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10 21:05:2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自動化設計論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字:歸檔,恢復,帶庫,存儲池,策略域,層次存儲管理
1.引言:
帶庫是理論上的無限量存儲,適用于大容量視頻數據的存儲,在視音頻服務器基礎之上增加帶庫存儲是一種更加高效安全的方式。
2.系統優勢分析:
2.1可靠性:視頻節目以數字的形式存儲,不會象傳統的錄象帶存儲方式那樣因為天長日久而有損失或失真;同時采用的多級故障自恢復技術,可以保證任一個服務器壞了,均可以用其余的視音頻服務器把丟失的數據毫無損失的恢復出來,保證安全播出。
2.2效率:帶庫讀出的數據通過SCSI通道進入帶庫管理系統,并行地按20MB/S存入緩沖區,然后通過DataMover把并行數據轉換成串行的16OMb/S,再通過數據分配器,分別到100Mb/S自適應網絡通道上進入視音頻服務器。此種方式的速度是普通方式的3-20倍,若用12Mb/S播出方式,可達3-10倍的素材歸檔和恢復速度。
2.3跨平臺:HDTV,SDI的MPEG-2的壓縮數據流或DVB、ATSC的數據流均可按規定的格式正確地解讀,裝載到視音頻服務器上用于播出。帶庫僅僅是存儲數據,從帶庫至視頻服務器的數據流通道并不改造數據。在我們早期準備的過程中發現不管是普通的VCD文件還是DVD文件,異或是MPG格式,均可正常播放,但是在傳送的過程中,不可以對視頻文件進行壓縮,否則文件會丟失或由于另一種策略導致文件增大許多,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2.4管理策略:多種管理策略以保證存儲的安全與有效,比如層次存儲管理是把歸檔池,備份池,空間管理池,磁盤池按一定的層次進行存儲,如果某個存儲池空間不夠,那么文件將直接存儲到它的下一個層次存儲池,這樣就避免當某個存儲池由于空間不足而造成的文件丟失或損壞。策略域管理,它定義歸檔/備份文件的保存時間,當再次歸檔/備份時是否將原來的文件覆蓋,存儲的目的地是哪一個存儲池,存儲過程中文件可否更改,歸檔/備份文件與哪種管理類相聯系,當存儲池中所存儲的文件占用已達到總容量的多少才將文件轉移到帶庫中。這些都是策略域規定好的,并不需要人手動執行,非常高效方便。
2.5網絡化播出:充分利用現有的互聯網絡的優勢,通過網絡把素材完全共享,讓一個客戶端上載的素材供多個用戶使用,這樣的系統也會易于擴充。在網絡上傳輸速度每秒可達1.5MB,感覺就象使用本地機器一樣。通過網絡存儲管理服務,提供自動的,中心預定的,策略管理的備份,歸檔及空間管理。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工作人員效率,減少人力物力,保證節目的播出效果,還可對節目進行安全有效的管理。
3.系統實現方案:
此套系統是在視音頻服務器的基礎上增加了帶庫服務器,還有相關的數據庫服務器。
3.1軟件平臺:服務器端是:WindowsNTServer4.0,SybaseSystem11,TivoliStorageManager。工作站端是:WindowsNTWorkstation,SybaseSystem11,VisualC++6.0,Delphi4.0,Infopower4.0。
3.2硬件平臺框架圖:
3.2.1主備服務器
它是網絡中心數據庫。由眾多的數據模型組成。為了保證高可靠性,采用了雙機熱備份方式。主備機運行時互相實時檢測。任何一臺服務器出現故障時,可完成自動檢測,自動切換,再線修復。
3.2.2主備播出機
為了保證高可靠性,每個播出頻道均采用主備播出機同步播出控制。主備播出機在未進行播出前,它與服務器網絡相連,可以服務器中調出播出表單,也可在播出機上現做播出單,一旦主備播出機開播,播出站自動與網絡斷開,網絡中的任何異常均不會影響播出控制的正常進行。
3.3.3.準備站
可有多臺準備站。它主要完成以下幾項任務:視音頻服務器和檔案庫中的素材是大量的。可達幾萬或十幾萬條索引素材庫管理維護,如何維護管理,方便使用極為重要。準備站中有專門的素材庫管理,提供了素材的編輯、檢索、預覽等功能,更好的管理資產,最大限度的發揮投資效益。或把帶庫中的素材根據播出需求上載到視音頻服務器中,用于準備播出。
4.軟件包功能模塊舉例:數據上載軟件包(VTR驅動、素材信息入庫)
5.軟件界面介紹:界面一,素材之間進行交換,使用兩個視音頻服務器可以減少素材的多次上載,提高空間利用率。界面二,素材歸檔,把目前不需要的視頻素材傳送到帶庫中,等到將來需要的時候再重新上載。歸檔過程如下,文檔管理系統接受自動播出系統的歸檔命令后,首先在視頻服務器中查找要歸檔的文件,并作好歸檔準備;向數字中心存儲帶庫查詢空間,并檢索是否有重復的歸檔文件;建立讀寫DMA處理;歸檔處理。完畢后,向自動播出控制系統返回應答信號。界面三是素材恢復,把在帶庫中存在而視頻服務器上目前沒有的素材送回視音頻服務器恢復數據過程與歸檔動作序列是類似的,區別在于數據的方向是從數據中心存儲帶庫進入文檔管理系統緩沖區,再從該緩沖區進入視音頻服務器。事實上,歸檔與恢復過程可并行同時進行。
你的位置:首頁>>計算機論文>>計算機通信論文>>新聞正文
請記住中國最大的免費論文站論文168域名:
align=center>素材間交流界面
素材歸檔界面
素材恢復界面
6.結束語:為了提高播出效率,自動化控制,網絡化播出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它不僅在可靠性上,而且在中心控制、數據共享、多頻道播出、使用便捷等眾多方面均比單機自動播出控制具有絕對優勢。網絡化自動播出控制系統,它可同時兼容模擬和數字的播控系統。國內北京有線電視臺已經采用它,在國外大中電視臺已得到廣泛應用,也必將在國內逐步普及。
參考書目:
[1]劉松海著《VisualC++編程指南》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社1998.10
[2]IBMCorp著《TivoliStorageManagerOnlineInformation》IBMCorp2000.7
[3]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有線電視數字技術教程》有線電視技術雜志社2000.6
[4]夏云著《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科學出版社1998.11
[5]MarcoCantu著王輝譯《Delphi高級開發指南》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8
[6]Microsoft著希望圖書創作室譯《MicrosoftSQLServer6.5程序員指南》科學出版社1997.10
[7]微軟公司著希望圖書創作室譯《MicrosoftWindowsNT4.0核心技術》宇航出版社1998.1
[8]董雋著《Delphi4使用與開發指南》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11
資源能源危機已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加之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我國的資源能源危機,進而出現了環境公害事件和溫室效應等,形成了對資源的浪費和對環境的污染,想要有效減輕資源等的短缺對我國社會發展造成的嚴重影響,應當不斷改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在生產生活活動中實施有效的節能減排對策,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減少對資源的浪費,并通過對有限資源的合理高效利用來實現經濟的發展與繁榮。我國工業用電占全國用電量的65%~70%,但是運行效率低,比先進國家低20%~30%,如何在其生產發展中推廣和引用電氣自動化節能設計,實現工業生產與自然資源的和諧發展,已成為了新時期人們關注的焦點,電氣自動化節能設計已成為節能降耗的主力軍。
2企業設備自動化節能設計
2.1電機運行中的節能設計
電機拖拽系統是電氣系統一個較大的電能消耗單元,運行方案的不合理及綜合維護不到位等,都會致使其運行低效,造成大量的電能浪費。大量的發熱降低電機系統綜合使用壽命,基于此,在進行電機運行的節能設計時應當采用高效可靠、節能經濟的電氣控制方案。
(1)對于運行工況偏離高效區的功率大、運行時間較長的用電系統利用變頻調速控制方式改變傳統的繼電器控制方式,進而進行動態調節電源輸入端電源頻率,利用對電機轉速的調控讓整個電機拖拽系統的輸出與輸入達到平衡狀態,實現節能降耗。
(2)交流電機串級調速實現電機無級平滑調速,低速時機械特性比較硬,特別是晶閘管低同步串級調速系統。以上調速系統一方面使系統參數便于調整,另一方面接近于理想過渡,調整性能好,動態響應快,起動時間短,系統抗干擾能力強,節能效果也很理想,應當推廣應用。
(3)為達到電機的最佳運轉工況,可改變電機的動容量,通過構筑合理群控呼梯節能控制系統,對電機進行合理的調度分配管理,降低其系統能耗,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2.2水泵、風機的節能設計
(1)在滿足工藝情況下,盡量降低揚程和流量。
(2)使用高效調速裝置,如變頻器、串級調速、液力耦合器、內反饋調速器、電磁滑差調速器。
(3)降低電機的富裕容量,提高電機運行效率,減少無功損耗。
(4)改造管路,減少阻力揚程損失,減少水泵、風機的總揚程和壓力。
(5)根據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對原有風機進行改造,改變風機的氣動性能,使風機在高效區工作。
2.3配電線路的節能設計
在工業廠區的建設方面,配電線路承載著為設備輸送電力重擔,用電系統不僅存在因集膚效應而產生的線損,還存在功率因素低下、諧波干擾電能質量等問題。根據電力系統構架和其他特點,充分考慮對現場實際情況實施諧波治理改造,安裝節電器、省電霸,對電源優化處理,同時優化用電系統。為了降低線路傳輸中的電能損耗,減小導線的電阻值極為重要,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導線材質的選用方面,應當選電阻率非常小的材料,這樣有利于線路傳輸中的電能損耗的降低。
(2)縮短導線的長度,特別是在布線的時候盡量減少彎路。
(3)減小負荷中心與變壓器的距離,進而縮短供電距離。
(4)選用一些橫截面積比較大的導線,增加導線的橫截面積,使得線路傳輸過程中的電能損耗通過降低導線的電阻值而得到有效減少,完成節約電能的目標。
2.4空調節能設計
空氣濕度是造成被控參數變化的主要原因,加之風的大小會改變空氣濕度,在進行空調節能設計方面,可設計為變風控制系統,這樣可改變風量的大小,卻不會改變風的溫度。運用時,根據室內人數的變化而變化逆風的轉速,使得送入房間的風量不會出現太大的波動,始終控制在參數之內。另外,在變風量的末端采用風機代替風閥的形式,使得風量的需求可及時反饋給風機,實現風轉速的調節控制,在不同需求下,根據傳感器監控的得出的參數指標,進行風轉速的改變,這樣就不會出現系統的過載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維護的費用。
2.5照明設施的節能設計
廠區照明設施的設計方面,應重點考慮到工業生產對光照的需求,如進行光源強度的合理設置,避免工業廠區因太追求照明條件而造成的能源浪費情況。在設計時的燈具選擇方面,首先應保證燈具的配光曲線在深、廣照方面趨于平衡,使其發揮最佳的照明效果,促進節能;此外,應采用LED燈替代老式的照明裝置,LED燈是依靠半導體發光器件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光能的,剔除了一些中間轉化環節,減少了電能損耗,還具有發光的亮度高這一特點,且克服了傳統的老式燈具頻繁閃爍的問題,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
2.6弱電系統的節能設計
因為電子設計自動化的實踐性與技能性,使得電子設計自動化需要人們真正去動手完成,而不是單純的只靠理論就能學好的,它不像文學,管理等的學科只要將課本上和老師講的知識掌握了就算是學會了這門學科[2]。電子設計自動化是一門純理科性質的學科,它需要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學習知識。所以,許多高校專門為這門學科設立了實驗課程,在實驗課上學生可以使用實驗中的程序和軟件自己設計電路,自己完善設計作品。電子設計自動化需要用到計算機和許多高科技的東西,這些東西的價格十分昂貴,一些儀器也需要很多的錢才能購買得起。所以在建立電子自動化實驗系統后,要對其進行充分的開發和利用,設計一些快捷有效的途徑,來減少在使用過程中對材料的使用次數,這樣就能節省一些資金。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它不僅讓人民在其中學到該有的知識,還可以對一些電路進行檢驗,檢驗其是否合格與有效,正是因為該系統所含有的高技能和高有用性,讓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的建立充滿難題,只有真正有技術的才能將該系統進行開發和建立。許多高校在該課程上的教學能力以及電子工程師本人的能力,最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就是是否對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進行了開發和利用,其使用系統是否有先進的設備和軟件,包括其系統的硬件和軟件等[3]。電子設計自動化在很多領域都有其運用,因為它可是實現自動化,并且含有高的穩定性,甚至可以完成人類親手無法完成的工作,這樣就節約很多的勞動力,也降低了作業的危險性。對該系統進行開發,就可以更多的完成一些其他高危險率和高勞動量的工作。在這個以科技進步為主的世界,更多的對相關項目進行創新和開發,才能讓國家的實力有明顯的提升。
