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30 00:44: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新村委班子工作計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一、總體工作要求:理順楓木村建設試點的各項工作,突出重點,發揮科技引領作用,總結經驗,注重宣傳,體現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科學發展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任務
1、深入楓木村開展調研。全面掌握基本情況,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工作重點,形成工作計劃。(4月5日以前完成)
2、積極推進新村建設。年內要完成新村第一、二期工程,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發揮共對周邊村屯的帶動輻射作用。重點是要加強與責任單位、幫扶單位、新村項目工程承包人的溝通聯系,采取措施,強力推進新村建設,認真把關新村住戶立面裝飾工程,督促實施道路硬化、綠化、美化及沼氣室建設等配套工程。
3、抓好科技信息服務站建設。全面完成科技信息服務站的軟硬設施建設。積極籌措資金,把科技信息服務站加到第三層,配備電視機、vcd、電腦、課桌椅等,實現“三電合一”(電視機、電腦、電話),把科技信息服務站建設成為楓木村培訓農民群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傳播農村種養科技知識,推進農村“三個文明”建設的服務平臺。
4、組織舉辦科技培訓班。充分發揮科技信息服務站的作用,組織舉辦3期以上農民培訓班。一期黨員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培訓班,兩期種養適用技術培訓班,要圍繞楓木村森林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桑蠶產業、畜禽水產等產業的發展舉辦培訓班,不斷提高老百姓的致富能力,使群眾真正獲得科技實惠。(12月底以前)
5、組織申報并實施《楓木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科技示范》項目,要按要求,向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申報項目材料,項目立項申批后,要認真組織實施,推動楓木村資源產業的形成和科學發展。(4月30日以前完成項目申報材料)
6、策劃包裝楓木村部和科技信息服務站。室內各項規章制度要充實內容、重新策劃、設計、上墻;制作楓木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圖片展板;科技信息服務站掛醒目的牌匾。
7、策劃建造宣傳窗。策劃建造一個長10米,高2.5米的宣傳窗,主要用于宣傳黨的農村方針政策以及楓木村社會主義農村建設取得的成效。
8、配合市鎮黨委、楓木村委抓兩委換屆選舉及其他工作。
9、做好總結匯報和宣傳。認真做好楓木村新農村建設試點的總結匯報工作,特別是總結好“1+1+1“結對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驗,爭取市日報社和市電視臺有幾篇報道。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局領導班子由韋乃偉副局長分管,具體由蘇為民同志抓落實,新農村建設指導員,每月下村20天以上。
為了加快我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切實保護耕地和改善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根據省、市、區新農村建設工作部署和國土資源部“萬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新農村為基礎,以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以土地整治復墾開發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為平臺,創新體制和機制,綜合利用相關政策,統一規劃,整合各類涉農資金,集中連片開墾農田,水、林、路、村、房綜合整治,優先農村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促進人口集中居住,產業集聚發展,農田規模經營,積極破解新農村建設和產業集聚區發展等用地難題,加快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推動我鎮統籌協調發展。
