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顯示器調查報告

顯示器調查報告

時間:2022-04-14 21:50:4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顯示器調查報告,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飛利浦始于1891年,第一款產品從一只小小的碳絲燈泡開始。在接下來的百年里,X射線、收音機、電視機、集成電路、CD、DVD相繼在飛利浦誕生,見證了現代化工業發展的歷程。飛利浦顯示器作為飛利浦大家庭中的一員,同樣也見證了PC產業的起步和騰飛。1996年,飛利浦顯示器在蘇州建立了第一家工廠開始了在內地市場的耕耘。15年過去了,飛利浦顯示器始終是用戶心目中的首選品牌,這也是風云更替的顯示器市場中難得的一棵常青樹。

上世紀90年代初,因為關稅保護的原因,進口品牌價格昂貴,消費者接受度低。但作為較早進入內地的外資品牌,飛利浦已經在市場上有了一定的份額,為今后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飛利浦顯示器在市場上的火爆,是1996年飛利浦蘇州顯示器工廠建立以后。”飛利浦顯示器產品經理陳翔先生回憶到。外資企業在國內建廠后,會在國內市場有一些內銷配額,價格競爭力提高后的飛利浦顯示器憑借過硬的品質和品牌優勢,在市場上迅速走紅。飛利浦顯示器市場總監蘇森榮先生在回憶這段美好的時光時說到:“飛利浦顯示器獲得了用戶的青睞,屢創佳績,經銷商排著隊搶貨,用戶的需求也獲得了很好的滿足。”飛利浦顯亮系列107S也成為當時市場上點名率最高的型號,一個月銷量突破10萬臺,屢屢刷新單一型號單月銷售紀錄。

在CRT時代,進入顯示器領域需要技術的積累,還有很多專利壁壘,再加上顯像管的垂直供應策略,外資品牌顯示器在技術上的優勢很明顯。所以,飛利浦顯示器獲得成功的原因除了品牌號召力,還依靠飛利浦的技術積累和全球顯像管的資源。當年,飛利浦顯示器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中,有多數國家銷量排名第一及前三。

進入LCD時代后,顯示器市場開始洗牌。LCD面板的同質化嚴重,再加上LCD的組裝簡單,很多有價格優勢的品牌在此時異軍突起。當市場發生轉變的時候,飛利浦始終堅持以消費者需要為核心,根據消費者購買力、購買習慣和文化層次、地位等的不同,開發出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產品,以盡可能地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以保證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引領潮流。

在LED背光技術時代,飛利浦顯示器通過卓越的產品布局和價格策略,致力于LED背光產品的普及,搶先占領市場。從2009年飛利浦率先將LED背光技術應用于19英寸顯示器上開始,也拉開了LED背光技術的普及序幕。隨后,飛利浦迅速推出了2cm、1.48cm和1.29cm三大系列的超薄LED背光顯示器,引發了消費者的極大關注,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場表現。今年初,飛利浦再次推出了被譽為“有史以來最美飛利浦顯示器”之稱的摩登Moda超薄系列顯示器,擁有圓潤一體成形鋁鑄底座,摩登雙色鏡面外觀和優美的設計。Moda系列顯示器是摩登與工藝的結合,堪稱藝術精品,_上市便在市場上走紅。

在眾多的顯示器品牌中,飛利浦一直堅持賦予顯示器新的特性,引領顯示器行業的發展。蘇森榮先生說:“基利浦‘精于心,簡于形’的品牌理念,在顯示器領域,我們始終秉持摩登、纖薄、健康、環保的研發方向。”2009年,飛利浦推出了睿藍光波(Lightframe)技術,并應用到旗艦系列X產品線的220X1上,經實驗證明該技術能有效緩減視覺疲勞,―上市便成為市場上當之無愧的明星機型,獲得了眾多媒體的“年度創新”、“年度最佳顯示器”、“年度最佳設計顯示器”和“綠色產品”等獎項。而在綠色環保方面,飛利浦顯示器獨創了革命性的睿動光感(PowerSensor)技術,內置“人體感應器”,通過傳輸和接收無線信號來確定用戶是否就位,并在用戶離開時自動降低亮度,從而節省70%~80%的能耗。睿動光感技術現今已經應用到飛利浦專業型P系列和高性能面板的睿屏IPS系列的多款產品上。此外,飛利浦的首款27英寸主動快門式3D顯示器273G3DH也將上市,擁有120Hz倍頻顯示技術、主動式3D快門眼鏡和多路HDMI全高清輸入!這些獨有的技術創新,是對飛利浦產品設計理念的最好詮釋。

在飛利浦顯示器團隊的不懈努力下,通過細分市場、技術創新、設計創新、服務升級等,銷量進入市場前三。據IDC調查報告,飛利浦顯示器在中國的市占率從2009年第二季的6.8%,以每年高達40%的速度快速成長,2011年7月份飛利浦顯示器的市場占有率已經超過15%,鞏固了市場前三的地位。而這些成績的取得,都得益利浦顯示器在技術和創新上的突破。在創新精神的引領下,飛利浦顯示器正邁向新的征程。

第2篇

日前,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bank在一項針對顯示行業從業人員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未來OLED技術最具潛力的商業應用將是筆記本電腦,其次依次是手機、電視與顯示器。

1979年中國臺灣省科學家鄧青云在柯達實驗室無意中發現了具有發光特性的有機材料OLED,之后OLED技術就一直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最有力競爭者,獲得業界及消費者的廣泛關注。有數據顯示, OLED目前的發展很快,每年約以200%的速度在增加,介入新型OLED研發的公司已超過85家,專家預計,未來OLED的市場將不斷擴大,將有可能在許多應用領域擠占LCD的市場。

OLED還是LCD

OLED又稱“有機發光二極管”, OLED顯示技術與傳統的LCD顯示方式不同,它無需背光燈,采用非常薄的有機材料涂層和玻璃基板,當有電流通過時,這些有機材料就會發光。與LCD相比,OLED更為明亮、對比度更高、同時電能消耗更少、反應時間更短,具有更薄、更輕、可卷曲、響應快、視角廣、溫度范圍廣、色彩豐富及功耗低等優點。業內人士介紹說:“OLED的視角一般可達到160度,從側面看也不會失真;OLED只有需要點亮的單元才加電,并且電壓較低,所以更加省電;而且OLED制造工藝簡單,量產時的成本要比液晶節省20%。”因而OLED顯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輕更薄,可視角度更大,并且能夠顯著節省電能。而且OLED的重量比液晶輕得多,理想狀態下的厚度只有不到1mm。對于電視和便攜式電子設備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多數的OLED產品主要應用于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和手機,主要集中在2.2英寸到2.4英寸屏幕領域,部分相關廠商已將其擴展到2.8英寸至3.2英寸領域。有跡象表明,未來幾年大尺寸OLED也將正式進入市場,目前Sony已經了號稱“比信用卡更薄”的0.3mm 11英寸、27英寸OLED產品;三星預計于2009年14英寸、15英寸及21英寸OLED顯示器,2010年推出42英寸OLED電視,并在CES上展出了其40英寸OLED原型機,有消息指出,三星 SDI 顯示器事業部門副總Woo-Jong Lee 表示,到2009 或 2010 年,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和屏幕都有望使用OLED;日本廠商住友化工也宣布,將從2009年起生產HDTV用40英寸OLED面板,采用該類面板的電視會在2009或是2010年上市。

越來越多的廠商正在進入大尺寸OLED領域,有預測機構指出,OLED面板將在未來兩年內逐漸成為市場的主導,價格也將進一步下降。未來OLED營收將會大幅成長,30英寸OLED電視將于2009年問世,2011年OLED將擴大到30英寸以上產品。未來的液晶電視將越來越多地采用OLED面板,預計2009年這一市場的規模為300萬片, 2010年將提升到600萬片。

中國的OLED機遇

作為21世紀發展最為迅猛的產業之一,OLED已成為國內、外眾多企業關注的焦點。根據顯示產業領域專業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的分析,今后五至十年是 OLED技術走向成熟和市場需求開始快速增長的階段。目前,三星、LG、 Sony等國外企業及國內的30多家高校和研究所正從事OLED的研究與開發工作。研究表明,2004~2010年全球OLED市場復合年增率為751%,2010年全球OLED市場規模將達到40億美元。

過去,中國家電行業更關注眼前技術,在平板顯示時代迅速到來時,由于技術缺失錯過了提前切入市場的良機。目前,全球OLED產業都處于萌芽期,中國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生產的大國,面對CRT產業萎縮、LCD產業落后于人的被動局面,下一代新型顯示器OLED代表著目前平板顯示技術的又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將成為中國發展平板顯示產業的一個重要機遇。而中國又是全球重要的OLED需求市場,OLED在國內消費電子產品如手機、MP3、數碼相機、PDA等產品上有著廣闊的需求,有數據顯示,2003~2007年國內手機、MP3的產量分別占了全球產量的47%和88.5%,因此及早切入市場對我國OLED產業的培育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來自“2008中國有機發光顯示行業大會”的消息顯示,中國內地第一條OLED大規模生產線將于今年10月在昆山投產。四川長虹投資的OLED生產線今年也已動工,計劃明年一季度建成投產,形成年產1200萬片OLED顯示屏的生產能力。

OLED仍需奮起

世界上首款OLED顯示屏在1999年推出后,業界一直預測OLED會成為平板顯示屏領域的佼佼者,甚至成為LCD顯示屏殺手,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將來技術更優秀的OLED會取代LCD,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開始使用OLED,OLED也一直在拓展其應用領域。

然而OLED的發展似乎一直沒有達到業界的期望。現在OLED對LCD的挑戰還只局限在小型產品顯示屏方面,因為對于小型產品以及手機來說,OLED的使用壽命足夠長,許多OLED生產商和行業分析對OLED在這些領域的應用都感到樂觀。但分析人士認為,在短期內,OLED還不會成為筆記本電腦或電視的主流顯示技術。這主要是因為OLED技術還存在使用壽命短、屏幕大型化難等缺陷。目前,OLED的壽命只能達到5000小時,而液晶電視的壽命可達5萬小時,OLED顯示屏成本約為相同尺寸LCD顯示屏的1.5倍。

第3篇

在顯示領域中,一共有兩條線在發展,一條線的發展是輕薄、易用。從CRT技術到平板技術到超薄LED、OLED的技術過渡,代表著在個人消費顯示領域的技術發展。

而另外一條主線的發展則是從黑白-彩色-高清-3D立體顯示。彩色代替黑白是一次顯示技術革命,此后的顯示技術將會圍繞3D顯示技術為主線。3D技術革命已經到來,3D影像技術將是追求還原真實的關鍵。

眼鏡里的3D世界

在真實世界中,人眼看到的都是真實的場景,而人眼能看到真實的立體場景的原因是雙眼視差,即左右眼看到的圖像稍有差異。我們以往看見的都是利用二維的顯示技術展示真實的三維立體場景,現在運用高科技的手段模擬人的雙眼,通過3D立體顯示技術達到還原真實影像的目的。

現在的3D顯示技術,最普及的就是需要佩戴3D眼鏡來獲得3D效果的顯示技術,最為人所知的應用就是阿凡達這種3D電影了,而依照原理的不同,3D眼鏡可以分為4類,紅綠眼鏡、偏光眼鏡、快門式眼鏡以及頭盔式眼鏡。

其中紅綠式眼鏡原理最為簡單,因為紅綠光具有不同光波長,紅綠眼鏡可過濾出不同顏色的影像,左右眼就會分別接收到略有差異的畫面,最后由大腦合成至立體影像。可以說,一個上課有認真聽講的中學生就可以自制,但擁有如此低的成本,也不可避免的造成其只能看到灰階或單一色調的畫面,且對人眼傷害大,因此3D顯示想要普及,靠紅綠式眼鏡原理無疑是不現實的。

相比較于,看一會就會頭暈的紅綠式眼鏡來說,偏光式眼鏡的表現就好的多了,偏光式眼鏡鏡片由水平及垂直的偏光鏡片組成,通過偏光眼鏡,左右眼可分別接收到不同偏振光線所組成的影像,從而達到3D效果。但因為采用的是類似小孔成像的原理,所以偏光式鏡片因為大量光源被浪費,只有極少數光透過“小孔”到達人眼,因此會有顯示亮度低的缺陷。這對于已經習慣于各種高清視頻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不可接受的。

在目前需要3D眼鏡輔助的顯示技術中,內容資源相對最豐富的當屬快門式技術,快門式主要通過提高畫面的刷新率(至少120Hz)實現3D效果,通過液晶開關技術遮擋左眼和右眼,用時序方法讓左右眼交替看到不同影像。但一來快門眼鏡的價格仍然無法達到普及的水平,另外在其光線充足的環境中會產生嚴重閃爍感,而光線不足時眼睛又容易產生疲勞,總之對眼睛的負擔仍然不小。

另外一種,目前可以算是顯示效果最好,但也最不普及化的就是頭盔式的3D顯示器,這種顯示器是在眼鏡上做兩個屏幕分別給左右眼觀看不同影像以在腦中合成立體圖像,雖然相比較以上三種3D眼鏡,其顯示效果要好、也不易造成使用者頭暈的現象,但其高昂的成本以及笨重的體積幾乎令所有人對其望而卻步。

當然,需要眼鏡中的3D顯示技術還是有著諸如不方便、不衛生等共同的缺陷,目前的3D眼鏡市場并沒有一個評判質量的統一標準,也是造成其質量參差不齊的原因之一。

真實的世界,身邊的裸眼3D

實際上,裸眼3D技術盡管應用還未普及,但相關技術也早已日趨成熟,目前比較主流的就有三種裸眼3D顯示技術。

狹縫光柵式也叫視障光柵式,包括物理式狹縫 和液晶式狹縫,其最基本的原理均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通過光柵遮擋的技術實現立體成像。在屏幕表面設置稱為“視障光柵”的縱向柵欄狀光學屏障來控制光線行進方向,讓左右兩眼接受不同影像產生視差達成立體顯示效果,雖然這種技術制造簡單,較易實現,但其因亮度損失高會導致清晰度較低的缺點。

相比較而言,柱狀透鏡式技術則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實現立體成像效。通過在屏幕表面設置的圓柱狀凸透鏡薄膜,透過透鏡折射來控制光線行進方向,讓左右兩眼接受不同影像產生視差呈現立體效果,與狹縫光柵技術相比,使用這種技術幾乎沒有屏幕亮度的損失。

指向式背光技術能夠在不影響分辨率、透光度以及既有架構的條件下,完美呈現裸眼3D顯示,其通過使用兩組LED,配合快速反應的LCD面板和驅動方法,讓3D內容以排序方式進入觀看者的左右眼互換影像產生視差,進而讓人眼感受到3D效果。但是這項技術目前仍不夠成熟,其產生的影響精度較差,而且只能在尺寸較小的屏幕上使用。

觀看3D影像盡管能還原給我們與現實最一致的情景,但有用戶偶爾會反應出現重影、疲勞、暈眩、甚至惡心等癥狀,這種現象并非像“暈車”“暈船”等現象一樣是天生且無法克服的,現在出現的所謂“暈3D”現象僅僅是因為使用了一些容易導致人體不適的3D顯示技術或設備所致,只需使用更加完善的顯示技術就可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現在3D影像在觀看時會出現以上不適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影像在采集、加工的過程中除了表現視差以外,并沒有針對視差進行專門的影像處理,而是依然采用傳統的2D圖形影像理論來加工影像,所以長時間觀看就會引起“不舒服”的感覺,比如如果仍然采取2D圖形理論來制作3D影像就很容易產生不合理的構圖,從而讓人眼產生不適,近大遠小的視覺規律我們都知道,遠處的景物看上去相對較小,近處的景物看上去相對較大,而當我們看到的影像的構圖與此規律恰恰相反時,觀看時就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不用懷疑,當由2D向3D轉換時,出現這種錯誤盡管并不常見,但也并非沒有。另外,如果視覺焦點變化過快也會導致我們產生頭暈、惡心的癥狀,當一物體在我們眼前快速前后、左右移動時,觀看物體的焦點快速的變化,眼部肌肉需要快速收縮以捕捉焦點,這時就容易產生視覺疲勞等不適感。當制作3D內容時如果未將雙眼視差的大小掌握好,造成視差過大,就會直接導致顯示重影,圖像模糊失去立體感。所以,3D并不是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是不合理的3D導致的以上的問題。

裸眼3D,筆記本電腦是捷徑?