2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的主要內容和開發
2.1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內容
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在電子設計上的作用是無可比擬的,它的用途體現在多個方面。該系統的開發是讓其往更加全面具體,高效快速的方面發展。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可以運用于電子設計自動化教學及一些科學實驗的項目開發。電子設計自動化通過從計算機內部進行設計,從界面上進行表現的一種工具,糅合了計算機編程,計算機圖形學,數學物理,以及人工智能等各種基礎計算機知識和高科技技術等的精華,將這些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新興的高智能的軟件工具。它已經被廣泛應用電子的各個方面,如于通信系統的開發,集成電路的版圖設計,電子電路的設計,印刷電路板的設計和可編程器件的編程等。所以,不難看出,電子設計自動化技術一般包括軟件設計工具,硬件描述語言,實驗開發系統和可編程邏輯器件。
2.2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環境的建立和開發原則
對于高校來說,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的建立與開發,需要遵循一些原則和注意事項,才能讓該系統發揮其所有作用。首先,需要建設一個一流的系統環境,要有可以過關的硬件和軟件設置,擁有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和有能力的指導,才能滿足學生的所有需求。有的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的建立沒有先進的技術,也沒有正確的指導,使得使用的人們無法正常完成自己的實驗,白白浪費了很多的資源和材料。其次,對于建設和開發需要使用到的設備和儀器必須有嚴格的質量把關,那些由質量問題的儀器要堅決更換和不使用,這樣才能保證在以后的使用中不會因為儀器和設備的問題使項目和實驗功虧一簣,或是讓實驗結果出現誤差及延誤。同時,還要借鑒先進的經驗,去那些建立得好的高校和試驗站取經,交流經驗,或是去國外引進新的技術和開發軟件,這樣會使該系統在建立中少走一些彎路。最后,最重要的是要進行自我開發和創新,鼓勵學生和老師對該系統的開發,設計出更好的技術和軟件,才能促進科技的發展。在進行試驗和項目時,要注意勤儉節約,不要浪費,對于那些不用的可以試著去改裝,讓其變得有用。在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建好后,可以開放給所有感興趣的學生進行實驗,老師在一旁進行指導,好的環境氛圍對于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原則的遵守可以讓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的建立更加順利。
2.3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的硬件開發設計舉例
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開發系統硬件開發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科技上的創新,一個好的的硬件對于該實驗系統的安全性和運行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硬件系統包括基本的計算機和其他器件等。例如現在較為運用廣泛的器件是FPGA/CPLD器件,它可以提供計算機在進行電路設計時有一個具體的編程環境,FPGA/CPLD器件的組成較為復雜,包括很多不同功能的模塊和電路。對于該系統的硬件在引進其他先進的設備的同時,也可以借鑒他人的先進技術,改革創新,研究屬于自己硬件。
2.4電子設計自動化實驗系統的軟件開發
該系統的軟件主要是指可編程邏輯器件,用于對電路的編程和自動化的實現,對于該軟件的開發有很多的技術軟件可以使用。如現在比較流行的是FPGAAExpressh等用于開發芯片的軟件,這種軟件可以實現多種功能,它的邏輯綜合與布線能力很強,在電路設計時,電路線路在計算機上的圖線非常清晰和顏色鮮明,同時它可以自動儲存及方便邏輯仿真功能。一些公司根據該系統原則與使用條件,發明了更加先進的開發軟件,為開發提供的無限的可能和便利。
3結語
強電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本論文由應屆畢業生網yjbys.com/整理提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及防雷接地系統的設計,其中包括負荷計算等。
弱電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有線電視、公共廣播系統及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
消防部分主要報警系統、聯動系統的設計等。
本次設計完成圖紙共18幅,繪圖采用AUTOCAD軟件繪制。
本電氣設計為畢業設計,其目的是通過設計實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鍛煉獨立分析和解決建筑電氣設計問題的能力,為未來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explains the electrical design basis ,principle, methods and the conclusion of the design choice in each system in the design of certain office building. The thesis includes six Chapters. previous four Chapters are mostly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Part ;Chapter 5 and 6 are mostly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light current and fire-fighting.
The part of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mainly including: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of the low voltage, lighting system and rounding for lightening systematical compose ,among others include load calculation, illumination calculation .
The part of the light current mainly including: CATV,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Closed Circuit Monitoring TV and 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so on.
The part of the fire-fighting mainly including:the design of the warning system and linked system etc.
The design adds up to 34 electric charts. Including 17 graphics for the forceful electric power parts ,9 graphics for the light current parts and 7 graphics for the fire-fighting parts. All drawn by AUTOCAD.
This electrical design of the office building is a graduation design,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give us a chance of synthetical usage of the knowledge we have learned. Besides, it can train ou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Construct electricity in dependently so that the theory is connected with practice and a solid base is made in favor of future work.
目 錄
一.緒論 6
1.1.建筑電氣概況 6 1.3設計內容 6
二.配電系統設計 9
2.1負荷分級 9
2.1.1一級負荷 9 2.1.3三級負荷 9
2.2負荷的供電要求 9
2.2.1一級負荷的供電要求 9
2.2.2二級負荷的供電要求 9
2.2.3三級負荷的供電要求 10
2.3本工程的負荷分級及供電要求 10
2.3.1本工程的負荷分級 10
2.3.2本工程負荷的供電要求 10
2.4負荷計算 10
2.4.1負荷計算的內容 10
2.4.2負荷計算的方法 10
2.4.3負荷計算的公式 11
2.4.4負荷計算表 11
2.5變(配)電所所址選擇,結構型式 11
2.5.1變(配)電所所址選擇 11
2.5.2變(配)電所結構型式 12
2.6變壓器類型,臺數,容量選擇 12 2.6.2變壓器臺數選擇 12
2.6.3變壓器容量選擇 12
2.7配電方式 12 2.7.2低壓配電方式 12
2.8電纜選擇及敷設 13
2.8.1電纜選擇的原則 13
2.8.2電纜選擇的結果 13
三.照明系統設計 14
3.1總則 14
3.2照明光源選擇 14
3.3照明燈具選擇 14
3.4照度和照明方式選擇 15
3.5一般照明 15
3.6應急照明 16
3.7照度計算 17
四.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統設計 18
4.1建筑物的防雷分類 19
4.2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20
4.3本建筑的防雷系統 22
1.1數據庫的選擇
當前,存在多種形式的數據庫,包括SQLServer2005、Oracle、DB2、MYSQL等等。由于SQLServer2005具有操作簡單、可以進行大數據量管理等許多優點,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選擇了SQLServer2005數據庫。
1.2J2EE體系結構
J2EE(Java2EnterpriseEdition)這種體系結構能夠方便系統的開發,J2EE能夠使多層分布式企業應用系統的開發和部署得到大大的簡化,并且為系統的開發實現提供了相關的規范。Java平臺或Java2平臺的標準版J2SE是J2EE技術的基礎,J2EE不僅鞏固了J2SE中的“編寫一次、隨處運行”的特征等許多優點,而且還提供了對許多流行技術的全面支持,例如,JavaServletAPI、JSP(JavaServerPages),EJB(EnterpriseJavaBeans)以及XML等。J2EE技術的最終目的就是成為一個能夠使企業開發者大幅縮短投放市場時間的體系結構。J2EE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于JAVA技術,平臺無關性表現突出;二是開放的標準,許多大型公司已經實現了對該規范支持的應用服務器,如BEA,IBM,ORACLE等;三是提供相當專業的通用軟件服務;四是提供了優秀的企業級應用程序框架,為快速高質量開發打下基礎。因此,本系統采用了J2EE體系結構。J2EE使用多層的分布式應用模型,應用邏輯按功能劃分為組件,各個應用組件根據它們所在的層分布在不同的機器上,如圖所示。J2EE的體系結構可以分為客戶層、J2EE服務器層和企業信息系統(EIS)層,其中,J2EE服務器層又可以分為Web組件層和業務邏輯層。
在實踐中,根據具體情況,可以將領域層,也就是業務邏輯層再劃分為幾層,這樣就形成了J2EE的N層體系結構。
2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需求分析