二、項目概況、建設任務和目標
(一)項目概況
項目區位于市渝水區鎮,涉及城坊村委、花堆村委、步橋村委、虹橋村委4個行政村,27個村小組。東到上新鐵路、南至加油站、西至上新公路、北至水北鎮。項目建設規模1000公頃,預算總投資2800萬元。項目建成后將新增耕地40公頃,新增耕地率4%。
(二)建設任務和目標
1、加強土地整理,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開展農田整治,對耕地、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進行整理復墾,在增加耕地的同時,建設高標準基本農田。集中連片推進土地平整和實現“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村成片”的社會主義農村新貌。
2、推進村莊整治,優化用地結構布局。依據村鎮體系規劃和新農村布局建設,適度調整撤并布局分散的自然村,合理開發利用騰退宅基地、村內廢棄地、空閑地,改造舊村、建設新村,形成農村人口向城鎮和中心村集中,產業向聚區集中,耕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的新農村格局。
3、完善設施配套,改善人居環境。通過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完善農村路網、供水、通電、通訊、廣播電視以及生產垃圾、污水收集和處理等基礎設施,健全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社會養老、商業網點等公共服務設施,推進清潔能源,改變農村“臟、亂、差”狀況,實現農村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
4、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村增收。積極引導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優化農業產業布局,推廣應用現代農業科技,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確保農民持續增收。
5、實現增減掛鉤,破解建設項目用地難題。土地綜合整治中的集體建設用地整理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在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有提高和城鄉建設用地總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按照“先減后增,增減平衡”的原則,把農村節約的建設用地指標,通過有償轉讓,調劑到產業集聚區和城鎮建設使用。
三、工作步驟
根據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及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結合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特點,此項工作分為前期準備、試點摸索和全面實施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前期準備階段。時間為2010年5月至10月底以前。
主要任務是成立土地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組建辦事機構。健全工作組織,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工作任務,召開動員大會,部署調查摸底,出臺相關政策。
第二階段為試點摸索階段。時間為2010年11月至12月。在全面調查摸底的基礎上,借鑒其他鄉鎮開展土地綜合整治方案,選擇一個村委班子戰斗力強,村民有積極性,整治規模有代表性,與有關涉農工程相結合的行政村作為土地綜合整治試點,為全面實施積累經驗。
第三階段為全面實施階段。時間為2011年1月至12月底。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因地制宜,全面開展并完成鎮土地綜合整治項目。
四、工作職責
1、成立鎮土地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成員:全體班子成員及鎮屬部門負責人,城坊、花堆、步橋、虹橋四個村委黨支部書記。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李桂福兼任辦公室主任。
2、土地綜合整治辦公室負責項目區的基本情況調查、土地權屬調查、集體經濟利益調整、項目的申報、立項、規劃審批、項目的批復、驗收、整合各項人力資源和社會資源、涉農部門力量、協調相關部門和項目實施等工作。