DisplaySearch于2010年1月的《3D顯示器技術&市場調查報告》上預測:3D顯示器供貨量將由2008年的70萬臺增長到2018年的1億9600萬臺。3D顯示器供貨金額將由2008年的9億200萬美元,經過10年快速增長,在2018年達到220億美元。其中3D筆記本的供貨量約為1770萬部 。

CES2011期間,東芝展示了擁有裸眼3D功能的筆記本電腦。這是極少觀眾需要排隊觀看的產品,它的最大特色是可以自動追蹤使用者面部以及眼睛的運動,以便實現多角度的裸眼3D效果。在實際使用時,記者發現,因為其存在能夠自動追蹤使用者面部及眼睛運動的攝像頭,所以可以實現多角度的3D效果,使得用戶無需被“釘在原地”。但其有一個缺陷是,如果在筆記本面前出現2個以上的人臉時,攝像頭將會有些不知所措,無法使得所有人都獲得裸眼3D效果,盡管如此,這款裸眼3D筆記本仍然瑕不掩瑜。

第4篇

1.教學板塊之間缺乏邏輯聯系。

筆者通過調研知曉,不少教師都是嚴格按照教材邏輯來進行課程教學的,從而能保證課堂教學進度與教學大綱要求之間形成吻合狀態。但這種似乎合理的教學板塊處理方式卻可能不太適應小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水平。具體來說,小學生現有的認知能力水平還難以借助聯想和想象力來將已學知識點進行邏輯聯系,這就導致了本身具有完整性的信息技術應用活動(該活動所涵蓋的知識邏輯與教材體例邏輯不同)在學生的思想觀念中沒有成形。

2.教學內容結構缺乏校本特點。

通過筆者的校內聽課和校際交流體驗發現,同行在講授同樣章節內容時,往往采取的都是相似的結構設計,這種整齊劃一性實際上并沒有達到校本要求。顯而易見,城鎮小學生和農村小學生都使用同樣的教材,都面對同樣的計算機設備,但他們在上課之前所儲備的“先驗知識結構”卻是不同的,這種不同根源于他們生活實踐內容的不同,從而就必然會上升到他們在對相同知識點認知能力上的不同。如,“計算機與網絡”的知識板塊,城市小學生基本上可以給予省略,而對于農村小學生則不行。

3.教學效果評價模式較為單一。

教學評價不僅是對小學生信息技術知識掌握程度的考核,也將倒逼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因此,現階段較為單一的教學效果評價模式則無法真正做到以上兩點,包括部分學校開展的上級應用測試,也仍然是在應試的路徑下所進行的效果評價,它無法增強教師對課程知識邏輯完整性的重視程度。

二、破解困境的途徑思考

那么,如何破解當前的現實困境呢?對此,筆者認為,創新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固然緊迫,但在創新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教師們的適應能力,若最后成為了“邯鄲學步”,還不如維持現狀不變。在這一價值取向下,破解困境的途徑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思考:

1.破解教學板塊之間缺乏邏輯聯系的困境。

教材構成了教師教學的藍本,而教材體例又與教學大綱結構相匹配。因此,若是通過重構教材體例來破解教學板塊之間的邏輯性問題,不僅無法在短期內實現,還會在實施時面臨諸多技術性難題。那么,能否在尊重現有教材體例的同時,借助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來支撐起教學內容的重構呢?筆者認為,這是可以嘗試的。

2.破解教學內容結構缺乏校本特點的困境。

諸多同行未能重視信息技術教學內容與學校生源特點相適應的現狀,導致同樣的教案卻獲得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這就不難理解,城區小學在與農村小學結對子后,農村小學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仍難以復制城區小學的做法和模式。那么,怎樣破解這種困境呢?筆者認為,這就需要教師潛心感受和體驗當地的生活元素,從中來獲得內容結構優化的靈感。

3.破解教學效果評價模式較為單一的困境。

毫無疑問,信息技術教學盡管在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現有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卻無法提升教師的課程創新意愿,這就說明目前的評價模式是有問題的。借鑒國外小學的優秀做法,應將撰寫調查報告作為當前評價體系中的一環,通過小組借助信息技術合作完成調查報告的撰寫,以綜合考核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情況。

三、思考

引導下的對策構建根據以上所述并在思考引導下,對策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構建:

1.創新課堂教學形式。

在不改變教材體例的情況下,只能從設計課堂小練習入手了,而此時就需要創新課堂教學形式。例如,為了將學生的word文檔編輯能力與網絡資源利用能力形成邏輯聯接,在已經學習了word文檔編輯知識之后,在新知識點“計算機與網絡”板塊中,便可以設計出“用文字介紹家鄉”的題目。然后,現場編組在小組合作下來完成關于家鄉資料的查詢和文字撰寫任務。

2.優化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應該客觀、有效地把握好教學對象的認知能力和具有先驗性的經驗圖譜。那么,教師就需要在備課期間,借助網絡資源和自身對當地生活元素的體驗,來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如在講授PPT編輯知識時,教師應在圖片的選擇上給予重視,并能提升學生的興趣,這時,就需要分別對城鎮學校和農村學校進行分類處理了。針對城鎮學校的小學生可以選擇自然景觀圖片,這樣就能因新鮮的產生而增強學生的關注度;針對農村學校的小學生可以多選擇些與高鐵、建筑有關的圖片,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3.突出思想的人文元素。

當前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著同質化傾向,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科學主義”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認為,信息技術應在科學視角下來進行知識傳授,而忽略了該技術所承載的人文信息。因此,突出信息技術課程的思想人文元素,將有助于教師在校本特點下來完成教學內容的設計。在不少版本的《信息技術》教材中都涉及到了“家鄉”、“環境污染”等內容,這就為教師把握校本特點提供了現實載體,通過深入到對當地人文環境中來引導學生認識家鄉的面貌,來認清環境污染所帶來的危害性,則成為了該課程需要包容的人文元素。

4.完善現行測評體系。

完善現行測評體系的關鍵在于“完善”二字,而不是“拋棄”。為此,教師可以借助小學所開展課外活動的機會,讓小學生分組圍繞著一個有意思的題目進行線上和線下調研,最后形成總結報告。例如,針對發生在小學生身邊的環境污染問題,讓他們通過網絡搜索來圖文并茂地撰寫總結報告,這樣就在突出思想素質教育的同時,也考核了各知識點的綜合應用能力。綜上所述,以上便構成了筆者對本文主題的討論。

四、展望

以下再就教師應重點掌握的兩種教法進行教學展望:

1.講解法。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學生易于理解一些常識性的、一說就清楚的知識點。例如,在小學生初識電腦時,可采用講解法與直觀教學法相結合的形式,邊看邊講,幫助學生認識電腦的主機、顯示器、鍵盤、鼠標、打印機等一些外部設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演示引導法。

第5篇

上游:花錢就能出口、進口

在美國的東、西海岸,有一些廢品出口公司,主要業務是將美國的電子垃圾賣給發展中國家。這些電子廢物含有大量的有毒金屬和氣體,處理起來極為麻煩,成本也比較高。對于美國企業來說,處理1噸電子垃圾需要花費400至1000美元,而出口費用每噸只需10至40美元,因此,很多公司都將電子垃圾賣給廢品出口商。

對商來說,這樁生意獲利豐厚。他們從本土收集廢物時收一次錢,賣給亞洲中間商時又收一次錢,同時,還能從政府那里獲得高額的補貼。美國聯邦環境保護署曾經公開承認,出口是美國電子廢物處理戰略中重要的一部分。美國是電子產品消費大國,每年產生的大量電子垃圾在本土消化不掉,“排出體外”就成了必然。硅谷“防止有毒物質聯盟”的調查報告稱,每年美國有50%~80%的電子垃圾被出口到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國家。

另一個電子產品大國日本,政府曾經明文規定,廢舊家電必須由原經銷商或指定的回收專營店負責回收。但實際上,向海外售賣電子廢料已經形成了一條秘而不宣的渠道。數據顯示,目前日本每100萬臺廢舊家用電腦中,通過規定渠道回收的還不到1/10,其他大多流入了發展中國家。

產業鏈的下一環節,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垃圾貿易商。以中國境內某買家為例,他們和賣家對接好后,將這些電子垃圾以新電腦或工業廢料的名義報關,通過海運運至香港或其他港口,然后經由廣州,以陸運的方式輸送到廣東一些電子垃圾處理地。參與這個過程的不少中間商都是深諳中美兩國進出口貿易政策的華人。

中國在1996年出臺了《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嚴格管理固體廢物進口。從2000年2月1日起,國家環保總局也明令禁止進口電腦、顯示器、復印機、微波爐、空調、電視機等廢棄物。目前看,禁令顯然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廣東貴嶼、浙江臺州等地已經成為電子垃圾主要集散地,并有向湖南、上海、天津、福建、山東等地蔓延的趨勢。

下游:翻新提煉再掙錢

這些垃圾在中國被用來做什么呢?

高分辨率、雙彩屏手機、百萬像素攝像頭……在內地許多電商網站上,總能看到這樣的手機廣告。實際上,這不過是來自日本的二手小靈通,在日本早已停產。很多這類產品連電路板都沒拆解,就被裝進集裝箱運到中國。國內一些廠商接手后,對產品進行翻新。浙江一位翻新企業的經營者曾表示,讓一臺類似的手機在外觀上達到全新的樣子“非常簡單”,而且成本“極低”,一般以幾元到幾十元的價格買進,最終往往以10倍左右的價格賣出。不知情的消費者在水貨市場或網上買到這些產品,還以為淘到了寶。公開數據顯示,從2007年起,日本開始向中國大量出口廢棄電器和電子設備,很多甚至被貼上了“庫存”的標簽。

事實上,翻新只是電子垃圾產業鏈上最初級的處理方式,大部分不能翻新的零部件會被轉賣到各地,其價值也被層層分解。比如,廢棄電器中可以拆解、提煉出許多有價值的金屬,這讓電子垃圾在很多人眼中成了一座金礦。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廣東貴嶼鎮開始涉足舊五金電器的拆解,由于獲利豐厚,整個行業規模逐漸擴大,鎮內80%的家庭參與到這個行業中來,并迅速積累起財富。每天有成卡車的進口廢舊電器零部件被運來,傾倒在各家各戶的房前屋后,他們主要采用火燒、強酸溶解等方式從這些零部件中提煉工業金屬,其中最值錢的是黃金,此外還有銅、鐵、錫等。具體來說,就是把電腦芯片集中到一起,倒入硫酸后用火焚燒,先解析出銅和鐵,再加入硝酸,經過幾道工序后就能“洗”出金粉。據悉,1斤英特爾的芯片可以提煉3克多工業黃金,賣掉能賺幾百元。

危害與應對:兩條路受堵

錢雖然賺了,但毒垃圾產業帶來了很多“副產品”。在貴嶼,回收產業導致大面積農田拋荒;對于殘留的金屬廢棄物,加工者無法處理便隨意丟棄;回收產生的廢氣、廢液、廢渣等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有調查表明,電視機、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含鉛、鎘、水銀、聚氯乙烯塑料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一旦進入土壤會污染水源,最終危害人類和動植物。

還有一些無法消化的廢塑料和廢焊錫,被運到其他地方制成兒童玩具、首飾、鑰匙環等,再通過一些國際批發市場流回歐美國家。《華爾街日報》曾經報道稱,一些在美國折扣店里銷售的、含鉛有毒的飾品來自中國。有分析認為,這都是用燒烤電路板后收集的鉛焊料制成的。

消除進口電子垃圾危害的途徑無非兩個:一是用正規手段處理電子垃圾,二是切斷違規產業鏈條。然而,在現有條件下,這兩種方案都面臨著重重障礙。

電子垃圾的處理過程非常復雜,既要從零部件中提煉出可用的金屬等物,又要盡可能避免環境污染。一家正規的大型拆解企業,需要花費大量資金去購買設備,一臺環保的拆解設備往往要幾十萬、上百萬元。受成本影響,這些正規企業對電子垃圾的收購價壓得很低,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垃圾經銷商一般不會把廢料交給這些大型企業,于是就造成了這樣一種局面:正規的大型廢料處理廠無事可做,簡陋的小作坊外等待處理的電子廢料成堆。

而切斷違規產業鏈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比如貴嶼鎮,如果徹底取締小作坊拆解業,就意味著地方財政的崩潰和上萬人口失業。無照經營的拆解產業現在是很多地方的經濟支柱和納稅大戶,管理者在對危害與政績進行權衡后,往往選擇了后者。

有專家認為,現階段國內可以參考國外對電子垃圾的管理方式,如歐美國家普遍采用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即生產者要在產品的生命周期內承擔環境責任,完成廢棄產品的回收、處置等一系列工作。德國普遍利用電子破碎機來分選電子廢舊物,再根據其中的含金量賣給終端處理廠。美國則對廢舊家電的處理制定了一些強制性條例,還通過干預各級政府的購買行為,確保有再生成分的產品在政府采購中占據優先地位。

