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0:37:0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小時候我很調皮,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有人說調皮是孩子的天性,我想想,確實我因調皮惹了不少禍。
在我五歲的時候,記得有一天,外公帶我去吃老鴨湯。我們路過一家小鐘表店,店主和外公很熟,一見面就聊了起來。我趁著他們在聊,就偷偷溜進鐘表店。桌上放著各式各樣的手表和修表工具,我高興極了,便不由自主地“玩”了起來。
我左手拿起一個沒蓋子的小手表,右手又拿了一把類似鉗子的工具,輕輕地擺弄了一下表針,沒想到表針竟然被我掐了下來。我拿起一個表針趕緊想插回去,可一不小心又把它弄彎了。我急忙拿出一把小錘子,“叮叮咚咚!”地迅速想把它敲直。
這聲響被門外的外公聽見了。“你在干什么?”只見外公瞪著眼對我喊。我嚇得連忙放下手中的東西,吱吱唔唔地說“我......我在......在修表。”外公看到了桌上散架了的表,兩步并一步地把我從店里拽出來。回頭連忙向店主賠不是。
當然,我不是故意的。只因為我的好奇,闖了禍。我現在長大了,我會盡力控制住我的好奇。大家也不能再說我調皮了。
小時候,我很頑皮
小時候,我很頑皮。我會把鬧鐘拆了而裝不起來,因為好奇,我會用爸爸的剃須刀剃眉毛,結果把眉毛剃掉一大截……
但有一件事更加令我難忘。一天,爸爸媽媽都要去加班,把我一個人留在家里,畢竟是第一次一個人在家,等大人走后,我就害怕起來,生怕有小偷進來。這時,我的腦海里浮現出小鬼當家的片段。有了,我把跳棋里面的彈珠倒在門口的地板上,又在上面鋪了一層紙巾。然后,我把可樂瓶系在一根繩子上,讓可樂瓶可以順著繩子蕩下來。我想像著我的手一松,瓶子就順著繩子蕩過去,打在小偷頭上……隨后,我又設計了許多小陷阱,我想這下子小偷可夠受的了。
當我正在“欣賞”自己的“杰作”時,一陣開門的聲音使我警惕起來。“兒子,爸爸回來了。”“糟了”怎么是爸爸?我剛想跑過去阻止他,可已經來不及了。只見爸爸一腳踩在了彈珠上,摔倒四腳朝天,我馬上跑過去,可是手一松,瓶子飛了下來,正好砸在爸爸的腦門上。我使勁拉爸爸,自己卻滑了一下,摔了一下。這時媽媽也回來了,我大叫:“止步!”媽媽才沒有中計。
大家讀了我的故事,是不是覺得我小時候很調皮啊。
小時候的我,每天都無所事事,無憂無慮,總是天真的以為,這世界就算有壞人的話,有奧特曼來懲罰他們,現在的我,每天都覺得自己這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總想著能拼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可這畢竟是天真的想法了,生在這個時代,很無奈,這不是在怨天尤人,是在怪自己沒用,沒頭腦。
小時候的我,衣食無憂,每次都不想吃飯,而現在每天都是為了吃飯而四處奔波,而煩惱而迷茫,有時真的不甘心就這樣平凡的過了一輩子,可自己的能力實在太有限了,干不出什么轟轟烈烈的事情,也只能甘于平凡了。
小時候的我,向爸爸媽媽要來了一兩塊錢,都要高興的樂上半天,晚上睡覺都要把錢裝好,生怕弄掉了,而現在的我,身上即使有個十塊二十塊的也隨手扔在桌子上,扔在床上,感覺這么點錢實在起不了什么作用,也沒感覺有什么樂的。
小時候的我從不覺得自己魅力很大,跟女孩子在一起從只覺得只有友誼,從不想她會不會答應做我女朋友,而現在的我整天喜歡胡思亂想。
小時候的我,即使住在破茅屋里也感覺很幸福,有爸爸媽媽在身旁,一切都無所謂。而現在的我,感覺那很窩囊,那很恥辱,看著別墅,看著洋房,自己就在心里盤算著,什么時候自己也能靠著自己的雙手給買一套回來!
