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17:5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關于成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2、舍生取義: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3、大義凜然:由于胸懷正義而神態莊嚴,令人敬畏。
4、義憤填膺:義憤指對違反正義的事情所產生的憤怒,發于正義的憤懣充滿胸中。
5、仗義執言:執言指說公道話,為了正義說公道話,指能伸張正義。
(來源:文章屋網 )
1、耳聞目染: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2、鼓睛暴眼:指眼睛突出的樣子。
3、蛾眉曼睩:蛾眉:像蠶觸須似的彎而細長的眉毛;曼睩:亮晶晶的轉動有神的眼睛。細長而彎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形容女子美麗。也指美女。
4、耳濡目染:濡:沾濕;染:沾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5、皇天有眼:皇天:上天。老天爺長著眼睛公正對待世事。
6、蔽聰塞明:蔽:遮;聰:聽覺靈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擋住眼睛。比喻對客觀事物不聞不問。
7、甘心瞑目:瞑目:閉上眼睛,指死去。心甘情愿,死了也不遺憾。
8、騁目流眄:騁目:縱目四望;流眄:轉動眼睛。縱目四處遠望。
9、刮目而視:刮目:擦拭眼睛,指去掉老看法。去掉舊的看法,用新眼光去看待。
10、瞠目而視:瞪大眼睛看著。
11、鼓眼努睛:眼睛張大、凸起的樣子。指使眼色。
12、瞠然自失:瞠:瞪著眼睛。瞪著眼睛好像丟了東西一樣。形容失神的神態。
13、刮目相待: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舊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人或事物。
14、凡胎肉眼:凡人的只能看見塵俗世界的眼睛。
15、蔽明塞聰:蔽:遮;聰:聽覺靈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聽。指對外界事物不聞不問。
16、耳目股肱: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起到耳朵、眼睛、手臂的作用。比喻輔佐帝王的重臣。也比喻十分親近且辦事得力的人。
17、蜂目豺聲:眼睛象蜂,聲音象豺。形容人相貌兇惡,聲音可怕。
18、瞠目結舌:瞪:瞪著眼;結舌:說不出話來。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窘困或驚呆的樣子。
19、防蔽耳目:防:擋;蔽:擋住。堵住耳朵,遮住眼睛。比喻蔽塞視聽。
20、高睨大談:睨:視。眼睛看著上面,在發議論。形容舉動言論氣慨不凡。
21、飛蠅垂珠:眼前像有群蠅飛動,串珠垂掛。比喻眼睛昏花。
22、耳熱眼花:眼睛發花,耳朵發熱。形容飲酒微有醉意,精神興奮的感覺。
23、嗔目切齒:嗔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24、皓齒明眸:皓:白色的樣子;眸:眼珠,泛指眼睛。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亦喻指美女。
25、瞪目結舌:睜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神情緊張或很吃驚。
26、觸目皆是:觸目:接觸到視線。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處都是。
27、瞋目裂眥:憤怒地睜大眼睛,顯出盛怒的模樣。
28、耳視目聽:用耳朵看,用眼睛聽。三代道家荒唐地認為視聽由精神主宰,可以不受器官限制。
29、煩心倦目:煩惱的心情,倦怠的眼睛。形容頹喪的情緒。
30、鼻青眼腫:鼻子發青,眼睛腫起。形容臉部傷勢嚴重。亦比喻遭受嚴重打擊、挫折的狼狽相。
31、耳食目論:耳食:輕信聽來的話。像用耳朵吃飯而不知食物味道,像眼睛能看見細毛而不見睫毛。比喻輕信他人的話,缺乏確鑿根據。
32、瞋目張膽:瞋目:發怒時瞪大眼睛。有膽識,無所畏懼。
33、道路指目:路上行人用手指,用眼睛看。形容事情已經很明顯,眾人皆知。
34、耳視目食:用耳朵看,用眼睛吃。比喻顛倒錯亂。
35、耳而目之:耳朵聽到了,眼睛也看見了。形容同時聽到看到。