第6篇

論文摘要:以國際社會對我國社會發展水平的評價和《2005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資源數量調查報告》為切入點,分析了“十五”期間我國信息化發展的特點,對我國信息化發展結構進行了研究與探討,為“十一五”我國信息化建設明確思路、確定方向具有積極意義。

1 從國際評價看我國社會發展水平

美國賓州大學社會工作系教授艾斯特斯選擇了36個社會指標,對120多個國家地區計算了“社會進步指數”,在1983年,中國被評為第”位,1990年提高到第67位,第一位為丹麥。美國海外開發署大衛·莫里斯(M. D. Morris)博士從1975年就研究計算了“生活質量指數”,他僅用平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識字率三個指標,在1977年對161個國家地區進行的評價中,中國居第73位。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LTNDP)每年計算一次“人文發展指數”也是用三個指標,即平均預期壽命、成人識字率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平價購買力計算),在1990年130個國家地區中,中國居第64位,但在1992年以同樣指標口徑計算的173個國家地區的排序中,中國的位次卻降至第94位。

日內瓦世界經濟論壇和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研究所,根據對3 000位企業管理人員的1995年225個指標的問卷調查,排出48個國家地區經濟競爭力的名次,中國被評為第34位,處于中下水平,第一位是美國,新加坡、香港地區分別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末位是俄羅斯。1997年中國上升至第29位。該所對1 500家企業家的預測調查表明,到2030年,全球經濟最具競爭力的前10個國家地區中,中國得580票,排名第三,僅居美、日之后。其他7名依次是:德國、新加坡、韓國、印度、中國臺灣省、馬來西亞和瑞士。

從以上幾項國際評價來看,雖然研究目的、衡量標準不一,但評價的結果均突出了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發展,以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的衡量標準,如生活質量指數和人文發展指數等,雖用的指標不多,但反映了收人水平、營養、教育、衛生、環境、分配等內涵,它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排序有較大差異。面對這些差距,我們在社會信息化建設中必須迎頭趕上,不能再次錯過信息化發展的機遇。

2我國信息化結構中的數據分析

從“十五”末年的數據來看,我國在信息化建設中體現如下特點:

通信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全年電信業務收人完成3 535億元,增長了15%。新增電話用戶超過1997年前的總量,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79億戶,主線普及率13.9%;移動電話用戶達到1.45億戶,普及率11.2%,用戶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繼固定電話之后,移動電話開始進人千家萬戶,通信普及程度進一步提高。通信固定資產投資連續兩年超過2 000億元,總資產超過1萬億元。CDMA網絡建成投產,模擬網退網關閉,移動通信網實現了數字化。互聯網國際出人口總帶寬達到7.6G,帶寬的“瓶頸”制約得到有效緩解。數據與多媒體通信、IP電話、移動短信息及各類信息服務業務迅速發展,上網成為普通百姓生活的重要內容。郵政業加大業務結構調整力度,傳統業務保持平穩發展,電子郵政、物流配送和金融等新型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完成業務收人471億元,增長11.1%,實現盈利6 000萬元。經過全國郵政干部職工的艱苦努力,圓滿完成了扭虧目標,三年減少虧損179億元。

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十五”計劃和各產品專項逐步得到實施,手機、程控交換機、微機、顯示器、組合音響等產品產銷保持快速增長,國內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擴大,元器件配套能力得到明顯提高,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繼續保持制造業第一大產業的地位。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投資類、消費類、元器件類產品協調發展,結構趨于合理。全行業涌現出一批規模較大、實力較強的大公司,已有6家企業銷售額超過200億元,其中突破600億元的2家。電子信息百強企業銷售收人和實現利稅分別占全行業總量的63%和65 %,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堅持引進、消化吸收與創新相結合,加大科研開發投人,在計算機殉絡、移動通信、數字化終端產品和新型元器件等領域科研開發及產業化取得新的突破。技術改造、電子發展基金和企業上市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增投資300多億元,有效地補充了產業發展的資金需求。“三線”地區電子軍工國企脫困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出口環境趨緊的形勢下,電子信息產品出口穩步增長,占全國外貿出口的比重達到24.3%,對全國外貿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58 %,創歷史最好水平。一批有實力的家電企業在國外投資建廠,國產通信系統進人幾十個國家的市場。

推進信息化工作取得新的進展。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快“金卡”、“金稅”、“金關”等信息化重點工程建設,利用公用網組建的全國性計算機信息系統達到187個,共同開發、積極推廣銀行卡、社保卡及配套產品,為國家經濟運行、經濟安全提供了先進的作業手段和技術保障。企業信息化建設不斷深人,涌現出聯想、海爾、斯達等一批典型企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城市信息化逐步開展,廣東南海試點工作積累了有益的經驗。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工作深人開展,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取得積極成果。信息資源開發水平進一步提高,電子商務、遠程教育、遠程醫療、電子娛樂及電子政務等新的應用廣泛開展。全國計算機社會擁有量超過3 500萬臺,互聯網上網人數3 370萬人。信息化指標體系評測工作有序進行,“家庭上網”工程開始啟動,信息化培訓工作深人開展。

3信息化水平結構評價

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2006年5月16日《2005中國互聯網絡信息資源數量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全國域名總數約206萬個,同比增長40。其中,CN域名數量約110萬個,同比增長154 %,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頂級域名,在全球所有國家頂級域名中的排名從年初的第13位上升到第6位,也成為我國新增域名的絕對主流。其中直接以.CN為后綴的域名大幅度超過.Com. cn,占CN域名總注冊量的54% ,CN二級域名簡短的優勢得到了廣大注冊者的認可。

數據還顯示,根據網站性質與服務內容劃分,企業網站數量最多,占網站總數的60.4%,個人網站也增長迅速,達到219%,教育科研網站、政府網站分別以5.1%,4.4%跟隨其后。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絡信息資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福建和浙江5個省市,東西部數字鴻溝仍然巨大。 從信息資源的發展狀況看,華北、華東地區無論從域名數量、網站數量還是網頁擁有量以及在線數據庫的擁有均在全國居領先水平,華南地區的信息資源利用僅次于這兩個地區,而西南、西北地區資源利用率較低。從網站總體看,目前已經擁有在線數據庫的比例達到14%,其中企業網站擁有在線數據庫的比例最高,達48. 3%,其次為商業網站,為26. 5%左右。80%左右的網站只擁有一個在線數據庫,擁有3個及以上在線數據庫的網站只占10%左右。網站的在線數據庫主要分布在華北、華東與華南地區,三者之和占75%左右,西北、西南地區的占有比例較低,只有14%左右。從在線數據庫記錄地區分布看,華東地區的比重最大,占30 %,其次為華北地區,占28 % ,第三為華南地區,占16%左右,西北、西南等他區的總和占10%左右。總的來看,網上信息資源貧乏的狀況,正在得到逐步改善。但同網絡基礎設施的快速發展和市場需求相比,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仍遠遠滯后于信息化整體發展要求。

“十五”期間整個社會信息化結構得到較好的調整與優化,主要呈現如下特點:

a.信息技術應用得到較快的發展。在信息化評價體系各要素中信息技術應用指數最高,這表明中國信息技術應用得到較快的發展,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正向各個領域廣泛滲透,對經濟結構調整和傳統產業的改造開始發揮重要作用,成為拉動中國信息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

b.信息產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我國信息產業持續高速發展,正在改變我國工業國的面貌,并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實踐證明,“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戰略是完全正確的。

c.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取得一定的發展。隨著互聯網絡的飛速發展,我國的互聯網絡信息資源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相對于應用和需求而言,信息資源開發仍然嚴重不足,同時還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復建設,要在發展中進一步解決。

d.信息網絡建設飛速增長,但存在重復建設。近年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信息通信業已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移動網、固定網的規模分別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程控交換、移動通信、光通信和網絡等設備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制造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部分產品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生產國。但同時,網絡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且難以實現互聯共享,影響了效率的發揮。需要按照互聯互通、資源共享的原則,杜絕各種網絡和系統的重復建設,防止一哄而起。

d.信息化發展環境急需加快完善。信息化發展環境需要進一步加快完善。政府先行來帶動信息化發展,是提高信息化發展環境指數的有效途徑。政府的信息化建設要從中央政府抓起,進一步加快和完善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設。要做好規劃,統一標準,加強法制和安全保障體系建設。

第7篇

福歌聯合微軟提升用戶家庭智能

(本刊訊)福歌(Fugoo)與微軟在2009年臺北國際電腦展上聯合宣布向其新型家用智能互聯網連接設備推出“開放性”軟硬件平臺。

此前曾在eMachines和Gateway電腦公司任職的兩名福歌創始人John Hui與Wayne Inouye“重組團隊”,引入新型設備,以改變家庭用戶與互聯網的交互方式。基于微軟和威盛科技的合作,福歌的智能互聯網連接設備將使用戶能在便攜式個人電腦以外使用各種有吸引力的新型設備,這些設備的效用由用戶、環境和實際情況決定。

這些設備就像一間移動式應用軟件商店,可提供高度的用戶化體驗,由用戶選擇的應用軟件和內容驅動。無論在廚房查看菜譜、烹飪視頻、購物清單和優惠券,還是在床頭設定鬧鐘、查看天氣和新聞,其形狀因素和用戶體驗均可由用戶控制。

這一個性化水平得益于可供第三方軟件開發商和硬件連接商使用的開放式SDK和API,從而使原始設備制造商生產出智能的互聯網連接產品。通過該平臺,福歌可引入全球軟件開發商和原始設備制造商所能想到的任何設備。

John Hui表示:“當前聯網用戶想要在手邊就能獲得信息、服務和娛樂,這一需求開創了高度智能化和用戶化家電產品的新市場。福歌設備以高度實用的服務為家庭每一個房間帶來無盡的互聯網和設備潛能。”

微軟原始設備制造商事業部企業副總裁Steve Guggenheimer表示:“福歌平臺與微軟Windows的結合提供了簡單熟悉的用戶體驗。思考如何盡可能簡化人們與家用設備的交互方式,這的確令人激動。”

e家佳距IEC國際標準僅一步之遙

(本刊訊)近日,由e家佳聯盟主導提報的國際標準項目《家庭多媒體網關通用要求》,于日前在 IEC Tc100 結束了國家委員會草案投票程序的投票,最終以高達91%的贊成票通過,遠遠超出了67%的最低通過線,進入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程序,意味著這一項目已基本確保成為 IEC 的正式國際標準。

家庭多媒體網關是數字家庭的集中管理模式的重要組成設備,是家庭網絡管理的核心。此次由e家佳聯盟提報的國際標準項目《家庭多媒體網關通用要求》介紹了基于IP網絡的家庭多媒體網絡模型,多媒體網關的應用;規范了家庭多媒體網關的推薦功能和服務,為構建集中管理的家庭多媒體網絡提出了通用規范要求。據悉,該項目為中國在 IEC Tc100 家庭網絡領域提交的第一個國際標準項目提案。

在《家庭多媒體網關通用要求》進入最終國際標準草案程序的同時,e家佳聯盟在 IEC Tc59 上提交的另外一份國際標準提案《網絡家電通用要求》也正在新工作項目提案投票過程中。

三星、思科等共建家庭媒體協議

(本刊訊)日前,以制定家庭內網的家庭媒體服務器協議為目的的行業團體“RVU Alliance”宣布成立。今后,該團體將制定名為“RVU Protocol”的協議。團體的加盟企業包括美國博通、美國思科系統、美國The DIRECTV Group以及韓國三星電子。

RVU Protocol是家庭內網中的家庭媒體服務器與其他網絡終端之間的通信協議。該協議的目的之一是使接收有線電視內容的家庭媒體服務器能夠訪問網內數據存儲裝置中保存的媒體。并且利用基于HTML的“Remote User Interface(RUI)”標準,借助統一用戶界面,通過接入家庭內網的RVU Protocol電視等終端,控制家庭媒體服務器。

美國衛星電視巨頭DIRECTV認為,以RVU Alliance的成立為契機,外界對于家庭媒體服務器的關注度將有所提高。DIRECTV表示,“從HDTV到音樂、圖片,我們希望使用戶家中的各臺電視都能夠輕松訪問全部的數字媒體。 ”

RVU Protocol支持DLNA、UPnP、DTCP-IP等標準。RVU Alliance預定于2009年9月前后向會員提供該協議。DIRECTV計劃于2010年初上市支持RVU Protocol的家庭媒體服務器。

新廠商涉足觸摸屏市場競爭激化

(本刊訊)即使在前所未有的經濟蕭條情況下,觸摸屏市場依然沒有下滑,而是保持了穩步發展,這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DisplaySearch專門調查小組編寫的“觸摸屏調查報告2009年版”,匯總了該市場的最新動向。 目前,獲得證實的廠商在全球約有100家左右。以日本、臺灣、韓國和中國大陸等亞洲地區為中心,存在眾多觸摸屏廠商。100家這一數字是目前能夠確認的觸摸屏廠商數量。趁著近期的觸摸屏熱潮,液晶面板廠商以及半導體廠商也推出了觸摸屏產品,所以這一數字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大型觸摸屏廠商的供貨份額已經占到市場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日立顯示器、精工愛普生、韓國LG、京瓷和日本板硝子等廠商也相繼涉足該市場。新涉足的廠商大多在現有設備和液晶業務方面擁有經驗技術。面向面板和模塊的嵌入以及營業渠道的構筑等只是現有液晶面板業務的延伸。從這種情況來看,上述顯示器相關企業的正式涉足已經取得成功,并很可能在今后也保持穩健增長。

HAI和Sensus合作開發家庭電力網絡設備

(本刊訊)日前,HAI和Sensus合作開發了家庭區域網絡設備,用于公共事業市場的需求反饋、能源顯示和舒適控制。

目前,數以千計的設備已經分布于遍布美國的五個電力公司。 這項合作協議的一個重要部分是為電力公司提供解決方案,讓他們在需要減少新的電廠需求時,可以及時了解需求信息。

HAI的Omnistat2自動調溫器與Sensus的FlexNet配合創建了一個HAN設備,讓消費者可以基于電力成本(顯示于自動調溫器顯示器上)調節溫度和空調。消費者還可以針對特殊事件設置,當他們離開家時可以在任何聯網的計算機上打開安全網站,瀏覽和調節自動調溫器。HAI無線負載控制模塊允許空調設備、泳池泵、熱水器以及其它負載,基于能源成本和重要峰值價格事件進行兩路控制。

家庭顯示器可以接受和顯示來自電力公司的信息,諸如當前電力成本、下一次費用周期的時間、有關電力儲運損耗和電力恢復預期時間信息等。還可將信號傳回電力公司,用于今后預付費和遠程斷開或再鏈接程序。

視得安羅格朗參與行業標準制定

(本刊訊)今年初,深圳市質監局頒布了《深圳市實施標準化戰略資金管理辦法》,視得安羅格朗公司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密切關注申報時間,認真組織申報工作。