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涉及到企業的普通員工、部門經理和總經理從收發電子郵件到日程安排到工作計劃的制定等的全過程管理,包括一系列的功能,適用于要實現企業信息化的大型企業或者是具有一定的資金儲備的中小型企業,能夠方便企業工作人員的辦公,提高其工作效率。下面詳細介紹一下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部分功能。
(1)支持任意多級部門、成員單位模式,靈活定義角色權限,全面面向集團應用。
(2)內置工作流系統,流程自定義,工作流可視化操作,自由流程,無限制嵌套流程運轉(可定義任何復雜流程)。并能清晰直觀查看任務執行狀態,實時了解工作任務的辦理情況。
(3)自定義數據庫表、字段、表單、視圖、報表等,增加新的功能易如反掌,不需要寫任何代碼。
(4)內置Office文檔在線編輯控件,支持文檔自動上傳,手寫簽名、電子印章、全文批注。
(5)集成網絡硬盤組件,提供便捷的局域網、廣域網文件共享方案。
(6)集成公告、新聞、內部郵件、外部郵件、短信、手機短信、文件柜、聊天室、論壇等模塊,提供企業內部信息交流的多種途徑。
(7)集成人事檔案、考核、考勤、辦公用品、通訊簿、日程安排、工作計劃、會議管理、車輛管理、客戶管理等模塊,提供企業管理者全新的管理工具。
(8)通過系統訪問控制、系統安全設置、系統資源管理,確保系統穩定安全運行。
(9)集成eOfficeIM即時通訊系統,類似MSN、QQ的功能。使客戶端溝通更方便。
所開發的系統應該能夠滿足大型企業或者是具有一定的資金儲備的中小型企業在當前以及在將來對信息資源采集、存儲、處理、組織、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實現信息資源的高度集成與共享,能夠集中管理和統一調度所有的信息資源。
3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實現了登錄模塊、信息錄入模塊、電子郵件模塊、電子日歷模塊、人力資源管理模塊和系統管理模塊等許多功能模塊。對于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主要功能模塊,下面進行具體的闡述。
3.1登錄模塊
登錄模塊是很多應用程序都應具備的模塊,在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設置的登錄界面上,有兩個輸入框,分別用于輸入用戶名和密碼。輸入用戶名并輸入相應的密碼后,再選擇登陸身份(普通員工,部門經理,總經理或系統管理員),系統將判定用戶信息的合法性,若合法就進入系統,否則提示錯誤。
3.2信息錄入模塊
信息錄入模塊實現了普通員工信息錄入部門經理信息錄入和總經理信息錄入等。其中普通員工信息錄入包括:普通員工編號,姓名,年齡,性別,籍貫,家庭住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本科畢業院校,本科畢業專業,碩士畢業專業,所在部門,職稱(職務),崗位職責;部門經理信息錄入包括:部門經理編號,姓名,年齡,性別,所學專業,學歷,所在部門,職稱(職務),崗位職責;總經理信息錄入包括:總經理編號,姓名,年齡,性別,所學專業,學歷,職稱(職務),崗位職責等。
3.3電子郵件模塊
為了滿足企業管理者、企業員工以及與企業有合作關系的相關人員之間進行日常郵件聯系,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能夠實現收發電子郵件的功能,系統用戶能夠接收、發送、轉發、撰寫和管理自己的辦公郵件。
3.4電子日歷模塊
電子日歷具有為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每個用戶安排個人工作日程的功能。如果員工所屬的部門有相關的活動,那么該電子日歷會提示辦公人員,這樣會避免重復、沖突的日程安排。
3.5人力資源管理模塊
人力資源管理功能劃分為人事檔案;考勤管理;勞資管理;考核管理;獎懲管理;培訓管理。其中檔案管理模塊按照我國標準的檔案管理模式,對檔案進行各個環節的管理,實現檔案歸檔、整理、查詢、借閱、銷檔等功能模塊,減輕檔案管理人員手工抄寫的工作。
3.6系統管理模塊
系統管理模塊是整個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指揮控制中心,其主要是系統權限管理、用戶管理、組織機構管理、日志管理等模塊。系統管理員管理著所有的信息,包括普通員工的所有信息,部門經理的所有信息,總經理的所有信息和所有用戶對于所有功能模塊的訪問權限設置信息。管理員只是沒有修改普通員工、部門經理和總經理的密碼權限,其他任何權限都由管理員分為多個頁面對系統進行管理。
4結束語
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簡單、保密性能好;系統提供了友好的個性圖標,通俗易懂;但是,在基于J2EE的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開發過程中,由于本人在知識、經驗方面都存在著不足,開發時間比較倉促,系統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體來說,有如下兩點:
(1)由于時間的原因,本系統只實現了需求分析的部分功能。
(2)子模塊的設置不夠好。本系統是從功能上分的子模塊,如果由于特殊要求增加新的功能,必須在后臺進行設置,柔性不夠,不是特別便于操作。
關鍵詞:計算機技術,電壓無功,自動化,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和各類企業對供電質量和可靠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從改善電能質量和節約人力方面比較電壓無功優化自動控制裝置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已逐步取代原來通過值班員手動調節檔位和投切電容器來調整電壓的方式,在維系電力系統穩定中的作用已充分展示出來。論文參考,自動化。電壓無功優化自動控制裝置由大量的數據采集、數據計算、數據傳輸、數據控制、程序執行元件組成,通過一系列自動化技術將其功能整合在一起,因此,了解電壓無功優化自動控制中的自動化原理對于研究電壓無功優化自動控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此本文著重分析了電壓無功優化控制中的自動化技術。
一、自動控制系統的結構
(一)調壓方式
無功優化控制系統設計在設置母線電壓限定范圍后,自動對高峰負荷時段、低谷負荷時段的電壓值進行適當調整,以保證在合格范圍內的電壓滿足逆調壓方式。論文參考,自動化。當電壓超出額定范圍時,則與同級和上級變電所的電壓進行比較,然后判斷出應該調節同級還是上級變電所的主變檔位。
(二)調整策略
電壓無功優化自動控制包含兩個方面,分別是電壓優化和無功優化:
1、電壓優化
當母線電壓超上限時,首先下調主變的檔位,當不能滿足要求時才切除電容器;當母線電壓超下限時,首先投入電容器,當不能滿足要求時再上調主變檔位,總之要確保電容器最合理的投入。
2、無功優化
當系統電壓保持在限定范圍內后,通過系統的自動控制,決定各級變電所電容器的先后投入,使得無功功率的流向最平衡,最能提高功率因數。
二、自動化數據采集、計算和傳輸
作為一個自動控制系統,全面的數據采集是整個控制過程最關鍵的一部,其采集數據的精度和安全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精度和安全。論文參考,自動化。一個完善的無功優化自動控制系統應該能實時自動的從調度中心、各監控站采集電網電壓、功率、主變檔位、電容器運行狀態等數據并能確保當遙測遙信值不變時不與SCADA系統進行數據傳輸,減少系統資源占用。
在采集到實時數據后,過往的自動控制系統都是通過“專家系統”對數學模型進行簡化和分解,然后利用潮流計算和專家系統等方法進行求解。隨著自動化技術的高速發展,自動控制系統能夠突破優化計算難于尋找工程解的難題,采用模糊控制的算法,充分考慮諧波,功率因數擺動,電壓波動和事故閉鎖等因素,通過一系列精密芯片的配合計算出使電網電能損耗最小的變壓器檔位、電容器投入量和電網最優運行電壓以供控制部件執行。
系統在數據傳輸上使用只與內存交互數據而不存取硬盤的內存數據庫技術,既提高了數據的存取速度,又節省了硬盤使用。為了提高傳輸效率,系統還會根據傳輸數據的類型和要求的不同,自動采用不同的傳輸協議:使用TCP/IP協議傳輸大量的重要數據,使用UDP協議傳輸少量的廣播數據。在數據傳輸準確度方面,子站在接受到數據后會自動向主站發送反校信號,以驗證所受數據的準確性。
三、系統的自動控制
電壓無功優化控制的基本過程如下:首先是主站控制系統進行電壓無功計算,然后把計算得到的各級變電所的功率因數、電壓的區域無功定值結果通過光纖通道傳達至各級變電所的電壓無功控制系統。各級變電所的控制系統周期性的把本站的功率因數、電壓和接收到的定值結果比較,以判斷是否越限。
為了保證電網損耗最低,主站的控制系統要不斷跟緊電網運行方式的變化,隨時計算出最新的區域無功定值結果并傳達至各級變電所的電壓無功控制系統。由于主站的控制系統計算最初的區域無功定值時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就會造成各級變電所從啟動控制系統至接收到第一個信號間有一個時間段,系統定義這段時間內的定值是按照本地系統運行的。論文參考,自動化。
當主站系統遇到特殊情況(如有影響電網拓撲結構的遙信變位發生)時,能夠即時撤銷子站控制系統當前正在執行的區域無功定值。子站控制系統即以本地無功定值運行,待再次受到主站重新計算的定值時才轉以新定值運行。論文參考,自動化。子站控制系統實時監視主站的定值下傳通道是否正常,通信異常時,立即改為執行本地定值,直至通道恢復正常。論文參考,自動化。
四、系統自動化的安全保證
目前國內的一些系統僅僅只做到了一層閉環控制,安全可靠性根本無法保證。而隨著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最新的系統則是采用主站和子站同時的雙層實時閉環反饋控制結構。實驗證明由于采用了雙層實時閉環反饋控制結構,當運行中發生用戶定義的需要閉鎖的異常事件時,控制系統能夠立即執行閉鎖,符合電網結構和調度運行特點,適合各種大小電網的安全可靠運行,能更有利地保證提高電網的電能質量,其具體的安全策略如下:
自動估算電網電壓,使電容器平穩投切,避免出現振蕩;自動估算電壓調節后的無功變化量,使主變檔位平穩調整,避免出現振蕩。
當需要調節的變電所的主變并聯運行時,為了避免出現其中一臺主變頻繁調節的情況,首先調節據動率較高的那臺主變的檔位。應對于主變和電容器出現的異常情況,系統能夠自動減少主變檔位調整次數,使設備壽命增加,電網安全得到保證。當遭遇設備異常時,系統自動閉鎖,而且必須人工手動來解除封鎖。具體的異常情況有:電容器或主變檔位異常變位;系統需要采集的數據異常;系統數據不刷新。特別的當發生10kV單相接地時,系統自動閉鎖電容器的投切。為避免采集到的數據不準確,系統采用同時判斷遙測數據和遙信數據的方式,提高了采集數據的準度。
五、結論
本文通過對電壓無功優化控制系統的淺要介紹,分析了其包含的自動化技術,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電力系統自動化科技的發展,也展現了電力行業專業人才的卓越才能。本文對電壓無功優化控制系統從設計思想,系統構成方面進行的論述,可作電力專業的教輔材料,也可供電壓無功優化控制裝置設計和運行參考。
參考文獻
[1]鄭愛霞,張建華,李銘,李來福,吳強.地區電網電壓無功優化控制系統設計及
辦公自動化(OA)或辦公信息系統(OIS)是現代信息社會的重要標志,它涉及系統工程學,行為科學,管理學,人機工程學,社會學等基本理論,以及計算機通信自動化等支持技術,屬于復雜的大系統科學與工程。其目的就在于盡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資源,提高生產率工作效率和質量,輔助決策,求得更好的經濟效率,以達到既定的(即經濟政治軍事等)目標。一般來說,一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個較完整的辦公自動化系統,應當包括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傳輸,信息保存四個環節。辦公自動化系統綜合了人,機器,信息資源三者的關系。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企事業單位管理職能的不斷增強,手工辦公方式與不斷增長的辦公業務量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因此一些單位將辦公業務的處理、流轉和管理等過程電子化、信息化,從而實現了網絡化業務處理和綜合辦公自動化,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系統方案
人們對辦公自動化系統的了解有一定的缺點,認為使用普通的文字管理系統和普通的而簡單數據管理系統如(MSaccess,MSword)等軟件就得了,本軟件的想法是把企業的大部分工作交給電腦處理,并從了解每個部門的工作來執行相應的處理算法。
21客戶管理系統管理客戶,對客戶進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行信息采集,客戶訂單要求,管理每個客戶的賬號,將信息傳遞給采購,倉庫,財務等系統,完成客戶管理。
