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6 22:22:1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做四有教師心得體會,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新教師入職培訓心得體會通用2022
不知不覺入職已經一個多月了,經過最初的教育培訓,自己對XX學校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它是一個管理嚴格但是充滿活力的團體,這也使我自己感到壓力,但是有壓力才有向上的動力,促使自己也在各方面不斷地完善自己。暑假期間我一共接下了三個學生,分別是小學五年級、初中一年級和二年級,雖然學生數不是很多,但這三個學生性格迥異,給了自己很大的挑戰。通過培訓時所知,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向資深的教師請教,并加上自己的思考,假期親身的體驗更能體會到一對一教育對自己能力的要求。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教學,我自己的體會和心得如下:
一 背學生先于背教材。
基于一對一教育的針對性,家長帶著學生來進行是帶有很強的目的性的,所以教師的關鍵點在于解決家長的問題,解決學生的盲點,這也就是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經過前幾次的授課,教師應該盡可能的總結出學生的性格以及知識欠缺的地方,并總結出輔導計劃。在此基礎上再開始有針對性的備課,了解并熟知考點。我認為這會事半功倍。
二 保持與學生、家長的溝通。
要了解一個學生就要從日常的談話中得到信息,說其所感興趣的點,置身其中的考慮問題,同時也要發現學生的不良習慣并及時給于糾正。其次,發現問題及時與家長溝通,這凸顯出我們作為教師的責任感。家長與教師共同解決問題,讓學生有好的狀態參與到課堂中,以一種輕松的心態來接受教育。這一點自己做的可能不是太好,限于與家長溝通的技巧,這方面還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的學習和鍛煉。
三 力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我認為興趣是在不斷地獲取成功的基礎上而逐步建立起來的,這也是數學教育的一個難點。眾所周知,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這就不可避免的會造成其有枯燥性的.特點。而大多數來補習數學的學生都是苦學無門或著是厭煩學數學的,這就給教育者帶來了難題。我認為對于中等生和后進生來說應從簡單的知識入手,在完全掌握了知識后,即稍有成就感后再練習稍微綜合的習題,以打牢基礎為目的,循序漸進的進行教學。
由于自身的經驗有限,以上只是自己的看法,自己還需要進一步的培訓和鍛煉,在實踐中不斷進步。
新教師入職培訓心得體會通用2022
9月21至9月23日,我們今年這批新進老師在分宜二小參加了新教師入職培訓。培訓時間雖短,帶給我的感受卻很深。幾位培訓講師的發言中沒有太多華麗的詞匯,卻流露出一種樸實真誠、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他們講授的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分享的經驗以及小故事既給我們帶來了樂趣又給我們帶來了啟發,解開了我入職以來的一些小困惑,讓我可以去細細體會與“消化”。
首先上場的是xx校長,他給我們帶來開學第一課。在這一課中,黃老師教導我們身為一名教師,不但要注意個人形象,還要關注自身的內在修養,多閱讀專業書籍,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別忘記自身的學習,做一名“有道德情操、有仁愛之心、有理想信念、扎實學習”的四有教師。而后的禮儀教師也幫助我們了解了一些平時不太能注意到的禮儀事項。
其次便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xx老師。她不僅多才多藝,課還講得特別引人入勝,牢牢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邱老師分享的案例也特別暖心,讓我感受到了一名好的教師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就是一盞指路明燈——在他們困惑迷茫時,指引他們前進的方向。邱老師有著豐富的班級管理經驗,她的分享給身為新手教師兼班主任的我指明了工作方向,帶來了信心。曾在二小工作過多年的鐘老師很優秀,她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寫作經驗。在她的分享中,我感受到了一名教師的不易,也體會到了一名教師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幾位教師都提到過一個詞:記錄。他們教導我們:身為教師要學會反思,要記錄教學生涯中的點滴,這將是我們未來寶貴的財富。在培訓的后期是教學觀摩課,數學教師的課堂環環相扣,時間節點把握的恰到好處。在教學實例中,我更加直觀的看到了要上好一堂課實屬不易,這需要教師優化設計、不斷磨課改進。
最后上場的是潘老師和黃老師。潘老師循循善誘,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引導學生在發現中學習并探索新知。黃老師的課堂非常生動形象,在教授新知的同時還科普了相關知識并進行了素質教育,起到了非常好的借鑒作用。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在各位前輩的指引下,我學到了很多。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更加努力,不斷提升自我,奔著優秀教師的目標前進。
新教師入職培訓心得體會通用2022
這一年,我是幸運的,因為我如愿以償的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而且是名師聚集地的分宜一小的教師,此刻,我感覺無比的光榮!
