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1 09:11: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豬肝的功效與作用,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枸杞豬肝煲
原料及制作方法 豬肝100克,枸杞30克。先將豬肝切片用淀粉適量拌勻與枸杞同入鍋,加水適量煲湯調味食用。這是一則古代治療夜盲癥的食療方。豬肝和枸杞都含豐富的維生素A,對眼睛的養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海帶豬骨煲
原料及制作方法 豬骨500克,海帶200克。先將海帶、豬骨洗凈一同入鍋內加清水、生姜、胡椒、大蒜煨至海帶爛熟即可食用。豬骨含豐富的鈣,而且鈣、磷比例合理,易為人體吸收;海帶含鈣量僅次于發菜,而且含豐富的碘。碘對人的大腦發育有良好的效果,可防治各種近視眼、結膜炎、色盲、視網膜炎等。
玄參燉豬肝
原料及制作方法玄參15克,豬肝500克,油、蔥、生姜、醬油、白糖、黃酒、淀粉各適量。先將豬肝洗凈,與玄參同放入鍋內燉熟,撈出豬肝切片備用。在砂鍋內加菜油,入蔥、姜微炒,再放入豬肝稍炒,然后將醬油、白糖、料酒少許,勾入淀粉,把湯汁倒入豬肝中,拌勻即可食用。此方有養肝明目功效,用于肝陰虛型近視及紅眼病。
羊肝湯
原料及制作方法 羊肝100克,谷精草、白各15克。將兩種藥一同入鍋內,用清水適量煎湯取汁,再用汁煮羊肝至熟調味食用。此方具有補肝、明目、疏風、清熱之功效,對青光眼和夜盲癥有一定治療作用。
野菊菠菜湯
原料及制作方法 菠菜100克,菠菜籽12克,野9克,一同入鍋內加清水煮服。此方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效,對慢性結膜炎和視網膜炎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谷精草羊肝湯
原料及制作方法 谷精草30克,羊肝100克。把羊肝切成片和谷精草同入鍋內,煮湯調服。該方有疏風清熱、養肝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肝虛風熱型近視眼和雙目干澀、風熱赤眼癥。
粥
原料及制作方法 20克,粳米100克。將烘干或陰干后磨粉備用,與粳米同煮成粥,待粥煮至濃稠時加入粉,用適量冰糖調味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各一次,夏季食用更佳。此方有散風熱、清肝火、調氣血、明目養顏的功效,適用于肝火較盛的近視眼及目赤腫痛的患者。
1、黃豆和豬肝是絕配組合,美顏補血,豬肝含高膽固醇是不爭的事實。100克豬肝含膽固醇368毫克,與推薦的每日膽固醇攝取量(300毫克)非常接近。再吃些別的含膽固醇食物,攝入就多了。所以豬肝要吃得合理、吃得適量,非常必要。
2、想吃豬肝,又不想膽固醇過高,可以將豬肝和大豆或豆制品一起烹調。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植物甾醇,其結構與膽固醇相似,能在腸道內與膽固醇抗爭,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大豆還能提供優質蛋白質和一些植物化學物質,如其中的大豆異黃酮具有抗氧化、預防衰老、類雌激素樣等作用。
3、黃豆豬肝湯就是一個“絕配組合”。它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的功效。兒童多吃有助于補鐵,更是女性美容養顏的食療湯水。
(來源:文章屋網 )
原料:豬肝200克,香附4克,干玫瑰花7朵,太白粉、橄欖油各少許,蔥、姜、鹽、米酒各適量。
做法:①將豬肝清洗干凈,切成片,放入碗中,加入太白粉攪拌均勻;蔥切段,姜切片備用。②將香附洗凈,放入鍋中,加入干玫瑰花和適量水,用中火煮5分鐘左右,濾出湯汁備用。③將湯汁放另一個鍋中,煮到滾開,淋上橄欖油,加入豬肝、蔥、姜并用大火煮至豬肝變色,加入適量的鹽、米酒調味后略煮勻即可食用。
功效:調經止痛,豐胸美體。
提示:香附與玫瑰,具有調經、消除經痛的效果。豬肝含豐富的蛋白質、動物性鐵質和維生素A,這些都是營養豐富的豐胸食品。
參耆玉米排骨湯
原料:黨參、黃耆各15克,黃玉米1根,排骨250克,鹽適量。
做法:①將玉米清洗干凈,剁成小段備用;將排骨清洗干凈,放入熱水中燙,撈起備用。②將處理好的玉米和排骨放進煮鍋內,然后放入黨參、黃耆,加入五六碗水,用中火燉煮,燉40分鐘左右,待排骨煮熟,加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出鍋。
功效:養益元氣,豐胸美體。
提示:玉米中含的維生素E,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及激素分泌,促進發育。黨參和黃耆有補氣固元的功能,和玉米、排骨同煮煲湯,可以使湯更鮮美,還能促進身體吸收玉米中的營養。
豬排燉黃豆芽湯
原料:豬排骨600克,黃豆芽250克,料酒、蔥、姜、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①將豬排清洗干凈,順著骨肉切成段;將鍋放在火上,加入適量水,用大火燒至滾開,將豬排放入沸水中焯一下,取出備用;將黃豆芽洗凈;蔥清洗干凈,切成蔥花;姜洗凈,切細絲備用。②在鍋中放入豬排以及適量清水,加入適量的料酒、蔥、姜,用大火燒至滾沸,改用小火燉約1小時,放入黃豆芽,改用小火煮10分鐘左右,放入適量的鹽、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豐胸美體。
提示:豬排骨為滋補、強壯、養生佳品;黃豆芽能解脾胃郁熱。兩者合烹成湯,味道鮮美,具有通乳、豐乳作用。豬排肉較多,不宜與桔梗、烏梅同食。
黃豆排骨湯
原料:豬排骨600克,黃豆60克,大棗8枚,黃芪20克,通草20克,生姜及鹽各適量。
做法:①將豬排骨清洗干凈,剁成塊狀;將黃豆洗凈;將大棗洗凈,去核;將生姜洗凈,切片備用。②黃芪、通草洗凈用紗布包成藥包。③鍋內加水,用中火燒開,放入排骨、黃豆、大棗、生姜片和藥包,用小火煮2小時,揀去藥包,加鹽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養血,通絡,促進胸部發育。