22采購管理是物料在企業內流動的起點,是從客戶、銷售等系統和本系統獲得購貨需求信息,與供應商和供貨機構簽訂訂單、采購貨物,傳遞給需求系統。
23倉存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核心,是進行貨物流動、循環管理控制的系統。
24員工管理系統管理每個員工的信息采集,工作部門,工資級別等信息,將信息傳遞給采購,財務等系統,完成員工管理。
25財務系統是系統的重要部分,對整個公司的系統進行基金管理。系統的整體結構圖如圖1所示:圖1
系統各個子模塊的功能
31客戶管理系統公司的重要業務是對客戶進行服務和,所以此部分系統是整體系統的核心部分,要對客戶的信息(包括:姓名,公司名,公司地址,電話號碼,傳真號碼,電子郵件等信息)采集和保存;對每個客戶給一定的代碼(該代碼在整個系統代替客戶),對客戶進行客戶訂單管理,客戶賬號管理,信用管理等功能綜合運用的管理系統,對全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和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跟蹤,實現完善的客戶信息管理。該系統可以獨立執行管理;與制造其他子系統、應收款管理系統等其他系統結合運用,將能提供更完整。
客戶管理主要包括:
①訂單管理每一個客戶下了訂單以后要進行的是對每個訂單給相應的編碼和統計該訂單的金額和要求并將信息傳遞給采購系統,財務系統,倉庫系統等,即對訂單的情況的記錄、跟蹤和控制,包括針對銷售合同的執行;控制訂貨價格、數量、業務員信用管理;隨時對訂單完成情況的跟蹤、控制訂單的實際執行;進行比較并顯示訂單執行差異,并通過業務和分析報表進行訂單執行情況的反映。
②賬號管理每個客戶在公司里有他的賬號客戶下了訂單進行以后財務管理,采購管理,以及倉庫管理報告此系統并給客戶纖細的賬號張單和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信息。
32采購管理本系統從客戶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管理系統和其他部分接到訂單后要做相應的處理,要指定訂單的類型,給出訂單的金額,指定供貨商,報告客系統和財務處,指定要操作的員工,跟蹤訂單,指定交貨期并將信息傳遞給倉庫管理,客戶管理,財務管理的部分系統采購管理主要包括:
①供貨商管理要對一般和熱常訂的貨進行一定的準備,要了解每個供貨商和廠家的所有信息包括(名稱、地址,價格,供貨期等),并不斷的更新數據庫了解市場的變化,對每個訂單介紹合適的供貨商和廠家。
②貨價管理通過一定時間和了解市場的過程對每個產品的價格做一定的了解并留下每個單價的參考價。
33倉存管理系統倉存管理系統是通過入庫業務、出庫業務、倉存調撥、庫存調整、虛倉管理等功能,結合批次管理、物料對應、庫存盤點、質檢管理、虛倉管理、即時庫存管理等功能綜合運用的管理系統,對倉存業務的物流和成本管理全過程進行有效控制和跟蹤,實現完善的企業倉儲信息管理。該系統可以獨立執行庫存操作;與其他工業系統的單據和憑證等結合使用,將能提供更完整、全面的企業物流業務流程管理和財務管理信息。
倉存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①批次管理在工業系統中實現業務批次管理,并提供完整的物料批次信息。系統提供完善的批次管理設置、批號編碼規則設置、日常業務處理、報表查詢、庫存管理等綜合的批次管理功能,使企業進一步完善批次管理,滿足經營管理不同方面的應用需要。保質期管理。系統在批次管理基礎上,針對物料提供保質期進行保質期管理,以滿足特殊物品如食品、醫藥行業的保質期管理需求。用戶可以對保質期物料進行設置、初始數據錄入、日常單據處理、即時庫存查詢和報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表查詢、并提供到期存貨預警功能。
②質量檢驗管理工業系統提供比較全面的質量檢驗管理,包括購貨檢驗、完工檢驗和庫存抽檢三種質量檢驗業務。工業系統為用戶提供質量檢驗功能,將質量管理功能與采購、倉存、生產等環節的相關功能相集成,實現對物料的質量控制。系統在倉存系統提供質量檢驗模塊,綜合處理與質量檢驗業務相關的檢驗單、質檢方案和質檢報表,包括質檢方案、檢驗單、質檢業務報表等業務資料的設置和處理和質檢報表的查詢。
③即時庫存智能管理即時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庫存是用來查詢當前物料即時庫存數量和其他相關信息,系統按庫存更新控制來隨時更新當前庫存數量,其查看方式有多種:查詢所有倉庫、倉位、物料、批次的數量信息;查詢當前物料在倉庫、倉位的庫存情況;查詢當前倉庫里物料的庫存情況;查詢當前物料的各批次在倉庫、倉位的庫存情況;查詢當前倉庫、當前倉位里物料的庫存情況。
④倉位管理工業系統在倉庫中增加倉位屬性,同時倉位定義到行上,進行倉位管理,以豐富庫存信息、全面提高庫存管理質量。主要包括基礎資料設置、倉庫倉位設置、初始數據錄入、日常業務處理和即時庫查詢等多途徑實現。
34員工管理系統
對公司的所有員工要進行以下部分管理:
①員工信息管理:對每個員工建立個人檔案包括(姓名,地址,聯系人,身份證號碼,學位,以前工作單位,愛好,經驗等信息)
②員工工資管理:每個員工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有不同的基本工資,加班時間,加班費,獎勵和扣分。
③員工任務管理:對每個員工,更具他的學位和經驗指定他的任務與他的工作部門并對每個員工的工作效力和態度進行調查報告相應的信息傳遞給工資管理。
④員工需求管理每一定的期間對公司的員工需要進行調查并報告需要性。
35財務系統
傳統的財務處理過程力求與商業的快速發展保持一致和及時處理新的業務中產生的大量新數據,不能充分滿足企業對動態的數據進行管理、分析并形成報表的需求。其結果是財務行為建立在企業的歷史記錄的基礎之上,而不能對企業的未來產生影響。網絡為生產經營提供了新的場所。企業可通過互聯網不斷拓寬自己的生產經營場所,了解最大范圍內的客戶需求,從最大范圍的供應商中挑選出最佳的供應商,通過暢通于客戶、企業和供應商間的信息流,減少諸多中間環節,從而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進入市場。因此,網絡環境下,財務管理人員須以互聯網的速度開展業務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并做出決策,這就要求他們隨時了解整個業務的狀況以保持良好的競爭狀態,企業需制定整體財務管理解決方案,以滿足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需求。包括制定預算、計劃、預測、成本管理、合并和整合、報表和分析等,為業務提供運營管理方法,在此基礎上確定業務的發展方向并使經營風險最小化
個人體會
企業辦公自動化的發展現狀辦公自動化(OfficeAutomation)簡稱(OA),在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展,到90年代中期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主要標志是辦公過程中普遍使用現代辦公設備,如傳真機、打字機、復印機等;第二個階段的主要標志是辦公過程中普遍使用電腦和打印機,通過電腦和打印機進行文字處理,表格處理、文件排版輸出和進行人事財務等信息的管理等;第三個階段的主要標志是辦公過程中網絡技術的普遍使用,這一階段在辦公過程中通過使用網絡,實現了文件共享,網絡本論文由整理提供
打印共享,網絡數據庫管理等工作。在我國辦公自動化的發展過程中,辦公自動化建設取得了很多成績,同時也暴露了很多問題,如投資大、效果不明顯、水平低、重復建設多、硬件投入多、軟件投入少、模擬手工作業增加管理負擔等,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三條,首先對辦公自動化的本質作用理解不深,通常只是把辦公自動化理解為辦公過程中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的使用,使用目的為提高效率,實際上,通過實現辦公自動化,提高管理機構的決策效能更為重要。其次是忽視了辦公自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動化發展的基礎,通常只是認為只要有了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就可以實現辦公自動化,其實,辦公自動化發展必需依賴兩個基礎,一個是管理基礎,另一個是信息積累基礎,如果脫離了這兩個基礎,辦公自動化就會變成空中樓閣。第三,技術條件的制約,也會使得辦公自動化建設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早期的網絡技術在信息共享和溝通方面的支持就顯得明顯不足。自90年代中期至今,互聯網技術在我國迅速發展和普及,引出了Intranet、Extranet、Internet、政府上網工程、企業上網工程、電子政府、電子商務、電子管理、政府內部網、企業網、數字神經系統和數字化辦公等一系列新概念,這一個階段的主要標志應為互連網技術的普遍使用。
辦公自動化建設的本質是提高決策效能為目的的。通過實現辦公自動化,或者說實現數字化辦公,可以優化現有的管理組織結構,調整管理體制,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增加協同辦公能力,強化決策的一致性,最后實現提高決策效能的目的。辦公自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動化的基礎是對管理的理解和對信息的積累。技術只是辦公自動化的手段。只有對管理及管理業務有著深刻的理解,才會使辦公自動化有用武之地,只有將辦公過程中生成的信息進行有序化積累,沉淀,辦公自動化才能發揮作用。辦公自動化的靈魂是軟件,硬件只是實現辦公自動化的環境保障。
除次之外,我們在大力發展辦公自動化的同時,另一個制約著企業發展的因素也不能夠忽視,那就是網絡技術。世紀是一個以網絡技術為核心技術的信息時代。我們必須全面、深刻地分析和研究網絡技術對我國經濟發展所產生的各種影響,采取正確的措施應對網絡技術的挑戰,把握網絡技術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才能及時更新觀念,迅速適應正處于急劇變化之中的全球經濟,使我國經濟能夠獲得健康的發展,早日實現強國之夢。計算機已由專家的工具變成了平凡百姓的鐘愛之物。然而,在這10年中計算機領域發展最快的技術,不僅在于單臺計算機本身技術的發展,更在于連結多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前誰曾想到:今天,遠在異地他鄉的廠家、企業、公司甚至商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人,竟能方便、快捷、廉價地進行商務經營、談判和協作呢?這一切都歸功于正在飛速發展的網絡技術。網絡技術對我國經濟發展提出的挑戰網絡技術帶來了新的經濟形態,這就是本論文由整理提供人們常說的網絡經濟,網絡經濟是指在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以多媒體信息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新經濟潮流和形態。網絡經濟是全球一體化經濟,它打破了傳統工業經濟時代的地理空間的限制,通過網絡技術,各種信息能夠進行全球性的信息傳播,使得全球性的交易再也沒有地理位置的限制,網絡技術使我們生活的世界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地球村”。
結論
當今社會是資訊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現代企業必須擁有正確的資訊觀念、科學的管理方法、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暢通的信息渠道,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立于不敗之地。集成企業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業務規范,優化了企業內部管理和控制流程,提出并推行完善的“數據信息決策控制考核”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全方位提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周明天,汪文勇TCP/IP網絡原理與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2]胡道元.計算機局域網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9
[3]陳洛資,謝勇計算機網絡軟件設計,開發與編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011計算技術與自動化2003年3月致謝:論文完成的過程中,我得了老師和實習單位的莫大的幫助。老師的啟發,以及實習單位領導,同事的嚴謹的工作作風,使我受益非淺。在此我要感謝給予我幫助的老師和朋友們!
