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09:25:4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林中小屋,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首先找到草原地形的時候,先找一個空闊點的地方,放上木板,長跟寬的比例是10乘10;然后在四個角上分別提高5格高的木板;然后再提高一格,連接起來4個點;選擇一個方向的中間位置放上木門兩個,木門旁邊放木板,兩邊要對稱;其他3個面,左右對稱留出3格,中間位置木板堵死;把頂部封頂,最后把所有位置的空白地方放上玻璃板,林中小屋就完成了。
(來源:文章屋網 )
……
“5月20日,早8:00至南溝,沒有發現放牧人員,情況正常。”
……
一本本厚厚的《護林員山場巡護記錄》整齊地擺放在書桌上,工整的字跡記錄著每天巡山的線路和情況。它們的主人就是旺業甸林場的護林員貢師傅。
走進貢師傅的小屋,書桌上除了巡護記錄外,沒有電話,沒有鐘表,只有一本臺歷,正確的日期顯示著這孤山小屋與世界同在一個時空中。
貢師傅今年有四十多歲,皮膚黝黑,身體健壯,不太健談。他告訴我們,他的世界就是我們目力所及的這些樹林和山頭。每日他都獨自上山巡視,走著再熟悉不過的山路,防止木材被盜,防范森林火災,勸說放牧和偷獵者,用心呵護這里的一草一木。
“這工作現在沒人愿意做了。”貢師傅說:“林場太大,每天走不完。一個月,2000來塊錢。”
身著迷彩服,腳踩膠底鞋,手拿割草刀,這就是護林員的全部行頭。我們跟隨貢師傅上山,像他往常一樣開始一天的巡山護林工作。
貢師傅一邊為我們開路,一邊隨手掐幾把野菜、揀幾個蘑菇放進包里。“一天就10塊錢的補助,不過我還能天天吃肉。吃菜就靠自己采咧。自從干了這個,就再沒買過菜。”貢師傅熱情地教我們如何摘野菜、采蘑菇。他告訴我們,顏色異常鮮艷、漂亮的蘑菇通常都劇毒無比,是絕對吃不得的。
蕨菜、莢果蕨(野雞膀子)、猴腿、肉蘑……林中的野菜種類繁多。蕨菜又稱拳頭菜,仔細觀察,會發現它的枝葉向內蜷縮著,像一個小拳頭,可鮮炒又可涼拌,味道清新爽口。
野雞膀子的外形和名字都頗為有趣,乍一看去像極了含羞草。采集時,要選取嫩芽和嫩枝,也就是要選擇葉子卷曲蜷縮的,如葉子全部展開,則為已成熟枝葉,不宜食用了。它可以涼拌,又可素炒或肉炒,口感滑潤清香。
肉蘑在夏秋季都可采摘到,由于目前還無法完全人工栽培,如若食用,必須要親手采集。它菇香肉厚,可以同肉類燉、炒,口感鮮香。
貢師傅告訴我們,采野菜是門大學問。有的野菜,在某些季節可以吃,但過了這個季節,吃了就難免出問題。比如,山上有種野罌粟,在花落之前,無論是采集泡水還是涼拌,都清爽可口;但一旦花落之后再吃,里面就含有讓人成癮的阿片堿。還有采摘好野菜之后,除了需要很認真地清洗,最好在下鍋前浸泡兩小時,讓一些含有微毒的野菜在清水里分解淡化毒素。而且野菜也不宜久放,最好隨吃隨摘。
說到采摘野菜,茅荊壩植物園可是一個絕好的去處,樹木蔥郁,溪清水緩,采摘野菜之余還可以盡興的享受乘涼避暑的悠閑時光。
行至中途,一行人在林間小亭中小憩,發現亭子頂上有一個已經被摧毀的馬蜂窩,剩下零星的幾只馬蜂偶爾還在亭子中盤旋。貢師傅告訴我們,不招惹它們,它們是不會傷人的。景區中出現馬蜂窩難免會驚擾游客,所以貢師傅只要發現體積較大的蜂窩,都會親自帶人將它摘掉。
以中國的尺度觀之,我現在住的圖賓根只算一山中小鎮,主城坐落于兩山相夾的山谷之中,又自東西兩側沿平緩的山坡向上徐徐延伸,一座座獨庭別院鱗次櫛比。在德國有一詫異處,便是坐火車時,常常看到某一側的建筑與自己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有時候傾斜得厲害誤以為在什么陡峭的斜面上疾馳(德國的火車確實能做到這一點,其兩側車身可視路基情況升降傾斜),其實是那些人家本就建在山坡上。德國建筑與地勢結合之緊密融洽令人嘆為觀止,做地基時并不鏟平斜坡,而是因勢利導,于是有了一大片住宅穩穩當當矗在一片山坡之上的小小奇觀。想必有這樣的建筑觀念,在丘陵密布的西南德,一個個村莊小鎮才會如此星羅密布地均勻分布于一處處山谷與林畔。
住處就在圖賓根一側山上,到了這里反而有一大片平坦的原野,墾作良田,種有燕麥、玉米和各類經濟作物。這片田野地勢異常開闊,夕陽西落時散步至此,每每叫人心曠神怡。田野中間或還有一兩處馬場,平日里路過那里莊中的馬廄,總有一股濃烈的馬糞味撲鼻而來。沿著田間小道迤邐而去,就進入一大片連綿起伏的國家森林公園,遙遙西向,據說與著名的黑森林并在一處。
離馬場不遠,有一所馬術學校,報名參加一次大概持續一周的馬術課程費銀人民幣2000多元,騎術嫻熟后就可以租馬至野外逍遙一番。信馬由韁雖然不可能,但騎著高頭大馬在小道上踢踏而過,也叫路人羨慕不已。不過購買馬具、租借馬匹畢竟是不菲的花費,并非多數德國人能夠常常消遣得起。更多人還是選擇徒步漫游的方式感受自然與運動的樂趣,每到傍晚或周末,林中路上都是騎行者與長跑者的身影。漫步林中時,常常會在樹梢上發現一個畫有太陽圖形的標志。那次我駐足樹下觀望,就有熱心的德國人上前解釋說,這是一條著名遠足路線的指向標,沿著它,從德國北海岸南下,過法蘭西,一直可到西班牙海濱,圖案上太陽光線所指就是下一個路標所在。
所以德國乃至整個歐洲,雖然森林覆蓋率極高,但處處有人打理照看,以至于森林邊緣都呈現出規則的幾何形狀,野外的草坪也被修剪得整整齊齊,所到山野叢林之中,都有便捷的山道、舒適的木椅和非常周到的地圖,如果需要還可以購買專業遠足地圖,上面細細標明了每一條山間小徑,可從中享受不斷探索發現的快樂。
而這樣舒服的鄉間生活,并不需要多發達的科技、多高速的GDP支撐,獨不可缺者是種類繁多的社會組織和范圍廣泛的分工合作。每一地的自然環境與設施都由本地居民自行維護,又有許多公益組織發揮各種特殊功能。比如林中樹上還能經常看到人工制作的鳥巢,據說是鳥類保護組織為避免一些小體型的鳥類被鳩占鵲巢之后無處安身,專為它們量身定做的小屋。田野旁又有許多介紹農作物種類的標牌,仔細看時就見說農業之友一類的組織推廣農業研究與學習的集體遠足活動。還有一個不可多得的野趣是鄉間果樹繁多,路旁不時看到成片的蘋果樹、李子樹、櫻桃樹乃至板栗樹,雖然有時大膽乘人不備可偷得一二果子嘗鮮,但西人產權界定明晰,一旦發現也要承擔不小的法律責任。有些果樹實在隨手栽種,也無人照看,天生天養,卻也枝繁葉茂,就有有心人將這些無主果樹的位置通過網絡協作在google地圖上注明,天長日久甚至形成了專門以“偷果子”為主題的網站。果子成熟季節,就近尋得一片果樹,與家人或朋友同去,即摘即吃,好不快活。
導演:詹姆斯·麥克提格(James McTeigue)
主演: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愛麗絲·伊芙(Alice Eve)/盧克·伊萬斯(Luke Evans)
類型:驚悚 分級:R 首周票房:720萬美元 《影視圈》評分:5/10
《烏鴉》出自《V字仇殺隊》(V for Vendetta)導演之手,約翰·庫薩克褪去了自己專屬的花花公子氣質,換上嚴肅的黑臉面具,在黑色大衣和山羊胡的包裹下,扮演了聲名顯赫的現代偵探小說鼻祖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作為現代驚悚偵探小說的奠基人,如果拍攝一部埃德加傳記,可以選擇的故事情節千千萬萬,只可惜《烏鴉》為觀眾講了一個假惺惺營造恐怖氣氛,埃德加親自上陣偵破案件、緝拿殺人犯的故事,實在不太聰明。
值得慶幸的是,電影中的細節仍然尊重了基本事實,埃德加是一名酗酒成性的作家,當進入20世紀后,他混跡于巴爾的摩,生活潦倒貧困,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但是編劇犯的嚴重錯誤是,埃德加在電影中死于1894年,實際上這一時間正是埃德加最輝煌的創作時期。
暫告安全(Safe)
導演:鮑茲·亞金(Boaz Yakin)
主演:杰森·斯坦森(Jason Statham)/凱瑟琳·陳(Catherine Chan)/羅伯特·約翰·伯克(Robert John Burke)
類型:動作 分級:R 首周票房:780萬美元 《影視圈》評分:6/10
杰森·斯坦森有如橫空出世的超級英雄一般,再次席卷了“有動作沒大腦”類型電影市場。布魯斯·威利斯(Bruce Wills)在動作類型電影上的造詣都遠遠比不過這名徘徊在A級大制作和B級電影邊緣的動作硬漢。不可否認的是,斯坦森以及這類電影仍然有一定的市場號召力,這部《暫告安全》就是很好的例證,極好地詮釋了好電影/壞電影、電影中的藝術/電影生產流水線的區別。
斯坦森扮演的盧克·懷特(Luke Wright)是一名退休的紐約警察,為維持生計他選擇了“籠斗士”這一又有挑戰又有危險但收入頗豐的職業。不卑不亢的性格讓盧克不甘被幕后老板操作,于是他卷入了俄羅斯反派的追殺中。
《暫告安全》是一部觀眾不用帶大腦觀賞的電影,只需要帶上眼睛和心跳就足夠了,絕對能滿足如饑似渴的動作電影迷那份原始的荷爾蒙需求。杰森·斯坦森的死忠粉絲應該會給《暫告安全》打上8.5/10的高分,然而,杰森·斯坦森的電影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像男人一樣思考(Think Like a Man)
導演:蒂姆·斯托瑞(Tim Story)
主演:邁克爾·伊雷(Michael Ealy)/杰瑞·費拉拉(Jerry Ferrara)/梅根·古德(Meagan Good)
類型:喜劇 分級:PG-13 首周票房:3360萬美元 《影視圈》評分:7/10
也許是全世界都刮起了一陣“剩男剩女”之風,導致“戀愛指南”書籍成為炙手可熱的新話題。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回溯一下歷史,1997年一本《戀愛守則》(The Rules)席卷全美,這本書告訴女人,搞定男人的最好辦法就是先拒絕他們。2005年另一本《戀愛游戲》(The Game)橫空出世,這本書告訴男人,如果女人按照《戀愛守則》中的方法和你約會,你的應對方法就是變成壞男人。2009年終極戀愛手冊:《像男人一樣思考,像女人一樣行動》(Act Like a Lady, Think Like a Man)妄圖結束男女之間的爭斗,這部電影就由這本書改編而來。