小時候的我,出遠門的時候,爸爸騎著自行車載著自己,感覺很威風,很快樂,而現在的我,看著別人騎著自行車感覺自己一定不能是這樣的命運!一定不能騎著自行車出門,那樣感覺很丟臉。
小時候的我,調皮,爸爸媽媽買顆糖,馬上乖乖的聽話了,覺得爸爸媽媽是世界上最疼我的人,而現在的我,不管爸爸媽媽給什么物質上的好處,也感覺爸爸媽媽很煩,想早點獨立,早點離開這個家。
小時候的我,從不為了任何事去煩惱,即使明天沒飯吃,沒水喝,依然期待著明天的到來。而現在的我,即使明天有飯吃,有水喝,也會不由自主的去煩惱!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么呢?為什么我會有思想,為什么我會在這個世界上。
小時候的我,你現在還好嗎?感覺自己真的不配不上你了,好想好想回到那個純真的年代,一起瘋,一起鬧,天塌下還有爸爸媽媽,
小時候的我,有著一臺游戲機,反復的玩著一個游戲都能玩上幾個月,感覺很快樂。現在的我,自己有了筆記本電腦,什么游戲都能玩,可還是覺得很無聊,感覺乏味。
題】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以后沒有童話……”每個人都要長大,但更多人希望自己能永遠留在童年,因為童年是五彩繽紛的。
請以“我不想長大”為題,寫寫童年的美好經歷,重點寫出不想長大的原因。
要求:主題鮮明,情感真實,不少于400字。
【寫作指導】
寫此題,最重要的是做到“今昔對比”,即將童年時的美好與現在的無趣、煩惱進行對比,在對比中彰顯“我不想長大”的主題。
提示語已經指明了寫作的方向——“寫寫童年的美好經歷,重點寫出不想長大的原因”。這告訴我們:一要寫出童年時的美好經歷,二要寫出不想長大的原因。要想使“不想長大的原因”具有說服力,可將自己的童年與現在生活對比。
【滿分佳作】
我不想長大
杭州一考生
“我不想不想長大,長大以后沒有童話……”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聲,我不想離開美好的童年。
小時候,我很調皮,常常爬到爸爸的腿上,把爸爸的腿當滑梯;我很粗心,常常磕破了胳膊和膝蓋,媽媽又心疼又著急;我很貪吃,每次奶奶做好飯,我馬上拉著奶奶的圍裙,討好地說:“奶奶,奶奶,我餓了!”我津津有味地吃時,奶奶就在旁邊欣慰地笑……小時候的一切,都是我最美好的回憶。
可是現在不同了,因為我長大了,一切都不一樣了。我犯錯時,媽媽不再像以前一樣對我和藹地說沒關系,爸爸不再讓我爬到他身上玩;我也不敢再像以前一樣上課時大聲發言,因為我失去了勇氣和信心。現在煩惱多了,因為我長大了,成熟了,大人們對我的態度也變了,我不能任性,不能頑皮,非得做到十全十美不可。
我不想長大,因為長大了就得不到爸爸媽媽的疼愛,調皮只能換來嚴厲的責罰。當然,我知道他們還是愛我的,只不過愛的方式不一樣了。
我不想長大,我真的不想長大,我只想做個單純的孩子,擁有簡單的幸福……
【點
我的家庭很大,不僅僅有我的爸爸媽媽,姐姐妹妹,還有我的兩個表弟,一個表哥和一個表妹家,有我的舅舅舅媽,姨姨姨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和叔叔嬸嬸。我們的關系都是比較好的,特別是我們這幾個小孩子,都非常相處愉快,經常在一起玩耍。
