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01-09 08:36:0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電氣自動化人工智能技術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2017年7月8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為我國人工智能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有望在2020年,將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處于世界先進地位,為改善民生提供一個新的途徑。到2025年,可帶動相關產業產值達5萬億元。國家對于人工智能的規劃發展,表明了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認可和信賴。而電氣自動化技術作為一個電氣信息領域的新興學科,其關乎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因此如何做好電氣自動化控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引入人工智能則影響著電氣自動化技術革新。
1人工智能技術簡要概述
人工智能主要通過計算機來模擬人類的活動,設計出機器來代替人們工作,達到一個期望的效果。人工智能不僅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還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交叉綜合類學科,包含神經學、數學、行為學、控制學等學科。
2人工智能技術的特點
2.1適應性強
傳統的控制方法是線性的、單路的控制,針對系統中的具體對象實施控制,雖然這種控制方法,達到了控制效果,但是針對系統中其他同類或非同類產品控制能力弱。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對于系統的控制從單路或者線性控制轉變為非線性變結構控制,有利于復雜多變環境系統中的使用,可以依據不同的傳感器信息,結合信息處理與決策機構,控制系統運行,適用范圍更加廣泛。
2.2操作簡易化
傳統的電氣控制系統,在進行調試之前,需要了解電氣系統設備,參考原理圖,接線圖以及系統中各個元件的連接關系,需要了解多種資料、綜合分析,調試難度較高,花費時間較長。運用人工智能可以實現系統可視化,在控制臺上可以直觀形象的完成調正,操作簡便對于操作人員的要求較低。在參數調節方面,需要不斷試錯,操作繁瑣。通過計算機輔助技術進行模擬,實現參數精確化和簡便化,再結合可視化的操作界面,方便快捷。
2.3抗干擾能力好
在電器自動控制系統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于電器工程系統中的設備實現系統化控制,自身系統穩定性高,受到外界干擾小,實時信息的獲取,更加高效的調節,減少了人為因素對于系統的干擾,保證系統能夠在穩定的參數下運行較長周期,降低系統運行誤差。
3人工智能技術在電氣自動化方面的實際應用
3.1精細化管理的實現
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想要生存,需要不斷提升競爭力。利用精細化管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企業運行質量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電氣自動化設備中,應不斷提升設備的智能化水平,實現可靠性運行和預測性運維。為了實現配電智能化,通過PowerTag無線電能測量模塊、多種智能FD控制元件進行系統的多重電能保護與實時能耗監測,以千里眼PC端及移動終端實現遠程運維,確保用戶可隨時隨地獲取信息,最終達成精細化管理,提升便捷運維體驗。
3.2優化電氣設備設計
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電子儀器行業。在電氣自動化設備方面,也從傳統設計方式向CAD設計以及CAE、CAM轉變。傳統的電氣自動化設計依靠電氣工程師根據相關標準進行設計,設計周期長,圖形審查容易出現問題。依靠CAE和CAM軟件,對于電路系統進行模擬,實現對于設計的驗證與效果分析,讓設計更加高效精確。通過遺傳算法,利用遺傳算法來計算在電氣設備設計中較為關鍵的數據,求解出最優解,從而提升電氣設備的設計水平。
3.3智能化電氣工程系統診斷
智能化診斷主要是應用在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問題發生前的預警,另一個方面是問題出現后的診斷。電氣工程系統中,不管是設備還是電路出現問題,在系統中可能會出現預兆,例如一些數據的跳動,利用智能化監測技術,實時監測非正常數據,預判問題設備或者系統,采取停機或其他控制方式,降低事故發生率,實現提前預警。在故障出現以后,人工智能技術利用神經網絡、模糊理論以及專家數據庫就可以分析出問題所在,提高故障排除率,保證系統運行,降低企業損失。
3.4實時控制,圖表化分析
智能化系統的使用,簡化了系統的控制操作,將員工的工作交給了計算機控制實現,操作界面也從各種開關、按鈕轉變為可視化的電子屏。并且現有的智能控制系統中,實現了所有開關量、模擬量數據實時自動采集與處理,并能按照設計者預先設計好的要求進行定時批量的整理和存貯。
4總結
人工智能化技術的發展,為其他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傳統的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在現代的市場競爭中,也有著自身的不足。而引入智能化技術可以消除或者緩解傳統電氣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不足,實現故障診斷、可視化操作、數據實時分析與管控,協助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降低企業運維成本。
參考文獻
[1]魏海春,張堃.在電氣自動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3,(05):128-129.
作者:張麒軒 單位:遼寧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