提示:此湯味道鮮美,適用于氣血虛弱所致干癟的女性服用,食用時可喝湯吃肉,常食效果更佳。
隆胸食療湯
原料:羊肉700克,懷牛膝30克,上北茂20克,正蜜糖100克,歸身、干地黃、川斷各100克。
做法:①將羊肉去皮,清除肥肉及筋膜,洗凈后切成片或絲。②將羊肉、干地黃、歸身、川斷、懷牛膝、上北茂全部入鍋,加水上火同煲約1小時,取濃汁,去渣留肉,再放入正蜜糖,熬成麥芽糖樣即可食用。
功效:健胸,豐胸。
提示:女性胸部平坦、凹干者可多食。這道湯,肉爛湯甜,可喝湯亦可吃肉。
健乳潤膚湯
原料:豬肚1個,芡實、油皮各30克,北芪24克,白果肉60克,鹽、醋、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①將整個豬肚用鹽及醋擦洗干凈。②把豬肚、芡實、北芪、白果肉一同放入砂鍋內。③加適量清湯,共同煮沸半小時。④再放入油皮,熬1~1.5小時,直至湯變成乳白色即可。
功效:美白肌膚,豐胸美體。
提示:北芪可以補氣升陽,添增胸中大氣;芡實、白果肉斂澀精氣,豬肚、油皮補益氣血,此湯的原料雖各有不同的作用,但同煮能夠健房,擴胸豐乳,白嫩肌膚。
豬肚紫河車湯
原料:豬肚1個,木瓜1個,紫河車5克,鹽、醋適量,淀粉少許。
做法:①將豬肚清洗干凈,然后用淀粉、醋、鹽搓洗備用;將木瓜去子,洗凈,放入鍋中煮至五成熟,撈出瀝干水分,切丁備用;紫河車磨成粉狀備用。②將木瓜丁與紫河車粉混合,放入豬肚內,并用線扎緊肚口。③將扎好的豬肚,放入砂鍋中,然后加入適量的清水,煲約90分鐘,當湯水煮成乳白色時,加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光潔皮膚,改善皮膚狀況,促進發育。
提示:煮木瓜時不能將其煮爛,否則會使部分營養流失。
石頭魚豆腐湯
原料:石頭魚1條,豆腐250克,生姜、生菜各150克,植物油、食鹽、胡椒粉、紹酒各適量。
做法:①石頭魚處理干凈,去皮;生姜切片,備用。②鍋內加植物油,燒至五成熱,放入石頭魚煎透,放生姜片、紹酒,加入食鹽、豆腐和適量的水,燉至湯為白色時,加生菜、胡椒粉即成。
食物來源
為貍科動物豬的肝臟。
食性物語
每100克含能量129千卡,蛋白質19.3克,脂肪3.5克,碳水化合物5克,鈣6毫克,鎂24毫克,鉀235毫克,磷310毫克,鈉68.6毫克,鐵22.6毫克,鋅5.78毫克,銅0.65毫克,錳0.26毫克,硒19.21微克,維生素A4972微克,維生素E 0.86毫克,硫胺素0.21微克,核黃素2.08毫克,煙酸15毫克。
食事求適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每次可食用50克。尤適宜氣血虛弱、面色萎黃、貧血者。肝血不足所致的視物模糊不清、夜盲、眼干燥者也宜食用。
食事提醒
肝中膽固醇含量較高,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癥者及血脂高的人忌食。鮮肝應反復沖洗浸泡,以徹底清除滯留的肝血和膽汁中的毒物。
食譜推薦
洋蔥炒豬肝
用料:豬肝300克,洋蔥200克,大蔥10克,姜5克,植物油25克,淀粉(玉米)10克,醬油15克,胡椒粉2克,白砂糖2克,料酒15克,味精2克,香油2克。
制作過程:
1.洋蔥切條,蔥切斜段,姜切成末兒,豬肝切片備用。
2.豬肝放入滾水中燙5秒鐘,顏色一變即撈出,過冷水。加生粉、醬油、胡椒粉、糖、料酒腌10分鐘。
3.先以小火炒香洋蔥、蔥段及姜末兒,放入豬肝片改大火炒,再加味精、淋麻油拌炒均勻即可出鍋。
食療保健
豬肝中鐵質豐富,是補血食品中最常用的食物,食用豬肝可調節和改善貧血病人造血系統的生理功能。
豬肝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具有維持正常生長和生殖機能的作用;能保護眼睛,維持正常視力,防止眼睛干澀、疲勞;能維持健康的膚色,對皮膚的健美具有重要意義。
豬肝中含有維生素B2,它是肌體重要的輔酶,現在已發現含有維生素B2的酶有160多種,它們多數參與體內的生物氧化、呼吸鏈代謝,在人體新陳代謝中起重要作用。
春季養生原則
適當增加營養,提高蛋白質、維生素的攝入量,增強機體免疫力。宜選清淡易消化、涼性食物,忌辛辣刺激食物。
杞子蒸雞
原料:母雞一只,枸杞子30克,調料適量。
制作:雞去毛洗凈,去內臟和頭、爪子,枸杞子入雞腹,加入味精等,隔水蒸熟即可。日食200克,分數天食用。
功效:滋肝益精,養陰明目。
適宜范圍:肝腎不足,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
杞子麥冬蛋丁
原料:雞蛋2只,枸杞子30克,麥冬10克,瘦豬肉30克,味精少量。
制作:瘦豬肉洗凈,切成小丁,起油鍋,煸炒豬肉,然后將上述數品同入鍋翻炒,稍煮后加調料,即可食用。
功效:雞蛋滋陰養血,枸杞子補肝腎,麥冬生津。本藥膳有養陰保肝調理作用。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
泥鰍豆腐湯
原料:泥鰍200克,豆腐一盒,調料適量。
制作:泥鰍除內臟,洗凈,與豆腐一起煮湯,加調料即成。日食一次,連食數日。
功效:清利濕熱,補中氣,去濕邪。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患者。但不宜多食,過食會腹脹。血氨偏高者禁忌。
豬肝豆腐湯
原料:豬肝80克,豆腐一盒,調料適量。
制法:豬肝洗凈、切片,與豆腐一起燒湯,加調料即成。每日一次食用。
功效:清肝熱,和脾胃,消脹滿,滋補肝腎。
適宜范圍:適宜肝腎陰虛、慢性肝炎患者。血膽固醇高者慎用。
丹參桃仁粥
原料:丹參、桃仁各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作:丹參、桃仁水煎后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加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瘀血阻絡型患者。
山藥米仁粥
原料:山藥30克,米仁、粳米各50克。
制作:山藥洗凈,切成細粒,與米仁、糯米同煮粥,甜咸隨習慣口味,可常食用。
