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29 11:43:5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康復治療課程的構建與實踐,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摘要:構建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并初步探究其實踐效果,為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建設提供依據。對照組采取傳統校內培養模式,實驗組采取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對比兩組學生的任課教師滿意度、課程滿意度、課堂教學滿意度、實踐教學滿意度、就業率、就業專業相關度。兩組的任課教師滿意度、課堂教學滿意度和就業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專業課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對實踐教學的內容實用性、開展充分性,實驗組均優于對照組(P<0.05);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更相關(P<0.05)。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更能滿足學生的專業課需求;通過“1+1+1工學交替模式”實施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可促使實踐教學的內容更加實用、開展更加充分;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構建和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畢業生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的相關度。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課程體系
引言:課程是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學活動的基礎。現代學徒制的核心目標是培育技術技能型人才,基于現代學徒制高職院校的課程改革建設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理論與實踐脫節和教學內容滯后于康復治療技術行業發展的問題,[1]是深化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2]作為福建省唯一的一所國家示范性醫藥衛生技術類建設骨干高職院校,2017年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獲得福建省教育廳高職院校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立項,學校的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與龍巖慈愛醫院(原龍鋼醫院)共同進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試點,校企雙方通過剖析核心工作崗位后明確培養目標,按照企業職業能力需求形成了“五模塊”和“1+1+1工學交替模式”的課程體系,為培育適應康復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打下了基石。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將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7—2019級統招的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第二學年以自愿報名的形式分為校內培養班和現代學徒制班。2017級校內培養班19人、現代學徒制班22人;2019級校內培養班81人、現代學徒制班24人;2018級學生均不愿報名現代學徒制班,故不納入研究。對兩組學生入學初成績、大一學情進行了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校內培養班作為對照組采取傳統校內培養模式即第一、第二學年均在校學習,第三學年在企業實習;現代學徒制班作為實驗組采取“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即第一學年與對照組的學生一同在校學習,第二學年在企業實行“工學交替”的模式學習,第三學年在企業帶薪頂崗實習。具體步驟如下:
1.2.1校企聯合構建“五模塊”特色化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
學校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設置包括五大模塊,依次是:職業素質模塊、職業基本知識模塊、職業核心能力模塊、企業特色模塊、技能應用模塊。職業素質模塊。主要幫助學生理解和領會職業素質的重要性與內涵,為學生在職業規劃、職業定位等方面奠定基礎,掌握通用的基本業技能。職業基本知識模塊。旨在讓學生了解一個行業即各個用人單位所共同需求的基本專業技能技術。職業核心能力模塊。重點訓練學生熟識企業的核心技能,注重實踐技能與綜合素質的訓練,保證學生能夠完成核心專業技能崗培養的所有需求,完成由學徒向準員工的進階,本教學模塊在第二學年由企業醫師教授完成。企業特色模塊。兒童康復一直是龍巖慈愛醫院的特色項目之一,醫院擁有國內領先水平的兒童康復訓練設備,并且該院老師也具備豐富的教學和臨床工作經驗,但目前幼兒康復領域行業需求量大、技術人才緊缺,[3-4]所以“兒童常見疾病康復”課程的設置既能發展企業特色項目,又能滿足市場人才的需求;根據2015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慢性病患者不斷增加,[5]社區健康和醫養結合成為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一種新興養老保障方式,因此“社區康復及醫養結合”課程的設立勢在必行;康復醫學迅速發展,康復技術日新月異,[6]所以對于康復而言教科書的知識只是杯水車薪,學生需要持續地學習,“康復新技術”這門課程的設置可以使學生與時俱進,及時關注康復發展新動態,從而更好地適應康復市場的需求。企業特色模塊的設置充分考慮學生個人發展需求和市場人才需求,進行多樣化設置,學生可根據自身職業發展規劃選擇方向,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符合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辦學理念。技能應用模塊。克服了理論知識與實踐脫節、教學內容落伍于康復產業發展的問題;堅持醫教協同、知行合一,學生能夠把基礎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提高了教學的實用性與職業性,促進學生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學用相長,從而真正凸顯了“做中學、學中做”教學做一體化的高職教育特色。
