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一对一直播,chinese极品人妻videos,青草社区,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0
首頁 精品范文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時間:2023-05-30 10:18:22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第1篇

再次讀到有人寫高秉涵老先生的文章,感慨系之,忍不住想寫點什么……

高秉涵從臺灣回到那個小小的村莊――菏澤市牡丹區呂陵鎮高孫莊村――生養他的故鄉時,那個被他一刀一刀刻進心里的村子終于顯現,他進村后發出的第一聲呼喚居然是“媽呀,媽呀……”,然后號啕起來。這時距離他離開故鄉已時隔六十多年。當這一嗓子從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嘴里喊出來,你沒法不跟著哽咽。他愴然著,喊著媽媽,匆匆跪拜老人的墓地,然后抹干眼淚又要飄向很遠很遠的遠方……人啊,到了什么時候,都不可能忘記媽媽。

高秉涵是在十幾歲的時候跟著軍隊去到臺灣的,他還清晰地記得自己離開家時,外婆從樹上摘下一顆咧著嘴的石榴塞進他的手里。媽媽送他到村口,他坐上運軍糧的馬車,又使勁啃了一口石榴,可是等他再抬起頭,馬車已經轉彎,母親的身影不見了。這是他關于母親的最后影象。

在臺灣,他經常誦讀的是唐代詩人崔顥《黃鶴樓》一詩中的句子: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媽媽總是和鄉關相聯的。可以想見:在誦讀這詩句時,他的眼睛里一定有淚水,他的眼前一定是媽媽的樣子。媽媽沒老,他走的時候什么樣子,還是什么相貌。他總是這樣想,然而,這樣的想,終究沒有代替了那一小堆黃土,你說,他能不難過嗎?

余秋雨先生在他的散文《鄉關何處》里寫到了老作家艾蕪。他這樣寫,前兩年著名導演潘小揚拍攝艾蕪的《南行記》,最讓他動心的鏡頭是艾蕪老人自己的出場。老人曾以自己艱辛瑰麗的遠行記述震動中國文壇,而在鏡頭上他已被年歲折磨得滿臉憔悴,表情漠然地坐在輪椅上。畫面外歌聲響起的,居然是:媽媽,我還要遠行……這是老人在心底呼喊嗎?他已不能行走,事實上那時已接近他生命的終點,但在這喊聲中他的眼睛突然發亮,而且顫動欲淚。他昂然抬起頭來,饑渴地注視著遠方。一切遠行者的出發點總是與媽媽告別,走得再遠也一直心存一個媽媽,就算媽媽已經不在了,也是一樣。

如果一個人行走、流浪他鄉,你一定是個孤兒;如果沒有媽媽了,就算是在故鄉,你也像個孤兒;最可恐怖的是如高秉涵老先生,回來了,媽媽不在,于是,“歸來的遠行者從一種孤兒變成了另一種孤兒。”

“再沒有比暮年老者呼喊媽媽更讓人動容的了”,那一聲呼喊,嘶啞而悲涼,道不盡的是無限感傷和漂泊的辛酸。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媽媽總是和鄉關相聯。

第2篇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評析:這首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

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原文: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第3篇

1、明年春草綠,王孫歸不歸。

2、萬語千言道不完,百無聊賴十憑欄。

3、最痛苦思念的詩句: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4、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5、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6、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

7、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8、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9、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10、倚月思鄉月無言,但見繁星點點。

(來源:文章屋網 )

第4篇

1、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唐〕高適

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

3、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4、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6、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唐〕王灣

7、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唐〕李白

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唐〕劉皂

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

10、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

11、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唐〕李白

1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1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

14、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唐〕李白

1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顥

16、若為化作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唐〕柳宗元

17、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元〕馬致遠

1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

19、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唐〕白居易

第5篇

2._________________,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

3._________________,煙波江上使人愁。(崔顥《黃鶴樓》)

4.濁酒一杯家萬里,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5._________________,欲語淚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6.歲寒,_________________。(《十則》)

7._________________,不必藏于己。(《禮記?大道之行也》)

8.人皆有之,_________________。(《孟子?魚我所欲也》)

9._________________,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10.今日聽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1.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_____,沙場秋點兵。(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12.在《曹劌論戰》中,具體描寫曹劌小心謹慎地觀察敵情的語句是: 。

13.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詩經》)

14.無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15.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_________________,山間之四時也。(歐陽修《醉翁亭記》)

16.《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體現詩人推己及人、心憂天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17.把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默寫完整。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8.君問歸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隱《夜雨寄北》)

19.苔痕上階綠,_________________。(劉禹錫《陋室銘》)

