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關于杏花的詩句

關于杏花的詩句

時間:2023-05-29 18:23:5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關于杏花的詩句,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于杏花的詩句

第1篇

途中見杏花

[唐]吳 融

一枝紅艷①出墻頭,

墻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

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

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②千萬樹,

澹煙③籠日④暗神州。

[注]①紅艷:這里指杏花。②帝鄉:指長安。③澹煙:淡淡的暮色。④日:這里指的是夕陽的余暉。

【鑒賞品析】

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杏花作為十二花神之二月花,足顯其地位之高。在明媚的春光中,盛開的杏花有著一種不同于其他花木的嬌艷姿態,如同點點胭脂暈染在淡藍色的天幕之上,惹人喜愛。雖然在詩歌中我們經常能夠見到杏花被文人們作為春天的物候象征,但其被賦予的意象卻大多是愛情的惆悵與失意,或是感到前途暗淡無光的悲傷。

《途中見杏花》寫詩人漂泊在外,在途中偶見一枝紅艷的杏花,這不由得觸動了詩人的滿腔愁緒,并引發其浮想聯翩,同時,也抒發了詩人雖然離開朝廷卻依舊懷念長安生活的惆悵情緒。

對于詩人來說,當他正奔波于漫漫的旅途中時,眼前再美的景色也只會變得黯然無趣。縱使杏花再惹人喜愛,可當各種憂思盤旋在心頭時,那枝昭示著青春與生命的杏花在詩人心中留下的卻是異常的苦澀滋味。在詩中,雖然還沒有到百花吐艷的時令,空氣中的花香也還夾雜著幾絲淡淡的寒意,那些嬌嫩的花兒身邊沒有蝴蝶盤旋飛舞,只有歸巢的黃鶯相依為伴。而在這種情況下盛開的杏花便更顯得有了幾分孤獨和寂寞,這也正是詩人反觀自身的真實寫照。

讓我們跟隨著詩人的想象進一步馳騁下去,當他在看見眼前的美景后,進而想到了此時京城長安必然也是遍野紅杏,而那一片蒙蒙的煙霞,映著余暉,籠罩在神州大地上,景象必定也是絢麗奪目的。而詩人腦海中的一切,實際上就是他對長安生活的美好回憶。詩人被迫離開朝廷,到處飄零,心思仍然縈系朝中。末尾的這些跳躍式的聯想,恰恰泄露了詩人內心的秘密,點出了他的愁懷所在。

全詩借杏花美景展開了多方面的聯想與想象,表達了詩人的惜春之情、流離之感、身世之悲和對長安的懷念之情,其筆法細膩,動人傳神。

【達標空間】

第2篇

在高中詩歌的課堂教學中開展審美性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輕松享受的學習情景中學習,還可以進一步地提升學生對于古代詩歌的鑒賞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培養學生們對于美的欣賞力和創造力。為此,語文教師必須重視并科學合理地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用詩歌審美性教學方法,大力推進高中生的素質教育發展,同時不斷提升學生的文學涵養。為此,筆者對于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性教學設計與實踐嘗試進行以下簡單的分析。

一、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詩歌審美的教學情境

高中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師必須通過不斷為學生創設詩歌審美教學情境,以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全面激發高中生的審美欲望,進而自主地參與到課堂詩歌審美的教學活動中。在進行教學活動前,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課前導入語言的設計,通過導入語切實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審美欲望,尤其是對教材中的古詩詞的審美教學。教師需要讓班級中的學生盡可能的帶著古詩詞的文人情緒鑒賞教材中的詩詞。語文教師要設計一些具有強烈感染力的導語,以此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欲望。例如,教師在設計《臨安春雨初霽》一課的導語時,可以這樣設計:這些年世態人情淡薄得似紗,可誰讓我要騎馬客居京城享受這份繁華?只身于小樓中,聽春雨淅淅瀝瀝下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還會傳來賣杏花的聲音。紙張短小斜放著,閑時寫寫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望著煮茶時水面冒起的白色泡沫,陣陣茶香飄來。身著白衣,不要感嘆會被風塵之色所玷污。我回家仍會身著它趕上清明。今天我們共同來欣賞陸游筆下別樣的杭州。教師在創設詩歌審美的教學情境時,必須重視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通過對學生詩歌審美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在自己的思維能力、文學素養、價值取向等方面取得長足的發展。語文教師在創設詩歌審美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必須發揮自身的教學指導作用,進一步樹立學生的文學鑒賞信心,幫助學生更加透徹地了解并掌握詩歌鑒賞的基本方法。