3、鼓勵支持群眾參與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對適合村民承擔
防護林、土地平整等工程可由當地村民委員會組織本集體村民進行施工,不再進入項目建設招標范圍,提高村民參與的積極性,增加群眾的收入,擴大村民受益渠道。
蕉香菌碩蔗甜蜜,綠水青山秀普林;滿目蔥蘢詩畫夢,紅樓廣廈放高吟。時正4月20日谷雨前一天下午的晚春時節,當一縷縷和煦的陽光詩畫著晚春和諧秀綠與生機勃勃的時候,我和廣西浦北縣財政局夏忠懇副局長一起到該局的新農村聯系點——張黃鎮普林村委會進行文藝采風。隨同這次采風的還有該局的駐村指導員蘇文等。為了搞好這次采風,該局的辦公室主任陳彪和副主任黃成新還安排車輛并且與普林村委的干部進行聯系。
我和夏副局長、蘇文指導員等驅車從浦北縣城出發,然后沿著山清水秀、如詩如畫的欽浦二級公路風馳電掣驅車南下。當小車到達該縣龍門鎮的時候,我們又改道沿浦北至張黃至泉水至合浦的二級公路南下繼續行進。當小車到達張黃鎮福山村委的時候,我們便往右轉九十度拐了一個大彎并且沿著福山至普林進村水泥公路繼續行進。沿進村公路大約跑了5公里的路程,我們便到達了采風目的地——張黃鎮普林村委。一路上,陽光燦爛,春和景明,天朗氣清,而且恰逢這一天晚上又是明月高照,真的是乾坤永定,日月同明。夏副局長都說咱們今天下午選對了一個好日子。
在很久以前,這里便有很多高大蒼古的原始紅椎林,紅椎林里山清水秀,流水潺潺,普度眾生,特別是紅椎林在陽光的普照下郁郁蔥蔥、星光閃爍,于是,久而久之,這里便稱為普林村。
畢竟東流去,醒眼看今朝。如今,一進入普林村委,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道路兩旁新樓林立,四面八方山清水秀,高大茂密的紅椎林郁郁蔥蔥,其中山中的一棵直徑半米大的紅椎王更是讓人大開眼界。這里的空氣特別的清新,富氧吧含量特別高,給人以一種賞心悅目和心曠神怡的感覺。特別是在公路兩旁,一棵高大的木棉樹正在遲遲地開出姹紫嫣紅的鮮花,讓人仿佛感覺到遲到的春天更加迷人的氣息,很有“人間四月芳菲盡,山里木棉始盛開”的真切感覺。村道旁邊,一枝紅彤彤而十分美麗的三角梅仿佛讓人走進了綠色花園的世外桃源的神仙境界;一棵高大蒼古和爬滿藤蔓的木菠蘿樹已經吐出了綠油油的新芽和枝葉。村委會對面的一座高大的斜塘嶺蓊蓊郁郁,綠水青山,鳥語花香;嶺下斜塘江秀水潺潺,鳳尾竹彎彎,如詩如畫,那斜塘嶺就像一只活生生的大山兔正在那里甜蜜蜜地吃草而時而蹦蹦跳跳,嶺上那密匝匝的紅椎林綠吐新葉,花期正是,那嫩白、米黃、淡紅、綠青,五顏六色競晚春,就像一幅立體的彩色攝影,真有著一番不可言狀的美妙情趣。特別是村頭那棵一樹成林的高大千年古榕樹虬枝蔽日,龍須盤根,就如該村的一立體大盤景和一道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的靚麗風景線。正如詩云:
青山綠水藏新樓,群眾小康爭上游。
五保新村和綠韻,黌園花苑志今酬。
在普林村委會議室里,該村的黨支部書記吳恒明、村委會主任寧傳明接待了我們。村委會主任寧傳明還向我們介紹了該村的基本情況:“普林村委位于五皇山腳下的東南方向,全村有23個自然村,有黨員70人,村委會干部4人,有農戶730多戶共3200多人口……”
為了徹底改變該村的貧困落后的面貌,該縣財政局局長譚日欽同志親自帶領局領導班子成員和駐村指導員深入該村委進行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并且幫助該村制定村黨支部、村委會工作計劃和長遠發展規劃,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而引進項目,引進資金,引進人才,親自拍板從資金、人力、物力上給予該村最大的支持和幫助,同時該縣財政局還在普林村委建立10戶結對幫扶致富示范聯系戶,為群眾提供致富信息,提出致富點子,與群眾結交朋友和建立服務聯系,從而為該村徹底改變落后面貌而起到了舉足輕重的領頭作用。
真的想不到,前幾年,這里曾經是張黃鎮交通閉塞和比較貧困落后的后進村,因此,這里曾經流傳著這樣順口溜:“擔柴賣草苦心酸,山區落后普林村;道路坎坷村閉塞,泥房低矮窮人多;群眾思想真落后,村委后進?;拢 钡呢毨浜蟠?。近幾年來,該村黨支部、村委會在新的領導班子吳恒明、寧傳明等人的帶領下,特別是在該縣財政局的幫扶下,該村終于摔掉了落后的帽子,并且發生了七大變化:
一是該村村委會辦公設施有了新的變化:該縣財政局在資金比較緊張的前提下,撥出???。5萬元支持該村委會,幫助籌集資金建了兩層辦公樓,并且已經批搪裝修,添置了臺、凳、椅等辦公用品,從而大大改善了該村委會的辦公條件,村委會的面貌也從根本上發生了根本變化。
二是該村的學校建設有了新的變化:如今,進入該村委會,最氣派的便是學校的建筑。在該村委會的左邊,方正的學校校門上的四個“普林小學”的金銅大字特別的耀眼奪目,學校里面已經變得寬敞如花園似的,很有學校教育培養人才的樣子。為了把學校辦好,該縣財政局還協調村委會和學校籌集資金完善學校的硬件基礎建設設施,并且撥出???。5萬多元和發動外出老板宋錫偉、宋傳夫等捐資建設學校的門樓和燈光球場,從而使普林小學的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學校的環境和硬件設施有了明顯的改善。