功效:健脾利濕,益肝。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濕熱中陰型患者。
五汁飲
原料:梨、馬蹄、藕、甘蔗、鮮蘆根各100克,麥冬50克。
制作:上述食品洗凈榨汁,經常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生津止瀉。
適宜范圍:慢性肝炎、濕熱中阻型患者。
茉莉花冰糖水茶
原料:茉莉花5克,白糖適量。
制作:茉莉花和糖入杯,沖入沸水即可。反復飲用。
人一上火,不但體內像有一把火,脾氣也會變得急躁不安起來。有什么辦法能夠降火呢?平時多食用些具有清火效用的湯水飲品就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生活習慣不留意
冬日火氣找上你
火鍋、燒烤吃得歡
冬天我們都愛吃火鍋、燒烤等煎炸熏烤的高熱量食物。這些食物本身就是些熱性食物,過量進食又會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積聚在消化道內,也會導致“熱氣”生發。
空調房里暖氣足
冬天天氣寒冷干燥、水分不足,容易擾亂人體濕潤的內環境,導致上火。尤其在寒冬,我們喜歡在家里開暖氣,室內空間密不通風,溫度較高,這樣干燥的環境更容易使人感覺不適,上火情況便經常發生了。
讀者:王玉芬――我的清火小良方
到了冬天,我時常感覺口干舌燥,十分容易上火。原本我都會去買涼茶和清火藥,但后來發現一些民問小驗方效果更好,實用方便也不會傷身。
喉干嗓啞:可以喝淡鹽水或橘皮糖茶。
咽喉腫痛:食醋加同量水混合漱口即可減輕疼痛。
口長水泡:切幾片生姜入口細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
巧食湯水去冬火
冬天天氣干燥缺水,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嘴角長瘡、咽喉干癢。若不想讓火氣來偷襲你,我們不妨在平時多做幾款去火的湯水,經常飲用降火、解毒,有百利而無一害。
甭火佳湯
――綠豆絲瓜豬肝湯
功效:豬肝具有良好的解毒功效,絲瓜味甘、性涼,有去火通便的作用。綠豆的清熱解毒佳效更是家喻戶曉。因此這樣一道綠豆絲瓜豬肝湯在冬日食用的確是個很好的選擇。
材料:豬肝、絲瓜、綠豆、枸杞
調料:姜、料酒、水淀粉、胡椒粉、鹽、香油
做法:1,豬肝切片,加料酒、鹽、水淀粉腌制10分鐘備用。
2,鍋中清水燒開,放入豬肝燙20秒撈出備用,湯水留下待用。
3,將綠豆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蓋上鍋蓋燒沸后再煮5~6分鐘。綠豆瀝出,綠豆水留用。
4,絲瓜削皮洗凈,切片備用。枸杞洗凈備用。
5,將綠豆水與湯水按2:1比例混合放入鍋中,放入豬肝煮開。
6,依次放入絲瓜、姜片,加入鹽、枸杞攪勻,最后淋上香油,起鍋裝碗即可。
黃金潤湯――冰糖蘋果銀耳湯
功效:蘋果是水果中的消火佳品,有生津止渴、清熱除煩的效果。配以潤肺生津、滋養脾胃的冰糖和銀耳,味道、營養極佳。
材料:銀耳、蘋果、冰糖
做法:1,銀耳清水泡發4小時至完全舒展。去掉根蒂,沖凈雜質,撕成小塊放入電鍋內,加l 500毫升的水開始燉煮。
2,銀耳燉至黏稠時,將蘋果去皮去籽、切成薄片,和冰糖一起倒入鍋內,繼續燉煮20分鐘至蘋果片變軟即可。
清火橘香――糖漬金橘
許潔(51歲)“每到冬天,家里人都很容易上火,我便養成了冬季腌金橘的習慣,每次取出一兩顆搪漬金橘嚼上幾口,唇齒留香,飯后泡上一杯金橘茶消食潤喉、清火氣,效果非常好!”
材料:金橘、冰糖、清水、蜂蜜
做法:1 金橘沖洗兩遍,用淡鹽水浸泡1小時后,瀝干。
2 將金橘對半切開,用叉子或刀尖將籽去掉。
3 將冰糖和一杯清水倒進干凈的鍋子里,煮至糖融化。
4 放入金橘,小火煮15分鐘左右至金橘變軟。關火,將金橘連同剩余的汁水裝入一個大碗里,浸泡一夜。
紅棗粥 取紅棗50克、粳米100克,15克。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適量紅糖調味食服。此方具有健脾補血、清肝明目之功效;長期食用可使面部膚色紅潤,起到保健防病的作用。
菊楂決明茶 10克,生山楂片15克,決明子15克。將決明子打碎,同、生山楂片水煎。可酌加白糖,代茶飲。具有疏風、散熱、平肝,潤腸通便降壓功效,適用于高血壓并發冠心病的患者,對于陰虛陽亢、大便秘結等癥效果更好。
杞菊決明子茶 枸杞子10克,6克,決明子20克。將枸杞子、、同時放入較大有蓋的杯子中,用開水沖泡,加蓋,悶15分鐘后便可飲用。當茶頻飲,一般可沖3~5次。此茶具有清肝瀉火,養陰明目,降壓降脂作用。適用于肝火陽亢型腦卒中后遺癥,癥見肢體麻木、癱瘓,頭暈目眩,頭重腳輕,面部烘熱,煩躁易怒,血壓升高,舌質偏紅,苔黃,脈弦者。
山楂茶 15克,生山楂20克。水煎或開水沖泡10分鐘后即可飲用。每日一劑代茶飲。此茶具有健脾、消食、清熱、降脂的功效。適用于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和肥胖等。
蘿卜粥 6克,胡蘿卜100克,蔥花5克,食鹽、味精、清湯適量,香油5克。將胡蘿卜洗凈切片,鍋上火,倒入清湯,放入、食鹽、胡蘿卜煮熟。撒上蔥花、味精,淋上香油,出鍋后盛入湯盆即可。此湯具有良好的明目養眼功效。
粥 糯米100克,決明子15克,鮮30克。將鍋燒熱后放入決明子稍炒后,加水500毫升,煮沸30分鐘后去渣,再加水適量和糯米一起煮粥,待粥熟時加入再煮開,加入油鹽或冰糖調味食用。具有散風熱、清肝火、降血壓等功效。
炒肉絲 鮮50克,豬瘦肉300克,雞蛋1個。先將去蒂撕成花瓣,洗凈;瘦肉切成薄肉絲,雞蛋去黃,水豆粉等調料兌成汁。炒鍋燒熱,放入油50克,待油5成熱時放入肉絲,再把兌好的汁攪勻倒入鍋中,先翻炒幾下,接著放入,翻炒均勻,熟即起鍋食用。具有養肝血、悅顏色、清風明目等功效。
豬肝湯 枸杞子15克,鮮60克,鮮豬肝300克,精鹽、味精少許。先將豬肝洗凈切片,放入熱油鍋內略煸,加水(用紗布單包加水1000毫升,武火燒沸15分鐘,取出紗布袋,放入枸杞武火煮沸,15分鐘后改用文火,熟時放精鹽、味精調味),具有滋補肝腎、清熱明目之功效。
火鍋鮮50克、生魚片或生雞片300克。火鍋是蘇杭一帶的名饌藥膳,它將鮮瓣浸入溫水中漂洗,撈起放入竹籃里濾凈,暖鍋里盛著原汁雞湯,將魚片或肉片投入鍋時,須抓一些投入鍋中,魚片雞湯加上“三合一”,清香鮮美,特別奇特,令人胃口大開。主要作用為清熱、平肝、明目。