二、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全面體驗語文詩歌的意境美

詩歌的意境美主要是指意與象的有機結合,以客觀的人、物、景、事的角度來展示情景交融的審美情境。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和鑒賞詩歌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深入地感受詩歌的意境美。詩眼是學生解讀詩歌的關鍵性因素,通過詩眼學生可以初步地領悟詩歌的整體主旨內涵和詩人暗含的情感,通過精準地把握詩眼學生可以準確理解詩歌的意境美。例如,教師在教學的《沁園春•長沙》這一課文時,詩歌中上闋的詩眼便是“望”,此詞起到了引導寫景的作用。而詩歌下闋的詩眼則是“惜”,在詩人領略了歷朝歷代英雄的人生缺憾后,最后還是以“看今朝”進行詩歌的收尾和總結。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并培養學生發掘詩眼的能力。學生通過了解并分析詩眼,從意象的角度全面了解了《沁園春•長沙》中關于湘江秋景的描寫,精準地把握了詞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領會到“浪遏飛舟”的含意。進一步地理解了詩中風流人物所暗含的豐富感情。

三、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擴寬高中生詩歌的審美視野

在高中語文的詩歌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不斷擴寬學生詩歌的審美視野,進一步地培養學生欣賞美、挖掘美、感悟美的審美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涉江采芙蓉》一課時,教師需要教給學生,詩歌中的“涉江/采芙蓉”讀作升調,要讀出一路涉江采摘行程中的無限期待、欣喜的感情?!疤m澤/多芳草”讀作降調,要讀出采到鮮花、蘭草后的欣慰與踏實的感情。乍看詩句比較平凡,但是,經過教師的情感指導,學生再次細細品味就會發現其中蘊含的詩歌美妙的意境。為此,語文教師需要不斷引導學生全面深入地體會詩中的意境。通過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對詩歌內容進行挖掘,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文人涵養,不斷擴寬學生的審美視野。進而從根本上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綜上所述,在高中教育階段的詩歌審美性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必須充分認知并掌握詩歌教學的本質內涵,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可以全面體驗到高中詩歌的意境美,通過對詩歌美的鑒賞,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最終實現高中階段語文詩歌教學的根本要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作者:陳阿雅

第3篇

好詞:

鮮花 落花 落英 奇花 家花 野花 花草

花木 花朵 花瓣 花苞 花蕾 花蕊 花心

含苞 吐蕊 盛開 綻開 綻放 怒放 嬌貴 嬌艷 鮮艷 別致 婀娜

嬌媚 嬌美 淡雅 清淡 恬靜 秀麗 芳香 芬芳 多姿 凋零 凋謝

飄零 飄落 枯萎 濃郁 幽香 清香 醇香 暗香 蓓蕾 清淡 雅致

火紅 朱紅 纓紅 殷紅 嫣紅 粉紅 淺紅 淡紅 緋紅 暗紅 絳紅

雪白 乳白 潔白 金黃 米黃 橘黃 杏黃 橙黃 嫩黃 土黃 焦黃

枯黃 深紫 淺紫 淡紫 粉紫

一朵朵 一團團 一串串 一簇簇 一層層 一叢叢 鮮靈靈 紅彤彤

紅艷艷 金燦燦 金閃閃 白花花 水汪汪 水靈靈 羞答答 藍晶晶

綠茵茵 青幽幽 軟綿綿

雍容華貴 潔白無暇 嬌媚艷麗 小巧纖細 挨挨擠擠 互相偎依

含苞欲放 萬紫千紅 花紅柳綠 繁花似錦 奇香滿園 落英繽紛

香飄萬里 花香四溢 花香馥郁 樸實無華 姹紫嫣紅 端莊素雅

芳香四溢 蓓蕾初綻 競相開放 綻蕾吐艷 百花齊放 百花爭春

百花爭艷 百花斗妍 春花爛漫 紅花似火 奇花異草 群芳斗艷

亭亭玉立 桂子飄香 梨花似雪 菊傲嚴霜 紅梅映雪 層層疊疊

笑立枝頭 招蜂引蝶 搔首弄姿 脫俗超群 沁人心脾 清新優美

晶瑩剔透 綻開笑臉 冰清玉潔 芬芳幽雅 婆婆起舞 瓣潤如絹

顏色各異 形態萬千 飄然而下 花團錦簇 花紅柳綠 千姿百態

五顏六色 密密麻麻 五彩繽紛 色彩鮮艷 凌風傲雪 花香醉人

芳香撲鼻 晶瑩淡雅 色彩斑斕 春暖花開 生機盎然 桃紅李白

燦爛多姿 淡雅清秀

好句

花開固然美麗,花落更具有意義,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片一片地灑落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月季花的顏色有的淡如白雪,有的艷如桃李,更有罕見的變色、混色、串色、復色及藍色、咖啡色,令人贊賞不已。