我和我弟弟妹妹的關系都很好,妹妹跟我年齡差距比較大,所以我很疼愛她,妹妹很可愛,長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還有一個櫻桃小嘴,和胖乎乎的臉蛋,每次看到她,都忍不住想要揉她的臉,在她的臉蛋上親一口。妹妹有時候很調皮,經常闖禍,有時候很乖,如果摔倒了或者碰疼了,第一反應也不是哭,而是會愣在那里然后自己慢慢爬起來,如果實在太疼才會哼哼唧唧的哭出來,不過被安慰一會后也就平靜了。我的弟弟雖然學習成績都不好,但是很有趣,他們跟我的年齡差并不是很大,所以玩的到一塊,有很多共同話題和愛好。小時候我們總是喜歡到互相家里玩,有時候一起玩電腦上的雙人小游戲,有時候去樓下玩捉迷藏,八仙過海等游戲,真的非常有趣,我們的關系也一直都很不錯,我真的很喜歡跟我的弟弟們一起玩耍,很快樂。
我的長輩們對我們也都很好,我們到他們家的時候,他們總是很好的招待我們。他們也都很慈祥,很少對我們大發雷霆,也很關心我們的學業和日常生活。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也都很慈愛,對他們的孫子很慈祥,經常會給我們講一些故事或者是一些他們小時候發生的事情,我們都覺得很有趣,他們也都很會講故事,每次講的故事都很有代入感,讓我們仿佛身在其中。
我的家庭很大,也很快樂,我們家人與家人的關系很融洽。
以一種幾乎神圣的感情讀完了全書,我似乎已經完全融人了這個單純明亮的世界里,這個世界我們都曾擁有過,你的過去、我的童年、他的現在。
我從來不知道,一個孩子在大人眼里是如何地可愛,只是,每當媽媽高興地說起我小時候干過的種種“壞事”,我總會很不耐煩地逃避這些話題,并且十分不理解母親眼中異樣的甜蜜與興奮。是的,盡管我也曾是一個牙牙學語的孩子,但我不喜歡嬰兒,甚至有時還討厭過小孩子,嬰兒好像總是和尿布、哭聲這些討厭麻煩的事物聯系在一起,他們總愛在我想靜心的時候弄出些響聲,他們的調皮也會讓我心煩,讓我無法專心地做作業。
讓我開始漸漸喜歡上他們,大概就是因為這本書,書里孩子的世界是單純的,好奇的,所以他們流露出來的是人性中最真、善、美的一面。我好笑于安安的幼稚,他是一個男孩,聽了媽媽講的灰姑娘的故事后卻下定決心以后要做一個公主,他的理由簡單又充分:因為做了公主就可以嫁給王子,得到幸福;我常常被書中可愛孩子的語言逗笑,他們會把藍色含糊說成“恩色的”,把bird(英語“鳥”)叫成“啵”,把“怪物”說成“外物”;我也會驚嘆于小孩子們之間的兄弟情誼,一次,媽媽要打老大(他半不小心半故意地把老二的衣服剪成一條條),這個可憐的闖禍者在媽媽的怒視下只得把小手臧在衣服底下,連聲叫著“不要打,不要打”,而剛會走路的老二則伸出兩手環抱著哥哥的頭,把笨重的整個身子覆在哥哥身上,喏喏不清地叫著“不要打,不要打……”媽媽被感動得悄悄離開了,身后滿屋子的蛋糕味令人心醉。
可是,當我樂此不疲地將這些趣事一一道出時,我突然驚奇地想到,我的童年到哪兒去了?我是不是曾經也像他們一樣可愛、美麗、惹人逗樂?現在的我不是個孩子了,我不會像三歲的安安那樣穿著圍兜裙撒著丫子在地板上跑來跑去,我不能依偎在媽媽懷里撒嬌,我也學不會在母親生氣的時候裝傻充愣,讓她破涕而笑。我的世界里有的只是成堆的作業和準備不完的考試,我時常會惹媽媽生氣,和爸爸吵架,每一次結果都是不歡而散。
我無比沮喪甚至悲哀,在這一片憂傷的思緒里,我恍惚又回到了從前:小時候的我老愛破壞東西,拆過板凳,弄壞過三個錄音機;小時候的我很會耍小聰明,有一次,我趁著大人不注意,把家櫥的抽屜一個一個打開,然后沿著邊緣一級級踩上去,伸出小手把那罐原來離我有一米高的糖罐順利地拿到手;小時候的我說話總是說不清楚.被逼急了就會咬人;小時候的我很調皮,喜歡爬上陽臺看窗戶外的風景,一不小心摔在地上,屁股還被衣架鉤子戳了個洞,疼得我哇哇叫;小時候的我愛搞小花樣,年紀不過七歲卻要吵著嚷著寫日記,寫來寫去也只不過是四個字:媽媽你好。歪歪扭扭的幾個字,我卻很得意,仿佛完成了什么大事一樣,以為自己成了個大作家,沾沾白喜好半天。估計那時的我連什么是信和日記都還搞不清……記憶里,童年的我坐在撒滿陽光的曬臺上,溫暖的霞光照著我手中的書,透過窗,我隱隱約約地聽到大人們在談話,像潺潺的流水,流入心田,舒坦、溫馨、安逸,幸福籠罩著幼小的我。