20._________________,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21.忽如一夜春風來,_________________。(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22.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表明以死明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6篇

我的家鄉——武漢是湖北省的省會城市,是華中重鎮,九省通衢。武漢位于江漢平原,有13個區兩個開發區,人口830萬,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武漢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我愛我的家鄉——武漢。

武漢的山美。武漢有龜山、蛇山和磨山等名山。當年,在這里留下了“龜蛇鎖大江”的豪邁詩句。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黃鶴樓就座落在蛇山上。它共有五層,高50多米。黃鶴樓內有仙鶴、龍鳳、龜蛇等青銅像、陶瓷壁畫及古樂編鐘,供游人賞玩。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為“白云黃鶴”寫下了千古絕唱。其中,以唐朝詩人崔顥的《黃鶴樓》最為著名: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武漢的水美。武漢又號稱“江城”。長江和漢江交匯,把武漢分隔成了漢口、漢陽、武昌三鎮。磨山腳下的東湖比杭州西湖大5倍,它大湖連小湖,小湖又通湖。萬頃碧波,清澈見底。東湖與磨山湖山相映,綺麗多姿。長江之濱的武漢江灘是全國最大的江灘,吸引了眾多市民在這里游玩休憩。

武漢的小吃享譽全國。精武路的鴨脖子、吉慶街的大排檔、戶部巷的早點等等。不吃蔡林記的熱干面,就等于沒來過武漢。熱干面上加入芝麻醬、小蔥、胡蘿卜絲,香氣四溢,味美爽口,讓人吃了一碗想兩碗!

武漢的人更好。近年來,武漢人以自己的勤勞和聰明才智建設著武漢,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武漢。隨著武漢的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人也更美了,武漢市民人人爭當文明武漢人。武漢這個公認的三大火爐之一,也隨著環境的美化,開始逐年降溫了。

我愛我的家鄉——武漢。

第7篇

采擷唐詩宋詞之花

大唐氣象萬千,詩意幽深。兩宋金戈鐵馬,詞風各異。唐詩宋詞宛如一個無比瑰麗的大花壇,沉浸其中則流連忘返。朵朵花兒爭芳斗艷,你我能不好好采擷一番嗎?

有一朵花,花苞潔白,傲視群芳。他醉心于美酒,于是有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傳奇。他聞名于奇想,于是有了“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佳作。他性情極高傲,于是有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傲語。他歷盡祖國山河,四海為家,吟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他的詩雄奇飄逸,他號稱“詩仙”。這朵白花便是李白。

有一朵花,黯淡神傷,露出幾絲悲哀。他經歷了安史之亂,為國悲嘆“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極為敬仰孔明,于是作下“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他對仕途丑惡極為厭惡,“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他晚年多病,不禁感慨“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他漂泊不定,仕途絕望,便有了“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他的詩沉郁頓挫,有譽“詩圣”。這朵花便是杜甫。

花壇的一處,土地荒蕪,分明還有連年戰禍留下的殘跡。在那上面,盛開著凄美、激昂的花。

那是一朵怎樣清新淡雅的花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是她的婉約窈窕;“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是她的豪邁不屈;“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是她的委婉含蓄。她是離世之亂中的一位女詞人——李清照。

那是一朵怎樣豪邁奔放的花呀!“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他的雄渾壯觀;“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他的報國壯志;“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是他的豪邁。他是“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蘇軾。

又見遠處還有更多美麗的花朵: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崔顥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還有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和陸游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或悲涼,或慷慨,或含蓄,或催進,應有盡有。于是,我忍不住沉醉其中了……

第8篇

2、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5、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6、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7、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8、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9、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0、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1、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2、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13、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4、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15、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16、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7、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8、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19、莫道秋江離別難,舟船明日是長安。

20、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2、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4、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26、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7、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28、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9、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30、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3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32、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33、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34、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5、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36、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第9篇

1、安頓一下那顆跳動著的急功近利燥熱的心,我們會感受到生命無限的美好與感動,我的靈魂強烈地抨擊到。

2、我從未感到不安,我看到蝴蝶不甘寂寞的靈魂,卑微的靈魂,庸俗的靈魂,小心翼翼地撫摸丑陋的欲望。

3、給心靈放個長假,讓靈魂在純真的世界中漫步吧!

