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時間:2022-12-13 04:37:55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帶有近義詞的成語,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帶有近義詞的成語

第1篇

二、 看拼音,寫詞語。(20%)

chōng pò zài jiàn xiū xi mù mín qiān niú huā

zhòng yào xiān jìn shì jiè shēng yīn zhēn néng gàn

三、把帶有下列偏旁的字寫在花朵里。(3%)

四、想一想,把成語補充完整。(6%)

春暖 滿園 天長

根深 路遠 在乎

五、讀一讀,想一想,把正確的字寫在蘑菇房里。(8%)

坐 座

位 請 下 入

快 塊

一 兒 飛 跑 方

六、讀一讀,想一想,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9%)

的銀河 的梅花 的節日

地跑步 地做工 地說話

七、讀一讀,寫出帶點字的近義詞。(6%)

1、早上,我和小東一起去上學。 ( )

2、星期天,我和伙伴快樂地做游戲。 ( )

3、上課鈴響了,我趕快回教室坐好,等老師來上課。 ( )

八、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符號。(12%)

1、 我放學回到家 看見小民正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熊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告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

九、按課文原文填空。(15%)

1、我 喜 夏天 地的鮮 ,這里一朵, 里一朵,

比 。

2、這個數 孩子名叫張衡, 漢朝人。 以

后刻苦鉆研 ,成為 學家。

3、沙沙 ,沙沙 , 灑在 檐 。 檐

,掛 珠,好像 鈴鐺。丁零當啷……丁零當啷……

燕子, 蓋新 。

十、閱讀短文,完成練習。(11%)

我家的大公雞頭上長著一簇(cù)像燃燒的火焰似的雞冠子,十分好看。它那雙圓圓的黑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短又尖的嘴巴。它全身的羽毛有淡黃色的,有朱紅色的,還有金黃色的。人們都說我家的大公雞真是美麗極了。

1、這篇短文一共有( )句話。(1%)

2、短文寫了大公雞的雞冠子、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3、把文中表示顏色的詞語用“——”畫出來。(4%)

4、照樣子寫詞語。(3%)

又短又尖 又_____又______ 又______又_______ 又_______又________ 十一、練習寫話。(5%)

螞蟻搬糧食

有一天,一群螞蟻在____________。

他們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干得_____________。

試卷命題意圖

學科 語文 北師版第二冊

序號 項目 命題意圖 備注

一 卷面整潔,書寫端正。 督促學生認真答卷,從小練出一手好字。 大概40%的人不扣分。

二 看拼音寫詞語。 復習漢語拼音,考查對生字的掌握程度。

三 寫出帶有下列偏旁的字。 掌握偏旁部首,根據偏旁意思進行歸類學習。

四 想一想,把成語補充完整。 考查對練習中的讀讀背背的掌握情況以及生字組成的成語的了解情況。

五 把正確的字寫在蘑菇房里。 辨析同音字,能根據意思進行選擇。

六 填上合適的詞語。 對課文中的形容詞進行復習,并靈活運用。

七 寫出帶點字的近義詞。 復習近義詞,能夠在句子中靈活替代。

八 把句子補充完整。 會根據句中提示進行補充,注意加上句號。

九 按課文原文填空。 考查學生對美文的熟讀、背誦程度,并能正確地寫出來。

十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能閱讀短文,在短文中找出一些相關的詞語進行填空,并仿照著詞語練習,訓練靈活應用的能力。

十一 練習寫話。 引導學生仔細看圖,了解圖意,并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進行填空式寫話。

參考答案

二、看拼音,寫詞語。

沖破 再見 休息 牧民 牽牛花 重要 先進 世界 聲音 真能干

三、 把帶有下列偏旁的字寫在花朵里。

亻:伙 伴 們 忄:懷 情 快 艸:花 落 蘿

四、 想一想,把成語補充完整。

春暖花開 春*滿園 天長日久 樹大根深 山高路遠 滿不在乎

五、 讀一讀,想一想,把正確的字寫在蘑菇房里。

座位 請坐 坐下 入座

一塊兒 快飛 快跑 方塊

六、 讀一讀,想一想,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閃閃的銀河 美麗的梅花 快樂的節日

飛快地跑步 認真地做工 大聲地說話

七、 讀一讀,寫出帶點字的近義詞。

一同(一塊兒)、朋友(同伴)、立刻(馬上)

八、把句子補充完整,并加上標點符號。

1、我放學回到家,看見小民正在看書。

2、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3、我告訴媽媽一個好消息。

4、小東和小月都是愛學習的好孩子。

九、按課文原文填空。

1、我最喜歡夏天滿地的鮮花,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還多。

2、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名叫張衡,是漢朝人。他長大以后刻苦鉆研天文,成為的天文學家。

3、沙沙響,沙沙響,春雨灑在房檐上。房檐上,掛水珠,好像串串小鈴鐺。丁零當啷……丁零當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來蓋新房。

十、閱讀短文,完成練習。

1、這篇短文一共有( 4 )句話。(1%)

2、短文寫了大公雞的雞冠子、黑眼睛、嘴巴和羽毛。 (3%)

3、淡黃色 朱紅色 金黃色

4、又細又長 又大又圓 又高又大

第2篇

東施效顰,漢語成語,比喻模仿別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時也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根底差,學別人的長處沒有學到家。

出自《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帶有貶義。

近義詞:邯鄲學步、亦步亦趨。

反義詞:獨辟蹊徑、標新立異、自我作古。

例句:每個人自有特質,何必如東施效顰般胡亂模仿?

(來源:文章屋網 )

第3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寫出帶有下列部首的字。(8分)

木( )( ) 氵( )( ) 犭( )( ) 蟲( )( )

三、組詞。(12分)

{柏( )

泊( ) {據( )

劇( ) {彩( )

踩( ) {機( )

饑( ) {具( )

直( ) {壇( )

坪( ) {顆( )

棵( ) {笛( )

苗( )

四、我會填。48分

1、查字典。4分

”視”的部首是( ),去掉部首有( )畫,讀音是( ),組詞( )

2、按要求寫詞語。4分

(1)反義詞

誤——( ) 死——( ) 外—— ( ) 老——( )

(2)近義詞 4分

肥——( ) 齒——( ) 狗——( ) 找—— ( )

3、填量詞9分

一( )山 兩( )船 五( )飛機 三( )樹六( )花 八( )蝴蝶 一( )同學 二( )床一( )刀

4、補充成語12分

后來( )上刀山火( )歡聲笑( )爭( )恐后大有( )為( )天動地同甘共( )不( )為然( )強力壯( )生入死有( )無實( )長地久

5、照樣子寫詞語6分

(1)例:一只一只又一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高興高高興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選正確的字或讀音。6分

棵顆

①我家門前有兩( )白楊樹。

②北斗星一共有七( )

快塊

①兒童節那天我們很( )樂星。

② 中國漢字是方( )字。

sǎnsàn

①小明在讀散( )文。

②爺爺在散( )步。

7、填標點。3分

(1)你能幫我反書取回來嗎( )

(2)這朵花真漂亮呀( )

(3)我是一名小學生( )

四、連線。9分

牛頓

瓦特

李時珍 這種草到底能治什么病呢?

蘋果為什么落到地上?

壺蓋為什么要跳舞? 】

寬闊的

迷人的

的 畫家

微笑

操場 堆

跳 標槍

皮筋

雪人

五、 讀一讀,做一做。(5分)

貓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靈敏,能轉來轉去,哪怕是極小的聲音,它也能及時辯出。貓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過它的眼睛。貓的胡須像把尺,能測出各個洞的大小。貓的腳爪上有鋒利的爪子,能爬樹、跳墻、追捕老鼠。

第4篇

一棵光禿禿的梧桐,無枝無葉,有什么好寫的呢?讀讀這篇短文,想想作者是怎樣寫這棵禿的梧桐的。這對你有什么啟發?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禿的梧桐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禿的梧桐????這株梧桐,怕再也難得活了!

人們走過禿禿的梧桐下,總這樣惋惜地說。

這株梧桐,所生的地點,真有點奇怪,我們所住的屋子,本來分做兩個給兩家住的,這株梧桐,恰恰長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說是兩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階,雖僅有其一,由屋前到園外去的路卻有兩條,---一家走一條,梧桐生在兩路的中間,清蔭分蓋了兩家的草場,夜里下雨,瀟瀟淅淅打在桐葉上的雨聲,詩意也兩家分享。

不幸園里螞蟻過多,梧桐的枝干,為蟻所蝕,漸漸的不堅牢了,一夜雷雨,便將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樹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春天到來,樹身上居然透出許多綠葉,團團附著樹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樹。

誰說這株梧桐樹不會再活呢?它現在長了新葉,或者更會長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復從前的美蔭了。

一陣風過,葉兒又被劈下來,拾起一看,葉已斷了三分之二---又是螞蟻干的好事!哦!可惡!

