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7 17:31:57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道路綠化工程監理細則,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關鍵詞:園林綠化;養護;問題;對策措施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城市生態環境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園林綠化在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從園林綠化工程普遍情況來看,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不容樂觀,很大原因是沒有做好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工作,常言道“三分種,七分養護”,其中道出養護管理的重要性,對于園林綠化工程也是如此。只有高質量、高水平的養護管理,園林綠化工程才能逐漸達到完美的效果。
1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口的不斷增長,城市生態環境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性已被廣泛的認可,因此,在園林綠化建設過程中,切實做好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是關鍵。
2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存在問題分析
2.1 對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和認識
當前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都重視綠化工作,但往往只是重建設而輕管理。加上目前市場競爭激烈,很多施工建設單位在招投標期間承諾免費養護一年或二年為前提,在工程養護期內只有投入,沒有利潤,很多施工單位領導沒有高度重視,從而導致主觀意識的偏差,造成施工、養護質量下降,為后期的養護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2.2 綠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交接處于一個薄弱的環節
主要是園林施工與后期管理相互制約,造成養護成本增加。重點表現在工程質量、驗收、交接方面。建設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實施落實全面的工程監理和質量控制。在施工設計、種植方面標準不高,存在踩踏碾壓、施工不精細,種植層處理不到位等,從而導致后期的養護管理水平和養護成本增加。
2.3 城市環境保護與園林養護互不銜接,相互制約
(1)城市規劃設計施工與園林植物生長相互矛盾
主要是城市排污管網、市政、通訊等工程設施的鋪裝設置,日常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不能分解;路面硬化鋪裝覆蓋;另外,城市道路經常挖掘、穿線、鋪裝,使樹木根系、樹皮受損,也是影響園林植物長效管理的一個主要因素。
(2)城市環境污染導致園林植物生長受阻
據調查,城市園林植物90%以上不能活夠它應有的生理年齡,80%以上處于生長勢衰弱的“亞健康”狀態。
2.4 土壤改良處于薄弱環節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源泉,生命的根基,一切植物都自源于土壤之中,我們常說的根深葉茂真正印證了土養根,根養樹的道理。
2.5 技術創新、法制化管理和市民參與力度不夠
目前養護管理采取的一些養護措施,方法比較簡單,技術含量低,養護管理工作缺乏創新。對于一些破壞城市綠化的人為踩踏、亂倒亂停、隨意便溺、行道樹栓繩掛物、寵物入園等行為很難從根本上給予制止解決,這些陋習都給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
2.6 綠化養護經費的不足,成為制約養護管理的關鍵因素
由于資金的投入不夠,形成三種局面:一是原有綠地管理粗放,精細化程度較低。二是新增綠地經費無保障,養護專業機械設備欠缺,綠化養護措施不到位。資金的限制,是目前制約養護管理的瓶頸。三是綠地逐年改造提升速度緩慢,景觀維持現狀,造成質量下降。
3 對策措施
3.1 科學規劃設計,精心組織施工
園林工程的設計理念、思路直接影響到整個后期的養護質量。只有在建設、施工全過程中高度重視,嚴格按照規范科學合理栽植,才能保障樹木成活,為后期的養護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1)嚴格實施綠色圖章,規范工程施工
園林綠化的建設、招投標工程,必須編制規劃設計,方案的實施由園林部門審批后進行施工,規范審批管理程序,嚴格控制低價中標。同時編制《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栽植工程技術規范》,嚴格按規范施工。施工前必須做好土壤處理,對原有較差的土壤,要采取換土、施肥等措施,做好土層處理。樹穴的長、寬、深不低于1.2m,保障樹木的成活率。
對于城區綠化招投標工程,園林部門必須參與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確保施工質量,達到長效管理。
(2)加強城市綠地的監理驗收
對于綠地、游園、道路綠化都要達到規范種植驗收。尤其是種植穴底部不得有建筑垃圾、路基、管線、灰土等基質,土壤疏松,排水良好,達到《城市園林綠化植物栽植工程技術規范》的要求,滿足管養規范和審批要求,驗收合格的綠化項目方可交付綠化部門養護管理。只有嚴格按照規范、標準科學合理地設計施工,才能達到施工質量和效果,為后期的養護理
工作打好基礎。
3.2 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
