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31 17:41: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施工企業申報材料,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以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的標準化考評工作為抓手,進一步規范建筑施工企業及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管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提高事故預防能力,促進我區建筑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通過推行在建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實現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流程的程序化、場容場貌的秩序化和安全防護的標準化,促進企業建立運轉有效的自我保障體系,確保全區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到2015年底,全區所有在建項目全部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與考評工作。
在我區報建監管的所有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
1、《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和《建筑工程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指南》落實情況;
2、“平安工地”創建工作開展情況;
3、遠程視頻監控措施落實情況;
4、揚塵整治措施工作開展情況;
5、“隱患排查信息化管理系統”錄入情況;
6、其他有關工作的落實情況。
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等級分為:不合格、合格、優良。
1、不合格
存在以下情況之一者,評定等級為“不合格”:
(1)申報材料弄虛作假的;
(2)未按規定開展項目自評工作的;
(3)發生一般及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的;
(4)在建項目被責令停工整改,未停工整改或無正當理由逾期未完成整改的;
(5)因存在嚴重安全隱患,在一年內受到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2次或以上停工整改的;
(6)《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月自評分平均在70分以下的;
(7)項目竣工驗收時,建筑施工企業未提交項目自評材料的。
2、優良
同時滿足以下條件者,評定為“優良”:
(1)按規定開展了自評工作且《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月自評分平均在80分以上的;
(2)建立創建“平安工地”工作目標并積極落實創建工作的;
(3)開展揚塵整治工作,并取得明顯效果的;
(4)安裝遠程視頻監控,并有效落實的;
(5)“隱患排查信息化管理系統”錄入情況符合有關規定;
(6)在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或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先評優活動中,取得市級及以上榮譽稱號的;
(7)未因施工安全問題被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工整改或予以行政處罰的。
3、合格
不屬于上述1、2情況的,為合格。
建筑施工項目實行總承包的,施工總承包單位對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負總責;專業工程由業主單獨發包的、不納入總承包單位管理的,由專業承包單位負責。工程項目應成立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機構,明確工作目標,制定工作計劃,每月依據《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等組織實施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
建設、監理單位應當對建筑施工企業實施的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進行督查,并對建筑施工企業的項目自評材料進行審核并簽署意見。
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項目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實施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建筑施工企業每季度都要對在建項目進行檢查,形成檢查記錄,督促項目認真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
1、考評主體。在我區報建監管的項目由區建設工程事務監督管理中心負責考評。
2、考評時間。項目考評主體應當對建筑施工項目實施日常安全監督時同步開展項目考評工作,指導監督項目自評工作。項目完工后辦理竣工驗收前,建筑施工企業應當向項目考評主體提交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材料。
項目自評材料包括:
(1)《__市__區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申請表》;(見附件1)
(2)《__市__區建筑施工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月度自評表》;(見附件2)
(3)施工企業對項目安全檢查情況;
(4)項目安全生產經費使用情況;
(5)項目施工期間因安全生產受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獎懲情況(包括限期整改、停工整改、通報批評、行政處罰、通報表揚、表彰獎勵等);
(6)項目發生生產安全責任事故情況;
(7)區住房和建設局規定的其它材料。
3、考評結果。考評主體收到建筑施工企業提交的資料后,經查驗符合要求的,以項目自評為基礎,結合日常監管情況對項目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進行評定,在10個工作日內向建筑施工企業發放項目考評結果通知書(見附件3)。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5年1月)