36、側目而視:側:斜著。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
37、安眉帶眼: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38、瞽瞍不移:瞽、瞍:眼睛瞎了的人;移:移動。眼睛瞎了的人對事物沒有反應。比喻惡劣成性的人不可能遷善改過。
39、瞋目豎眉:瞋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豎起眉毛。形容極其憤怒的樣子。
40、耳濡目及:濡:沾濕。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41、瞪目哆口:睜大眼睛,張開嘴巴。形容驚呆的樣子。
42、瞠目伸舌:瞠:瞪著眼睛。瞪眼伸出舌頭說不出話來。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43、耳濡目擊:濡:沾濕。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44、廢耳任目:廢:放棄;任:信任。放棄了耳朵,信任眼睛。指不相信別人的意見,只憑信自己眼見的現象。
45、瞠目咋舌:瞠:瞪著眼睛。瞪眼伸出舌頭說不出話來。形容窘迫或驚呆的樣子。
46、皓齒星眸:皓:白的樣子;眸:眼珠。潔白的牙齒,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麗。比喻美女。
47、撐眉努眼:豎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態度嚴厲而專橫。
48、瞋目切齒:瞋目:發怒時睜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緊牙齒。形容極端憤怒的樣子。
1、鼠竄狼奔:形容狼狽逃跑的情景。
2、貊鄉鼠攘:舊謂民風澆薄、宵小橫行的地區。
3、首鼠兩端:首鼠:躊躇不決。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或動搖不定。
4、鼠雀之牙:指爭訟之事。
5、鼠肚雞腸:猶言鼠腹雞腸。
6、鸮鳴鼠暴:鸮鳥鳴叫,老鼠肆暴。比喻惡人氣焰囂張。
7、鼠入牛角:比喻勢力愈來愈小。
8、鼠屎污羹:比喻加進了不好的東西,從而破壞了原來美的事物。
9、鼷鼠飲河:比喻欲望有限。
10、行若狐鼠:奸詐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惡劣到極點。
11、蛇頭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惡,心術不正。
12、鼠跡狐蹤:比喻人行蹤鬼祟。
13、鼠竊狗盜:竊:偷。像老鼠小量竊取;像狗鉆洞偷盜。指小偷小摸。
14、鼠臂蟣肝:猶言鼠肝蟲臂。謂或為鼠臂或為蟣肝,指人世變化無常。
15、鼠牙雀角:鼠、雀:比喻者。原意是因為者的欺凌而引起爭訟。后比喻打官司的事。
16、賊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17、鼠竊狗偷:象老鼠少量竊取,象狗鉆油偷盜。指小偷小摸。
18、雉伏鼠竄:謂恐懼地躲藏,驚慌地逃竄。
19、鼠目獐頭:眼睛像老鼠那樣又小又圓,腦袋象獐子那樣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20、鴟張鼠伏:比喻時而囂張,時而隱蔽。
21、雀角鼠牙:雀、鼠:比喻者。原指強逼女子成婚而引起的爭訟。后泛指獄訟,爭吵。
22、蟻潰鼠駭:形容敵軍驚駭潰逃。
23、飲河鼴鼠: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極有限的人。
24、蠅營鼠窺:像蠅一樣營營往來,()像鼠一樣四下窺伺。比喻到處鉆營,貪婪無恥。
25、鼠心狼肺:形容心腸陰險狠毒。
26、雀目鼠步:比喻惶恐之極。
27、賊頭鼠腦: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28、鼠目寸光: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寸遠的地方。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29、鼠竄蜂逝:形容紛紛跑散。
30、過街老鼠:比喻人人痛恨的壞人。
31、進退首鼠:進退不定;猶豫不決。首鼠,躊躇。
32、鼠雀之輩:蔑視他人之詞。謂鄙陋卑微之徒。
33、鼠首僨事:壞了事情。比喻人辦事沒決斷,就象膽小的老鼠,在出洞時頭在洞口伸伸縮縮一樣。
34、蟲臂鼠肝: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35、鳥駭鼠竄:形容驚恐逃竄。