“童年最幸福……”我突然從記憶的夢中醒了過來,嘴里還輕聲呢喃著。我突然又想起前一天表姐對我說的話:“你們現在讀書真開心,我現在實習工作了總感覺累,哎,不知怎么我又懷念起以前讀書的日子了……”我明白了,要珍惜童年,不,要珍惜現在。生活是否明亮是要靠你去感覺的。我的童年沒有淡去,它還在延伸,只是那個自以為是的童話單的小公主已經長大了,她學會了自已去尋找幸福與快樂。
陽光再一次照亮了屋子,墻上鏡子里的我眼睛旁還淚痕未干,頭歪著,臉上拖著兩條鼻涕,只是那張嘴還傻傻地笑著,恍惚間,那個鏡子前的女孩又回到了從前的模樣,身后的世界明亮,發著熱光,仿佛在微笑地告訴其他人:“每個孩子都是天使……而你們,這些天使們,都是上帝為你們爸爸媽媽創造的奇跡……”
四年級:會飛的笑
炎熱的夏天又到了,媽媽煮了一鍋清爽的綠豆湯。媽媽看見我,趕緊叫我過去說:喝喝看 好不好喝。我喝了一口,:好喝。
我慢慢的喝著,怎么喝 怎么喝都不是原來外婆煮的味道。我細細泯著綠豆湯,腦海中回憶著原來小時候的景象。
小時候,我很任性,也很調皮。每到炎熱的夏天我便會和小伙伴們出去瘋玩。玩累了就纏著外婆煮綠豆湯給我喝。外婆也很愛煮湯給我們喝。他總會煮上一大鍋,然后叫上全家人,叫上左鄰右舍一起來喝。我們喝著湯心里美滋滋的。
在炎熱的夏天喝上外婆的綠豆湯,就算在浮躁的心也會平靜下來。外婆看著我們喝著高興,她臉上也露出了美美地笑。
那是一個很熱很熱的一天。我跟往常一樣,和小伙伴們在外面瘋玩。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了,只聽見隱隱約約的有人在叫我,我聽出來了那是外婆的聲音。于是邊跑去找他,外婆看見我滿頭大汗,趕緊拉著我說:趕緊回去
我給你煮了綠豆湯。 我說:我還沒玩夠。我在玩會。
外婆聽后便強啦著我走,我便一溜煙的跑了。我邊跑邊笑,笑外婆追不上我。嘴里還不停的說著,我就不回去,就不回去,我不喝你的綠豆湯,你的湯難喝死了。
外婆聽到后便跑的更快了。不一會我就沒力氣了,外婆追上來了。我心想:不跑了,反正跑累了,回家喝湯吧。外婆一手就把我拉回家了。回到家后他給我端來了一碗綠豆湯,我喝了一口頓時感到身心清爽。外婆也坐了下來,我撒嬌的讓外婆在給我盛一碗去。外婆剛把湯遞來,我還沒接到,外婆就倒下了。我大叫著,我不知所措。一會外婆就送到了醫院了。
不久便傳來了消息說外婆去世了。我想著今天的一切,頓時心中然生一種愧疚感。
”好喝嗎“我被媽媽重回億中叫醒了,”嗯好喝,只是沒有外婆做的好喝” “是呀,如果他還在
我肯定向他學習怎么做的”。外婆已經去世多年了,如今我喝到這綠豆湯心中又回到了原來外婆去世時的心情。
楊灣中學 離
每當看到草地邊,小溪邊的小孩子歡笑嬉戲的身影時,鼻頭總會發酸。好羨慕他們擁有的純真,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
而我的童年呢?早已記不清,只能從大人們或大孩子口中得知我的童年。
鄰居姐姐說:小時候,我和小伙伴用幾個石子,幾堆磚頭壘積在一起便成了兒時的“堡壘”。
爸爸媽媽說:兒時的我總如男孩子般的調皮,愛和爸爸媽媽捉迷藏,把自己關在大立柜中,緊抿小嘴,讓小小的身子忍受柜中的黑暗和窒息的空氣,而心中卻是歡喜------他們找不到我。
奶奶說:記得那時候才三歲吧,天天總嚷著讓奶奶抱,如今想來奶奶那時已六十多了,如何能抱得起我?
