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6:41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chuàng)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女孩子的英文名字,希望這些內(nèi)容能成為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jìn)步。
[關(guān)鍵詞]英文名字 規(guī)則 結(jié)構(gòu) 忌諱
[中圖分類號]H31[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1)09-0038-02
許多學(xué)生喜歡自己起英文名字,不少人不懂取名的規(guī)則,鬧出不少笑話。和中文名字一樣,英文名字其中也包涵一定的文化和歷史的內(nèi)涵,也有一定規(guī)則和忌諱。
一、英文名字命名的規(guī)則
(一)基本結(jié)構(gòu)
和我們中國名字姓在前名在后不同,英語國家的姓名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名在前,姓在后,其排列次序剛好與中國的做法相反,即“重名輕姓”。有的人只有一個名,有的人有兩個或三個名。一般是首名+中名+姓。首名又稱教名,中名一般不用,只在正式場合或簽署文件時使用。如,Linda Jame Smith,為了方便,常寫成Linda J.Smith或 L.J.Smith。
(二)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英語國家的人士名字通常由三部分組成
1.Christian name(教名),顧名思義是指那些信仰基督教的教徒們才適用的稱呼。由于大多數(shù)英語國家人士系基督教徒,Christian name亦被視為given name或first name的同等詞。
2.middle name(中間名)通常是為紀(jì)念先輩或父母親朋中受尊敬人士而用其名來命名的,一般說來中間名的紀(jì)念色彩較濃。
3.family name(姓氏)和中國差不多,繼承父輩的,只是位置是在最后。
(三)中間名(middle name)的來源
中間名主要來源有下面幾個方面:
1.采用圣經(jīng)、希臘羅馬神話、古代名人或文學(xué)名著中的人名作為教名。
2.采用祖先的籍貫、山川河流、鳥獸魚蟲、花卉樹木等的名稱作為教名。
3.教名的不同異體。
4.采用(小名)昵稱。
5.用構(gòu)詞技術(shù)制造新的教名,如倒序、合并。
6.將母親的娘家姓氏作為中間名。英語民族常用的男子名有:James,John,David,Daniel,Michael,常見的女子名為:Jane,Mary,Elizabeth,Ann,Sarah,Catherine。
(四)英語的姓氏
英國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只有名而沒有姓,直到16世紀(jì)姓氏的使用才廣泛流行開來。
英語姓氏的詞源主要有:
1.直接借用教名,如 Clinton。
2.在教名上加上表示血統(tǒng)關(guān)系的詞綴,如后綴-s,-son,-ing;前綴 M'-,Mc-,Mac-,F(xiàn)itz-等均表示某某之子或后代。
3.在教名前附加表示身份的詞綴,如 St.-,De-,Du-,La-,Le-。
4.反映地名、地貌或環(huán)境特征的,如 Brook,Hill等。
5.反映身份或職業(yè)的,如:Carter,Smith。
6.反映個人特征的,如:Black,Longfellow。
7.借用動植物名的,如 Bird,Rice。
8.由雙姓合并而來,如 Burne-Jones。英語姓氏雖然出現(xiàn)較教名晚,但數(shù)量要多得多。常用的有:Smith,Miller,Johnson,Brown,Jones,Williams。
(五)一些英文名字的昵稱
昵稱包括愛稱、略稱和小名,是英語民族親朋好友間常用來表示親切的稱呼,是在教名的基礎(chǔ)上派生出來的。
1.通常有如下情況。
(1)保留首音節(jié)。如 Donald=>Don,如果本名以元音開頭,則可派生出以“N”打頭的昵稱,如:Edward=>Ned。
(2)ie或-y如:Don=>Donnie。
(3)采用尾音節(jié),如:Anthony=>Tony。
(4)由一個教名派生出兩個昵稱,如:Andrew=>Andy&
Drew。
(5)不規(guī)則派生法,如:William的一個昵稱是Bill。
2.下面是一些常見英文名字的昵稱。
Bob:Robert
Jimmy:James
Tom:Thomas
Mike:Michael