一群洋溢著青春的男男女女們想要借助這本暢銷書來平衡他們的戀愛關系,所有演員都為非裔,在他們的妙語連珠下,《像男人一樣思考》成為了一頓可口而又清爽、健康的快餐。和《情人節》 (Valentine’s Day) 一樣,這部電影的群戲可圈可點,多達10余個角色性格十分鮮明,簡直就是小情侶們休閑娛樂居家旅游的必備良藥。
神奇海盜團(The Pirates! Band of Misfits)
導演:彼得·洛伊德(Peter Lord)
主演:休·格蘭特(Hugh Grant)/大衛·田納特(David Tennant)/馬丁·弗瑞曼(Martin Freeman)
類型:動畫/家庭 分級:PG 首周票房:1110萬美元 《影視圈》評分:8/10
來自阿德曼工作室的黏土動畫《神奇海盜團》好似一陣春風拂過了CG動畫大行其道的時代,《小羊肖恩》(Shaun the Sheep)也出自這一動畫工作室,這種獨特的懷舊風格讓黏土動畫重回觀眾視野,也拿獎無數。
同其他動畫電影一樣,《神奇海盜團》動用了明星配音陣容。休·格蘭特配音的海盜船長帶領著兄弟們為了實現“年度海盜”稱號加冕的夢想而起航,英劇《新福爾摩斯》(Shelock Homles)中的華生醫生扮演者馬丁·弗瑞曼也一改紳士風度,甩開膀子加入海盜的行列。電影中奇奇怪怪的細節讓人應接不暇,主創們的想象力級別已經達到了常人不可企及的高度,稍顯做作,不過仍然是一部老少皆宜的好電影。
幸運符(The Lucky One)
導演:斯科特·希克斯(Scott Hicks)
主演:扎克·埃夫隆(Zac Efron)/泰勒·席林(Taylor Schilling)/布萊思·丹納(Blythe Danner)
類型:劇情 分級:PG-13 首周票房:2250萬美元 《影視圈》評分:5.5/10
《幸運符》是扎克·埃夫隆想要轉型的再次嘗試,這名一直被扣著《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帽子的小男生,面對著的是一片充滿荊棘的成長、轉型之路。幸運的是,扎克在《幸運符》中的表現還算不錯,至少拋開了《老雷斯的故事》(Dr. Seuss’The Lorax)中的男孩形象以及《查理的生與死》(Charlie St. Cloud)中故作成熟的尷尬。
同樣是由暢銷愛情小說改編,相對《戀戀筆記本》(The Notebook)本片并沒有達到讓觀眾哭成一片大喊過癮的效果,劇本的改編成為了電影的硬傷。主創們竭力想營造浪漫的氛圍,美麗的日落,微風撩過女主角的長發,這些無關緊要的場面太多了,以至于剛剛渲染出一點情緒,就被重復的場景搞得心神不寧。好似一碗冰糖雪梨湯,但是太過甜膩。
五年之約(Five-Year Engagement)
導演:尼古拉斯·斯托勒(Nicholas Stoller)
主演:杰森·席格爾(Jason Segel)/艾米莉·布朗特(Emily Blunt)/愛麗森·布里(Alison Brie)
類型:喜劇 分級:R 首周票房:1060萬美元 《影視圈》評分:7.5/10
當感情中的激情退去只剩下溫情,當夫妻面對生活和事業的雙重壓力,當相愛的兩個人遠居不同的地方,愛情怎么辦?《五年之約》用一種喜劇卻略顯殘酷的方式講述了這一個可能在所有人身上都會發生的故事。
杰森·席格爾也參與了電影的劇本寫作,在《忘掉莎拉·馬歇爾》(Forgetting Sarah Marshall)后,席格爾在此類電影中的表演風格逐步成熟。這對已經訂婚的情侶,一年又一年地推遲婚禮,實際上一場婚禮無法解決兩人之間的矛盾,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強大的內心來確定自己應該走的道路。
《五年之約》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愛情喜劇,更像是一部愛情指導手冊,教你如何抓住重回幸福的機會。
林中小屋(The Cabin in the Woods)
導演:德魯·高達(Drew Goddard)
主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Chris Hemsworth)/理查·詹金斯(Richard Jenkins)/布萊德利·惠特福德(Bradley Whitford)
類型:驚悚/恐怖 分級:R 首周票房:1470萬美元 《影視圈》評分:8.5/10
很難定義這是一部怎樣的電影。如果只看預告片,兩對帥哥靚女、的身材、寂靜山嶺中的完美度假,這些元素都似曾相識,你會覺得自己對這個故事了如指掌,只不過是另一部《驚聲尖叫》 (Scream)、 《13號星期五》(Friday the 13th)系列,但是你錯了……誰也不知道故事劇情將會如何發展,在林中小屋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有人在背后操控,讓人眼花繚亂的各色怪獸絕對能滿足每個人心中的陰暗面。
這部融合了宗教、科幻、黑色幽默的電影仿佛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山姆·雷米(Sam Raimi)、奈特·沙馬蘭(M. Night Shyamalan)、羅伯特·羅德里格斯(Robert Rodriguez)四名大師級導演的混合CULT片大作。
“雷神”的扮演者克里斯·海姆斯沃斯拍攝本片時尚未走紅,青澀小伙子的形象如今更惹人喜愛。本片的制片人正是《復仇者聯盟》(Avengers)的導演喬斯·韋登(Joss Wedon),這名沉迷于科幻、漫畫的GEEK導演在2012年交出了不止一份優秀的試卷。
反鎖(Lockout)
導演:詹姆斯·馬瑟(James Mather)
主演:蓋·皮爾斯(Guy Pearce)/瑪姬·格蕾斯(Maggie Grace)/彼得·斯特曼(Peter Stormare)
類型:動作/科幻 分級:PG-13 首周票房:620萬美元 《影視圈》評分:6/10
據本市學者調查研究發現,部分初中校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歌曲教學現狀如下:①由于教學時間、生源結構、歌曲難度等因素,許多學生和教師存在畏難情緒,教師們未能很好的完成兩個聲部教學,以完成主要聲部為教學目標。②課堂中缺乏有效訓練,合唱歌曲的教學未能達到和諧、動聽。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課程標準要求:音樂教師應重視常規音樂課堂中的合唱教學,選擇正確的策略進行教學,提高合唱教學的質量,完成教學目標。筆者將對影響初中音樂課堂中合唱教學策略選擇的因素進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今后教師們在合唱教學中進行正確的教學提高合唱教學效率。僅供老師們參考。
一、學習者因素
分析學情共性和差異性才能在教學中選擇切實可行且高效的教學策略。學生進入初中以后,在意識形態、生理狀態上都跟小學存在明顯的差異。教師可以用問卷調查、音樂素質測試、談話等方式對每班的學生的前在狀態和潛在狀態進行了解,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學策略。
例如:筆者對Y校6個班級進行音樂素質測試卷測試。根據測試結果進行兩項分析:第一項進行總體的學情分析。根據學生對基本音樂知識、技能掌握程度不同,思考合唱教學的目標是什么?哪些方面是需要強化訓練?合唱教學應當怎樣分組?學生是否具有開放式教學的潛能等。第二項可以進行學生音樂基礎知識、音樂能力水平的系統差異性分析。
例1是針對音樂素質測試卷結果好、中、差的三個班級進行問卷和訪談的調查分析。
例1:
Y校抽樣三個班對音樂課學習狀態調查分析
(一)學習態度與動機
調查顯示,58%的學生認為音樂學習只是為了娛樂,至于學成什么樣并沒有太多要求;62%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進行合唱教學;38%的學生認為合唱教學是有意義的。
(二)學習興趣
調查顯示,80%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不適應音樂課本的歌曲;16%的學生認為初中音樂教材中的歌曲與小學音樂教材中的歌曲相比,難度加大許多,歌曲不好聽,不想學習。
(三)音樂學習習慣
調查顯示,85%的學生參與演唱并能夠對他人的演唱做出評價;68%的學生愿意參與音樂課堂中的實踐活動; 30%的學生認為自己完全認識樂譜;10%的學生表示愿意主動參與音樂的創造活動;76%的學生有小組合作的意識,愿意于他人配合合作。
(四)合唱學習經驗調查
調查顯示,35%的學生從未參與過合唱或者從未有過合唱經驗;63%的學生沒有經過系統階梯性的合唱訓練。
(五)課外學習音樂方面
曾經或現正參與課外音樂學習的學生比例高達44%,其中多數是以樂器學習為主。這部分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學習積極性比較高。
例1的調查分析可以看出:初中生已奠定了基本的音樂知識,他們對自己喜歡的音樂樂于參與,對不感興趣的音樂極不情愿參與。教師們可以對學生進行音樂素質測試,對學生的音樂知識水平、現有音樂知識結構、音樂學習習慣、音樂學習興趣、合唱學習經驗等方面調查分析,激發合唱學習興趣,選擇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做到高效且有針對性。
二、教學者因素
(一)教師的學習背景直接影響著合唱教學的過程及方法