紅團錦簇,像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花盤微敞低垂,還有的像一個害羞的姑娘,低垂著的腦袋,泛紅了的小臉默默不語。

曇花是絢麗的,但它只愿在夜深入靜時悄悄開放,沒有在人前炫耀之意,更不會與花的姐妹們爭奇斗艷。

陽春三月,杏樹開花了。粉紅、雪白,花香四溢,招來一群勤勞的小蜜蜂,親親熱熱地落在杏花上。

漸漸地,花兒凋謝,長出了嫩嫩的新葉,結上毛茸茸的小杏,各隨著葉子慢慢長大,綠瑩瑩的。

桃樹上掛滿了花骨朵,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擁著,仿佛是一群膽怯羞澀的小姑娘,誰也不肯第一個綻開笑臉。

桃樹上的小骨朵一天天鼓起來,露著嘴兒,像抿嘴含笑的小姑娘。從遠處看,一株株桃樹活像一個個張開的大花傘。

那粉紅色的桃花一朵緊挨一朵,擠滿了整個枝丫,它們像一群頑童,爭先恐后地讓人們來觀賞自己的艷麗風姿。

那盛開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著富饒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團團云霞,映著充滿生機的大地。

桃花凋謝了,枝頭殘留著幾片花瓣,仍像點點跳動的火苗。

春天,那些樹枝紛披的梨樹上綴滿花朵,仿佛是飄著大片的雪花。

如果一株一株看,梨樹就像地下冒出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噴泉,那花朵,就像是雪白的浪花兒,就像明燦燦的項鏈。

一朵朵鮮紅的石榴花掛在樹上,把石榴樹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六月的樹林里,開滿了各色各樣的野花,燦爛得像撒滿了寶石,鋪上了錦緞。

花園又像一個盛裝顏料的調色盆,將各種絢麗色彩一下子端到游人面前:大紅、深紅、淡紅、橘黃、中黃、紫色……簡直是應有盡有,使人目不暇接。

像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漫天里飛舞著柳絮楊花。

我第一次看見開花的木棉樹,那樣高大挺拔的軀干,沒有綠葉,枝頭上卻綴著大朵大朵的紅花,唯有這聳入天際的紅花,敢與白云、藍天爭艷。

含笑花含著笑,迎來了一天又一天的曙光;又含著笑,企盼著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屬于她的這永恒的微笑。

一陣微風吹來,蝴蝶花花瓣輕輕搖擺,就像只蝴蝶在抖動自己艷麗的翅膀,快樂地飛舞。

六月里,鮮艷的鳳仙花開了,像小姑娘頭上的蝴蝶結。

到了晚上,窗前幾株夜來香,吊滿枝頭繁星似的小花,又舒展開了十字花瓣,閃閃爍爍,把陣陣花香悄悄地送進屋來。

馬蹄蓮整個花只有一片厚厚的大白色的瓣,邊兒翻卷著,擁著黃色的花蕊,左看右看,近看遠看,都形似馬蹄。

那漫山遍嶺的山茶花紅得這樣鮮艷,火熱,陽光一照,仿佛千萬顆紅星在眼前灼灼閃耀,微風一吹,又好像千萬面旗幟在飄揚。

你看,這一樹閃光的、盛開的紫荊花,花朵兒一串接著一串,一朵接著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

紫丁香的骨朵兒是紫色的,一串串好像紅透的高粱穗;那盛開的白丁香花,如雪、如玉、如絹、如飛濺的浪花。我素來喜歡丁香花,淡淡的紫色,樸實中透著華美,自然中不失雅致。

大門前有個拱形的藤蘿架,春天掛滿一嘟嚕一嘟嚕紫葡萄似的藤蘿花。那花瓣一簇簇地湊在一起,又一列列地按順序排開,真像一群不時變換舞蹈隊列的小姑娘。

從未見過開得這樣盛的藤蘿,只見一片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

玉蘭花迎著春風開了,一樹潔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飛進的浪花。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瑩雪中浸過,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樸素,溢滿了人間的純潔。

薔薇攀在路邊竹籬上,在暗綠的葉片后,探出點點胭脂紅,像女孩子半嬌半嗔地嘟起來的小嘴兒。

那迎風飄舞的是名菊“嫦娥牡丹”,她凌空舒袖,宛如萬里長空翩翩起舞的嫦娥一般飄灑俊逸。那種叫“黑牡丹”的黑菊極為珍貴,粗壯的枝條配著濃綠的葉,中間托著黑而透紫的大花朵,真像一條烏龍臥在一座墨池之中。

