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14:0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題破山寺后禪院原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紅樓夢;大觀園;園林題字;清代園林;古典建筑;審美情趣
1 大觀園的地位
1.1 大觀園之于紅樓夢
大觀園是《紅樓夢》中為元春省親,賈府修建的別墅,元春題名“大觀園”。省親后,賈寶玉及諸釵搬入大觀園中,在120回本的《紅樓夢》中,有36回、87處同園林有關。大觀園是紅樓夢故事展開的重要場所。《紅樓夢》自第16回開始建造省親別墅,這座私家園林見證了寧榮二府的興衰演變。
1.2 大觀園之于清代園林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園林建筑高度發達的時期,從南方的私家園林到北方的皇家園林,造園運動在清代規??涨啊U缜宓鄱嘞矆@居,《紅樓夢》中大觀園也成為多位主角的日常居所,這從側面反映出園林在清人日常生活中所占的地位。筆者從原文入手,通過曹雪芹的直觀描述,透過紅樓夢17回中的文字,以建筑學的視角,去體味清人的園林審美情趣。
2 相關原文解析
紅樓夢第17回中省親別墅工程告竣,賈政率門人清客游園暫擬燈匾聯懸,并試寶玉才學。
眾人游園自正面始,曹雪芹對園門描述“無朱粉涂飾”“一色水磨群墻”“雪白粉墻”,突出園門素淡雅致。賈政命人推門,開門見山,一帶翠嶂直入眼簾,將園內景色遮罩,避免了平鋪直敘將整個園內景觀一覽無余,采用障景的手法。對于山峰的取名,賈政門下清客提出“疊翠”“錦嶂”“賽香爐”“小終南”等,曹雪芹指出“將些俗套來敷衍”。因此將著重分析賈寶玉所題。寶玉指出“并非主山正景”,只是游園引子,用典自王維《題破山寺后禪院》“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王維有“詩佛”之美譽,作品被人稱道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借王維一句“曲徑通幽”,來凸顯此山引導、過渡的作用,強調其是游園一行人的開端。接下來,賈寶玉為亭命名“沁芳”,并七言對“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柳”“借”“翠”體現了園林中常用的借景手法,“花”“分”“香”使用了通感手法。
眾人下一處景觀“瀟湘館”,賈寶玉命名“有鳳來儀”?!坝续P來儀”出自《尚書?益稷》“簫韶九成”,此處題“有鳳來儀”盡顯院落通透飄逸之感。同時,此處是元妃省親所至第一處,“鳳”也是對元妃的襯合。后文賈寶玉作對“寶鼎茶閑煙尚綠,幽窗棋罷指猶涼”,側面體現了環境之清幽。通過“煙尚綠”刻畫出庭院中千竹之綠,“指猶涼”則著重描述建筑通透。
接下來重點描寫稻香村,以青山為嶂,移步換景,山懷一繞,豁然眼前的便是那矮墻稻莖、杏花似火、茅屋雜樹、青籬土井、良田美蔬。留待題字的石碣就在籬門旁,田家風范并不適合匾額上懸,寶玉用典自“紅杏梢頭掛酒旗”,取“杏簾在望”四字,又借“柴門臨水稻花香”命此景稻香村之名。
在被賈政問及時,賈寶玉表明自己認為此處不及“有鳳來儀”。并從“天然”起表達了對于稻香村一景的不認同。“遠無鄰村,近不負郭,背山山無脈,臨水水無源,高無隱寺之塔,下無通市之橋,峭然孤出,似非大觀”。寧榮二府盡顯富貴,省親別墅中置茅屋稻田,乍看之下一洗鉛華,然無法融于環境,略顯造作生硬。這在某種意義上也傳達了清人的“場所精神”。
正如賴特的流水別墅“像是從環境中生長出來”最為人稱道,稻香村雕琢有余,卻不是此處環境所能生長出的產物,也只落得“雖百般精而終不相宜”。不難看出清人的審美情趣,園林雖是人工景觀,但在造園時,景觀不宜與場地本來的氣質沖突?!斑h無鄰村,近不負郭”是指周圍無村落;“背山山無脈”,郭璞在《葬書》中提及山與脈的關系,有山無脈,則無法承地氣;“水無源”則易竭;田舍上無塔寺,下無橋市,只一田舍,形單影只,孑然寧榮府邸恢弘省親別墅中,不免突兀。
眾人下一處所至是“蓼汀花溆”。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口評價“武陵源”及“秦人舊舍”不當,此二題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避秦時之亂”,不具瑞意,有悖于中國人自古以來對于祥瑞的追求,自然不妥。而寶玉取“蓼汀花溆”四字,拋開紅學家們的黛釵之爭,單從園林角度分析,“蓼汀”用典自唐代羅業《雁》詩“暮天新雁起汀洲,紅蓼花開水國愁”。由于原詩意象蕭瑟,后文元妃省親指出“‘花溆’二字便好,何必‘蓼汀’?”也是與上文賈寶玉對于“武陵源”和“秦人舊舍”的不贊同的呼應?!盎ㄤ印睆奶拼迖o《采蓮曲》“玉溆花爭發”中來,原詩表現的是采蓮的熱鬧場面,“玉溆”突出水之溫潤,“花爭發”表現了花朵競放的生機與活力?!稗ね』ㄤ印彼淖譃榇笥^園一景做題,直接描述出此處淺岸白堤,草長花明的景象。而建造時,便有采蓮船的規劃,用典自《采蓮曲》也是與此相呼應。