三是該村的水利建設有了新的變化: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為了搞好該村的農業基礎建設,該縣財政局和村委會爭取市、縣水利部門的大力支持,于去冬今春投入50多萬在該村的農田建了2000多米長的水利工程,從而根本改變了該村的水利基礎設施面貌,為農業的豐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是該村的村容村貌有了新的變化:近年來,該村通過實施組織勞動力外出務工、發展種養和保護紅椎林采摘紅椎菌等項目,從而使該村的干部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改善,該村的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同時,該縣財政局和村委會還發動群眾籌集資金19多萬元建設村自來水工程,從而改善和提高了村委會干部群眾的生活條件,吃水自來化的愿望得到根本實現。如今,該村70%以上的農戶都建起了鋼筋水泥結構的新樓房,村委會開通了閉路電視和電腦線路,99%以上的農戶都安裝了閉路電視,有50多戶還安裝了電腦。
五是該村的五保戶公益事業有了新的變化:為了搞好村委會的慈善公益事業,該縣財政局和村委會努力爭取上級民政等部門的重視支持,在村委會的附近投資5萬多元建起了村委會的五保村,把該村的五保戶統一集中到五保村進行集體供養,從而根本樹立了村委會的形象和威信,村委會的公益事業有了明顯的變化。
六是該村的黨員干部群眾思想覺悟有了新的變化:近年來,村黨支部、村委會通過開展創先爭優等一系列活動,帶領黨員干部群眾認真樹立健康文明和遵紀守法的意識,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從而使該村的黨員干部群眾思想覺悟有了新的變化和明顯的提高。例如:該村的椪田角自然村的干部群眾自發組織群眾修通西村至茶田的兩公里的民路和籌資一萬多元建了一座水泥結構橋梁。
七是農業生產的經營方式有了新的變化:近年來,該村帶領群眾科學種植,全村400多戶群眾種植香蕉700多畝、甘蔗100多畝,不少的干部群眾種植香蕉、甘蔗發了財,300多戶建起了香蕉樓和甘蔗樓。同時,該村還發動群眾利用該村3000多畝的紅椎林資源發展采摘名貴山珍市場上賣300多元一斤的天然生態綠色食品——紅椎菌。制定《村規民約》嚴格保護天然紅椎林。這個項目既可以保護森林,不用施肥管理和投入,又可以每年采摘三趟紅椎菌增加農民收入,是一舉兩得的好事情。目前,該村有400多戶的群眾從事采摘紅椎菌,而且不少群眾還在紅椎菌項目上發了財。如該村有夏忠梅、陸大文、陳家蓮等10多戶采摘紅椎菌收入在10萬元以上,因此家家建起了紅椎樓。同時,該村還協助鎮林業站收購紅椎子發展紅椎林苗圃場,并且繼續鞏固200多畝的竹場作為村委會的集體經濟收入。如今,“一村三品”是該村農業生產的特色和真實寫照。
在該縣財政局、張黃鎮黨委、政府和村委會的上下融洽、干部群眾同心同德齊努力下,該村委會出現了七大的變化,并且形成了“以黨支部、村委會為核心,以黨員干部為載體,以創先爭優活動為重點,以發展村委會公益事業為帶動,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為根本,以種植香蕉、甘蔗和采摘紅椎菌為基礎,以組織勞動力外出務工為關鍵,以科教興村為抓手,以依法治村為根本”的工作格局。如今,該村又流傳著這樣皆大歡喜的順口溜:“面貌大變普林村,小車摩托村過村;新樓滿目村賽富,家家娶妻皆喜歡;手機電腦囊信息,現代文明看大觀;干群思想大改變,小康幸福抱金磚!”
要致富,先修路。如今,該村黨支部、村委會決心下一步的工作重點主要是修鋪福山至普林村委會的進村水泥公路,并且現在已經密鑼緊鼓地進行中……
看普林村前斜塘嶺紅椎林郁郁蔥蔥,四面八方群山簇擁,藏龍臥虎,山舞綠龍。于是,一股詩情畫意便油然而生,靈感飛來即又得詩一首:
斜塘嶺下的普林朝暉
是斜塘嶺上紅椎林里的層層新綠,
喚醒了青山綠水共為鄰的晚春時節!
是鳥語花香的迷戀,
激情了人間四月春暖花開的歲月!
是鷓鴣啼曉紅菌美人撐紅傘,
把希望的肥沃翩翩起舞紅彤彤,
把天下食客紛至沓來迷醉山珍!
是竹翠松青的綠色世界,
把世外桃源的續篇寫就;
是蔗林的甜蜜,
甜蜜出芝麻開花節節小康!
是蕉林里的美人把盞,
把彎彎的月亮怡夢陶醉,
把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收藏;
是校園里的書聲瑯瑯,
瑯瑯出了百年樹人得芳蹤!
是棟棟紅樓廣廈迎旭日,
把杜甫廣廈萬間今圓夢!
是老有所養的中華美德,
把人間的紅燭金心點燃;
是也掃他人瓦上霜的理念,
把天下仁義禮智信的金光大道鋪就;
是斜塘嶺下的普林朝暉,
把人間的心堂照亮!
