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4:39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王小波語錄,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真實就是無法醒來。不管怎么哭喊怎么大鬧,就是無法從那樣的夢中清醒過來這就是現實 --王小波
2、我以為,每個人都有一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環境中,這一部分是不會死的,它會保存在那里,讓后世的人看到。 --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園》
3、照我看,不管干什么都可以保持沉默。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數》
4、當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向著永恒開戰的時候,你是我的軍旗。 --王小波 《愛你就像愛生命》
5、似水流年是一個人所有的一切,只有這個東西,才真正歸你所有。 其余的一切,都是片刻的歡娛和不幸, 轉眼間就已跑到那似水流年里去了。 我所認識的人,都不珍視自己的似水流年。 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還有這么一件東西,所以一個個像丟了魂一樣。 --王小波 《黃金時代》
6、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總覺得對你的愛很美。 --王小波 《愛你就像愛生命》
7、一個人倘若需要從思想中得到快樂,那么他的第一個欲望就是學習。 --王小波 《思維的樂趣》
8、她是瘦小的身材,消瘦的臉,眼睛真大啊。可愛的雙眼皮,棕色的眼睛!對著我的時候這眼睛永遠微笑而那么有光彩。光潔的小額頭,孩子氣的眉毛,既不太濃,也不太疏,長得那么恰好,稍微有點彎。端立的鼻子,堅決的小嘴,消瘦的小臉,那么秀氣!柔軟的棕色發辮。脖子也那么瘦:稍微地動一下就可以看到肌肉在活動。小姑娘似的身材,少年的特征只能看出那么一點。喂,你的小手多瘦哇,我都不敢握你的手。你怎么光笑不說話?妖妖,我到處找你,找了你七年!我沒忘記你!我真的一刻也不敢忘記你,妖妖!" --王小波 《綠毛水怪》
9、你是非常可愛的人,真應該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 --王小波 《愛你就像愛生命》
10、其實我根本不像表面上那樣天真 --王小波 《白銀時代》
11、每個人的賤都是天生的,永遠 不可改變。你越想掩飾自己的賤,就會 更賤。唯一的逃脫辦法就是承認自己的 賤并設法喜歡這一點。 --王小波
12、假如你真正愛過書的話,你就會明白,一本在你手中待過很長時間的好書就像一張熟悉的面孔一樣,永遠也不會忘記。 --王小波
13、那一年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王小波
14、倫理道德的論域也和其他論域一樣,你也需要先明白有關事實才能下結論,而并非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只要你是個好人,或者說,站對了立場,一切都可以不言自明。不管你學物理也好,學數學也罷,都得想破了腦袋,才能得到一點成績; --王小波 《思維的樂趣》
15、把儒學和宗教并列,肯定會招來一些反對。儒學沒有憑借神的名義,更沒有用天堂和地獄來嚇唬人。但它也編造了一個神話,就是假如你把它排除在外,任何人都無法統治,天下就會亂作一團,什么秩序、倫理、道德都不會有。這個神話唬住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直到現在還有人相信。羅素說,對學者的尊敬從來就不是出于真知,而是因為想象中他具有的魔力。我認為,儒學的魔力就是統治神話的魔力。當然,就所論及的內容來說,儒學是一種哲學,但是圣人說的那些話都是些斷語,既沒有什么證據,也沒有什么邏輯。假如不把統治的魔力估計在內,很難相信大家會堅信不移。 --王小波 《我的精神家園》
16、真理直率無比,堅硬無比,但凡有一點柔順,也算不了真理。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數》
17、深思熟慮的結果往往就是說不清楚。 --王小波 《黑鐵時代》
18、總而言之,假如對我的那種教育完全成功,換言之,假如那些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我的期望得以實現,我就想象不出現在我怎能不嗜殺成性、怎能不殘忍,或者說,在我身上,怎么還會保留了一些人性。好在人不光是在書本上學習,還會在沉默中學習。這是我人性尚存的主因。至于話語,它教給我的是:要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把"文化革命"進行到底。當時話語正站在人性的反面上。假如完全相信它,就不會有人性。 --王小波 《思維的樂趣》