Andy:Andrew
Pat:Patrice
Betty/Betta/Bett:Elizabeth
Sam:Samuel
Dan:Daniel
Becky:Rebecca
Gina: Regina,Angelina
Kathy:Katherine
Mac:Macdonal
Rich:Richard
Doug:Douglas
Desiree:Des
Hon:Honey
Pete:Peter
Ann:Annie, Anna
Jen:Jennifer
(六)英文名字的含義
英文名字都是有一定含義的,有些甚至包含了歷史文化背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意義,就如同我們常說的,這個人“貌若潘安”,潘安已經(jīng)成了帥哥的同義詞,而非簡單的名字本人。例如:
1.Alina愛麗娜,古德語『高貴的意思。
2.Betty是Elizabeth的簡寫,這個名字讓人在腦中浮現(xiàn)一個金發(fā)女孩的影像,傻得可愛,又風(fēng)趣。
3.Carol(拉丁):強(qiáng)悍,有女人味的。Carol Brnett是具代表性的人。Carol被比喻為和善、居家類型、外向風(fēng)趣的人。
4.Editha(老式英語):“豐碩之禮”。對大部份人來說,Edith是平凡、穿著老舊、可愛、容易上當(dāng)、又遲鈍的女人。有些人則把Editha看成不受贊許的老師。
5.Emily(德語),勤勉的意思。拉丁語則是恭維者的意思。大部份人將Emily描繪為嬌小可愛,安靜保守的女子,聰明,柔弱,拘謹(jǐn)。
6.Ingrid(來源于斯堪地那維亞),意為“英雄之女“。人們將Ingrid聯(lián)想為金發(fā)的斯堪地那維亞,聰明,熱情,又勤奮。INGA不是被描繪為美麗如Ingrid Bergman般的美女,不然就是高大、魁梧的年長女人。
7.Anthony(拉丁),“無價“的意思,人們認(rèn)為Anthony是高壯黝黑的意大利男人,聰明,強(qiáng)壯并堅忍。
二、英語名字命名的忌諱
(一)名人效應(yīng),應(yīng)該避免
我們?nèi)≈形拿值臅r候,常常會避免和一些人的名字重復(fù)。古代的時候,皇帝的名字都是要避諱的,同樣,在西方現(xiàn)在家長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也會有所避諱,比如Jesus(耶穌)。
(二)有些名字是有性別差異的
我們中國人名字也有定式,有些名字基本是女孩子的,比如小芳、小娟之類的。而有些是男孩子專用的,同樣英文也是如此。取名字的時候,要盡量避免性別混淆。
(三)名字的發(fā)音
名字是經(jīng)常要來叫的,一個不鬧笑話的名字是最基本的要求。既不要讓本國人笑話,也不要讓外國人覺得拗口。如Linwood,讓我們中國人容易取笑為“您無德”。再比如Roger這個名字,居然被人念作“弱智”,盡管本意是“famous spearman(有名的使矛的人)”,最后還是改名。外國人常用的名字基本是發(fā)音符合名字要求的,所以沒有把握不要自己去創(chuàng)造。有些人因為姓被人叫得多,隨便起個與姓諧音的英文名,但這樣的英文名單獨叫尚可,全稱時就不太自然了,如:肖珊Shawn Xiao,鐘奇Jone Zhong。
(四)注意一些名字有特殊的意思,不能亂取
選名字前最好能對它有些了解。很多英文名來自《圣經(jīng)》或者希臘、羅馬神話,大家很常見的Mary和Samuel,都是出自前者,前一個是圣母,后一個是舊約里最著名的先知;已故的英國王妃Diana,她的名字來自希臘神話中太陽神的妹妹――月亮女神,她還身兼狩獵和多產(chǎn)女神之職。迪斯尼的《美女與野獸》的女主人公叫Belle,如果看的是英文版,就會注意到一個細(xì)節(jié):當(dāng)Belle手捧著書穿過人群,有人唱到“her name means beauty”,Belle作為一個法語名字,正是“美麗”的意思。此外,由于文化差異,有些名字引申義不雅,如:Cat,Kitty,在英語俚語中,它們指的是女性的(Pussy)。Cat宜改為Cathy, Kitty宜改為Kate。
(五)太常見的英文名字也不要取
有些名字就如同中文中張三、李四一樣,非常常見的名字應(yīng)該避免,比如,Mary,Bob之類。
(六)不懂語法用錯詞性
名字一般用名詞,不用形容詞。有些人不懂這一規(guī)律,用形容詞起名,如Lucky,這并不是英文名。
三、結(jié)束語
以上從英語名字的規(guī)則以及命名的忌諱兩大方面分析了英語名字的結(jié)構(gòu)、規(guī)則。在我們注意以上這些事項后,取個合適的英文名并不是一件難事。
【參考文獻(xiàn)】
[1]曾爾奇.英漢人名的文化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6(02).