36、鼠腹蝸腸:鼴鼠的肚子,蝸牛的腸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氣量狹小。
關于豬的成語1、豬朋狗友:比方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2、豚蹄穰田:比方以小犧牲而希望得到大報酬。
3、豬狗不如:比方下等。
4、一龍一豬:比方人的賢與不肖,相去懸殊。
5、牧豬奴戲:賭博或奕棋。
6、老虎借豬,相公借書:相公:舊指讀書人。比方東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據為己有。也比方各有各的愛好。
7、殺豬教子:比方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則,從小培養孩子誠實的品德。
8、扮豬吃老虎:比方用心機耍詐。
9、豬狗不如:罵人連牲畜都不如的話。
10、遼東之豬:表示少見多怪,或因見識淺薄而羞慚。
11、豬突豨勇:豨:野豬。指拼命向前沖,不怕死的人(含貶義)。
12、指豬罵狗:拐彎抹角的罵人。
13、豕突狼奔:比方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兩軍對陣,敗軍奔逃流竄的情狀。
14、肥豬拱門:謂自己送物上門﹐使人意外得財。
15、一龍一豬:比方兩個人高下相差極大。
16、泥豬瓦狗:比方無用之物。
17、錢到公事辦,火到豬頭爛:比方條件成熟,才好辦事。
18、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形容錢能通神,()不管辦什么事,都必須用金錢打點賄賂才能辦成。
19、豬突豨勇:比方沖突銳利勇猛。
20、狗豬不食其余:食:吃。狗豬都不吃他剩下的東西。形容人的品行極其卑鄙齷齪。
21、豬羊變色:比方扭轉并徹底改變局面。
22、豬朋狗友:比方損友。
23、肥豬拱門:比方送上門來的利益。
負重致遠
【釋義】:
“負重致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能背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處的目的地。比喻能肩挑重任。“負”,背著,“致”,送到。亦作“負重涉遠”。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于《三國志·蜀書·龐統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故事】: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贊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杰。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家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眾名士請龐統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眾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子上。接著,龐統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背負著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為自負地說:“為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勝任的。”
關于表示看的成語精選
【目不斜視】:為人比較正直尊重人,一直看著一個方向
【左顧右盼】:為人不穩重很慌亂,左右的看東西。
【袖手旁觀】:明明看見了卻不出手相助,只是知道看熱鬧
【瞻前顧后】: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形容做事不果斷
【走馬觀花】:坐在馬上看花,表示做事不認真,看事物不仔細
【察顏觀色】:通過觀察看別人的臉色來判斷這個人的動機想法是什么
【望穿秋水】:這里的秋水指的是人的眼鏡,望穿秋水指的快把眼鏡看穿了
【面面相覷】:兩個人相互對著觀看
【極目遠眺】:盡量的用自己的眼鏡看到最遠的地方
【虎視眈眈】:像老虎的眼鏡一樣看著你,是一種比較有威懾性的目光
【望洋興嘆】:意思是說能看到但是自己卻無能為力
帶有“看”字的成語及其解釋(一):
【拄頰看山】:同“拄笏看山”。
【青眼相看】:青眼:眼睛正視,黑眼珠在中間,比喻對人尊重或喜歡。形容以看得起的態度相待。亦作“青眼相待”、“青眼待”。
【面面相看】:見“面面相覷”。