奶奶被我纏得沒辦法,只好說:“你看,奶奶口中一顆牙也沒了。”
“那怎么辦呢。”我很泄氣。
“ 等奶奶長出新牙,就抱你,好嗎?
“嗯”我想了想,“好吧,我們拉鉤。”于是我和奶奶拉起了一百年不變的鉤。
從那時起,我就常常掰開奶奶的嘴巴,看奶奶長出新牙沒有。
好幾年過去了,奶奶的牙齒一顆也沒長出來。但我依然很耐心的等待:奶奶的牙齒一定會長出來的!
如今,長大了,每當看到奶奶在做針線,我常常會抱著奶奶,問她:“奶奶,您的牙長出來了嗎?”
也許,我是為了重溫兒時的舊夢吧,淚水不禁悄悄在眼眶里盈著。
奶奶的手上有一枚老戒指,已經戴了四十多年了。小時候就聽奶奶說,四十多年前爺爺托人用一枚大洋打造了三枚銀戒指,奶奶手上戴的是其中一枚,另外兩枚分給了兩個叔叔結婚后的兩位新嬸嬸。
我從小就和奶奶很親,因為我是奶奶一手帶大的,一直到初中還是跟奶奶睡一個被窩。我很喜歡奶奶手上的這枚銀戒指。每次都要拉著奶奶的手看個不停。其實它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樣子普普通通的很樸素,只是簡單地用銀鍛成的一個小圓圈,沒有刻任何字,也沒有任何圖案。但就是這樣一枚普通的飽經歲月滄桑的老戒指,深深地吸引著我。我覺得,這枚陪伴奶奶多年的老戒指,見證了奶奶多半生的辛勞,也濃縮了奶奶的四十多個春秋。它的身上,有奶奶的味道。套在奶奶中指的銀戒指由于奶奶的長期勞作,歲月將戒指原本厚實的身軀打磨成了薄薄的一片,長年跟中指緊密貼合的戒指里側變得如鏡子一般光滑,而戒指原本圓潤完整的邊緣有幾處因為外物的侵蝕變得坑洼不平。
我最喜歡一邊看奶奶的這枚老戒指一邊聽奶奶講過去歲月里的故事,有關于奶奶小時候的,爺爺年輕時候的,大伯求學的,爸爸做生意的,叔叔們結婚的,甚至,我們一家小孩子小時候那些調皮搗蛋的事情。奶奶的一生,是勞苦艱辛的一生。奶奶九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十三歲那年也失去了父親,此后便和唯一的哥哥相依為命。從那時起,奶奶就開始了她的放牛生涯,開始了她操勞辛苦的一生。后來嫁給了我爺爺,奶奶的日子就更辛苦了。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人民連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奶奶生育了五個子女,為了生計,她賣過油圈,一天徒步走過無數條大街小巷;她給生產隊的牛割草料,天麻麻亮就出門,回家已經日薄西山;她喂豬,起早貪黑煮豬食,清理豬圈;她下地勞作,日復一日,原本筆直的手指慢慢變了形,變得粗糙,溝壑縱橫……而這些故事,唯一的見證者,就是奶奶手上的這枚銀戒指。它每天伴隨奶奶晨雞報曉而出,披星戴月而歸。我聽著聽著,就入了迷,透過這枚戒指,我似乎能夠看到奶奶過去斑駁的四十多年時光。