安雅養(yǎng)了一只金毛,取名叫卡拉,兩個月大,漂亮,健壯,聰明。
這是安雅養(yǎng)的第一只狗,作為一個宅女,她的生活因為卡拉的到來,增添了不少樂趣。
這天她回到家,邊開門邊喚,卡拉,把拖鞋給我叼過來!
其實卡拉還沒有學(xué)會叼拖鞋的技能,但安雅相信,總有一天,卡拉什么都能學(xué)會。
卡拉在門后睡覺,沒有理睬。安雅繼續(xù)叫,卡拉!卡拉!
這時隔壁的門忽然開了,一個看上去50歲左右的女人穿著睡衣,懷里抱著一只貓,不友好地看著她。女人大概是剛搬來的,因為安雅以前沒有見過她。
女人卻問,你叫誰?
安雅說,我……叫我的狗。
女人的表情很僵,忽然說,你能給你的狗改個名字嗎?
為什么?安雅莫明其妙。
女人頓了頓才說,卡拉,是我女兒的英文名字。
安雅差點噴笑出聲,但總算忍住了。可是,卡拉已經(jīng)習(xí)慣了它的名字,她不想改。于是她說,你女兒是中國人,平時也沒人叫她的英文名字吧,所以,沒關(guān)系的。
女人怒了,有沒有關(guān)系不是你說了算!
安雅不想和女人糾纏下去。管天管地,管別人給狗取名,什么人這是!她不再搭話,開門進(jìn)了屋。女人卻忽然在背后問,喂,你叫什么名字?
安雅想了想還是告訴她,我姓安,叫安雅。
令安雅沒想到的是,女人忽然低頭對自己懷里的貓說,從此以后,你就改名叫安雅,安雅,今天有沒有乖乖拉屎?然后不等安雅做出反應(yīng),女人已經(jīng)進(jìn)屋,砰的一聲關(guān)上了門。
2
和隔壁的梁子就這么結(jié)下了。安雅本打算不計較,她是宅女,對與鄰居打交道沒什么興趣。
可惜卡拉不這么想。卡拉慢慢熟悉環(huán)境后,便不甘心老是待在屋里,和安雅這個懶洋洋的宅女一起混日子。它酷愛趁安雅不注意時溜出去玩,這時候安雅才發(fā)現(xiàn),卡拉沒有學(xué)會叼拖鞋,卻學(xué)會了扭開大門的鎖。
這天,當(dāng)安雅完成手頭的工作時,她發(fā)現(xiàn)卡拉又不見了。
她怒不可遏。這時門被推開,卡拉回來了,卻嚇了安雅一跳。卡拉的右眼血肉模糊,鮮血流了半邊臉,它可憐巴巴地看著安雅,發(fā)出哀鳴。很顯然,卡拉和什么動物打架了,而且是戰(zhàn)敗方。
顧不得太多,安雅趕緊把卡拉送到寵物醫(yī)院,包扎傷口。從醫(yī)院回來后,在小區(qū)花園里,一個路過的人看著腦袋上纏著繃帶的卡拉,同情地說,剛才就是這只狗和貓打架,可憐吶,那貓真是兇殘……
安雅趕緊問,你知道是哪家的貓嗎?