教師的學習背景指是否經過專業的音樂素養訓練、學過合唱指揮、是否有很深的專業積累、專業學習是哪個類型的音樂學習。例如:高校學習聲樂專業的老師會比學習器樂的音樂老師更加注重科學的演唱;曾經經過專業合唱梯度訓練的教師,會有意識的在課堂中滲透合唱教學,對合唱歌曲進行系統的規劃教學,由易到難,會更加注意音樂的和諧。教師的合唱教學過程與方法的選擇與其就職前的專業知識獲得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二)教師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合唱教學的組織與處理
教師的綜合素質包括學科專業知識、教育學知識、教學組織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調控能力、教學經驗等。教學能力直接關系著過程的實施和教學生成的策略調整,教學經驗則影響教師對學生和音樂作品的判斷。
三、教學內容因素
教學內容是影響教師教學策略選擇最重要的因素。筆者對2012版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初中音樂教材中的合唱教學歌曲進行分析分類。
(一)蘇少版初中音樂合唱歌曲基本情況列表
七年級上冊:《歡樂的啦啦歌》、《茉莉花一》、《我和你》、《念故鄉》、《歡樂頌》。
七年級下冊:《渴望春天》、《愛星滿天》、《我們在一起》、《楊柳青》、《彩云追月》。
八年級上冊:《嘎達梅林》、《愛我中華》、《趕圩歸來啊哩哩》、《桑塔.露琪亞》、《獻給老師的歌》。
八年級下冊:《大海啊,故鄉》、《踏浪》、《劃船曲》、《鐘聲嘀嗒》。
九年級上冊:《故鄉的小路》、《陽光三疊》。
九年級下冊:《同一首歌》、《友誼地久天長》、《驪歌》。
(二)蘇少版初中音樂合唱歌曲分類
1.根據情感、速度分類
(1)屬于曲速稍慢抒情類的有:七年級上冊《我和你》、《念故鄉》;七年級下冊《愛星滿天》、《林中那間小屋》;八年級上冊《嘎達梅林》、《獻給老師的歌》;八年級下冊《大海啊,故鄉》;九年級上冊《故鄉的小路》、《陽關三疊》;九年級下冊《同一首歌》。
(2)、屬于曲速中等至稍快抒情類,贊頌某種事物或者美好情感的有:七年級上冊《茉莉花一》、《歡樂頌》;七年級下冊《彩云追月》;八年級上冊《愛我中華》、《趕圩歸來啊哩哩》、《桑塔.露琪亞》;八年級下冊《劃船曲》、《鐘聲嘀嗒》;九年級下冊《友誼地久天長》。
(3)屬于歡快活潑,體現青春活力的有:七年級上冊《歡樂的啦啦歌》;七年級下冊《渴望春天》、《我們在一起》、《楊柳青》;八年級下冊《踏浪》;九年級下冊《驪歌》。
(4)屬于中國民族調式的歌曲有:七年級上冊《茉莉花一》、《我和你》;七年級下冊《楊柳青》、《彩云追月》;八年級上冊《嘎達梅林》、《愛我中華》、《趕圩歸來阿哩哩》;九年級下冊《陽關三疊》。
教師們可以根據歌曲的音樂要素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達到二聲部教學的目標。
2.根據演唱難度分類
(1)屬于音域跨度超過一個八度的歌曲:七年級下冊《愛星滿天》、《彩云追月》、《林中那間小屋》;八年級上冊《愛我中華》、《獻給老師的歌》;九年級上冊《故鄉的小路》、《陽關三疊》;九年級下冊《同一首歌》、《驪歌》。
(2)屬于節奏復雜或者有變化音的歌曲:八年級下冊《劃船曲》、《鐘聲嘀嗒》;九年級上冊《故鄉的小路》、《陽關三疊》。
3.根據二聲部創作類型分類
(1)復調模仿式。蘇少版的教材中的采用復調模仿式的二聲部歌曲中都是采用嚴格完全模仿的同度卡農形式,即模仿聲部的音樂材料跟導聲部的音樂材料完全相同,只是模仿聲部追隨導聲部先后出現。在歌曲的演唱形式上是以輪唱的形式出現。屬于此種創作類型的二聲部歌曲有七年級上冊《歡樂的啦啦歌》、七年級下冊《楊柳青》。
(2)復調對比式。復調對比式是歌曲的兩個聲部旋律各具獨立個性,旋律完全不同。復調對比式可以有好幾種形式:
第一種,主題旋律與二聲部旋律完全是兩個獨立的旋律,各不相同或是以卡農形式出現的不同旋律的二聲部。例如:七年級下冊《彩云追月》、九年級上冊《陽關三疊》、九年級下冊《同一首歌》。以七年級下冊《彩云追月》為例(例2),歌曲上下兩個聲部旋律節奏、旋律各不相同。
例2:《彩云追月》
第二種,主題旋律可以在第一聲部和第二聲部中交叉出現。例如:七年級上冊《茉莉花一》。前半部分,主題旋律出現在第一聲部,后半部分從讓我來把主題旋律出現在第二聲部。
第三種,加花形式。即在主題旋律的長音拍子上加入第二聲部旋律。加花的旋律可以是主題旋律的重復、變化重復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旋律。
第四種,混合式,即將以上三種形式混合出現的復調對比式二聲部。例如:七年級上冊《我和你》。這首歌曲的二聲部出現在第一、二樂句。第一樂句采用變化重復主題旋律加花式,第二樂句則是完全不同旋律的復調對比。
復調對比式這種二聲部音樂保持了主題音樂的風格情緒,起到烘托與增強音樂趣味的作用。這種二聲部的演唱難度也比較大,需要教師選擇多種合適的教學方法多加練習。
(3)固定音型式。類似于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是一種以固定的節奏不斷重復為特點二聲部,常用在具有活潑跳躍、舞蹈律動性格的歌曲中。例:八年級上冊《趕圩歸來啊哩哩》。樂曲的二聲部是以固定的節奏型,不同的和弦分解進行的。
(4)雙音同步型。這是運用最廣的一種二聲部形式,它的特點是兩個聲部的節奏整體劃一(局部可以有微變),二聲部完全是主題旋律音的下方三度、六度、四度、五度音程。音響效果能體現出音程協和的特點,較單聲部具有較飽滿的音響和聲效果。
屬于雙音同步的作品有:七年級上冊《念故鄉》、《歡樂頌》;七年級下冊《渴望春天》、《愛星滿天》、《我們在一起》、《林中那間小屋》;八年級上冊《嘎達梅林》、《愛我中華》、《桑塔.露琪亞》、《獻給老師的歌》;八年級下冊《大海啊,故鄉》、《踏浪》、《劃船曲》、《鐘聲嘀嗒》;九年級上冊《故鄉的小路》;九年級下冊《同一首歌》、《友誼地久天長》、《驪歌》。
三月三的民宿主人黃大明給我們的印象變了又變。第一面,在宜蘭農家樂喝酒大學的飯桌上,西瓜瓢式發型配上哈哈哥式豪爽簡短的大笑,讓人立刻想把“土豪”這個戲謔的詞送給他;待到第二次見面,或許是為了配合當日羅東運動公園的騎行主題,他一身黑白配的運動裝扮,鏟青頭,當下成了我們的好哥們兒;第三次,酒正酣處,他從電腦里找出早年開酒吧時的照片,一頭卷卷的長發,臉上有著現在不見的不羈模樣,徹底顛覆了我們對他的認知。但來到他經營的三月三民宿時,你一定會更驚訝。
“三月三可是豪宅哦!”每個聽說我們要住進三月三的民宿主人都會忍不住蹦出這一句。豪宅,這和我們此行入住的其他民宿可大不一樣,盡管有不少民宿采用了希臘式藍白度假風、傳統歐式別墅風,或是美式的林中小屋風,讓人一眼看過去頗為驚艷,但它們都稱不上豪華。多數時候,民宿像是酒店的一個互補,它無法在硬件方面提供五星全亮的服務,而是在其他地方提供一些出其不意的驚喜。
三月三是一個驚喜。一是它迥異于其他民宿,二是它的經營者大明兄看起來是如此大大咧咧的一個人,以至于誰也沒想到,從前面看像是一座大玻璃房子的三月三,走到里面竟然是一個遍布細節的巴厘島式度假村。
如果是一座巴厘島式的帳篷酒店直接矗立在羅東的馬路邊,那一定太過詭異,用此行碰到的民宿老板的一致聲音表達就是:根本不適合我們這里。三月三沒有這樣做,從外看,它挑高8米的玻璃大廳雖然有點科幻感,但開放和明快的基調尚不違背蘭陽平原風光明媚的本意,尤其令人稱贊的是,內部的客房兼顧到客人最為關注的兩項因素:私密與通透,讓舒適在這里退居到無需考慮。換言之,這里可謂方圓百里規格最高的民宿。
作為民宿,它也有一個民宿該有的樣子。在二三層的露臺上,向后眺望是遠山剪影下視野開闊的大片平原、河堤,走出門則是羅東運動公園的田埂,不時出現一群騎車飛馳而過的少年,清新得像一部臺灣小電影。黃大明很喜歡這樣的環境,他在庭院里擺放了幾輛自行車,這樣住客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來一段羅東運動公園騎行,享受宜蘭的慢活方式。至于他本人,算得上是我們此行中碰到的最熱衷于戶外項目的民宿主人了。聊到騎行、游泳、滑翔傘、溯溪、蹦極,沒有一樣他沒試過,若是你問他,他則會反過來勸你一定也要試試,只是似乎會自動忽略掉各種驚險指數。
三月三的大廳里有一張長長的吧臺,大明在那里招待想喝一杯的客人和遠道而來的朋友。實際上,若將夏爾民宿的把酒言歡歸為小酒怡情,那來到三月三就是進入了專業級別。在自己的民宿里,大明像是會不自覺地回到以前開酒吧的歲月,恪守著主人職責,既要確保自己清醒,又要保證客人喝得開心、盡興。猶如飲茶一般,他不露痕跡地引導大家由淺到濃地品嘗不同口味的啤酒,適時地拿出自己儲藏的威士忌,還在最后關頭把好關,避免大家喝傷了頭。
除此之外,大明是個十分靠譜而且細心的人。他依然在自己處理各種來信和電話預訂,并從當地一位老阿媽那里淘到定量的鹵味作為住客的早餐,在這方面他幾乎完全放下了豪華的架勢,也見不到他經營酒吧餐廳多年的老板的影子。尤其是聽他接預訂電話的時候,又會自動把他歸類到勤勉、樸實的老實孩子那一類里去,就像最初他說被鄰居夏爾的世麒帶壞酗酒,我們都相信了那樣。
1/5.三月三挑高8米的大廳,內里是巴厘島度假風,外觀是一座透明的玻璃房子。2.客房以棕色、黃色等基本色調為主,木雕、布藝等裝飾品體現房間的細節之美。3.庭院里的湯池,頂上是半封閉的構造。4.愛運動的黃大明。
秋天 我趕上
一條河的源頭
一只飛蟲被風吹落
一片楓葉接住了它
又一陣風 紅葉在水中打轉
重疊的漣漪 放大的波光水影
我撿起一節枯枝 把小蟲接上了岸
它在陽光中抖了幾抖
一個亮翅不見了 一只秋天的飛蟲
還有幾天的時間 我得繼續
在落葉和果實之間 能找到什么
一只田鼠竄出 我看到了
在一截老樹樁下的蔭蔽洞口
有一粒榛子和幾顆豆莢
它在儲藏過冬的糧食
走進老林 看見柞樹上懸掛著
新結的蠶繭 事物都回到了昨天