石斛兔肝湯 石斛、杭、草決明各10克,兔肝一具,調料適量。將兔肝洗凈,中藥用紗布包起,同煎至兔肝熟后,去藥包。食鹽、味精調味,食肝飲湯。可養肝明目,適用于肝腎虧虛所致的頭目眩暈,咽干舌燥,目赤腫痛等。
雞蛋羹 雞蛋1個,5克,藕汁適量,陳醋少許。將雞蛋打成液與、藕汁、陳醋調勻后,隔水蒸燉熟后即成,每日1次。具有止血活血、消腫止痛作用。適用于食管癌咳嗽加重、嘔吐明顯者。
1 疲勞性中醫機理
體力性疲勞,即指由機體運動本身所引起的機體生理過程不能持續其機能在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的機體運動能力下降的現象。中醫對疲勞的認識已有悠久的歷史,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運動過程耗能耗氣,《素問?舉痛論篇》載:勞則喘息汗去,內外皆越,故氣耗矣。運動尤其是大運動量的訓練可致機體腎陽氣虛弱。腎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腎氣虛弱則引起肢軟乏力、神疲倦怠等體力性疲勞癥狀。另一方面,在運動過程中,汗出溱溱,傷津耗液,易致陰液不足。脾主肌肉,肌肉勞損、脾先受損、脾失健運,又可致濕熱內生。因此,腎氣虛弱為體力性疲勞發病的根本,陰虛內熱是體力性疲勞發展的重要機制。運動能力除了與脾腎有關之外,還與肝臟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根據《內經》記載,肝為罷極之本。《內經?上古天真論》中記載“男子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張仲景謂:“動作勞甚為之罷。肝主筋,人之運動由乎筋力,運動過勞罷極。”由此可見,中醫理論明確指出運動性疲勞的根源還在于肝。肝與運動的直接關系是肝主筋。除了肝主筋的生理功能與肌肉運動直接相關外,肝臟的下列功能亦與運動有關:其一,肝主疏泄,能調暢全身氣機,即調節、推動氣血的運動,脾胃能否正常的消化、吸收飲食和主持肌肉的活動,與肝的疏泄密切相關。其二,肝藏血。《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這說明,肝臟對血液有儲藏與調節的作用,并通過“藏血”來調節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包括肌肉的運動。因此,運動性疲勞與中醫的脾、肝、腎有著密切聯系。
2 藥膳食療體力性疲勞
體力性疲勞主要造成中醫的脾、肝、腎功能損傷。藥膳食療運動性疲勞就應先根據運動員的具體癥狀判斷哪一臟器功能衰減最重,再據其伴隨癥狀如易患感冒、貧血、頭暈、耳鳴、盜汗等癥狀,酌情選用補益臟器的食藥及食譜。藥膳食療運動性疲勞的治法治則主要包括健脾益氣法、補腎益氣法及養血補肝法。先從食譜中選出以下幾則藥膳,可供防治體力性疲勞之用。
2.1 健脾益氣藥膳
健脾益氣藥膳,是選用健脾益氣的中藥,配合一定的食物,經烹調而成的藥膳食品。這類藥膳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能改善運動員的消化不良癥狀,如厭食、吶差、腹脹等,還能促進體力的恢復。健脾益氣藥膳常選用的中藥,主要有黨參、白術、山藥、大棗、茯苓、薏苡仁、蓮米、芡實之類。健脾益氣藥膳常用的食物,主要有糯米、黃花菜、香菇、豬肉、豬肚、豬骨、羊乳等。以下是精選的幾則健脾益氣藥膳,人們長期食用不僅有助于防治體力性疲勞,還可增強肌肉力量。
2.1.1 參棗米飯
配方:黨參10g,大棗20g,糯米250g,白糖50g。制作:將黨參、大棗放在瓷鍋或鋼鍋內,加水泡發,然后煎煮10分鐘左右,撈出黨參、大棗,藥液備用。先將糯米淘洗凈,放在瓷碗中,加水適量,經蒸熟后,扣在盤中,然后把黨參、大棗擺在糯米飯面上。將藥液加白糖,煎成濃汁倒在棗飯上即成。功效:健脾益氣。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黨參含有維生素B1、B2、菊糖、生物堿、皂甙等成分,能興奮中樞神經,使精神振奮,消除疲乏,增加紅細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強體力。大棗:含有蛋白質、糖、有機酸、維生素A、B、C,環磷酸腺苷(AMP)活性物質,以及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鈣、磷、鐵等。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大棗可增強肌肉收縮力。增加體重,保護肝臟,使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增高。糯米:又稱江米、酒米。其質柔粘,味甘性溫,有補脾益氣之功。每100g糯米,含蛋白質6.7g,脂肪1.4g,碳水化合物76.3g,鈣19mg,磷155mg,鐵6.7mg,此外尚含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等。
2.1.2 茯苓包子
配方:茯苓30g,面粉1000g,鮮豬肉500g,生姜5g,胡椒3g,香油25g,料酒10g,食鹽5g,醬油10g,大蔥10g,骨頭湯適量。制作:將茯苓塊放入鍋內,每次加水適量,加熱煮三次,每次煮l小時,三次藥液混合濾凈后待用。將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發面300g,溫熱茯苓水500g,和成發酵面團。將豬肉剁茸,倒入盆內,加醬油拌勻,再加調料。攪拌成餡。按常規制作成包子,上籠用武火蒸約15分鐘即成。功效:養心安神,健脾開胃,除濕化痰,利水消腫。茯苓:古代醫家認為,它是延年益壽之品。《神農本草經》說:茯苓“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宋代坡更對它贊美推崇,專門寫了《茯苓賦》。唐代孫思邀說:“茯苓久服,百日百病除。”現代醫學研究,茯苓有減少胃酸分泌,降血脂和血糖等作用。豬肉:肥甘之品,其性平和,有補益作用,但多食則礙胃生濕。
2.1.3 益脾餅