那人說,就是你隔壁那家的啊!主人還在旁邊觀戰(zhàn)呢!
安雅抱著卡拉,憤怒地敲開那中年女人的門。
面對安雅的質(zhì)問,女人淡淡地說,作為一只狗,連貓都打不過,還好意思找上門來說理?
安雅無言以對,可不管怎么說,卡拉受傷了,女人作為貓的主人,難道不應(yīng)該給她一個交代嗎?
女人叉著腰說,要不你也和我打一架得了!替你家狗報仇,怎么樣?
勇氣值再升10倍,安雅也不敢和一個50歲的婦女打架。她抱著卡拉,憤然回屋。
3
安雅開始策劃卡拉的復(fù)仇。她不能白白讓卡拉受傷還得不到一個公道!可是,如何報復(fù)隔壁的貓,卻頗費腦筋。那貓不像狗,整天待在屋里,不容易撞見。唯一的機(jī)會,便是趁女人出門買菜時,把她的貓哄出來,然后讓卡拉和它單挑。安雅就不信,沒有女人在旁邊助陣,那貓能打贏她的狗?
機(jī)會終于來了,這天安雅躲在門后,聽得隔壁女人的關(guān)門聲以及鞋子踩著水泥地板下樓的聲音。她趕緊打開門,然后站在樓道里隔壁女人的衛(wèi)生間氣窗口,輕聲呼喚那貓的名字:。
隔壁女人當(dāng)然沒有真的把自己的貓改名叫安雅,一是拗口,二是這樣做貓也不答應(yīng)。
安雅手里有一把小魚干,她將魚干放在氣窗的窗臺上。果然,不一會兒,聞著味道,便從氣窗口爬了出來,安雅趕緊一把將它從窗口扯了下來。
卡拉從門后鉆出來,瞪著還未痊愈的眼睛,仇恨地對著低吼。安雅退開一邊,觀摩貓狗大戰(zhàn)。她決定了,只要卡拉稍落下風(fēng),她便要出手幫忙,上一次,那女人不就是這么做的嗎?
可惜太聰明,它一看這陣勢,便知道自己今天毫無勝算,膽怯地后退兩步后,閃電般消失在樓梯口。
架打不成了,安雅遺憾地把卡拉喚回了屋。可是半小時后,她聽見隔壁女人在呼喚的名字,喚了許多聲,一直喚下樓去。
直到下午,也沒回來。女人已經(jīng)快瘋了,樓上樓下找了好多趟。安雅坐在屋里,聽著女人焦躁的呼喚,坐立不安。
卡拉也很不安,圍著她走來走去。直到安雅問它,要不,咱們也一起去找?
卡拉一下就聽懂了,跳起來就往門口沖。安雅在這一刻確信,她的狗卡拉,是世上最聰明、最善良的狗。
4
讓狗找貓,比人找貓更有效,因為狗有世上最靈敏的鼻子。況且卡拉和交過手,熟知它的氣味。在小區(qū)背后的垃圾桶邊,11月的寒風(fēng)里,它凍得瑟瑟發(fā)抖。看見安雅和卡拉過來,它喉嚨里發(fā)出恐懼的低吼,嗚嗚叫著后退。
安雅趕緊讓卡拉止步,她自己上前,手里拿著一把小魚干,輕聲呼喚它。
可能是太餓了,最終戰(zhàn)勝了恐懼,小心翼翼地走近安雅,就著她的掌心,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中年女人打開門,看到安雅懷里的貓時,發(fā)出喜悅的驚呼。她接過貓,反復(fù)撫摸它,親吻它,然后才對安雅說,謝謝!
安雅就在這時坦白地說,不用謝,是我的狗把你的貓嚇走的。對不起,讓你擔(dān)心了。
安雅是真誠地想道歉,養(yǎng)狗數(shù)月來,她太理解當(dāng)寵物失蹤時,主人的心痛與焦躁了。
她正要轉(zhuǎn)身回屋,忽然聽到女人說,不介意的話,進(jìn)屋喝杯茶吧?
