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17 12:47:5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掃黑除惡工作要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sege”為你整理了這篇亂點亂象治理工作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亂象治理年度總結
一、亂點亂象治理基本情況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領導。
1、加強組織領導。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成立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設立了辦公室,抽調3名素質高、能力強的工作人員組成工作專班,實行一體化辦公。
2、積極統籌謀劃。鄉黨委先后多次召開黨委會、行政辦公會、專題匯報會傳達學習貫徹中央、省、市及區委、區政府關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會議精神,聽取全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進展情況,研究工作重點,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截止目前,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9次,專題學習會23次。
3、周密安排部署。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認真研究,深入調研,從宣傳發動、線索摸排、深挖徹查、亂點亂象治理、組織建設等全面安排部署。將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納入白廟鄉工作要點,與黨的建設、經濟建設等重點工作同步推進。
(二)大力宣傳引導,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1、應知應會學習全覆蓋。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應知應會知識納入中心組學習計劃,多次召開專題學習會議學習,舉辦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應知應會知識測試;通過村村響、微信等平臺向群眾推送應知應會知識,確保宣傳教育全覆蓋。
2、入戶走訪宣傳無死角。印發應知應會宣傳單、明白卡等宣傳資料,組織居民小組長在人員密集場所搶占輿論宣傳陣地,擴大宣傳發動覆蓋面;利用村組干部、黨員,貼近居民群眾的工作性質優勢,建立掃黑除惡義務宣傳隊,要求所有工作人員佩戴醒目紅袖標,增強震懾力度。
3、豐富宣傳形式多樣化。通過張貼布告、懸掛橫幅、利用led電子顯示屏滾動播放掃黑除惡標語等形式進行日常集中宣傳,全方位、無盲點深入宣傳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此外,大力創新宣傳形式。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村(居)、站所要充分認識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大意義,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地支持掃黑除惡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支持政法機關依法辦案,切實履行掃黑除惡、整治重點行業領域亂點亂象的重大政治責任。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要切實加強對斗爭的組織領導,各單位結合自身工作職責,制定詳細實施方案,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掃黑除惡及重點行業領域治亂工作取得實效。
(二)嚴格落實責任。各村(居)黨總支書記、各部門負責人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第一責任人,要親自研究部署,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嚴格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將專項斗爭納入綜治和平安建設考核體系。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精神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精神,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著力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創新引領,不斷推動全區民政系統依法行政和為民服務水平,為全面開啟“第二次創業”新征程,奮力走好全域美麗、全面富裕、全民幸福的新時代路作出民政應有貢獻。
二、主要任務
1.培育法治思維,提高行政效能。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落實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推進民政領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2.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服務方式。不斷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改進服務方式,努力提升網上辦事比例,進一步配合做好“贛服通”3.0版服務功能完善、優化和提升工作。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提升服務事項“一窗”受理率。全面推行“互聯網+監管”,不斷提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重點監管、聯合監管和非現場監管效能。加大“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力度,積極推進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持續深入基層民政能力建設,繼續深化推進社會救助審批權限下放鄉鎮試點改革。大力推進“減證便民”,及時落實取消規章和規范性文件設定的證明事項的決定,為群眾提供良好的政務服務。
3.推進依法決策,加大審查力度。認真落實國務院《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核率達到100%。充分發揮法律顧問作用,做好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工作,完善重大事項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合法性審查制度,進一步推進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落實《省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與備案辦法》,嚴格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和備案審查。
4.完善執法程序,確保公正文明。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完善行政執法人員以案釋法工作制度,規范行政執法程序,保證行政執法公開公平公正。發揮“雙隨機、一公開”行政執法監督平臺效用,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執行率達到100%。進一步健全相關細則,不留監管死角,實現公平、公正監管。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人員持證上崗和資格管理制度,完成全局行政執法人員證件換發工作,進一步提升行政執法效能。
5.推進政務公開,打造陽光政府。認真貫認徹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打造“陽光政府”,圍繞社會關注度高的民政領域財政資金使用、重大項目審批實施、公共資源配置、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持續推進政府信息公開的廣度和深度。加大公開解讀回應力度,促進民政部門有效施政。
6.強化權力監督,加強行政應訴。強化行政復議監督功能,加強行政復議能力建設,提高行政復議人員素質,提升民政部門行政復議案件辦理能力和水平。加強行政應訴工作。行政機關負責人要帶頭履行行政應訴職責,積極出庭應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到60%;對于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案件、社會高度關注案件、可能引發的案件、檢察機關提起的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等,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到100%。
7.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信用體系。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執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公平競爭審查率達到100%。按照區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工作部署,不斷健全民政領域誠信典型“紅名單”和嚴重失信“黑名單”制度,依托信用中國,積極開展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
8.創新社會治理,引領社會風尚。以第十一屆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為契機,引導新任村干部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發揮村干部在宣傳政策法規、引導法律服務、化解矛盾糾紛、參與社會治理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依法治村水平。持續深入推進民政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和平安創建活動,扎實組織平安志愿者活動,繼續實施“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開展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
9.堅持依法防控,強化公共安全。帶頭宣傳和執行《傳染病防治法及實施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動物防疫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實施疫情防控及應急處理措施。提升法律服務水平,積極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服務。
10.強化法治宣傳,營造濃厚氛圍。深入宣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做好《民法典》宣傳貫徹實施工作。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建立健全行政執法人員以案釋法制度和旁聽行政案件庭審制度,開展案例研討活動,提升民政工作人員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持續加強法治民政文化建設,積極創新宣傳方式,拓寬宣傳陣地,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合作,通過報紙、網站等媒體宣傳民政領域出臺的法律法規;組織開展法律宣傳日、宣傳周和宣傳月活動,提高民政法律法規的社會知曉率和社會認知度。加強疫情防控及新頒布新修訂法律法規普法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治意識。積極參與第八屆“十大法治人物”暨第四屆“十大法治事件”評選活動。
三、保障措施
11.強化組織領導。高度重視法治民政建設工作,切實履行局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民政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及時研究解決法治民政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法治建設深入開展。積極組織派員參加上級法治民政培訓活動,不斷提升法治民政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