經項目審查、專家評審、政府審批和社會公示等程序,視得安羅格朗公司參與制訂的《GB/T21741-2008住宅小區安全防范系統通用技術要求》和《GA/T678-2007聯網型可視對講系統技術要求》分別得到政府批準予以資助15萬元和4.5萬元。該項資金將于近期全部進入公司帳戶。

“深圳市實施標準化戰略資金”設立于2009年,用于資助標準化工作重點項目,此次資助是《深圳市實施標準化戰略資金管理辦法》設立以來的首次資助,全市共有92家企事業單位獲得共計2000多萬元的專項資金,集中展現了深圳市這幾年來的標準化工作成果,也是政府將標準化工作提升到戰略高度的具體措施。以后每年市政府都會按照《辦法》的規定對進行標準研制的企事業單位進行資助,視得安羅格朗公司將一如既住的關注和參與該項目,爭取更多的政府資助。

武漢首建 TD“無線城區”

(本刊訊)近日,江漢區和武漢移動舉行“TD無線江漢”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儀式。“TD無線江漢”將是全國基于TD技術率先實現的“無線城區”,預計2010年5月1日投入運行。

據了解,“TD無線江漢”項目以中國移動第三代通信系統TD-SCDMA為網絡基礎,對江漢區實現高速網絡無縫覆蓋。項目將圍繞“無線政務”、“無線生活”、“無線產業”三大信息平臺,推進江漢區政務、民生、商務等多領域發展。

屆時武漢市民可以隨時隨地高速上網,享受電子申請、電子審批、政務查詢、路況查詢、視頻點播、智能家居帶來的便捷無線生活。

廠商

施耐德電氣推出智慧家居控制系統

(本刊訊)日前,由全球能效管理專家施耐德電氣發起的一場以“家?智慧?人”為主題的智慧家居高端研討會在重慶舉行,借此機會施耐德電氣隆重推出了“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統”。

研討會上,房地產開發商、系統集成商、室內設計師與施耐德電氣專家之間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大家針對智慧家居未來的發展趨勢,功能延伸,成本控制提出了各自的見解。在“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統”的演示區,大家充分體驗到了“智慧家居時代”所帶給人們居所的無限想象。

舒適愜意的家居生活方式不只是豪華的裝修與高檔的電器,更是對住宅實現完全掌控。施耐德電氣Wiser智慧家居控制系統更進一步,將電氣、多媒體和通信設備真正整合到一個用戶界面友好的操作解決方案之中。它不僅僅是智能,而且更加智慧地管理家居。

霍尼韋爾推出全數字化解決方案

(本刊訊)霍尼韋爾公司在日前于廣州舉行的第四屆全球數字監控論壇上推出了霍尼韋爾安防全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及相關主力產品。

霍尼韋爾安防全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擁有融合用戶需求和行業特色的數字安防集成化管理平臺,將硬件與軟件有機結合、總體規劃,不僅包含常規的視頻監控、報警防范、門禁管理,也拓展到與更多的先進技術相互融合,如智能家居、數字家庭、智能視頻分析、無線識別RFID、光纖振動感應、雷達探測和追蹤、消防報警、數字城市等, 充分發揮了數字化技術的優勢,融入網絡化全面應用的成果,保障了客戶的業務管理和安防手段的全面融會。

其中,霍尼韋爾安防數字化家居控制系統成為會一大亮點,家居智能網關將數字化模式完全融入居民的生活細節,在任何時間、任何網絡可達位置,通過遠程指揮實現想要的家庭智能管理,讓真正的智能家居變為現實。

瑞訊“會思想的住宅”南京熱銷

(本刊訊)位于南京市大橋北路83號的樓盤“太平寶邸”近日公開銷售,本樓盤是由南京維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上海瑞訊科技共同打造的南京第一家真正的智能家居科技樓盤――“會思想的住宅”。

據了解,有很多業主就是被“會思想的住宅”這樣的廣告詞所吸引慕名而來,有相當一部分業主表現出了對智能住宅的驚喜與未來科技生活理念的認同。

據悉,太平寶邸所打造的科技住宅,是以住宅為平臺,兼備建筑、網絡通訊、訊息家電、設備自動化,集系統、結構、服務、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它開創性地將家居通訊系統、網絡管理系統、防盜監控系統、燈光控制系統、電器控制系統等七大系統融為一體,可以用一鍵遙控、定時事件管理、一鍵場景、電話遠程、互聯網遠程等多種智能控制方式,實現對全宅燈光及家電的智能管理與控制。

振威上半年度總結表彰大會召開

(本刊訊)日前,廈門市振威安全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上半度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在鮮花與掌聲中隆重舉行。此次會議在分析當前形勢、總結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明確了下半年工作任務。

振威公司總經理黃臻峰在會上致辭并作了總結報告。在外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報告數據顯示,一至六月銷售額同比仍增長了25%,公司運營費用同比下降6.55%,各項運營指標基本實現了年度計劃提出的目標要求。

在肯定成績和進步的同時,黃總也提出要求,品質是品牌的核心內涵,振威公司輸出的產品和服務品質標準只有一個:讓客戶滿意,超越客戶期望。這需要長期堅持優化改善,也是下半年的重點工作。經過大家努力,振威公司在敏捷響應、產品與服務品質、后勤保障、開發需求等能力都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可以為銷售下一步增長提供有力支持。黃總并針對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安排部署了下半年度主要任務。大會對上半年工作中表現突出、成績優秀的團隊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聲音

設計師:智能家居必將普及家庭生活

日前,藝廊平面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林劍雄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從設計師角度出發闡述了自身國內智能家居發展的看法。在林總監心目中智能家居是融入了一流的高端科學技術的家居產品,一般收入的家庭也應當充分享受到智能家居帶來的舒服與方便和其它家居產品提供不了的多功能服務。

不能否定完美的設計及裝修是家居不可缺少的一環,隨著智能家居的面世及改良,可以進一步提升設計的效果,而且讓過時古老籠統的單一設計增添一些高科技新鮮元素。猶如畫龍點睛,相得益彰,亦是“靜”與“動”互相結合,可算是“美”的延續。

對于被反復熱炒的國內智能家居市場存在的問題,林總監認為:“中國市場是一塊很具吸引力的寶地,潛力大種類豐富,但在智能方面,市面上已經存在的智能系統一般只作監控,防盜或調節燈效的功用,未有更大的突破,而且定價昂貴,購買者大多屬于高收入人士,對于一般收入家庭來說接觸智能系統的機會就相對少之又少,因此仍對智能家居的認識倍感陌生與不解。”

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經過系統的改良后,智能家居產品成本也將大大降低,為了讓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智能系統帶來更舒適,更方便的體驗,林總監深信只要用兩年的時間再配合良好的銷售策略,智能家居系統必能普及于每個家庭生活與老百姓的心里。

聲音點評:裝修公司與設計師渠道在現階段的智能家居市場發展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在智能家居走向終端用戶的過程中發揮著橋梁的作用。發達地區的裝修市場上,智能家居日益被設計師所關注,成為新的設計潮流發展方向之一。智能家居對于設計師也是一種具有挑戰的全新設計素材,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優秀設計師的加入,讓智能家居可以更好的融入生活。

相關機構:國產LED芯片已可滿足一半內需

在2002年以前,中國幾乎所有的LED芯片都要依賴進口。為推動LED產業的發展,中國加大了對LED技術的投資。在2006年到2010年的這個五年計劃里,國家通過科技部在LED產業里投資了3.5億人民幣。日前據中國國家固態照明計劃辦公室吳玲主任介紹,國內LED銷售在過去五年里增加了六倍,LED的發光效率很快就將達到100lm/W,這種芯片就能提供各種廣泛的應用。現在,國產芯片已能滿足國內生產的一半需求。

從國內市場的收入來看,去年國產LED芯片銷售額是6500萬人民幣,這大大超過了2003的1000萬人民幣。在2008年LED應用收入中,占最大部分的是封裝和芯片制造業,分別是185億元人民幣及19億元人民幣。

進口和國產LED現已用于各種廣泛的應用中,2008年LED按照不同市場應用所占據份額依次是:建筑照明28%、符號和顯示27%、移動設備22%、照明7%、信號燈6%、汽車照明2%與其他8%。

中國過去幾年在LED芯片制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專家表示在2002年還必須進口所有的LED芯片,但僅2003年國產芯片就占了總需求的5%,并且隨著時間演進這一比例還在持續地增長―到2008年國產芯片已經達到了49%。

雖然中國的LED產業越來越強,但其高亮度產品的性能仍然落后于世界的領先水平。“和海外制造商相比,中國公司是小規模的,在產品質量上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吳主任表示。她同時指出國產LED芯片的大多數應用在中低端的產品中,而85%的大功率芯片還得依靠進口。

聲音點評:發展節約能源與擴大國內需求,LED照明正進入前所未有的重要歷史發展時期。中國正在加快發展LED技術,追趕領先芯片制造商,中國也是全球LED產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力量。伴隨著中國競爭的加大將有助于降低LED價格,固態照明也就能被人們接受,并有助于削減世界各地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海外

美大學生開發

智能家居系統獲獎

(本刊編譯)維諾那州立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生Danish Shrestha及Andrew Popp榮獲Digi綠色設計競賽的第一季度大獎這兩位學生利用iDigi無線開發套件開發了一套能夠預測人類活動,同時監控溫度、燈光以及運動感測器的智能家庭自動化系統,該系統可以利用相關信息自動調節房間排風等節能措施。

設計者Popp表示:“我們想到了家庭自動化概念,并且發現通過iDigi平臺可以實現這個概念。人們在沒有大量資源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iDigi平臺達到出色的表現,這是iDigi平臺的一大優勢。iDigi是我們項目的核心內容,而且,我們不需要去應對低層次的問題,因而項目開展得 更為便捷。iDigi所提供的硬件、軟件以及服務能夠將所有的要素聯系在一起。我們非常期待能在第二季的競賽中提高我們的表現。”

iDigi開發套件是綠色環保應用優化套件,由必要的硬件、主要軟件及服務組成,可便捷地進行可持續應用。競賽獎金總價值達20,000美元,參賽者必須使用iDigi新推出的三大無線開發套件中的任何一款 套件。競賽范疇包括節電、節水、節約氣體燃料,以及減輕或監控空氣污染情況等。

綠色設計競賽于2009 年硅谷嵌入式系統博覽會上展開,時間為2009年3月30日至2010年2月28日。大獎獲得者將在2010年硅谷嵌入式系統博覽會上宣布。價值1,500美元的四季度獎項將在2010 年硅谷嵌入式系統博覽會召開之前頒發。

科學家研發新型光纖傳感器

(本刊編譯)美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可以在極端條件下使用的新型光學壓力傳感器。這種光纖傳感器不但可以測量高達1800萬帕(2620磅/平方英寸)的壓力,將感測頭放進-196℃的液態氮中或者加熱到538℃,性能也不會有明顯改變。

這種傳感器的概念來自于密西西比大學檢測儀器和分析實驗室(DIAL)的ChujiWang和SusanScherrer,他們將有名的“腔環降光譜法”技術應用在光纖傳感器上,制造出一個名為"fiberringdownsensor"的儀器。其操作關鍵在于光脈沖的衰減時間強烈取決于在光纖環所造成的衰減,因此任何造成光纖傳輸改變的現象如外部的壓迫(壓力),都可藉由監控衰減時間而加以測量。Wang表示這種新傳感器具有許多優于布拉格光纖(FBGs)和光纖Fabry-Perot干涉儀(FPPI)之處,并認為這個新設計可以帶動全新一代的物理傳感器。

這種傳感器是由兩個相同的2×1光纖耦合器及和一種標準單模光纖所連接,構成65M的長回路。研究員人將一個波長1650nm的脈沖經由一個耦合器射入回路;該脈沖每在環內繞行一圈,強度就會略微減弱,其衰減時間及強度則由另一個耦合器連續加以監控。實驗上對一段8mm長的光纖傳感器施加重量的結果顯示,該傳感器可以測量高達1800萬帕的壓力。如果把保護層去掉,雖會降低它的感測范圍,可是能增加其靈敏度。

17款智能家居新品獲ZigBee聯盟認證

(本刊編譯)為能源管理、商業和消費應用產品創造無線解決方案的全球性企業聯盟 ZigBee(R) 聯盟日前宣布向Control4等10家制造商生產的符合ZigBee Home Automation家庭自動化標準的17種設備授予認證,并宣布提升公共應用規范。

此標準是家電、照明、環境、能源使用和安全領域的控制標準,可直接與業界領先的 ZigBee Smart Energy 等其它 ZigBee 公共應用規范互操作。ZigBee Home Automation 目前提供新的安全機制,并且支持門鈴和機動百葉窗。該標準能夠控制采暖通風空調系統、電源插座、機動設備、安全裝置等。產品生產商將能夠從這一標準中受益,生產出可靠、價格適中且易于安裝和操作的設備。

第8篇

今年春夏,廣州被暴雨害苦了,白云機場發生了因為大面積航班延誤,滯留的旅客情緒失控,圍堵柜臺,甚至闖入飛行控制區的事情。但近兩個月,接連發生的波蘭總統專機墜毀、利比亞空難、事件,讓世界各地的民航不得不更加小心。

“天氣”對行來說,意味著很多種情況。不光是出發地的天氣是否適宜起飛,還得考慮到達的機場是否適宜降落,路上是否有壞天氣飛不過去。別以為天上很寬可以隨便繞,航路是固定的,有一定的寬度。

通常影響飛機起飛的天氣因素主要有三種:能見度低、雷暴和大風。

壞天氣首先降低能見度

能見度低的情況一般發生在大霧天氣。除了霧之外,云、降雨、煙塵、風沙和浮塵,都可使能見度降低。當平視、仰視及俯視的能見度都降低到臨界值以下,飛行員在判斷起飛和著陸時就會出現很大問題。

能見度極低的情況,會影響飛機目視跑道,即使飛機上安裝有先進的導航設備,飛機從停機位滑行至跑道也還是需要目視的。因此,能見度過低會影響飛機的起降。

例如2006年北京首都機場曾遇到一場突降的大霧,有飛機在大霧降臨前剛剛落地,落地之后因為大霧彌漫,飛行員根本無法看見跑道和滑行道,飛機只好在跑道上等待,最后首都機場安排了3輛引導車,以間隔3~5米的距離才將飛機引導至正確的停機位。有的飛機在滑行過程中遇到大霧,只好就地停止滑行,直至第二天大霧消散才能脫離困境。