眾人接下來所至的便是薛寶釵在大觀園中的住處――蘅蕪苑。寶玉所選“蘅芷清芬”四字,更側重寫實,正如他對眾清客所言評價“此處并沒有什么‘蘭麝’‘明月’‘洲渚’之類”“就題二百聯也不能完。”表明清人在注重寫意時更注重寫實。蘅和芷都是可做香料的植物,清芬正表明它們的特質?!耙鞒蒞蔻才猶艷,睡足荼蘼夢也香”出自《時古對類》中的“書成蕉葉文猶綠,吟到梅花句亦香”。此句是當時流行的習語,用典是中國古人慣用的手法。用典可以使少量的文字表達更多的意義,旁征側引,森羅萬象。
過正殿,遇沁芳閘,最后一行人所至即為賈寶玉在園中的住處――怡紅院。該室相比十分通透輕盈。賈寶玉強調寫實,不應厚此薄彼,只寫其一。題以“紅香綠玉”,并“紅”“綠”兼道海棠芭蕉?!跋恪北砻髁撕L幕ǖ姆曳?,而“玉”體現了芭蕉的良好長勢,葉片有光澤。以院中植木為名,讀來清新而富有生趣。至此,賈政一眾人命名之行結束。
3 結論
曹雪芹以一部紅樓夢建造了大觀園這座紙上園林。以寧榮二府之力營造的省親別墅規??氨然始覉@林。
大觀園生于文學家筆下,卻能反映當時造園的流行趨勢和手法特點。尤其是審美情趣,更能自文學作品中體現出來。
抑景、夾景、對景、漏景、借景、添景和框景等常用手法均在文中有所體現。
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精神的民族,園林之于游人,精神意義與物質意義同等重要。而對景點的命名,無疑最能反映審美層面。紅樓夢第17回體現了清人的真實性原則、趨吉求同原則和新雅原則,說明古人在游園時注重游覽的生理體驗,并且更加注重園林美景所帶來的心理體驗和精神世界升華。
參考文獻:
1、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問題。(6分)
一個月前,同學們已經正式成為初中生了,對于老師們的訓誡,同學們一絲不gǒu( )地執行著,都想在最初的日子里,給老師們留下良好的印象。偶爾,佇立在教學樓上,看操場上,同學們的xuān( )騰,凝望著他們活潑好動的身影,真是讓人忍俊不禁,他們是多么天真可愛的孩子啊!像開在四月的花兒,時時迸濺出生命的活力。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一絲不gǒu( ); xuān( )騰
2、給加點的字注音: 佇( )立; 迸( )濺
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訓誡:
忍俊不禁:
二、默寫。(8分,1-4題每空一分,共6分,第5題每句一分共2分。)
1.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 。
(孟浩然《過故人莊》)
2.曲徑通幽處, ?!? ,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3. ,隨風直到夜郎西。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4. ,卻話巴山夜雨時。李商隱《夜雨寄北》
5、曹操的《龜雖壽》中,表達自己志向遠大的詩句是,。
,。
三、下面語段劃線處都有語病,請改正過來。(4分)
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①盡管我們很渺小,但應該必須讓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對父母,我們是他們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對朋友,我們是他們傾訴衷腸。任何時候都不要看輕自己,要敢于說“我很重要”,③這樣,你的人生才會走進新的一頁。讓我們昂起頭,④對著我們這顆無數的美麗星球上的生靈,響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處詞語贅余,應刪去的詞語是
(2)第②處成分殘缺,應在句末添加
(3)第③處搭配不當,應將
(4)第④處語序不當,應調整為
四、走進名著。(4分)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懷里,
母親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p>
這首小詩是出自冰心的詩集《 》《 》,將 、 、和 融為一體。
五、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星期天,小林想要到XX公園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爺問路:“喂,到XX公園怎么走啊,還有多遠?”老大爺看了看小林說:“順馬路走,有一千丈;走小路,只有六百丈就到了。”小林聽了迷惑不解地說:“你這人怎么講丈不講里?”老大爺笑著說:“小同學,原來你也知道講‘里’啊!”
① 老大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分)
② 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向老大爺問路?(2分)
二、 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1-12題,按要求答題,共35分)
(一)課內文段閱讀(12分)