學校為了更好的使我們新教師盡快的適應教學工作,特地讓優秀的、有經驗的教師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給我們進行有關班主任和教學兩方面的培訓。這一次培訓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為我將來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下面就具體談談這次培訓的一些心得體會:
在培訓之前,這半個月我是抱著輕松的心態去應對教學的,尤其是面對一年級可愛的孩子們我缺乏足夠的耐心,對于調皮的孩子更多的是嚴厲的批評和懲罰。但是,這次培訓使我內心更深一次的被促動,要想使學生良好的發展一味的懲罰是不行的,懲罰只是教育的一種輔助手段而已,一定需要老師悉心的教導,跟他們講一些小道理,在小道理的熏陶下他們才能逐漸做得更好。良好習慣的養成就是學生與老師不斷磨合的過程,這個過程比較漫長,比較磨人,考驗著老師的耐心,這就需要我們把老師這份職業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這樣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會煙消云散。
人民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1做為一名人民教師,在教學上應有強烈的責任心,當我們一踏進校門的那一天起,便對每一位學生負起責任,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促進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
1、以身示范――以情感染每一個學生在課堂上,要對學生進行孜孜不倦的教導,一絲不茍地傳授書本的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從道德、行為、言談、學風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對于教育工作,老師應做到不計較報酬,不講條件無私奉獻,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課本的知識,也要傳授有關社會生活中的知識。在午間休息中,老師要率先示范,言傳身外。老師是學生的朋友,要讓學生愉快而又很好地接受老師灌輸的知識并與老師做“知心朋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消除師生之間的“代溝”。只要能掌握學生的心理,老師就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些因素因人施教,要做好這些工作,老師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跟每個學生一一談心,與他們做知心朋友,從中了解他們的優點、缺點、愛好和困難等,在課堂上和平時的生活中對他們的點滴進步進行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因為教師事業是一首愛心贊歌,是需要付出心血的,要我們的教師有耐心、有恒心、有愛心才能散發出的高尚的師風師德。
2、學會寬容――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必須學會寬容。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我們所面對的是涉世不深、缺乏辨別是非能力的孩子呢?嚴是一種愛,寬容也是一種愛。寬容是一種信任,是一種激勵,更是一種仁慈。同時教師還應該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教師職業活動最基本的要求,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教師隊伍師德師風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直接關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的實現,直接關系到祖國的未來。首先,要求教師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是人民的教育事業,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
每位教師都應當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甘愿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在實際工作中,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圖名利、甘做蠶燭,在崗位上發出光和熱。再則,要求教師熱愛學生。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在一本書刊上,我看到這樣一則報道:一節自習課上,一名教師因輔導學生練習,故托堂幾分鐘。這時,外面起了雨,某學生講臺放了一張條:“你耽誤了我們放學時間”。教師見后,并無不滿,而是公開向學生道歉,并把自己的傘、雨衣送給同學們。教師的素質體現在生活中的點滴上,如上述教師無愛生之心,恐怕很難讓學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對以后的上課狀態、心理反應和師生溝通都會產生負面影響。其次,師德的另一體現是具有崇高的奉獻精神。教師的工作責任重大而又極其艱辛。之所以說責任重大,是由于教師肩負著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責任。抽象地說,社會的未來掌握在教師的手中,之所以說艱苦,是由于教師工作條件艱苦,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的社會地位、物質待遇較低,甚至處于相對清貧的地位。在此情況下,教師應當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無私奉獻,否則,如果以待遇對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識傳授、教書育人中,難當社會重任。
另外,師德最外在的體現: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為來教育學生,這就是為人師表。為人師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強調教師要言行一致。要求學生學習的知識自己應當精通;要求學生崇尚的行為,自己應當行之;要求學生反對的行為,自己應當堅決杜絕。所以,每一位教師都應從自身做起,真正為學生樹立一個模范的榜樣,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人民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2二十一世紀,一個嶄新的世紀正向我們走來,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帶給我們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素質教育已成為中國教育繼續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的地位舉足輕重,提高教師的素質,重視師德修養,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一、愛崗敬業是師德的思想基礎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人們常把教師比喻為“紅燭”、“人梯”、“春蠶”、“鋪路石”,意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無私和偉大。像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無論何時,都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投身教育事業,我終生無悔。
二、愛護學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說,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對學生冷漠,缺乏熱情,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又說:“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跨世紀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設者。“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訓練來要求。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職業的特點決定了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深深的愛的情感。新的《規范》從“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三個方面,對教師的“愛”作了科學而全面的解讀。