好一片如霞如霧的櫻花??!它開得像陽光下的火團,潔白、緋紅,生機勃發,真好比九天的仙女把撕碎的錦緞撒向人間,瑰麗萬狀,燦爛無比,給人一種明快開闊的感覺。

棗花雖不像桃花那樣具有鮮艷的顏色,小小的、淡綠色的棗花,藏在葉兒的腋間,但它用芳香吸引著成群的蜜蜂,把自己的花粉無償地獻給人們,制成高級補品——棗花蜜。

海棠的花骨朵就像剛睡醒的娃娃,噘著紅紅的小嘴巴。

梅花有5片花瓣,有單瓣,也有雙瓣,它的花蕊是一絲一絲的,上面有一個比芝麻還小的小點,像一頂小帽子似的。

遠望滿山紅梅,一團團、一簇簇,像燃燒的火苗,十分熱烈,十分耀眼,把殘冬留下的痕跡都驅盡了。

遠遠就聞見一股細細的清香,真滲進人的心肺,這是梅花,有紅梅、白梅、綠梅,還有朱砂梅,一樹一樹的,每一樹梅花都是一樹詩。

街心公園里的臘梅,像是枝條上落滿了小黃蝶,發出沁人肺腑的清香。

桂花是那么素雅,那么的大方,那么充滿生機,叫你不能不刮目相看,特別是它那濃郁的幽香,熏得人都要醉了。

遠遠看去,一品紅那一個個小花蕾就像一顆顆珍珠撤在雕刻著花邊的紅盤中,又像一只只小蜜蜂飛落在花蕊中采蜜。

蘭花開放了,有的似一只鳳蝶展翅飛來,有的像一排鈴鐺搖動,更有的像雄壯的軍號在吹奏著。這些蘭花,有的清幽高雅,有的雍容大方,有的葉片剛勁,有的瀟灑自如。

蟹爪蘭的花有的盛開著,花瓣有三四層,好像一座小巧玲瓏的花塔;有的含苞欲放,好像小雞快要鉆出蛋殼似的;有的含苞未放,好像小姑娘害羞的臉蛋兒通紅通紅的。

一簇簇、一片片地野玫瑰長滿了草地和山岡,五色的花朵,像嬰兒的唇,像惺忪的眼,像極樂鳥的羽毛,像沒有融化的雪,像早晨飛動的彩霞……鮮艷極了。

好段

滿山遍坡的野花,像是精工巧匠編織的萬紫千紅的花冠。紫櫻花迎著陽光,撐開紫心白瓣的小傘;野丁香剛從中醒來,便吐出幽雅的清香;迎春花一團一簇,宛如無數姑娘紅潤的笑臉……

殘荷不再美麗,不再青春勃發嬌姿嫵媚,也不再以那一暈又一暈粉紅的花,潤出一片風采。

有人把杜鵑花叫“映山紅”,相對來說,我更喜愛這個“映山紅”名字,它使人想得更深更遠。不是嗎?一片紅艷艷的杜鵑花可把山谷映照得紅光煥發,就是一小簇一小叢的杜鵑花,也會如黑夜的火光,使人想到星火燎原!

牡丹的確是美的,用百媚千嬌來形容她,的確不算過分,白居易曾以“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詩句,來形容當年洛陽人在花開時節傾城觀花的盛況。這詩句,誕生在一千一百年前,那是浪漫主義,而用在一千一百年后的今天,則是現實主義的寫照了??窗桑嘟z紅顏,漫步在花徑之上,白發黃髫,贊嘆于花簇之前,洛陽人醉了。

雨白天下,夜晚也下,梨花只有在有雨的夜晚開。仿佛有約在先,又仿佛一切出于自然。雨下得暢快、淋漓,梨花開得真實、生動。夜雨梨花不虛飾白晝,更不媚俗世人。它們選擇在細雨輕風的背景下,悄悄地開放,純潔、坦誠而又執著。它們不學曇花,花開即落。一晚的輝煌后,再也無聲無息。梨花卻固守著自己的花期,一天也好,兩天也好,十天半月也好,總是那么善于等待,等待這有雨的夜晚綻出一樹高潔,一樹美麗。

今年花市上的名花,多得叫人看也看不盡,好得使人難以形容。她們就像一群群天姿國色的少女,競向人們報告春來的消息。嶺南獨有的名花吊鐘,是花市的盟主,她那串串垂吊搖鈴,最是殷勤傳達春訊。今年的吊鐘,也長得特別妖冶,猩紅的鐘蓋,表現出她的嬌姿,雪白的鐘口,又顯示出她的潔質。那一望無盡的花枝,排列成林,搶去了人們多少春色。

被贊為“凌波仙子”的福建水仙,有的亭亭玉立,有的蟹爪勾欄,她們都沐浴春風,競吐幽芳。而最雍容華貴的,還是“百花之王”的牡丹,千姿百態,艷色撩人,真不愧為“獨占人間第一春”。還有那象征愛情的玫瑰,寓意友誼的石竹,預示吉兆的雞冠,充滿生機的彩雀……這似錦的繁花,這萬千的儀態,哪能筆筆細描!