配方:白術30g,干姜6g,紅棗250g,雞內金15g,面粉500g,素油適量,食鹽3g。制作:將白術、干姜用紗布包成藥包扎緊,放入鍋內,下紅棗,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用文火熬煮l小時左右,除去藥包和紅棗的核,把棗肉攪拌成棗泥待用。將雞內金粉碎成細粉,與面粉混合均勻。再將棗泥倒入,加水適量,和成面團。將面團分成若干小劑子,做成薄餅,用文火烙熟即成。功效:健脾益氣,開胃消食。白術含揮發油和維生素A,對肝臟有保護作用,能促進體重增加,增強體力,可促進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合成,并能增加白細胞。此藥膳對體力性疲勞所致體力下降及免疫力下降有恢復作用。
2.1.4 山藥面條
配方:白面粉1500g,山藥粉500g,雞蛋5個,生姜5g,豆粉100g,食鹽5g,味精3g,胡椒粉2g,豬油30g,蔥20g。制作:將白面粉、山藥粉、豆粉放入盆中,加雞蛋、水、食鹽適量,揉成面團,搟成薄面片,切成面條。將鋼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豬油、蔥、姜,燒沸,再將面條下入,煮熟,放入味精、食鹽即成。食用時當飯吃,常服有效。功效:健脾固腎。山藥:含有精氨酸、淀粉酶等成分,既富營養作用,又能幫助消化。
2.2 補腎益氣藥膳
補腎中藥在臨床中應用極為廣泛。張仲景曾說:“腎為五臟之本”,“治水治火,皆從腎氣此正重命門,而陽以陰為基也”。又云“虛邪之至,害必歸陰;五臟之傷,窮必及腎”。說明五臟之病,歸結于腎,對于虛證的治療,是通過補腎為主要途徑來實現的。體力性疲勞屬于中醫的虛癥范疇,因此,補腎益氣藥膳對防治體力性疲勞具有重要意義。
2.2.1 地黃雞
配方:生地黃250g,烏雞1只,飴糖150g。烏雞宰殺后,去毛及內臟,洗凈。生地黃切成細絲,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好。雞裝入盆內,加清水適量,置蒸籠中,用武火蒸至熟透即可食用。功效是健筋骨,益精髓,止盜汗。實驗研究表明,地黃的主要藥物有效成分是地黃寡糖。地黃寡糖具有逆轉大鼠切除胸腺引起的糖代謝變化及增強機體造血功能。地黃甘而微溫,性柔潤,能補五臟之陰,調和人體陰陽的平衡。適用于體力性疲勞所致的腎精虧損,可減輕人的腰背疼痛,身重盜汗等癥狀。此藥膳可治療腎陰虧,而對腎陽虧無效,運動員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此藥膳。
2.2.2 竹筍燒海參
配方:水發海參200g,鮮竹筍l00g。海參切成長條,竹筍切成片,放在鍋中,加肉湯煨燉熟透,調加佐料,湯汁明透即可。功效是滋陰養血,潤燥補腎。《本草從新》謂:海參能“補腎益精,壯陽療痿”。《本草綱目拾遺》還記載有海參治出血性疾病的實例。海參中主要有效成分為海參酸性黏多糖(stichopus japonicus acidic mucopoly,簡稱SJAMP)是由海參體囊壁中提取的,SJAMP為含有氨基己糖、己糖醛酸、巖藻糖及硫酸基,四者分子比約1∶1∶1∶4,平均分子量為55000。海參還含有海參皂甙、海參毒素A1、B1。實驗研究證明,海參能有效的降低小鼠游泳后血乳酸水平。提高血乳酸恢復速率,并顯著延長小鼠游泳時間。有抗疲勞作用。
2.2.3 紅杞海參鴿蛋
配方:枸杞子15g,水發海參l00g,鴿蛋12個。海參切成小塊,鴿蛋涼水時下鍋。用文火煮熟,撈出剝殼,鍋中入花生油燒沸,鴿蛋滾滿干豆粉,炸至黃色時撈出。將鍋燒熱,入豬油50g,下蔥、姜煸炒,隨后入雞湯、海參、醬油、酒、胡椒粉,燒沸后,移文火煨40分鐘時加入鴿蛋和枸杞子。再煨10分鐘,裝盤,再淋沸豬油即可食用。功效是滋腎潤肺,補肝明目。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是傳統名貴滋補中藥,被《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的茄科植物。LBP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等6種單糖組成。是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蛋白雜多糖,枸杞子味甘平,微寒無毒,具有滋腎、潤肺、補肝、明目等功效。王寧元等實驗研究證明,枸杞能延長小鼠耐缺氧能力和延緩體力性疲勞的產生。
2.2.4冬蟲夏草燉雞
配方:冬蟲夏草12條,雞1只。火腿20g,姜、鹽、紹酒各少許。將洗凈的雞切成大塊,把瘦肉切成較大的塊狀同時放入清水中用文火燉半小時,再放入紹酒燉2小時。冬蟲夏草事先用水浸泡。將燉熟的雞肉和湯倒入燉盅內,放入冬蟲草,蓋上盅蓋隔水燉2小時即可。冬蟲夏草含粗蛋白約25%~30%。水解產物為谷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組氮酸、纈氨酸、羥基纈氨酸、精氨酸、丙氮酸的混合物。另含脂肪84%及D-甘露醇、冬蟲夏草素、尿嘧啶、腺嘌呤核苷、麥角甾醇、麥角甾醇過氧化物、維生素B1等以及鉀、鈣、鎳、錳、鐵、銅、鋅、鉻等多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其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冬蟲夏草的子座部分。實驗表明,冬蟲夏草浸劑能顯著擴張離體豚鼠支氣管并能加強腎上腺索的作用,對單核巨噬細胞系統有激活作用。并能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使血清IgG及血漿皮質酮升高,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功能。刺激骨髓造血。故有調節機體白細胞,提高血紅蛋白含量,改善腎功能的作用。
2.3 養血補肝藥膳
養血補肝類藥膳品種很多,以下幾則藥膳主要選用食物和口感好,可藥食兩用之品作為原料。據中醫“以臟補臟”理論,豬肝、羊肝等血肉有情之品,補肝效果最好。以臟補臟具體地說,就是當人體的某一臟器發生功能或器質性異常時,可通過配合服用相應的動物臟器,達到治療此種疾病的目的。其說不知起于何時,以現有文獻而論,《神農本草經》已見其端倪,之后《傷寒雜病論》、《肘后方》等已有動物臟器用于治療相關疾病的記載,可謂代不乏人。李時珍更將其具體表述為“以胃治胃,以心歸心,以血導血,以骨入骨,以髓補髓,以皮治皮。”