關鍵詞: 衛生理化檢驗 本科畢業論文 組織實施
畢業設計(論文)是大學生培養、鍛煉和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程度及實際應用能力的最好檢驗,是幫助學生提高實踐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是對創新意識與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綜合訓練和升華,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不可替代的教學環節[1-2]。下面就如何組織實施衛生理化檢驗方向的本科畢業論總結和探討。
一、畢業論文環節容易出現的問題與對策
1.學生的就業、升學期與學位論文設計期時間沖突。
高校理科專業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學期,畢業生考研、實習、就業與論文成文工作交織,高質量的學位論文要求學生選題、定題必須經過一段時間實習,對所研究的問題深思熟慮后,以提綱、報告的形式完成。因此,在教學管理中結合各自專業的特點,在教學總體安排上,將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適當前移,進行早期滲透,將課程設計、專業實習、畢業設計密切結合。各主要專業課程向前三學年轉移,減少第四學年的計劃課程,第七學期課程適當減少或不排課,以利于學生提前進行實習與畢業設計(論文)工作。
2.學生對畢業論文不夠重視,主動性、積極性不高。
畢業論文不僅僅是一個實踐教學環節,更是高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手段。不少學生對畢業論文在思想上不夠重視,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認為只要完成即可,不追求質量;不少學生沒有按預定的畢業論文計劃開展工作,以致相關材料、工作進展記錄、時間上的安排都無法跟上計劃。針對這種情況,應進一步加強對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的管理,在做好規范化建設的同時,實現畢業論文工作由“重規范”向“重質量”的轉變。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想方設法減少因學生就業、實習、考研等對畢業論文(設計)的影響。
3.指導老師對畢業論文精力投放不足。
高校教師承擔教學和科研的雙重任務。隨著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教師指導畢業生的數量也在逐年增加。即使教師工作熱情很高,時間、精力也難以充分保證。強化導師對學生論文的首要責任并控制指導學生人數,可促使指導教師認真、嚴格對待學生論文,保證論文質量。把學生的學位論文設計與指導老師的科研課題相結合,這樣既便于教師進行科研和指導教學,又可增加校內教師的科研力量,更有利于保證學生學位論文的質量。對于校外實習的畢業生,在確定畢業生論文校外指導教師的同時,配備一名校內指導老師,使得校內導師的理論指導與校外導師的實踐技能指導相結合,避免學位論文設計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樣,教師的知識體系得以更新,實習單位的效益得到提高,學生的科研、實踐能力得到鍛煉,學位論文質量自然隨之提高。
4.經費的短缺使畢業論文的實施難度加大。
大部分學校對于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完成無專項經費,也無專門實驗室,致使理科類大部分做畢業設計(論文)實驗的本科學生、研究生和指導老師共用一個實驗室,有些論文的實驗無法正常開展。學校應充分重視此類情況,投入足夠的經費,添置必要的圖書和實驗設備,舉辦有關訓練項目;適當增加指導教師的工作量核算,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以便讓更多的本校教師指導畢業論文;鼓勵畢業論文整理公開發表,并對予以經費支持。
二、衛生理化檢驗方向畢業論文的組織實施
1.結合衛生理化檢驗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畢業論文選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21世紀,衛生理化檢驗采用的各種分離、分析技術和方法不斷完善和更新。許多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分析儀器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衛生理化檢驗中。目前,在保證檢測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性的前提下,衛生理化檢驗正朝著微量、快速、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許多先進的儀器分析方法,如氣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原子吸收光譜法、毛細管電泳法、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和電化學方法等已經在衛生理化檢驗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我國的衛生理化標準檢測方法中,儀器分析方法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在樣品的前處理方面,采取了很多新穎的分離技術,如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加壓容器萃取、超臨界萃取和微波消化等,較常規的前處理方法省時省事,分離效率高。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分析儀器自動化是衛生理化檢驗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分析儀器可以進行檢驗程序的設計、優化和控制、實驗數據的采集和處理,使檢驗工作大大簡化,并處理大量的例行檢驗樣品。例如蛋白質自動分析等,可以在線進行樣品的消化和測定;測定食品營養成分時,可以采用近紅外自動測定儀,樣品不需要進行預處理,直接進樣,通過計算機系統,即可迅速給出食品中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分等成分的含量。裝載了自動進樣裝置的大型分析儀器,可以晝夜自動完成檢驗任務。
儀器聯用技術在解決衛生理化檢驗中復雜體系的分離、分析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儀器聯用技術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析儀器連接使用,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優點。近年來,氣相色譜―質譜(GC-MS)、液相色譜―質譜(LC-M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質譜(ICP-MS)等多種儀器聯用技術,已經用于水質、食品、空氣等樣品中微量甚至痕量有機污染物和多種有害元素等的同時檢測,如樣品中的多氯聯苯、二因、氯丙醇、多環芳烴、丙烯酰胺等的檢測。
近年來發展的多學科交叉技術――全微分析系統,可以實現化學反應、分離檢測的整體微型化、高通量和自動化。過去需在實驗室中花費大量樣品、試劑和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分析檢驗,在幾平方厘米的芯片上,僅用微升或納升級的樣品和試劑,以很短的時間(數十或數分鐘)即可完成大量檢測工作。目前,DNA芯片技術已經用于轉基因食品等樣品的檢測,以激光誘導熒光檢測―毛細管電泳分離為核心的微流控芯片技術將在衛生理化檢驗中逐步得到應用,大大縮短分析時間和減少試劑用量,成為低消耗、低污染、低成本的綠色檢驗方法。
從衛生理化檢驗技術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樣品的前處理、色譜分析法等儀器分析方法的改進、儀器聯用技術、多學科交叉技術,是衛生理化檢驗方向畢業論文選題的重要領域。各個學校可以根據自身實驗條件,選擇合適的研究項目,既保證課題的分量與難度適中,又保證課題符合專業培養要求,使畢業論文的實施得以順利進行。
2.衛生理化檢驗新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驟。
在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的基礎上,了解待測物的理化性質、原有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優缺點,提出新的分析方法或改進原方法。通常應該對影響分析方法精密度、靈敏度、準確度和方法檢出限的主要因素及樣品的前處理條件進行優化。選用優化的分析測試條件和樣品前處理步驟,建立新的分析方法,并對所建立方法的性能指標進行評價。
(1)檢測條件的優化。
在新的分析方法建立過程中,可以采用單因素條件試驗或正交試驗,確定各種影響因素的最佳條件。
不同的分析方法所需優化的條件不同,分光光度法需優化的條件有合適的顯色反應、顯色緩沖液種類和pH值、顯色劑用量、顯色溫度和時間等;氣相色譜法在進行測定條件優化時,首選應根據待測組分的性質,對色譜柱和檢測器的種類進行選擇,然后對柱溫、氣化室溫度、載氣種類和流速、可能用到的氫氣和空氣的流速等條件進行優化;液相色譜法在進行測定條件優化時,首選需要選擇的也是色譜柱和檢測器的種類,再對流動相的組成、酸度、流速和柱溫等條件進行優化,同時必須考察在所選擇的最佳色譜條件下,實際樣品中待測組分與樣品中干擾組分的分離情況。
(2)校準曲線的繪制。
校準曲線是用于描述待測物質的濃度或含量與測量儀器響應值之間定量關系的曲線。測定時,所配制的標準系列,待測物的濃度或含量應在方法的線性范圍之內。
校準曲線包括標準曲線和工作曲線,二者的區別在于標準溶液的處理步驟不同。在繪制工作曲線時,標準溶液的分析步驟和樣品分析步驟完全相同;在繪制標準曲線時,標準溶液的分析步驟中省略了樣品的前處理步驟。
(3)樣品前處理條件的優化。
樣品的前處理是建立新分析方法的重要一環,是決定分析成敗的關鍵之一。樣品前處理的目的是使樣品能適合分析方法的要求。通常樣品的前處理包括樣品的消化或提取、分離和凈化等步驟。
對于金屬元素或無機物的檢測,可以采用干灰化或濕消化處理樣品,并對其條件進行優化;對于有機物的檢測,可以根據待測物的性質選擇合適的提取方法,并進行條件優化,如采用液―液萃取、超聲波萃取、振搖萃取、索氏提取器提取等。樣品的分離和凈化,可以選擇并進行條件優化的方法有溶劑提取法、揮發法和蒸餾法、液相色層分離法、固相萃取法等。
(4)干擾試驗。
根據樣品中可能存在的干擾成分進行試驗。通過干擾試驗,可以確定干擾組分的允許濃度,通常在標準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干擾成分,以測定值變化±10%作為是否產生干擾的判定依據。如果存在干擾,則應該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消除。
(5)實際樣品的測定。
采用所建立的新方法檢測不同類型、不同基體的實際樣品,說明方法的適用性。
(6)方法性能指標的評價。
對于所建立的分析方法,應給出線性范圍、檢測限、精密度、回收率、方法對照等方法學指標的評價。
三、結語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檢驗學校整體教育質量的重要方面和手段,也是在校大學生從學校學習階段走向社會前的一次十分重要的綜合訓練和實踐機會,要重視畢業論文的導師遴選、選題和開題工作,加強畢業論文實施過程的監督檢查,建立科學的畢業論文評價體系,保證畢業論文的高質量實施。對于衛生理化檢驗方向的畢業論文,尤其應重視畢業論文的選題工作,題目不宜過大,以免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實現預定目標,影響畢業論文的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王蕾.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管理體系構建[J].科技資訊,2010,28:229-230.