曇花那一絲絲彎曲的雄蕊上頂著黃黃的花粉,像一位美麗的公主頭戴金色的皇冠。由于曇花淡素潔白而清秀,又在晚上開放,故有“月下美人”的雅號。多么美麗的曇花呀!雖然“曇花一現”,但它卻把美留給了人間,也永遠留在了我心里!

花,古往今來,有多少詩人為之縱情吟詠,高聲贊美。它那芬芳艷麗的色香,令人陶醉;它那朝氣蓬勃的風姿,令人振奮。

陽歷六月份,一棵棵挺立著的沙棗樹上開滿了銀白色的小花,猶如一個個白色的小喇叭,在微風中一顛一蕩,奏出了生命之歌。白色的小花在熱烘烘的陽光下散發出一陣陣撲鼻的清香,使人感到很舒暢。

在這個嬌而媚的月季花中,我最喜歡的是“十全十美”和“奇光異彩”了?!笆馈钡幕ò昙儼兹缪?,邊沿有玫瑰紅暈,花蕊翹角兒,它開花時,像螺旋那樣徐徐張開,盛開后花蕊卻不外露,輪廓呈五角星狀。它的葉片墨綠有光,香味濃郁,花姿優美,如同少年郎。

嬌柔的花瓣,優美的花型,純潔的白色,構成一朵朵圣潔美麗的玉蘭花。她確實是天工神匠用潔白無瑕的美玉雕琢成的,她和國色天香的牡丹一樣奔放,又如凌波仙子一樣飄逸,她比荷花更秀麗細膩,比更樸實親切。

水仙花白嫩的鱗莖里抽出好幾條嫩綠的樹葉,在縱橫交錯的綠葉間,錯落有致地開著幾朵潔白無瑕的小花,花中嵌著一束黃金般的花蕊,散發出一股濃郁的芳香。一陣風吹過,小花連連點頭,似乎穿著水晶衣裙翩翩起舞,使人見了心曠神怡,如癡如醉。

一天早晨忽然發現月季莖上綻出四個小小的花蕾,花蕾穿著一件綠色的外衣。又過了幾天,花蕾頂破了外衣,露出粉紅的花瓣。一開始,由最外層的花瓣向外伸展,而里邊的幾層花瓣還緊緊地合攏在一起,漸漸地,

層層舒展,整朵月季花終于綻開了。花是粉紅色的,像一個穿著粉紅色衣裙的少女。綠葉紅花被晨光一照,又像一只粉蝴蝶在微風中撲打著翅膀,翩翩起舞。我鼻子靠近花朵,撲鼻的清香迎面而來,再仔細一嗅,花香里還透著一股蜜一樣的甜味。

在這一片片翠滴的小葉陪襯下,一朵朵桃花爭奇斗艷,花枝招展,充分顯示著它那嫵媚多嬌的姿態。怒放的桃花,一層層橢圓花瓣向外張著,愈往里顏色愈深。那一層層的花瓣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樣,誰也不愿離開誰,都圍在一起,緊緊地靠著,看起來是那樣團結,那樣友好。中間露出了米黃色的花蕊,花蕊中的花絲像孔雀的翎毛一樣,桃花有的獨立枝頭,有的三一群,倆一伙,背靠著背,仿佛正在做游戲,盛開的桃花,就像是姑娘們那一張張歡樂的笑臉,笑得那樣美麗、動人。小的桃花也盛開了,那通紅的花瓣多像小孩子那紅撲撲的小臉,顯得是那么可愛。初綻的桃花剛剛張開一點嘴,花瓣還沒完全展開,露出一點米黃色的花蕊,它仿佛是一位怕羞的小姑娘,臉漲得通紅,嘴角微微露出了一絲笑容,又像還未完全從蛋殼里出來的小雞,才探出半個小腦袋,是那么有趣。桃花的花蕾也十分漂亮,一個個圓形的紅色花蕾,就像一個個柔軟的小絨球,又像是一盞盞小紅燈籠掛在枝頭,把桃樹裝扮得異常美麗。

夏秋之交,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荷花開出白色、粉紅色的花朵。有的躲在荷葉背后,不肯露頭,像個羞怯的小姑娘;有的從荷葉中探出頭來,含笑怒放,散發出陣陣清香;有的還是花蕾,看起來飽脹得馬上就要裂開似的。