2.3.1 綠豆棗仁灌藕
配方:綠豆200克,酸棗仁50克,連節大藕4節。制法:綠豆、酸棗仁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洗凈,拌勻,濾干備用。鮮藕洗凈,在全節藕的l/5處切斷,將綠豆、酸棗仁灌入藕洞內。灌滿后,再將切下的藕節蓋在原切口處,用竹簽插牢,平放在大鋼精鍋內。加冷水將藕浸沒,用旺火煮2~3小時。若水不足,可再加開水適量,直煮至全藕酥爛,離火即成。服法:作早餐或當點心吃。吃時,加白糖少許,更覺香甜。功效:健脾開胃,養肝安神。
2.3.2苦瓜炒豬肝
配方:豬肝250g,苦瓜100g,加調味品,共炒,可佐餐服食。具有養血補肝、清降肝火功效。適用于體力性疲勞時伴有頭暈頭痛、貧血等癥。
2.3.3 枸杞豬肝
配方:豬肝片300g,先煸炒,待將熟時加入已漂洗過的枸杞子15g,再稍炒即成,加調味裝盤,供佐餐服食。具有養肝補血,養陰明目功效。適用于體力性疲勞時肝腎虛損所致的頭暈,視力不佳。
2.3.4 韭菜炒羊肝
中醫認為,近視屬于“能近怯遠癥”的論述疇,致病原因為心陽衰弱,神光不得發越于遠處;或肝腎兩虛,精血不足,以致神光衰微,不能遠望。高度近視(-6.00度以上)常可誘發并發癥,如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出血、變性等,尤以后二者最常發生,嚴重者還可導致失明。所以,近視是一種病,不能等視之。
對于眼睛的保健,除了多接近大自然,多看遠處及綠色植物,日常生活中也要讓眼睛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此外,飲食中應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卜、海藻、綠色蔬菜、魚肝油、動物肝等,因維生素A缺乏時易引起視覺障礙、眼睛疲勞、眼屎多、角膜紅腫等癥。中藥方面,可服用六味地黃丸加枸杞、,或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均可有效改善視力衰煺、眼睛疲勞等癥。提供下列幾種對眼睛有益的藥膳食療供讀者參考:
護眼藥膳
(一)家常視寶湯:
材料:鴨肝150克、芹菜50克、木耳(水發)20克、鮮蘑菇50克、蒜頭、蔥姜、麻油、鹽、米酒各適量。
做法:
1.芹菜切小段,磨菇、木耳切丁,肝切成泥狀拌入米酒、鹽及太白粉。
2.油燒至5分熱,爆香姜、蒜,加入蘑茹、木耳,加適量水,煮沸,再加入肝泥并攪和,調味,投入芹菜煮沸,起鍋滴入少許麻油。
功效:補益肝腎、養血明目、增強免疫力。適合肝虛目暗、視物模煳、夜盲貧血癥,是小兒護眼的最佳食療方。
(二)菠菜護眼湯:
材料:1.豬肝60克或土雞肝2副、菠菜130克、食鹽、香油各少許,清高湯1公升。
2.故紙、谷精、甘杞、川芎各15克。
做法:
1.將四味中藥材洗凈加水1升.,煎煮約20分,濾渣留湯備用。
2.豬肝去筋膜洗凈后切薄片,菠菜洗凈后切成小段備用。先用少量油爆香蔥花,加入中藥汁、豬肝、菠菜,煮開后放入適量食鹽,攪均后起鍋加入少許香油即可食用。
功效:補肝養血、明目潤燥。常食可改善視力,并可治療小兒夜盲癥、貧血癥,均有良好的補益作用。
護眼茶飲小品
(一)芝麻枸杞茶:
材料:沙苑子10克、菟絲子10克、黑芝麻12克、枸杞子20克、首烏15克、澤蘭10克、食鹽10克。
做法:食鹽炒熱,加入枸杞續炒至發脹,即篩去食鹽取枸杞與余藥煎煮約 12分,再浸泡10分,濾去渣,代茶飲用。
功效:明目,主治視力減煺。
(二)五味蜜茶:
材料:北五味4克、蜜蒙花6克、綠茶粉1克、蜂蜜10克。
做法:北五味子入鍋略炒稍焦,再加入蜜蒙花與水約450毫升,煮沸3分,過濾加蜂蜜拌勻,待稍冷適量時再入綠茶粉攪和均勻即可飲用。
功效:主治視力功能減煺。
(三)決明子茶:
材料:決明子10克、5克、山楂15克。
由于人體陽氣閉藏后,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較慢,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動力——“腎”來發揮作用。因此,冬季養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養腎防寒”。
腰膝酸軟
對策:腰膝酸軟、氣血兩虧者大多畏寒,適當選用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進行溫補和調養,可改善這一狀況。
秘方:羊肉粥
取鮮羊肉100克,粳米100克,鹽、蔥、姜適量。羊肉洗凈切片,蔥、姜切成碎塊備用。將粳米淘洗干凈,同羊肉及調味品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文火熬成粥。本粥具有益氣血、暖脾胃、添精補髓的作用,適合于陽氣不足、氣血虧損、腰膝酸軟者服用。
身體瘦弱怕冷
對策:由于冬季氣候嚴寒,肌體天天要適應外界的嚴寒環境,消耗的能量相應增多,因而要增加產熱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尤其是要相對增加一些脂肪的攝入量,如在吃葷菜時適量放入一點點肥肉。
秘方:橄欖雪梨燉瘦肉
橄欖15克,雪梨50克,瘦肉100克,蜜棗1個。將瘦肉洗凈,沸水略煮后切塊,雪梨洗凈切片再與洗凈的橄欖、蜜棗放入盅內加清水250毫升,燉兩小時即可。此款菜品利咽生津,滋陰潤燥。
手腳冰涼
對策:嚴寒的氣候使人體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謝加快,而合成肌酸、脂酸及人體內氧化所釋放出的熱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較多的食物。
秘方:姜汁甜牛奶
取150毫升~200毫升鮮牛奶,加入一調羹生姜汁和少許白糖,放入容器內隔水蒸15分鐘。此款飲品有驅寒合胃之功效,天天飲用一杯,手腳寒氣便會漸失。
畏寒腹痛