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氣。

螞蟻又來了,風又起了,好容易長得掌大的葉兒又飄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葉,整整的忙了一個春天,又整整忙了一個夏天。

秋天,老柏和香橙還沉郁的綠著,別的樹卻都憔悴了。年近古稀的老榆,護定它青青的葉,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貯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風如敗子,日夕在耳絮?——現在它的葉兒已去的差不多,園中減了蔥蘢的綠意,卻也添了蔚藍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荔,也大為喜悅,上面沒有遮蔽,可以酣飲風霜了,它臉兒醉得楓葉般紅,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樹,在它頭上瑟瑟的悲嘆。

大理菊東倒西傾,還掙扎著在荒草里開出紅艷的花;牽牛的蔓,早枯萎了,但還開花呢,可是比從前纖小,冷冷涼露中,泛滿淺紫嫩紅的小花,更覺嬌美可憐。還有從前種麝香連理花和鳳仙花的地里,有時也見幾朵殘花。秋風里,時時有玉錢蝴蝶,翩翩飛來,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動,幽情凄戀,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兒的冷香里!

這時候,園里另外一株梧桐,葉兒已飛去大半,禿的梧桐,自然更是一無所有,只有亭亭如玉的干,兀立在慘淡斜陽中。

---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人們走過禿梧桐下,總是這樣惋惜似的說。

但是,我知道明年還有春天要來。

明年春天仍有螞蟻和風呢?

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可惡( ) 憔悴( ) 沉郁( ) 居然( ) 遮蔽( ) 保存( )

2、選詞填空:

惋 惜 憐惜

(1)小露珠太可愛了,真讓人( )。

(2)本來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可是 …… 唉,真讓人( )。

3、造句:

……仿佛……

……好象……

……猶如……

……好似……

4、用上“!”“?”“、”這三個標點符號寫一段話。

5、寫帶有“如”字的成語:

--如×:

×如--:

如--×:

6、“蔚藍”“酣飲”等這類詞都是前面的一個字形容后面的一個字,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字,使之與這兩個詞的結構相同。

( )覽 ( )綠 ( )醉 ( )奔

7、寫幾句描寫春天的詩句:

8、從文中你讀出了梧桐的哪些特點?(多項選擇)(

)

A:甘于奉獻B:勇于斗爭C:舍己為人D:拾金不昧E:播種希望F:兢兢業業

理由:

A:

B:

C:

D:

E:

F:

(以上你認為不是的選項可以不寫理由)

9、課文寫禿的梧桐在秋天里的狀況用了

等植物與它進行對比,這樣寫的目的是:( )

A:貶低其它植物以抬高梧桐樹的品質。

B:用梧桐樹來襯托其它植物,說明其它植物是多么卑微、可憐。

C:用其它植物在秋天凄涼的樣子來渲染一種憂傷的氣氛,以此來反襯梧桐的高貴品質。

10、“

但是,我知道明年還有春天要來。明年春天仍有螞蟻和風呢?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這段話的意思是:( )

A:梧桐樹經過秋的折磨,冬的摧殘,怕是再也不能活了。

B:雖然有春風,但螞蟻的力量總比梧桐還要大。

C:秋天再殘酷,但是梧桐總能在春天復蘇;螞蟻和風即使能將梧桐摧殘,但梧桐也播種了希望.

11、第一自然段和第十四自然段的關系是

12、讀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3、“落在土里的種子”會想些什么?

《禿的梧桐》

1、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可惡(可恨) 憔悴(蒼老) 沉郁(濃郁)

居然(竟然) 遮蔽(遮蓋) 保存(儲存)

2、選詞填空:

惋 惜 憐惜

(1)小露珠太可愛了,真讓人(憐惜)。

(2)本來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可是 …… 唉,真讓人(惋惜)。

3、造句(略)

4、用上“!”“?”“、”這三個標點符號寫一段話。

(略)

5、寫帶有“如”字的成語:

--如×: 相敬如賓 生不如死 風景如畫疾走如飛等

×如--: 盡如人意 心如刀絞 心如死灰 一如既往

如--×: 如夢方醒 如饑似渴 如漆似膠 如癡如醉等

6、“蔚藍”“酣飲”等這類詞都是前面的一個字形容后面的一個字,在下面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字,使之與這兩個詞的結構相同。

( 飽 )覽 (碧 )綠 ( 酣 )醉 (飛 )奔

7、寫幾句描寫春天的詩句: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等

8、從文中你讀出了梧桐的哪些特點?(多項選擇)(ABEF)

A:甘于奉獻B:勇于斗爭C:舍己為人D:拾金不昧E:播種希望F:兢兢業業

理由:

A: 它不被損害的時候,給兩家一美蔭,雨天,可以讓兩家享受雨打桐葉的詩意。

B: 雖然遭到侵蝕,仍然可以長出枝葉,形成美蔭。

E: 它將種子播撒在土中。

F: 它同風雨和螞蟻的斗爭從春天一直堅持到夏天。

(以上你認為不是的選項可以不寫理由)

9、課文寫禿的梧桐在秋天里的狀況用了

老柏、香橙、老榆、大理菊、麝香連理花和鳳仙花等。等植物與它進行對比,這樣寫的目的是:( C )

A:貶低其它植物以抬高梧桐樹的品質。

B:用梧桐樹來襯托其它植物,說明其它植物是多么卑微、可憐。

C:用其它植物在秋天凄涼的樣子來渲染一種憂傷的氣氛,以此來反襯梧桐的高貴品質。

10、“

但是,我知道明年還有春天要來。明年春天仍有螞蟻和風呢?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這段話的意思是:(C)

A:梧桐樹經過秋的折磨,冬的摧殘,怕是再也不能活了。

B:雖然有春風,但螞蟻的力量總比梧桐還要大。

C:秋天再殘酷,但是梧桐總能在春天復蘇;螞蟻和風即使能將梧桐摧殘,但梧桐也播種了希望.

11、第一自然段和第十四自然段的關系是

前后呼應

12、讀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命是偉大的,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生命而頑強地奮斗,不要懼怕遇到的挫折,遇到的阻力,哪怕暫時不能戰勝它們,也要努力地播種下希望,用自己的精神影響下一代。

13、“落在土里的種子”會想些什么?

第5篇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1題;共103分)

1.

(2分)把句段中加橫線的字注音

他們玩膩________了那些貝殼,又來尋找更漂亮的。他們發現了這一只瓦礫________似的貝殼,用腳踢飛了。

2.

(8分)查字典。

“等”字部首是________,總筆畫是________。

“伐”字的讀音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

“剩”字的音序是________,讀音是________。

“煤”字共有________畫,第三筆的筆畫名稱是________。

3.

(6分)給加橫線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尋訪

童子

隱者

牧童

歌聲

林樾

4.

(10分)把所給的字加偏旁組字組詞。

________?________?扁________

________

司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胡________?________

5.

(5分)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

聊勝________

________不休

震耳________

失________落________

6.

(4分)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

洞若________

耳濡________

翻云________

方興________?

7.

(10分)比一比,再組詞。

炕________

柜________

匠________

跪________

聳________

坑________

拒________

匝________

桅________

茸________

8.

(5分)用下列詞語造句

①罪過

②明白

9.

(3分)寫出近義詞

似乎—________

秀麗—________

尤其—________

10.

(3分)寫出反義詞

神秘—________

秀麗—________

增添—________

11.

(8分)填上合適的詞語。

________的云霧

________的色彩

________的感覺

________的輕煙

________的廬山

________的天幕

________的白馬

________的大海

12.

(4分)寫出下列各字的部首。

系________

罩________

幻________

姿________

13.

(6分)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________珍珠

一________島嶼

一________浪花

一________感覺

一________玉帶

一________白馬

14.

(3分)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錯別字,并改正。

①今天他帶了一頂新帽子,可神氣了!________

②小剛喜歡參加體育活動,由其喜歡踢足球。________

③游樂園里太好玩兒了,真是讓人流連忘反。________

15.

(5分)描紅生字

姿

16.