【另眼看戲】:猶另眼相看。
【看風使帆】:看風向掌握船帆。比喻隨機應變,看情況辦事。亦作“看風使船”、“看風使舵”、“見風使舵”、“看風駛篷”、“看風轉舵”、“隨風使船”、“看風行事”。
【走馬看花】: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拄笏看山】:拄:支撐;笏:古代大臣上朝時拿著的手版。舊時比喻在官有高致。
【遠來和尚好看經】:比喻外地來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視。
【下馬看花】:比喻停下來,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
【霧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視力差,看東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冷眼靜看】:形容從旁冷靜而仔細地觀察。
【看菜吃飯】:比喻根據具體情況辦事。
【看破紅塵】:舊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樂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極的生活態度。現也指受挫折后消極回避、無所作為的生活態度。
【看風使舵】:看風向轉發動舵柄。比喻看勢頭或看別人的眼色行事。
【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指看待某個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視的人得到重視。
【看朱成碧】:將紅的看成綠的。形容眼睛發花,視覺模糊。
【看人眉眼】:比喻看人臉色。
帶有“看”字的成語及其解釋(二):
【看殺衛玠】:衛玠:晉人,字叔寶,風采極佳,為眾人所仰慕。衛玠被人看死。比喻為群眾所仰慕的人。
【刮目相看】: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狗眼看人】:比喻眼光勢力。
【佛眼相看】:比喻好意對待,不加傷害。
【打狗看主】: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給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處理壞人下事要顧全其后臺的情面。
【白眼相看】:看別人時眼睛朝上或旁邊,現出白眼珠,表示輕蔑,不屑一顧,對人不禮貌。
【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馬看花
【另眼看待】:用不同于一般的眼光看待
【看人行事】:根據對方與自己的關系及身分的高低來處理事情
【看人眉睫】:比喻看人眼色
【看景生情】:指見機行事
【看家本事】:指自己特別擅長的本領
【看家本領】:指特別擅長的技能
【看風駛船】:指隨機應變,見機行事
【看風使船】:比喻跟著時勢轉變方向,隨機應變
【矮子看戲】: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矮人看場】:比喻只知道附和別人,自己沒有主見。也比喻見識不廣。
1、其中“馬”字在第一位的有55個:
馬勃牛溲、馬浡牛溲、馬不解鞍、馬不停蹄、馬塵不及
馬遲枚疾、馬齒徒長、馬齒徒增、馬到成功、馬到功成
馬耳春風、馬耳東風、馬翻人仰、馬放南山、馬腹逃鞭
馬革裹尸、馬革盛尸、馬工枚速、馬后炮、馬跡蛛絲
馬角烏白、馬角烏頭、馬空冀北、馬龍車水、馬鹿異形
馬鹿易形、馬馬虎虎、馬毛猬磔、馬毛猬磔、馬面牛頭
馬牛襟裾、馬牛其風、馬前潑水、馬前卒、馬去馬歸
馬如流水、馬如游龍、馬如游魚、馬入華山、馬上得天下
馬上房子、馬上功成、馬上看花、馬上墻頭、馬首是瞻
馬首欲東、馬瘦毛長、馬水車龍、馬咽車闐、馬仰人翻
馬中關五、馬壯人強、馬捉老鼠、馬足車塵、馬足龍沙
2、“馬”字在第二位的成語有146個:
鞍馬勞頓、鞍馬勞倦、鞍馬勞困、鞍馬勞神、鞍馬之勞
班馬文章、寶馬香車、兵馬不動,糧草先行、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策馬飛輿
車馬輻輳、車馬駢闐、車馬填門、車馬盈門、馳馬試劍
打馬虎眼、大馬金刀、代馬望北、代馬依風、得馬生災
得馬失馬、得馬折足、放馬后炮、放馬華陽、肥馬輕裘
風馬不接、風馬牛、風馬牛不相及、風馬云車、狗馬聲色
谷馬礪兵、歸馬放牛、汗馬功勞、汗馬之功、汗馬之勞
金馬玉堂、裾馬襟牛、叩馬而諫、快馬加鞭、老馬戀棧
老馬識途、立馬萬言、六馬仰秣、龍馬精神、露馬腳
率馬以驥、馬馬虎虎、買馬招兵、買馬招軍、秣馬厲兵
牛馬襟裾、駑馬戀棧、駑馬戀棧豆、駑馬鉛刀、駑馬十駕
駑馬十舍、拍馬溜須、盤馬彎弓、跑馬觀花、匹馬單槍