溫故知新 從來都是這樣的
等著我的金口玉言
美其名曰:發現
……
大雪之后 風聲水起
聽到返青的足音 我回來
弄不清自己走了多遠
跟著蜜蜂 在嫩葉間嗡嗡
細看 定神 不由心動
楓樹居然會開花 一串串的紅
花朵太小了 肉眼難以看見
很多個春天 第一次看到
楓樹的花朵 仿佛一個重大發現
多少個秋夜 波動在日月中
在一條河流的云卷云舒中
總有一些新的發現
總有一些視而不見
原 點
走在秋天 要有足夠的耐心
夏天的野薔薇 它的刺更加堅硬
我一次次被絆倒 扎疼
春天 我常常在此
等待最早出殼的小蟲
現在 這些事物于蕓蕓中
用枝條拉住我的褲腳
聽到它們小聲說:“再見”
我彎腰 小心分開枝條
摘去身上的芒刺
“再見” 成熟的草籽說
上午十點 風毛菊開了
這時 小蜜蜂多了起來
每一朵花 都是最后的晚餐
經常在一朵花上
聚集著不同的小蟲
面對滿山野果和枯草 我已經
不再傷感 當我走過
最后的野 在一片再見聲中:
一個透明的存在 突然敞開
那些 散失四處的章節和枝葉
在一陣緊一陣的秋風中 集合
我們和它們――
從四面八方的小徑 回到了
一個無處不在的 原點
入靜的空當
我鋪好了紙 調好了墨
準備畫一幅想了很久的畫
這會兒 我的頭腦一片空白
也許 當下的空白
是我要表達的 以及和空白相關的
空洞和空茫
一棵老樹死了 一個
大過老樹的空洞
無聲地旋轉……
當它準備帶走一切時
卻留下了大地和天空
留下了我的驚詫
一條河轉了幾個彎
不見了 一匹神馬烏云
一個騎鶴飛來的人
在風雪中回到了
經年的林中小屋 那個火盆
依然紅火著 久遠的恒溫
像我當下的空白
時間和地點 一次次
被替代被更換 飲風餐雪的夜晚
我被自己關在黑的里面
把日子的焚身
冶煉為一滴清水 知道了
月亮總是圓的 我不再計較
也不再怨恨那人 不再較什么真
真的在暗中如如不動
看到的只是眼前的 幻象
以前看不見的 那些
隱身在事物里的神仙
會在我入靜的空當兒
演示一個肢體動作
把我逗笑 我們
便在一朵花的通道里
進入了另一個時空
暗中的通
趕上了五十年未遇的 干旱
現在 雨下了幾天
烏龜山 對面兩米 五朵鴿子花
平時 它們嬌弱地開放在石徑旁
那種純藍 就像兩片夢
今天的雨 我看到它們
自如和柔韌 現在
山丁子半紅半黃 高大的泡桐
葉子寬大 在雨中慢慢地搖動
楊樹 不停地旋轉著葉片的輕
低處的女貞子 青青的果子
吊著一顆顆水珠 風大時
就會吹到我的臉上 高處與低處
這些 不同植物的根
暗中的情景 它們
借著泥土的松軟 正把根須
伸向對方的地盤
沒有你的 我的 此刻
正一點點地 深入火山巖層 現在
土中的水分多了 幾條蚯蚓
爬到地面透氣 地上和地下
我們的肉眼 看見和看不見的
表象的不同 暗中的通與同
想到“暗度陳倉” 與“四通八達”
雨就小了 一只鳥在涼亭的上方:
“就是這樣……”
看鳥 未見 但見“清風亭”三字
偷笑 自封為――清風亭:亭長
這會雨停了 卸任
在一首詩的化境中
飄然下山
識得個中風月
這個春日的午后
感覺自己 是個迷途之人
被一只看不見的鳥兒
所誘惑 被存在
被流放 在一個人山林
當一個無助的轉身
在滿意自己的瞬間 成為
野桃花的一朵
幾只山雀 在啄食樹上花骨朵
山雀們聽到動靜 飛了
它們落在不遠的松樹上
當我和野桃花 融為
燦爛整體的一部分
鳥兒回來繼續吃晚餐
一樹野桃花
在無人經過的深山
開放了多少個春天
花果供養給鳥兒和其他生靈
一陣風 落英繽紛 我
一身桃花 漸覺
清心如許 清然出塵
有一種內在的生動 那個
命犯桃花的女人 經歷了
一次次刻骨銘心的傷痛
(那些行云流水的桃花運、桃花煞)
那些欲死欲生 經過了時光的發酵
在孤獨寂靜中的抽絲剝蠶
被一雙妙手織錦
野桃花之后 更多個春天
從南到北 我沐浴桃花
跟隨 桃花的旅程 我
追花待鳥 把玩翡翠
把石頭養得珠圓玉潤
并在石頭與翡翠中體察內心
似乎識得個中風月
那些鳥兒 認識的猴兒
已經替我代言了
這個人是有點會玩――
玩:左邊是王 右邊是元
會玩可不簡單事哦
市井深山 桃花紅塵
渾然的子夜 那樹野桃花
1. 教學導入的情景設計
1.1用社會熱點問題或視頻導入,為創造良好課堂教學情景做準備
高一必修2的第3單元Computers 是關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史,電腦和機器人。我先讓每個學生設計一個最理想的家,可以有各種新科技。學生們非常踴躍,有的學生設計有一個多功能電腦操作臺,他的家可以通過這個控制臺變成飛行器、潛水艇、海邊小屋或林中帳篷等。有的學生設計他的家有一個多功能機器人,可以幫他做各種家務,當他孤獨的時候還可以陪他聊天,當他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成為家庭教師幫助他等。接著我導入了新課:“Can you tell m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s?”,“What do you think will be the next development?”這時候學生們對于這節課的內容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2利用一些小測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設計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一些智力小測試,來考查學生對所學內容基本知識的了解,其目的是為了激活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并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本單元中心話題的思考與討論。
在高一必修1的第4單元Earthquakes 中我設計了如下小問題,“Are you calm before an earthquake?”(在地震面前,你會保持鎮定嗎?)“Imagine your home begins to shake and you must leave it right now. You have time to take only one thing. What will you take? The key, money, food, clothes, or something else?”(想象你的家開始晃動而且你必須馬上離開。你的時間只能帶走一件東西,你會帶什么?鑰匙,錢,食物,衣服或別的?)“If your home shakes heavily, will you go out from your house or find a safe place to stay?”(如果你的家晃動得很厲害,你會從家里出去還是找一個安全的地方待著?)等。學生們邊思考邊討論,非常熱烈。下一步學生自然而然就投入到了這個單元的主題中,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好奇心,因此教學任務完成的很順利。還有必修5的第5單元First aids 也用了這種方法導入,效果也不錯。
2. 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營建課堂教學情景
這里的教學活動是指在課堂教學中為達到教學目的而精心設計的一系列有組織、有結構的行為和動作的結合,它是由外顯的操作行為動作和包含在其中的思維結合起來的運動形式,如游戲、表演(角色扮演)、日常交際、分組競賽等。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要環節。
在人教高一必修4第1單元Women of achievement一課時,為了加強學生的直觀印象,我采用了這樣的活動方式:把學生分為七大競賽組Work in groups of six. Express what you know about wildlife protection. Then us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to make an interview. One acts as journalist, one acts as a chimp and one acts as Jane. (讓他們現場編排一個采訪,一個學生扮演記者,一個學生扮演大猩猩,一個學生扮演Jane Goodall)(一位用自己的工作和成就呼吁人類理解動物,尊重動物和保護動物的女科學家)。學生們都能用自己的語言并結合本課所學的內容表達他們的想法。最后選出了最好的一組。這個活動既鞏固了學生們的新知識又培養了他們尊重動物保護動物的情感。
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較好地開發了學生的學習潛力,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便于自己去認識發掘教材的內在聯系和揭示和學知識本身的魅力。當然,課堂教學活動也并不是越多越好。 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主題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活動,選用適當的活動形式。
語言是人對于環境的一種反應,或許正是從這一意義上來講,教學情景的設置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更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 姚麗芳. 創設教學活動情境,構建高效英語課堂[J]. 劍南文學(經典教苑), 2012(10).
[2] 楊春瑜. 情景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品牌(理論月刊), 2011(Z2).
