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50:1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縱死俠骨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原文: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2、譯文:趙國的俠客帽上隨便點綴著胡纓,吳鉤寶劍如霜雪一樣明亮。銀鞍與白馬相互輝映,飛奔起來如颯颯流星。十步之內,穩殺一人,千里關隘,不可留行。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點聲,深藏身名。有時空閑,步過信陵郡,來點酒飲,脫劍橫在膝前。與朱亥一起大塊吃肉,與侯嬴一道大碗喝酒。三杯下肚,一諾千金,義氣重于五岳。酒后眼花耳熱,意氣勃勃勁生,氣吞虹霓。朱亥揮金槌殺大將竊兵符救趙,使邯鄲軍民大為震驚。朱亥與侯嬴真千秋萬古二壯士,聲名煊赫大梁城。身為俠客縱死俠骨也留香,不愧為一世英豪。誰能學揚雄那個儒生,終身在書閣上,頭發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
(來源:文章屋網 )
牧笛輕唱,空氣中彌漫著寂靜幽遠的氣息。遠方的天空,幾只蒼鷹彷徨地尋找前進的方向。一望無際的草原,一小群羊悠閑地咀嚼著綠草,哪里知道憂愁的滋味,你孤獨地坐在一旁,迷茫的眼神透露出某種無奈,你的手想伸向哪里?是那遠在天邊的長安嗎?可你看不到,也觸摸不到。你能看到的除了天,還是天。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多少個春夏秋冬,你一個人孤獨地度過,守候著一顆高潔的心靈,沒有語言,沒有感應。你多么想有一個人能聽你的傾訴,可你的身邊只有一群不懂你的語言的羊。
“向河梁,回首萬里,故人長絕。”想當日,你毅然挑起了使臣的重任,出使匈奴,本來就是兇多吉少,可你不怕,你相信自己,你用自己的忠誠和生命作賭注,孰輕孰重,你已在心里默默地掂量過。
狂風呼嘯,風雪連綿,縱然整個草原都被其覆蓋,整片天空都被其遮擋,也無法撼動你堅定的信念。你是大漢的子民,你的心是屬于大漢的。即使今生永遠無法再捧一?g故鄉的泥土,再看一眼故鄉的綠水青山,那你也心甘情愿了,你超越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你的氣節已化進你的靈魂,融入你的血液,緩緩地流淌。
“縱死猶聞俠骨香”,你不是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的將軍,你不能舉起武器在戰場上殺敵立功。可你在另一片天地,用另一種方式詮釋了你的拳拳愛國之情,它超越了天地的力量,日月的精華,化為一座永垂不朽的高山,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敬仰。
你是一片天嗎?不是。你用你自己微薄的力量,來守護著你的內心,你將自己完全交給了大漢,用自己的一生譜寫了一曲長久流傳的贊歌,成為世人永遠無法超越的高峰,而你,只是為了十九年前的一個承諾。
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滾,也就失去了雄渾;沙漠如果失去了飛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壯美;自身如果只是生命的唯一,人生也就失去了意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磕磕絆絆都有值得我們回味和感動……走進歲月的長廊,翻閱生命的相冊,重溫那曾今令我感動的瞬間……
這天下午,剛買完東西要回家的我便要坐著公交車回家了,車上的人剛下來,我就立馬“近水樓臺先得月”地沖了上去,終于在最后一排搶到了一個座位,雖然差,但是卻可以觀察車內百態。
可能是路程太長的緣故,上車時,已有幾個人昏昏欲睡,車內有幾個農民,幾個時髦的青年還有一個婦女帶著一個小孩,再就是和我一樣出來買東西的學生了,不僅人數多,而且聲音最大,此起彼伏的高談闊論,儼然成了車內的主宰。
公交車在忽快忽慢的行駛著。突然,一個急剎車,一個帶耳機的青年在同伴的掩飾下,迅速將手伸向一位農民的褲兜……其他農民看見了,都一個個若無其事的將頭轉向窗外;車內不少學生也看見了,個個張皇失措,但平時一個個熱血沸騰、口喊伸張正義的男子漢,頓時卻成了“小綿羊”;而司機呢,自然也不愿得罪這些人,默不作聲的將后視鏡壓了下去之后又繼續前行了……一時,車內靜得出奇。
我的心,“撲通撲通”地猛跳不止。要不要提醒他一下啊?可萬一引火燒身怎么辦?我的內心在矛盾著……
“喜羊羊,美羊羊……”坐在我前面的小孩幾聲極不協調的歌聲猛地打破了車內的寂靜。戴耳機的青年一驚,“撲通”一聲,把錢掉在了地上,他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眾人哄堂大笑,他急忙逃走。而笑過之后的我臉上也一陣紅一陣白,老師說過,見義勇為要講究方法,可是我怎么沒想到呢?