匹馬當先、匹馬一麾、匹馬只輪、騎馬尋馬、騎馬找馬
求馬唐肆、求馬于唐市、求馬于唐肆、裘馬輕肥、裘馬輕狂
裘馬清狂、裘馬聲色、犬馬戀主、犬馬之報、犬馬之誠
犬馬之疾、犬馬之決、犬馬之勞、犬馬之力、犬馬之戀
犬馬之年、犬馬之養、雀馬魚龍、戎馬倉皇、戎馬倥傯
戎馬倥傯、戎馬劻勷、戎馬生郊、戎馬生涯、三馬同槽
散馬休牛、殺馬毀車、善馬熟人、失馬塞翁、食馬留肝
束馬縣車、束馬懸車、司馬稱好、司馬牛之嘆、司馬青衫
司馬昭之心、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死馬當活馬醫、四馬攢蹄、駟馬不追
駟馬高車、駟馬高蓋、駟馬高門、駟馬莫追、駟馬難追
駟馬軒車、駟馬仰秣、天馬行空、鐵馬金戈、萬馬奔騰
萬馬齊喑、五馬分尸、系馬埋輪、瞎馬臨池、下馬馮婦
下馬看花、下馬威、信馬由韁、野馬無韁、一馬當先
一馬平川、一馬一鞍、衣馬輕肥、倚馬可待、倚馬七紙
倚馬千言、意馬心猿、飲馬長江、飲馬投錢、躍馬彎弓
躍馬揚鞭、仗馬寒蟬、陣馬風檣、竹馬之交、竹馬之友
走馬到任、走馬赴任、走馬觀花、走馬看花、走馬上任
走馬章臺
3、“馬”字在第三位的成語有55個:
鞍前馬后、兵荒馬亂、兵慌馬亂、兵強馬壯、不識馬肝
不食馬肝、車塵馬跡、車塵馬足、車馳馬驟、車怠馬煩
車殆馬煩、車煩馬斃、車水馬龍、車填馬隘、車在馬前
車轍馬跡、東風馬耳、風吹馬耳、風牛馬不相及、弓調馬服
裹尸馬革、猴年馬月、襟裾馬牛、龍神馬壯、驢唇馬觜
驢唇馬嘴、驢年馬月、驢前馬后、馬去馬歸、枚速馬工
拿下馬來、牛高馬大、牛溲馬勃、牛溲馬渤、牛童馬走
牛頭馬面、乞兒馬醫、墻頭馬上、秋高馬肥、權移馬鹿
人喊馬嘶、人歡馬叫、人荒馬亂、人困馬乏、人強馬壯
關于描寫眼睛的成語
蔽明塞聰 瞠目而視 瞠目結舌 觸目皆是 觸目驚心
瞪目結舌 炯炯有神 抉目吳門 柳眉星眼 目不見睫
目不忍睹 目不斜視 安眉帶眼 暗送秋波 白眼相看
閉目塞聽 蔽聰塞明 播糠瞇目 側目而視 瞋目切齒
璀璨奪目 耳目股肱 耳濡目染 耳視目聽 蜂目豺聲
甘心瞑目 高睨大談 高視闊步 皓齒明眸 刮目相待
河目海口 見錢眼開 擠眉弄眼 火眼金睛 昏聵無能
舉目無親 狼貪虎視 看朱成碧 兩葉掩目 凝脂點漆
明眸善睞 目食耳視 明眸皓齒 明目張膽 明目達聰
目使頤令 怒目而視 目濡耳染 目不暇接 目不邪視
破壁飛去 喪明之痛 殺人不眨眼 拭目以待 雙瞳剪水
十行俱下 手揮目送 拭目而待 望眼欲穿 望穿秋水
掩人耳目 眼明心亮 心明眼亮 一瞑不視 睚眥必報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掩目捕雀 有眼如盲 魚目混珠 眾目睽睽
獐頭鼠目 助我張目 重足而立,側目而視 目不忍視 怒目橫眉
閉目塞聰 鼻青眼腫 嗔目切齒 耳視目食 凡胎肉眼
飛眼傳情 伈伈睍睍 鼓睛暴眼 鼓眼努睛 合眼摸象
金剛眼睛 臨去秋波 目不別視 目不給賞 目不茍視
目不暇給 目逆而送 目無下塵 目語額瞬 泣血枕戈
青眼相看 頭昏眼花 頭昏眼暈 宛轉蛾眉 眼觀六路
一暝不視 盈盈秋水 悅目娛心 張眉努目 張眉努眼
張眼露睛 眾目共睹 一葉障目 瞪目哆口 瞪眼咋舌
曠若發蒙 目若懸珠 鼠目獐頭 剔抽禿刷 剔抽禿揣
萬目睚眥 息怒停瞋 眼穿心死 眾目共視 眾目具瞻
蛾眉倒蹙,鳳眼圓睜 蛾眉曼睩 耳聾眼黑 耳聾眼瞎 耳染目濡
耳熱眼花 耳濡目擊 耳濡目及 耳聞目染 耳習目染
睥睨物表 三年不窺園
有關描寫眼睛的成語
1、萬眾睢睢:睢睢:仰視。所有人的眼睛都看著上面。形容人們共同期待或感到驚奇的神情。
2、鼠目寸光:老鼠的眼睛只能看到一米遠。形容目光短淺,沒有遠見。
3、以耳代目:以:用;代:代替。拿眼睛當耳朵。指不親自去調查了解,光聽信別人說的。
4、伈伈睍睍:伈伈:小心恐懼的樣子。睍睍:也作“伣伣”,眼睛不敢睜大的樣子。小心害怕或低聲下氣的樣子。
5、睚眥必報:睚眥:發怒時瞪眼睛,借指極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樣極小的怨仇也要報復。比喻心胸極狹窄。
6、眼明心亮:心里明白,眼睛雪亮。形容看問題敏銳,能辨別是非。
7、手揮目送:手揮:揮動手指彈琴;目送:眼睛追視歸鴻。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語言文字的意義雙關,意在言外。
8、左顧右盼:顧、盼:看。向左右兩邊看。形容人驕傲得意的神情。
9、掩人耳目:遮掩別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騙人。
10、一暝不視: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
11、拭目以待: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著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確信某件事情一定會出現。