(3分)指出下列句子運用的說明方法

①每一立方米有霧的空氣里,大約有一億多個小水滴或者小冰晶。________

②氣溫高于零攝氏度的叫做暖霧,氣溫低于零攝氏度的叫做冷霧。________

③有時候,一股云流順著陡峭的山峰一瀉千米,傾注到深谷之中,好像一條瀑布,這就是廬山有名的“瀑布云”。________

17.

(1分)排列下列句子的順序________

①所以,沿著山坡往上爬的空氣,溫度越來越低;

②我們知道,山下的氣溫比山上的氣溫要高;

③一般山區云霧都比較多,這是什么原因呢?

④也就是說,它能夠容納的水汽的數量也越來越小,

⑤于是往山坡上升的空氣的濕度很快就飽和了,再往上,多余的水汽就凝結在灰塵上向形成了霧。

18.

(4分)我會給加下劃線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①沒關系(xì

jì)________,我自己會把紅領巾系(xì

jì)________好。

②我一覺(jué

jiào)________醒來,發覺(jué

jiào)________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

19.

(6分)我能找出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并改正過來

變幻無長________

騰云架霧________

千資百態________

巨大天慕________

一泄千里________

海上飄浮________

20.

(4分)讀《廬山的云霧》,按課文內容填空。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那些________,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________。云霧彌漫山谷,它是________;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________。

21.

(3分)根據意思寫詞語。

①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________

②指事物經常變化,沒有規律性。________

③玩樂時留戀不愿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________

二、閱讀題

(共3題;共29分)

22.

(10分)閱讀《和田的維吾爾》,回答課后問題。

有些維吾爾老鄉喜歡把洗過的衣服直接攤鋪在沙漠上晾曬。遠遠望去_____那大大小小_____五顏六色_____形態各異的衣服_____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畫_____給寂靜而單調的沙漠平添了幾分韻味_____穿了這種帶有大地和太陽氣味的衣服,也許會更有精氣神吧。

和田維吾爾聚餐形式花樣繁多,規格不限,有時給巴朗子起個名字、施個禮,甚至耳朵要扎個眼,親朋好友都要聚餐唱歌跳舞,以示慶賀。

(1)在文中加上合適的標點。

有些維吾爾老鄉喜歡把洗過的衣服直接攤鋪在沙漠上晾曬。遠遠望去________那大大小小________五顏六色________形態各異的衣服________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畫________給寂靜而單調的沙漠平添了幾分韻味________穿了這種帶有大地和太陽氣味的衣服,也許會更有精氣神吧。

(2)第一段話運用________的說明方法,進一步說明了和田維吾爾人對土地的________。

(3)最后一句話運用________的說明方法,說明和田維吾爾聚餐的特點是________。

23.

(10分)閱讀完成練習

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選自《廬山的云霧》

(1)“千姿百態”的意思是?

(2)“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這句話在全段中的作用是什么?然后,把云霧分別比喻成了什么?

24.

(9分)閱讀練習

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隨風(飄

漂)蕩的一縷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一(泄

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風的白馬,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飄

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坐

座)冰山……

——選自《廬山的云霧》

(1)寫出合適的字,隨風(飄

漂)________蕩的一縷輕煙,變成了一(泄

瀉)________千里,變成了(飄

漂)________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坐

座)________冰山

(2)這段話寫出了廬山云霧的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1題;共10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二、閱讀題

(共3題;共29分)

22-1、

22-2、

22-3、

23-1、

23-2、

第6篇

【關鍵詞】高級職業英語語料庫 數據驅動 DDL 詞匯學習

Tim Johns于2O世紀90年代初提出了“數據驅動學習(Data-driven learning,DDL)”的英語學習方法(Johns T.King P,1991)。該法基于語料庫,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產生的索引(concordance)來對目標語進行檢索的教學方法,包括基于索引的各種活動和練習(JohnsT.,1991)。也就是通過“語境共現(key word in context,KWIC)”,把要檢索的詞置于語境之中展示出來,語料庫的使用者通過對大量語境的觀察,分析,歸納,從而了解到某一詞語,某一句式或某一語法的實際用法,這一過程具有探索性、發現性和自主性,符合當前語言教育的潮流。本文將討論基于自建的《高級職業英語》教材語料庫在數據驅動(DDL)模式下的詞匯學習模式。

一、數據驅動學習(DDL)的理論依據

(一)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哲學家、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和課程設計者常用“建構主義”來強調個體或學生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吳慶麟,2006)。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語言知識的習得并不是知識由教師到學生的單向傳遞過程,而是學生積極思考、主動選擇,在已有信息的基礎上對新信息進行探索發現,并與學習環境、學習同伴之間互相作用,重新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數據驅動下的英語學習正是重視學習過程、提供良好建構環境的學習模式。語料庫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帶有語境的語料,學生帶著問題對這些語料進行觀察分析,總結其中規律,不斷構建、完善語言知識,而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規則+例子”的學習方式。應用DDL模式,學習者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成為主動探索者,這樣學生獲得的語言知識會更地道、印象更深、體系性更強、儲存更持久。

(二)自主學習理論。Holec(1981)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習者自我負責管理語言學習的能力,即學習者能夠自己決定學習目標,確定學習內容和進度,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監控習得過程及自我評估學習效果。傳統的“填鴨式”英語教學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在DDL模式中,呈現在學習者面前的是一個自然語言的集合體。學習者既可以還原詞、詞組在口語語料庫中的真實語境,又可以在書面語語料庫中查看不同類型作品的寫作特點。除此之外,學習者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結合不同語料庫的特點,利用相應的檢索軟件,來達到自己的學習和研究目的。

(三)語言習得理論。Krashen的“語言輸入假說”(input hypothesis)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領域是一個具有較大影響的理論(Mitchell R, Myles F.,2004)。Krashen認為,一個人的語言能力主要是通過習得途徑而獲得的,而第二語言習得則是在自然語言環境下,學習者大量地接觸略高于自己現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語言輸入(comprehensive input),自然而然地習得語言。這一理論從質和量兩方面談到了促成語言習得發生的條件。由于語料庫中的材料取自實際生活各個方面典型的語言,而不是傳統英語課堂上教師僅憑直覺編造的幾個例句,這保證了語言輸入的真實性;現今所建成的語料庫,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詞次,這從數量上保證了語言的輸入,而且是在不同的語境中反復再現,從認知心理學角度講,這有利于增加對詞語的感性認識和理解 ,加快詞語的內化。

二、語料庫的應用范疇

(一)語料庫作為教學資源。John Sinclair (1991)曾說:“One does not study all of botany by making artificial flowers”,通過內省編造出來的語言例子來研究語言就像生物學家用假花來研究植物一樣荒誕不經,自然發生的語言文本即語料庫才可作為學習者的語言教學資源。這種資源最大的特點便是自然性,語言學習者可通過觀察大量真實語句實例并結合上下文語境來分析語言使用的特定語境并歸納總結,避免孤立、片面地學習語言知識。

(二)語料庫作為教學手段。TogniniBonnelli(2001)認為:語料驅動思想的本質在于不承認任何脫離語言事實的理論預設。任何語言學習只能從真實的語言提取使用證據,任何語言學習范疇必須以復現模式及概率分布為基本證據。因此,可利用自建的英語教材語料庫和網絡語料庫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設計。自建語料庫主要可進行主題引入、課文分析、翻譯閱讀技能訓練等一系列教學活動;網絡語料庫,如COCA、BNC等,可進行重點詞匯搭配和語法教學活動以及各種測試練習。總之,語料驅動的教學活動為學習者提供了諸多在做中學的條件和機會。

(三)語料庫作為學習工具。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大量基于語料庫的軟件的開發和應用,各種基于語料庫的學習模式不斷被提出,其中頗具代表性的是TimJohns提出的DDL模式(data-drivenlearning)和Barbara Seidlhofer(2002)提出的“學習驅動數據”(Learning-Driven Data)。這些學習模式的核心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探索發現并對發現進行自下而上的歸納總結,從而培養學習者自學能力。

三、基于《高級職業英語》語料庫的DDL詞匯學習

《高級職業英語》教材語料庫是由筆者主持建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高級職業英語》(Advanced Career English)系列教材為語料來源,該教材分三級,每級含《讀寫教程》、《聽說教程》、《拓展教程》共9冊書。《高級職業英語》教材語料庫收錄了課文、生詞、聽力文本材料、練習等絕大部分內容,約21萬詞次。對高職高專非英語專業學生而言,該教材語料庫題材豐富、語言規范、規模適中,便于搜索和觀察,適合學生進行詞匯學習。正如Hunston(2006)指出:教學語料庫的優點在于語料均為教材中出現過的內容,學生對其熟悉;而普通語料庫收集的語料缺乏針對性,內容陌生,學習難度相對提高。因此,在使用《高級職業英語》語料庫檢索某一詞條時,被檢索的詞匯將在不同層次的、已往學過的和未來即將學習的語境,以及聽力材料和練習材料的語境中反復循環出現,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語言意識,并有助于他們在短時期內更好地掌握詞匯知識。