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園中別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種了果樹。那時的說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關系。我曾遺憾地想:這里再也看不見藤蘿花了。?
過了這么多年,藤蘿又開花了,而且開得這樣盛,這樣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不斷地流著,流著,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撫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里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個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
1、 作者插入對十多年前的紫藤蘿的回憶,有什么作用?(3分)
2、 文中劃線的句子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2分)
3、文末“ 在這淺紫色的光輝和淺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覺加快了腳步?!睉撊绾卫斫?(3分)
4、 文中對紫藤蘿花的描寫,對你有怎樣的啟示,請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4分)
(二)課外語段閱讀(11分)
沒釣到的大魚
(1) 他家在島上有所美麗的小房子。
(2) 在鱸魚釣獵開禁前一天傍晚,他和媽媽早早又來釣魚。安好誘餌后,他將魚線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的余輝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斕的漣漪。當月升中天的時候,那波紋又變成了銀白色的,景象十分美麗動人。
(3) 忽然,釣桿的另一頭倍感沉重起來。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釣,急忙收到魚線。母親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兒子熟練的操作,十分愜意欣慰。
(4) 終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條竭力掙扎的大魚拉出水面。好大的魚啊!在此之前他還見過這么大的魚呢!它是一條鱸魚。
(5) 母親和兒子緊盯著這條漂亮的大魚看呆了。月光下,美麗的魚鰓一吐一納的翕動著。媽媽撳亮小電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點--但距允許釣獵鱸魚的時間還差兩個小時。
(6)“ ”母親說。
(7)“不!媽媽!”孩子哭了。
(8)“還會有別的魚的?!蹦赣H安慰他。
(9)“再沒有這樣大的魚了。”孩子仍然傷感不已。
(10) 他環視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個魚艇或釣魚人。他又看看母親。雖然沒人看見他們,也沒有人知道這事,但他從母親那平時溫和慈祥而現在卻十分堅決的臉色中知道決定是不可更改的。只好慢慢解開大魚嘴上的魚釣,把它放了生。
(11)暗夜中,那鱸魚抖動笨大的身軀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處,漸漸消失。
(12)孩子回想剛才釣大魚時興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場夢。
(13) 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經是紐約市一個很有成就的建筑師了。母親的小房子還在那個湖心小島上,他還是常到那里釣魚。
(14) 他說得對,他再也沒有能釣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釣上的那樣漂亮的大魚。但他卻為此終身感謝母親。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過許多類似于那一夜晚的問題,但從未因無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損公德。他通過自己的誠實,勤奮,守法,仍然能獵取到生活中的大魚--事業上成績斐然。他至今仍懷念母親那一夜對他的教誨,并常常對的兒子和女兒講述起這件平常而又動人的小事。
5.鱸魚釣獵還沒有開禁,他和他媽媽為什么還到湖上釣魚?(2分)
答:
6.他依據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鉤的?(2分)
答:
7.下面兩句話中選出最恰當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簡要說明理由.(3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嗎?