針對城市市政設施和通訊施工、大環境的污染問題,我認為要站在長遠的高度和深度高度審視,加強研究,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協調溝通共同應對。
(1)立足長遠,超前思維,著力解決城建施工與園林植物之間的矛盾
在城市建設中,規劃是城市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城市規劃的政府職能部門要高度重視,必須下決心抓好規劃。在制定規劃的過程中,要堅持做到超前思維,著眼長遠。綠化建設必須同城市的長遠發展、同環境資源保護、利用結合起來。在規劃的同時,要預留出足夠的綠化空間,實行綠化建設與土建工程同時規劃、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制度。成立專門的施工體系和監理體系,對一些線網、管道的設置,要避開綠化植物,從根源上減少對園林植物的危害。
(2)深入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整治工作
一是協調好經濟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發展,倡導低碳環保、節能減排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級政府部門要高度重視環境保護,正確處理好城市建設與園林植物保護的關系。
二是加速推行科技研究,開發環保技術市場。第一,要建立環保科研機構,研究解決環境與發展問題。第二,研究和開發具有節能降耗、污染少和社會效益好的高新技術。實現這一目標,最根本的還要依靠科學技術的發展,研發環保高新科技,推廣環保實用技術。
3.3 提高園林養護管理水平的關鍵技術
(1)灌溉施肥
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進行合理澆水和施肥。在雨水缺少的季節,每天的澆水量要稍大于植物種類規格的蒸騰量,使其含水量一般保持在:砂土為3~6%;砂壤土為6~12%;壤土為12~23%;粘土為21~23%。澆水的重點在新種植的樹木,澆水的原則是見濕見干,表土干而不白。對一些低矮的灌木由于根系淺,要防旱保濕不澇,才能正常生長。
施肥時要結合澆水進行,一般喬木可進行穴施,溝施或打孔施肥,盡量多施有機肥和復合肥、緩釋肥和控釋肥,也可進行葉面追肥,對一些長勢較弱、名貴樹種或古樹名木可在樹干點滴營養液進行復壯,滿足植物氮、磷、鉀、鐵、硼等17中微量元素的生長需要。
(2)修剪整形
一般落葉喬木的整形修剪要在落葉后進行,常綠喬木要在生長期進行修剪,早春花灌木要在春季花后進行修剪,綠籬要在生長季節隨時進行修剪,紫薇要在冬季進行修剪等。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特性科學進行修剪,通過對植物的修剪達到樹形美觀、防治病蟲害、延長花期的目的。
(3)病蟲害防治
做好病蟲害防治,要根據病蟲害的發生發展規律科學進行防控,以防為主,精心養護,使植物增強抗病蟲能力。做到常巡查、早發現早治理。藥物的使用,盡量采用生物類藥物防治,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和標準,以減少對人體的傷害和環境的污染。
(4)防風防寒
入冬前,要及時做好植物防寒工作。可結合修剪、澆防凍水等對植物根部進行堆積土壤加強保護。對于不耐寒植物,可通過設置風障、草簾包裹、薄膜覆蓋等措施做好防寒工作。同時,冬季涂白也起到防寒、除蟲卵的效果。
(5)土壤改良
加強園林綠化科研及專業技術的學習培訓。針對城市土壤鹽堿板化的實際情況,要加強研究土壤的堿化板結和改良技術。進行土壤改良時,對土壤的pH值、酸堿度、養分等檢測必須到位,改良之后必須要符合植物的生長需要。
3.4 實行完善有效的養護管理環節
(1)強化管理,規范養護
嚴格按照養護管理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進行科學、規范養護,使養護管理工作目標明確。要嚴格考核檢查措施,加強綠化養護工作的巡查和檢查評比,制定一套合理高效、科學全面的綠化養護管理制度。制定《監督檢查制度》、《綠化管理考核辦法》、《施工質量驗收》等制度,作為園林綠化施工、養護單位嚴格遵循的具體實施依據。
(2)完善法規,依法治綠
目前,由于園林綠化法律法規尚不配套健全,部分相關法規已不適應現代管理要求,因此建議盡快健全完善直接專門應用于城市園林綠化的法律法規,建立配套細則。要確立綠化養護工作的法制地位,把“依法治綠”延伸到“依法養綠”,實現有效的管理。以便對隨意便溺、踩踏等損毀破壞綠化的不良行為提供系統的法律依據,從根本上給予制止解決,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減少重復性投資。
3.5 加強資金投入,提高全民共同參與綠化養護管理
最近有許多城市提出了“一分栽,九分管”的新理念。建議各級財政將綠化養護資金納入正常部門預算,在綠地維護費上,按實際管養面積、管轄范圍撥付養護經費,保證綠化養護管理工作的正常需要。
要著重做好人性化管理,廣泛利用各種方式加強日常宣傳和告知,發揮群眾力量共同護綠。尤其對于一些毀綠、占綠以及綠地的認建、認養、認管等方面,我們可通過與學校、社區居委會、小區物業等途徑尋求解決辦法。還可通過市政府的名義對學校、其他社會團體組織的認建、認養、認管的做法,給予頒牌授獎等榮譽,從這個渠道來提高市民護綠意識,實現共建共管。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養護管理工作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是極其重要的,很大程度上來說,養護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會影響到園林綠化建設的最終成敗。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針對當前在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對策和措施。只有努力提高園林綠化養護管理的水平,才能使園林綠化發揮更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