5
女人的屋子簡陋得令安雅驚訝。就一張床,一套沙發(fā),一個茶幾。貓仿佛享用了比女人更好的待遇,有貓砂盆,貓爬架,還有一張精致的貓床。
看得出來,女人生活的全部重心,都在這只貓身上。她一個人獨居,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給貓做飯,給貓洗澡,抱著貓在客廳看電視,或者睡覺。
女人也不交際,但和安雅的宅女本質(zhì)不同,她的年齡還未到深居簡出的程度,卻自動將自己納入死氣沉沉的暮年,似乎除了貓,她與這個世界毫無聯(lián)系。
安雅有些明白了,為何女人如此孤僻和難以溝通。孤獨是人類最大的敵人,也是最容易被它降伏的惡魔。
屋里最多的擺設(shè),就是一副副像框,里面是個女孩子的照片,年紀(jì)和安雅差不多。女人說,這是我女兒,在英國。
她說,她已經(jīng)有10年沒有回來了。
女兒18歲那年,女人不顧自己孀居多年、經(jīng)濟(jì)拮據(jù)的狀況,賣掉房子把女兒送去英國留學(xué)。從此,她就失去了她。女兒在國外過得很辛苦,雖然順利畢了業(yè),并找到了工作,但根本沒有多余的積蓄,連回國的路費都沒有。
安雅不禁問,平時也不聯(lián)系嗎?她知道你現(xiàn)在連房子都沒有、靠租房過日子嗎?
女人搖頭,知道又如何?反正她無能為力,不如不提的好。電話倒是偶爾打的,但不高興我叫她的中文名字。一定要我叫她卡拉。
說到這里女人笑起來,大概是想到了安雅的狗。
安雅便在這時說,我給我的狗改名吧!
女人卻說,不要改了,卡拉是個可愛的名字。我每次一聽到你叫它,就想到我女兒。然后她輕聲喚安雅的狗,卡拉,卡拉。
卡拉走過去,任由女人摸它的頭,還溫馴地將下巴放在女人的腿上,一動不動。
安雅心里一陣酸楚。
6
安雅不再宅了,別人問起她就說,她覺得年紀(jì)輕輕就宅起來,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
她千方百計地參加社區(qū)活動,還報了書法班和插花班,但她一定要拉著隔壁的女人一起參加。
女人姓周,她叫她周姨。卡拉和也成了朋友,見面不再打架,而是每天膩在一起,用人類聽不懂的語言,互相交流。
周姨本來很抗拒這些活動,但是每次都被安雅死活拖了去,習(xí)慣了,也就愛上了。現(xiàn)在周姨的插花技術(shù),比安雅還要好。周姨因此有了自信,慢慢開朗起來。有一次,安雅甚至聽見她哼起了歌。
有次插花班下課后,有人問周姨,天天和你一起上課的姑娘,是你女兒嗎?
安雅聽了,和周姨相視一笑。誰也不知道,就在不久前,周姨還很害怕別人提到女兒的事,她也不知道為什么現(xiàn)在會想開了。但有一件事她是明白的,為了讓她拓寬社交圈,安雅放棄了宅女的生活,天天陪著她參加社區(qū)活動。
那天兩人一起回家,路上周姨忽然問,安雅,你是不是在可憐我?
2008年奧運會召開前夕,郎平的女兒白浪從美國回到北京,同北京女排在一起訓(xùn)練,記者聞訊后幾經(jīng)聯(lián)絡(luò),最終對這個在美國長大、媒體鮮見報道的神秘女孩進(jìn)行了采訪。
在北京南城的一條小胡同里,我們找到了那個窄小的女排訓(xùn)練館。這里曾是郎平在北京女排時的訓(xùn)練場地,也是“鐵榔頭”走向輝煌運動生涯的第一步。
白浪的訓(xùn)練服和背包,都帶著鮮明的美國標(biāo)志。就在一個月前,她還代表美國青年女排參加了中北美U18青年錦標(biāo)賽。不過對這個16歲的小姑娘來說,她還是覺得在北京女排的訓(xùn)練更開心。“這兒大家可以隨意說笑的……美國隊的集訓(xùn)營,大家都各管各的,上次我們集訓(xùn)才兩天就出去比賽了,誰是誰都不認(rèn)識呢!”