答:應選( ),理由是:
8.文中"沒有釣到大魚"和"依然能釣到生活中的大魚"中的"大魚"各指什么?(4分)
答:
(三)文言文閱讀(12分)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蟻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4分)
1)、故時有物外之趣( )2)、項為之強( )
3)、徐噴以煙( ) 4)、鞭數十( )
10、翻譯下列句子:(4分)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2) 、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
11、全文共寫了我童年時的幾件物外之趣?(2分)
12、一位哲人說:“童年的趣,是夢中的真”請結合本文說說,看似瑣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為什么會變得趣味盎然?(2分)
三、作文(40分,其中卷面分5分)
任選一題作文。
(1)題目:我嘗到了 的滋味。
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供選擇的詞語如“成功”、“失敗”、“快樂”、“憂愁”、“冒險”等,也可不受以上詞語限制,自選詞語填補。600字左右。
(2)《現代漢語詞典》中“新”字的義項有:①剛出現的或剛經歷到的;②性質上改變得更好;③沒有用過的;④新近,剛等。
作為初一的學生,你來到新學校、新班級、認識新老師、新同學、參與新學習、新生活,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從上面的一項中選擇一個寫寫你的“新”的體驗??梢杂脙扇齻€故事來表現。題目自擬,字數600字左右。
要求:1.說真話,抒真情,忌抄襲。
2.字跡清楚,書寫工整。
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班級名和老師名。
4.寫記敘文。
蕪湖市第三中學語文答案
一、 基礎知識
1、 茍 喧
2、 zhù bèng
3、 教導、告誡;忍不住笑。
二、 略
三、 1)應刪去“必須”或者“應該”。
2)添加“的對象”。
3)將“走進”改為“翻開”。
4)對著我們這顆美麗星球上的無數生靈。
四、 《繁星》《春水》;母愛、童真、自然。
五、①言外之意是小林不懂禮貌。
②老大爺,請問到XX公園怎么走,還有多遠?
二、閱讀理解
(一)
1、與下文寫眼前繁盛的紫藤蘿形成對比,交代了歷史發展的軌跡,為下好了鋪墊,也突出了全文主旨。
2、用了通感的手法,營造出了安靜祥和的氛圍,突出了花開的繁盛,使得全段籠罩上了朦朧、神秘的色彩。
3、我被紫藤蘿頑強的生命力所觸動,“加快腳步”是要奮發進取,有所作為。
4、生命是美好頑強的,作為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應該珍愛生命,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生,奮發進取,珍惜這美好的生命,讓自己的未來更加精彩。
(二)
5.湖里還有其他的魚可以釣。
6.釣桿的另一頭沉了下去。
7.①這句話中的“得”字表明母親的語氣十分堅決,沒有絲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8.前者指的是從湖里釣出的大鱸魚,后者指的是事業上的成功。
(三)
9、
1)超出事物本身
2)通“僵”僵硬
3)用
4)鞭打
10、
1)心里這么想著,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了白鶴。
2)把草叢當作樹林,把蟲子螞蟻當作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