12、停瞋息怒:瞋:發怒時睜大眼睛。停止發怒和生氣。多用作勸說,停息惱怒之辭。
13、悅心娛目:使心里高興,使眼睛快樂。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意。
14、眼明手挗:眼睛明亮,手腳利落。形容看得準,動作敏捷。
15、有眼不識泰山:雖有眼睛,卻不認識泰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16、鷹化為鳩,猶憎其眼:鳩:鴿子一類的鳥;憎:憎恨。即使老鷹變成了鳩鳥,眾鳥仍然討厭其眼睛。比喻外表雖然有所改變,但改變不了其兇惡本性。
17、頭昏目暈:猶言頭昏眼花。頭腦昏暈,眼睛發花。
18、重足而立,側目而視:重足:雙腳并攏;側目:斜著眼睛。形容畏懼而憤恨的樣子。
19、魚目混珠:混:攙雜,冒充。拿魚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20、小冠子夏:指漢代杜欽。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21、睚眥小忿:睚眥:發怒時瞪眼睛,引申為極小的怨恨。比喻極小的怨恨。
22、一葉蔽目,不見泰山:蔽:遮。一片樹葉擋住了眼睛,連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比喻為局部現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體。
23、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24、以眥睚殺人:眥:眼眶;睚:眼邊;睚眥:瞪眼睛發怒,指極小的仇恨。因為小小的事殺了人。
25、眼不交睫:睫:眼睫毛。眼睛一眨也不眨。形容心情不安而長夜不眠。
26、銀海生花:銀海:道家指眼睛。眼睛因接觸到反射的光線而昏花。比喻眼睛看得迷亂。
27、翹首遠望:翹:抬,解釋;抬頭向遠處張望,形容盼望之切。
28、左右顧盼:向兩旁或周圍看來看去。
29、一瞑不視:瞑:閉眼。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也指逃避現實。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30、眼乖手疾:眼睛明亮,手腳利落。形容看得準,動作敏捷。
31、極目遠望:指用盡目力向遠處眺望。
32、擠眉弄眼:用眼睛、眉毛示意。
33、掩眼捕雀:遮著眼睛捉麻雀。比喻自己騙自己。同“掩目捕雀”。
34、皺眉蹙眼:蹙:收縮。皺眉頭,瞇眼睛。形容不滿的神態。
35、玉樓銀海:道家語。稱雙肩為玉樓,稱眼睛為銀海。
36、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凈的水波一樣。形容女子眼神飽含感情。
37、張眉努目:揚起眉毛,瞪著眼睛。比喻粗獷淺露。
38、有眼如盲:雖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不認識著名人物,或不識大體。
39、東張西望:張:看。形容這里那里地到處看。
40、眼飽肚饑:眼睛看個夠,肚子依然餓得慌。比喻只能飽飽眼福,不解決實際問題。
41、獐頭鼠目:腦袋像獐子那樣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樣又小又圓。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42、望眼將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同“望眼欲穿”。
43、張眉努眼:揚起眉毛,瞪著眼睛。指善于作態。
44、鼠目獐頭:眼睛像老鼠那樣又小又圓,腦袋象獐子那樣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45、張眼露睛:指瞪著眼睛說瞎話。
46、息怒停瞋:瞋:發怒時睜大眼睛。停止發怒和生氣。多用作勸說,停息惱怒之辭。
47、悅目娛心:使眼睛高興,使心里快樂。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樂。
48、極目四望:極目:盡眼力之所及;四望:向四周眺望。形容企盼心切。
1. 關于火的四字成語:把薪助火 抱火臥薪 不避湯火 趁火搶劫
2. 關于火的四字成語:放火燒山 飛蛾撲火 膏火自煎 火耕流種
3. 關于火的四字成語:火燒火燎 救民水火 燎如觀火 烈火干柴
4. 關于火的四字成語:烈火真金 明火執仗 抱薪救火 烽火連天
5. 關于火的四字成語:烽火四起 烽火連年 赴湯蹈火 干柴烈火
6. 負薪救火 膏火之費 隔岸觀火 篝火狐鳴