白浪的普通話里,偶爾會有奇怪的發(fā)音,有些詞則必須靠英語來表達(dá),這畢竟是個出生在美國的“香蕉人”。女孩說,她平時在家里一直說普通話,可是到了這里,隊員就教她說起了北京話,學(xué)了很多兒化音,比如說“褲衩兒”。白浪覺得在這里和同齡女孩子交流很有樂趣。
在她看來,打排球純粹是一種樂趣,跟媽媽并無多大關(guān)系。“在美國,打排球只是玩玩,又不是生活的全部。”她瞪著烏溜溜的大眼睛,旋即列舉起自己的其他愛好,網(wǎng)球、籃球、沖浪,全部是跟體育有關(guān)的,“不是我存心要運動,而是不運動就感覺很無聊!”
白浪還分別在校隊和加州的TCA俱樂部U18隊打排球,充沛的精力好像永遠(yuǎn)都使不完。她在校隊打主攻,在俱樂部打接應(yīng)。“其實我更喜歡當(dāng)主攻,因為場上形勢最困難時,總會把球給主攻,感覺很爽!”這個身高1.86米的小姑娘,骨子里果然流淌著“鐵榔頭”的血液。
出人意料的是,盡管白浪有排球天賦,郎平卻從不給孩子施壓。她還常常和女兒開玩笑:“你不要有什么壓力,出去打比賽的時候,千萬別說你媽媽是誰。”平時打完球賽回來,白浪也很少和媽媽交流戰(zhàn)術(shù)問題,而是談她交了幾個好朋友。
除了熱愛排球,生活中的白浪還是一個電視迷,尤其喜歡看新影片,經(jīng)常在周末的晚上看恐怖片嚇得睡不著,還要讓媽媽“全陪一下”。由于經(jīng)常要在網(wǎng)上完成功課,白浪的電腦操作水平也很高,經(jīng)常“教導(dǎo)”媽媽,郎平也樂于向女兒求教。她還經(jīng)常對媽媽說:“我比你聰明多了。”郎平也不惱:“那好啊,一代要比一代強(qiáng)。”
因為工作的關(guān)系,郎平和女兒總是聚少離多。“媽媽不在身邊的生活早就習(xí)慣了,但我還是想跟媽媽在一起。”說這話時,白浪尤其顯得稚氣。她想念媽媽做的飯,尤其喜歡西紅柿意大利面,但她自己卻不會做飯。“我有一次給媽媽做雞蛋,放了太多鹽,媽媽吃一口就吐出來了……”
不過白浪畢竟很懂事,她也知道媽媽的工作壓力很大,因為郎平在家的時候,經(jīng)常看賽場錄像、寫筆記到深夜。就連白浪自己打球,郎平也很少有機(jī)會去現(xiàn)場觀看,更別提給她親自指揮了。“媽媽當(dāng)然也會給出建議,但都是在電話里,通常是我告訴她自己打球時遇到了哪些困難,她才會告訴我該如何處理。”
排球場上的白浪看起來像極了郎平。“看這孩子,‘條兒’多順!”和郎平相識30多年的體校校長屈少軍在場邊直夸白浪的身體條件出眾。話音剛落,白浪4號位一記重扣、力大勢沉。“Yeah!”她自己先叫起了好。然而以往看照片,從不覺得白浪和郎平長得多么像,直到自己舉起相機(jī)給白浪拍照,這才發(fā)現(xiàn)原因所在――小姑娘一對著鏡頭,條件反射似的把嘴咧到最大,露出一口白牙,兩邊臉頰都夸張地鼓了起來。這種表情,無論傳統(tǒng)中國女孩還是“90后”新人類,大概都不會露,這是典型美國孩子的拍照習(xí)慣。
教郎平做“美國人”
談到郎平今天的成就,白浪說多虧了她的“指導(dǎo)”。原來,2005年1月,美國排球協(xié)會開出4年60萬美元的薪金,邀請郎平擔(dān)任美國女排的主教練。
但接下來的困難卻讓她措手不及。當(dāng)年3月,郎平在芝加哥升帳點兵,她根據(jù)美國女排的情況擬出一份12人的大名單,列出了一年的訓(xùn)練計劃。報到那天,卻只來了兩個年輕隊員。郎平給幾位主力打電話,對方冷淡地回答:“我要在歐洲打球掙錢。國家隊又不發(fā)工資,我不想去了。”郎平非常生氣,她在中國當(dāng)隊員和教練多年,入!國家隊是一名隊員的最高榮譽(yù)呀,美國人還講不講愛國主義?