奶奶看我很喜歡這枚戒指,于是有一天突然把戒指從中指摘下來遞給我,她f:“這枚戒指陪伴了奶奶大半輩子,現在我要交給你保管。你最乖最聽話了。”我疑惑地看著奶奶,不明白這么多年不曾離開她手指的戒指,她為何此時要摘下來給我。奶奶看著我,無比平靜地說:“我老了,也帶不走它,你拿著,以后也留一個念想。看到戒指,就能想起奶奶。”我聽明白了奶奶話中的意思,頓時眼淚就流出來,緊緊地攥著這枚對我來說無比珍貴的銀戒指。
從此,這枚銀戒指就一直由我保管。我每次回家,總在奶奶身邊陪著她,給她講學校里的故事,關于我的學習,我的感情,我的工作,我的快樂。唯獨不說煩惱。我希望,我能夠盡我所能,給她的晚年帶來盡量多的快樂和欣慰。讓她勞苦了大半輩子的身心,好好地歇息歇息……
前幾天在衛生間洗衣服時不慎把奶奶的銀戒指弄丟了,我傷心極了,就像最心愛的寶貝忽然消失了一樣,好心疼。幸運的是我一個細心的同學在廁所里幫我找回來了。戒指失而復得,我欣喜若狂。此時我細細端詳著手上這枚小小的年代古遠的戒指,不禁又想起家中可愛又可親的奶奶來。
小時候,我是一個很調皮的孩子。總是到處玩,把衣服摔破了,弄臟了,才肯回家。有時候,我還不敢回家,怕媽媽看到我把渾身上下都弄臟了,就會批評我。有時,玩得太入迷了,連媽媽的叫喊,我都沒聽見。
在我五六歲的時候,我很喜歡到池塘那邊玩。夏天,池塘里荷花盛開,在碧綠的荷葉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精神,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池塘里除了有荷花外,還有很多小蝌蚪,我經常到那里捉蝌蚪玩。我俯下身子,把手伸進清涼的水里。悄無聲息地放在一只小蝌蚪的下面,那只小蝌蚪絲毫不知自己已經落入了我的魔掌中。我小心翼翼地控制著自己的手,慢慢地把手往上升,我屏住呼吸,生怕自己會把小蝌蚪嚇跑了。我快速地將手一下子把小蝌蚪撈出了水面,小蝌蚪在我手中焦急地游來游去。我把小蝌蚪放到一個小坑里,往里面加點水。隨后,我又接著抓到了很多只小蝌蚪,后來玩累了,就又把小蝌蚪全都放了。
童年是短暫的,童年是五彩的,童年是純潔的。我們要珍惜童年的點點滴滴,我的童年里,我做過很多事,實在太多了,數不計數。
小時候,別人問我:“幸福是什么。”我很調皮的答道:“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雖然引來了很多人的笑聲,可是我覺得值得。因為這就是幸福,別人開心我也開心。
長大了,我覺得一點都不幸福,因為每天都要寫很多很多的作業,要背很多很多的內容。有時候我甚至還在想:“干嘛每天都要背這些,有什么用啊,煩都煩死了……”我一直抱怨著。
直到現在,我終于懂了,什么叫做幸福。
每天背上書包上學去,這就是幸福。因為世界還有很多很多的小孩想上學,但是沒法子上。這時的我,多幸福啊;考試成績上升了,這就是幸福。因為你又進步了啊;回到家里,吃著香噴噴的飯菜,這就是幸福。因為有多少人都在餓肚子,有多少人要自己煮飯菜,有多少人每天都那么辛苦勞累,回家就倒頭大睡。
其實,只要我們細心觀察,那么我們每個人都是快樂、幸福的。
相信自己,相信奇跡,相信幸福。無論你多么的不堪,你都可以感受到:幸福,就在你身邊。
金禧中學初一:辛佳?