車內又恢復平靜,后視鏡被司機給重新抬了上去,學生們的聲音似乎也小了不少……
海風輕輕的拂過我的面狹,海浪在不停的拍打著海灘,似乎是對小男孩的贊揚,又似乎是對社會的鄙棄,更是對人與人之間自私自利的唾棄。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擊,才得以壯觀;人生不拒絕遺憾的存在,才得以明達。自身不再是生命的唯一,人生貴在追求心靈的完美,就像唐代詩人李白曾經所說“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那一幕幕瞬間,如今仍會使我深陷那張感動的網……觸及到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勾起我無限的回憶……
初二:秋雨夜
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3、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作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墾植。
4、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5、我無論作什麼,始終在想著,只要我的精力允許我的話,我就要首先為我的祖國服務。
6、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
7、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8、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9、有什么能比為祖國奮斗、獻身更光榮自豪呢?我們要學習“五四”青年的愛國精神,時刻想著我們的祖國,默默地發奮攻讀,奮起直追,要無愧于祖先,不負于來者,我們將在世界風云當中,在科學事業上,無愧于時代,無愧于偉大的中華民族。同學們,讓我們樹愛國之心,展青云之志,做時代的開拓者吧!
10、只有熱愛祖國,痛心祖國所受的嚴重苦難,憎恨敵人,這才給了我們參加斗爭和取得勝利的力量。
11、我們為祖國服務,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個人應該按照資稟,各盡所能。
12、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麼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麼呢!
13、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14、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15、愛國是一種凝聚力,當冰災、當地震來臨時,中國人牢牢地團結在一起,不得不另世界另眼相看,這就是愛國。伊拉克、阿富汗這樣松散的國家,每個部族只為自己著想而忘了國家的利益,導致領土被無端侵占多年還無動于衷。
16、愛國在哪里?愛國凝在慷慨激昂完璧歸趙的藺相如的眉宇間;愛國寫在“詩圣”杜甫鋪開的白紙上;愛國從“身無半文、心憂天下”的口中道出;愛國從勇于直面社會、直面人生的魯迅的筆尖流出。
17、祖國更重于生命,是我們的母親,我們的土地。
18、愛國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容。上世紀初的愛國青年,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浪潮中。三、四十年代的愛國青年,是進行抗日救國的斗爭。五十年代的愛國青年,是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現代的青年學生,正處和平年代,祖國又正日益強盛起來,我們該怎樣愛國呢?
19、有一位十九歲的女學生曾寫過這樣一首詩:“不管母親多么貧窮困苦,兒女對她的愛也不含糊,我只喊一聲“祖國萬歲”,更強烈的愛在那感情深處。”我們不甘落后,我們要做中華民族向前發展的巨大力量。
20、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21、熱愛自己的祖國是理所當然的事。
22、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23、我愛我的祖國,愛我的人民,離開了它,離開了他們,我就無法生存,更無法寫作。
24、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25、祖國,我永遠忠于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斗。
26、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27、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28、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錢能買的。我的音樂,要獻給祖國,獻給勞動人民大眾,為挽救民族危機服務。
29、朝暉開眾山,遙見居庸關。
30、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
31、愛國主義是我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光輝旗幟,是推動我國社會歷史前進的強大動力,而愛國教育無疑是最重要的教育!