對策:嚴寒氣候使人體氧化產熱加強,肌體維生素代謝也會發生明顯變化。所以增加維生素A,以增強人體的耐寒能力。增加對維生素C的攝入量,以提高人體對嚴寒的適應能力,并對血管具有良好的保護作用。維生素A主要來自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等食物,維生素C主要來自于新鮮水果和蔬菜等食物。
利用飲食防治疾病,不但為歷代醫藥學家所肯定,而且也為現代醫學所證實。
針對飲食中的養料與人體正常發育及保健關系,不少廚師一反餐館中多使用雞、鴨、魚、肉、山珍海味,而是青菜豆腐兼備、野菜粗糧搭配、葷素齊全皆備,用營養學的術語說:就是接近所謂的“平衡膳食”。這種改變烹飪方法中落后的東西,是個良好的開端,是值得推廣的。因此,筵席菜品在選擇原料時,除重視肉、禽、蛋、菜外,還應合理選用以下食品:
一、內臟類。動物肝、胃、腎、腸等內臟器官,其營養十分豐富,除尼克酸、維生素B1、B2、C等較同類肉食含量高之外,尤其是維生素A和鐵的含量是同類肉食所無法比擬的。
1豬肝:據測檢,每百克豬肝含蛋白質213g,脂肪45g,鈣11mg,磷270mg,鐵25mg,維生素A8700國際單位。此外,還含有極豐富的鉀、鎂、氨基酸及肝醣,可以改善貧血患者造血系統的生理機能,改善頭發脫落、灰白癥狀;具有補肝明目,治療貧血和夜盲癥。
豬肝細嫩,適于炒、熘、鹵和作湯,如“炒肝花”、“熘肝尖”、“鹽水肝”、“茭兒菜豬肝湯”等。
2豬肺:豬肺每百克含蛋白質119g,脂肪4g,鈣12g,磷230mg,鐵34mg。此外,還含有凝血活素、卵磷脂等。具有促進血液凝固和激活腦細胞功用。
豬肺質嫩,色澤紅白,適于燉、鹵、拌、燒或作湯,如“鹵五香肺”、“銀杏燉肺”、“紅燒肺塊”、“豬肺木耳湯”等。
3豬大腸:每百克食物中含蛋白質53g,脂肪17g,鈣35mg,磷46mg等成分。具有防治感冒咳嗽、內痔、脫肛等癥。
豬大腸適于燒、燴、鹵、炸,如“燒大腸”,“鹵五香大湯”、“九轉肥腸”、“炸斑指”等,還可作臘腸、灌腸制品。
4豬肚:每百克食物中含蛋白質142g,脂肪4g,鈣82mg,磷276mg等。豬肚可治胃弱、食欲不振、胃虛疼痛、胃下垂及白帶等癥。
豬肚質韌,適于燒、爆、汆、拌和作什錦火鍋原料。以豬肚為主料的菜有“鹽水肚片”、“紅燒肚條”、“魚香肚尖”、“炒灶絲”等。
5豬腰:每百克中含蛋白質121g,脂肪28g,鈣123mg,磷186mg,鐵68mg,還有激素等成分。豬腰能補腎強腰、通膀胱,治腎虛腰痛、遺尿盜汗等癥。
豬腰以淺色的為好,其質脆嫩,適于炒、爆、炸、溜、拌,如“炒腰花”、“軟炸腰花”、“滑溜腰塊”等。
6豬舌:又稱“口條”。每百克中含蛋白質154g,脂肪118g,鈣20mg,磷118mg,鐵24mg等。
豬舌一般用作紅燒或白切,如“白切口條”、“醬口條”,也可與洋蔥、辣椒等配炒。
其它,牛、羊、兔等內臟均可烹出各種各樣的美味佳肴,故應在配菜中多加選用。
二、豆及豆制品。豆類食品是一種物美價廉、營養豐富的食品,如大豆、蠶豆、豇豆、豌豆、刀豆、豆芽等,蛋白質含量多在20%~50%之間,尤以大豆及其制品含量最高,且必需脂肪酸含量列眾家之首。
“金豆銀豆不如黃豆”。黃豆的營養十分豐富,據分析,500g黃豆相當于1,000g瘦肉或1,500個雞蛋或6,000ml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所以,黃豆被人們譽為“綠色牛奶”、“植物肉”。食用黃豆能降低人體膽固醇含量,對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膽固醇患者有益。
黃豆的藥用,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古醫籍記載,黃豆味甘平,治癰腫,治腎病,利水腫,治諸風熱,活血,解諸毒。用黃豆制成的豆腐、豆干、豆腐皮、腐竹、豆腐渣等,均有寬中益氣、和脾胃、消脹滿等作用。黃豆芽味甘平,能主濕痹筋攣膝痛。
新鮮的黃豆可作蔬菜直接烹炒。老熟的黃豆可加工成豆腐、豆干、腐竹、百葉、五香干、臭干、素雞、素蟹、素鵝皮、豆豉、豆粉、豆芽菜等幾十個品種。在美國,豆腐還被加工成色香味俱佳的快餐食品,如豆腐松糕、豆腐烤鴨、豆腐色拉、豆腐漢堡包、豆腐乳酪餅、豆腐冰激淋、豆腐結婚蛋糕等。
遺憾的是近幾年來有些豆制品如豆腐皮、燉豆腐等菜肴,似乎難登大雅之堂,被擠出了筵席,這是一種偏見。關鍵是如何配料烹制,使之不失應有的價值。例如鄂菜中的“葵花豆腐”、京菜中的“朱砂豆腐”、川菜中的“麻婆豆腐”、徽菜中的“什錦豆腐”、蘇菜中的“豆腐箱”等。其配料考究,烹制獨特,食者莫不嘆為觀止。其實,豆制品品種,可供煮、炒、蒸、爆、燴制成各種名菜佳肴;由豆制品為伍的各類肉、魚、蛋和蔬菜更是不知其數。據知,豆制品可燴制300多種菜肴,深受男女老少的歡迎。
三、海藻類。海帶、紫菜、石花菜、裙帶菜等亦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這也是極為不公正的。這些食品是一種大型食用海藻,被人稱為海洋中的蔬菜,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海產品。這類食品均含有多種有機物和豐富的碘、鈣、磷、鐵、銅、鉀、鈷、氟等10多種礦物元素,還含有維生素A、B1、B2、B12、D和尼克酸等;所含的蛋白質中包括10多種氨基酸。例如,每百克海帶含鈣高達1,177mg,僅次于蝦皮;每百克紫菜含碘高達1,800μg,素有“碘庫”之稱。據臨床試驗證明,海藻具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海帶:可清熱利水、鎮咳平喘、祛脂降壓。用于治療甲狀腺腫大、慢性氣管炎、咳喘、肝脾增大、高血脂、高血壓等。
紫菜:可化痰軟堅、清熱利水、補腎養心。可用于治療甲狀腺腫大、慢性氣管炎、水腫、咳嗽、濕性腳氣、高血壓等癥。
石花菜:可清熱解毒。用于治療腸炎、腎盂腎炎等。
裙帶菜:可軟堅散結、消腫利水。用于治療甲狀腺腫、肝脾腫、水腫等癥。
海藻類食品具有豐富的養分和養生作用。因此,應合理烹制,使之搬上餐桌。云南有一款“五色紫菜湯”是用紫菜、冬菇、玉蘭片、胡蘿卜、豌豆苗,配以高湯、胡椒粉等,淋少許麻油即成。因湯中有紅、綠、白、黃、紫五色,故名“五色紫菜湯”,質地鮮嫩,湯味清香,食來余味無窮。此外,還可制成“紫菜丸子”、“紫菜炒雞蛋”、“涼拌紫菜”、“脆爆紫菜”、“紫菜餃子”、“五香海帶絲”、“清炒裙帶菜”等。