4、是的,曾有一只蛾子告訴我,每一只飛蛾都有自己的歸宿,那一朵扭曲悸動的火焰是它的歸宿,那里有它的另一半靈魂,它要去找尋它的靈魂,成為完美。

5、閱讀“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靈魂,感受曹操的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閱讀“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的靈魂,體味陶淵明逃脫世俗樊籠的自足;閱讀“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靈魂,理解李白陡然墜落的心情和愈飲愈濃的愁苦;閱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的靈魂,揣摩崔顥思家心切卻又茫然空虛的失落。

6、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我要乘著思想的翅膀飛翔。我要讓我的生命有色彩。我要讓我的靈魂飛翔。

7、帶著希望上路,但要面臨的也許是電閃雷鳴,走向遠方,需要不屈的靈魂。

8、人生路漫漫,在綿亙千里的古道上,靈魂游離出行尸走肉的軀殼,在漫天黃沙中踽踽獨行。

9、閱讀靈魂,我們可以在大腦的輪回中享受思考的快樂,在神秘的文海中找尋靈魂的寶藏。

10、這是多么令人震撼的靈魂,是我祖祖輩輩不屈的靈魂,它哺育著一代一代的生命。使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走向強盛!

11、生活多艱,寧靜的自然就是靈魂的家園。

12、沒有靈魂支撐的人,便是死水一潭,無神采,無顏色,會變得頹廢墮落,經不起一點挫折寒霜,擋不住一點物欲誘惑。所以人要活得朝氣蓬勃,擁有健全的人格,必須有靈魂的支撐。

13、人活著當有靈魂,但人終究不是靈魂:靈魂只能哭號在黑暗中渴望著光明,卻永、人本無高低貴賤之分,而靈魂卻有巨大差異,正是由于人的內心世界有所不同,才有了高貴和平庸之分,乃至高尚與卑鄙之別。人的高貴不是于他的身份和地位,而定于他的靈魂。

14、一直以來,我相信蛾子是這個星球上最高貴的種族,因為我們有崇高的理想,有追求完美的靈魂。

15、在人生中,尋找一份靈魂的支撐,讓生命燃燒,讓生活流光溢彩。()在生活中,永不言棄,奮力拼搏,始終堅信:靈魂支起人生藍天。

16、命途多舛,堅定的信念就是靈魂的支撐。

17、靈魂,只能用心去傾聽,靈魂碰撞擦出火花之際,觸摸到的是一種激越的震撼,你漸漸被他吞噬,感覺到自己在消融,無法拒絕的,你像被磁力吸引,心手相連似為手足之情。

第10篇

2、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____蘇軾《少年游·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____李覯《鄉思》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____張九齡《望月懷遠》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____高適《別董大二首》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____杜甫《月夜憶舍弟》

7、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____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8、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

9、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____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____馬戴《灞上秋居》

11、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____宋之問《渡漢江》

1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____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3、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____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春夜洛陽城聞笛》

1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__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15、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____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16、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____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17、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____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____杜甫《春望》

19、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____張九齡《西江夜行》

20、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____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21、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____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22、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____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23、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4、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____李白《宣城見杜鵑花 / 子規》

25、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____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26、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____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驛》

27、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____崔顥《黃鶴樓 / 登黃鶴樓》

28、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____高適《除夜作》

29、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____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30、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____張籍《秋思》

第11篇

薩克斯風深情的旋律響起,一曲《回家》將我引入沉思。家,是愛的港灣;家,是愛與被愛的見證;家,是世間最動情的組合。

——題記

有人說,有家便有了根,漂泊的游子是無根的浮萍,無依無靠。試想,“獨在異鄉為異客”的滋味兒著實不好受,于是,離家的人生出盼家的心,回家,便是心底那份最柔軟卻堅定的信念。

古往今來,“回家”觸動了多少人思鄉的心,又帶給多少人無限的惆悵。“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是王灣客居異鄉對家的思念;“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是崔顥追尋家鄉而不得的愁緒;“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是清真居士不得歸家的無奈……家,就是這樣一個令人牽腸掛肚的地方。對于游子,最深的惆悵莫過于思家,最大的幸福莫過于回家。

如今,我也算離家在外,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一切一切,一系列的突如其來真的是令我措手不及,那份熟悉的感覺也隨之浮上心頭——想家。幾日食不知味,幾晚夜不能寐,我也竟從“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中讀出些許濃濃的鄉愁、深深的思念、綿綿的失落。想家的思緒化作幾滴相思淚,伴著苦澀的滋味,我對范翁說:“于我心有戚戚焉。”每至傷心之處,總是很自然地想到“斷腸人在天涯”,悲壯得很,也許電話那頭一聲歇斯底里的“我想回家”會很恐怖,但這確實是我真實的感受,想家。可畢竟有家就有個念想,想到家中的父母,家中的一切甚至那盞昏黃的燈,快樂便也油然而生。我就像一只風箏,被線牽著,當我知道這根線永遠不會斷時,安心,快樂。于是我了解到,想家的感覺是痛并快樂著。

