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2-12 10:43:10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我想有個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回味著過去,帶著那伴我成熟的淚水,想著那以前的快樂……家,是什么?愛,是什么?是的,我以前曾經擁有過,但是現在,我只能和她在夢中相會了。
快樂,早在從爸爸媽媽坐上火車的那一刻破碎了。從那以后,我便成為了一只孤獨的小鳥,受了傷只能自己輕輕擦。
望著伙伴們在那溫柔,溫暖的懷里,聽著他們快樂的撒著嬌,我心里酸酸的;看著同學們放學后都沖向幸福暖人的家,我心里酸酸的;當中秋佳節各家各戶都在團團圓圓說著,笑著,我心里酸酸的;看著每晚別人家里明亮的燈火,我心里酸酸的。
沉默是伴我走過每一夜的忠實朋友。當淚水從眼角滾落,孤獨告訴我,“不要哭,要面對現實”。當我傷心的時候,寂寞告訴我,“讓我來陪你吧”。夜已深,時間老人在不斷催促我,一次次回想起從前的快樂,直到入夢……
還記得爸爸媽媽商量給我買什么衣服的時候,早已偷聽了的我高興得幾乎失眠。我裝著入睡了,當媽媽的腳步漸行漸近的時候,我故意打著鼾,媽媽用她粗糙但溫暖的雙手給我蓋上被子,還溫和地說:“這孩子,睡著了還不蓋好,得了感冒怎么辦?”……每件事,仿佛就在昨天。
但是,現在爸爸媽媽都去了很遠的地方打工,家還在,卻沒有了往日的溫暖,只有一個帶著期盼和傷心的我。
遠遠的,歌聲飄來,“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我卻不敢應和著去哼唱,我怕淚水再次迷蒙我的雙眼。
爸爸,媽媽,你們回來吧,回來吧,我想有個家!
【簡評】:
細膩的情感,細致地敘說,一個“留守女孩”將她的心情娓娓到來,傷感,失落在她筆下一一呈現。的確,稚嫩的雙肩扛不起沉重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題記
你有沒有愛過一個人?你有沒有恨過一個人?你有沒有恨著那個你一直愛著的人?我愛著我的爸媽,卻也一直恨著他們!
2013年4月,一個值得懷戀的日子。爸媽經過激烈的爭吵,激烈的思想斗爭,最終權衡利弊,選擇了放棄整個家庭,步入了離婚的殿堂。這個完整的,給過我生命,給過我父愛母愛的家庭就此分崩離析。那時的我剛滿16歲不久,那時的爸爸就在他們離婚的第二天過39歲生日,我想,這該是媽媽送給爸爸最難忘的禮物吧!我依然記得,那天天就像今天一樣藍,我站在門前,遠遠地眺望著,仿若以前一樣等待著他們的回來。可這次等到的卻是一份飽含淚水的離婚協議書!
我想要挽留,一直試著挽留,卻還是無力阻止,想要選擇,卻沒人聽取我的意見。到最后就只能眼睜睜的,只能無奈且悲哀的望著這兩個我又愛又恨的人吞咽著無法訴說的苦水。接受著不能改變的事實。
“蘭蘭,媽媽之所以忍受這個家那么久,就是因為你和妹妹”,“蘭蘭,你爸爸就是個瘋子,我和他過不下去了”,“蘭蘭,媽媽向你保證,媽媽離婚后絕對不會再嫁”。那些沉痛的話語一字一句縈繞在我的耳朵里,久久的久久的不肯散去,令我窒息。就像在寒冬臘月里一個人站在荒蕪的雪地里,被那些凜冽的寒風穿透過薄薄的棉衣猛然浸透在心頭的刻骨疼痛,寒風過后,那些心頭的寒意再緩緩滲透進血液,融貫在身體的每一個角落。