采風即將結束時,村干部和夏副局長叫我寫一幅字掛在村委會辦公室,于是,我即興填了一首詞《江城子。普林新村》并且即興揮毫潑墨:
青山綠水看普林,
畫詩吟,
節高新,
后進爭先,
綠蔭舞麒麟。
滿目新樓迎旭日,
鶴翔馨,
小康欣。
五皇山下得詩鑫,
韻和心,
鳳鳴音,
椎海蕉林,
生態野菌金。
后起直追黌苑秀,
黨員領導干部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是深化創先爭優活動的有效載體,是我區農村基層工作的一大創舉。認識到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尤其在當前形勢下,農業發展、農村富裕、農民增收事關全局,做好“三農”工作,是貫徹落實十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實現全區三年目標任務的前提和基礎。
(一)深入了解村情民情,為駐村開展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面對陌生工作環境,要想駕馭農村工作,成為行家里手,我認為一切得從零開始,從村情實際出發,從群眾所需、所盼、所想出發。為了做到盡快轉換角色,熟悉工作環境,我堅持做到“三勤”:一是勤于學習,增進溝通。撲下身子從實踐中學、放下架子從群眾中學、靜下心來跟村干部學,做到多交流、勤溝通。二是勤于調研,熟悉村情。入村初始,我堅持進村入戶開展調查研究,詳細了解困難群眾的基本情況,摸清村情民意,弄清村民們目前急需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在通過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村的實際,與村“兩委”班子一起克難攻堅,解決村民一些實際困難。三是勤于鍛煉,積累經驗。為盡快認知、熟悉和掌握農村基層工作經驗,通過調研,我與村“兩委”成員一起,制定工作計劃,著力改善村基礎設施建設。
1、____村位于____鎮東北部,距離圩鎮2公里,209國道從村邊蜿蜒而過,轄朝南屯、同昌屯、龍慶屯、大嶺屯、田心屯、瓦窯屯等6個自然屯13個村民小組,人口3300人。朝南屯有1329多人,同昌屯有551多人,龍慶屯有675多人,大嶺屯有225人,田心屯有240人,瓦窯屯235人。全村耕地面積2160畝。其中水田約1000畝,旱地約800畝。經濟上該村“多元”養殖業活躍,走的是一條以養豬業、養兔、養鴿為主,其他養殖業全面發展的新路子。外出務工人口約500人,占全村人口的15%。
2、____村抓住新農村建設和被列為廣西第三批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點(村)契機,依托本村區位優勢,以“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多元”養殖業發展,形成了以養豬業、養兔為主,其他養殖業競相發展的良好勢頭。目前該村有生豬存欄2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20多家,生豬存欄2萬多頭,年出欄3萬多頭,占全鎮生豬存欄總數的1/4以上,200只規模以上的養兔場3家,此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養鴿場、養鴨場、養雞場等,逐漸形成一個以養豬業為主,其他養殖業為輔的多元發展養殖專業村。每年為農民增收達300多萬元,當年該村人均純收入達8000多元,率先趕超全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3、____村大嶺屯是我市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該屯有45戶,人口250多人。全屯以養豬業為主要特色產業,生豬養殖已成為該屯群眾經濟收入的一個新亮點。全村現有規模養豬場3個,生豬存欄6000多頭,年經濟純收入達60多萬元。近年來,該屯積極打造“園林特色”新農村,加強“三清三改”,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共籌集150多萬元資金修建了村中“一環路”和二環路”,村中主、支干道硬化率達90%以上;投資30多萬元建設屯級文化活動室,并修建了村青年小公園;村民自籌資金18萬元建設村前三面光水利引水工程和渠道清淤工程;全屯沼氣池入戶率達100%,80%以上農戶完成改水改廁工程,群眾生產生活和文化娛樂活動條件明顯改善。該屯還投資100多萬元建設了一個新農村建設聯合產業園,集生豬養殖、飼料加工和果樹種植為一體,實現了生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同步推進的目標。大嶺屯屯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現每年屯級收入僅種養殖就達到了3萬多元。屯里先后成立了村民領導小組辦公室、新村建設辦公室、畜牧業產產供銷聯合會、養豬專業合作社和老人慈善基金會等,使得屯中的管理更加規范化、民主化。該屯創建的養老慈善基金會,70歲以上的老人每個月可享受到60元錢的生活補助,逢年過節還發放慰問品等。目前,____村大嶺屯管理民主,鄉風文明,產業特色明顯,已成為____區新農村建設一大亮點。
