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時間:2022-05-11 02:41:2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研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聽力是中學生英語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英語課程標準》,聽力教學的展開應該通過主題語境以多種真實的語言材料呈現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相結合的語言實踐活動提高聽力,培養(yǎng)英語學科素養(yǎng)。所以中學聽力教學要克服單一性和平面性,將聽力技巧、聽與說相結合,科學設計教學步驟。
一、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只有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才能設計出合理的科學的教學過程。聽力教學的目標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策略以及在聽的過程中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基本技能包括:辨別語音;聽關鍵信息;聽懂大意和主題;確定事物的發(fā)展順序;理解說話人的意圖和態(tài)度;評價所聽內容;聽懂語段深層含義。因此,教師應該立足單元主題,確立明確的體現知識及技能的目標和重、難點。以外研版必修二module2聽力為例。教學目標:
1.了解Beatles樂隊的發(fā)展史和成員。
2.學習有關描述流行樂的相關詞匯和語句。
3.培養(yǎng)學生邊聽邊記以及跳躍生詞障礙了解句義的能力。
4.通過對Beatles和rock music的了解形成對不同音樂的評價。教學重點:加強聽力技能,形成聽力學習策略,以說促聽,以聽帶說,實現綜合技能提高。教學難點:相關詞匯不熟悉;信息量大,需要學生在吸收掌握大量的信息排除冗長信息,總結歸納獲得所需信息。由上可見,通過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重難點確定,教師能以清楚的思路來設計接下來的教學步驟。
二、優(yōu)化教學步驟,聽說技能相結合
教師設計教學步驟要根據學生知識技能現狀對聽力材料進行適當的整合,降低或增加難度。如果不顧學生實際強行教學,不僅學生無法聽懂,而且也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反,如果聽力材料過于簡單,學生又容易產生松懈心理,這同樣不利于聽力教學。因此針對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采取聽前、聽中、聽后來優(yōu)化教學過程。1.聽前。在學生聽錄音之前,教師可以通過背景知識介紹、看圖討論、討論題目并以頭腦風暴的方式引入相關詞匯,引導學生圍繞著聽力主題進行預測和聯想。例如,在必修二module2,我們設計了讀前討論活動,收集學生有關流行樂的詞匯以及對Beatles樂隊的了解:學生利用已知信息和詞匯展開討論,完成讀前的詞匯準備和話題。2.聽中。學生的主要活動是范聽和精聽。泛聽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獲得文章的主旨大意,并明確聽力的信息考察點。精聽是捕捉關鍵信息。教師可以多放幾遍錄音并做必要的停頓,但一定讓學生養(yǎng)成聽整句的習慣。對于難度較大的段落,用填空題降低難度,在必修二module 2中把生詞較多的聽力部分設計成填空題,降低難度的同時復現重點詞匯。3.聽后。聽后是在學生完成基本聽力任務之后的評價性階段。這個階段是完成語言輸入之后的語言輸出。通過討論、角色扮演、轉述等完成整個聽力任務,目的是以說促聽。例如,Module2的讀后任務是:學生利用已學會的詞匯句型進行口語輸出,達到鞏固聽力進行語言實踐的目的。
三、重視對學生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1.幫助學生通過反思找出自己聽力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語音不過關、詞匯量小、常用句式結構掌握不牢固、不熟悉語調及連讀等。找到了問題癥結所在之后,指導學生建立相對應的訓練計劃和檢查督促辦法,培養(yǎng)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實現自我學習策略的形成并最終獲得自主學習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的有效獲取信息能力。首先學生應該學會借助問題選項、關鍵詞、標題、圖片對聽力內容進行預測;在聽的過程中充分調動思維,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學會選擇不同的聽力微技巧如精聽、略聽、查聽;充分運用語言知識如詞匯、句法、語法突破理解難點。
3.指導學生對信息量集中的重點段落進行跟讀、背誦訓練,模仿朗讀者的語速及語音語調。必要時可進行相關段落的聽寫練習,突破聽力的重難點。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作者:郭建霞 單位:華北油田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