區住房和建設局應結合實際認真制定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工作實施方案,由區建設工程事務監督管理中心制定內部工作流程,并對標準化考評工作進行宣貫,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學習;各建筑施工企業要積極組織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宣貫工作,組織員工開展培訓,積極營造工作氛圍。
(二
)先行試點階段(2015年1月-2015年3月)區建設工程事務監督管理中心選取不少于在建工程數量的10%作為試點,開展項目自評、主體考評工作,推薦示范項目,組織企業觀摩、學習,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三)全面推進階段(2015年4月-11月)
全區所有在建工地均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
(四)總結提高階段(2015年12月)
總結和提高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鞏固工作成果,在試點工作的基礎上,組織制定相應的實施細則,全面推進管理制度、技術標準、作業行為和現場防護等規范化、常態化,不斷完善工作機制,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建筑施工企業、各在建項目要成立以主要負責人、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自評工作小組,全面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工作,制定自評工作流程,以安全生產為主要抓手,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化自評工作;區建設工程事務監督管理中心要充分認識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負責人親自抓,落實人員,明確職責,并結合實際制定內部工作流程,對考評工作進行宣貫,扎實推進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工作。
(二)加強宣傳發動。要加強對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廣泛宣傳,通過培訓、講座、現場會、懸掛橫幅、印刷宣傳材料、宣傳欄等方式,宣傳有關安全生產標準化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使企業全體人員了解標準化工作的要求。要堅持樣板引路,及時總結好的做法和經驗,充分運用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成果,擴大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的影響,增強實際效果。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為突破口,利用市政府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平臺,進一步理順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審批效率、加強審批監督,努力建立審管分離、權責掛鉤、批管并重和“一站式審批”的行政審批工作新機制,打造優質高效的行政服務平臺。
二、總體要求
1、推行“兩集中、兩到位”,即行政審批事項(包括省下放和委托實施的行政審批事項)、行政審批人員集中到專設的行政審批服務科,行政審批服務科統一進入市行政服務中心、統一受理辦理行政審批事項。
2、授權到位,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市住建委授予行政審批服務科科長(首席代表)承辦即時辦理事項的審批權、承諾辦理和上報辦理事項的牽頭協調和督辦權。除需經委行政審批分管領導和委主任辦公會研究審批的行政審批事項(城市新建燃氣企業審批,新建市政、園林、建筑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勘察設計企業資質審批,改變綠化規劃、綠化用地使用性質,挖掘城市20條主干道許可審批)外,其他行政審批事項原則上授權行政審批科負責人(首席代表)直接審批辦理。
3、實行審管分離(審監分離,管查分離)。行政審批服務科主要履行本單位行政審批事項的受理、初審、部分審批、發證等職能,有關職能科室主要履行復審、鑒定和監督管理職能,監察分局主要履行監督檢查、受理舉報、投訴及查處職能。
三、審批程序
行政審批服務科對行政審批工作實行統一管理,集中辦理,統一送達,統一公示。
㈠許可類(含行政收費)
1、初審、受理:由市住建窗口(行政審批服務科)對申請人遞交的有關材料、資料和繳費憑證進行初審(需要現場勘查的還需遞交有關業務科室(單位)進行現場勘查的證明材料)。如初審不合格(提交的有關材料不全、不規范等),則當場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或《一次性補正材料通知書》;如初審合格,則當場開具《受理通知書》,填寫《審批表》,并即時將申報材料和繳費情況掃描錄入網上行政審批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網上)。錄入完成后即電話通知下一個復審人。
2、復審:復審人員(窗口復審人員和有關科室單位復審人員)于一個工作日內在網上對申報材料和繳費情況進行復審,并在網上簽署復審意見。
3、審批、發證:行政審批服務科科長在同一個工作日內完成對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發證)工作,并加蓋市住建委行政章;屬于綠色通道事項的,由行政審批服務科科長當場在窗口進行審核,通過電話報告委行政審批分管領導批準同意后直接審批(發證),但事后須按程序在網上補辦審批手續。窗口工作人員要隨時掌握網上審批事項的辦結情況,一旦審批完成,立即打印發證并通知申請人領證,同時完成網上的最后審批程序。行政審批事項辦結后一周內,行政審批科負責將行政許可案卷文書材料移送給相關業務科室(單位)補辦簽字、蓋章手續以及備案、歸檔、裝訂整理。
4、監督、檢查:監察分局在網上對行政許可事項的辦理全過程(含收費情況)實施適時監督,并可提出督辦意見和進行檢查,行政審批科必須予以配合。
㈡備案類
由行政審批服務科組織相關業務科室(單位)工作人員到住建窗口(或行政審批服務員科)聯合審核,審核合格后予以備案,并將備案材料移送給相關業務科室(單位)。
㈢委托審批類