2006年年初,郎平第一次率美國女排出征世界錦標(biāo)賽。世錦賽的對手都非常強(qiáng)大,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訓(xùn)練的美國隊充其量是雜牌軍,每場比賽都被打得落花流水。更讓郎平生氣的是,輸了球后,隊員們在休息室里照樣說說笑笑。她拍著桌子訓(xùn)斥道:“你們打得一塌糊涂,怎么還有心情笑呢?”一名隊員走過來拍拍郎平的肩膀說:“珍妮(郎平英文名字),請你輕松點好嗎?打排球是因為我們熱愛,今天輸了,算我們不走運,明天會是新的一天。”
郎平正在氣頭上,她指著那位隊員說:“你們不要臉可以,我可不想丟人現(xiàn)眼!現(xiàn)在,你們都給我出去,繞著場地跑20圈!”一名隊員站起身,白了郎平一眼,然后徑直離去。其他隊員也紛紛起身,吹著口哨不辭而別。
世錦賽的成績可想而知,美國女排一場未勝,小組賽即遭淘汰。要強(qiáng)的郎平非常傷心。聽到媽媽在電話里跟朋友抱怨美國女排隊員的不是,白浪卻說:“你應(yīng)該慶幸,你指著別人的鼻子罵,她們沒告你侵犯人權(quán)就不錯了。你要記住,這里是美國,不是中國!”郎平怒斥:“美國怎么了?我是主教練,她們就得聽我的。就像我是你媽媽,你必須聽我的一樣!”白浪沒好氣地說:“我只能遺憾地告訴你,好自為之吧!”
雖然有些叛逆,白浪卻沒有忘記為老媽支招。一個周末,學(xué)校組織籃球比賽,白浪特意邀請媽媽去觀看。讓郎平意外的是,這些尚未成年的業(yè)余!手訓(xùn)練起來非常投入,跟教練的關(guān)系也很融洽,比美國女排的訓(xùn)練像樣多了。
郎平忍不住問女兒:“你們打籃球也沒人發(fā)工資,為何那么起勁兒呢?”白浪說:“平等、自由、快樂,這是全部的秘密。教練就是我們的朋友,他獎勵我們冰激凌,表現(xiàn)好的隊員還可以到他家參加家庭舞會呢。”接著她還向郎平建議:“媽媽,你真該跟我們教練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別一天到晚拉長著臉,那個樣子,隊員能喜歡你嗎?”郎平嘴上不服:“媽媽當(dāng)了10多年教練,還用你來教訓(xùn)嗎?”但她內(nèi)心已然警醒:美國人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與中國人不同,自己直來直去的棱角是該磨磨了,學(xué)會與年輕的美國女排姑娘打交道,女兒不正是最好的老師嗎?
美國女排重新開張后,郎平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訓(xùn)練,而是邀請大家到她家里做客,她親自下廚為姑娘們包三鮮餡兒的餃子。看著郎平把面團(tuán)搟成又圓又薄的面片,捏成一個個形如彎月的餃子,姑娘們驚訝得連聲尖叫。主攻手漢弗妮捧著郎平的手說:“珍妮,沒想到你這雙大手如此靈巧,你太偉大了!”白浪在一旁插話說:“這算什么,我媽媽還會剪紙,還會畫中國畫呢!”
