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04 01:00:1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感恩班會發言稿,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能參加你們的班會,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作為學生和老師的雙重身份來這里發言。關于珍惜生命、學會感恩我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一年多了,但是當時的情景還是會時常的浮現在我們的面前,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每天都會發生很多大小各一的地震。除了地震,火山、海嘯、滑坡、泥石流、臺風等一些自然災害可能會在下一刻或者某一時刻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或者周圍。
對于未來我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也沒有人能夠去預料。在湯母*漢克斯導演的《阿甘正傳》中有這樣的一句話:生活就象是一盒巧克力,在沒有吃進去之前誰也不知道他的口味。是的,我們真的不知道,我們也沒有辦法去預料。我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有珍惜。
在大自然中,我們其實很脆弱,大自然每天都向我們發起了進攻。一個小小的h1n1病毒就可以讓我們恐慌,一個hiv就可以剝奪數以萬計非洲孩童的生命,一個汶川地震就可以死亡八萬余人,一個唐山地震甚至死亡了二十四萬余人,一個海嘯可以使桑田變成滄海,一個神秘的天外來客彗星可能就會使我們地球上的一切而毀滅。
其實我們應該感謝大自然,因為此時此刻我們還活著,活著我們就能去體會生命中的一萬種可能,活著才能去體會什么是哭什么是笑什么是痛什么是苦,活著的我們才能去感受這一切。
所以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學會珍惜吧、珍惜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珍惜我們身邊的所有。羅曼羅蘭曾經說過:沒有愛、世界將變成冰冷的墳墓。從現在開始讓我們一起用我們最溫柔的心、最純潔的心靈、最美麗的一切去和生活中的每一個人交流吧,好好的對待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和我們的愛人,不要失去以后才知道他們的價值。
不管未來的生活會怎樣,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學會感激這一切吧。
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學會感恩!
大家下午好!
剛才從播放的音樂和黑板的熒屏中,大家知道我們今天要召開一次有關“感恩”的主題班會,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發言稿——學會感恩 擔當責任。而這個主題班會,我早已準備好,遲遲未開。大家知道為什么嗎?
《感恩的心》這首歌,大家不知吟唱了多少遍;感恩勵志報告,大家不知聆聽了多少場。然而,我們真的懂得感恩嗎?有的同學很是茫然,更有些同學對“感恩”已經麻木。所以,我擔心這樣的主題班會成為了一種形式,讓大家覺得又是一場大道理,因為再生動的語言如果沒有在實際行動中體現,依然是蒼白無力的。
今天早上,我在翻閱同學們的周記中,感受到了同學們對家庭和父母的那份親情,對班級和同學的那份友情的感動和依戀。不得不讓我重新思考召開有關“感恩”的主題班會。我認為它不僅必要而且適時,大家認為呢?
大家都會吟孟郊的《游子吟》這首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之所以讓人感動,是因為它體現出父母對子女的那份牽掛和愛戀。有人說,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他們用全身心的愛去包容子女,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去保護子女。然而,他們卻不圖任何回報。即使遭受再大的委屈,他們從不抱怨,而是一如既往的為子女付出。作為子女,我們感受到了父母的愛了嗎?