終于盼到了回家的日子,美夢成真一般。家中那熟悉的、久違的味道徐徐地將我圍繞,我像一把蘭山咖啡豆,在煮沸的水中懶洋洋地翻滾,并慢慢溶入到水中,我嗅到了咖啡的醇香,摩卡的味道充溢著房間,夕陽的余輝暖暖地照在身上,我盡情地沉醉在這一片暖色之中,早先的憂慮一掃而空,仿佛受到洗禮一般,心情是純潔透明如水的,思緒是簡單快樂的。

現在的我,親密的朋友屈指可數,有時忙于把自己放在人群當中,想方設法地語出驚人,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有時卻想藏在一個無人的角落,思考自己的問題。只有回家,才能讓我脫掉世俗的面具,露出一張發自心底的笑臉,將真實的自己置于陽光中。所以回家的感覺是真實的快樂。

回家,似乎總是與愛聯系在一起的,母親的嘮叨,父親關愛的眼神,幾個細微的動作都可能成為日后想家的理由。愛溢滿心底,再冷的堅冰也能融化,再難過的心也能頓時充滿快樂與幸福。我知道了,回家的感覺是愛與被愛的交織,瞬間在愛與被愛中變成永恒。

家,在這思與歸的輪回中被深深地烙印在心底。

某個夏天,花香彌漫,小E告訴我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原來,從來不曾離家,它隨我至天涯,我,嗅的到……

——后記

第12篇

但最近一批搞接受美學的專家,根據古往今來被刊印、被評點、被收入詩選或文學史、成為論文的主題與出現在網上的頻率,進行精確的數學與統計學的計算的結果,被選擇為“唐詩排行榜”第一名的是崔顥的《黃鶴樓》(見《唐詩排行榜》,中華書局2011年9月版)。

這很有個思考頭。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開頭這四句,寫得平順,像口語,不吃力,不像作者鬧了什么煉字煉句的功夫。但它有點縱深感,滄桑感。不是中國這樣的古老文明國家的詩人,是不會有這樣的四句詩的。黃鶴不返的故事里包含著許多不可考的往事,許多懷念與記憶。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記憶的民族,是一個往事千姿百態、魅力無窮的民族。失去了記憶的淺薄的信口開河的中國人,很難像是個真正的中國人。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這是最最關節的兩句詩。晴川歷歷,歷歷在目,晴空下的大江即長江,這說的是中華長江流域的親切地貌,大地與詩人的距離如同零。芳草萋萋,是草木繁盛,說的是此地的植被蔥蘢,好田好土。短短兩句詩充分表達了對中華大地的眷戀、親近、溫暖的感受,是詩人對于中華懷抱的投入。這樣的描寫催人淚下。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這兩句又有些不同了。晴川歷歷,本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可能是近看很清晰吧,遠望呢?波浪如煙,看不到故鄉了,崔顥有游子之嘆了。除了對于中華大地的眷戀之外,詩人表現了某種憂思。眷之深,戀之誠,也就會憂之彌漫而思之牽心動情了。能不為之感動嗎?

我年輕時常讀俄蘇文學作品,常常看到蘇聯文學評論家講述的俄蘇作家對于俄羅斯大地的憂思,例如契訶夫的《草原》,例如高爾基的某些作品,例如列昂諾夫的《俄羅斯森林》。我很感動。

我們的長篇小說中對于大地的描寫可能不是特別多,但我們更是一個詩歌的民族。我們的詩里充滿了對于中華大地的眷戀與憂思:“卿云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是這樣的。杜甫的“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還有他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李白的“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與“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與“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多著呢。其中,氣魄大,用語自然,特別動人的,不能不想到崔顥的《黃鶴樓》。

詩之外,我們的一些辭賦名篇,也有許多這方面的內容。

從這個角度檢視中國的古典文學,也許我們能有新的發現與感悟。

(原載《人民日報》)

焦裕慶 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胶南市| 运城市| 西安市| 简阳市| 监利县| 耒阳市| 成安县| 新郑市| 波密县| 左权县| 台湾省| 城固县| 逊克县| 阿克苏市| 蓝田县| 海兴县| 景德镇市| 体育| 黄大仙区| 灌南县| 崇左市| 海口市| 蚌埠市| 高淳县| 拉萨市| 二连浩特市| 怀柔区| 如皋市| 麦盖提县| 威宁| 股票| 裕民县| 伊宁市| 横山县| 团风县| 南昌市| 乾安县| 黄平县| 新干县| 镇原县| 辉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