一、改革方案
1.方案制訂
為了使每個學生都能在畢業設計中得到實在的鍛煉,目前,畢業設計(論文)基本實行單人單題目制度,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獨立完成自己的工作。這種主要的模式雖然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但在協作能力的培養上卻有所不足。因此,試點班BG1001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試點班)嘗試通過相互協作的團隊合作模式,即2個學生相互合作、完成一個較大的綜合性題目的模式。指導教師選擇上盡量選擇具有一定硬件開發能力及具有較高學術造詣的教師,此次試點班指導教師配備了2名教授、5名副教授(高工)、2名講師。團隊合作模式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個人的設計內容與他人的相互關聯,具有下列特點和要求:
(1)題目具有一定的綜合性或合作性,能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為了能夠滿足2個學生共同完成一個項目課題,選題就比較重要,需要滿足2個學生的工作量,又能彼此分工。本次選題要求能夠完成實物,并在正式答辯時能夠進行實物展示。
(2)題目來源多樣化、自由化。指導教師可以根據專業內容或自己的科研課題命題,也可結合學生的想法和思路與學生商議共同命題。例如:基于ARM的四軸飛行器姿態控制研究項目有學生自己提出。本次選題類型有硬件設計、PLC控制、基于單片機的開發、基于ARM的開發、基于DSP的開發、仿真設計等。
(3)團隊合作模式可以有三種方式:同一項目分工,可以一個硬件設計、一個軟件開發。例如:超低功耗無線車位探測控制系統設計研究、光伏最大功率跟蹤電路設計等項目就是采取該模式。同一項目可以不同方案實現。該方案在本次畢業設計中沒有團隊采用。同一項目,可以一個通過軟件仿真實現、另一個完成實物開發。
(4)要求教師對合作的兩個學生同時進行指導。除了按照統一的畢業設計(論文)管理規范給予指導外,還要針對相關聯和合作的內容,組織相關學生共同分析、探討題目完成中遇到的問題等。團隊合作模式的優點是:每個學生不僅在各自的研究內容中得到科學研究方式方法的培養和訓練,且能從相互間的配合和協作,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為今后從事科學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畢設執行情況
對于試點班的畢設執行情況,跟其他班的采取措施一致,同時進行。BG1001學生人數為43人,學生按照簽約單位要求,在簽約單位實習學生人數為29人。畢業實習單位主要有上海三菱電梯有限公司、上海阿爾斯通交通設備有限公司、上海振華港機重工有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21研究所等17家單位。因此該班也存在著提前到崗的情況,給畢設工作的開展帶來不少的困難。1.開題報告2014年3月7日,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舉行了2014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開題答辯,電氣系共有149位本科畢業生,系部組織了6個答辯小組。試點班的學生答辯時分配到各個小組,同一課題的學生分到同一組。由于試點班的學生是2個人一個題目,答辯時,可以兩個人一起進行答辯。這樣方便參加答辯的老師整體上把握學生的研究內容、工作量,及時指出不足。答辯老師肯定了試點班學生按新方式進行畢業設計。認為學生的分工比較明確,題目選取上也有一定的工作量和難度,適合學生開展此課題。開展畢設過程中,能把該專業學過的電路、電子技術、嵌入式開發語言等靈活運用,達到了開展畢設的目的。但同時,但也指出了一些同學的不足。試點班具體情況匯總如下:有的畢業設計(論文)研究目的、內容不明確以及課題范圍太廣,需要補學的東西較多,論文工作量偏大。例如基于ARM的四軸飛行器姿態控制研究,該課題涉及無線遙控、通訊,四個電機的驅動,飛行姿態的控制,工作量比較大,尤其是飛行姿態的控制涉及到空氣動力學的知識,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沒有學過這方面的課程,因此需要補學得知識就比較多,學生完成該設計的難度也會比較大。有的畢業設計(論文)研究內容稍簡單,難度偏低,工作量偏小,應增加其量程及控制功能。例如“基于單片機的電壓-電流轉換電路系統設計”,該題目主要是完成電壓-電流轉換,這個主要是運用運放及其反饋知識,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如果能增加其量程的選擇、能夠有效的控制切換并進行良好的顯示,也能符合畢設的要求。“一種新型非接觸式鋼軌裂紋檢測系統”該題目需增加其巡檢功能,檢測系統不僅能在固定的位置檢測出裂紋,而且在移動中也能正常工作。
2.中期檢查為保證畢業設計質量,加強對畢業設計過程環節的監控,切實做好畢業設計工作,2014年4月18日,電氣系舉行了2014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中期檢查答辯,要求每一位畢業生進行PPT匯報答辯,并檢查了畢業設計任務書、畢業設計課題的進度、畢業設計(論文)教師指導記錄本、中期檢查報告等。電氣系中期答辯的分組跟開題報告答辯時一致,這樣參加答辯教師對學生所做的東西比較熟悉,能夠對學生現階段的成果進行點評和指導。經過答辯學生的宣講、答辯組老師的詢問和學生所交材料的檢查,發現學生的畢業設計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試點班總共不通過人數為7人。其中4人是缺席了中期檢查,三人應論文存在問題比較多,進度嚴重滯后而沒有通過答辯。缺席4人次也說明這個班的部分學生對待畢設的態度也不是很積極。存在問題:部分同學對畢業設計不夠重視,投入精力較少,在中期檢查中發現他們對研究內容尚不清楚,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要求理解不透徹,課題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沒有真正突出重點。例如:光伏最大功率跟蹤電路設計論文,該論文沒有實際開展,對文獻綜述也比較簡單,對里面的重點技術MPPT也不是太了解,論文中期報告也沒有按照學校要求的格式撰寫。部分學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資料的能力欠缺,畢業設計內容稍單薄,數據運算、分析、處理能力不夠,圖紙規范化程度低,設計實驗線路和搭建實驗裝置、實驗數據的處理(圖表,曲線)、實驗結果與討論能力稍欠缺。
3.全院畢業設計(論文)答辯2014年5月27日、30日、31日,電氣學院舉行了2014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要求每一位畢業生進行PPT匯報答辯,并檢查了畢業設計任務書、畢業設計(論文)等。具體情況匯總如下:本屆共有394位本科畢業生,學院組織了18個答辯小組,共有391位同學參加了答辯。其中3位同學(其中一位海外留學生)因為畢業設計(論文)沒有完成,故沒有參加答辯。經過答辯學生的宣講、答辯組老師的詢問和學生所交材料的檢查,答辯組老師認為大多數同學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畢業設計任務陳述、基本上能圍繞主題展開,概念基本清楚。試點班學生基本按照預先的要求完成了實物,14個作品進行了展示。在參加首次答辯的391位同學中,最后經過答辯組專家的一致推薦有38位同學(其中試點班學生9名)的畢業設計被評為電氣學院優秀畢業設計,試點班學生約占23.7%。經過電氣學院學術委員會的選優答辯、討論研究,最終推薦8位同學(其中試點班學生2名,約占25%)參加學校的公開答辯,最終試點班學生一名獲得三等獎,一名獲得優秀獎。
三、結論
關鍵詞:工作流;辦公自動化;任務分解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03-0230-02
1 引言
1.1 概念
工作流,工作流管理聯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 [1]關于工作流的定義是:它是一種邏輯運行過程,依據不同的方式、規則和時序,由具體的負責人通過不同的方式來完成。通俗來說就是將任務分解成各個子項,在正確的時間里讓正確的人或角色來完成,并將剩余的子項任務按照設定的方式進行傳遞。
辦公自動化(Office Automation,OA),通常是指應用計算機系統來幫助處理和解決日常辦公中的各種事項,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增加協同辦公的能力。
1.2 問題描述
當前正值信息化、數字化的熱潮席卷全球,越來越多的企事業單位都擁有了自己的辦公自動化信息系統,為辦公效率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改善。但在實際調研和訪談后發現企業對辦公自動化的期望日益高漲,不僅僅要滿足無紙化、信息化辦公的要求,而且還要進一步提升辦公效率,迫切希望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特別是針對流程化的工作任務類型,以便在提高辦公效率的同時,減少人力成本和資源成本。針對這一現實問題,本文提出一種新的將工作流融入到辦公自動化信息系統中的體系結構模型來解決這一問題。
2 解決方案
2.1 分析
目前企業自身已有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已經能夠提供諸如文檔管理,會議管理和通訊錄集成等功能,本文提供的方案主要針對企業辦公自動化中的核心單元,即流程化工作,例如申請/審批,工作聯絡,重要事項會簽等。為了解決在流程類工作效率偏低的問題,在企業辦公自動化信息系統中引入工作流的思想,另外為了更多的推廣和利用,將根據不同企業的不同要求制定不同的任務分解和流轉策略,形成客制化的可配置服務,這樣各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和偏好,設置不同的任務分解和流轉服務,達到適用面更廣,效率更高的目的。
本方案主要包括工作流、辦公自動化和外部應用單元三部分。其中工作流根據企業任務分解策略要求,進行流程類工作的固化設計和解釋執行,辦公自動化系統承接工作流的數據,根據角色人員權限和流轉節點控制邏輯,生成表單數據,并且為外部應用提供接口,統一提供給最終用戶使用,如圖1所示。
2.2 詳細模型方案
在本文提供的解決方案中,如何使工作流和辦公自動化系統有機銜接和協同處理是關鍵點,如圖2所示。
1)工作流主要包含流程設計器和引擎兩大部分,其中流程設計器承擔流程化工作任務的定制設計,引擎主要負責工作任務解析執行和流轉。這兩者之間需要對數據格式和解析協議進行統一,本方案使用了可擴展標記語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作為載體進行傳輸。
2)辦公自動化系統以數據中心為核心,承接工作流程設計器傳輸的工作單數據,并調用工作流引擎進行解析,依據不同工作任務類別所需的角色人員、權限層級和節點流轉控制邏輯等要素,生成分解后的任務子項集合,通過表單界面展示給用戶使用。
3)由于考慮到信息系統的擴展性和整體集成,本方案還提供接口供外部應用單元使用,進一步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
3 結束語
論文提出的在辦公自動化信息系統中引入工作流的整體解決方案在企業中經過實際使用后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本方案也可為企業級的辦公自動化的架構設計和開發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on. 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 Technical Report.WFMCTC00- 1003.Hampshire;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1995.
[2]王振. 辦公自動化研究綜述[J].辦公自動化,2010(22) .