有同學會說,父母不理解我們,常常逼迫我們學習,完成他們為完成的心愿,給我的壓力太大了……誠然,我并不否認這一點。畢竟我們所處的年代和父母不一樣,是不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的。這也是大家和父母產生代溝的原因。但我想試問一下,你理解父母嗎?父母為什么這樣做?他們是為自己嗎?父母終生的夢想不是讓自己的子女過得好一點,過得幸福一點嗎?而這一點有錯嗎?讓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表現。
《種瓜得豆》:一個女孩在父母的呵護下從小學上初中考上重點大學讀研究生讀博士,可當父親病了母親需要與女兒商量如何給父親治病的時候,女兒說‘我又不是醫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當母親讓女兒把沾滿了父親口水的濕毛巾拿到廚房清洗的時候,女兒極不情愿的用兩個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著什么穢物。
而最近在網絡上兩起“傷害”父母的事例,讓人們不得不陷入思考。一個是2011年10月16日,中央電視臺《看見》欄目播出了對16歲博士張炘煬的專訪《長大要成人》。在專訪中,張炘揚發出疑問:“我博士出來,我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博士畢業有用嗎?博士后畢業有用嗎?”并要求父母全款在北京給他買房。就他家的經濟狀況而言,這個要求顯然是不現實的。此言論一出,使得張炘煬陷入了輿論的風尖浪口。另一個是2011年10月24日,深圳市光明新區發展和財政局公務員廖天野與父親因爭吵產生肢體沖突,導致父親身體多處受傷。此事曝光后,引起了廣泛而強烈的關注。
當我看到這兩篇報道后,很是無語。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你可以不養,但不能不敬,更不能不孝,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何況我們人乎?更可恨的動手呢?
讓我們來通過一段視頻“小細節大恩情”來看看父母的一生是怎樣養育我們的。看完這個視頻,不知道大家作何感想?也許大家認為父母還年輕,還能為大家一直操勞。但父母還有老的時候,在父母老的那一刻,我們是否能像大家小的時候攙扶著我們父母前行。有一句話請大家記住: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呀!接下來請大家欣賞一則公益廣告:“媽媽洗腳”。這是愛和孝的感染和傳遞。或許我們沒有驚天的壯舉來回報父母的恩情,也許我們不會像公益廣告《媽媽洗腳》中那個小男孩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但我們要學會尊重父母、理解父母,不讓父母傷心,這是做人的底線。正如上面講的那個毆打自己父親的公務員一樣,打在父身更疼在父心,即使這樣,他的父母最終還是原諒了他。這就是父母的偉大!
在家庭中,我們擔當為人子女的責任,就要做一個好子女。在農忙時節幫父母干一些農活;回家幫父母干一些家務;在父母生日時,對父母說一聲:生日快樂!回家擁抱一下父母或者對父母報一個微笑。而這一切已經足矣。記住:即使你無所謂,你對家庭不能無所謂;即使你對家庭無所謂,但是家庭對你不能無所謂。善待我們的父母,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然而,對大家來說,學會感恩,還要擔當另一個責任:做一個好學生。
有人說,同學之情是人生中最純潔的感情。一點都不假。沒有社會中的爾虞我詐和勾心斗角,只有一顆為他人著想的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關心,體現出一份濃濃的友情。在人生中短短的幾年相聚,成就的是一生的擁有。我們最終要分離,但我們擁有了一段最美的相聚。所以我們要學會珍惜同學之間的情誼,為他人著想,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對一個班級來說,往往有這么四種人組成:第一種是班級離不開的人;第二種是班級有我更好的人;第三種是班級有我沒我都一樣的人;第四種是班級沒我更好的人。大家可以想一想自己到底屬于那種人。
然而,做一個好學生,還必須要善待學習。大家都知道作為學生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可以回想一下大家對學習的態度。是否是全心全意的或者是全身心的?我想不是,從大家感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就可以看出來。“視學舍如囹獄而不肯入,視師長如寇仇而不欲見”。而目前的學習就是為以后做一個好公民做準備。我甚至認為可以允許大家學習沒有分數,但不能沒有成長。因為無論你現在怎樣對待學習,但總是要成長的。
各位家長:
大家好!很高興我們今天再一次相會,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孩子們就要面臨小學畢業升入初中,開始一段新的征程。因此,本著為學生的發展考慮的目的我們今天請各位來開這個家長會,我們的目的是一致的:盡可能的了解孩子最近的學習、心理等各方面的表現,更好地加強學校、教師與家長的聯系。可以這樣說小學六年級是承前啟后的一年,是十分關鍵的一年,更是十分緊張的一年。這一年,既要完成本年度的教學任務,更要對六年來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和復習,將零散的知識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既是對小學階段的一個總結,更是為初中學習打下堅實基礎,為更好的適應初中教學做好銜接和各方面的準備。
因此對于今天各位家長的按時到會,我表示真誠的感謝,感謝各位對學校、班級工作的支持!各位家長參加的會議應該也不少了,然而這一次的會議是與您的孩子息息相關的。所以,在會議開始之前希望家長能把您的手機關閉或打到震動狀態,同時,為了保持會場的秩序和衛生,也請各位家長不要無故半途退場,更不要在會場內大聲喧嘩。今天家長會的主題,一是和家長們匯報一下開學以來的教育教學情況;二是和家長們共同探討今后學生的教育問題,特別是小學即將畢業作為家長我們應當注意的一些問題和一些建議。
一、首先向家長們匯報這學期我們所做的工作
1.期中考試情況分析
本次期中考試的試卷家長們己經過目,通過這次考試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的學生在這半個學期內學習是很認真的,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尤其是楊璇、邱曉雪和劉文龍等三位同學能夠在這次期中考試進步較大,這一點是很值得我們高興的。當然,這當中仍然還有一些學生沒有把心思放到學習中來,導致成績一直徘徊不前甚至退步。
2.注重對孩子的情感教育
我經常利用班會、晨會和自習時間對學生進行情感和感恩教育,告訴他們一個人只有當他具有了感恩的心和情感才能成長的更快、更好,要用良心去做人、做事。才能體會到家長的不容易。尤其是到了六年級的下學期,很多學生都多了很多的浮躁心理,此時對他們進行著方面的教育更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更加靜下心來學習。
3.反復強調養成教育
雖然說已臨近畢業考試,對學習成績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我一直堅定的認為“態度決定一切”,因而這學期,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依然引導孩子們要“說文明話、做文明事、走文明路”,甚至比上學期還要嚴格。比如說:上下樓梯靠右走、穿衣服不把衣扣和拉鏈敞開、不留長發、排隊要快靜齊、衣袖不要卷的太高等,這些要求看似苛刻,但是這對于學生養成好的習慣,成為一個舉止言談都很優秀的學生是有很大幫助的。
4.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
作為老師的我們深知“知識改變命運,態度決定一切”,老師也是通過這條路走出來的。因而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我不斷的提醒孩子們要努力學習,用優異的成績去回報一直關心和支持我們的老師、家人和朋友,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其他老師的反映,班級學習的氛圍還是比較濃的。
5.適時對孩子進行表揚。
從六年級下學期來看,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目前已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風氣,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六年級是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尤其是到了下學期,學生的心理和行為與以前相比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介于初中和小學的過渡時期。六年級的每一位教師也都深感責任的重大,都在千方百計把教育學生的工作做好,因為我們肩上的重擔也很重,有來自學校的、家長的、孩子的,更有我們自身的。英語老師每天早晨都很早來班里指導學生讀書,學生的成績也得到了很高的提高,這一點已經通過期中考試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數學老師每天晚自習都在班級給學生講題目,有時候甚至連早讀課也到班級抄題目給學生做;作為語文老師及班主任的我,當然更是責無旁貸。所以,各科教師都在認真研究教學,力爭在接下來的時間里能使學生的成績有更大的提高,當然這過程當中也還繼續需要你的支持。
二、在學習中發現的一些問題
同學們不可能個個完美,在不同環境的中成長,自然有不同的經歷,這就造就了他們不同的個性與品質。如有人比較自私、有人愛吃零食、有人生性較活潑、喜歡插話,有的衛生差、穿戴不整齊。品德是從小培養的,這些毛病都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及時幫助他們糾正過來。而這些都離不開家長們與我們老師的相互配合。有少數學生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1.學習態度較浮躁