“蘭蘭,你讓你媽滾,沒有她我好過點”,“你媽媽就是個神經病”,那時候我常想,那些無休止的爭吵,激烈的戰爭,會不會在他們離婚后就可以休止了?于是,我一方面急切的盼望著他們離婚,一方面卻也希望永遠不要,久而久之,我就在這種矛盾的心理中,在他們的戰火中變得孤僻,自卑了。
我15歲初中畢業后就沒再上學,家庭的原因,社會的壓力迫使我早早出了社會。可想到能與遠在外地的父母生活在一起了,心里滿滿的都是愉悅。從小到大關于和父母的回憶并不多,所以我格外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沒想到,后來的一切令我失望。
“蘭蘭,媽媽又找了一個,那個叔叔對我很好”,那是一個母親在離婚后一個月對女兒說的話。于是,我開始無力的憎恨,然后揚起幸福的笑臉若無其事的對她說“嗯,我沒關系,只要你幸福就好”,我想,無論怎樣,又有誰會真正在意我的感受。
你有沒有經歷過一種傷痛?曾經一直堅持的東西一夜間面目全非;你有沒有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每當想起就會淚如泉涌;你有沒有一種迷茫?覺得自己擁有著整個世界,一瞬間卻又覺得自己其實一無所有。我覺得害怕,我一邊努力改變著現在的生活一邊卻又只能過著這種自己沒有選擇余地的生活。每天勞累了一天后,沒有一個溫暖的港灣可以供我停靠。
這就是一個16歲女孩的悲傷,我想有個溫暖的家,這是我唯一的愿望。
初三:袁木蘭
5月12日,這個我永遠也忘不了的日子。
這一天我正在學校里上課,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使我被壓在了瓦礫下面整整100個小時后被救出。瓦礫下面漆黑一片,我好害怕,我拼命的喊著:“救命!救命!”生怕自己死在里面。叔叔聽到了我的呼救,連忙和他的同伴過來救我經過了幾個小時,我終于從黑暗中被解救了出來。幸好我沒有什么大礙,只是蹭破了一點兒皮。
現在我好想知道我的爸爸媽媽在哪里,后來叔叔告訴我:“你的爸爸媽媽,在這次地震中沒能幸免。”我聽了以后立即嚎啕大哭,我不想失去他們,我需要他們的呵護。
我想有個溫馨的家,有爸爸媽媽,有爺爺奶奶,我想……在考試考得不好的時候有爸爸媽媽的鼓勵;在餓了的時候能吃到爺爺奶奶做的飯菜。我想有個溫馨的家。
家,對我們來說事多么重要的。我心目中就有一個舒適的家。
院子里搭個雨棚花架,上面纏繞著密密麻麻紫藤和一串串葡萄,雨天可以聽聽沙沙的雨聲,夏天可以在棚下乘涼,我給奶奶扇扇子,奶奶給我講故事,雨棚上掛著一個小籠子,里面有一只小鸚鵡,雨棚前面是一塊綠油油的草坪,上面有許多五顏六色的小花,有蒲公英、有紫櫻草、還有茉莉花。我的小狗時常都在草坪玩耍嬉戲,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我家的小院是多么的美麗啊!
客廳里到處掛著彩燈、氣球。再擺幾瓶花,有繡球花、有杜鵑花、還有康乃馨。電視最好大一點,因為這樣就像有進了電影院的感覺。音響也要好,爸爸媽媽可以請朋友來家開派對。
書房是我們全家人每天要進的,瞧,爸爸在網上沖浪,媽媽全神貫注的在看雜志,奶奶也在專注的看報,外公在拉手風琴,而我在彈鋼琴,我和外公一起為他們演奏歌曲。
我的臥室里有一個衣柜,上面有我們的貼紙相,有瀟灑的爸爸、時尚的媽媽、英俊的哥哥、可愛的妹妹、雪白的小狗、還有一張大全家福。我的床要淺藍色,旁邊有個粉紅的書桌,上面有一個大草莓,配套的椅子上有許多小草莓……
廚房里有一個精美的刀架,上面放著小刀、菜刀、水果削等刀具。別致的冰箱里有許多美味。
這,只是我的幻想而已,但是我會用我真正的實力把幻想變成現實!!!