32、我們波蘭人,當國家遭到奴役的時候,是無權離開自己祖國的。
33、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
34、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35、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36、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37、為祖國而死,那是最美的命運啊!
38、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
39、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40、我贊美目前的祖國,更要三倍地贊美它的將來。
41、熱愛祖國,這是一種最純潔、最敏銳、最高尚、最強烈、最溫柔、最有情、最溫存、最嚴酷的感情。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42、祖國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是所有是生命的搖籃,我們應該因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因此,我們要時常對自己說:“我是中國人,我為此而感到驕傲!”我堅信只有心系祖國,才會健康成長!
43、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44、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
45、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祖國。
46、中國人搞出的理論,首先要為中國人服務。
47、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
48、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49、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
50、愛國是一種犧牲,只有當擁有愛國心的人在國家為難的時刻敢于站起來,甚至放棄自己的生命,革命年代、戰爭時代,多少仁人志士不惜為國家,拋頭,灑熱血,這種愛國熱情是最最崇高的、值得我們尊敬的。
51、如何亡國恨,盡在大江東。
52、科學沒有國界,科學家卻有國界。
53、愛國主義是干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深厚感情。熱愛故土和祖國的大好河山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它是一個民族、國家全體公民的一種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蘊藏于每個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
54、為了國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邊為有用的一生,縱然只能效綿薄之力,我也會熱血沸騰。
55、愛國主義的力量多麼偉大呀!在它面前,人的愛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麼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麼呢!
56、我榮幸地從中華民族一員的資格,而成為世界公民。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一、根據具體篇目的內容不同,所采用的導入語內涵不同。
如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共分“吟哦自然詩語”、“感受精英思想”、“透視世間百態”、“探索求知道路”、“解讀古典名著”、“歷數千古風流”六個單元,根據編排內容的不同,所采用的導入語風格也應不同,根據具體篇目的內容不同,所采用的導入語內涵也應不同。
示例一:
吟哦自然詩語:“對大自然的贊頌,是詩歌永恒的主題。詩人從自然中獲得靈感,受到啟示,用美妙的詩行,彈奏出自然的樂音,抒寫心中的情感,可以喚起我們更好的體味自然的詩意,人生的情趣。”這一單元的導入語就要求用描述自然類和敘事抒情類的優美語言導入。
如,《沁園春•雪》導入:“萬里江山,風景優美如畫,有多少文人墨客留戀其間、樂而忘返;有多少英雄人物,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位詩國驕子,革命前輩以一首《沁園春•雪》攪動山城風云文化……”氣勢磅礴的描述,自然能開啟學生寬闊的胸襟。
如,《雨說》導入:“關于雨,李白說:‘野涼疏雨歇,春色遍萋萋。’韓愈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蘇軾說:‘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陸游說:‘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志南和尚說:‘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精彩紛呈的雨景詩句自然能調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如,《外國詩兩首》導入:“生命在大自然中周而復始的運動著,他們或靜悄悄的如花兒般燦爛開放,或鳴聲如蟈蟈、蛐蛐般演奏出美妙的天籟之音……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生命以各種形式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展示著她的永恒美麗……”小動物的聲音有如天籟之音,自然能喚起他們身臨自然的美好記憶。