我曾經對這樣一段話印象深刻:“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愛我們的事業。不論當初是何種原因選擇了這個職業,我認為一旦選擇就應該盡我所能。社會是一個大家庭,只有每個人努力才會讓這個家越來越好。為人師者更是如此。我們所承擔是祖國的教育事業,關乎國家未來的興亡,責任重大,更應愛崗敬業。其次,我們要愛學生。愛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健康,他們的學習,他們的發展,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不論何時都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地震中那么多老師為了保全學生的生命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們用行動很好地詮釋了教師職業道德。而我有時候還在因為學生的不聽話而大發雷霆,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應該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多去發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對于學生出現的問題耐心分析原因,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每個孩子都快樂健康地成長。
三、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責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凡要求學生做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早退,教師自己就不能遲到早退;要求學生文明禮貌,教師自己言談舉止切切不可粗魯;要求學生遵守行為規則,教師應自覺遵守教師守則。否則,光要求學生,而自己又不身體力行,反而胡作非為,學生就認為這樣的老師言行不一,出爾反爾而不可信賴。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正說明這個道理。
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這就要求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修養,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筑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因為在我心中,教師應該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所以,在平時上課時,要求學生做到的,我也要求自己做到。比如要求學生按時到教室,我也會準時出現在教室里,并且以身示范,由此也鞏固了自己的專業知識。要求學生虛心學習,我也能夠真誠的、耐心的聽取學生提出的一些合理的建議,及時改正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以此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學生也能認真地遵守班規校紀。
四、新《規范》第六條提出的“終身學習”,對我們的教育工作有較強的指導意義。
2008年國家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了修訂,新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與新時期的教育改革、教育形勢、時代背景緊密結合,從六個方面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進行規范,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這其中既有底線要求,又有較高標準。前者反映在前五條上,即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達到的基本標準;后者則反映在最后一條“終身學習”上。
我們現在要培養的是既全面發展、又有創新精神,同時品德高尚的學生。以此為目標,作為教師的我們就應該、而且必須終身學習。教師如果不學習,那么他所教授的內容、教學的手段、自身的內涵和修養,就會在很短的時間里落后、老化。學習組織我們進行繼續教育活動時,我積極參加,圓滿完成所規定的課程。并且將所學知識運用到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從中我深深體會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意義。總之,我們教師時時刻刻都要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師德的人,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更好地培養“四有”新人,才不辜負黨和人民賦予我們教師的光榮使命。
人民教師師德師風心得體會3國家的興衰,取決于教育;教育的興衰,取決于教師。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師風則是教育之魂。從古至今,在人們心目中,似乎很難找出比教師更受敬重的職業。只要用真誠的心去感化學生,用真誠的愛去引導學生,只有真的愛學生才能當之無愧地說愛教育事業。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經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教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言談舉止,為人處世,衣著穿戴……都是學生私下議論的話題。為人師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為學生的表率。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書育人是師德師風的關鍵。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有用的人才,就必須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講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師。
師德師風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群體問題。個人師德師風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范圍里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范圍的事。教師群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師風問題就演變為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為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了。
這些年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教育行業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學校亂收費、“吃”學生、拿學生,小到教師個人貪占學生,一度成了一種極壞的社會風氣。可見師德師風問題是與行風緊密相關的,而行風又與世風相伴相隨。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對于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曾有過精辟的論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
綜上所述,我們清楚地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為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施加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師德師風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約束的基礎上,也需要廣大教師提高自律意識,自覺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習慣,在學生中樹立起良好的師德師風。
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尊重學生每一位大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把學生平等看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
努力進取作為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并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