[3]邵虹,張雷,崔文成.基于工作流技術的醫院辦公自動化系統[J].計算機工程,2008(17).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多維創新能力
1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機制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實踐措施
1.1探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改革方式對課程實驗、課程設計、行業見習與企業實習、畢業設計和課外實踐活動等實踐教學環節進行系統研究,探索出其各自有效的改革途徑,如何通過引入企業案例,或者進入企業實際工作崗位進行培養,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行業知識基礎和創新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1.2面向行業重構和優化機制專業課程體系結構
機械行業涵蓋范圍比較廣,不同的企業需求人才能力不同,如何在不同企業的人才需求中歸納出共性的人才培養目標,既保證人才培養的共性,又具備不同企業的人才個性能力。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立足于“中國制造2025”對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的跨學科、綜合化等新要求,在機械制造類專業課程教學中要既追求學科知識的廣博性,又注重專業技能的精深程度,[3]把傳統的以基礎理論知識為導向的課程結構轉型為以學科綜合應用能力發展為主的課程結構,構建完整的理論加實踐的機械制造課程體系結構,同時通過課程整合形成跨學科的課程群,使之與“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施過程中的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需求相匹配。一方面,通過廣泛地調研相關企業在“中國制造2025”的新形勢下對于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生知識和能力的需求,并立足于實際生產過程,根據行業企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適當調整課程內容,使培養的學生更好地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專業教師要密切關注制造行業特別是量大面廣的核心制造業中的新技術、新工藝,并將這些內容及時引入到機械制造課程教學中來,使教學內容緊扣行業發展趨勢,讓學生緊跟本專業先進技術的發展形勢。
1.3依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理念,構建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
根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特點,實踐教學體系包含課程實驗、課程設計、金工實習、各類實訓、頂崗實習、畢業綜合訓練、職業資格培訓以及學科競賽等多個方面。同時考慮“階段性與系統性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又可以將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分為三個模塊,分別為基本技能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實踐與創新能力模塊。基本技能模塊包括基礎實驗、專業實驗、綜合性實驗;專業技能模塊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畢業實習、金工實習、課程設計及畢業綜合設計;實踐與創新能力模塊包括社會調查、專業技能訓練及認證、創新性實驗、參與教師科學研究項目、參加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主辦的各類學科競賽、“互聯網+”大賽以及大學生挑戰杯競賽。[4]
2實施過程
(1)頂層設計階段。為成果形成做好頂層設計,明確實施目標,制定實施方案。在梳理機制專業人才培養前期積淀的基礎上,組織教師和行業專家開展廣泛討論,制定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2)具體實施階段。對接行業需求,明確能力標準,從人才培養方案制定、課程體系優化、實習實訓改革、課堂教學革命、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全面落實學生能力培養。(3)總結提煉階段。對成果的實施進行總結、修正,并加以提煉。在成果實施的不同階段,依據成果實施的階段性成果組織分析,指出不足,并在后期加以修正。收集、整理項目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資料(研究數據、教案資料、論文資料等),并總結提煉,同時以書面形式呈現,并轉化為論文。(4)交流推廣階段。通過媒體報道、、著作出版及經驗交流等方式對成果進行應用推廣。
課題名稱: PLC先進控制策略研究與應用
1、選題意義和背景。
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擾能力強、功能豐富等強大技術優勢,已經成為目前自動化領域的主流控制系統。然而,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PLC還大都只是承擔最基本的控制功能,如順序控制、數據采集和PID反饋控制。各個PLC廠家也在其產品中設計了PID模塊。雖然PID算法控制有很高的穩定性,但對于一些復雜控制系統,PID控制很難滿足控制要求,這也使PLC的發展面臨著一種挑戰。隨著越來越多的PLC產品與IEC1131-3標準兼容,PLC控制系統越來越開放,將先進控制算法嵌入PLC常規控制系統成為可能。本課題從工業控制實際應用角度出發,對PLC的控制功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以提高和擴展PLC控制器的應用水平和應用范圍。本課題:PLC先進控制策略的研究與應用,其目的是通過研究使一些先進控制算法在PLC及組態系統上得以實現,并開發相應的應用程序,經過驗證后最終應用到工業過程控制中去。
在PLC組態系統中實現先進控制算法,包括預測控制算法和模糊邏輯控制算法,形成具有人工智能的控制模塊及網絡系統,能大大提高系統的控制水平,改善控制質量。從經濟角度來看,目前PLC生產商的一些產品具備先進控制模塊,如模糊模塊。但它們的價格十分昂貴,且封閉性較強,不適合我國中小型企業的工業改造。因此開發較為通用的先進算法實現技術,對于我國中小型企業的工業改造具有很大的意義,既可降低生產成本,又可提高經濟效益。
模糊控制與預測控制是智能控制中技術較為成熟的分支,因此,研制和開發出適合工業環境的實時先進控制開發工具,實現模糊控制、預測控制嵌入PLC,與常規控制集成運行,讓先進控制從教授、專家手中走出來,實現先進控制的工程化、實用化、轉化為社會生產力,對縮短控制系統開發周期,加快先進控制技術的廣泛應用,提高我國的工業自動化水平有著重大的意義。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在過程工業界,從40年代開始,采用PID控制規律的單輸入單輸出簡單反饋控制回路己成為過程控制的核心系統。目前,PID控制仍廣泛應用,即便是在大量采用DCS控制的最現代的工業生產過程中,這類回路仍占總回路80%-90%.這是因為PID控制算法是對人的簡單而有效操作的總結和模仿,足以維護一般過程的平穩操作與運行,而且這類算法簡單且應用歷史悠久,工業界比較熟悉且容易接受。
然而,單回路PID控制并不能適用于所有的過程和不同的要求[4}0 50年代開始,逐漸發展了串級、比值、前饋、均勻和Smith預估控制等復雜控制系統,即當時的先進控制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單變量控制系統的一些特殊的控制要求。在工業生產過程中,仍有10%-20%的控制問題采用上述控制策略無法奏效,所涉及的被控過程往往具有強藕合性、不確定性、非線性、信息不完全性和大純滯后等特性,并存在著苛刻的約束條件,更重要的是它們大多數是生產過程的核心部分,直接關系到產品的質量、生產率和成本等有關指標。隨著過程工業日益走向大型化、連續化,對工業生產過程控制的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控制與經濟效益的矛盾日趨尖銳,迫切需要一類合適的先進控制策略。自50年代末發展起來的以狀態空間方法為主體的現代控制理論,為過程控制帶來了狀態反饋、輸出反饋、解疆控制、自適應控制等一系列多變量控制系統設計方法}s}.上述多變量控制策略有其自身的不足之處,工業過程的復雜性使得建立其正確的數學模型比較困難。同時,計算機技術的持續發展使得計算機控制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用來求解過去認為是無法求解的問題,這一切都孕育著過程控制領域的新突破。
整個80年代,出現了許多約束模型預測控制的工程化軟件包。通過在模型識別、優化算法、控制結構分析、參數整定和有關穩定性和魯棒性研究等一系列工作,基于模型控制的理論體系己基本形成,并成為目前過程控制應用最成功,也最有前途的先進控制策略。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有了長足的長進并在許多科學與工程領域中取得了較廣泛的應用。就過程控制而言,專家系統、神經網絡、模糊系統是最有潛力的三種工具。專家系統可望在過程故障診斷、監督控制、檢測儀表和控制回路有效性檢驗中獲得成功應用。神經網絡則可以為復雜的非線性過程的建模提供有效的方法,進而可用于過程軟測量和控制系統的設計上。模糊系統不僅是行之有效的模糊控制理論基礎,而且有望成為表達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兩類混合并提煉這些經驗使之成為知識進而改進以后的控制,也將是先進控制的重要內容。
由于先進控制受控制算法的復雜性和計算機硬件兩方面因素的影響,早期的先進控制算法通常是在PC機和UNIX機上實施的。隨著DCS功能的不斷增強,更多的先進控制策略可以與基本控制回路一起在DCS控制站上實現。國外發達國家幾乎所有企業都采用了DCS系統或其它智能化設備來實現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實施先進控制與優化較大的提升了系統的性能。可以說,高性能控制系統,尤其是DCS系統的普及為先進控制的應用提供了強有力的硬件和軟件平臺。國外從70年代末就開始了先進控制技術商品化軟件的開發及應用,并在DCS的基礎上實現先進控制和優化。如愛默生公司的DeltaV和Honeywell公司的TDC3000,其先進控制軟件RMPGT和RPID等在現場的實際應用都集中在自己的DCS系統上。傳統的PLC由于不支持浮點運算以及先進控制所必須的精確的時間,因此,除了模糊邏輯控制外,其他的先進控制并沒有在PLG平臺上實現。然而,在過程工業中大多系統使用先進靈活的PLC控制系統,因此1996年Barnes提出了一種基于PC-PLC通訊的混合方式,通過控制網絡實現計算機與PLG的通訊,從而實現先進控制。
3、參考文獻。
[1]基希林,曲非非。PLC的發展[J].微計算機信息,2002, 18(9):1-2
[2]陳夕松,張景勝。過程控制發展綜述與教學研討[J].南京工程學報,2002,2(1):49-52
[3]Ohaman Martin, Johansson,Stefan, Arzen, Karl-Erik. Implementation aspects of the PLC standard IEC 1131-3 [J].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1998,6(8):547-555
[4]范宗海,黃步余,唐衛澤。先進過程控制在聚丙烯裝置上的應用[J].石油化工自動化,1999, (6):7-12
[5]王躍宣。先進控制策略與軟件實現及應用研究[M].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03,(1):8-20
[6]褚健。現代控制理論基礎[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5: 9-15
[7]沈平,趙宏,孫優賢。過程控制理論基礎[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1:31-38
[8]張志輝一套常減壓先進控制的應用與開發「M].陜西:西安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03:20-25
[9]薛美勝,吳剛,孫德敏,王永。工業過程的先進控制[J].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02,29(2):1一9
[10] Kolokotsa D.,Stavrakakis,G S二Genetic algoritluns optimized fuzzy controller for the indo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buildings implemented using PLC and local operating networks[J].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2,15(5):417-428
[11]黃麗雯。新型PLC的特點及應用[J].新特器件應用,1999 , (6) : 27-29
[12]楊昌餛。可編程序控制器發展趨勢概述[J],基礎自動化,1998 , (2) :1-5
[13]蔡偉,巨永鋒。PLC分布式控制系統[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1996,16(3):20-25
[14]胡惠延。用PLC實現的一種集散型控制系統[J].煤礦自動化,2000, (4) : 22-24
[15]陳勇,趙勇飛,徐莉。工控機與PLC分布式測控系統的設計[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1999 , (6) : 41-43