1997年中國南方航空深圳公司CZ3456(重慶飛往深圳)航班的波音737飛機在深圳黃田機場落地時解體、就是因為“夜間飛行遇到大雨,能見度差,跑道積水,燈光效果不好,看地面不清楚。”而當時“機組沒有果斷采取復飛措施,違反規定,繼續進近下降高度,失去了主動,貽誤了時機,這是造成不正常著陸的主要原因,也是最終導致事故的起因。”(據《1997年5月8日深圳空難調查報告》)

這次事件對中國民航震動極大,使得至今國內航空公司都采取的是不惜代價首保安全的態度,業內人士也認為中國航空公司因為極度小心謹慎,安全系數甚至比國外航空公司還要高很多。

最危險莫過于雷暴

在春夏季節,香港、廣州、深圳這樣的低緯度地區,雷暴是民航最經常遇上的危險分子。像廣州自云機場、香港赤臘角機場等,偏偏又是航班密集的樞紐機場,因遇天氣原因受影響波及的范圍比較大。廣州的事件,便是因為航空公司和機場相應的服務沒有跟上天氣的變化,導致旅客由于無法得到所乘航班信息而不滿,產生了一些過激行為。

雷暴云幾乎可以造成各種各樣的飛行險境:閃電(雷擊)、強降雨、大風與劇烈的湍流、積冰。烏干達、印尼是世界上雷暴最頻繁的地區,而在北美洲中西部及南部,有著威力最大的雷暴,它們經常與冰雹、龍卷風一起駕臨人間。飛機一旦誤入,輕則受損,重則機毀人亡。在雷雨中,強大的閃電如果擊中飛機,輕則破壞飛機的電子設備,導致機載設備失靈,重則導致機體結構部件受損,飛機氣動外形遭受破壞。

在民航客機上一般有十幾個放電刷,在飛機翼尖、垂尾的頂部都有,但它們不是用于避雷的,而是用于釋放飛機靜電。飛機沒有類似高層建筑避雷針的東西,因為飛機在飛行中無法接地。

多變的風與冰

由機的飛行是依靠空氣產生升力和操縱力,因此空氣的氣流對飛機的影響至關重要。在起飛和著陸的時候,飛機最容易遇到不穩定氣流,這與地面環境復雜有關――各種建筑物和起伏地形會使得一陣風變成許多股紊亂的風。

在短距離內風向、風速發生突變,被稱為“風切變”,它發生的范圍小而且缺乏預兆,這對起飛或降落時接近地面的飛機特別危險。

歷史上有多次空難都是由于強烈的風切變而導致的。因為在飛機降落過程中,飛機速度低,高度在不斷下降,突然遇到與飛行方向垂直的強烈的氣流,會使飛機發生強烈的搖擺,如果幅度過大,高度和速度都很低的情況下,留給飛行員去處理這樣的情況的余地就非常小。

而在大氣之中,飛機會遇上不穩定的氣流急速運動,這被稱為湍流。有時看起來天氣晴朗的高空,其實暗藏著強烈的氣流擾動。由于空氣不規則的垂直運動,湍流會造成飛機的顛簸,使飛機瞬間下沉或上升幾百米,嚴重的顛簸可使機翼變形甚至折斷。

而機翼結冰,是由于過冷的水滴(在氣溫降至0攝氏度以下時仍然處于液態)附著在機翼上凝結成冰。這不僅僅是增加了飛機的重量,要命的是改變了機翼的空氣動力形狀,或者是將汽化器的進氣管封死,使得油門無法進油。

誰來決定飛不飛?

決定飛或者不飛還是由飛行員來做出判斷的。

飛機起飛前,飛行員會得到氣象通報。正常來講,每隔1分鐘都會有專門的氣象預報員向飛機發送天氣信息,以幫助它們避開危險的天氣現象。空中交通管理員也隨時會盯著自己轄區內天氣的變化。

空中管制員會確定每一架飛機具體的推出時間,但在氣象條件惡劣的情況下,空中管制員會就氣象情報與飛行員進行溝通,一般有雷雨都不飛。有時候飛行員會要求滑行至跑道,用飛機的機載雷達觀察具體的天氣。如果飛行員認為惡劣天氣不會有重大影響,或者認為能夠安全避讓過雷雨,空中管制員也是允許飛機起飛的。

第9篇

自2015年末,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這個英文縮寫被快速普及,科技、游戲、電影、新聞,幾乎所有與內容相關的行業都在談論它。

而在全球舞臺,VR也早已被全球大公司所追逐。如2016年初的美國CES國際消費性電子展覽會上,VR毫無疑問成為主角。

不過,面對高漲的產業評估數字,大多數從業者自己都保持著謹慎的樂觀。畢竟,當電商平臺上出現一個又一個稀奇古怪的VR頭盔時,用戶到底能用它看到什么還是一個未知數。 VR游戲怎么玩

幾乎所有的資訊機構都看好VR的未來。易觀智庫在《中國沉浸式虛擬現實設備專題研究報告》中預測,2017年沉浸式VR設備生態圈可初步形成,內容、服務等盈利模式逐步成熟,中國沉浸式VR設備市場規模將高于20億元人民幣。

不過,與咨詢機構對產業未來樂觀的估計相比,現在VR內容的數字稍顯寒酸:在最成熟的Gear VR平臺上的游戲應用只有80款,全部應用不過250款。

VR產品的邏輯與智能手機一樣:用智能手機可以獲得遠超功能機的體驗,所以才能取代后者。那么用VR看視頻玩游戲也需要獲得不一樣的體驗。

VR游戲制作公司TVR的創始人方相原向《t望東方周刊》解釋了目前VR內容匱乏的一大原因:適配。

雖然現在有眾多資本投入VR硬件開發,但從整個產業來說還處于研發初期,各家硬件方案各不同。一個內容開發者所需要對接的軟件開發接口(SDK)各不相同,增加了內容開發者的工作量。

方相原認為,“現在還不能說是VR爆發的時候,只有更多的用戶開始使用,形成一定黏性,才是真正的爆發。”

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制作本身。手游等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用戶規模效應,但對于VR游戲,大公司更多是投資布局,所以從事VR游戲內容制作的團隊大多數都是創業團隊。

據方相原介紹,目前Gear VR平臺上付費下載量最高的游戲已達到百萬人民幣級別,但是普通手機平臺上,已經有大量手游的流水過億元。

其實,與手游、網頁游戲或者傳統的PC端3D游戲相比,VR的開發工具、游戲引擎等基本制作情況十分相似。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VR提供了新的交互手段,可以讓游戲有不同的玩法與設計。

VR游戲制作商深圳多心哆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的副總裁王進告訴《t望東方周刊》,通過與第三方動作捕捉公司合作,目前已經實現可以實現體感交互,通過自制的手環或者手套實現VR游戲操作。這意味著用戶玩游戲的操作設備不再是手柄或者鍵盤,而是自己的身體。

然而此類游戲需要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專門的游戲主機更為合適。至少在當下,貼近大眾的智能手機更多的還是承載VR休閑類游戲。

所以,樂視VR負責人李岱認為,VR游戲在短時間內很難大火,“需要硬件成熟以及產品的性價比,而且VR游戲比較適合重度用戶,但這些用戶不會太多。”

雖然業界對于VR游戲的態度還比較遲疑,但是類似的互動方式卻被其他行業引入。

易凱資本創始人王冉在公開演講中曾表示,VR電影和VR游戲的界限會日漸模糊,一個觀眾可以與之互動并且影響故事進程的電影,本質上就是一個具有電影結構和戲劇性的游戲。未來在電影和游戲之外,很可能會誕生游戲電影或電影游戲。

蘭亭數字的內容總監孫毅博也認可類似觀點。他告訴《t望東方周刊》,“VR視頻的游戲化是一個新方向。” VR電影電影有多遠

蘭亭數字已經推出了國內首部VR電影《活在最后》,這幾乎是一次“邊試邊拍”的實驗。

VR技術使視頻得到360度全景展現,視角便是觀眾的眼睛。雖然觀眾有真實的浸入感,但制作者無法像傳統影視那樣用鏡頭引導觀眾的眼睛,而是需要根據觀眾的眼睛設計故事線。

這樣,VR影視產品在鏡頭語言、拍攝、后期等幾乎所有方面都與傳統電影存在著較大差異。

孫毅博向本刊記者舉了個例子:在VR產品的拍攝過程中,導演曾經問“我應該站在哪里?”

由于是360度拍攝,導演如果像過去那樣在拍攝場地內監看顯示器,就會穿幫。最后解決的辦法是在拍攝設備上外接了直播設備,“屋子里面拍,導演通過外接設備在外面看直播。”

再比如,VR產品的切換鏡頭次數不能過多。一方面要讓影像保持較高的連貫性,防止觀看者產生帶出感;另一方面則要求表演者必須“一鏡到底”,這幾乎就沒有了傳統電影里分鏡頭的概念,對于演員選擇又是一大問題。最后,蘭亭數字選擇的演員都是現場表現能力較高的話劇演員

更重要的不同在于敘事手法:傳統電影是導演控制觀眾視野,但是在VR世界里,觀眾的視野被放大,可以任意變化場景。

“如何不讓觀眾丟情節,這是所有VR電影從業者面臨的全新課題。”孫毅博說,在視角高自由度的情況下,讓觀眾明白故事線成為VR電影的難點所在。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當觀看者回頭看身后場景時,他很難發現自己前方的場景,也很容易錯過劇情。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蘭亭數字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讓主線更精彩突出,引導觀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主線上。

現在的VR影像很難稱之為“電影”:敘事層面的問題并沒有解決,時長也較短。即使在好萊塢,面世的近10部VR視頻都在10分鐘以內。

同時,受限于VR設備的低普及率與眩暈感,除了少數開發人員外,大多數消費者對于VR影像的體驗一般也僅限于幾分鐘,還無法進行長時間的佩戴,這些都是“硬傷”。

《活到最后》的成本接近百萬元人民幣,對于眾多初創公司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投入。當然,選擇與大公司成熟的內容項目合作不失為規避風險的嘗試。現在,國內多檔真人秀類似《我是歌手4》、《誰是大歌神》都引入了VR體系,多數都外包給像蘭亭數字這樣的技術公司。

VR企業們希望,真人秀、演唱會與VR結合在給節目帶來不同體驗的同時,也可以使后者贏得更廣泛的粉絲與大眾,讓他們知道VR可以帶來什么。

李岱認為,誰能運營好粉絲,誰就有可能做出V R內容的第一個爆款產品。在內容產品方面,他認為,可以先嘗試演唱會或明星周邊作為切入點。 直播會是新的引爆點?

與電影、游戲不同,VR已經在直播領域被廣泛應用。之前國內有多場演唱會直播都使用了VR直播。而在國外,NBA賽事也已經實現了VR直播。

蘭亭數字的聯合創始人莊繼順對于VR直播非常看好。他認為,VR內容團隊進行VR直播的門檻不大。更重要的是,用戶通過免費或者很少的付費即可享受現場 VIP 視角。

樂視音樂曾經在李宇春演唱會嘗試VR直播,也是由蘭亭數字完成。孫毅博告訴本刊記者,理論上觀眾觀看VR直播,“可以近到親一口”,對粉絲的誘惑力極大。這可以讓他們快速接受VR,但前提是需要有更多的權限。

要想達到“近到親一口”的程度,機器需要一直在歌手身邊,這制造了極大的不方便。目前,VR直播與普通直播并不是由同一機位拍攝,VR機位往往要先讓普通機位完成拍攝,導致自身機位不利,給用戶體驗多少造成一定影響。

蘭亭數字曾嘗試進行足球VR直播,但是發現場地太大,現有設備無法推拉跟進,難以得到完整的現場體驗。但是在新聞現場,VR則會讓報道更具有真實感。 2016年3月2日,全球首座虛擬現實影院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開張,觀眾佩戴虛擬現實設備進行觀影測試

2015年,《紐約時報》推出十幾分鐘的VR新聞,在線觀看人數突破百萬,平均停留時間為8分鐘。而在2016年12月的深圳滑坡事件中,樂視聯合財新傳媒、新華社聯合蘭亭數字都進行了VR直播,點擊量在不到24小時內超過60萬。

國內的內容初創團隊越來越多,而游戲開發者大會(GDC)最近一份調查報告顯示:有16%接受調查的開發商決定于2016年開發VR游戲,2015年這個數字只有7%。所有接受調查的開發商都認為VR將是一個長遠、可以持續發展的平臺。

第10篇

5月18日,Facebook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開盤價42.05美元,較38美元的發行價上漲10.6%。由于散戶投資人交易頻繁,導致納斯達克系統壓力過大,Facebook的開盤時間被迫推遲了30分鐘。

此次Facebook交易代碼為“FB”,IPO定價為38美元,共發售4.2億股,融資規模將達160億美元。按此發行價計算,Facebook的估值為1040億美元,創下美國公司最高上市估值。

招股書顯示,Facebook創始人CEO馬克·扎克伯格持有28.1%的股份,總計5.036億股,是最大個人股東,上市后其身價將達191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吉·布林,這也使得扎克伯格排至全球富人榜的第29位。

扎克伯格在招股書別提到了公司愿景:“Facebook的創建目的并非成為一家公司。它的誕生,是為了踐行一種社會使命:讓世界更加開放,更加緊密相連。”此外,他認為Facebook的5大核心價值是:專注于影響力,迅速行動,勇往直前,保持開放以及創造社會價值。

上市第二天,Facebook股價破發11%,不僅跌破了38美元的發行價,午盤時更重挫近12%,跌到33美元左右,收盤時跌幅為10.99%,報收于34.03美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每股飆升近31美元,收于561.28美元,大漲5.8%。而谷歌也上漲了2.28%,每股飆升近14美元。Facebook的底盤不穩讓許多投資者擔心其高估值是否名副其實,也有分析師也指出其“續航能力”還有待觀察。

《2012中國電腦健康報告》:八成電腦患“肥胖癥”

5月11日,第二屆全國“電腦健康日”在北京啟動,該活動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反病毒聯盟,以及360安全中心共同發起,旨在提升中國電腦整體的健康狀況。360安全中心現場的《2012中國電腦健康調查報告》顯示,國內超過八成的電腦存在“肥胖癥”,尤其以安裝過多不常用的軟件最為普遍,從而產生系統性能降低、電腦速度變慢等癥狀。

360安全中心對上萬名用戶進行抽樣調查后發現,平均每臺電腦裝有約20款不常用軟件,其數量甚至超過常用軟件;經常上網的電腦每年產生約30GB到50GB的垃圾文件,經常清理垃圾(清理周期小于1個月)的用戶比例還不足26%;存在注冊表多余項電腦的比例更是高達95%以上,定期優化注冊表用戶的比例則低于20%。360安全中心建議全體網民長期堅持電腦“瘦身”計劃:每周清理一次垃圾文件、每月清理一次不常用軟件、每月清理一次注冊表多余項。