看,那菊中佳品“綠牡丹”,花瓣豐腴,色如翡翠,鮮艷欲滴,惹人喜愛;出人頭地的“帥旗”,蕊黃葉闊,外金內朱,如初升的朝陽,可稱得上菊“暈”之帥。與“帥旗”相映生輝的是嬌柔嫵媚的“靜女”,它花瓣如絲,垂發低首,不像”帥旗”風風火火,卻嫻靜優雅,嫵媚多情,給人另一種美的享受。

一串紅花枝上都長有一串銅鈴似的花朵,而每一朵花都是由三片花瓣組成的,那樣子像三個伸長的舌頭,中間還褒著三根花須,其中有一根花須特別長,前半段是紅色的,后半段是白色的,頂端像小鳥張開的嘴巴,另外兩根頂端的兩點,好像冒號。這兩點是乳白色的,真可愛。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顏色了。那顏色紅得真艷麗,像一把燃燒的火炬,鮮紅鮮紅的,一陣風吹來,花兒微微起伏,掀起一輪輪花浪。

第4篇

我們知道,月雖然只是自然界中一個純客觀的物象,但它卻逐漸成為華夏之邦人化自然的組成部分,成為詩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載體。正是由于作者在創作時的處境情懷不同,從而導致了他們作品中“月”這一意象的不同思想內蘊,它們在規定的語境中,展示出了難盡言表的情感流程及其集中鮮明的價值取向。他們借月來抒懷言志,因而望月思鄉,望月懷人,望月感懷幾乎成了詩詞中的永恒主題。

下面從幾個不同側面歸納分析一下唐宋詞中“月”這一意象豐富而深刻的內涵:

(一)“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p>

月本無情,人卻有意。月亮的陰晴圓缺,其實只是普普通通的自然現象,但它卻映射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在以月破狀分離這一意象的詞作中,又可細分為兩小類:

(1)送別之作中的“月”。

“多情自古傷離別”,離別時的那種落沒與惆悵的心情是無以言表的,面對即將離去的親朋好友,只能是“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此時此刻的月亮也帶有幾分凄切傷感的色調。諸如“殘月臉邊明,別淚臨清曉?!?牛希濟《生查子》);“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張先《江南柳》);“望一川暝靄,雁聲哀怨;半規涼月,人影參差?!?周邦彥(風流子))。以上送別詞中的詩句,具有一個明顯的共同點,即“月”的意象都并非“圓月”、“滿月”,而是“殘月”、“新月”。對于這一點,我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是從自然科學角度分析,古人遠行,多啟程于黎明之前甚至夜半時分,此時月將西斜,月亮表現出來的特征便是殘缺

的、低垂的、朦朧的,因此,運用“殘月”、“隴月”等意象是符合實際的,是真實的客觀描

寫。二是從詞語意義的角度分析?!皻垺迸c“缺”同意,“殘月”即“缺月”,“殘月”與“新月”

都是不團圓的象征,所以,天邊顯現的一彎缺月.正是竟取了分離。是離別之人心理情感生動而貼切的寫照。

(2)懷古、亡國之作中的“月”。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年年花開,歲歲月圓,但常常是物是人非,如今之明月,猶當時之明月,可如今的人事情懷卻已大異于當時了。面對依舊高懸于天的明月,此刻心中難免會涌上一種凄楚的感覺,那難以預料的世遷,只有明月才能作證,正如張若虛在其《春江花月夜》中所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

長江送流水?!惫薁枺瑲W陽炯在《江城子》中詠道:“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無情。六代繁華,暗逐逝波聲??沼泄锰K臺上月,如西子鏡照江城?!边@首以憑吊六代繁華的消逝來寄寓現實感慨的懷古之詞,一方面展現了日暮時分金陵古城的全景,一方面又在這些景物的描寫中暗寓了歷史滄桑之感,詞人面對那象征著滾滾而去的歷史長河的“無情太”陷人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如今,那輪曾照姑蘇臺上歌舞的明月,依然象“西子當年的妝鏡一樣,照臨著這座歷盡滄桑的江城,但吳宮歌舞,江左繁華均逐逝波去盡,眼前的金陵古城,是否再要重演相似的一幕呢?”全詞意境就是借著這姑蘇臺上的一輪明月而顯現出來的。試想,如果全詞中不用“月”這一關鍵的意象來扮演歷史見證人的角色,那么又怎能反襯出繁華易逝呢?