基于《高級職業英語》語料庫的DDL詞匯學習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比如,教師可以設計學習任務,在語料庫中進行相關檢索,并適當編輯以凸顯學習主題。將編輯后的檢索結果通過多媒體展示或印發給學生,提出研究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檢索結果、解決問題,從而完成對目標詞匯的學習。也可安排課外DDL模式的學習,指導學生自行利用檢索工具對目標詞匯進行檢索,觀察詞匯的使用特點,并輔以小報告、小測驗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具體來說,有以下幾種常見的方法與手段。

1. KWIC索引

語料庫語言學主要的技術手段是詞語索引。詞語索引也應是DDL的常用手段形式。最常見的索引形式為KWIC (key words in context),即“語境中的關鍵詞”。索引行(concordance line)指關鍵詞及其語境的共現(甄鳳超,2005)。在英語課堂上,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輸入關鍵詞,軟件自動檢索語料庫,將搜索到的關鍵詞提供所在行將索引行提供固定數量的語境詞,并以該關鍵詞為中心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觀察討論,可以發現該詞的常用語法結構和意義。

2. 詞匯搭配的學習

Sinclair(1991:170)將搭配(collocation)定義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在文本中短距離內的共現”搭配分析對研究詞語行為具有重要的意義。詞語與詞語搭配不僅對確立句法結構關系起著一定制約作用,而且是意義實現以及消除歧義的基本依據(甄鳳超,2005)。因此,通過詞匯搭配的學習,學生可以提高語言使用的流利度,表達更地道,擺脫“中式英語”。建立在《高級職業英語》語料庫的DDL詞匯學習模式中,我們可以憑借該語料庫的搜索功能,檢索某一詞匯在教材中出現的典型搭配,然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索引行,總結搭配規律。

3. 近義詞的辨析

學生往往對英語中許多意義、用法相近的詞匯感到難以區分,單靠詞典給出的解釋和一兩個例句常常不能清晰地掌握其差別。引入DDL學習模式后,我們在《高級職業英語》語料庫中對需要辨析的詞分別進行檢索,從中找到許多例子,引導學生根據已學到的語言知識對這些語境進行探索歸納,從而區分這些近義詞在意義和用法上的異同。必要時,再利用免費的在線本族語語料庫獲取更多的例證,以便進一步加深印象。

4. 類聯接的學習

類聯接(colligation)是詞語搭配研究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指語法范疇間的結合。“類聯接不是與詞語搭配平行的抽象,而是高一級的抽象”(衛乃興2002:300 )。類聯接是詞語搭配發生于其中的語法結構和框架,是“語法范疇之間在句法結構上的相互關系”(衛乃興,2006)通過建立類聯接,可以發現詞匯的語法模式。因此在DDL模式下,學生可以觀察對于某一詞條的檢索結果并建立其相關類聯接,從而掌握該檢索詞的語法形式特征。

5. 語義韻的學習

語義韻 (semantic prosody) 是語言的一項重要運作機制,不僅揭示了詞項結伴行為的語義特征,還傳達了人們通過詞匯搭配表達的語用功能(衛乃興,2006)。有些詞匯的使用時總是習慣地、反復地傾向與某一類詞匯共現,從而也具有了這一類詞的特點,這就使整個語境彌漫著一種特殊的語義氛圍,這就是語義韻。語義韻大體分為消極、中性和積極三類。從語義韻學習的角度來說,把語料庫引入英語教學是對教學法的一大改進,因為通過語義韻的學習,使學生意識到學習英語的時候,不僅要注意句子的語法要正確,還要注意表達的地道性,避免語用錯誤,提高表達的精確性,擺脫“中式英語”。比如,在學習“cause”這一明顯帶有“貶韻”的動詞時,教師可以從《高級職業英語》語料庫中搜索出具有代表性的語境,學生觀察討論后會發現,其后搭配的賓語頻繁出現damage(破壞)、trouble(麻煩)、diseases(疾病)、stress(壓力)、problems(問題、麻煩)等消極意義的詞,這樣學生將了解cause這個詞所使用的語義韻,從而正確地使用它。

不管基于語料庫對上述哪方面的學習,一般都遵循Tim Johns(1991)提出的DDL的三個步驟:① 提出問題(Identify)。由教師預先提出問題或由學習者自己提出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疑問。②材料分類(classify)。通過檢索工具從語料庫中檢索出語言數據并進行恰當篩選和分類。③歸納總結(Generalize)。這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即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理解、分析并歸納出語言使用規律,解決事先提出的問題。

四、結語

基于語料庫的DDL學習模式是一種“頗具吸引力的”有助于提高準確性 (accuracy)和地道性(idiomaticity)的方法(Granger,1998:199),然而由于語料庫固有的特點,該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目前《高級職業英語》語料庫只收錄了一套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材,學習的內容也僅僅覆蓋該教材的內容,而不能呈現更大的自然語境。所以在實施過程中,教師在準備DDL學習材料時最好在更大的語料庫中對目標詞匯進行檢索,以彌補單一語料庫的片面結果。另外,DDL模式中的練習、活動須精心設計,教師的工作量比較大。這種模式使用過多會太費時,學生容易失去積極性,所以應根據學生的語言基礎、觀察能力、推理能力和學習內容來使用,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風格,引導他們在DDL學習中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

【參考文獻】

[1]Johns T.King P.ClassroomConcordancing[M].Birmingham:University of Birmingham,1991.

[2]JohnsT.Should you be persuaded―two samples ofdata―driven learningmaterials[J].English Language Research Journal,1991(4).

[3]吳慶麟.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Holec 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5]Mitchell R, Myles 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M].London:Hodder Arnold, 2004.

[6]SinclairJ.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7]TogniniBonnelli E.Corpus Linguistics at Work[M]. Amsterdam:JohnBenjamins, 2001.

[8]Seidlhofer B. Pedagogy and local learnercorpora-working withlearning-driven data [A]. In Granger S. Hung J. &Petch-Tyson S.(Eds.) Computer Learner Corpora,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2:213-234.

[9]Huston,Susan.Corpora in applied linguistics[M]. Beijing:World Book Publishing Company,2006.

[10]甄鳳超.語料庫數據驅動的外語學習:思想、方法和技術[J].外語界,2005(4).

[11]衛乃興.語義韻研究的一般方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 (4 ):300-307.

第7篇

二語習得,其核心理論是“言語活動”(剽刂亻刂賾匱傴卣刂傴劁刂剌仡剡剜劂劁仡)。強調語言意識的培養,注重語言學習認知,即民族語言個性與個人語言個性的探究。休金(鼗劐剴刳剡)認為第二語言學習就是形成新的語言信號系統。外語學習的關鍵在于舊的語言信號系統向新的語言信號系統的轉變。[1]最終形成第二語言信號系統,即外語思維。俄語的單詞長、語法繁,常令初學者望而生畏。因此,如何運用俄羅斯心理語言學中的第二語言學習理論來優化俄語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俄語語言能力,培養語言意識,最終形成俄語思維,達到跨文化交際的目的顯得十分重要。