7. 寒附火者 黑燈瞎火 火中取栗 火然泉達
8. 積薪厝火 火燒眉毛 火耕水耨 火樹銀花
9. 火上澆油 急如星火 火眼金睛 火傘高張
10. 火上弄冰 火冒三丈 急于星火 火光燭天
11. 火海刀山 交梨火棗 皎陽似火 撮鹽入火
12. 厝火積薪 打得火熱 刀耕火耨 刀耕火種
13. 刀山火海 燈蛾撲火 燈火輝煌 電光石火
14. 近火先焦 絕薪止火 救火揚沸 救火投薪
15. 烈火轟雷 燎原烈火 烈火辨日 烈火烹油
16. 連天烽火 爐火純青 怒火中燒 明火執杖
17. 明若觀火 炮火連天 披麻救火 惹火燒身
18. 熱火朝天 敲冰求火 潑油救火 如蹈湯火
19. 如火燎原 如火如荼 舌鋒如火 煽風點火
20. 十萬火急 水火兵蟲 順風吹火 吞刀吐火
21. 鉆火得冰 明火執械 熬油費火 抱火厝薪
22. 抱火寢薪 鼻端出火 鼻端生火 鼻頭出火
23. 炳如觀火 炳若觀火 不避水火 不食煙火
24. 傳風搧火 春風野火 厝火燎原 大動肝火
25. 蹈赴湯火 刀耕火耘 蹈火赴湯 蹈火探湯
26. 蹈湯赴火 洞如觀火 反風滅火 忿火中燒
27. 黑燈下火 狐鳴篝火 火耕水種 火急火燎
28. 火盡灰冷 火盡薪傳 火龍黼黻 火冒三尺
29. 火滅煙消 火耨刀耕 火妻灰子 火熱水深
30. 火山湯海 火上加油 火上添油 火樹琪花
31. 饑火燒腸 解衣抱火 解衣包火 井中求火
32. 救火拯溺 撩火加油 燎若觀火 履湯蹈火
33. 明火持杖 怒火沖天 七竅冒火 敲冰索火
34. 清灰冷火 如蹈水火 入火赴湯 扇風點火
35. 扇火止沸 燒犀觀火 石火風燈 石火風燭
36. 石火光陰 事火咒龍 十萬火速 束缊舉火
37. 束蘊乞火 束缊請火 束蘊請火 水火不避
38. 水火不辭 水深火熱 石火電光 水火無交
39. 水火之中 玩火自焚 萬家燈火 香火因緣
40. 薪盡火傳 向火乞兒 煙消火滅 星火燎原
41. 心急如火 洞若觀火 飛蛾赴火 飛蛾投火
42. 風風火火 心急火燎 星星之火 引火燒身
43. 以火救火 水火無情 探湯蹈火 湯燒火熱
44. 投膏止火 窩火憋氣 無名火氣 無明業火
45. 香火不絕 香火姻緣 心焦火燎 心焦如火
46. 心如火焚 性烈如火 懸河瀉火 懸河注火
47. 雪窗螢火 煙斷火絕 以火去蛾 以火止沸
48. 關于火的四字成語:一家一火 引風吹火 銀花火樹 擁彗救火
49. 關于火的四字成語:油干火盡 油煎火燎 油澆火燎 不通水火
50. 關于火的四字成語:趁火打劫 因風吹火 招風攬火 戰火紛飛
魚貫而入,漢語成語,拼音是yú guàn érrù,出自《三國志·魏志·鄧艾傳》。成語謎語是謎語的一個分支,猜成語是一種很有趣的益智游戲。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成語的謎底,供大家參考。
一、成語謎語信箱;郵筒口 …… 打一成語
二、成語解釋像游魚一樣一個跟著一個地接連著走。形容一個接一個地依次序進入。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三、成語造句1.球場開始檢票,觀眾魚貫而入,頃刻滿座。
2.運動會開始了,各班代表隊魚貫而入,全場響起一片掌聲。
3.電影院的門剛一打開,人們就魚貫而入。
4.下課后的學校廁所里,同學們魚貫而入……
5.一隊學生魚貫而入,共有十四五個人。
6.聽到車子發動的聲音,旅客們又魚貫而入了。
7.人群魚貫而入進入會場。
8.運動員們魚貫而入,進入場墳準備比賽。
9.會議快要開始了,但安排仍然僅僅有條,來賓從大門魚貫而入,完成工作的服務人員從側門魚貫而出。
10.上課鈴聲響起,同學們魚貫而入教室。
11.男孩子按順序魚貫而入,費蘭克抱著一捆柴走在最后。
12.魚貫而入的孩子們對這陰森神秘的山洞心生好奇又緊張。
13.最近某個晚上,當溫度達到零下4華氏度時,數千人魚貫而入。
14.前草坪上的人群吵吵嚷嚷魚貫而入,到了法庭里仍分坐在過道的兩邊,壁壘分明。
15.沒鑰匙就無法魚貫而入地進入包廂.
16.當人們魚貫而入時就議論開了.
17.嬌媚聲中,鶯鶯燕燕魚貫而入,燕瘦環肥各有風姿。
18.氣勢洶洶的四名黑衣壯漢在黃飛華擊掌示意下魚貫而入,而他們顯然不是第一次做這些事情,一個個宛如鐵塔般散開的站在龍自立的身后,把他團團包圍住。
19.幾個侍應生隨后,魚貫而入,有條不紊地將果盤、水果沙拉、零食、果汁等快速擺滿正對著超大屏幕的茶幾上。
20.落座之后,一列宮女魚貫而入,將一盤盤珍羞美味端上來,陳列在眾人面前的幾案上。
21.第一部分一開始,舞臺上擺放著兩派木制的折疊椅,人們魚貫而入,同時展現了各自的性格。
22.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六年級的學生去參觀"茅仙洞",等老師說完參觀注意事項以后,同學們一個個魚貫而入。
23.黑壓壓的森林神秘莫測,穿著制服的隊員正互相招呼著,魚貫而入.