然而,天游峰與九曲溪,一逢節假日,游客摩肩接踵,登臨武夷,不是心曠神怡,是排隊看人。
可要說武夷山就“飽和”了?那也大錯特錯。
主景區之外,武夷風光秀不減絲毫,卻因“養在深閨”而更得幾分寧山靜水之真諦。
大安源曲徑通幽的蘭花峽谷、高瀑深潭,武夷源泛著茶香的林場小鎮,
五夫鎮外朱熹祖宅細雨正打濕白墻,下梅村里老宅天井中黃發垂髫怡然樂……
大武夷,繞開主景區,也處處皆風景。
大安之源:深谷蘭香
以“大安”為名字,其中透出了當地居民對安寧的渴望。現在這里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歷史上這里曾是進出福建省的交通要沖。大安源所在地有一村落――大安村,歷史上曾是扼守閩贛交界第一關,也稱“大關”。在閩北武夷山地區十余座關隘中名聲最盛。從明末清初到軍閥混戰再到的烽火歲月中,作為兵家必爭之地,生活在當地的壯年多被抓去充軍,留下一家的老弱婦孺困苦度日。所以當地老百姓將村取名大安村,將峽谷取名大安源。名字之中的“安”字包含了“小安者乃家安,國安方稱大安”的道理。
大安源是條幽深的峽谷,呈“V”字型,一條依山而建的步道貫穿整個峽谷。入口樹上的牌子上寫著“走路不觀景,觀景不走路”的警言,言下之意是看了這里的景色,忘了道路的崎嶇,很有一些“三碗不過崗”的派頭。
忽然進到大安源的峽谷中,一股涼意襲來,山谷中的氣溫較外面低了三四度,空氣濕潤,呼吸的空氣過喉清涼。由于峽谷獨特的地貌,形成了特有的小氣候,一般在峽谷中細雨綿綿的時候,峽谷外卻陽光明媚。走在步道上頭頂的林中不時有紅嘴鷗與大杜鵑飛出,道旁山邊生長著很多蘭花,可能峽谷的氣候正適合挑剔的蘭花生長,寒蘭、建蘭、君子蘭與素心蘭,細數一下品種很多,總是惹人駐足,蹲下身子近距離觀賞。山谷中格外寧靜,只有腳下水聲潺潺,很有些“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
景區里有一條淹沒在林子里的碎石小路,雖然不起眼,但卻是 “萬里晉商茶路”的故道。經由這條路,當年由山西南下的晉商馬幫、車隊通過人挑肩扛馬拉的方式將武夷山茶葉運出福建,再經由陸路,將福建的巖茶運到最北方的中俄邊界,通過歐亞大陸橋運往歐洲。
我們來的時候正是武夷山地區的雨季,道路有些濕滑,但遍布峽谷的瀑布因為雨季水量豐盈,轉過一個彎,遠遠的就能聽到隆隆的水聲。當年之所以能發現大安源的峽谷,也是因為瀑布。曾經帶隊探谷的人說“六七年前過來考察,聽到水聲,就下去看,用繩子綁著下去,很害怕,看到瀑布,才感覺里面很美。涼爽、巖石、瀑布,像個小世界。”在“黃崗山”瀑布前,巨大的水流沖出了一個深潭,潭水泛著青色,導游說潭水有六七米深。這時看到一個獨行的背包客,從峽谷的棧道上下到瀑布下的深潭邊,盤膝坐在這潭水岸之邊,面前是如白龍般千尺直下的瀑布,那場景像一幅水墨畫。
大安源的峽谷不長,如果快步走完全程只需一個小時。除了游山玩水外,大安源本地也有一些野味值得品嘗。在大峽谷入口附近散落著一些農家餐館,提供峽谷中的一種特產――石鱗,農家解釋這是一種石頭里的“青蛙”,生長在閩北的山中,涼性,滋補,與五步蛇共存,像大安源這樣有山有水有石頭的地方才有,除了價格高昂之外(每斤180元),還要跟農家提前預訂,才能吃到。
特別推薦
最佳玩水處 大安源水流湍急,不適宜玩水。當然想要玩水也有好去處,從大安源大門出來繼續沿著鄉村公路上行十分鐘,有一處平坦的水面叫“泰平洋”。是特意為來大安源戲水的游客準備的一處人造堰塞湖。喜歡玩水熱鬧的人都集中在這里。這里與大安源水出一處,水質清澈,并且有救生員在岸邊巡視。岸邊有農家樂和燒烤園。這里消費,玩水每人30元,并有山谷木屋出租。
武夷山美食 紫薯餅:不甜不膩,用當地盛產的紫薯制作,味道與南瓜餅相似,非常好吃。炒秋葵:閩南人餐桌上的常菜,秋葵最早上市時一斤11塊錢,到了9月一斤降到三四塊錢。
黃崗山大峽谷大門口附近農家提供自家盛產的綠色食材,其中土家燉蛋(里面加香菇)和野菜(野芝麻)是當地特色。
平均消費,如果不吃石鱗等貴的東西,吃點土雞土鴨,人均35元差不多。
在武夷山景區范圍內或市區吃飯,都不便宜,有些場所甚至比廈門還高。因為山地潮濕,所以當地菜品比較偏咸辣。
TIPS
大安源位于武夷山市北部洋莊鄉大安村,距武夷山市區38公里,大約四五十分鐘的車程。可在武夷山機場包車或在當地旅行社拼團,有旅游大巴直達大安源正門,包車前往每天300元。大安源景區游覽時間以一天為宜,傍晚返回武夷山度假區。明年夏天,可能會增加一個2.5公里的漂流,漂流時間約80分鐘。5月到11月為武夷山旺季,房間比較緊張,建議提前預訂武夷山度假區酒店。
武夷源:林場小鎮
武夷源位于武夷山主景區九曲溪上游,距武夷山機場20公里,一條西起獅子峰蓮花谷、東至東北源溪谷和楊梅泉的蓮花溪穿過整個山谷。武夷源中有一座小鎮――原四新林場廠部,如今叫“森林人家”,這處所在,實在是我到武夷源后最大的驚喜。
小鎮地處景區中心,卻如世外桃源般安寧清凈。與我們印象中傳統的古鎮不同,這個小鎮保存著完好的建筑。入鎮第一眼看到的不是宗祠寺廟,而是一尊揮手向前的塑像,塑像后面是一座蘇聯風格的大禮堂。這風景在尋常鄉村絕少見到,也讓這里充滿了革命氣息。
大禮堂中依然保存著的格局,五六十年代才能見到的木質折疊座椅,墻上樣板戲的海報,禮堂里的所有擺設和標語依然傳達著革命時代的氣息,雖然有些斑駁,但經歷風雨之后更有一種穿越的韻味。如今,這個禮堂依然可以播放老膠片電影,看門人為我們打開禮堂大門的時候告訴我們,樓上放映室的放映機現在依然可以運轉,一些當年影片的拷貝還在,如果來得巧,可以在這座能容下千百人的老劇場中看上一場16毫米老膠片的樣板戲,重溫一下當年小鎮鼎盛時的文娛生活。
站在小鎮的主街道上,身后的雕像凝視著眼前的山谷,站在雕像下面仿佛跨越了時空。百米長的小街上青苔遍布,兩旁曾經輝煌過的印記深深的烙在俄式小樓斑駁的墻上。小鎮被打理得干凈利落,鎮子里見不到一個路人,此時正是正午時分,除了樹林中的鳥叫聲,這里似乎依然沉睡著。改革開放之后,武夷山地區開始封山育林,這座隱藏在武夷山中的林場小鎮逐漸沒落。鎮子里的年輕人丟掉了砍樹的營生之后,紛紛離開故鄉涌向大城市尋找機會,如今這里只留下護林中隊的十幾戶老人住在這里,我們遇見一位84歲的葉大爺夫婦,他們1958年從浙江龍泉到武夷山,在四新林場工作了40多年。對于外人的到訪,老人興奮不已。他們面對陌生人的時候笑容中總是透出一絲靦腆純樸。
鎮子雖小但五臟俱全,基礎設施還是一派舊時樣貌:四新理發店、四新招待所、四新供銷社、四新小賣部、四新大食堂……我們到的時候,很多設施還沒有開始營業,只有四新大食堂的門窗是敞開的。大食堂里提供一些帶著鄉野味道的家常菜,林場里農家養的土雞,鎮子旁山坡上采摘的野蘑菇,還有一種當地居民自己釀造的梅子酒。四新招待所已被改造成一處相當華麗的會所,招待所邊的一塊空地也成了視野良好的露天咖啡座……“森林人家”要到明年才能徹底與游人見面,開發者想將這座世外小鎮打造成野奢酒店、別墅,消失在叢林中的陸地離島。
大部分時間,我們都在墻上爬滿枝條的小巷里穿行,好奇的四處尋覓,偶爾發現的一處魚塘,一座幽靜的小屋都讓我們興奮不已。在露天咖啡座喝一杯林場自己制作的大紅袍,真想就在這里生活下去,不忍離開。
特別推薦
90分鐘超長漂流 距離“森林人家”10分鐘的路程就是武夷源漂流的上站,游客可以坐上漂流特制的圓形小艇,沿著蓮花溪一路漂流下去。全程需要90分鐘,這一路的漂流中,蓮花溪谷地的所有風景都囊括其中,既看了風景,又省卻了爬山涉水的勞頓。作為游客,濕身是難免的,這也是漂流過程中惟一付出的代價。
驚險滑索 武夷源中有兩處非常刺激的滑索,一索全長261米,落差16米。二索全長349米,落差35米。不論哪條索道,坐著沖下來時都讓人有喊叫的沖動。如果想體驗刺激與風馳電掣的感覺,在高空欣賞蓮花溪的景色,這兩處滑索絕對不能錯過。
TIPS
從武夷山機場出發,沿S303行駛13.3公里,到達東山浦約1600米后稍向左轉進入S205,沿S205行駛8.3公里,經過自然植物園后約1550米后稍向右轉,行駛234米,左轉進入渡頭街路,沿渡頭街路行駛193米,右轉進入齊云大道,沿齊云大道行駛0.7公里,經過加油站約50米后右轉,行駛20.8公里,到達武夷源景區。
景區門票可在機場對面金盤亭AI#1號樓購買。
票價:景區總票價120元,觀覽車票價20元。
下梅、五夫:茶商舊事與大儒過往
下梅古鎮始于隋唐,興于宋朝,隆于明清,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30多座,古民居“三雕”遍布街巷的一座古鎮,卻居然如此清凈閑適。想當年當人們發現西遞之后,沒用幾年就讓那個水墨小村變得艷俗難耐,但下梅古鎮卻像深藏在巷子深處醇厚的美酒一樣,歷經多年,依然原汁原味。
下梅古鎮位于武夷山市東部,距武夷山風景區8公里,武夷山市區6公里,村旁有一條叫作“梅溪”的小河,下梅當年因茶市興,那條小溪曾經是下梅賴以生存的水道,是下梅的命脈。公路是1958年才修進下梅古鎮的,流入梅溪的當溪劃村而過,將下梅村分成南北兩片。九百余米長的當溪,純粹是一條人工開鑿出來的“運河”,康熙年間,為了茶市而規劃修建的當溪沿河設了九個埠位。而當溪兩岸,有南北二街,臨溪的街邊設了靠欄,可坐可倚,溪上小石橋比比皆是,交通來往便利。縣志記載,康熙年間,武夷茶市集下梅,旺季時來來往往的竹筏有三百多艘。
走進鎮里,在像四合院一樣大小的鎮國廟里看了半天老人們自得其樂地玩四色牌。來廟里的婦人們一邊念念有辭,一邊搓著火柴一般粗細的紙卷。一位老婦說,這是“經”,燒的經。仔細一看,一捆“經”上確是貼著一個名號,類似于“救苦”之類的愿望,就是些要燒了才能許下的愿望。
如果說當溪是下梅的血液,那么當溪兩岸各式建筑民居,則是下梅的骨骼。有一些建筑在歷經風雨后已殘破不堪,奇巧的祖師橋在1958年修公路時,被跨過當溪的公路拆成了柏油路面。不過現在遺存下來的祠堂民居,一大部分保存的還比較完整,如鄒氏家祠、方氏參軍第、隱士居及眾多的“大夫第”,其中又以鄒氏“大夫第”為最,建筑宏大,雕刻精美,保存完整,至今仍能在老宅見到鄒氏后人生活在深宅大院里的景象。
而同樣在武夷山的另一處古鎮:五夫,卻因一位鼎鼎大名的大儒朱熹,而備受膜拜。說起朱熹,幾乎無人不知,在中國傳統思想、教育和禮教史上,有前推孔子、后推朱熹的說法。朱老夫子一生70多年的歲月中,有大半生放在了閩北這塊土地上。
五夫,宋朝時屬建寧府崇安縣,現今歸入武夷山市。紹興十三年三月,朱熹遵照父親遺命,移居五夫鎮,拜劉子羽為義父,從師于劉子、劉勉之、胡憲三先生。就在五夫鎮,朱熹完成了《論語訓蒙口》、《訓蒙絕句》、《曾子年譜》、《家禮》、《論語集解》、《詩集傳》等早期的著作。