一轉眼,我都十歲多了,但是我爸爸和媽媽還是很少說話,在春節的時候,我爸爸媽媽又生氣了,我爸爸氣的連碗都摔了,原因后來我才知道的:是因為到春節了,我爸爸叫我媽媽包餃子吃,我一家三口人,包幾十個就可以了,能要多長時間,但是我媽媽不弄,還叫我和爸爸去我奶奶家吃去,我爸爸生氣了,連碗都給摔碎了,那天中午我們沒有做飯,我大伯家的姐姐來叫我和爸爸去我奶奶家吃飯去,后來的事情我記的不太清楚了。
十二歲的那年,我爸爸媽媽都到外地去了,家里只有我和我奶奶,而我要上學,我去了我媽媽的娘家去上學,因為那里的學校以前比較好所以我爸爸就叫我去那上學去了,可是我沒有想到,我到那里不是上學,而是我帶那里純白的叫我幫她干活,在她的家門口是一條街,而她卻從來沒有給我買過一次零食,別說零食了,我在她那里上了兩年的學,而她卻連一見衣服也沒給我買。我穿的衣服全是我的奶奶給我買的,我不知道我媽媽的娘是什么心眼,摳門的要死,雖然我不該說她這樣的話,她畢竟是我的長輩,但是她做的事情沒法讓人原諒。
我十叁歲的那一年,我的妹妹出生了,她出生在我大姑家,而我大姑天天去照顧我媽媽,而我的媽媽卻不知道好歹,還說我姑姑對她不好,我媽媽的住院費全是我大姑那的,我姑姑在我媽媽出院的時候,一起把我媽媽的住院費一下子交了,我姑姑打電話叫我媽媽的娘來看照顧我媽媽,而她娘卻說她不去,而叫我奶奶去,我奶奶都快八十的人了,我姑姑還能叫我奶奶來照顧她,在一次我媽媽給她娘打電話的時候,她的娘卻說她在家里不當家,什么事都讓別人管,我不是說她,她真的找事。后來我妹妹兩個月的時候,我媽媽回了老家,我妹妹叫我姑姑來照顧,本來別人認為是多么好的一見事情,可是她卻不這么認為,我媽媽卻認為我姑姑想要我妹妹,我媽媽就想法的叫我妹妹回家來。
在我妹妹一歲的時候,我妹妹回家了,我妹妹在家過了一段時間,有一次我媽媽帶我妹妹去我姥姥家,在叫我姥姥看管的時候,一下子把我妹妹的眼睛給碰到了,還好沒有碰瞎了眼睛,只是我妹妹的眼睛成了一個“熊貓眼”,我媽媽想到我的家人又該說她了,所以我媽媽卻把這個罪惡推到了我的身上,說我在看我妹妹的時候把她的眼睛給碰到了。
我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雖然她生了我,但是她做的事情卻沒法讓我原諒,在我回家上學的那一年冬天,別的小孩都有新的棉襖,可我卻沒有,她沒有給我買,而叫我穿我爸爸以前在家的那個舊棉襖,當我看到別的小孩在冬天都會添置新的衣服時,我的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酸酸的,苦苦的…………
我想做個特別的人,不要討人喜歡,只要簡簡單單。
可我發現,如果我做了一個特別的人,我就跟孤獨了。我有簡單的生活,簡單到一日三餐,沒什么不同,早期刷牙晚上睡覺,簡單到根本沒什么特別的,我的容貌平凡的甚至只能算得上是清秀,放在人堆里面你說不定都找不到我,我有著最普通的成績,只能算是中等的成績在人群中更是毫不起眼,而得到老師夸贊和笑臉的永遠只有前三,我知道我永遠都不可能得到老師的笑臉了,因為我太普通了,我甚至沒有什么才華和本事,別人都會小提琴,鋼琴,風笛,可我,抱歉,我什么都不會,我這樣一個人,如果哪天突然關上了qq,關閉了手機,把手機踩碎,有一天突然消失,我想應該沒有人會注意到我的吧。是的,我孤獨到極致,簡簡單單的生活沒有朋友,沒有關心,也沒有問候,我只期待哪一天我能舍得放開這個煩躁煩悶的世界。
我有個夢,就是我想去旅行,是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我也不知道家在哪里,我想不如就四海為家吧。像個蒲公英一樣,風一吹我就飄,飄到哪里,就安個家。這個家說走就走,只要我吃飽就全家不餓的那種感覺,突然覺得也挺好。我想,我應該是習慣了孤獨吧,我習慣了孤獨,可我并不喜歡孤獨。因為做什么都只有一個人的感受其實并不好受吧,我想有個人陪我,可惜,我找不到那個人。社會上的利益太多,烏黑染黑了每個人的心,我看不懂他們的心,那如何知心和交心呢?我也害怕過孤獨和黑夜,害怕黑夜躺在床上卻閉不上眼的感覺,透過窗我看到月光,月光上掛著我的思念,可我思念誰呢?我想,我在思念一個家吧。我也想有個家,一個回家就能吃上熱飯洗個熱澡就能趟在床上的家,我想每天回家都能有個人問你累嗎?只要有個人給我一句,給我一點溫暖,我想我就能哭出來吧,是開心,也是喜悅,因為我想我不用一個人孤獨下去了吧。正是因為曾經感受過溫暖,再讓我經歷孤獨,我想我才會更難受吧。孤獨的滋味,一個人真的是受夠了啊……
可我想, 如果再讓我選,我還是會選做簡單的人吧,有家有溫暖那就是簡單,這樣簡單的生活我很喜歡。為什么要做一個特別的人呢?特別到了極致,也就孤獨到了極致,人總要有個家,要找個可以讓你停歇的地方吧,心累了就回家吧,總有人在家里等著你……
何處是家?何時能歸家?
是否曾經迷茫,是否感到孤獨?