再如,南唐后主李煌的“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薄队菝廊恕罚瑯右彩且郧镌轮疅o休無盡與人世間多少“往事”的短暫無常相對比。李煌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亡國之君,沒有什么值得稱道的,可是作為一代詞人,他卻給后人留下了許多感人肺腑的血淚文字。他的詞作之所以千古傳誦,就在于他對于“月”這一意象的深刻體會與藝術把握。在他的亡國詞中總是少不了月的,除了上例外,還有如:“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薄盁o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薄斑€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薄暗言谠旅鳂恰!薄盁o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攏?!钡鹊取_@些“月”都帶有歷史的痕跡,籠罩著無限哀婉凄涼的色彩。

(二)“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愛情作為一個永恒的主題,在唐宋詞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描寫男女間純真愛情生活的作品,讀來讓人有一種純樸溫馨之感,余味無窮。在這類表達愛情的詞作中,“月”的意象除了用來烘托渲染幽會時那種恬靜溫馨、柔情蜜意的氛圍之外,也是借月亮的皎潔無瑕來象征青年男女間愛情的純真,給人以美的享受。

在這類詞中,“月”的意象變得美麗而朦朧,色調也較明朗,不再給人以憂傷的感覺,而且往往與“花”相映,充滿了詩情畫意。如“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賀鑄(西江月》),這兩句極其生動地寫出了男女歡會時在花光月影環境中卿卿我我、情意綿綿的情態,給人以溫馨旖旎的印象。而“閑云歸后,月在庭花舊欄角?!?晏幾道(六么令))又為讀者點明了情人幽會的地點環境。云中之月,月下之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優美和諧的圖畫,呈現出一種迷離徜恍、令人心醉的獨特的月夜意境。由此可見,月與花的意象組合是男女愛情的象征。再如張先的《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嗪拮鑿娜?。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朧?;ú槐M,月無窮。兩心同。此時愿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全詞用花、月的意象貫串而成,借“花前月下”象征昔日相戀,借“花謝月朦朧”象征愛情受阻,借“花不盡,月無窮”象征對愛情的美好期愿與執著追求,詞人就是這樣通過花月意象所顯示的不同象征意義而表現出其情感精神所經歷的發展變化的。

(三)“明月樓高休獨倚,酒人愁腸,化作相思淚”。

以月寫相思,自謝莊《月賦)“美人邁兮音塵胭,隔千里兮共明月”之后,代不乏人。因為千里共月.最易引起相思之情.無論是身處俗話說:“男兒有淚不輕彈”,然而對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和戍邊的征人來說,淚卻是常流的,有誰能抵御那久別家鄉親人的孤獨之苦呢?正如曹組的《青玉案》所詠:“凄涼只恐鄉心起。鳳樓遠,回頭漫凝娣。何處今宵孤館里,一聲征雁,半窗殘月,總是離人淚?!睆闹形覀兛梢韵胂蟪鲆粋€人對著一盞孤燈,凝望天空中那輪唯一與自己相伴的明月,凄清寂寞,百無聊賴,獨自在漫漫長夜中咀嚼著分離的痛苦,這種情景是何等的凄婉欲絕。

男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說那些多愁善感的女子了。“明月,明月,照得離人愁絕?!睗M月之夜,清輝照人,月下花前,本應是情侶們傾訴衷腸的美景良辰,但對于因為情人或丈夫的遠征行役而不得不獨守空房的女子來說卻最容易觸景生情,勾起相思的痛苦,離別的愁緒,獨居的孤凄。因此,在唐詩宋詞中明月似乎與離人,尤其是思婦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借明月來烘托她們的離愁別恨以及深深的怨情的思婦詞俯拾皆是:如:白居易的《長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表f莊的《更漏子》:“鐘鼓寒,樓閣嗅,月照古桐金井?!迸傻摹陡┳印?“香閣掩,杏花紅,月明楊柳風?!睔W陽炯的(三字令》:“月分明,花淡薄,惹相思?!崩钋逭盏摹兑患裘贰?“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這些詞句中的月都不再是朦朧的,而是明亮的,并且往往與“樓閣”、“朱闌”相映,塑造了一位登樓倚闌望月的思婦形象。在明亮如霜雪般的月光中,樓閣會顯得更加的高大孤立,此時登樓遠眺,可見思婦是何等急切地盼望丈夫歸來,真是“皓月瀉寒光,斷人腸!”,“傷高懷遠幾時窮”?(張先(一叢花令))這樣,以月明表現夜靜,又以高樓靜夜反襯出女子內心的思潮洶涌,從而進一步突現了人的孤獨。