1.2.2“1+1+1工學交替模式”下實施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
“現代學徒制”教學工作的理念應以學徒為中心、以能力為根本,遵循職業教育教學與工作規律相一致的原則,創建新型的、雙場所的“工學交替”教學方法。“1+1+1工學交替模式”即第一學年在校內學習,主要完成職業素質模塊和職業基本知識模塊中基礎課程的學習;第二學年在企業學習,完成職業核心能力模塊、企業特色模塊中專業課程的理論學習以及“師帶徒”跟崗學習;第三學年以“準員工”的身份在企業頂崗實習。校企雙方以共建的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為基礎,由學校老師、企業醫師聯合開展教學,并通過各種途徑對學生全面進行現代學徒制的教育教學。下面是具體實施途徑。校內統一授課:職業素質模塊和職業基本知識模塊第一學年在校內由學校專任教師完成教授。互聯網教育:利用網絡教育學習資源豐富、學習方式靈活、教學形式個性化等優點,運用超星學習通、云課堂等線上網絡平臺和全國康復資源庫開展線上教學,真正做到了遠程教學與高職教育、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的融合,而且能夠發揮企業與學校教學資源共享的優勢。企業課堂:以企業工作環境為教學現場,以崗位工作任務為教學載體,在實際的生產情境上將現場所學與課堂經驗有效融合,助力學生全面掌握企業職業能力。職業核心能力模塊、企業特色模塊第二學年在企業以“工學交替學習”的模式完成。實踐教學: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完成崗位認知和疾病認知。崗位認知:在第一學期末接觸專業課前進行2星期的社區見習,對康復職業工作的主要內容和所需基本素質進行基本了解;疾病認知:在第二學期末進行2周的臨床科室見習,使學生熟悉各類疾病的主要臨床診療過程、方法和手段等,明確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需要掌握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第二階段主要實現技術認知,是在第二學年在企業完成工學交替學習,全面、系統地熟悉核心崗位的工作過程,掌握崗位必備的知識和技術技能,以此完成學徒向準員工的角色蛻變。第三階段完成職業認知,在第三學年完成頂崗實習,學生先進行輪崗實習,深入了解企業特色崗位的工作過程和技能要求;結束輪崗后,再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等綜合因素選擇崗位進入頂崗實習,從而成為一名合格的企業員工。
1.3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學生的任課教師滿意度、課程滿意度、課堂教學滿意度、實踐教學滿意度、就業率、就業專業相關度。滿意度評價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極不滿意、無法評價”;相關度評價包括“非常相關、相關、一般相關、不相關、很不相關、無法評價”。將學生的反饋分別賦予1—5分(“很不相關”=1分,“非常相關”=5分),再計算出均值。滿意度=(非常滿意人數+滿意人數+一般滿意人數)÷(總人數-無法評價人數)×100%;就業率=(已就業人數÷總人數)×100%;相關度=(非常相關人數+相關人數+一般相關人數)÷(總人數-無法評價人數)×100%。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值≤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以均數±標準差(X±SD)表示計量資料,數據若符合正態分布,采用t檢驗;若不符合正態分布,采用非參數檢驗。以頻數(n)及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χ2檢驗)。
2結果
2.1任課教師滿意度對任課教師的師德師風、教學態度、教學水平及總體滿意度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課程滿意度
實驗組專業課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專業課掌握度、公共課幫助度、課程總體滿意度兩組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所示)。2.3課堂教學滿意度課程目標、師生互動、教學效果、課堂紀律、反饋指導及總體滿意度兩組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3所示)。2.6就業專業相關度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更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6所示)。
3討論
3.1康復治療技術發展現狀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完善醫療機構服務體系中指出要加強康復醫療機構的建設;在創新醫療衛生服務供應方式中指出要完善治療—康復—長期護理服務鏈條。由此可見,國家對康復事業的重視,人們對康復的需求量逐年增大,康復治療技術在未來勢必會發揮重大作用,為了保證康復水平,培養技術技能型康復治療技術人才就尤為重要。目前,我國康復治療專業人才培養無法滿足康復醫療事業突飛猛進發展的需要,而康復治療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新興醫學應用技術專業,[7-8]而且學校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舉行的三屆由教學指導委員會邀請的行業專家分析了目前市場兒童和老年康復的需求,都強調了康復前沿技術及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培養模式更要注重實踐培養。
3.2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開展的現狀
我國現代學徒制發展仍存在法律體制不健全、行業支持力度不夠、“雙師型”師資力量薄弱、校企雙方合作不夠深入等問題。[9-10]首先,決定企業是否參與現代學徒制最根本、最核心的要素是企業投入成本與所培養學生的勞動生產價值之間的差值。但現階段企業投入當中的直接成本高,包括教材研發、資源與耗材、管理人員薪酬、財務管理等成本費用與學徒薪酬等。如果學徒被挖走或跳槽,企業將無法回收前期投資的培養成本,這將直接影響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參與意愿。其次,目前社會對國家實行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認識不夠全面,不管是在政府部門、高校、企業,還是家長和學生,對現代學徒制認知都存在偏差,從而造成了現代學徒制招生不平穩,學生希望留在學校就讀的多,而在民營企業中進行現代學徒制學習的少,這也是造成現代學徒制招生困難的關鍵原因。