朱熹的故居紫陽樓就在五夫鎮村外的荷花塘邊,又名紫陽書室,建于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朱熹從15歲起在此定居,一直到晚年遷居建陽為止,斷斷續續在這里住了近50年。紫陽樓位于屏山腳下,潭溪之畔,書院門口的空地上有一株千年古樟,圍繞書院修竹成林,屋前是半畝方塘,蓮花滿池,只是來的不是季節,蓮花已殘,不然景色一絕。傳說,朱熹的那首《觀書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邊苦讀時,觸動靈感,信手寫就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紫陽樓構筑風格中規中矩,典雅別致,一楹兩進,前進為朱熹書齋及寢室,朱熹為不忘父老,以父號取名,將寢室命名“韋齋”,將書房命名為“晦堂”。中堂懸匾曰:紫陽書堂,表示不忘其祖籍徽洲婺源(今屬江西)的紫陽之意。
漫步五夫鎮中小街之上,輕輕雅雅的感覺,正逢天降細雨,濕漉漉的石板路面,小巷深處撐傘獨行的背影……走在朱子巷寂靜的鵝卵石小路上,想象著朱熹求學時凝眉思考的模樣,也覺心宿頓開,似有所悟。難怪有人說:來五夫鎮不是為了游山玩水,而是希望在老夫子足跡之上開始一段心靈頓悟之旅。
特別推薦
閩越王城 閩越王城位于武夷山景區21公里,緊靠南武路,占地48萬平方公尺,有城門四座,另有三座曾經是水門。遺址由三組東西走向的山崗和中心區――高胡坪王殿區組成。城址跨越三座連綿小丘,依山巒起伏之勢夯筑城墻。城墻內的遺址中,高臺鱗次,溝壑宛然,盡管殿宇樓臺、王侯第宅早在2000多年前俱已灰飛煙滅,但其根基輪廓仍依稀存在。
公元前206年,秦滅,楚漢戰爭爆發,閩越部族首領無諸北上中原,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為漢王朝的建立作出了貢獻。公元前202年,因為無諸幫助劉邦戰勝了項羽,中央政權封無諸為閩越王,統治閩中、仙游一帶。也是在同一年,無諸開始在城村修建閩越王城。
王城附近的城村與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也有聯系,公元前494年,吳越決戰于夫椒(今吳興縣),越軍大敗,勾踐率3000殘部退守,憑借城山險要,夯土為墻,屯兵困守。吳王夫差統領號稱10萬兵馬追擊越軍,將城山團團圍住。城破之后才有了后來的臥薪嘗膽。千百年來,無數騷人墨客尋訪勾踐遺蹤,發思古之幽情,寫下大量城山懷古詩、“城山懷古”因而被譽為舊時“湘湖八景”之一。
TIPS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東部,距武夷山風景區8公里,武夷山市區6公里,從武夷山市區乘中巴或公交車直達下梅;從武夷山度假區前往下梅的公交車每5分鐘一趟。
黃山:悠旅山居,處處驚喜
秋風已起,一年中又一個悠旅山居的時節不能辜負。比起遠行,倒不如打包幾件衣服,去黃山山麓探尋徽州古鎮。
小住風景里,山居歲月長
從黃山屯溪國際機場出發,行駛90分鐘左右就可以抵達黃山悅榕莊酒店。駛過大門,還可以沿途看七八分鐘藍天和遠山。直到前方出現一片沿山而建的灰白色徽派建筑,就是落腳地了。黃山悅榕莊坐落在黃山山麓,10分鐘車程處,就是從明清朝代遺留下來的傳統中式民居宏村景區;30分鐘車程,就可以抵達黃山風景區。安頓過后,大可以不慌不忙地懶起,再計劃出游。晚間再回到酒店,在明月全日餐廳用完晚餐或做完Spa,不必坐電瓶車也可以在10分鐘內散步回房,抬頭可近看明月,低頭可聽見蜿蜒流水沿山而吟。古人說的山居歲月長,大概就是這樣一日光景。
悅榕莊向來善于融合城市元素和度假氛圍,因此選擇這個品牌也往往讓度假之旅變得穩妥。黃山悅榕莊的房間大多是聯排別墅,“粉墻、黛瓦、馬頭墻”的徽派特色,讓這些建筑在山間勾畫簡約的線條,自成一景。別墅門前通常有一道屏障,繞到側面,一條羊腸小道通向房間正門,推門卻別有洞天。徽派設計的清、雅、樸、華都體現在色澤穩重的家具上。如果選擇盧村雙臥別墅套房,在一樓就擁有一間開放式廚房,可以容納6人同食的飯廳以及中式客廳。上下兩層樓的起居室都連接一個獨立衛生間,衛生間又連著一方后院,泡澡亦可以欣賞山景。整個房間的挑高和空間的通透是最為舒服的,端一杯黃山毛峰,可在屋內直線漫步,沒有遮擋和繞彎,從房間也可以看到客廳的落地窗。
細節方面,免費的Mini Bar提供了足不出戶的暢飲補給;身居山中難免招惹蚊蟲,但這家悅榕莊除了幾只白天掛在落地玻璃窗外的蝴蝶外,并沒有其他生物同居。一樓床品偏軟,成日奔波的商務旅客也許可以試著睡樓下偏硬的一張床。沏一壺茶,點一炷香,方可得到一夜好眠。
晨起之后,探訪盧村
山中的天然氧吧不會讓人嗜睡,晨起之后可以用酒店提供的自行車和慢跑路線圖,去探尋酒店附近的景區盧村。騎行穿過大片的稻田后,盧村古民居群是清道光年間四品朝議大夫盧幫燮(又叫盧百萬)所建,至今仍完整保存著志誠堂、思齊堂、思成堂等宅院,盧村最具典型、最有特色的是木雕樓,房主盧百萬經商時經常出使德國,就按照德國的風格建造,這里的玻璃也是百年前從遙遠的德國進口來的。入住酒店可以免費進去參觀,在村里整個行程20分鐘足以,最美妙的還是村外的山景,騎行馳騁其間,最能獲得遠離都市的度假體驗。
宏村:畫中村落到底值不值得一看?
宏村作為寫生圣地,每年要接待近百萬的美術生。莫說村口沿湖習畫的學生,村里的石板路上也都是搬著小板凳速寫的人。宏村的纏繞全村的水渠,始建于明永樂年間,這里一石一水至今都已有600年的歷史。宏村有四景,格外吸引旅客,分別是南湖書院,月沼春曉,牛腸水圳,雙溪映碧。村落的水系是按照牛的形象設計,引清泉為“牛腸”,從一家一戶門前流過,使村民“浣汲未妨溪路遠,家家門巷有清泉”。“牛腸”再流入村中的“牛胃”月塘后,經過過濾,又繞屋穿戶,流向村外被稱為“牛肚”的南湖,再次過濾后,流入河流。“牛胃”又稱“月沼”,常年碧綠,塘面水平如鏡,塘沼四周青石鋪展,粉墻青瓦整齊有序分列四旁,形成倒影。
除了觀景,最有趣的事莫過于和村里的茶農“討茶”歇腳,10元一杯,就可以喝到品質上乘的太平猴魁,得到半小時的歇腳。若是天冷,可以點一杯古樹紅茶,喝完再買,也是極有誠意的伴手禮。如果原路返回,村口一家香滿樓徽菜館值得推薦,筍衣紅燒肉筍美肉香,吸飽了汁水咬下去,味道家常卻滿足,鐵板毛豆腐要趁嫩快吃,不過對于咸味敏感的人,可能配上一份五加皮炒雞蛋更美味。除此之外,徽州風味中極具代表性的臭鱖魚、米粉肉、土雞煲等各種農家美食更襯此景。
西遞:一處尚無銅臭的村落
在宏村的出口,雖然有大巴往來下一個景點西遞,但在旁邊等著游人的司機其實更值得信賴,稍問一下價格就知道靠譜與否:宏村往返西遞,包括等待的時間,要價100元絕不算高。30分鐘路程,一路開著空調(暖氣),小睡一會兒就到了。司機會驕傲地說西遞村在明清多為做官之人居住,與宏村的商賈之人氣質不同。村中各家各戶的富麗宅院、精巧的花園、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門框、漏窗,石雕的奇花異卉、飛禽走獸,磚雕的樓臺亭閣,曾引得日本游客想出高價買走的“徽派三雕”:磚雕、木雕、石雕,可見百余年前的富貴之氣。村內很多私宅都不對外開放,隨時都可能遇上免費講解的導游,帶你到臨街的“大夫第”,繪聲繪色地介紹樓額懸著的牌匾:“桃花源里人家”六個字的意趣,告知這是小姐擇婿的繡樓所在。而樓底部臨街被削掉的一角,又融入了儒家“作退一步想的”的雙關之語。西遞村的商業氛圍尚還很淡,所以臨街的小吃并不坑人,梅干菜餡兒的黃山燒餅可以來上一斤。
還有精力?這兩處小眾景區可以去
呈坎
無論是西遞還是宏村,都因為名聲在外而游人如織,而呈坎可能是比以上幾處都更讓人難忘的安徽至美之景。油菜地色打底,青山綠水倒印,幾乎沒有游人,就試想你無意跌進一幅畫里是什么體驗,就略知一二。呈坎建于東漢三國時期,已有1800年的歷史,被朱熹贊譽“呈坎雙賢里,江南第一村”。
打鼓嶺
比起黃山的雄偉壯麗,在黃山余脈的峽谷之中還有一座被譽為小黃山的絕美之地――打鼓嶺。距離黃山悅榕莊50分鐘車程,就可以看到:山高谷狹,群峰疊起,瀑布在山崖間三番沖折,瀉入深潭,訇然有聲,水聲幾經山谷回響,像無數面鑼鼓在敲打,因此得名“打鼓嶺”。
長春:雖居關外,宛若江南
位于哈爾濱和沈陽之間的長春,干凈整潔得不像它的任何一位“東北兄弟”。得益于龐大的森林公園的循環凈化,長春終年與藍天白云相伴。
進門享安居,出門闖天地
與長春這座城市相似的是,2016年1月開張營業的長春凱悅酒店也處處透露著與眾不同的魅力。盡管是一座城市商務酒店,長春凱悅卻有著度假酒店的舒適體驗。仿佛是借了第13屆長春電影節的光,酒店外紅毯鋪地,酒店內熱鬧非凡。從進入大堂的旋轉門開始,熱切的歡迎和貼心的問候便不絕于耳,我也好像受到了明星一樣的禮遇,更像回到了洋溢著東北溫情的家。但事實上,這正是長春凱悅的日常。
城市森林的概念是始終環繞在長春凱悅身上的光輝。步入酒店大堂如若身處長白山密林,一縷縷陽光從露天玻璃棚頂滑過,柔和光束沐浴著象征豐碩果實的藝術典藏品,最吸引眼球的是三個寓意豐收的巨型球狀鋼質雕塑“種子”。
大堂酒廊則是東北傳統“家”文化的延展,也是一直以來所傳頌的“中國式幸福”庭院生活的放大,在寒冷的冬天里,東北人家圍在火堆旁取暖,歡聲笑語。這個火堆的意向在酒廊里由一座高大的立體式燈柱表現。
427間客房采取了現代簡約的設計風格,但同樣具有鮮明的東北地域特色。東北人臥室的起居布局風格――KANG(炕)――被保留在房間的設計理念中,不過這里的炕不燒柴取暖,不用擔心干燥不適,它被以寬大沙發的形式展現。在這樣的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房間里,只要慵懶地坐著,享受窗外照射進來的溫暖陽光,就可以獲得非同一般的東北生活體驗。
酒店擁有兩座餐廳,分別是主打中餐的品悅餐廳和主打自助西餐的咖啡廳。品悅中餐廳整體風格充滿了東北豐收色彩,到處是裝滿谷物的瓶瓶罐罐。同時,設計師又將果木烤爐融入了煙囪設計理念中,與凱悅的明星菜品北京烤鴨明檔相得益彰。在東北農村,進入家門先要經過灶臺,灶臺則連接屋內火炕。在品悅中餐廳的貴賓房里,巧妙融入了這一東北文化元素。進入貴賓房前先映入眼簾的是備餐操作灶臺,為前來用餐的食客帶來別具特色的體驗,在此歡聚如家。
而在自助西餐咖啡廳,又另有一番東北滋味。餐廳整體材質以木材、石材、皮質為主,打造獵人小屋的抽象概念,咖啡廳一隅面館明檔以皮質掛飾彰顯東北獵人的豪邁粗獷,客人則可放任味蕾,盡享饕餮美饌。
皇宮:尋味歷史必到之地
歲月塑造城市,也改變著城市。長春這座曾被日本侵略者定為洲國“首都”的城市,如今處處是歷史留下的耐人尋味的痕跡。
日本人之所以選擇了長春,與長春優越的環境和地理條件密不可分,這里處于東北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長春“建都”之后,大批的日本城建專家來到這里,興建了很多“東洋式”“新藝術式”“滿洲式”的建筑用作日本關東軍、洲國各部衙的辦公場所,民用的日式、歐式小洋樓也混雜其間。如今,長春市保留下來的日偽重要遺跡有近百處,它們代表著當時亞洲建筑業的最高水準。
皇宮博物院是在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充當洲國傀儡皇帝時的宮殿遺跡上建立起來的,而這座宮殿的絕大部分并非當時新建,而是直接沿用了民國時期管理吉林、黑龍江兩省鹽務的吉黑榷運局官署。在這座皇宮中,溥儀度過了內為國賊外為傀儡的屈辱14年。