(二)加強城鄉清潔衛生,一是廣泛宣傳發動,提高村民的環境衛生意識。二是動員全村老少,每家每戶把房前屋后打掃整理好。發動群眾清理村中垃圾,大力整治村中臟、亂、差現象。三是通過制定村規村民約規范豬、牛糞堆放,村內及村周邊一公里以內嚴禁露天堆放豬、牛糞。第四,要有吃苦耐勞精神;第五,要做好打持久戰的心里準備,將此項活動長期進行下去。在此基礎上,引導各家各戶在屋前屋后及可種樹的山坡種植果樹、經濟林,既綠化、美化村屯,又能在不久的將來增加農民群眾的收入。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凝聚班子合力。
一是作為第一書記,我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借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引導村“兩委”干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桿定位,高標準落實。不斷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規范開好“”,制定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加強班子團結,增強組織的戰斗力。堅持與村黨員干部一道學習政策法規,探討農村科技,謀劃
發展出路。讓群眾對村“兩委”班子有了理解、信認和支持上的轉變,村班子新形象日漸形成,整體戰斗力明顯增強。二是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通過采取“合作社+黨支部”的形式,本著發展壯大合作社經濟的前提,相信黨支部一定能夠引導、保障、協調、服務好合作社,發揮好黨支部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生態發展等方面的多項功能,對合作社重大生產經營項目提出指導性意見,把合作社經濟做大做強。從而能夠實現支部幫合作,農民實惠多,形成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提升農村黨建水平的雙贏局面。
自掛任第一書記以來,通過自己堅持不懈的努力,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離組織的要求和群眾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現在:引導農村產業發展的思路還需開拓,跑項爭資力度還要加強,農村落后基礎設施亟待解決等。
一、村容村貌與環境衛生: 發動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留守在村里的婦女、兒童和老人要立即行動起來,高度重視,投入到“美麗____·清潔鄉村”活動中,要發揮“主人翁”精神,共建美好家園。
二、發展教育方面:“兩基”迎國檢是當前我市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市各級政府及各部門正在努力抓緊抓好此項工作,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
三、制定新農村建設規劃:在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本村的實際,與村黨支部、村委及群眾一起制定出符合本村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
四、鄉風文明建設方面: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導農民學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表達訴求和維護自身的合法。
一、在思想上重視創建,把村莊環境整治和創建工作相結合
通過學習創建標準,我們村里一班人充分認識到,創建省級文明村是一項改善投資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發展村級經濟,推動全村和諧發展的系統工程,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村黨總支、村委會一班人始終把創建工作放在首位,制定了創建工作計劃,成立了領導小組,做到各項創建同規劃、同實施、同檢查、同考核,從而保證了各項措施的落實。
村民既是文明創建的受益者,也是參與者。創建工作需要他們不斷增強責任意識,主動參與、積極配合,大力宣傳創建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理念,正確處理長效管理和集中管理的定位。
二、組織上保證創建,做到領導到位、責任明確,運作規范