回頭吧,這天地哪還有家?
滄海桑田,人遷,家在何方?
即使有個溫馨的家。
可我不能回家。
即便有個溫暖的家。
可我如何回家。
我有家,我曾有個家。
可那畢竟是曾經,曾經的家。
我想有個家,我曾想家。
想家,那里還有什么家。
天大,何處是家。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驚嚇的時候才不會害怕,我想有個家......”
我并不知道,自己來到這世上是否正確,是否會幸福。
真正的幸福是什么?“青鳥”在哪駐足了?
我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味道的,是甜的?苦的?酸的?辣的?咸的?
我只知道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離婚了,那是我大概還不到一歲把,媽媽跟我說我是親自看見他們離婚的。是啊!那時的我怎么會明白“離婚”這個字眼呢!聽媽媽說那時我還是笑著的呢,笑的很甜,很天真,跟本不會想到下一刻我就會失去一個家。
之后的事我都不怎么記得了,我只記得5歲后的事。
那幾年我住在外婆家,那時我還不知道爸爸媽媽離婚的事呢,那幾年我只跟外婆,外公住在一起,所以我就常常問:外婆,我爸爸媽媽呢?我怎么沒有見著他們呢?外婆驚訝的看著我說:我不是跟你說了嗎,爸爸媽媽打工去了,過幾天就回來了,你怎么還在問,以后不準提他們了,知道嗎?我錯愕的點點頭。從那以后我每天放學后都在家門口等著,希望看見兩個背著大包小包的人,只要看見兩個陌生人,我都會上前圍著他們,當知道他們不是爸爸媽媽時,我總是失望的回到原位,又期待的望著。
每當我看見別的小孩牽著爸爸媽媽的手從我面前走過時,我都會用左手拉著右手,假裝爸爸媽媽在我旁邊拉著我的手,感受著那份從未有過的溫暖。
昨天晚上收拾書柜時,我發現一本厚厚的影集,好奇地打開來一看,原來是媽媽小的時候的照片。那時候的姥姥、姥爺可真年輕,媽媽和我現在差不多大,還有姨媽,一家四口可真幸福。我是多么想有一個弟弟或妹妹呀!
我對媽媽說,“媽媽可真幸福,有個姐姐,真好。您能不能再生一個弟弟或????呢?”我本以為他們會說:“你真是異想天開!”可讓我沒想到的是,媽媽說:”咱們國家有規定,媽媽只能生一個,不過你想有個弟弟或????也不是可能啊!”我迷惑了,這是什么邏輯,怎么可能呢?我的腦袋里畫了一個小問號。媽媽看著我一臉茫然的樣子,笑了起來。摸了摸我的頭說:“我們可以助養一個。”“助養?”“嗯,我們資助撫養一些需要關愛的孤兒。如果你真的想有一個弟弟或????,那就交給你一個任務吧,你了解一下怎么助養。”說完,媽媽還沖我眨了一個眼睛。是啊,什么是助養?怎么助養?一個個小問號在我的小腦袋里蹦來蹦去。我連蹦帶跳地奔到電腦前開始搜索查詢。
原來助養不是收養,是具有愛心的家庭和個人可以指名或不指名助養被兒童福利機構收養的孤兒,定期為其支付生活費和教育費用。孩子不與認養人生活在一起,認養人節假日可以將孩子接回家中團聚或前往福利機構看望,讓孩子享受到父母般的關懷和溫暖。這時,我想起雅安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孤兒,想起前些日子新聞中報道的留守兒童,是啊,那些孩子多么需要關愛。
這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夢到爸爸媽媽、我和我們助養的弟弟????一起在海邊奔跑、嬉戲,夕陽的霞光映在爸爸媽媽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北京東城區光明小學六年級:葛力維
我有許多奇思妙想、美好的愿望及遠大的理想。如:我好想遨游太空、我好想有個知心朋友、我好想有個自己的小天地……但此時我更想快快長大。
在我的記憶深處,一次我到興趣班去學習作文,回來的時候天下起了小雪,而且已經快黑了。走啊走,終于快到村口了,突然我遠遠地看見村口有個人影焦急地來回走動,不時踮起腳向這邊張望。我想,是誰大冷天的不在家里呆著,卻來這里挨凍受冷呢?等走近一看,啊,那人竟是我的媽媽!我不由地加快了腳步,媽媽也認出了我,迎上前說:“餓壞了吧?來,先吃個紅薯。”說著從懷里掏出了還冒著熱氣的烤紅薯。我感激地說:“媽,我不餓,咱們還是先回家吧。”由于天氣突變,我凍得直發抖,媽媽趕緊把身上的大衣脫下來說:“叫你多穿些衣服,你總不聽,現在都凍成這樣了,來,趕緊披上這件大衣,不然會著涼的。”此時,我感激的淚水再也忍不住,像斷了線的珠子似的簌簌地往下落,千言萬語也表達不出我當時的感受。那一刻,我多么渴望自己快快長大,那樣我就可以替媽媽分擔一些負擔,減輕她的勞累了。
為了這個家,為了能供我上學,為了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爸爸每天起早貪黑,早出晚歸,累得連腰都直不起來了。一天中午,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我去工地上給爸爸送飯,只見爸爸正挑著一擔沉甸甸的磚頭,低著頭,喘著粗氣,臉上顯出痛苦的表情,汗水浸透了衣服,可他仍然堅持著,艱難地一步一步往樓頂走去……那一刻,我多么渴望自己快快長大,這樣我就能幫爸爸掙錢養家,不再讓爸爸這樣辛苦地干活了。
我好想快快長大,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減輕他們的負擔;我好想快快長大,找份好工作,掙好多好多的錢,讓父母親住別墅,開小車,周游世界,安享晚年;我好想快快長大,為祖國的建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真的好想快快長大,萬能的上帝,您能幫幫我嗎?