這個時節,雨季。淅淅瀝瀝的,沒有盛夏大雨的滂沱,有的,卻是類似春雨那柔柔弱弱的小家碧玉形象。
一到這樣的雨天,思路總是不斷的,但大抵都是有關雨。我雖不是個在雨天出生的孩子,卻也是在雨季落地的,對雨,便自小有著獨特的情感。
《夏雨后題青荷蘭若》 施肩吾
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
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
竹葉新新,翠的快滴出水來。雨季后的植物,大抵都是這樣。纖塵不染。
構造獨特的莊園。后山,種滿了翠竹,果真是像極了這莊園的主人的。朝前走那么些許,便有一池塘,菡萏滿栽。五月初,仍不是菡萏開放的季節。只是這滿池的荷葉,長勢盛好。又是一個菡萏盛季。
《詩·鄭風》:
山有扶蘇,蔭有荷華.
突然好期待六月,那菡萏盛開的季節。當滿是清秀之氣的菡萏逐漸打開身體,展現她最柔美的那一面,一切,似乎都可以停止在那一瞬間。淡淡的香氣,很是怡人。菡萏不似牡丹。牡丹給人的第一眼,便是貴氣。我不是很喜歡這個詞,但是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那開放時盛大的牡丹叢。那一瓣瓣花瓣包裹在一起時的顯赫的感覺,那傳說中象征著皇室的顏色,那濃郁的香氣,那世界唯我的高傲……
菡萏不是牡丹。她是沒有這些的。
我很喜歡她淺淺的絨毛。當清晨的露水滑落在她身上時,她便用她的絨毛,當做她的手,輕輕把她接住,放在自己溫暖的懷抱,不讓那調皮的孩子,睡夢中驚醒。當第一抹陽光照射,露珠娃娃便蘇醒了。她們很迷戀這個懷抱,軟軟的,暖暖的,像極了一條金絲絨的被子,她們可以在上面跳舞,可以在上面旋轉,歡樂的忘記了回家。看著在自己身上翩翩起舞的那群孩子,她笑了,眼底,盡是滿足與寵溺。
她和睡蓮,本是姐妹,如今,又都靜靜地躺在水域,兩人便做了伴。原本那單調的只有一種顏色的水,剎那間便有了些許的點綴。或許,也可以說,是她們霸占了水這個世界。
風,突然變大了。莊園中的植物,舞得更歡騰了。看著她們的樣子,我淺淺得笑了:還都是些孩子。
再朝左走,便能看到那紅綠間隔或是黃綠間隔的美人蕉。雨后的美人蕉,韻味滿滿。象征著“美好的未來”花語的美人蕉,私下卻極其低調。從來不會大搖大擺朝前走,總是靜靜地看著百花爭艷,然后淺淺得笑。
或許該說,美人蕉,還是像菡萏的。最起碼,性格上,如此。
小時候,家后面,也有一叢美人蕉。我很喜歡對著她,撫摸她的葉,她的枝,她的花。我很想進入她的世界,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樣的東西,才造就了如此溫文爾雅的伊人。
她是柔弱的。雨打后,模樣便有些狼狽。耷拉著的頭,無力,自卑。每每那時,我便很想去幫她一把。小時候的我,想法總是很獨特。我很想找一根細長的紙條,把她斷了的紙條一根根串接,我以為,只要這樣,就可以讓她堅強地再次站立。卻不知,那樣,只會加速她生命衰退的進程。
突然的聲響,將我的思緒打斷。抬頭望過去時,天,早已泛黑。豆大的雨珠在美人蕉上奏起了一首曲子,氣勢磅礴。我在心里大罵了一聲,望著兩手空空的自己,便朝園中跑去。
“我會救你”,轉向已經開始有些耷拉的美人蕉,滿是心疼。
不知是否是從小的遺憾,還是其他,那脆弱的美人蕉,緊緊揪動著我的心。
雨,還是越下越大了。顧不得身上一點一滴開始濕透的衣衫,我極力去尋找一些細長的樹枝,卻發現即便如此,也少了可以捆綁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