一培養語言意識的重要性

“言語活動論”(劁刂剜剽刳傴剽刂亻刂賾剜劌卣刂傴劁刂剌仡剡剜劂劁刳)是俄羅斯心理語言學的代名詞。俄羅斯外語教學界把“言語活動論”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言語習得研究的重要理論基礎。言語活動理論要求俄語教學要遵循“自覺實踐法”的教學原則,注重自覺性、交際性、創造性的培養,提倡“理解學習”,反對機械的刺激模仿。強調語言意識的培養,注重語言學習的認知,即民族語言個性與個人語言個性的探究。充分了解俄羅斯的民族語言文化,從而正確運用俄語思維,教師在教學中應全面貫徹“聯系文化學習語言”的思想。俄語教學在遵循俄羅斯心理語言學“言語活動”觀的理論基礎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根據實際情況,在言語活動觀的理論指導下培養學生的語言意識,關注語言個性。使俄語教學有的放矢,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俄羅斯心理學派認為,語言意識是一種“外顯”意識,也就是由外在的語言手段表現出來的意識。語言意識指的是個體與周圍世界相互作用時,反映在語言中的思維映像的總和。一方面可用來分析語言符號所聯想并在言語的生成和感知中產生的意識映像;另一方面又可作為分析言語符號本體所聯想的認知工具來說明意識映像。語言意識具有個體言語行為的特點,這些特點由交際情景、個體語言和文化狀況、一定社會范疇的屬性、性別、年齡、心理特點、世界觀、經歷及其它個性特征等因素決定。個性語言意識包括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運用語言手段和理解篇章的過程中,無意識機制和有意識行為共同參與。[2]語言學習過程其實就是語言意識的培養過程。語言意識通過“外顯”來體現,具有反映功能、評價功能、調控功能、詮釋功能以及定向選擇功能。列昂季耶夫(丨刂剜劁仡刂賾)認為,從言語生成、感知的過程、意識的參與程度等角度來分析,在言語生成過程中,只有具備了語言意識,才能將語言運用自如。[3]語言意識的培養包括兩方面:增強學生對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顯性認知;強化他們在語言使用中觀察和分析語言的能力。培養語言意識對于外語學習者尤為重要。首先,與兒童母語學習不同,外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很多制約,如非自然的語言學習環境等,他們的語言學習必然依賴于對語言形式的有意識關注;其次,外語學習者對目的語內在使用規律所具有的敏感性,即語感,是成功習得該語言的有力保證。

二如何培養俄語語言意識

在俄語課堂上應越來越多地進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教師在講課時,針對教學內容進行的一般性教學講解并不能保證學生語言意識的生成,因為語言意識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學生悟出來的。培養語言意識的關鍵在于給學生提供對語言進行觀察和思考的機會,鼓勵其自主發現語言使用的規則。從教師的角度講,上述問題的出現并不是因為教師對語言結構等知識重視不夠,而是因為教學實踐中的方法問題。就我國外語教學的現狀而言,教師往往容易忽略教學過程中語言輸入的啟發性和學生的主動參與,有時為了方便,直接將語言特征總結歸納傳授給學生,從而使學生養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習慣,很少去主動發現語言特征和規律。

丞剞剡傴傴認為,外語教學既是活動教學又是交際教學。[4]培養學生的俄語語言意識,營造濃郁的俄語學習氛圍,創造有利于俄語學習的語言環境對于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語言意識呢?首先,采取直觀的教學手段。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減少本族語的干擾,讓大腦與俄語的音和義、詞和形建立起直接聯系,激發興趣;其次,創造俄語語言環境。教師在日常的學習中要訓練學生用俄語會話。每天可以輪流讓同學用俄語講述一個小故事或者日常見聞,然后叫其他同學復述或者翻譯。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俄語表述能力,又促進了學生的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俄語會話不能僅限于課堂。課后也要激發學生用俄語交際,表達思想的熱情。最后,培養學生整體閱讀習慣。

(一)提高俄語教師的語言意識觀念

俄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應學生的進度和節奏,換個角度,達到傳授知識,教會學習方法的目的。這就要求俄語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運用各種手段和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增強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培養學生的語言意識。

1詞匯固定搭配的訓練

教師給出慣用搭配的詞組、套話,是提高學生語感、學會地道的俄語,減少“中國式俄語”的出現的有效方法。如:蒯剽剜劂劁刳劁仡(蒯剽剜仉匱劁仡)剴剜卦剜(亻劁剜)耀,劐蒯剽刂剴剡劐劁仡(劐蒯剽刂剴匱劁仡)剴剜卦剜(亻劁剜)賾亻刈剞耀

2同義詞或近義詞的辨析

同義詞、近義詞辨析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區分詞匯在語義、修辭、搭配、語境上的異同,是目前俄語教學常用的方法。如:匱剴剴劐剽匱劁剡仨劌―劁剜亻剡仨劌的差異在于語義:前者強調做事按部就班,有條理,有秩序;后者指人做事按要求準確無誤。

3成語和諺語的訓練

教學中適時地提供與某一詞匯或句法結構相關的固定套語(包括諺語、俗語),是了解民族心智的自然而有效的方式,比如帶有動物名詞的比較短語。例如:禺剜剌亻匱剡刳刂,剴匱剴剽仨匾匱;蒯劐劂劁刳剌刳剴剜剄剌匱賾剜卦剜剽剜卣。

與此同時,還應培養學生對俄語學習的興趣、對俄羅斯文化的熱愛,培養跨文化交際個性,雙語語言個性,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言語活動策略。

(二)引導學生自覺培養俄語語言意識

在俄語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應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社會對俄語人才有著更高的要求,要求培養學生成為聽、說、讀、寫、譯五種言語技能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對俄語專業的學生而言,了解俄羅斯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民族習俗是俄語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教師要引導學生本身在日常學習中自覺對比俄漢語的差異,逐漸培養自己的俄語語言意識,學生在課外的學習中養成通過多媒體、網絡、電視等渠道了解俄羅斯人的語言習慣、言語定型,自覺將母語與其對比,找出兩種語言的差異,經常瀏覽雙語新聞,在翻譯中找出差別,結合不同的文化背景識記。

“言語活動論”主張和提倡的是自覺的學習,自覺的言語實踐,反對盲目的純機械訓練。一般應當從自覺掌握開始,經過不斷練習和實踐,使其達到言語熟巧自動化。俄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有目的、有動機的。活動的目的和動機愈明確,進行活動的愿望也愈強烈,要求也愈迫切,自愿為此而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會越多,即自覺性越強。教師應該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和動機的教育,使他們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5]

(三)教學內容應體現俄語語言意識

教材的編寫要加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取材新穎、富有時代氣息,語言簡潔、規范。同時充分考慮俄羅斯語言、文化等國情特點,注重文化知識和語言材料相結合的原則,增加學生對俄羅斯的了解。將反映俄羅斯人言語禮節、文化等信息以注釋或特殊字體方式呈現出來,也可以圖文并茂,插入符合情景的畫面等,引起學生的注意。教師要選擇能夠體現俄羅斯人語言意識的教學材料,如:先例文本,先例現象等,來自于文學作品、廣告詞、笑話、政論文等。

(四)通過整體閱讀培養俄語語言意識

俄語閱讀教學不僅有利于理解、分析、概括、判斷等綜合思維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加學生的語言、文化、社會知識,擴展詞匯量,培養語言感知能力。因此,俄語閱讀是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環節。所謂整體閱讀模式就是指:學生掌握文章整體結構脈絡,在頭腦中形成圖式框架。帶著問題去閱讀,老師應該與學生們一起研討文章的內容,結構。如:分析文章段落大意、預測故事結局、討論寫作目的、分析主人公心理、討論創作背景等。學生的關注點從生詞、句型、語法以及過級考試,轉變為文章的內容與蘊含人生哲理,如此俄語閱讀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一起了解世界、感悟人生。[6]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每個同學都是閱讀的主體,每個人對閱讀內容有自己的感悟。在閱讀中得到了自我實現與自我發展。

總之,語言意識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俄語教學中,不僅教師要強化語言意識的觀念,自身要具備較高的語言意識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語言意識,塑造學生的語言個性,而且學生自身也要強化這種意識,在學習中自覺對比和實踐。在以往的俄語教學中我們往往過多地重視語法,詞匯等方面的積累,忽視了學生語言意識,語言個性、交際能力與創造能力的培養。因為學習俄語必須注意了解俄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充分認識俄語的社會文化意義,從而正確運用俄語思維。通過開設語言國情課程,俄語教師在教學中全面貫徹“聯系文化學習語言”的思想。可從詞語的文化內涵人手,注重兩種不同文化背景的比較,讓學生了解俄漢兩種文化的詞語差異以及在語言中的不同表現形式;也可以給學生選擇能真正反映俄羅斯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背景知識的學習材料,使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對文化的理解更成熟、更全面,提高閱讀理解及運用俄語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鼗劐剴刳剡亍.丿.禺刂劁剜卣刳剴匱蒯剽刂蒯剜卣匱賾匱剡刳傴剽劐劂劂剴剜卦剜傴剄仨剴匱剴匱剴刳剡剜劂劁剽匱剡剡剜卦剜[禺].禺剜劂剴賾匱:兀仨劂仃匱傴仃剴剜剌匱,2003.

[2]許高渝,趙秋野,賈旭杰,杜桂枝.俄羅斯心理語言學與外語教學[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3).

[3]丨刂剜剡劁仡刂賾亍.亍.匕劂剡剜賾仨蒯劂刳冂剜剌刳剡卦賾刳劂劁刳剴刳[禺].禺剜劂剴賾匱:劂剞仨劂剌,1997.