示例二:
歷數千古風流:“學習古代歷史著作,不但能增長歷史的知識,還可以受到古人智慧、勇氣和節操方面的感染和激勵,下面我們將跨越時空的界限,觸摸古人的心境和情趣,與他們達成一種心靈的契合。”這一單元的導入如果用敘說故事一般的語言或讓學生講述歷史故事則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如,《唐雎不辱使命》導入,用名人語錄敲擊學生的心靈:“宋代大文豪蘇軾有言‘古之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者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大詩人李白也有詩云:‘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樣一位古代英雄……”。
二、以“詠唱故園情詩”和“感悟生命內涵”為例談導入語的切情切境問題
又如人教版九年級下冊共分“詠唱故園情詩”、“觸摸人間百態”、“感悟生命內涵”、“走進戲劇舞臺”、“傾聽諸子華章”、“撿拾先輩睿智”六個單元。下面以“詠唱故園情詩”和“感悟生命內涵”單元為例說說導入語的切情切境問題。
示例一:
《詩兩首》(《我愛這土地》、《鄉愁》)用詩歌導入,給學生開辟一條語言的清流:“在古典詩歌的觀園里,熱戀故土、思鄉思親是永恒的主旋律。‘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顥的故園詩情;‘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是李白的故土戀情;‘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這是劉禹錫的故國豪情。古代詩苑里,這一串串水晶珠子,晶瑩剔透,美不勝收。其實,就是現代詩歌它仍然是一個歷久彌新的主題。讓我們隨著‘土地歌者’──艾青和臺灣詩人余光中一道去吟唱對祖國、對家鄉深情柔美的戀歌。”
示例二:
《祖國啊,親愛的祖國》用文化背景導入,讓知與情自然融合:“20世紀70年代后期,一批年輕的詩人以新穎獨特的表達方式引起了詩壇的矚目。他們大膽開拓詩歌的藝術領域,用非傳統的新的審美觀念和表現手法來抒發感情。他們強調詩人主觀的感覺世界,大量采用虛寫法,使詩由具體變得抽象,追求詩的內在旋律;他們的一些詩作選擇奇特的形象,打破時空的秩序,捕捉瞬間感受,運用跳躍性的結構,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讀起來不再那么明晰易懂,這種詩被稱為‘朦朧詩’。在一般人的眼中,一提起祖國,人們往往會想起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四大發明、地大物博……以一種貌似豪放實則空洞的虛假,去歌頌祖國的強盛偉大。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舒婷反其道而為之,獨辟蹊徑,直面祖國災難深重的古老歷史及其嚴峻的現實,選取大量新鮮活潑、意義雋永的意象,以蒙太奇的方式剪輯組合成一幅幅流動而凝重的畫面,配之以舒緩深沉的節奏,實實在在的唱出對祖國的款款深情。”
示例三:
《談生命》用恢弘的排比導入,本身就是一個創造美的范例:“生命偉大而神秘,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生命,猶如一只萬花筒,它的形態和色彩變幻多端;面對這一瑰麗的世界,作為生命高級形式的人,我們必然會有說不完、道不盡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調。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嘆調吧……”。
一、“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年少時”在詩詞古訓中領悟珍視時間的意義
高校學習是學生步入社會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學習階段。電腦網絡的盛行,游戲中虛擬世界已成為大多青年學生釋放壓力,消磨時光的重要手段。昔日的天之驕子,今日的一事無成,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青春一去不復返,時光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魯放的詩《人生燈語》中寫到:“若使年華虛度了,到老空留悔恨心”“少年辛苦終身益,莫向光陰惰寸功”。田園詩人陶淵明的《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清朝錢鶴灘的《明日歌》中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復明日,萬事成蹉跎。”
詩句中蘊含著對時光的珍視與對蹉跎的悔恨,如今讀來依舊感悟良多。“桃花珍春與珍命,志者惜時若惜金。”若真能做到珍時與珍命同語,惜時與惜金同列,那樣的人生將何其豐富多彩,那樣人的心胸將何其坦蕩無限。
二、“十月懷胎重,三生抱答輕”在詩詞古訓中感恩父母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一個人的一切都是父母給的,生辰之日,即是母難之時。我們從父母那里獲得生命,獲取最初的智慧,在父母的臂膀中酣睡,在父母的攙扶下走路,有了上學的機會,娶妻生子,成家立業,一切順理成章的背后,我們又好像忽略了什么…… “感思孝道是珍惜生命無愧良心的生活態度,更是接受愛、培養愛、傳承愛的人生哲學。”【2】學會感思,尊敬父母長輩,尊敬師長,感謝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是一種無尚的美德。