為幫助用戶徹底解決各種電腦使用問題,360還宣布推出電腦專家服務,幫用戶足不出戶免費修電腦。360總裁齊向東介紹說:“360免費安全為網民每年節省超過200億安全費用支出,此次電腦專家預計每年再為用戶節約超過100億元的電腦維修費用。”

@語錄

@李開復:很多人在熱議Facebook破發。如果問小札,他會重復他敲鐘時的演講:“我講幾句,就按這個鈴,然后回去干活。上市只是里程碑,我知道這看起來是件大事。但我們的使命不是成為一家上市公司。我們的使命是讓世界更開放,更緊密連接起來。你們打造了世界歷史上最大的社區,我等不及要看你們未來會做得怎樣。”

@i美股: 【美國為什么沒有山寨成風?】1.創業者不屑山寨,妨礙價值觀;2.找不到真正的牛人來幫忙,很多牛人不會為了賺錢來幫你;3.VC不大愿意投錢,憑什么你山寨的比原創的要做的好。

@阿里巴巴中國:數據顯示,面對互聯網、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的沖擊,北京電視的開機率僅僅為30%。越來越多的人離開了電視,電視已經成為客廳的一個擺設,且受眾“老齡化”,收看電視的主流人群為40歲以上。

@謝文:通用平臺是在通吃用戶的基礎上再加以細分服務。仔細看看Facebook的架構和邏輯就明白了。地球沒有細分70億人,統統養活著,但這并不妨礙各國各地的人們過著有特色的生活。

@檀林_hootch:昨天在CloudCamp上與創始人Dave Nielsen交流,他列舉了目前業界最需要的10種工作技能,分別是:1.Hadoop;2.PaaS;3.Mobile App Developers;4.Social Media;5.jQuery;6.Android;7.iOS;8.HTML5;9.MongoDB;10.Puppet for 云計算管理工具。

阿里向雅虎回購20%股份

5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與雅虎聯合宣布,雙方已就股權回購一事簽署最終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動用63億美元現金和不超過8億美元的新增阿里巴巴集團優先股,回購雅虎手中持有的阿里巴巴集團股份總量的一半,即阿里巴巴集團股權的20%。

如果阿里集團在2015年12月前進行IPO,阿里巴巴集團有權在IPO之際回購雅虎持有的剩余股份中的50%——即10%阿里巴巴集團股份。

阿里巴巴集團表示,交易完成后,在新公司的董事會中,軟銀和雅虎的投票權將降至50%以下。同時作為交易的一部分,雅虎將放棄委任第二名董事會成員的權力,同時也放棄一系列與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和經營決策相關的否決權。阿里巴巴集團公司董事會將維持2:1:1(阿里巴巴集團、雅虎、軟銀)的比例。

在雙方的聯合聲明中,雅虎和阿里巴巴集團表示,雙方相信此次交易不但協調了雙方利益,也為雙方股東創造了獲取最大價值的最佳途徑。

希捷收購LaCie的控股權益

5月25日,希捷科技和領先的消費性存儲產品制造商LaCie公司宣布簽訂了一份排他性的協議,由希捷收購LaCie的控股權益。希捷提出收購LaCie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Philippe Spruch及其關系人的所有股份,占LaCie流通股的64.5%。一旦獲得政府批準并完成該項交易后,希捷將根據法國金融市場管理局(AMF)的規定,通過全現金簡化公開收購的方式(繼而可能視情況執行股權整合程序)收購其余的流通股。

希捷公司董事長、總裁兼首席執行官Steve Luczo表示:“希捷致力于服務不斷增長的消費性存儲市場,并為這個市場帶來最具吸引力的產品。LaCie多年來提供令人矚目且極富創新的高端產品,創建起了卓越的消費性產品品牌。此次交易將為希捷帶來高度互補的產品和技術,顯著擴展我們的消費性產品和服務,為我們增加一個優質品牌的直連存儲產品線,強化我們的網絡直連存儲業務,并增強我們的軟件開發能力。”

商務部批準Google收購摩托羅拉移動

5月19日,商務部公告稱,決定在附加限制性條件的情況下批準此項收購。此前,Google曾向商務部提交了解決競爭問題的最終承諾。商務部認為,該承諾能夠減少對市場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

Google針對收購的承諾主要包括:1. Google將在免費和開放的基礎上繼續對外許可第三方使用Android平臺,與目前的商業做法一致。2. Google應當在Android平臺方面以非歧視的方式對待所有原始設備制造商。3. 本次交易后,Google應當繼續遵守摩托羅拉移動在摩托羅拉移動專利方面現有的公平、合理和非歧視(FRAND)義務。4. 根據商務部《關于實施經營者集中資產或義務剝離的暫行規定》(商務部公告2010年第41號),Google委托獨立的監督受托人對Google履行上述義務的情況進行監督。

360首款特供手機正式

5月18日, 360特供機正式亮相——第一款360特供機是華為公司為360用戶量身定做的“華為閃耀”。該款手機配備4.3寸QHD超大高清屏幕(IPS)、A9架構的1GHz雙核處理器、1G超大內存。該款手機同時配置雙卡雙待功能、前后雙攝像頭,定價為1499元,成為目前國內性價比很高的一款手機。

360公司表示,360首款特供機選擇與華為合作,主要是因為華為在智能手機領域歷史悠久、年出貨量大以及服務網點遍布全國。360特供機追求的正是國際品質與高性價比的完美結合。

據透露,除了“華為閃耀”外,360近期還將更多特供機,滿足更多用戶的不同需求。

車跨界

4月23日,北京國際車展之際,旗下擁有多個跑車品牌的大眾汽車,推出了基于iOS平臺的游戲產品“超級競速”更新版本,保時捷911 Carrera S和賓利歐陸GT V8正式登陸該游戲。借助新興的媒體形式,以及游戲這樣的載體,非傳統IT廠商越來越多地利用新媒體進行品牌拓展。

網易首推輕博客手機客戶端模板

近日,網易LOFTER推出手機模版服務,成為國內首個提供輕博客手機模板的博客平臺。使LOFTER的手機客戶端用戶也能享受到更加精美、個性化的個人博客界面。相較于傳統BSP(博客托管平臺),目前輕博客類產品更加追求極致的簡約設計和視覺體驗,網易輕博客LOFTER,一直在追求博客模板的獨特設計感,通過精益求精的設計標準,陸續推出了幾十款博客模板,現在這些美輪美奐的模板也能在LOFTER的手機客戶端上實現了。

2012網易創新大賽隆重開幕

5月7日,網易對外正式宣布,由網易有道聯合網易資本舉辦的2012“有道難題”創新大賽隆重開幕(大賽鏈接:nanti.省略),想要參與挑戰的技術高手們可即刻登錄大賽主頁報名參加。有道難題是網易公司履行“協作創新”承諾,幫助國內培養互聯網科技創新人才的具體行動。值得一提的,本次大賽將有網易CEO丁磊親自擔任核心評委。

據悉,本次大賽共為參賽者提供了總價值高達60萬的獎金和獎品,冠軍獎金更是高達10萬元,此外,優秀的參賽者還將獲得有道等網易各公司的優先實習和面試機會,同時更有機會成為網易資本資助的投資創業對象。

IBM:80%數據中心未實現高效運營

5月10日,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務部(GTS)召開2012 IBM智慧云數據中心高峰論壇,會上正式了IBM與IDC合作完成的《全球高效數據中心最佳實踐》調研報告。調研針對目前全球數據中心運營與發展的狀況,深入采訪了來自全球7個國家、25個行業的超過300位IT主管與CIO,其中包括來自中國的47位IT主管。結果顯示,目前全球近80%的數據中心沒有實現高效運行,中國企業的數據中心展現出與眾不同的高效性,高效數據中心所占比例高達64%,是美國高效數據中心比例的兩倍以上,更遠遠高于例如法國、加拿大、印度、巴西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水平。

微軟Windows 8選用杜比

5月4日,杜比實驗室宣布,微軟已經選擇杜比數字+(Dolby Digital Plus)為平板電腦和PC上的Windows 8提供最真實和身臨其境的音頻體驗。采用杜比數字+將讓更多設備能夠播放杜比編碼的內容。此舉突顯了杜比數字+在為在線娛樂服務及個人媒體應用提供高品質音頻方面所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Windows 8桌面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和Metro風格應用程序,包括為x86和ARM架構開發的應用程序,開發商能夠提供最高水平的身臨其境體驗和影院般的聲音。被授權運行Windows 8、Windows 8 Pro專業版和Windows RT版的平板電腦和PC都將支持杜比數字+5.1聲道解碼和杜比數字兩聲道編碼。

騰訊宣布組建六大事業部

近日,騰訊將組織戰略架構重組,把原有的業務系統制升級為六大事業群,并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

騰訊將從原有的業務系統制(Business Units,BUs)升級為六大事業群制(Business Groups,BGs),把現有業務重新劃分成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網絡媒體事業群(OMG)、社交網絡事業群(SNG),整合原有的研發和運營平臺,成立新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并成立騰訊電商控股公司(ECC)專注運營電子商務業務。調整之后,社交、游戲、網媒、無線、電商和搜索六大業務將成為騰訊的戰略重點,平臺矩陣已具雛形。

Bing地圖得到諾基亞助力

日前,諾基亞宣布其地圖數據,特別是實時交通信息和地址匹配能力,將為微軟Bing地圖提供支持。共有24個國家的Bing用戶可以使用之前只為諾基亞地圖用戶獨享的內容。除實時交通信息外,地址匹配也是非常重要的新增功能。地址匹配技術獲取經緯度信息,并將其連接到實際地址——將GPS信息翻譯成具體的街道門牌號。

瑞星業內首推“私有云”

5月15日,瑞星2012新一代企業級整體解決方案,正式推出了基于最新“私有云”技術的瑞星殺毒軟件網絡版2012和5S專業級企業信息安全服務。目前,瑞星已經成為國內信息安全領域中唯一可提供軟件、硬件和專業服務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司。

據瑞星安全專家介紹,此次的全新瑞星殺毒軟件網絡版2012中,增加了“私有云”技術、動態資源分配技術、企業自定義白名單系統、第二代身份標識和客戶端密碼防護系統。基于這些全新的功能,企業的信息安全管理可以更為穩定,并且更加精準。

其中,瑞星企業專屬“私有云”為每個企業單獨構建,提供專屬的云應用和云服務。它主要有兩個功能:為企業提供了安全應用軟件平臺,便于企業獲取經過瑞星安全認證的各類應用軟件,便于管理員分發、管理和監控;瑞星“私有云安全”為每個企業定制了專屬的安全服務,企業客戶端無需存放病毒庫,也無需進行復雜殺毒運算,大大降低了對系統資源的占用,同時可進行最快速、最及時、最輕便的病毒掃描和防護。

在企業信息安全領域,瑞星向用戶提供了信息安全評估服務、信息安全預警服務、信息安全專家服務、信息安全應急響應服務、信息安全培訓服務。在安全問題日益嚴峻的大環境下,服務必將成為安全企業最重要的市場標桿。瑞星此次提出的5S專業級企業信息安全服務,以瑞星20余年的專業技術積累為基礎,充分依托本土化的服務經驗,為企業提供可定制的專屬安全服務,使瑞星的信息安全服務成為國內安全行業的新標桿。

明基高端外設新品

4月18日,明基推出首款與世界級DIY硬件發燒友Victor Wang一同打造的最新“冠軍之路”系列高端外設精品。全新亮相的“冠軍之路”系列外設,包含兩款機箱(X900奧丁、X300索爾)、兩款鍵盤(KX890天機鏡、KX880武神卷軸)和兩款鼠標墊。命名為“冠軍之路”是希望借一步步成長為世界級超頻冠軍的Victor Wang,來傳達這個系列產品的設計理念是從硬件發燒友出發的。

精英聯手英特爾黃金主板

4月26日,精英在北京正式7款英特爾7系列主板,包括Z77芯片組的Z77H2-AX黃金主板、Z77H2-A2X黃金主板、Z77H2-A3以及另外4款采用H77芯片組的主板。

此次精英推出了全球首個黃金主板系列——Z77H2-AX和Z77H2-A2X,它們采用精英的獨家超頻技術、Nonstop逆襲技術、業界最新的3路顯示卡和智能切顯技術,并在CPU、I/O接口、電容、電感、散熱模塊等關鍵部位采用“金典工藝”。

第二代AMD A系列APU

5月15日,AMD了第二代AMD A系列APU(加速處理器),適用于主流筆記本電腦、超輕薄筆記本電腦、一體機和傳統臺式機、家庭影院PC及嵌入式設備等多種領域。

代號為Trinity的第二代A系列APU采用全新的設計,實現了同類產品中最佳的移動性,可提供更好的娛樂和游戲體驗。得益于支持第三代AMD智能超頻技術(AMD Turbo Core)的下一代AMD “Piledriver(打樁機)”CPU核心,Trinity的CPU性能提升高達29%。而且根據應用需求,它可實現CPU與GPU之間效能的動態切換,通過將CPU主頻最高提高至3.2GHz,可有效提升響應能力。Trinity的圖形單元采用了Radeon HD7000系列架構,與上一代相比圖形性能提升幅度達56%。憑借增強的CPU和GPU功耗控制特性,可將電池續航時間提升至12小時。

隨著Trinity的推出,AMD力推的OpenCL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無論是CPU還是GPU,資源調用和統籌應用性能均大幅提高,而這一切并不要求編程人員必須切換到效果更為出色的OpenCL語言,只需使用他們已經熟悉的C++語言及編譯器,就可充分發揮APU的多重應用價值。在這代產品中,AMD推出了面向超輕薄筆記本電腦的17W TDP的BGA封裝產品,可進一步提升產品便攜性。

明基“電勁王二代”顯示器XL2420T

5月15日,明基在北京舉行了電勁王二布會,明基中國顯示事業群總經理黃仁宏和明基全球產品研發中心高級產品經理林國帆出席了本次會。此外,前CS世界冠軍暨明基TFE職業電競隊總教練Alex、現役著名《星際爭霸2》職業選手iG.Toodming(土豆明)、知名外設硬件達人夜飛行等玩家也參加了本次會。

明基“電勁王二代”XL2420T顯示器采用了多項特別的設計,如:暗部場景平衡模式、S.Switch人機接口控制器、實用的電競外觀結構、改進版升降調整支架等,獲得眾多職業選手的一致好評。