為確保現代學徒制培養改革試點工作順利開展,應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改善:第一,校企雙方應深入協作,邀請行業專家和企業醫師組建教學指導委員會,深度參與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針對康復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培養模式量身打造人才培養方案;第二,應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不斷開發社會資源,利用政府的財政支持學校、企業、學生三方投入,通過減免稅收、專項扶持來提高企業對現代學徒制的投資意愿,從而擴大合作規模;第三,推進現代學徒制的宣傳工作,從而提高政府、企業、家長和學生等對現代學徒制的認識,同時應事先進行調研,了解家長和學生心目中開展現代學制的理想企業,再開展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第四,應加強“雙師”隊伍建設,提升師資水平,進而提高高等職業院校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質量。[11-12]開展現代學徒制是高職教育服務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技能應用型人才成長的有效途徑之一,[13]校企雙方通過人才輸出和醫院留用的方式實行人才互聘互用,積極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學生技能水平滿足企業人才的需求,同時拓寬了學生的就業渠道,[14]從而保證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高等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3康復治療技術“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實踐情況
現代學徒制的核心是培育技術技能型人才,這與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一致。自2017年起,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已招收三屆共計57名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學生,其中,2017級22名、2019級24名、2020級11名,而2018級出現招生困難的情況未招收到學生。實踐表明:第一,校內培養班和現代學徒制班的學生對任課教師滿意度、課堂教學滿意度均較高,無明顯差異(P>0.05)。第二,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更能滿足學生的專業課需求,有統計學差異(P<0.05),而在專業課掌握度、公共課幫助度和總體滿意度上兩組均無明顯差異(P>0.05),這與現代學徒制班課程設置中的“企業特色模塊”有關。第三,現代學徒制班學生對實踐教學的內容實用性、開展充分性的滿意度高于校內培養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1+1+1工學交替模式”實施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可促使實踐教學的內容更加實用、開展更加充分。第四,目前市場對康復人才需求量較大,校內培養班就業率為95%,現代學徒制班就業率為100%(50%的學生被試點企業錄用),兩組學生就業率無明顯差異(P>0.05)。第五,與校內培養班相比,現代學徒制班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更相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4不足與展望
后期應開展現代學徒制班畢業生的離職率和工作穩定性調查,以了解當前企業投入成本與畢業生勞動生產價值之間的差值;應深入開展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的調研工作,用人單位作為畢業生質量評價的主體,可以更客觀、直觀地反映畢業生培養的真實水平,才能更加全面地反映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4結語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與龍巖慈愛醫院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建設,為企業培養了技術技能應用型人才,該課程體系的開展使人才培養質量得以提升,學生既能滿足企業的人才需求,也能滿足自身的就業需求,符合現代職業教育培養專業及行業對接的高質量人才的理念。[15-16]
參考文獻
[1]陳紅.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職業教育,2021(35):220-221.
[3]郭翠萍,馮楊紅,邵璐.基于產教融合創新康復治療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21(09):38-39.
[4]劉雅辰.學齡前殘疾兒童運動康復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3):200-201.
[5]張志明.老齡化背景下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3):264-265.
[6]薛夏利,鄧鐘義,孫君志,等.康復機器人領域10年研究熱點:基于WebofScience數據庫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22,26(14):2214-2222.
[7]何靜杰.康復治療學專業本科生教學的研究與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07):61-62.
[8]周釗和.我國高校康復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與思考[J].湖南中醫雜志,2022,38(04):101-104.
[9]孫海榮,趙曉夢,劉書樂.淺析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的現代學徒制研究[J].東方藥膳,2021(05):210.
[10]趙彥軍.基于產教融合的校企“雙主體”協同育人研究與實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2(09):159-161.
[11]郭強,李紅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繼續教育研究,2020(06):69-73.
[12]舒慧,楊家林.高職醫學院校現代學徒制建設的研究現狀分析[J].鄂州大學學報,2021,28(05):90-92.
[15]柳金才,余瑩,張梓汶.基于“雙導師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中醫康復技術專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醫院,2021,21(07):1093-1094,1098.
[16]陳世龍,鄧祥敏,徐勤磊,等.“雙導師型”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中醫康復技術專業教學中的實踐[J].職業技術,2018,17(05):46-48
作者:林梅琴 黃丹霞 盧健敏 單位: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