四、菌類。食用菌被人們稱為:“真菌蔬菜”、“健康食品”、“素中之葷”、“抗癌佳品”等。我國是最早利用食用菌的國家之一,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禮記?內則篇》中,就有“芝楊”的記述,歷來被視為“山珍”,為筵席的名肴佳饌。
食用菌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特別是含有助消化的胰蛋白酶和生理活性物質,以磷、鈉、鉀為最高,其次是鈣和鐵,還含有抗病毒、抗癌、降低膽固醇的物質。
菌類蔬菜系指蘑菇、香菇、草菇、口菇、金針蘑、猴頭菇、銀耳、木耳、蟲草、發菜等百余個品種,均是筵席配菜的良好原料。菌類蔬菜味道鮮美,適宜燉、炒、燒、冷拌等。如“素炒元菇”、“葷素什錦菇”、“肉片炒菇”、“蘑菇豆腐湯”、“元菇粉絲開洋湯”、“清味香菇湯”、“香菇醉排骨”、“香菇蒸牛肉丸”、“香菇拌肚片”、“香菇燉腳爪”……
五、堅果類。核桃、栗子、花生、桂圓、銀杏、蓮子、香榧等,這類食物熱能含量高,蛋白質、脂肪和無機鹽含量豐富,其中還含有人體不可缺少的不飽和脂肪酸,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核桃是一種補益強壯食品,適用于腎虧腰酸、遺精陽萎、肺虛氣喘癥、便秘、神經衰弱等癥,并具有補腦作用。
栗子是一味補養治病的良藥,具有養胃、健脾、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消腫等功效。適用于腎虛所致腰膝酸軟、腰腿不遂、小便過多和脾胃虛寒引起的慢性腹瀉及外傷骨折、瘀血腫痛、皮膚生瘡、筋骨痛等癥。
花生又稱長生果,中醫認為,它有和胃、潤肺、化痰、補氣、生乳、滑腸之功。適用于營養不良、咳嗽多痰、產后缺乳等癥,對慢性腎炎、腹水、白帶、聲啞等癥也有一定功效。近代醫學證明,花生有止血、降血壓、降膽固醇的作用。
桂圓為補血、養心、益氣、益肝、補脾之品。適用于勞神過度、神經衰弱、更年期神經官能癥、貧血等癥。
銀杏又名白果,性平有小毒,具有潤肺定喘、澀精、止帶和縮小便功效。適用于治療咳嗽痰喘、肺結核、夜尿癥、白帶等癥。
蓮子有滋養、安神、益氣、清心、止瀉等功效,對中老人神經衰弱和更年期綜合癥患者,均有補益作用。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最新的健康食品排行榜。此次公布的健康食品排行榜與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健康食品排行榜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下面就介紹一下最新的健康食品排行榜的主要內容:
1.最健康的肉類食品――鵝肉
在2005年公布的健康肉類食品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是雞肉。不過,近年來的研究發現,鵝肉的化學結構與橄欖油很相似,對人的心臟健康十分有益。此外,鵝肉中的蛋白質含量也要高于雞肉。因此,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認為,鵝肉是目前最健康的肉類食品。除了鵝肉以外,在最新的健康肉類食品排行榜上排名第二位和第三位的分別是雞肉和鴨肉。值得注意的是,豬肝在最新的健康肉類食品排行榜上排在第8位。過去,食用豬肝等動物的內臟一直被世界衛生組織視為是東方人的不良飲食習慣之一。但最新的研究發現,豬肝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外,還含有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多種營養物質。因此,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豬肝列為健康的肉類食品。
2.最健康的水果――木瓜
在2005年公布的健康水果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是蘋果。木瓜之所以能取代蘋果成為最健康的水果,完全得益于木瓜酵素的發現。最新的研究發現,木瓜酵素具有促進人體分解肉類蛋白質的作用。因此,消化科專家建議,人們在大量食用肉類食品后,應適量地食用木瓜,以幫助胃腸道消化肉類蛋白質,從而預防胃潰瘍、消化不良等疾病的發生。此外,木瓜酵素還具有去除皮膚表面角質層壞死細胞的作用,因此,女性常吃木瓜可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在最新的健康水果排行榜上,排在木瓜之后的水果依次為橘子、橙子、草莓、獼猴桃、芒果、蘋果、杏、柿子和西瓜。橘子和橙子之所以能排在此排行榜的第二位和第三位,主要是由于這兩種水果中都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而草莓之所以能排在第四位,是因為最新的研究發現,草莓具有鞏固齒齦、清新口氣、滋潤咽喉的功效。此外,世界衛生組織的專家還解釋說,蘋果之所以由6年前的首位掉到現在的第七位,是由于隨著基因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使得蘋果中糖分的含量急速升高、維生素的含量明顯下降造成的。
3.最健康的蔬菜――紅薯
在2005年公布的健康蔬菜排行榜上,紅薯只排在第9位。它之所以能在最新的健康蔬菜排行榜上名列榜首,是因為隨著紅薯種植技術的提高,紅薯中纖維素的含量大大提高了。此外,最新的研究發現,紅薯中還含有一種類似于雌激素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保護皮膚、延緩衰老的作用。在最新的健康蔬菜排行榜上,排在紅薯之后的蔬菜依次為玉米、蘆筍、花椰菜、茄子、甜菜、薺菜、苤藍菜、土豆、金針菇、雪里蕻和大白菜。
4.最健康的干果――核桃
在2005年公布的健康食品排行榜上,核桃就排在第一位。它之所以能連續兩次排名第一,主要得益于核桃中含有的氨基酸具有延緩動脈硬化、保持動脈的柔軟度與活力的作用。在最新的健康干果排行榜上,排在核桃之后的干果依次為花生、開心果、腰果、松子和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