捷波朗彩色藍牙耳機

5月9日,捷波朗(Jabra)了全新的4色Jabra CLIPPER,以及增加A2DP功能的升級版Jabra EASY藍牙耳機。

CLIPPER藍牙耳機顛覆了以往產品的刻板印象,為用戶提供了多種個性化選擇。該產品可同時連接兩種藍牙裝置,并支持音樂播放和通話的快速切換。

升級版Jabra EASY系列不僅繼承了原來產品清晰的通話質量及語音狀態提示功能,還通過增加A2DP功能,提供了高品質音樂播放的功能。

諾頓推出安全認證簽章

賽門鐵克公司近日宣布將其極具影響力的VeriSign(打鉤標識)與行業領先的諾頓品牌強強聯盟,從而打造一個全新的、業界最受認可的互聯網安全信任標識——諾頓安全認證簽章(Norton Secured Seal)。這一安全簽章每天將在170多個國家的瀏覽器、可訪問頁面和搜索結果中顯示超過5億次。而擁有諾頓安全認證簽章的網站,能夠給消費者和企業組織帶來高度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今夏,賽門鐵克諾頓與美國漫畫巨頭Marvels強強聯手、共同推出3D大片《復仇者聯盟》。諾頓希望借《復仇者聯盟》表達其產品各個強悍功能緊密結合,消滅網絡犯罪,拯救消費者網絡世界的寓意。

藍牙技術聯盟推出藍牙開發者門戶網站

5月15日,藍牙技術聯盟(SIG)在溫哥華舉行的全員大會,會上推出了藍牙開發者門戶網站(Bluetooth Developer Portal,developer.省略)。這個新的網站將幫助開發者和工程師迅速學習藍牙設備應用程序的設計基礎知識,幫助他們開發支持藍牙低耗能硬件的應用軟件。

除了藍牙開發者門戶網站面世之外,藍牙技術聯盟剛剛達到了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成員數量達到創紀錄的16 000家。藍牙技術聯盟成員的數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飛快增加,短短5個月前剛剛超過了15 000家。藍牙4.0在運動、健身、健康和醫療領域的迅速普及,以及這種技術在汽車和消費類電子市場持續、強勁的增長,都促使藍牙技術聯盟成員的增長速度創下了紀錄。

Tapjoy注資促進免費移動應用增長

5月10日,知名移動廣告和發行平臺Tapjoy(泰普悅)公司在2012移動互聯大會上宣布啟動一項名為“Tapjoy亞洲基金”的新項目。該基金的初始投入為500萬美元,旨在鼓勵和支持整個亞洲地區的開發者,促進Android和iOS平臺免費移動應用的創新和增長。

Tapjoy公司現已在北京、香港、東京和首爾設立了辦事處,為了進一步表明對亞洲市場的持續關注,Tapjoy 亞洲基金將為亞洲地區剛剛成立的移動游戲工作室和尋求自主發行、希望擴大現有用戶群體的資深游戲開發者,提供資金和市場營銷支持。參與Tapjoy亞洲基金的開發者將有機會獲得Tapjoy在運營資金、分銷服務、廣告市場拓展、免費游戲與虛擬經濟設計、咨詢和優化等方面的支持。Tapjoy亞洲基金將根據游戲體驗質量和開發者能力來決定是否資助其應用程序。

Tapjoy是幫助移動應用開發者分銷和貨幣化應用內容的最大、最有效的平臺,該平臺涵蓋20 000多個移動應用,擁有6億多移動消費者。這家公司廣告資助的支付平臺和應用市場正在被數以千計領先的應用開發者所使用。

AMD正式HD7000系列GPU

4月23日,AMD在京舉行了主題為“還原真實戰場”的Radeon HD 7700/HD 7000M系列顯示卡會,正式為廣大游戲玩家帶來了中端新產品,同時還有僅在大陸發售的HD7750顯示卡。除此之外,AMD還展示了全新Radeon HD 7000M系列移動級圖形芯片,其中包括7900M、7800M和7700M三大系列,并均采用了制程工藝更為先進的28nm GCN南島架構。

AMD臺式機高級產品經理Arturo Wong Chujoy為大家進行HD7700系列的介紹,其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HD7770作為GHz Edition,其默認頻率就達到了1GHz,一方面得益于GCN構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28nm的全新制程工藝。另外,還有專門為中國玩家定制的HD7750中國版,其默認核心頻率為900MHz,相比國外版頻率提升了100MHz。

AMD移動部門的筆記本顯示卡高級產品市場經理Daniel Taranovsky為大家講解了HD7000系列的移動GPU芯片,分析了全新的28nm工藝、GCN構架的優勢。

尼康1在蘇州誕生

5月15日,尼康邀請國內眾多媒體參觀了位于無錫新區的尼康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該工廠從屬于尼康映像公司(簡稱NIC),與仙臺尼康、栃木尼康和泰國尼康共同組成尼康映像公司的4大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尼康1系列無反光鏡數碼相機和配套鏡頭,同時還生產例如P310和P510等COOLPIX系列數碼相機。該廠的生產工作涵蓋鏡片、塑料成型、涂裝、印刷等,當然還包括尼康1和COOLPIX系列機身和鏡頭的組裝。

據權威機構統計,尼康1系列的J1相機已占據了約16%的無反光鏡可換鏡頭相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居首位。

PointGrab手勢識別軟件登陸Windows 8

日前,PointGrab了開創性的手勢識別軟件,其Beta版本現已登陸微軟Windows 8。新軟件提供了自然用戶界面(NUI)的手勢識別解決方案,通過簡便、直觀的免觸摸界面提高用戶的操作體驗。PointGrab推出的運行在Windows 7平臺上的產品已獲多家全球頂尖消費電子品牌的采用,而Windows 8解決方案將建立在Windows 7平臺產品成功的基礎上。

第11篇

中關村的樓越蓋越高,中關村的路越修越寬,中關村的生意越做越大,可中關村的地位在人們心目中卻越來越低。中關村昔日在國人眼里是中國高科技的象征,現在,很多人卻稱它為"集貿市場"。 10年前,王選的激光照排系統把國外同類產品趕出中國報業出版市場;10年前,王緝志的四通打字機一度成為計算機的代名詞;10年前,倪光南的聯想漢卡為中國計算機界贏得了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0年前,嚴援朝的 CCDOS、王永民的五筆字型、吳曉軍的2?13 、求伯君的WPS在中文信息方面的卓越貢獻讓微軟的中文DOS6?22成為一個失敗產品。

但是10年后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中關村是退步了,還是它的步伐趕不上我們對它的要求了?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搞清楚,中關村的"身體"狀況如何,能擔多少斤的擔子,過分的重荷不但不能促其進步,反而會把它壓垮。

憑中關村現在的實力,只能走"貿、工、技的道路,雖然,"貿、工、技"道路讓人對中關村的技術含量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但"貿、工、技"是最現實的路。這條路成就了中國最大的計算機企業---聯想。

很多人失望地指出:中關村除了倒騰機器的之外,別無其他,毫無技術可言,進而提出了中關村高科技大旗還能打多久的疑問。我倒覺得這現實恰恰正是國內計算機水準最為合理的體現,是中關村眾多生意人有自知之明的表現---他們知道自己做不了技術或者說做不好技術,于是,就去做銷售,有什么不對?至少他們引進了國外最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服務了中國的國民經濟建設。討論中國計算機產業的價值不能把眼光局限在計算機的小圈子內。

聯想電腦的成功是技術的成功嗎?不是。聯想電腦的成功至少讓我們明白即使技術不領先,也能比技術領先者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中關村的企業長不大?

走進中關村,滿眼望見的就是在大小柜臺前忙著吆喝的生意人。這些生意人大都精力充沛,手腳勤快,口齒伶俐,干練中透著精明。他們一般都能做到:一旦你對他們所經營的產品表示了興趣,他們就有辦法讓你在他這里把貨給買了。

生意人利潤一般都很薄,一臺價值4000

元的打印機大約只能賺40元左右,一塊解壓卡能賺上10元錢已算很不錯的生意。因為利潤薄,所以生意人之間拼的是精明 , 怎樣"扎貨",怎樣"炒貨",怎樣"調貨",怎樣降低成本,怎樣減少庫存等等,樣樣都要心里有譜才行,否則,稍不留神就有蝕本關門的危險。

精明是生意人賴以生存的法寶,靠著精明 ,

生意人支撐起一個又一個小公司的門面。但精明也是一把雙刃劍,太過精明,反而會成為自己從生意人向企業家過渡的嚴重障礙。許多小公司因為產品技術對路,逢上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但每每卻因為其老板生意人積習難改和太過精明的緣故,難以實現向企業家的跨越,而導致其公司也錯過了一個又一個發展的良機。中關村不乏精打細算的生意人,所以生意紅火的小公司不在少數

,但中關村絕對缺少有氣魄的企業家,所以中關村成氣候的大公司太少太少。

生意人小本經營慣了,每天念叨的生意經是"花最少的錢,獲取最大限度利潤"。所以,生意人一般從不去考慮"花更多的錢,獲取更多的利潤"。這是因為常做小生意的人經常看到周圍的"難兄難弟"接二連三地關門大吉,自己免不了要時時繃緊是否賠本這根弦,時刻提醒自己這次可千萬不要做賠了。故而,生意人一般只會在不蝕本的前提下去考慮賺錢。如果你告訴他投資一萬元,準保有500元的利潤,而投資10萬元,有70%

的可能賺20萬元,但也有可能血本無歸 , 相信大多數生意人都會選擇前者,因為生意人寧可不賺20萬元,也不愿意承擔蝕掉多年慘淡經營積累下來的老本的風險。謹小慎微、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注重眼前利益,對于一個生意人而言可能算不上什么致命的缺點,正是這些生意人的積習在生意人和企業家之間劃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三、騙子一條街?

一份用戶心理調查報告顯示:70%在中關村剛剛購買過計算機產品的用戶認為自己上了商家的當或者在價格上吃了虧。而事實上中關村絕不會有70%之多的商家都在做著坑人的買賣,以我在中關村多年的經驗,中關村90%以上的商家,其中包括柜臺公司不會成心坑用戶。少數"黑心"老板和70%不信任之間的巨大反差,顯示了用戶對商家的信任危機。這種信任危機從何而來呢?筆者的一次不成功的購買兼容機的經歷可能有助于說明最低價格心理的危害。

1993年底,筆者為了買一臺386DX/40的兼容機,整整在中關村大小公司之間討價還價了3天。期間曾在原信通公司的朋友幫助下,打算以8200元買下機器,幫我做機器的小伙子看在我朋友的面上,對我很熱情,把386兼容機的各個配件的價格一一列出,表明并沒有賺我的錢。但另一家小公司7700元的價格實在是有很大誘惑力,我當時想,朋友是可以相信的,但可能因為進貨渠道的不同,7700元也可能買到好機器,何必多花500元冤枉錢呢?于是我就在那家報價最低的小公司買了機器。驗貨時,我按照朋友的囑咐,一一查看了主板、硬盤、軟驅等七個指標,但最終我還是在顯示器上馬失前蹄,該公司給我配的是連個商標都沒有的顯示器,這個顯示器用了3個月后就出了故障。今天看來那500元的差價就出在這劣質的顯示器上。

今天我們看到兼容機走進了價格與質量沖突的死胡同。

用戶沒有任何理性分析地只認低價格,商家的利潤已經降到極限,而用戶還覺得應該再殺一殺價格,正經的公司覺得這些用戶無知得不可理喻,將其拒之門外,而另一些沒有信譽的兼容機公司卻瞅準了這些用戶沒有質量鑒別能力,只認最低價格的空子,炮制出沒有絲毫質量保證的兼容機,以低于合理價格300~500元的價格拋售給用戶。這些在配件上或被偷梁換柱或被以舊充新的兼容機,不久便出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兼容機質量與價格沖突的惡性循環使兼容機的信譽越來越差,商家的利潤越來越低,而用戶手上的機器質量也越來越差,在這個循環中誰也不是贏家。"騙子一條街"的稱呼實際折射出了中關村巨大的信用危機。

四、中關村的高科技=低收益?

在聯想當了10年總工程師的倪光南對中關村有自己的認識:

中關村在中國領先的主要有四條:一是高科技人才最集中;二是高新技術企業最集中;三是電子信息產品的市場最發達;四是與外國公司的聯系最密切。中關村有的情況很差,例如交通、住房、空氣污染等等,但這四條卻使它在中國高技術界處于領導地位,而且看來這個地位還能維持相當長的時間。

中關村一些企業為什么能做大(相對而言)?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看來是時勢造英雄。試想,改革開放前的中關村不也是這塊地,也是這些人嗎?現在比較多的人以研發費用的投入比重(與銷售收入相比)作為高技術產業的標準,按照OCED的劃分,高技術產業的研發費用的投入比重應達到8%~10%。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那么中關村的企業合格的太少了!因此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如果我們不努力增加研發費用的投入比重,高技術產業這頂帽子可能會戴不住。

當然,中國有它的特殊情況,一是智力成本低,另外,當初很多高技術企業繼承了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的成果,例如方正排版系統、聯想式漢卡等等都是,它們的研制在公司成立10多年前就開始了,是用了國家以前多年的投入,這是一種技術儲備。不過技術儲備是會用完的,高技術產品的壽命又很短,一個企業如果一直不增加研發的投入比重,它的技術含量、附加值、利稅率、競爭力等等都會逐漸降低。從長期看,不能指望可以在研發的投入比重上取巧。

聯想是典型的依靠技術儲備發展起來的公司。近年來公司研發的投入比重在0.1%左右,以前也相近。公司成立初期,它繼承了計算所的成果,所以只用半年時間就實現了聯想式漢卡的產品化。根據公司成立頭3年(1985~1987)的數據,公司累計營業額是0.911億元,利稅2970萬元,利稅率達到29.7%,體現了高技術產品的特征。以其中銷售量最大的ASIC型漢卡為例,它的銷售價為2500元,毛利率高達98%

,歷年來漢卡共銷出了16萬套,貢獻了數以億元計的利稅。從1989年起,在計算所研制多臺計算機所積累的經驗的基礎上,聯想先后在國內外推出了聯想系列微機拳頭產品,微機的產值大而利稅率較低。不過根據1990年4月至1991年11月的 1 年半數據,這期間微機產品的出口額是7579

萬美元,利稅率為12.6%;在國內新增產值2.5億元,利稅率為10.8%。但后來利稅率繼續降低,到1998年不到3%。現在公司利潤來源更多的是依靠品牌和規模效益,這雖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之一是,在0.1%的研發費用投入強度下,要使技術創新能力與公司擴大了的規模相匹配是十分艱難的。

與此相對應的是,微軟公司做到現在幾百億美元的規模,凈利潤率仍保持在30%

以上。

五、窩里斗?

