主要癥狀:最急性型一般無明顯癥狀,常突然倒地死亡。急性型病程1~3 d,病鵝表現為精神萎頓,羽毛松亂,食欲減少或廢絕,飲水增加。慢性型多發生在該病流行的后期,病鵝消瘦貧血,腿關節腫脹和化膿,跛行,最后消瘦衰竭而死。
防治措施:養鵝場應建立和健全嚴格的飼養管理和衛生防疫制度,定期進行預防注射。治療可選用以下兩種方案:①磺胺類藥物按0.1%~0.5%混于飼料中喂飼,連用3~5 d。②成年鵝每只肌注8萬~10萬U青霉素或鏈霉素,2次/d,連用3~4 d。
1.4 鵝漿膜炎
鵝漿膜炎又稱鵝鴨疫里默氏桿菌病,是近幾年來在雛鵝群流行比較嚴重的細菌性疫病,是由鴨疫里默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接觸性傳染病。
主要癥狀:最急性型病例出現于鵝群剛開始發病時,通常看不到任何明顯癥狀即突然死亡。
防治措施:在無鴨疫里默氏桿菌病流行發生的地區,將鵝群與鴨群絕對分開飼養;在有鴨疫里默氏桿菌病流行發生的地區,將雛鵝群、雛鵝群與青年鵝群、雛鵝群與成年鵝群隔離分開飼養,防止雛鵝被感染。
發生疫情使用該菌作緊急預防時,可同時配合應用敏感抗菌藥物,以達到控制疫情蔓延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常用的敏感藥物有氟苯尼考、氧氟沙星等。
由于該病的發生和流行與應激因素密切相關,因此在將雛鵝轉舍、舍內遷至舍外以及下塘飼養時,應特別注意氣候和溫度的變化,減少運輸和驅趕等應激因素對鵝群的影響。
1.5 鵝產蛋下降綜合征
產蛋下降綜合征病原體為腺病毒,主要通過眼結膜和口腔感染,是以產蛋率下降和蛋的質量降低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
主要癥狀:以產蛋率和蛋的質量降低為主要特征。
防治措施:該病無特效藥物治療,只能從管理、免疫、捕殺方面進行綜合防治。在孵化、育雛、育成及整個產蛋過程中均應嚴格消毒,病雞要盡快焚燒并深埋。目前應用減蛋綜合征油苗或用新城疫—減蛋綜合征滅活雙價油佐劑苗可成功預防減蛋綜合征發生。
2 鵝的其他常見病及防治
2.1 鵝病毒性肝炎
主要癥狀:常在天氣變化、氣溫低時突然發病,大多數病鵝在兩周內發病,食欲減退,精神萎頓,行走遲緩,眼閉昏睡,糞便稀薄帶有黃白色,嚴重者兩腿痙攣、抽搐,來不及治療就死亡。
預防:①可在出殼4~16 h內接種病毒肝炎疫苗;定期飲服消毒藥,如大腸桿菌殺星、氟本尼考制劑,同時加入維生素C,以提高抵抗力。也可使用抗病毒藥物,如中草藥、病毒唑等,防止早期感染。②發病初期可注射孵黃抗體或高免血清。 治療:①每天徹底清刷料槽、水槽,病鵝用百毒殺消毒液按1︰2 000的比例定期帶鵝消毒。②在每千克飼料中添加抗病毒藥物病毒靈6片、復合維生素B 10片、肝太樂10片、維生素C 10片,連用5 d為一個療程。③病毒唑5 g、氨芐青霉素5 g,加 50 kg水飲用,2次/d,連用3 d為一個療程。2.2 球蟲病
癥狀:主要表現為輕度腹瀉和血便,生長發育受阻。
防治措施:搞好飼養管理和鵝舍的環境衛生,保持舍內清潔、干燥;在易感日齡或流行季節,選用按每千克飼料甜加20 g復方新諾明拌料飼喂,連用3~5 d。也可按每千克飼料100~125 mg克球多拌料飼喂,連用3~7 d。
治療:氯苯胍按每千克飼料添加100 mg拌料飼喂,連用7~10 d;氨丙啉按每千克飼料添加150~200 mg拌料飼料,連用7 d。
2.3 禽沙門氏菌病
禽沙門氏菌病又稱禽副傷寒,由沙門氏菌引進的傳染病,30日齡雛鵝發病重,多為急性或亞急性型。
主要癥狀:病鵝食欲廢絕,飲欲增加,下痢,死亡率30%。 防治措施:定期消毒鵝舍,提供清潔的飲水。治療可用恩諾沙星按每千克飼料加藥100 mg拌料飼喂,連用7 d。
2.4 禽鏈球菌病
癥狀:以下痢、呼吸困難、腹膜炎等癥狀為主。
該病目前尚無特異性預防辦法。主要的防制措施應從減少應激因素、精心飼養、加強管理著手。同時搞好其他疫病的預防接種和防制工作,以提高抗病能力。
一旦發病,經確診后立即給藥。鏈球菌對青霉素、氨芐青霉素、氯霉素、紅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均很敏感,通過口服或注射途徑連續給藥4~5 d可控制該病的流行。
2.5 小鵝流行性感冒
小鵝流行性感冒是鵝敗血嗜血桿菌引起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常發生在15日齡以上的雛鵝,死亡率非常高
主要癥狀:初期,可見病鵝鼻腔不斷流涕,有時還有眼淚,體溫升高,食欲減退,呼吸急促,常用強力搖頭,因此在病鵝身軀前部羽毛上粘有鼻黏粘液,體溫升高,食欲逐漸減少。后期死前出現下痢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