《弟子規》中寫到“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勿緩”、“勿懶”、“敬聽”、“順承”的道理很淺顯,卻需人用一生去堅持。《孝順歌》中道:“母氏懷胎十月時,高低踏步恐傷兒。子將此意終身記,正已尊親兩不虧。”“父母倘然煩惱處,也須百計去承歡。怒來嚇鬼與驚神,一見孩提全面春。”父母的愛是無私的,如涓涓細流滋潤心田,似無形繩鎖將兒女牽引。“百善孝為先”是感恩教育的出發點,青年學生應重視孝敬父母,感恩父母,并以此為基礎尊敬師長,感恩社會。“七尺軀兒世生存,終天難報二人恩。”孝敬父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是一生堅守的信條。今日子女,明日父母。常與父母聯系,多找時間陪在父母身邊,切莫應了那句:“勸君盡力生時養,死后悲啼總是空。”
三、“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在詩詞古訓中堅定學習信念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一個人一生的事業。高校青年學生正處于學習事物的最佳黃金期,并有了學習新事物、新理念的良好環境。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決定想學什么、要什么、愛學什么。然而在學習過程中遭遇的挫折及其產生的挫敗感、精神萎靡,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很多學生經歷過這種心理體驗,有的人懼怕了,灰心了,而有的人則會調整心態,重新應戰,堅定學習的信念。
宋代詩人劉生的《書院》寫到:“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穢時。”意是說學習如農夫耕地,幾分耕耘幾分收獲。學習還要講究方法,戒匆忙、要仔細,同時還要懂得抓重點。宋代陸九淵寫過題目為《讀書》的詩,“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此外,通過學習在書中積累的知識是可以抵金錢萬物,可為日后前途鋪路。正如宋真宗,在《勸學篇》中描述的:“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如此美景看來只有讀書破萬卷后,用積累的知識才能實現。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是一條很長的路,可能和人生一樣長,在這樣漫長的歲月里,堅定學習的信念,不言放棄,堅持到底,才能不枉此生,必有所成。
四、“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在詩詞古訓中培養美的情操
古代詩詞含有豐富的語言智慧,以語言營造意境,以意境表達感情,美感強烈,思想深邃,呈現出一幅幅炫麗多彩的美景,表達著一種種不同的思想感情。
四季如畫,壯麗奇景,柔情似水,愛戀纏綿,人生放歌,豪情滿懷,各種炫麗的畫面,真摯情感在詩詞短小精煉的語句中得以體現。這與現代文章疊詞壘句,所采用的寫作手法大相徑庭,但其所表現出的意境卻更為精準、深遠。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是春的生機;“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是夏的蔥郁;“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是秋的清涼;“燕山雪茫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是冬的豪邁。有誰不想領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麗奇觀,誰不想擁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真勢友誼·男子總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子常嘆“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別天明。” 而“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兩情若是長久,又豈在朝朝暮暮。”,愛情的這般靈動與隱約、含蓄與堅守實在值得現代青年人好好體會。
古人兩袖清風,卻依舊豪情萬丈;現代人物澤豐厚,卻時常愁情滿懷。生活困苦,前路慢慢,何不用王維的“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的勇氣去面對生活;路途坎坷,一事難成,何不讓李白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樂觀態度去驅除苦難;追名逐利,勾心斗角,何不效仿“一曲高歌一壺酒,一人獨釣一江秋。”的心境去釋放自己。詩的意境包羅萬象,世間哲理盡在其中…
中國是詩詞古訓的國度,從《詩經》到楚辭漢賦再到唐詩宋詞,泱泱大國的詩風詞韻陶冶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大浪淘沙后留下的詩詞古訓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蘊含著人類的智慧與高尚的情操,而這正是教人育人的良好載體。高校青年大學生肩負著繼承傳統文化、振興中華的重任。“可用詩教的道德教化學生,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懷、道德理念,塑造高尚的人格。”【3】所謂“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就讓詩詞古訓教育成為校園傳統文化的源頭活水,讓書香雅韻之風吹進校園,將詩詞誦讀、創作與校園文化緊密結合,開創一片嶄新、特色的校園文化,成就一批又一批有為青年。
參考文獻:
[1]戴艷軍.楊波.趙海艷.輔導員肩負大學文化建設的重要使命【A】.高校輔導員學刊,2011.
[2]余大芹. 在文學經典中汲取生命的力量【A】.高校輔導員學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