[4]丞剞剡傴傴鬲.亍.乇劂刳冂剜剌剜卦刳傴剜匾亻刂剡刳傴剡刂剽剜卣剡剜剞劐傴剄仨剴劐[禺].禺剜劂剴賾匱:剽劐劂劂剴刳劌傴剄仨剴,1989.

第8篇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 信息技術 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的表現形式豐富多變,動靜相宜,圖文并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上課,能形象生動地展現課本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好奇心,并且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豐富課堂教學,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活躍的課堂中,學生能不斷地開發智力,增加自己的理解能力,不斷鍛煉并加強自身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培養創新思維。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能使學生在提高自己語文聽、說、讀、寫水平的基礎上輕松愉快地實現學習目標。

在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有以下作用。

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尚小,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往往停留在表面層次,只記得自己經歷過的事物,普遍缺乏對知識的積累,對客觀事物的觀察不全面,缺少生活經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讓人渴求知識并試圖探索事物。學生如果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就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斷探究知識,勤于思考。所以,教師在教學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參考課文的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一些有關的圖像、動畫、音頻、短片等,直觀的形象往往對學生富有吸引力,可以良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有助于加強識字教學

漢字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個漢字都包含著音、形、義三方面信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追溯字源的基礎上使用多媒體技術,讓他們了解漢字的起源和意義,以此幫助學生識字。比如,從字源上看是象形字的“日、月、犬、羊、刀”等字,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技術,結合甲骨、金文、隸書、楷書的演變過程,向學生展示字代表的形象。基于自身三維立體,聲像結合的優勢,多媒體技術的動態性能有效彌補教材中呆板的畫面的缺點與不足。在詞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運用多媒體技術查找相關詞語的解釋、近義詞與反義詞等拓寬學生的思維,增加學生多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

三、能加強學生的溝通和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全面的教學。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生字、詞語、課文等達到統一的標準,更要加強訓練并加強學生的表達與溝通交流能力,切實達到語文課程教學的標準。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尤其注重對學生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的培養,注重觀察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提高學生的溝通與表達能力。因此,在培養低年級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動畫,為學生展示一小段故事,在學生看完之后讓他們復述,關注他們的表達能力;或者可以向他們播放某一場景的片段,然后給幾個詞語,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理解即興寫出一段話,等等。類似的方式還有很多,教師要注重因材施教,把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的特點良好結合起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四、有助于加強習題的訓練與講解

1.教學中可以設置小游戲

教育家皮亞杰提出,在教學活動中應當重視兒童的游戲,游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體技術越來越成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途徑,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將相關知識運用多媒體技術改為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比如閱讀、文學欣賞等,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培養興趣,獲得有益的知識。

2.練習題形式的多樣化

傳統的語文習題訓練單調乏味,基本都是讓學生面對干巴巴的書本,往往讓學生提不起興趣。教師講解習題枯燥無味,學生逐漸失去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長此以往,他們的個性會得不到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開展培養小學生素養的動畫或游戲制作活動。當然,這些活動都要服務于小學語文教育,致力于訓練并使學生對掌握的字詞加深理解。

五、能幫助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第9篇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 語言教學 漢語

對外漢語教學是指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是一種外語教學。它的任務是訓練、培養外國學生正確使用漢語進行社會交際。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雖然很多留學生花費了許多精力去學習,并且也掌握了大量的詞匯,但仍不能順暢地進行交流,還經常會出現交際雙方都不知所云的情況。因此,在對外漢語教學中,要讓學習者必須了解漢語與其母語的不同之處,才能更好地促進其漢語的深入學習。

一.漢語言教學的有利因素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有利因素,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是語法方面,漢語的最大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遷,名詞不用變格,動詞不用按人稱、性、數、時、態來變位。[1]例如“我在家里”這個句子,主語可以改變為你、他、她、你們、我們、他們,時間上可以加上“昨天”、“今天”“明天”等,而謂語則總是“在家里”,不需要任何變化。在很多情況下,只要把詞按一定的順序排列就行,形式結構簡明,避免了語法意義的重要表達方式和句子中的多余成分。

而英語則有嚴格的形態變化,還是“我在家里”這個句子,英語為“I am at home”,時間上變為“昨天”、“明天”,那么句子的時態就要改變成過去時和將來時,分別為“I was at home yesterday.”“I will be at home tomorrow.”與印歐語言那么多曲折變化相比,漢語的語法規則是比較簡便的。

第二是語音方面,漢語基本音節為416個,而英語為476個。與漢語拼音相比,英語的單元音劃分比較細。比如,漢語拼音中的扁唇前元音只有一個韻母i,而英語中卻有一對稱之為最小對立體的類似音素/i:/和/i/。這兩個音素聽起來相似,但它們是兩個不同的音位,所以具有區別性的特征。[2]像/bi:t/beat和/bit/bit就表示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但是,漢語普通話“衣服”或“醫院”中的韻母i,無論是讀得長一些、閉一些、緊一些,還是讀得短一些、開一些、松一些,都不至于造成詞意的變化。基本音節決定發音動作,因此英語的發音動作比漢語多14%以上。由于漢語有聲調,因此漢語的全部音節多達1336個。英語無聲調,這樣,它就要靠音節的不斷重現來表達一定的內容。在概率上,英語比漢語音節的重現率要多180%以上。這就是漢語比英語簡潔的根本原因。漢語還有韻律美、聲調美和節奏美。其韻律美為我們進行歌訣創作提供了條件。聲調美則體現在漢語“平、起、洼、落”的四聲調上,仔細研究,唱歌時漢字的聲調變化始終沒有超出四聲,聽漢語有如聽唱歌的感覺。節奏美不但體現在平時說話中,更體現在詩歌、快板書等許多藝術形式上。掌握了漢語的這些特點,就可將許多教學內容編成歌訣或快板書等形式,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詞匯方面,漢語詞匯的結構方式以詞根復合法為主,由大多數本身就能獨立成詞的單音節語素結合而成,詞義與語素義有關,也便于記憶(如冰鞋、手套、七月),而其他語言則沒有這一特點,在很多情況下都是單純詞,需要死記(如skate、glove、July)。漢語的構詞法非常靈活,由詞組合成詞組的造句法基本一致,都是用主謂(如地震、口吃、日食、海嘯)、偏正(如游擊、冰箱、新聞、雪亮)、并列(如途徑、寒冷、眉目、窗戶)、補充(如提高、說服、馬匹、房間)、動賓(司機、投資、失業、動員)這五種結構類型,組合簡易。漢語常用詞的覆蓋率也較高于英語、俄語等。英語詞匯構詞法主要是派生法,詞根前面加前綴或在詞根后面加后綴,從而構成一個與原單詞意義相近或截然相反的新詞,表示否定意義的前綴常用的有dis-,il-,im-,in-,ir-,mis-,non-, un-等,如:agree同意disagree不同意、fair公平的unfair不公平的、possible可能的impossible不可能的、understand理解misunderstand誤解等。

二.漢語言教學的難點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難點在于:

第一語法上,重“意”不重“形”,隱性語法關系豐富、表意靈活,語序虛詞是表達語法關系的主要手段。詞類有多功能性,因為與句法成分的關系錯綜復雜而不對應。以“和”類連詞為例:

1.我和朋友們出去玩耍了。――連詞

2.他不和我商量,轉身就走了。――介詞

3.我和同學們對起答案來,他們答的都不如我準確。[3]――介詞

漢語還具有雙音節化傾向;松散的主謂結構和大量的述補結構,以及“把”字句、無標記被動句等。

第二語音上,漢語語音最大的難點在于拼音文字所沒有的聲調,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像“chāng”(倡)、“cháng”(長)、“chang”(廠)、“chàng”(唱)四個音節的聲母和韻母都相同,但意義不同,就是因為聲調不同的緣故,[3]外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此外還有幾組送氣音與不送氣音的區別,例如b[p]和p[p’]、d[t]和t[t’]、g[k]和k[k’]等。

第三詞匯上,漢語中有大量的同義詞和近義詞,以及豐富的量詞和語氣詞,許多固定的四字成語和歇后語等,還保留不少古漢語詞語。這些特點都體現了漢語詞匯的豐富多彩,也給外國學習者增加了詞匯學習的負擔。漢語的外來詞中,單純音譯而又通用的(如咖啡、盧布)或音譯加意譯(如浪漫、可口可樂)不多,絕大部分都經過漢語構詞法的改造:或音譯加類名(如漢堡包、芭蕾舞),或部分音譯加部分意譯(如因特網、迷你裙),或意譯(如電視、代溝),均與原文相去甚遠,并未能給外國學習者提供很多聯系其母語記憶詞匯的方便。