這是絕大多數學生都會表現出來的問題,因為隨著天氣的越來越熱,溫度越來越高,學生的心里就越不能安定,越到一些小的事情都會分散自己原本還算集中的注意力。
2.有些學生學習自覺性還存在一些問題。
極易分心,也容易受干擾。很多學生學習不主動,有老師和沒老師不一樣。學習任務老師不督促、不檢查學生不落實。認為自己的成績不理想,也到了六年級的下學期了,反正也學不好了,因此就缺乏動力,從而上課就不專心聽講,做小動作,作業馬虎、不按時完成甚至抄襲。
3.部分學生自信心嚴重不足,少部分同學盲目自大。
做任何事情都首先需要自己相信自己,不斷給自己打氣,認為自己能夠把學習成績提高,但同時又不能太過于自信,因為那樣就容易導致盲目自大,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聽不進別人對自己的提醒,從而會致使自己的學習提高不快,甚至會出現下降。
4.最突出的問題是有些學生嚴重偏科
不少學生學生成績參差不齊,不能做好各科齊頭并進。三門課當中有兩門都能達到優秀線,剩下的一門功課差距很大,這更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三減一等于零”。同時也希望各位家長能給予配合教育。
5.部分學生學習興趣不濃
缺乏明確的學習目的和動力。他們在學習上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十分有限,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玩耍上面,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
6.學習方法不科學
很多學生從不考慮學習方法,只是一味被動地學習,不講究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學起來既苦又累,可謂是事半功倍,出工不出效。
7.部分學生上課思想容易開小差
課堂本來應該是認真聽講的地方,但是有部分學生卻不能很好的做到,尤其是一些老師反復在課堂上強調的問題,到了考試和作業的時候他們還是容易出錯,把老師上課反復強調的問題全部丟到了腦后,這一點是很危險的,也正說明了現在的學生在思想已經比以前出現了較大的反差,應該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和關注,使問題早日得到很好的解決。
三、學生放假回家后應如何管理
在學校的時間經過五天的等待總算結束了,他們也等來了盼望已久的周末,在學校呆了十天的他們就像從籠子里放出去的小鳥,那時候的他們是無憂無慮,盡情釋放著內心的快樂。因而,他們回家以后的管理就成了我們監管的空區。因而,這個艱巨的任務就只有交給家長了,通過返校后我們的觀察,發現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作業不做或是完成的不認真
這個每次返校時,老師都會進行檢查,對于作業不做或是完成不認真的學生我們都會及時向家長反饋,并且每次作業檢查的情況我都會認真記錄,為此我特意制作了“班級假期作業檢查表”。(出示“班級假期作業檢查表”)
2.總是把時間放在電視上
通過我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很多學生回到家以后就一門心思的去看電視,其他的任何事情都與他無關,我們說電視可以看,但是必須是在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去看,否則就得不償失,失掉了自己的主要目標。到時候可能會欺騙家長說老師沒有布置作業或者已經在學校寫完了。
四、針對小學畢業班后期的現狀,我們希望家長能配合學校抓以下幾方面工作
家長要具體應該怎么做?我不想具體到細枝末節,僅提幾點我個人的理解與建議:
1.多一點關愛與關注。
升學考試,好像就是門檻,階梯。考初中盡管沒有高中那么嚴峻,但對小學生來說是人生第一個門檻,以后還有考高中、考大學等等。初中與小學從內容到結構到環境都有很大改變,在他們的人生道路上,有許許多多的門檻,考初中和其他的門檻相比,當然是很輕松的一個。但對小學生來說,他們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所以會感到有很大壓力,有很多的困惑。每天,各門功課的作業鋪天蓋地,有的學生很難應付,不要說能把題目都做得全對了。這樣一天學習下來,學生感到非常疲勞。放假回到家里,他們多么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愛啊!這時,做父母的就要去關心他們,體貼他們,讓他們感受家庭的溫暖,促使他們盡快消除疲勞,去順利完成接踵而來的回家作業。晚上,家長要注意讓孩子早點休息,不要太晚,因為在學校的學習已經很辛苦了。再或者說,這兩天天氣轉涼,你就可以打電話或發信息告訴孩子要多加衣服,然后再由我們去傳達,效果和老師去說是不一樣的。所以,家長要從點滴做起,來關愛自己的孩子,促進他們健康成長。至于作業我想我們的老師都是過來人,題海戰術不對,但一定量的題目肯定是有作用的。當然老師布置作業也是有限度的,這請您放心。
2.多一點安寧與安靜