24.首領的聲音剛落下,那塊石頭前便露出一道寬廣的門路,眾盜匪提著沉重的鞍袋,魚貫而入。
25.正疑懼間,卻聽寺門外腳步雜沓,一眾日本少女,手擎氣死風燈魚貫而入。
26.眾人坐定,馬云雙掌輕拍一聲,就有八名丫鬟成雙作對地從側門魚貫而入,奉上杯杯香茗。
1、苦心積慮:積慮:長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費盡心思長時間的思考問題。
2、研精致思:專心研究,盡力思考。
3、沖昏頭腦:因勝利而頭腦發熱,不能總冷靜思考和謹慎行事。
4、好謀無決:好:喜愛,善于;謀:策劃,思考。對問題思考策劃得多,但卻不能或不善于作出判斷或決斷。
5、行成于思: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為多思考,失敗是由于不經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
6、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意思是擺好陣勢以后出戰,這是打仗的常規,但運用的巧妙靈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揮作戰的藝術。
7、焦思苦慮:著急憂慮,苦心思考。
8、耳食不化:指沒有經過思考,輕信聽來的話。
9、才大心細:才:才能。才能很高,思考細密。
10、口誦心維:口里念誦,心里思考。
11、運用之妙,在于一心:指兵法運用得巧妙,全在于善于思考。
12、用心良苦:用心:認真思考;良:很。很費心思地反復思考。
13、行思坐憶: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14、審思明辨:仔細地思考,明確地分辨。
15、淵思寂慮:深入而冷靜地思考。
16、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存乎:在于。意思是擺好陣勢以后出戰,這是打仗的常規,但運用的巧妙靈活,全在于善于思考。指高超的指揮作戰的藝術。
17、殫精竭思:殫:竭盡;思:思考。竭盡心力思慮謀劃。
18、朝思夕計:朝:早晨。早晚都在思考。形容集中精力思考問題。
19、囫圇吞棗: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20、集思廣益:思:思考,意見;廣:擴大。指集中群眾的智慧,廣泛吸收有益的意見。
21、信手拈來:信手:隨手;拈:用手指捏取東西。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么思考。
22、遷思回慮:形容反復思考。
23、熟思審處:反復思考,審慎籌劃。
24、精意覃思:覃思:深思。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25、孟浪從事:孟浪:言語輕率不當,處事魯莽。處事草率,不加思考。
26、殫心積慮:殫:竭盡;積:聚;慮:思慮。竭盡心力思考謀劃。
27、殫精畢思:殫:竭盡;思:思考。竭盡心力思慮謀劃。
28、發人深思:深:無限,沒有窮盡。啟發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語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尋味。
29、終日而思:整天思考。
30、慮無不周:慮:思慮,考慮;周:周全。思考沒有不周全之處。形容考慮問題十分全面。
31、頭腦簡單:指人思考問題簡單,不會綜合分析。
32、熟讀精思:精:專一,深入。形容反復地閱讀,仔細地思考。
33、好謀善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34、口誦心惟:誦:朗讀;惟:思考。()口中朗誦,心里思考。
35、專精覃思:覃:深入地。精心專研,深入思考。
36、好謀而成:好:喜歡,喜愛。指勤于思考,遇事能深思熟慮而辦好事情。
37、好學深思:喜歡學習,勤于思考。
38、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個主意。
39、昧旦丕顯:昧旦:天色尚未明的時候;丕:大;顯:顯揚。天尚未亮時就起床,思考怎樣才能使德業發揚光大。
40、困心衡慮:困:憂;衡:橫。心意困苦,思慮阻塞。表示費盡心力,經過艱苦的思考。
41、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著什么。
42、隨手拈來:拈:用手指捏取東西。隨手拿來。多指寫文章時能自由純熟的選用詞語或應用典故,用不著怎么思考。
43、能謀善斷: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44、多謀善慮:謀:謀劃,策劃;慮:思考。富于智謀,又善于思考。
45、耳食之言:耳食:耳朵吃飯。指沒有確鑿的根據,未經思考分析的傳聞。
46、千思百慮:慮:思考。形容反復思考。
47、苦心積慮:積慮:長期地或一再地思考。指費盡心思長期的思考問題。
48、發人深省:發:啟發;省:醒悟。啟發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49、熟讀深思:反復地閱讀,認真地思考。
50、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喜歡學習,勤于思考,就能集會其中的含義。
51、好謀善斷: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
52、獨見之慮:慮:思考,謀劃。超出眾人的獨到的謀劃。
53、大處著眼:從大的方面觀察、思考問題,抓住主要矛盾。
54、感時撫事:感:感慨,感觸;時:時局,時世;撫:歷數,尋思之意。指因為思考時局之事而傷感。
55、困心衡慮:心意困苦,思慮阻塞。表示費盡心力,經過艱苦的思考。
56、千思萬慮:形容反復思考或多方面思考。
57、敢想敢干:敢于沖破某種束縛去思考問題和大膽實踐。
58、敢想敢說:敢于沖破某種束縛去思考問題和發表見解。
59、瞻前思后:思前想后,反復思考。
同學們,故鄉是一首永遠唱不完的歌,從古到今,有無數人歌頌過自己的故鄉,抒寫過自己的思鄉之情,看看下面這些材料我們能不能在寫作時加以借鑒和引用:
1.詩句園林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2.成語薈萃
歸心似箭 望穿秋水 望眼欲穿
魂牽夢縈 朝思暮想
日思夜想 夢囈鄉語 臥不覺醒
莼鱸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