[16]任俊杰,錢琳琳,劉澤祥。基于SIMATIC S7 PLC的現場總線控制系統[J],電工技術雜志,2004,(9):40-42
[17〕田紅芳,李穎宏。PLC與上位機的串行通訊[J].微計算機信息,2001,17(3):36-37
[18]姚錫凡,彭永紅,陳統堅,李偉光。基于模糊芯片的加工過程智能控制[J].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2000, (2):26-29
[19]汪小澄,方強。基于PLC的模糊控制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2002, 35(3): 79-81
[20]肖漢光。模糊控制在懸掛鏈同步控制中的應用[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2: 20-31
[21]成曉明,柳愛美,田淑杭,PLC的爐溫多級模糊控制的優化與實現[J].自動化儀器與儀表,2000,(1) : 20-22
[22]李敬兆,張崇巍。基于PLC直接查表方式實現的模糊控制器研究[J].電子技術雜志,2001,(9): 18-21
[23]張璽,劉勇,張小兵。二次開發Wincc模糊控制算法[J].計算機應用,2002,(1):69-71
[24]孫東衛,周立峰。預測模糊控制在渠道系統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02,(4): 82-85
[25]石紅瑞,孫洪濤,馬智宏。二次開發RSView32嵌入廣義預測控制算法[J] .測控技術,2004 23(9) : 52-54
[26西門子公司。西門子57-300系統參考手冊[M].北京: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集團,2002: 10-200
[27西門子公司。STEP? V5.1編程手冊[M].北京: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集團,2002:40-60
[28]王磊,王為民。模糊控制理論及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7: 17-29
[291章為國,楊向忠。模糊控制理論與應用[M].陜西: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15一19
[30]蔡自興。智能控制一基礎與應用[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 35-37
[31]孫增折。智能控制理論與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55-62
[32]齊蓉,林輝,李玉忍,謝利理,通用模糊控制器在PLC上的實現[[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03, (4):23-25
[33]聞新,周露,李東江,貝超。MATLAB模糊邏輯工具箱的分析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44-45
[34]許建平,劉添兵。PLC控制軟件的模塊化設計[J].九江職業技術學校學報,2003,(3):13一14
[35]張運波。PLC梯形圖設計中的關鍵技術[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0,1(1):30-32
[36] Richalet J, Rault A. Model Predictive Heuristic Cortrol:Application to Industrial Process[J] .Automatica, 1978,14(1):413-428
[37] Rouhani R,Mehra R K. Model algorithmic control (MAC):Basic Theoretical Properties[J].Automatica,1982,18(4):401-414
[38] Culter C R,Ramaker B L .Dynamic Matrix :ontrol-A Computer Control Algorithm[M].San Francisco: American Automatic Control Council,1980:221-230
[39] Clarhe D W, Mohtadi C.Constrained receding hori:on predictive control[J].IEEProc-D, 1991,13 8(4) : 347-3 54
[40] Garica C E,Morari M. Internal Model Control-A Unifying Review and Some New Results[J] .Process DesDew, 1982,(21):308一32;5
[41]Richalet J .Predictive functional control-Appliation to fast and accurate robots[J].Proc Of 10“ IFAC World Congress, Munich, FRG, 1987, (1): 25I-258
[42]許超,陳治鋼,邵慧鶴。預測控制技術及應用發展綜述[J].自動化及儀表,2002,29(3):1一10
[43]舒迪前。預測控制系統及其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 225-228
[44]李紹勇,陳希平,王剛,范宗良,樹龍,蔡穎。換熱機組供水溫度的廣義預鋇(控制[J].甘肅科學學報,2004, 16(3):95-97
[45]俞樹榮,祁振強,商建平。集中供熱系統熱力站二段換熱機組系統建模及研究[J].甘肅工業大學學報,2002, 28(2):57-61
4、論文提綱。
第一章前言
1. I論文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 2論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工作簡述
1. 3國內外文獻綜述
I. 3. 1先進控制的發展及現狀
1 .3 . 2 PLC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應用
1.3 . 3 PLC基本控制方法
1. 3. 4 PLC模糊控制器
I. 3. 5 PLC預測控制算法
第二章SIMATIC S7-300 PLC及STEP7系統
2.1 SIMATIC 57-300 PLC系統
2.1.1 S7-300 PLC
2.1.2 S7-300 PLC控制系統
2.2 STEP7系統
2.2.1 STEP7功能及結構
2.2.2組態環境及編程語言
2.2.3基本控制算法的實現二
第三章PLC模糊控制器的研究與實現
3.1模糊控制算法與系統
3.1.1模糊控制理論
3.1.2模糊控制系統
3.1.2.1模糊控制器的組成
3.1.2.2模糊控制算法
3.1.2.3模糊控制器的結構
3.2 PLC模糊控制器設計
3.2.1 PLC模糊控制器結構
3.2.2模糊控制器離線部分設計
3.2.2.1模糊控制器離線部分算法設計內容
3.2.2.2基于MATLAB模糊邏輯工具箱的設計
3.2.3 STEP7實現模糊控制器設計
3.2.3.1模糊算法流程圖
3.2.3.2模糊算法的功能塊
3.2.4 PLC模糊控制器的仿真驗證
3.2.4.1仿真系統的建立
3.2.4.2仿真結果驗證
第四章PLC預測控制器的研究與實現
4.1廣義預測控制算法
4.1.1單值廣義預測控制
4.1.2單值廣義預測控制律計算
4.2 PLC單值廣義預測控制器的設計與實現
4.2.1單值廣義預測算法的實現步驟
4.2.2單值廣義預測控制器的設計
4.3單值廣義預測控制器的仿真驗證
4.3.1仿真模型的建立
4.3.2仿真結果分析比較
第五章基于PLC的空調性能檢測實驗室計算機控制系統
5.1工藝流程與控制方案
5.1.1工藝過程簡述
5.1.2控制要求
5.1.3控制方案設計
5.2控制系統結構及配置
5.3監控系統組態設計
5.4 57-300 PLC控制系統設計
5.4.1硬件系統組態
5.4.2 PLC控制程序設計
5、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目前,PLC的應用十分廣泛,涉及到過程控制的方方面面。但在控制策略上,它依然沿用傳統的PID控制。許多PLC開發商把PID算法做成模塊,固化在PLC中。
但從長遠角度看,對于一些復雜的控制系統,PID很難滿足控制要求,這就需要把先進的控制算法嵌入到PLC的設計中。本課題以此為主要研究內容。
工業過程的復雜性以及對于控制日益提高的要求,各種先進控制算法越來越多地深入到控制領域,但由于PLC的編程目前還限于低級語言(如梯形圖),所以,給在PLC上實現先進控制算法帶來了困難。SIEMENS在PLC的編程系統STEP7中提供了比較豐富的功能模塊,因此,本課題首先是通過對控制算法的研究與改進和對STEP?功能的開發,使先進控制策略在S7-300 PLC上得以較好的實現。本論文重點研究基于PLC的模糊控制器的實現,這一領域目前研究的比較多,因此在總結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礎上,設計出一個基于PLC的通用的模糊控制器,并使其固化在STEP7軟件中。此外,對于PLC預測控制雖已有一些研究,但都僅限于理論方面,尚未給出PLC上實現的實例。本課題也想在此方面有所創新,開發出基于PLC的預測控制實現技術。
本論文第一章簡要介紹了課題的來源背景、主要內容、目的意義以及國外相關工作的研究狀況等。
第二章介紹了SIMATIC S7-300 PLC的主要特點,系統組成及控制系統的配置與實現,同時介紹了STEP?軟件的功能及結構,組態環境,以及一些基本算法的實現方法。
第三章重點闡述了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論、模糊控制算法、模糊控制器的結構及設計方法。提出了基于PLC的模糊控制器的實現方法,即采用MATLAB離線設計,PLC在線查詢的方式。給出了STEP?實現模糊算法的流程圖及部分程序。
最后建立一個過程仿真系統,對PLC模糊控制器進行仿真驗證。
第四章介紹了預測控制的基本理論,重點闡述了廣義預測控制算法,并結合PLC的特點,提出了基于PLC的單值廣義預測控制器的設計方法,給出了STEP7實現單值廣義預測算法的步驟與流程圖。最后建立一個二階大滯后的對象模型,構成仿真控制系統,與PID控制進行比較分析,驗證PLC預測控制器的有效性。
第五章是作者在研究生期間參加的某空調性能檢測實驗室基于PLC實現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從系統控制方案的設計、系統配置和硬件構成、監控系統的設計等幾個方面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第六章結論與體會,總結自己在課題研究和項目研究的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心得,分析了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以后工作的注意事項,改進方法。
6、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I.盡快建立樣板工程,把己經取得的研究成果應用到工程實際過程中,通過實踐檢驗,發現問題以便不斷改進和提高。
2. PLC預測控制器目前只應用了簡單的單值廣義預測算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控制精度不高。目前,應用較為成熟的是MPC算法,因此可以把PLC-MPC控制器作為今后研究的一個重點。
3.對于PLC模糊控制器的改進,主要是在算法上,為了提高控制效果,單純的模糊算法是不足的,改進型模糊算法如模糊PID可以改善控制器性能,因此可以開發PLC模糊PID控制器。
4.進一步挖掘STEP?軟件的功能,開發過程對象仿真模塊,給出基于PLC建立仿真系統的方法和步驟,為工業實阮應用縮短調試時間,保證系統的可靠性。
7、預期的結果。
1.通過對先進控制各種算法的分析比較,對先進控制理論有了進一步認識,從中學到了不少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了傳統控制方法與先進控制方法的區別。
2.基于PLC實現先進控制與基于PC實現先進控制相比較,最重要的一個優勢在于PLC實現先進控制不需要通訊協議,而基于PC實現先進控制,在系統設計和運行之前必須正確的配置PC與PLC之間的通訊協議,因此可以降低系統得開發時間。其次,在系統運行時,在下位機上完成先進控制算法比在上位機完成更具有實時性。在可靠性方面,由于基于PC實現先進控制,現場的數據和信號要經過通訊傳給上位機,這難免會出現數據的丟失和信號的誤差,從而使系統的控制精度下降,而基于PLC實現先進控制避免了這類現象的發生。
3.西門子57-300 PLC功能強、處理速度快、模塊化結構易于擴展,被廣泛的應用于自動化控制系統中;其相應開發軟件STEP7采用模塊化編程方法,提供多種編程語言,豐富的功能模塊,能實現較為復雜的功能和算法。因此二者結合 起來,為先進控制的設計與開發提供了很好的軟硬件平臺。
4. PLC模糊控制器采用MTALAB離線設計和PLC在線查表的方法,把復雜的模糊推理過程交給計算機離線完成,得到模糊控制量查詢表供PLC在線調用。此方法將復雜瑣碎的模糊控制系統的開發工作變得簡單明了,大大縮短了開發周期,同時也提高的PLC控制的實時性,是目前被廣泛采用且效果良好的PLC模糊控制器的設計方法。
5. PLC單值廣義預測控制器采用簡單實用的單值廣義預測控制算法,它需要調整參數少、在線計算時間短,可適用于PLC類控制采樣周期較短的快速動態過程系統。仿真結果表明:PLC單值廣義預測控制器保持了預測控制的性能,控制效果較PID控制有很大改善,同時具有計算量小,響應迅速的優點。
8、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20XX.05-20XX.06 開論文會議
20XX.06-20XX.07 確定論文題目
20XX.07-20XX.02 提交開題報告初稿
20XX.02-20XX.06 提交論文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