每當聽到“我想有個家”這首歌時,我就想,我要是有一間屬于我的房間該多好。
我想有一間小屋,哪怕只有五六平米,只要它屬于我。我的窗簾將選擇湛藍天空的顏色。在窗下擺一張寫字臺,在床前放一個書柜,里面裝著我喜愛的書和漫畫,在書框旁邊將放一臺電腦。我會把我的秘密好好珍藏。
就在一次考試后,我的成績十分理想,我就把這個小請求告訴了爸爸,爸爸最終同意為我建造一間小屋啦,我聽后十分高興。
我們家的客廳很大,就把客廳一分為二。幾天過后,我在心中夢寐以求的小屋終于成了現實,我的小屋建好了!
在寂靜的黑夜,臺燈將伴我學習。我不會再擔心別人的打攪。累了,會隨手從書柜中抽出幾本我喜愛的漫畫來細細品讀。
假日中,我會把我的好友都請到我的小屋中做客。我們在小屋中暢談理想,交流學習方法,在小屋中歌唱,互相祝福。雖然小屋中地方不夠大,但仍停留在一片溫暖而又快樂的氣息中。
春天的早晨,我將坐在窗前,欣賞樓下一片新生的綠意。烈日炎炎的中午,我會坐在床上,看著飄逸的窗簾,尋找夏日的。秋天的傍晚,我將會在窗前看著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回想我美好的往事。漫漫長夜的冬季,我會坐在窗前看著紛紛飄落的雪花,收聽我喜愛的音樂。
有自己的一間小屋多好呀!可以不受約束的在自己的“天堂”中嬉戲,就像大自然中小鳥自由地飛啊,飛啊……
今生,就讓我做你的新娘
編號:4A26
年齡:39
身高:1.64米
職業:經商
現居地:新疆
婚姻狀況:離獨
個性檔案:
性格:堅強、善解人意、溫柔
優點:細心、體貼、賢淑、勤儉
愛好:看書、聽音樂、健身
夢想:找一個適合我的愛人相依相伴度一生
擇偶條件:40-47歲,身高1.70~1.省略
“我想有個家”征文獲獎名單
自2001年3A雜志上刊出“我想有個家”征文啟事以來,《相約月下》總計收到了356封應征信,其中一些征文已相繼刊出,獲獎名單如下:
喻萍四川省自貢市
馮志華北京市
朱露霞湖南省長沙市
程龍黑龍江牡丹江
李衛東湖南省襄樊市
張東升甘肅省蘭州市
沈愛軍江蘇省如東縣
歐陽柏華湖南省永州市
費菲上海浦東
獲獎證書不日將寄出。再一次感謝廣大讀者對《相約月下》的支持。誠摯歡迎單身朋友們到這里找一個相愛的、真愛的、心愛的人來告別單身。
(編者)
401,女,56歲,1.60米,未婚,健康貌好,國家機關干部。經濟較好,在滬。覓大于本人10歲內,1.70米左右,人品好,知識型有固定收入,條件相仿的未婚男士為伴侶,信照寄本刊讀者服務部轉401收(轉至5月底)。(200040)
402,女,49年生,離異無負擔,在滬經商。體健貌端聰明能干,情專義重,曾經受傷的心在呼喚真情,欲覓43年后條件相當、誠實可靠正派隨和有房之男士。速來信,攜手共創美好人生。信照寄:上海市東蘭路99號101室邵女士轉。(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