始建于1937年,第二年末竣工的同德殿是皇宮中的標志建筑,溥儀為了表示與日本侵略者同心協力,取“日滿一德一心”之意命名為同德殿。一樓是溥儀處理政務與娛樂的場所,主要有叩拜間、候見室、便見室、中國間、鋼琴間、臺球間、日本間、電影廳等。在這座功能豐富的宮殿中,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命運和國家命運糾纏在一起的悲劇縮影。
雕塑公園:雕刻獨特的城市品位
在長春所有的“城市名片”中,“雕塑城”是用詞最短但名聲卻越來越響亮的一個。走在長春的街道、廣場上,造型各異、動感時尚的雕塑作品會像有生命一樣突然出現,躍入人們的眼簾。坐落在城市主干道人民大街南端的長春世界雕塑公園,如今是這座歷史底蘊深厚的城市的新中心,它已經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雕塑藝術大觀園。
雕塑公園里最重要的主題雕塑名為“友誼和平春天”,主雕高達29.5米,造型精美、氣勢壯觀,分別由3位少女和五大洲民族風情人物及動物組成,象征著五大洲人們高舉和平旗幟,勁奏友誼強音,喜迎美好春天的主題。
而位于雕塑公園東門的松山韓蓉非洲藝術收藏博物館則令人眼界大開,藝術館收藏了來自坦桑尼亞、莫桑比克、馬拉維、贊比亞等非洲東南部國家的12000件雕刻和繪畫等藝術精品,記錄了近50年非洲東部的現代藝術進程。馬孔德木雕的選材來自俗稱“烏木”的“格蘭尼迪拉”樹,這種木材肌理細膩、耐磨防蛀、極為堅硬,是世界名貴的稀有樹種之一。馬孔德木雕完全依賴手工完成,工匠不參照任何實物,而是僅僅憑借自己的藝術嗅覺,經過復雜的銼、磨等精細加工而完成。
凈月潭:在這里感受北國之秋
幸運的是,我們抓住了秋天的尾巴,來到長春最美的水域森林。凈月潭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坐落在長春東南部,距離市中心18公里。凈月潭因形似彎月狀而得名,與臺灣日月潭互為姊妹潭。景區內的森林為人工植造,是含有30個樹種的完整森林生態體系,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使之成為“喧囂都市中的一塊凈土”,是長春市的生態綠核和另一張著名城市名片。
春踏青、夏避暑、秋賞景、冬玩雪,凈月潭處處皆景致,四季貌不同。亞洲最大的人工森林與山、水相依的生態景象構成了凈月潭四季變幻的風情畫卷。森林中有樟子松、黑松、落葉松、山楊、樺樹、榆樹、槐樹等高等植物550多種,你可以輕易地看到松鼠和刺猬,山雞、野鴨、狐貍和狍子也是密林中的常住居民。秋末走進森林浴場,漫步在木板鋪就的全長11公里的林中小道,好像走進了愛麗絲的仙境。綠色的、黃色的和紅色的樹葉相間而生,落葉在碧藍的水灣中與黑色的樹影形成了更為豐富絢爛的色彩。
不可錯過的當地美食
鍋包肉
東北菜中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這道菜始創自光緒年間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之后風靡整個東北。鍋包肉最早是為適應外賓口味,把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如今它依然是最受游客歡迎的東北菜。成菜色澤金黃,口味酸甜。
白肉血腸
這是一道從古代帝王及族長祭祀所用祭品演變而來的典型東北菜。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儀注篇》記載,滿族長期以來信仰薩滿教,祭祀過程中以豬為犧牲。宰豬羊時用大盆裝些鹽水接血,然后攪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調料后灌腸,扎緊捆實,放入鍋中煮制即成。制作燉酸菜時血腸和白肉同時放入,血腸味道濃香,油而不膩。
【關鍵詞】古代建筑環境設計 思維園林 陰陽
中圖分類號:K87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中國古代園林的代表——留園
留園歷史悠久,風景優美。它綜合了江南造園藝術,并以建筑結構見長,善于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文化,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錯落相連的,有節奏、有色彩、有對比的空間體系。全園用建筑來劃分空間,可分中、東、西、北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水見長,池水明潔清幽,峰巒環抱,古木參天;東部以建筑為主,重檐迭樓, 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勝;西部環境僻靜,富有山林野趣;北部竹籬小屋,頗有鄉村田園風味。留園的建筑在蘇州園林中,不但數量多,分布也較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間處理之巧妙,皆為諸園所莫及。每一個建筑物在其景區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從全局來看,沒有絲毫零亂之感,給人有一個連續、整體的概念。留園整體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是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留園以其獨創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藝術深深地感染了我們。層層相疊的建筑群組,藏露互引,疏密有致,虛實相間,曠奧自如,令人嘆為觀止。
留園建筑藝術的另一重要特點,是它內外空間關系格外密切,并根據不同意境采取多種結合手法。建筑面對山池時,欲得湖山真意,則取整片墻面;建筑各方面對著不同的露天空間時,就以室內窗框為畫框,室外空間作為立體畫幅引入室內。室內外空間的關系既可以建筑圍成庭院,也可以庭園包圍建筑;既可以用小小天井取得裝飾效果,也可以室內外空間融為一體。千姿百態、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呈現出詩情畫意的無窮境界。
建筑與環境設計思維與園林
中國古代建筑思維最典型的代表是風水堪輿學。選擇留園來進行實地考察,一方面因為留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其建筑和奇石都享有盛名;另外一方面,吳地自古注重建筑風水,傳統的姑蘇人家都會在房屋內外部布置上下大工夫。留園幾乎完全符合我們前期調查中傳統堪輿學對陽宅風水的苛刻要求。
陽宅即生人的住宅,陽宅相法主要指住宅選擇之法。相法主要分兩種,一為形勢宗,注重自然地理、生態環境,以及對不同環境的處理手法;一為理氣宗,源于古代巫術占卜,講究方位、時辰的吉兇和禁忌。
陽宅形法主要是對宅外整體環境進行選擇和處理的方法。一是宅周圍環境質量的評估,涉及四周山崗、流水、池塘、草木等等與建筑主體之間的關系。二是宅院形態的研究,高大卑小貨方圓整缺,稱為“宅外形”和“宅內形”。
一、察氣。氣主要指宅內的場所氛圍和宅外的生態、氣候、心理感受。在此基礎上,接受并調整宅內外不同的環境,使住宅能滿足人們心理和生理需要。
1、地氣。指宅所處地的土質、地溫、濕度等因素,能夠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家庭內聚力和親和力。地氣過強過弱,都會使人不適。留園占地30余畝,集住宅、祠堂、家庵、園林于一身,地氣適宜,陽光雨露豐沛,在整體空間處理上給人曲折空幽之感,在炎炎夏日,頗減弱了暑氣。在酷寒冬季,又因空間較為狹小,不致使人感到空曠寒冷。
2、門氣。門涉及居住者的出入平安、防衛、以及鄰里關系的和諧和門第尊卑,也制約著宅內外景觀。留園的門廊是一大特色,不取直線,蜿蜒曲折,門第雖洞開,卻很難在門口就看到園內景色,也激發了觀者的好奇心。隨著參觀的深入,門廊上的鏤空花窗逐漸泄露了園中的景致,但卻欲露還遮,欲語還休,從任何一個角度都無法完全看到中央庭院的完整景色,觀眾在荷葉、陽光、琴聲、歌聲中流轉,直至進入內庭,豁然開朗,一幅精巧秀麗的園林畫卷徐徐展開。這樣的門廊設計不僅有效阻隔了外界對園內的干擾,使其獨成一處世外桃源,而且又不致太過閉塞,一點都接觸不到外界的氣息,正所謂一個恰到好處的“氣口”。
3、衢氣。指宅外道路交通對宅內環境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的集合。留園的地理位置選得十分精到,門前只有一條林蔭道,但林蔭道左右盡頭卻都是四通八達的大路。單看小路上往來車流并不多,但留園卻完全處在一個交通的節點,游客前往十分方便。交通便利,識別性強,卻有有效避免了外界車輛的干擾。這也許是身在留園,會忘記自己身處熙熙攘攘的城市的原因吧。
4、嶠氣。以高屋為屏障,圍合適度與否,就是所謂的嶠氣。適度則產生安定感,過緊會有壓抑感。從生態角度來說,圍合程度對宅內通風排濕或防風御寒都有重要影響。其實從個人角度來說,我認為留園的高屋圍合,在某些地方顯得過于緊湊。園中小庭院的圍墻顯得過高,花窗又太上,基本沒有起到實際作用。不過后來聽導游說那是后人加建,為了與留園歷史博物館區分開來而強行加入的一道墻。不僅遮擋了陽光,也給人一種身處高墻被囚禁的壓迫感,實在沒有必要。
二、宅外形
1、傳統的建筑多要求“背山面水,負陰向陽。”不知在寒碧山莊時期,留園是否依山傍水,不過在今天看來,留園完全不符合風水學中最基本的要求,代之以在市肆中被異化了的環境要素:“屋脊為龍,一層街衢一層水,門前街道是明堂,對面室宇為案山。”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那么留園所處地周邊環境并不完全盡如人意。留園路兩側的沿街建筑外觀參差不齊、風格與留園不協調,特別是路南側靠近留園的數幢老式公房(多層住宅)和一些沿街建筑顯得陳舊甚至破敗。沿街店鋪、店招、小廣告凌亂甚至破舊,有礙觀瞻、影響留園乃至蘇州整體形象。蘇州古典園林因水而活,但留園周邊的地下排水管網因年久失修頗多滲漏,造成污水滲入園內污染水體,對留園園容影響較大,而留園周邊的道路等因歷年整修逐步加高,造成園內外地面外高內低形成雨水向園內倒灌之勢。這些都是留園周邊環境的不利因素。
2、排水要求。宅院以西北高,東南低為好。宅前應該有質量完好的河渠或池塘。這些也都是留園周圍沒有的。
3、在滿足心理需要方面,不宜單體建筑獨立,最好能背倚山崗,左右環護。造成安穩之勢。留園地理位置在這一點上很不利,好在門前有明堂,略微緩解。