另外,再如:阮逸女的《花心動》:“夢回處,梅梢半籠殘月。”溫庭箔的《菩薩蠻》:“花落月明殘,錦裊知曉寒。”溫庭綺的《更漏子》:“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撻w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韋莊的《清平樂》:“夢覺半床斜月,小窗風觸鳴琴。”這里所舉的例子中的月大多是“殘月”、“斜月”的意象,這主要是想表現思婦們由于絲絲哀愁,縷縷離恨而整夜難眠,展轉反側,直到天明。真是獨處深閨,幽夢難尋,燈盡夢回,更覺寂寞難堪。這種以象表意,以景結情的“殘月”更有一種動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四)“我寄愁心與明月。”

我國是一個有著二千多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那個時代,在森嚴的等級制和嚴格的家長制束縛中,連男子都要遵守許多封建禮法,就更不必說青春年少的女子,她們被綁縛在嚴格的“三綱五?!钡牡赖聜惱硪幏吨?,幾乎被剝奪了最起碼的人生自由,她們無權隨意走出閨閣拋頭露面,無權自主愛情婚姻,從肉體到精神上都遭受著嚴重的摧殘。然而,她們畢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少女,對自由美好幸福的愛情婚姻的追求正是她們這個年齡的特征。可是她們隱密的“閨情”又能向誰傾訴?只有那輪天邊的明月才是知音,才是她們癡癡傾吐情慷的對象。正如韋莊在《女冠子》中寫道:“除卻天邊月,沒人知”。把明月引為知己,這倒更顯出了人間的孤獨,“明月不知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其實,明月的“知”本屬子虛烏有,而“沒人知”就更凸現了少女無限的寂寞與無盡的悲哀。

在這一類表達少女“閨情”的詞中,“月”是作為一個虛實結合的意象出現的,此時常常和“夢”的意象組合在一起,表達一種“覺來知是夢,無勝悲”的情感,說明少女們把月作為她們傾訴對象的空虛縹緲,迷茫惆悵。這樣便能達到虛實相間,相反相成的藝術效果。

(五)“廬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唐詩宋詞中寫女子傷春惜別之情時,常常用“月”來比喻象征這些純結、美麗、多情的女子形象。如晏殊的(烷溪沙)中“鬢彈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彼谩霸隆迸c“霞”來隱喻女子的眉和臉,從而讓人可以想象出這位姑娘的美艷。再如晏幾道的(蝶戀花)中描寫一位少女午睡醒后的閑愁時是這樣寫的:“斜貼綠云新月上,彎環正是愁眉樣”。作者跳出了依托明月遙寄相思的傳統作法,自出新意.以“綠云”暗喻少女烏發,以“新月”暗喻少女整于烏發之下的愁眉,這樣,通過景物的暗示性與象征性,使少女容態與自然景致相映,不僅讓讀者獲得聯想生發的廣闊天地,而且造成了濃重的情緒氣氛,讀后倍覺生意躍于紙上,情思溢于紙外。此時的這種比喻比《詩經》中的比興可以說具有了更加細膩的情感,更形象,更生動。

(六)“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以上的五大類中,顯而易見“月”都是深深地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的,有喜有悲,有著豐富的情感內蘊。但有時,月亮似乎又不那么多情,歐陽修在他的《玉樓春》中不是說:“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嗎?細細體味一下,其實不然,應該說此處的“月”的意象內涵更加深刻豐富。如果從情感上說,此處的否定正是對前面所分析的五大意象內涵的肯定,因為正是那些“有情之月”才使得歐陽修有了獨創新境的“無情之月”。他認為李后主之《虞美人》詞中的天邊明月與樓外東風,固原屬無情,何干人事?只不過就是有情之人觀之,則明月東風遂皆成為引人傷心斷腸之媒介了。事實上,他是從情感上轉人了一種理念上的反省與思考,是透過了理念才更見出深情之難解,是對離別無常之悲慨陷人極深之后發出的對人生乃至整個世事滄桑的一種無可奈何的悲嘆與。黃庭堅《西

江月》中“斷送一生惟有,破除萬事無過,……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斜人散?!蓖瑯右彩强此拼蚱屏藗鹘y詞中以“月斜”比“人散”的意蘊,其實是從另一角度去發人深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沂南县| 邢台市| 沛县| 平舆县| 桂阳县| 汾阳市| 涿鹿县| 镇赉县| 牙克石市| 陇南市| 柏乡县| 泸西县| 凤阳县| 抚松县| 家居| 营山县| 郴州市| 华安县| 黄骅市| 正宁县| 平南县| 大丰市| 特克斯县| 鱼台县| 平湖市| 靖州| 县级市| 虞城县| 徐水县| 镇康县| 辽宁省| 延边| 赫章县| 长兴县| 永德县| 昌图县| 宁明县| 苏尼特右旗| 瑞丽市|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