一位企業老總說:"中關村企業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特別關心競爭對手的日子是不是太好過了。如果競爭對手春風得意,就要想怎么對付他一下。"

中關村最嘹亮的聲音除去叫賣、吆喝、宣傳、鼓吹自己,就是諷刺、挖苦、批評、非議自己行當里的第一,這兩種聲音,有時是同一種聲音---貶低別人就意味著抬高自己,有時又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一面拿放大鏡挑第一名的毛病;一面毫不客氣、毫不含糊地宣稱自己完全有能力解決成為第一的種種問題。自打聯想宣布1996年其個人電腦市場占有率第一以來,招來的非議可謂多種多樣。科利華是做教育軟件(CAI)的老大,但科利華在CAI領域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敬和尊重。做素質教育CAI的軟件商諷刺科利華是做"題庫的"---只知道向學生灌輸知識,而不注意學生以創造力為核心的內在素質的培養。另外一批"現實主義"CAI商明白,即使一萬遍地指出應試教育CAI之偏頗和素質教育之重要,也不可能阻擋學生和家長想考高分的愿望,所以,也加盟到了應試教育CAI陣營。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也要明確指出,自己的題庫和科利華的題庫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本質不同,總之,比科利華高明。所以,每次開CAI研討會,科利華每每會被與會同行以"個人身份"諷刺挖苦,如果說科利華可以對各種嘲諷置之不理,那么,北京江民公司的殺病毒軟件KV300則必須對各種抨擊多加小心。因為科利華是上了規模的大公司,而江民公司則是1996年剛剛由煙臺人王江民創辦的新公司。雖然公司大小不同,但它和科利華面臨的批評是一樣的,誰叫他們都是自己行當里面的第一呢!

市場第一的產品不能說一定是技術第一的產品,但第一的取得卻一定有它的道理。而我們現在對一些市場領先的公司,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它的第一源于宣傳和市場策劃的巨大成功,是廣告堆積的結果,從而否定市場"NO.1"在技術上的大眾性和實用性。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廣告的效果是建立在過硬產品基礎之上的,沒有過硬產品支持的廣告宣傳是無水之源,起不了什么作用,更支撐不起一個市場的第一,這里可以肯定地說,沒有一個市場第一僅是靠廣告堆積起來的。

六、高傲的員工和無情的老板?

中關村技術人員的代表無疑是程序員。但中關村每一個程序員心里幾乎都有一本辛酸賬,中關村的恩怨中70%以上屬于技術和市場的恩怨。為什么程序員有這么多的苦水要訴,是他們的期望太高?還是……程序員是不是必須走上自己做總經理的路,自己給自己做主,才算走對了路?

在中關村,老板和老板會面,員工和員工碰頭,談論最多的就是某某從某公司出走,某某被老板"炒"了,某某跳槽,某某負氣另起爐灶,如此等等。盡管大家都是有知識的人,有些話不便直說,但頻繁地發生"炒魷魚"和跳槽現象,卻每每把表面的斯文撕得粉碎。這背后隱藏的心理大約是:老板感覺手下員工居功自傲、毫無節制地擺譜,漫無邊際地要價,不知道自己是誰,老板把這樣的員工稱之為高傲的員工而員工則覺得自己的老板不仁不義,只知拼命賺錢,攫取最大利潤,不知關心員工甘苦,員工把這樣的老板稱之為無情的老板。

高傲的員工自有高傲的理由:作為程序員,他們會認為,公司軟件之所以暢銷,是因為自己的程序寫得好。自己的技術是這個公司立業之本,所以自己是這個公司的命根子,公司一刻也離不開自己高傲的銷售經理則宣稱,本公司機器賣得好,全仰仗自己推銷有方,"好機器多著呢,為什么只有咱們公司的能銷得最好?"無情的老板自然也有充足的理由"無情":第一,沒有我的投資,何來你的優秀軟件沒有我投資進貨,你又能推銷何物?是我給你們搭了一個演出舞臺,給了你們一個就業的機會,你們應感謝我才對,還敢擺什么譜?第二,你以為你是最好的,你就是最好的了嗎?好程序員有的是。中關村最不缺的就是程序員,隨便就能抓到一把。另外,清華、北大還有大量的優秀程序員儲備,而且價格便宜至于推銷,說到底只是件體力活,有什么可夸耀的。

勞資關系一旦進入"高傲的員工,無情的老板"死循環,你看我不順眼,我瞧你不滿意,剩下的只有老板炒員工魷魚或者員工炒老板魷魚了。為避免此種現象的發生,有人提出了"技術入股"模式,試圖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但在法制尚待健全的今天,老板最后不給員工兌現技術股,員工又拿老板怎么著?另外企業成敗興衰,并不完全取決于員工是否努力,風云變幻的市場因素有時是不可控制的。所以,有些員工寧愿拿即得的高工資,也不愿入所謂的"技術股"。

七、用戶是羔羊?

在中關村,用戶不是上帝,因為用戶不太懂技術……所以,他們只有期望電腦公司"不那么黑"的份。所以,他們只有上了一當之后,發誓再也不和這家公司打交道了。

每年春節過后,銷售旺季到來,就到了軟件公司升級軟件的時候。不可否認,有些軟件升級確實內在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有些軟件的升級卻每每有其名而無其實。除了版本號長了,界面換了以外,在功能上看不出有什么增強。我們來看看有些軟件的升級是怎樣"炮制"出來的。

在熬過兩個月的淡季以后,某軟件公司的老板再也耐不住寂寞了,他向手下的開發人員說:"旺季馬上就要到了,咱們給軟件升一下級吧!"平時一板一眼的程序員聽了此話,頗為詫異地問:"咱們的軟件一年來,并未做什么重大改動,拿什么升級啊!"老板開導程序員說:"不升級,咱們的軟件怎么還能賣得動?你沒看到這兩個月,公司已經入不敷出了嗎,這樣下去怎么能行?還是想個轍,給升一下級吧。反正升級也不需要什么投入,何樂而不為呢?"開發人員苦笑幾聲后,說:"如果一定要升級,就叫3.0+吧,這些天,我們改了一些錯。"老板揮揮手說:"3.0+,沒勁,沒吸引力,最少也要升到4.0,可4.0又不太吉利,干脆直升5.0得了,這樣才有重大升級的樣子。就這樣定了,你負責改一下界面,我馬上安排新聞宣傳,說我們的5.0進入最后的B2測試階段。"我們經常說,買正版軟件的好處之一是可優惠升級,可用戶如果不幸碰到上面這樣的公司,那你可只有優先掏錢的份了。從1.0到2.0,從3.0到5.0,一次又一次地升級,一次又一次地付錢,可功能卻沒見長多少。

如果業界規定,所有的軟件升級都作為軟件售后服務的一部分,一律免費升級,我想現在的軟件升級數量至少會減少一半以上。今天,我們不幸地看到升級這原本很嚴肅、很技術的事情在某種程度上已被一些無聊的唯利是圖的策劃扭曲成了一個賺錢的、可操作的市場行為,這是對技術的褻瀆,更是對用戶的愚弄。八、盜版天堂?技術在進步,盜版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斷地更新。1993年的盜版,是通過傳統媒體以所謂"軟件交流"的方式郵寄,載體是磁盤。1994年的盜版傳播方法相同,介質逐步向光盤轉移。1995年的盜版傳播從地下泛上各地的電子一條街,出現以賣盜版光盤為生的行當。1997年的盜版上了互聯網,盜版走上了用盜版軟件吸引人流,通過互聯網廣告掙錢的高級階段。

一則"軟件發燒屋"的廣告長期刊登在某專業報上。

第12篇

[關鍵詞] 服裝電子商務虛擬認識虛擬實踐影響因素

網上購物是隨網絡技術出現的一種新型購物模式,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網上購買服裝一直是網上購物的熱點之一,這在近年來迅速興起的C2C網上購物模式中再次得到印證。2006年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有關C2C網上購物調查報告顯示:C2C網上購物在城市網民中漸成氣候,參與網上購物的人數和頻次十分活躍,發展前景看好;在C2C網上交易商品中,服裝的交易量排名第一。面對這種發展前景廣闊的新型服裝銷售模式,理論研究應給予足夠重視,尤其對其中出現的問題應進行系統深入地分析,這對傳統服裝銷售行業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相關研究顯示,在網絡購買服裝面臨的許多問題中,最大的問題是網上服裝的認識誤差。許多消費者對在線購買服裝的經歷感到不甚滿意,并已影響到網上服裝銷售的持續發展,分析表明,其根本原因是認識服裝的方式發生了變化。

網絡的普及對人們的生活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通過電腦顯示屏認識事物的方式,即所謂的虛擬認識。它不僅變化大,打破了傳統習慣,而且影響廣,逐步成為人們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之一。虛擬認識已成為近年來認識論研究的熱點課題,但是,這些研究中很少有涉及網絡購買服裝問題的。面對這一不足,本文從服裝營銷學和認識論角度對網上服裝銷售的特點和產生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系統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從服裝營銷學角度分析

通過網絡銷售或購買服裝屬于服裝營銷的范疇,它對多數經銷商和消費者而言是全新的。從營銷學角度看,這種差異主要體現在銷售服務的流程和服務要素上。傳統和網絡營銷服裝之間的差異對比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相對傳統的服裝購買方式,網上購買服裝主要有四方面的差異。

1.習慣與經驗不同,在傳統服裝銷售模式中,通過長期實踐,經銷商和消費者都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并形成了習慣;對網上購買服裝模式而言,經銷商與消費者都缺少實踐經驗。

2.感知方式不同,傳統銷售方式中,消費者感知的是實體服裝,通過真實試衣感知服裝尺寸是否合身,視覺風格是否適合自己;在網上,只能通過服裝的圖文資料了解服裝,服裝大小與試衣的視覺效果只能依靠經驗或通過輔助軟件工具實現。

3.交流互動方式不同,在傳統情況下,經銷商與消費者能當面、及時交流互動;網絡情況下,只能通過電訊方式交流。

4.時空不同,傳統情況下,經銷商、消費者、商品在同一時空,付款提貨在同一時空,服裝的修改、退換比較容易實現;網絡環境下正好相反。

二、從認識論角度分析

從營銷學的分析可以看出,服裝銷售服務從本質上看主要包括兩個認識過程,即經銷商與消費者之間的相互認識和消費者對服裝的認識,尤其重要的是后一種認識。而傳統與網絡環境下服裝銷售的最大區別在于認識方式的改變,所以有必要從認識論的角度對這兩種銷售方式做進一步分析。

依據認識論,傳統與網絡環境下認識服裝的活動可概括為如圖1所示的模式。

首先對刺激信號系統進行分析。根據巴甫洛夫的觀點,能引起人生理感覺系統條件反射的有兩個信號系統,第一信號系統是實體事物,第二信號系統是代表事物的圖像、文字、符號等。由圖1可知,傳統情況下對服裝的認識是通過第一信號系統,即實體服裝,而網絡情況下是通過第二信號系統,即代表服裝的圖、文、符號等。就兩種信號系統而言,第二信號系統來自于第一信號系統,表示服裝的圖、文、符號等都屬于實際服裝的信息載體。從認識形式上看,第一信號系統產生的是直接認識,是感性認識,第二信號系統產生的認識屬于間接認識,這種認識是以直接認識為基礎的。

就第二信號系統中的不同信息載體而言,根據內容的表現形式,可將其分為兩類,如圖2所示。

對圖2進行分析,依據認識論,文字、符號是人們對服裝內在認識的抽象表現形式,其作用與消費者的經驗、知識有關,屬于理性認識。圖像、視頻是實際服裝具體、形象的表現形式,主要產生的是感性認識,與第一信號系統對生理視覺系統的作用相似。

再來看認識中介系統,如圖1所示,從刺激信號系統到服裝認識之間有兩個中介系統,即生理感覺系統和心理認知系統。根據相關分析,生理感覺系統對兩種信號系統的作用機理變化不大,但心理認知系統對兩種信號系統的處理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種處理模式與不同消費者對服裝的認知經驗和相關知識有很大關系。

最后從認識程度看,就購買服裝而言,對服裝的認識實際上是對著裝的認識,這種認識從程度上講分為感性和理性兩個階段。著裝雖然很平常,但卻是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從自然屬性看,涉及紡織、服裝的專業知識;從精神屬性看,涉及視覺美學的相關知識;另外,還有社會內涵。所以,不同消費者對著裝的認識程度是存在很大差異的。

三、現狀與對策

從網上服裝銷售的現實情況看,服裝信息的獲取主要包括圖像和文字資料,一般對圖像資料比較重視,文字介紹比較簡單。但是,受網絡傳輸速度和電腦顯示器分辨率等因素的限制,圖像的清晰度、逼真性較低,限制了服裝信息的傳遞。科技界對網上購買服裝中問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虛擬試衣上,包括人體尺寸測量、人體模型建立和著裝效果演示三個方面,主要采用計算機仿真技術。目前,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如Fit-me, MVM等,但由于服裝的種類繁多、視覺特征復雜,目前達到的技術程度與現實要求還相差較遠。網上服裝銷售的迅速發展和出現的問題,需要對這一事物更深刻的認識和以此為基礎的整體解決方案。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對網上服裝的認識能施加影響的系統有兩個,即第二信號系統和心理認知系統。所以,應深入研究這兩個系統的特點,并加以充分利用,目前情況下,可考慮做以下改進。

在第二信號系統中,應重視文字、符號對服裝認識的作用,因為這種認識是理性的、本質的;應重視語言交流的作用,服裝經銷商對服裝的了解比一般消費者更全面;對圖像的效果應更注重真實感,而不是美學效果;虛擬試衣在積極研究計算機仿真技術的同時,可考慮借助攝影技術,因為攝影圖像有很強的真實性,這正是試衣所追求的;另外也可考慮利用時下流行的Web 2.0技術,用視頻錄像展示服裝和試衣效果。

從心理認識系統的角度看,應在網頁上增加服裝選購方面的知識,如服裝號型規定,服裝與職業、體形、年齡的關系、服裝搭配的規律等。總結網上購買服裝的經驗教訓,以供消費者借鑒,如同現實服裝銷售中的咨詢、導購,只是這里應與網絡的特點相結合。

四、結論

1.從服裝營銷學的角度看,傳統與網上服裝銷售的主要區別在于銷售服務的流程和要素不同。

2.從認識論的角度看,傳統與網上服裝銷售的主要區別在信號系統及心理認知系統的不同。

3.提高網絡環境下對服裝的認識,應從第二信號系統和心理認知系統入手。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大宁县| 柘城县| 辽宁省| 伊金霍洛旗| 翁源县| 合肥市| 赤水市| 丰城市| 原平市| 镇赉县| 砀山县| 长岛县| 石渠县| 留坝县| 大关县| 波密县| 治多县| 农安县| 福安市| 固镇县| 红桥区| 巴楚县| 崇文区| 林西县| 大城县| 方山县| 玉龙| 彰化市| 哈密市| 贵阳市| 平昌县| 冷水江市| 宁阳县| 东山县| 北安市| 涿州市| 昌都县| 浠水县| 达拉特旗|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