上報省住建廳的審批事項,由行政審批服務科組織相關業務科室(單位)、分管領導在窗口(或行政審批服務員科)聯合審核,并報委主任辦公會或主要領導審批后,由行政審批服務科加蓋市住建委行政章,送達申請人后由申請人自行報送省住建廳審批(省住建廳有特別要求的,由行政審批科報送省住建廳)。
㈣行政執法(含行政處罰、行政強制)
行政執法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依法行政。要根據國家、省、市有關建筑和行政許可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對監管督查過程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我委具備執法職能的(如建筑市場和燃氣行業執法),由有關科室(單位)嚴格按程序辦理;如我委無執法權的則由市住建委函告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執行。
四、行政監督
委屬各有關單位、機關各有關科室必須實行政務、事務公開,委督查部門、監察機關必須加強督查和監督。
1、行政審批服務科要即時將行政審批結果在網上即時公開,接受群眾、利害關系人、媒體監督;
2、監察機關每半月對審批、執法事項進行抽樣檢查;
3、綜合稽查科和監察機關對業務科室(單位)事前、事中、事后監管行為進行督查,糾正失誤或不作為。
摘要:本文通過對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支出大幅增長進行詳盡分析進而提出應對之策,緩沖其對工傷保險基金安全運行帶來沖擊。
關鍵詞 :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工傷保險基金;安全運行;影響;
2011年1月1日起實施的新《工傷保險條例》將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原來的企業支付調整為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對工傷保險基金安全運行帶來較大沖擊。如何將不斷增長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支出控制在適度合理的范圍之內,緩沖其對工傷保險基金安全運行帶來的沖擊,已經成為擺在工傷保險工作人員面前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之一。
一、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支出增長原因分析
1.標準過高,誘導支付行為。以五級和十級傷殘職工為例:我市為44個月和8個月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以2014年解除勞動關系為例,2013年市職工月平均工資4093元,那么傷殘等級最低的十級傷殘人員在解除勞動關系時可以也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32744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五級傷殘職工則可以領取180092元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巨額的金錢誘惑下,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傷殘職工日益增多。
2.來自工傷致殘職工本人的內在原因。大部分工傷致殘職工是農民工,文化程度不高,流動性大,工作地點與企業經常變化,且解職后具有一定技能的部分傷殘職工再就業困難較小;而傷殘等級較低的九級、十級傷殘職工,傷害程度不高,基本不需要或者只需要很少的后續治療,其舊傷復發費用相比較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所獲得的“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以下簡稱“兩金”)而言微乎其微,于是解除勞動合同,領取一筆較為豐厚的工傷賠償成了部分因傷致殘職工的重要選擇之一。
3.來自企業方面的制約力下降。新《工傷保險條例》實施后,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工傷致殘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企業僅向工傷致殘職工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項,支付金額僅為新《條例》實施之前的“兩金”之和的三分之一或者更低,這意味著企業可以以較低的成本達到剝離工傷致殘職工的目的,以解決企業將來可能面臨的麻煩。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來自企業方面阻止傷殘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積極性,客觀上導致申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傷殘職工日益增多。與此同時,新《工傷保險條例》實行三年來,現實中也出現了背離政策原意套取工傷保險基金的情況:一是少數工傷職工形式上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實際仍在企業工作;二是雖然當時解除了勞動合同,過后再錄用,或者到同一法人的另一家企業就業;三是不按時辦理退休手續,改辦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等。
二、應對之策
1.努力挖掘擴面資源,加大擴面征繳力度。遵循社會保險“大數法則”的原理,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工傷保險參保覆蓋面,努力實現“廣覆蓋”和應保盡保,才能最大限度地擴大工傷保險基金收入總量。考慮到工傷保險的特殊性和廊坊市中小企業多的實際情況,今后要繼續推動促進中小微企業優先參加工傷保險的“春雨行動”,強化鞏固“春雨行動”工作成果;同時通過電視、報紙、進工地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動員建筑施工企業參加工傷保險,加快實現工傷保險全覆蓋。
2.健全和完善工傷保險費率浮動機制。對屬于第二、第三行業類別的參保單位,對其工傷保險的支繳情況進行科學統計,計算出該單位上一年度的工傷保險支繳率,對符合條件的單位即分檔次地進行費率浮動。這樣運用經濟手段,既能優化基金的抗風險能力,又能提高參保單位加強工傷預防的積極性,促進用人單位依法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提高基金的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