第四是漢字,對外漢語教學中最大的困難就在于難認、難記又難寫的漢字。“漢字難學”一直是對外漢語教學的“瓶頸”,一筆一畫中透露出來的是含有音形義的結合,是中國文明的發展歷程,對世界上大多數使用拼音文字的學習者來說,像漢字這種意音文字,即每個方塊字基本上記錄一個單音節的文字,是一套完全陌生的書寫系統。首先漢字是“母體字”少且“繁育力”極強。漢字的“母體字”不到一百個,而這些“母體字”可生出成千上萬個漢字。一個“母體字”可帶出幾個、十幾個、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漢字。比如“一”就可帶出“二、工、土、干、午、牛、三、王、主、玉、豐”等200多個漢字。其次是漢字的“結交力”極強。不但絕大多數漢字可獨立成詞,而且有限的漢字還可組成大量詞匯和句子。如用“一二三十千,人個大太天,口中日白百,王主玉國班”等20幾個字就可組成“中國,大王,太大;一日,二人,三千;白玉,主人,百天;一個,人口,十班。”和“一個人,一個中國人,一個中國大人,一個中國太太”等100多個詞和50多句話。顯然,隨著掌握漢字的增多,組詞連句的空間也會越大。同時,漢字還具有超強的概括能力。這在中國成語中體現得尤為明顯。請看:一刻千金、今非昔比、比比皆是、事半功倍、背道而馳、持之以恒、橫沖直撞、壯志凌云、蕓蕓眾生、生搬硬套。這一串十個成語四十個漢字,體現了多么豐富的內容![4]

三.對外漢語言教學的方法

首先,別出心裁的教學用具肯定能夠吸引留學生的眼球,但每節課都能用不同的教具也無疑是不符合實際的。所以,除了根據課文內容盡量地創造多樣生動形象的教具外,我們要充分有效地利用那些最為普通而平實的教具,如:生字卡、板書等。

1.生字卡

生字卡,名如其實,它常用于對生字生詞的教學。我們利用卡片上的字母或漢字來吸引學生對這種陌生化的集中關注,以便能夠讓他們迅速的掌握理解。除此之外,利用卡片猶如撲克牌般小巧的特點,在復習字母或生詞時可以不斷地“洗”,即“閃卡”。例如在學習《買水果》一文中,我們把課文中出現的各種水果名(蘋果、香蕉、橘子、芒果等)及其形狀事先寫好在卡片上,在學習了課文之后進行生詞的復習時,拿出卡片,迅速地更換展示在學生面前的生字詞,讓學生逐一迅速地認讀,老師再叫出那些能夠既快又準確地認讀的學生名字。這樣使得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成就感并更積極的配合課堂教學,在快樂中學習漢語。[5]

2.板書

背誦漢語課文或簡易的古詩對外國學生來說難度算是比較大的,所以老師的引導成了關鍵的因素。較好的引導方式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并當場記誦,運用“逐步擦拭法”引導學生當場記憶,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們以小一《漢語》第三課《爸爸是老師》為例:

“爸爸是老師,媽媽是醫生,我是學生。弟弟、妹妹是學生嗎?他們不是學生。”

引導步驟:(1)全文抄于黑板。處理生詞“老師”、“醫生”、“學生”、“弟弟”、“妹妹”,讓學生能夠認讀生詞并理解其意;(2)全文共三句,逐句理解其意。(3)記誦引導。如:第一句:①讀:老師帶讀――學生認讀;②擦拭單下劃線詞語,將其換為簡筆畫(如:“老師”用“眼鏡、三角板”代替,“醫生”用“聽診器”代替,“學生”用“書包”代替等。);③學生看著帶有圖片的課文再讀;④擦拭圖片,學生回顧,最終記憶。其他各句方法類似。

運用“逐步擦拭”的方法引導學生記誦課文能夠調動學生強迫記憶的緊張感,同時在③④環節中,學生回顧字詞并爭先恐后的搶答的良好氣氛有助于提高他們記誦課文的積極性,使其迅速記憶。[5]

其次,在語言教學中,學生不僅要會認、寫,還要會說,即看圖說話。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簡單常用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

3.提問法

提問法的運用,是教師發出信息后,讓學生積極接受,經過分析、綜合再將信息主動反饋給老師,真正達到教、學雙方的互動,使他們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從而避免只聽不說的現象。看圖說話課的教材中,有大量的圖畫,圖畫里所傳達出的信息也非常豐富,這就為教師提問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教師要善于利用圖畫,圍繞重點提出問題。

如:《買雞蛋》一課的第三幅圖里,可以提問:“售貨員為什么高興地高舉雙手?”學生有的回答:“因為她看到麥克的動作。”也有的回答“麥克的動作很可笑。”雖然回答都不是很完整,但已經把大致的意思表達出來,而且可以看出是經過緊張的思索、搜尋已學過的詞語來組織句子的(可笑、因為)。有的提問也可貼近生活,像《瑪麗洗衣服》,通過觀察圖畫,問大家:“你們禮拜天都做什么啊?”大家馬上你一言我一句的回答:“睡覺”、“看電視”、“聊天”、“洗衣服”、“逛街”,接著問道:“那你們是自己洗衣服嗎?”有的回答自己洗,有的回答在洗衣店里洗,這樣的提問已經非常接近學生語言的實際交際,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思維的積極性,我們在教學中要多加以應用。當然,提問需要一定的基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對于低年級的外國留學生可多采用展開式提問,對高年級的學生查詢式提問可以多一些。對于初學者來說,要避免提問太過于復雜冗繁的問句,使學生不知老師所云而無法展開訓練。

4.朗讀法

朗讀可以幫助學生正音、正調,理解重音、語氣、停頓在句子中的作用。發音正確是說話的物質基礎,語音正確才能傳遞正確的信息,才能讓人聽得懂。外國學生在初級階段的口語表達中,由于母語的干擾等因素,語音、聲調發不準是最突出的弱點,如:越南學生的卷舌聲母發不到位,韻母u 不標準,四聲讀成31調值,等等。對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教授看圖發音時,老師可以先領讀,然后學生跟讀,在整個過程中教師要不停巡聽,及時發現學生在語音上存在的錯誤,而后再找一兩個學生單獨朗讀,看整體掌握的情況如何,并及時予以示范。

比如很多學生對聲母bpdtgk的區分不是很清楚,老師可以拿一張紙來做示范,在發不送氣聲母bdg時,紙是不動的,而發送氣聲母pth時,紙就會動,這是氣流有無的原因,而后再進行反復訓練,直到學生掌握為止。另外,越南學生在發u聲母的時候,嘴形總是會由圓唇滑到不圓唇,發現了這一特點后,老師就可以讓學生看老師的嘴形示范(作u的發音,嘴唇攏圓不變),再讓學生反復模仿,從而為他們打下堅實的語音基礎。朗讀不僅可以正音,而且還能培養語感,理解重音、語氣、停頓在句子里的作用。學生的語感強了,他的理解和表達方面就會不斷前進,對于留學生習得第二語言來說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反復朗讀,培養語感,從而養成用比較地道的漢語來表達的習慣。但我們也要注意避免過多的朗讀,使學生沒有自由發揮的時間。

綜上所述,對外漢語是一門發展中的新興學科,有很多的疑問留待解答,在不斷探索它的前景過程中,更多新鮮的問題也會產生。隨著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日益提高,漢語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它不僅是一門語言,而且成為了一種文化時尚。當然,漢語之所以廣受歡迎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中國積淀深厚的文化吸引著世人的眼球。因此,我們在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著重培養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的能力,讓他們真正地掌握漢語,說一口地道的漢語。

注 釋

[1].劉.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24-26

[2].葉蜚聲、徐通鏘.語言學綱要[M](第3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71-76

[3].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alian11.如何利用漢字的特點進行教學.鳳凰網,2011-03-28.http://

[5].陳麗欽.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小結[D].中國華文教育網.2009-03-04.http:///jxyd/jxxd/200903/t200903

第10篇

問:公務員考試的常識判斷法律相關的知識占多大比重?

答:06年及以前常識判斷分為六大模塊:政治、法律、經濟、人文、管理、科技,但07年變為一個模塊:法律。以此判斷,08年常識依然涵蓋法律95%以上。04年以后考試已經側重法律考核,07年整章覆蓋,08年會依然以法律考核為主。

問:公務員考試涉及的法律很多,是不是要將這些相關法律原文都看一看?