“餃子宴”讓郎平在隊員心目中的形象變得親切了。在日常訓(xùn)練中,郎平也刻意改變以往的嚴(yán)厲風(fēng)格,微笑和鼓勵多了,即使批評隊員,也是先表揚(yáng)對方的優(yōu)點。為了與姑娘們找到更多的“共同語言”,郎平“央求”女兒帶她參加同學(xué)派對,她還請女兒教她唱美國搖滾天后艾微兒的歌曲。摘掉主教練的面具,郎平覺得自己年輕了許多,和隊員的關(guān)系也密切起來。
“快樂排球”激發(fā)了隊員的士氣和激情。在后來泛美杯和世界女排大獎賽總決賽上,美國女排分別獲得第三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績,郎平一手培養(yǎng)的年輕隊員終于挑起了大梁!
五星紅旗為媽媽助威
因為姥姥家在北京,在奧運會召開前半個月,白浪就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早早乘機(jī)來到中國。她親赴賽場,為媽媽吶喊助陣!
事實上郎平率領(lǐng)的美國女排,一到北京就引起了各國媒體的極大關(guān)注。因為“鐵榔頭”本身就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曾于1996年率領(lǐng)中國女排進(jìn)入奧運會決賽,由此成為帶領(lǐng)兩支球隊闖入奧運會排球決賽的教練“第一人”。更神奇的是,24年前的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決賽現(xiàn)場,“鐵榔頭”以中國女排主力隊員身份戰(zhàn)勝美國隊獲得冠軍,如今,她又以教練身份把美國女排再次送入北京奧運會賽場上,怎不讓人“又驚又喜”!
更令人驚訝的是,郎平的“私人拉拉隊隊長”白浪,雖然算得上土生土長的美國孩子,但她手里舉的不是美國星條旗,而是鮮艷的五星紅旗。她一出場,就贏得各國觀眾潮水般的掌聲。
由于球技嫻熟,美國女排一上陣就銳不可當(dāng),先是輕松擊敗日本等隊,8月21日又以3∶0擊敗世界強(qiáng)隊古巴女排,順利進(jìn)入總決賽。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在直播美國與古巴之戰(zhàn)的時候,解說員不斷稱贊郎平執(zhí)教下的美國女排發(fā)生了奇跡般的變化,并稱此前很多美國人都沒想到,她們竟然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尤其在3比0擊敗古巴后,解說員一時激動得聲音都顫抖起來。美聯(lián)社在播發(fā)這條比賽消息時說,郎平得到了觀眾衷心的喜愛,美國隊也獲得了現(xiàn)場觀眾強(qiáng)有力的支持。
8月23日晚,最激動人心的比賽開始了,美國女排要與“無冕之王”巴西隊進(jìn)行最后決戰(zhàn)。當(dāng)時白浪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上,尤其看到己方隊員出現(xiàn)失誤時,白浪恨不得立即沖向賽場,親自拼殺一番。可是一看坐在教練席上的媽媽,表情卻始終那么平靜。姥姥笑她說:“你媽才有臨危不亂的大將風(fēng)度呢,哪像你,張牙舞爪的,一點都沉不住氣!”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惡戰(zhàn),最終美國女排奪得了銀牌。走出賽場,白浪馬上和郎平擁抱在一起。“媽媽,你真棒!”
當(dāng)然,對美國女排取得的驕人成績,事后也有人產(chǎn)生了不同的看法。一位體育界名人就放話:“郎平教外國人來打中國人(中國女排在這次比賽中奪得銅牌),我很不喜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白浪表示,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著想,媽媽執(zhí)教美國女排也是一種職業(yè),正如姚明、易建聯(lián)、王治郅去美國打球一樣,這很正常。而且,美國是一個非常包容的國家,能夠接納和善用各國人才,不計身份和背景,體現(xiàn)了“有容乃大”的精神。在北京奧運會上,海外兵團(tuán)同中國軍團(tuán)同場競技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再說體育國際化已是大勢所趨,不應(yīng)該理解成“自己人打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