4、園周園內流水不宜橫沖直撞,以彎曲婉轉為妙,以水聲悅耳為吉。就我們參觀情況所看,留園園內水位偏高,是否是因為排水系統不好?影響了整體的景觀效果,淺水觀游魚的意趣尚未凸顯出來。
5、房屋前后忌諱屋脊、房角直沖及其他不甚美觀的環境實體。可惜留園周圍都是些居民樓,其中不乏破破爛爛者,實在有礙觀瞻。
結語
古代建筑環境設計扎根于中國本土,起源于原始科學,發展于社會需要。它集地質、地理、生態、天文、物理、數學、哲學、景觀學、建筑學為一體,高度濃縮了中國建筑思想的精華。中國古代建筑環境設計思維系統產生的初衷是優化群體的生存環境,因為在傳統的文化中,除了講究先天命運,更注重天時、地利、人和的合理匯聚。古人深信,只有在命運和環境的相互影響和作用下,人類才能更好地生活。
從應用價值上說,古代建筑思維研究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和借鑒意義。中國古代建筑環境設計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從中國古代建筑環境設計鼻祖晉代郭璞先師的著作《葬書》,到郭公的設計思想,本質為建筑環境氣場學的中國古代建筑環境設計學生命力愈發旺盛。如今,中國古代建筑環境設計學已成為置地時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總體說來,留園內宅比較符合中國古代傳統建筑思維中的種種要求,而因為時代的變遷和市政工作的不到位,留園并未享有一個契合相法的外在環境,這也是歷史名園的一大遺憾。園林不僅要看宅內,也要欣賞宅外。如何讓這個歷史名園煥真正發出悠然古樸的風姿,是一個值得大家去深思的問題。
一、有效性教學的含義
在鐘啟泉等主編的《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 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一書中,對教學的有效性是這樣闡述的:有效教學的核心就是教學的效益,所謂有效,主要是指通過教師在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學生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或學生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者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很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
二、有效開展參與式教學
參與式教學是合作式教學的一種,它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應用靈活多樣、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鼓勵學習者參與的教學過程。音樂教學的參與式教學在中小學新課程中越來越受到關注,并廣泛地運用著。在新課程改革中,師生關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角色已經由知識的傳授者向學習伙伴轉變。基于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互動,交流溝通,沒有強迫和灌輸,沒有權威與說教,師生以音樂為媒介,平等和諧地交流音樂信息,達到音樂資源共享的目的,這對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和學生音樂素質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參與式教學的特?c就是在音樂教師的引導下,師生、生生通過合作交流來共同完成音樂教學任務。那如何才能達到有效合作呢?下面筆者舉例說明。
例如,在歌曲《哦,林中那間小屋》(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學中,可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根據歌曲所描繪的意境,選擇與上山、植樹、山林歡歌等情節相適應的樂曲來即興創編音樂劇《植樹》。在創編過程中,小組成員相互支撐和配合,積極承擔個人任務,然后對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匯總、加工,最后對創編成果進行展示和評價。整個創編過程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表演的成功和快樂,感受到愛護樹木的重要性。教師應善于引導,使課堂氣氛“活”而不“悶”,“活”而不“亂”。
三、有效進行歌曲教學
歌曲學唱在音樂課堂上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它不僅是對學生音樂感受力和歌唱基本能力的培養,也是對學生浸潤美的熏陶,對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歌曲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尷尬場面:教師在上面彈伴奏,學生們在下面沒聲音,即使有聲音,學生們的歌聲也是“虛、白、喊、壓”,失去了歌唱的美感。那么該如何處理這種場面呢?
筆者認為,教學前,教師應仔細研讀教材,認真品味作品,深入分析,充分挖掘,再進行加工處理。教師只有對所教的內容有深入透徹的分析和理解,才能悟出音樂作品中更豐富、更深層次的細微變化。教師應結合多方面情境誘導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調動學生興趣,將學生由被動學習音樂轉變為主動學習音樂。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情境”起到愉悅審美的作用,使人產生情感共鳴。
例如,歌曲《嘎達梅林》(蘇教版八年級上冊)前奏部分音樂在馬頭琴的演奏下顯得特別神圣,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人感受到了風吹草低的蒙古草原氣息。于是,本課的教學設計就可從這句旋律切入,上課伊始,就播放了這段前奏,并在鋼琴上演奏這一樂句,接著發問:仔細聆聽,美妙的音樂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聽聽故事發生在哪里?悠揚的馬頭琴聲飄揚在蒙古大草原的上空,帶著憂傷,帶著思念……學生在感受音樂的同時被帶入了一個有著悠揚琴聲的蒙古草原的情境,深刻體會歌曲中英雄的高遠氣節和風吹草低的蒙古草原氣息……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想象盡情地歌唱著,一個個身臨其境,人人都成了草原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歌有真情,自成高格;情技合拍,美感頓生!
四、有效發展創新能力
音樂課不僅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更是一門創造性很強的課程。隨著音樂教學改革漸趨活躍,“音樂沙龍”“我的創造”以及器樂教學也隨之出現。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培養他們的即興創編能力。新教材內容的設計就給教師和學生留出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如:學會為音樂配歌詞并能演唱自己所作歌曲;讓學生口頭創編旋律或簡單的旋律接龍,創編出有表現力的表演動作或新的表演形式等。
例如,八年級上冊中要求學生為黃河、長江的線路走向編唱旋律,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黃河、長江上、中、下游各自的地形特點,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小組合作分析部分河段的水流特點,如水流湍急、水流緩慢、瀑布等。分析完之后請同學們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來表現,學生就寫出了各種各樣的節奏及旋律。這樣的創編活動,學生非常有興趣,而且創編出來的節奏非常豐富。
又如,在教學歌曲《青春舞曲》時,可讓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充分展開想象,根據音樂的特點,自己用舞蹈、打擊樂器、歌表演等形式為歌曲伴奏,愿意怎樣跳就怎樣跳,高興怎樣伴就怎樣伴,使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下學習到新疆民歌的特點,達到師生互動的目的。
音樂課上的這種創造性拓展,對學生克服困難,塑造自我起到了良好的橋梁作用,鼓勵了學生用多種藝術手段來表達對音樂作品的感受。
五、有效達成學科綜合
在音樂課堂教?W中,加強音樂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能夠使音樂課堂成為開放的體系,從而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和感受,最大限度發揮音樂學科的教育功效。音樂教學僅僅有音樂內容的存在是不夠的,在新課程中著重提倡學科綜合。
1.音樂與美術的融合
藝術都是相通的,可以說,音樂與美術的關系最為密切。在學生欣賞完一段樂曲之后,可以讓他們用各種線段或者圖形來表現他們的感受,或者借用畫面來創設歌曲情境。如在欣賞古琴曲《流水》時,可以采用聽音樂主題選擇合適畫面的方式進行分析。先讓學生分段聆聽樂曲中四個表現不同流水形態的音樂片段―安靜的水、湍急的水、波濤洶涌的水、澎湃之后歸于平靜的水,然后出示四幅不同流水形態的畫面,讓學生根據音樂表現的不同形象選擇畫面。選擇之后,請學生歸納音樂中水的表達特征,如快慢、輕重緩急、速度力度上是怎樣體現的,從而引導到音樂要素起的作用。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到藝術來源于生活,同時也是高于生活的:在古代文人眼中,水是怎樣的?對于水的思考又是如何?通過他們的雙手表達出來,又會怎樣?從眼中之水到心中之水再到手中之水,一步步啟發學生感悟三個階段,最終是文人意向的表達,更是情感的升華。
2.音樂與舞蹈的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