答:公務員考試是能力考試,不可能具有專業性考試,側重法律的運用考核,只需要具有法律條款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的法律有:憲法、民商法、民法、經濟法、行政法、訴訟法。如何備考08年考試,根據07年的試題分析主要側重憲法、刑法、民法、經濟法、行政法。憲法在07年考題中的96、97題,占常識部分的8,內容為公民的自身權利和組織選舉有直接關系,今年趨勢依然。行政法律法規是第99、100、108、115、118題5題占常識的20,主要在行政服役法、許可法、處罰法。民法占常識的40,內容為肖像權、委托、法定繼承、夫妻共同財產、商標法、仲裁法。經濟法占16,主要為公司法。刑法、訴訟法占12。法律部分主要重點是在新頒布的法律條文和最近的條文,希望考生可以在不斷的努力中得到更大的進步。

言語教研室主任:顧斐

問:除了大量做題之外,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推薦給參加公務員考試的朋友們,提高言語理解與表達的解題能力?

答:以備考的角度提出意見和建議。考生主要有兩個誤區:⑴言語不需要復習。⑵從語感的角度來選擇。從公考題量的角度來看,06年25道題,07年40道題,言語不單單是語文考試,而是公務員考試的重要一部分。言語包括詞語表達、片段理解等4部分。難度逐年增加,不僅是文字能力的考察,而且包括作者的觀點、感彩等。通過綜合性考察考生的能力。從考官出題的角度分析,考試出題模式不是慣向思維,而是逆向思維。應注意三個詞表:近義詞辨析表、關聯詞表、成語辨析和誤用表。片段閱讀是言語的一個重點,有七大類型:主旨題、觀點題、細節推斷題、詞語含義題、代詞指代題、語句銜接題、標題和結語。

判斷推理教研室研究員:付連奎

問:有很多朋友做判斷推理題時只能“跟著感覺走”,答題特別沒有把握,您是否認為答判斷推理題都得靠長期積累的邏輯思維能力?

答:邏輯考察通常是思維中比較出問題的地方,考的邏輯常識與系統邏輯有關系但不是密切相關,公務員考試只考邏輯常識,可以通過書籍進行了解或者進行通過一定的訓練。公務員考試中的邏輯前提不會超過2種前提,如果不知道規律,比較容易出現錯誤,邏輯常識必須把握。

申論教研室主任:鐘君、孫景民

問:很多參加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平時感覺文筆不錯,而且對申論也進行了一番準備,為什么公考申論成績不盡如人意?

答:考生沒有對申論的本質進行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誤區:⑴認為申論考試就是一門寫作考試。⑵申論只是在寫雜文評論。⑶申論是可以脫離材料的。⑷申論可以當成學術論文。實質上申論是通過給定材料分析的寫作和辯證思維的寫作,是綜合素質的考察。

考生對申論的本質沒有明確,考生在寫申論文章時應以公務員的身份寫文章。考生的語言不規范,這于優美程度無關。輔導老師推薦讀物《半月談》、《求實雜志》、《人民日報》中的文章都是比較規范的語言。針對申論的解析考生首先要提出問題,然后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最主要解決問題要有可行性原則,要求結構完整。可總結16字原則:概括全面、對策可行、論證深刻、言語規范。

(8月16日《公務員考試報》,作者系該報記者。)

雖然政治、經濟、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中西方公務員招聘制度的特點也不同。但在共同的國際環境尤其是全球化的背景下,再加上人事管理上的共性,西方招聘文官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借鑒。

英國:有十個方面的素質要求

英國在1870年確立了以公開考試選拔國家公務員的制度。英國是最早采用功績制的國家,即重視公務員的工作成績和實踐能力。把工作成績的大小、好壞作為公務員升降的主要依據。

英國公務員錄用考試程序相對完善,考題設計也較為合理。堅持“通才”標準。即注重選拔對象的教育、知識、素養以及綜合、推理和判斷能力,而不是狹隘的專門知識。具體表現為十個方面的素質要求:溝通與交流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觀察和分析能力;高效率工作能力;領導和管理能力;計劃與組織能力;宏觀能力;崇尚服務對象的意識;組織意識;全局意識。測試項目包括七個方面:第一為鑒識,考生閱讀有關問題的文件,在150分鐘之內至少拿出四個解決辦法及其優劣分析,并提出建議和理由。第二是文書起草,在45分鐘內以明確肯定的語言答復一項來文。第三是集體討論二至三個重要問題,主考人員進行觀察打分。第四是模擬開會,考生輪流任主席,就某個問題組織討論,做出結論,這是考察考生的交涉能力、口才、常識和個性。第五是智力測試。內容包括認知、辨別、口語、統計推理和常識等。第六是由三名考官分別對應試者進行40分鐘的口試。最后,同組考生相互評分。以觀察其識人的能力。如此過五關斬六將后。考生可進入第三階段,即以口試形式進行決選,以決定排列名次及是否錄用。

德國:不采取統一考試和統一招錄方式

在歐洲,通過競爭按成績選任公務員的招聘制度最早出現在德國,德國公務員的高效率和守紀律是世界聞名的。在德國.所有涉及國家和公共事務管理的任務最初都是由國家公務員來完成的.但目前已非如此。隨著國家行政制度的改革和人們認識上的變化,越來越多過去必須由國家來完成的任務已經改由社會和私營部門來完成。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在招錄公務員時比較謹慎。如果不是必須。則一般通過私法招聘人員來完成相應的工作。尤其是在德國東部地區,近來使用公務員越來越少。

德國招聘公務員不采取統一考試和統一招錄的方式,而是按崗位的需要隨時進行招錄。空缺的崗位必須提前公之于眾。說明用人單位、招聘什么職位和級別的公務員。但特殊崗位的公務員以及司局長以上的公務員不實行公開招錄。用人單位對符合資格的申請人按照公正、擇優的原則進行篩選。篩選過程和方式由用人單位自主進行。由于公務員不能被解雇。國家要負責其福利和退休養老。因此,錄用新的公務員原則上必須經財政預算部門同意。

美國:多采用聘任制,政治上中立

美國從1776年獨立建立文官制度以來,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雖然經過了多次重大改革,但公開考試、擇優錄取的原則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強。如今美國現任政府工作人員中90.9%都是經過考試錄用的。考試以測試語言能力、數理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行政裁量能力為主,同時還考歷史等科目。美國的考試錄用制度重視專業化。考試內容同將要擔任的職務緊密結合。

通過考試的考生,美國多采用聘任制,這就形成了政府與公務員之間的雇傭與被雇傭關系,強化了公務員的服務意識,有利于建立服務型政府。聘任方法也相對簡單易行,有利于解決公務員能進能出、領導能上能下的問題。有利于人員流動,有利于吸引人才、破除人才單位和部門所有制.給所聘部門帶來先進的管理經驗、方法和手段,使該部門的領導層能夠及時更新并始終保持活力。其缺陷在于聘任者與被聘任者之間缺乏穩定性,受聘人員由于職業無保障、看不到晉升的前景,其責任感和職業意識會比常任公務員明顯降低.倘若報酬欠佳,可能造成高素質人才流失。美國還要求公務員不得以其公務員的身份參加黨派活動,在公務活動中不得帶有“政治傾向性”。

聯合國:實現招聘效用最大化

聯合國有一個統一的正式聘任程序。一般先是由本人申請,并提供個人的情況資料。筆試成績最優秀的一部分人將獲得面試機會。面試可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聯合國承擔所需全部費用;也可通過視頻電話進行,由考試委員會的專家提問并評判。面試過程中,大約10%左右的候選人將被淘汰,而通過面試的人員將進合國人事廳國際職員人才庫。當出現職位空缺時,由聯合國從人才庫中選聘。該后備人員庫不僅面向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而且還為成員國政府各部門推薦國際職員候選人提供服務。建立后備人員庫,避免了重復招聘帶來的成本.也實現了招聘效用的最大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都县| 清徐县| 夹江县| 南江县| 平泉县| 青冈县| 江北区| 屯昌县| 东乡族自治县| 太保市| 五家渠市| 五寨县| 仙游县| 荣成市| 宁远县| 宾阳县| 合山市| 乐至县| 无为县| 泰安市| 车险| 读书| 沙湾县| 临洮县| 丹棱县| 临湘市| 福清市| 洮南市| 阳曲县| 新邵县| 和田县| 廉江市| 兴国县| 玉田县| 工布江达县| 东城区| 鄂州市| 饶河县| 博乐市| 紫金县|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