切實加強文明創建的組織領導,每月召開工作會議,及時調整充實村級組織,村創建辦的主導、組織和協調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及時成立了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從而形成了強有力的創建組織網絡。具體負責日常事務,配備了10名專兼職人員。同時建立調整了健康教育、環境食品衛生、法制教育、環境保護、治調組織、公共場所及飲用水衛生、經濟建設、社區衛生和資料等9個專業性小組,強化對各項工作的指導和落實力度,村創建辦多次召開創建領導小組成員擴大會議,強化標準意識,明確目標任務,并抽調工作骨干充實創建工作班子,保證了創建工作的有序開展,高效運作。同時按照創建計劃要求,建立領導干部分工負責,做到責任到人、考核明確、聯績獎懲。
三、措施上加快創建,做到主動進位,狠抓落實,提升層次
(一)廣泛開展創建教育,居民素質日益提高。我們主動建立健全育教網絡,建立了創建領導小組,配備專(兼)職人員。切實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遠程教育平臺,固定宣傳欄和集中宣傳等多種形式,開展文明教育宣傳,廣泛普及科學衛生知識。每個村民小組有兼職教員,組織學習、宣傳。我村積極開展“農民健康教育行動”,健康知識入戶率達90%以上;同時積極開展文明創建活動,通過評“三戶”增強村民文明創建意識,全村文明戶達80%以上。
(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村容環境更加優美。我們本著“不求最大,但求最優最美”的指導思想,聘請規劃設計院編制詳細規劃,對功能分區、空間布局、公共設施、人文景觀進行了統籌安排。加強對村交通秩序和戶外廣告等村容秩序管理,實行集中整治,無亂搭、亂建、亂停、亂放等現象,對個別違章建筑堅決給予拆除,保證村莊建設的整齊。強化村莊環境衛生管理,進一步提高全村的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強建筑施工管理,定期檢查各施工單位,建筑單位全部設立施工圍墻(隔離護欄)和安全防護網,所有建材按指定地點堆放,無亂堆現象,堅持做到衛生、文明施工。
(三)圍繞工作重點,開展重點整治
1、編制村莊建設規劃。按照規劃先行、嚴格審批、建設有序、村容美觀的要求,我們委托泰州規劃設計院XX分院編制了《XX市XX鎮XX村新村建設規劃》,該規劃根據本村實際情況,遵循生產生活統籌安排,經濟與文化并重并舉,人與自認趨向和諧,節約與集約相輔相成的原則,實施了村莊建設規劃的編制,形成居住向小高層公寓、工業向園區的顯示理念,通過規劃控制,逐步衰減村莊原有住宅區組團數量,以提高基礎設施投資效率,方便村民生活。依托現有自然環境和水系,形成由南向北依次為村莊入口、濱河綠地景觀點。在小區中設置公共服務中心、農民休閑廣場,實施河道橋梁駁岸、綠化建設,以替身村景觀形象,此規劃已經XX鎮人民政府批準實施。
2、清理村莊生產生活垃圾。按照村容整潔、人居舒心、規范管理、長效受益的要求對村莊的生產生活垃圾進行了全面的清理,本村清理了各種雜物及生活垃圾1700多噸,并投資了24萬元,在各條街道放置了120只垃圾箱,新建了10座垃圾池,成立了由13人組成的專職保潔隊伍,實施道路保潔及河面打撈漂浮物的長效管理,簽訂好承包責任制,做到了垃圾集中傾倒及時清運,達到日日清,清運率100%。大力提倡使用太陽能和液化氣等清潔能源,實現嚴格的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制。
3、大力推進改廁。按照文明、衛生、科學的要求,加快戶廁改造力度,對露天糞缸進行整治取締。一是新建了80座衛生戶廁,實現糞坑封閉化和三格化無公害處理,改廁率90%以上;二是投資了28萬元,新建景觀、水沖式無害公測5座,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改善了衛生環境。
4、整治村莊河溝。按照“三清一建”要求(即清淤泥、浚深河道、疏浚水系、改善水質;清除水面水生植物,清除雜草,改善環境,建立長效管理制度,鞏固整治成果),對村莊四周河道全面進行了整治。權年整治疏浚村莊河道8條,土方4000方,并投入資金168萬元建設河道駁岸1860米。達到水系暢通,水面清潔,環境優美的要求。全村改水率達100%。
5、加快村莊綠化和田園綠化。按照綠化覆蓋率的要求,制訂村莊綠化規劃方案。一是投入資金36萬元,建成生態果園58畝和35畝景觀林;二是對村莊主干道兩側,沿河隙地全部實行了綠化,栽有各類樹木8000株,建好四角廣場,綠化率達25%,圩堤綠化率達100%。
(四)抓好綜合治理,堅持群防群治。維護村民利益,維護社會治安穩定是首要任務,我們能堅持把綜合治理工作放在首位,著重加大投資。村成立了五人的輔警隊伍,夜間在本村范圍內巡邏,對外來人員全部情況量化在冊,掌握好資料。村干部輪流值班,對群眾來訪隨時接待,對矛盾糾紛及時解決,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對實在解決不了的主動與上級主管部門聯系,請他們幫助解決,幾年來未發生越級上訪和惡性事故發生。
四、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意識,不斷推進村級各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