我們認為,大多數孩子學習是認真的。他們回家后,首先就想到的是趕緊把作業做好。但是,有的家庭往往沒有安靜的學習環境。子女在做作業,家長在旁邊大聲說話,或者看電視,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注意力。有的學生一邊聽電視,一邊在做作業。這樣作業質量下降,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三心二意做作業,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做作業的時候,要盡量讓孩子有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家長在旁邊,就不要多說話,更不能在孩子做作業時亂批評,亂吆喝。還是讓孩子靜心地做作業,細心地檢查作業,保質保量完成每次的作業吧。
3.多一點約束與規矩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良好的教育和適當的約束,學生就不會有良好的習慣。有的家長一味讓孩子安靜地做作業,一吃完晚飯,就把孩子關在房間里。那么,孩子一個人在房里到底在干什么呢?是在認真做作業、認真復習呢?還是在看書呢?還是在玩耍呢?家長有沒有仔細觀察過?像這種例子很多,有的孩子放假晚上回家看電視過遲,導致學生睡眠不足,家長卻沒有發現,而是由老師發現的。怎么會發現的?是因為這個孩子晚上貪玩,睡眠少了,尤其是要回學校的前一天晚上,等到了學校以后就很容易犯困而影響上課效率。因此,我們把缺乏自覺意識的孩子放在身邊,多關注他們,是有一定好處的。家長更要擠出更多的時間陪在他們旁邊,讓其做完作業。不要認為工作賺錢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多陪陪孩子,多對孩子一些教育,也是很重要的啊!,因為您掙的錢再多還是給孩子花。所以,給孩子多一點約束,家長就會少一點煩惱。
4.多一點引導與交流
六年級的孩子,處在似懂非懂的階段,他們還分不清是非。家長就要學會引導、溝通、解釋,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一棍子打死。特別是比較內向的孩子,你心急,一定要讓他做到什么事,那他的心理就會產生逆反,結果反而會把事情搞僵。現在的孩子生活一帆風順,一有挫折,一有壓力就承受不了。學生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了,回到家里家長再亂說一通,甚至打罵,有些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孩子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出現逃學的現象。因此,我們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雖然這是老生常談了,但還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5.多一點聯系與溝通
我們希望家長們要和班主任以及任課老師多聯系。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多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多了解孩子的作業情況;當然,作為老師也會向你們了解學生在家里的情況。所以,家長和老師相互聯系、了解,能掌握孩子個方面情況,有的放矢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對于孩子在學校的情況,我們更多的是關注他們的成績。怎樣看待孩子的學習成績,我以為主要看孩子有沒有盡力。學習成績的好壞,受制于許多方面。即使是學習條件相同,也會因為個人的學習方法不同,以及個人的理解、反應、接受能力的不同而成績有好有差。但是,在相同的條件下自己與自己比,越是努力成績就肯定越好。我經常對孩子們說:“學習要踏實,玩耍才能快樂!”俗話說:“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其實,一份耕耘不一定會有一份收獲,我們平時的耕耘,只是不斷地積累的過程,當我們有十份百份耕耘的時候,我們的收獲會更多。耕耘不一定有收獲,但是,不耕耘肯定沒有收獲!所以看待孩子的學習不能只看他得了多少分,而是要看他盡到了努力沒有。如果孩子沒有盡到努力,說明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有潛力可挖。在這里我希望家長能在放假的時候多關心一下孩子的家庭作業情況,包括書面的和口頭的,書面的作業可檢查一下字跡是否工整,作業是否保質保量,口頭作業尤其要關注,特別是語文,因為語文的背誦積累這個很重要,但由于是口頭的,對于不太自覺的孩子來說家長尤其要留心,看看他讀書怎樣,課文要大聲朗讀,通過朗讀加強對課文的記憶。
6.多一點期望與鼓勵
中國人常說“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不要把孩子一棍子打死,小學不行不代表中學,更不代表一生,當然學習成績是一個基礎,而信心是一點點培養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