19、一個人想像自己不懂得的事很容易浪漫 --王小波 《沉默的大多數》
20、不相信世界就是這樣,在明知道有的時候必須低頭,有的人必將失去,有的東西命中注定不能長久的時候,依然要說,在第一千個選擇之外,還有第一千零一個可能,有一扇窗等著我打開,然后有光透進來。 --王小波
王小波經典愛情語句
1、做夢也想不到我把信寫到五線譜上吧?五線譜是偶然來的,你也是偶然來的。不過我給你的信值得寫在五線譜里呢。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2、我很討厭我自己不溫不涼的思慮過度,也許我是個壞人,不過我只要你吻我一下就會變好呢。
3、孤獨,寂靜,在兩條竹籬笆之中,籬笆上開滿了紫色的牽牛花,在每個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藍蜻蜓。
4、生活是有趣的,它絕不能變得死氣沉沉。我在人群中看來看去,只有你有最大的可能性使我得到永遠不枯燥的生活。
5、別怕美好的一切消失,咱們先來讓它存在。還有一個美好的東西不會消失,就是菩提樹。真希望你是我的菩提樹,我愿作你的菩提樹。
6、世界上好人不少,不過你是最重要的一個。你要是愿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遠相思。對了,永遠"相思"你。
7、你不在我眼前時,我面前就好像是一個霧沉沉、陰暗的海,我知道你在前邊的一個島上,我就喊:"愛!愛呵!"我好像聽見了你的回答:"愛。"
8、什么排山倒海的力量也止不住兩個相愛過的人的互助。我覺得我愛了你了,從此以后,不管什么時候我都不能對你無動于衷。
9、你要是愿意,我就永遠愛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遠相思。
10、我和你就像兩個小孩子,圍著一個神秘的果醬罐,一點一點地嘗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
11、如果我傷了你的心,請你原諒我,因為我們過去說過,要把心中發生的一切告訴對方。否則,它就會變成一種潛伏的危機。
12、只要我們真正相愛,哪怕只有一天,一個小時,我們就不應該再有一刀兩斷的日子。
13、我們倆都不是什么美男美女,可是心靈和智力上有種難以言傳的吸引力。我起初懷疑,一對不美的人的戀愛能是美的嗎?后來的事證明,兩顆相愛的心在一起可以是美的。
14、我真的是個好人,我對好多人懷有最深的感情,尤其是對你。我很想為別人做好事,尤其是對你。我真想把我能做出的一切好事全獻給你呢。
15、我的勇氣和你的勇氣加起來,對付這個世界總夠了吧?
16、告訴你,一想到你,我這張丑臉上就泛起微笑。還有在我安靜的時候,你就從我內心深處浮現,就好像阿芙羅蒂從浪花里浮現一樣。
許多人覺得,古龍的風格很易學。因為一個普通讀者讀古龍,乍看之下,不會覺得他有金庸或梁羽生那么厚的功底——你可以輕松地從金庸的書里讀出他喜歡《水滸傳》、熟稔《紅樓夢》,他對希臘戲劇、莎士比亞、大仲馬、《三言二拍》、《史記》、詩詞歌賦等無數東西,都爛熟于心。而古龍,乍看之下只能說,這位對詩挺熟,這一點,尤其體現在人名兒上,比如白玉京,比如葉孤城。
但稍微看看他的隨筆或評述,就會發現,這廝對福樓拜、海明威、杰克·倫敦這些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大人物,了如指掌,尤其是后兩位的作品。他的許多作品里會出現一些類似的手法。在若干篇宣言般的文章里,他都會贊許這兩位。至于日本劍俠作家如柴田煉三郎等,古龍更是熟到可以隨心所欲化用的地步。最后,他比我們絕大多數人想象的都更熟悉金庸。
被誤解的小說家不只有古龍一個。我第一次知道巴爾加斯·略薩,是通過莫言的《紅高粱》,余占鰲父子處理尸體時,作者的自注提了一句;而《四十一炮》的后記里,我又看到他對君特·格拉斯的一段評價。余華三十來歲時,寫了許多極有洞察力的散文,主要關于音樂和小說,顯見他對博爾赫斯、福克納、霍桑、川端康成等作家極有心得。王小波的作品里零星出現的名字,比如莫狄阿諾、馬爾庫塞、杜拉斯、昆德拉、卡爾維諾,就夠我一一收羅了。海明威20世紀20年代在巴黎的閱讀量極其恐怖,那段時間,他上到對荷馬、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近到對舍伍德·安德森,幾乎滾瓜爛熟。
當然,許多人很容易被糊弄,被莫言小說里反復出現的高密農村,或是余華的許三觀、福貴和劉鎮李光頭,或是王小波的王二及陳清揚、小孫這些沒譜青年,或是海明威的那些漁夫、獵人和到處溜達的尼克·亞當斯們欺騙,以為這些小說家們,也僅僅是小說家而已,而忽視了他們都有文藝評論家的敏感和天分。比方說,像王朔這樣把無知者無畏貼在臉上到處耍的,隨手列一個小說書單,都能讓人瞠目結舌。早在20世紀80年代,他那些吐槽全世界的論述,已經把他磅礴的閱讀量給透了底——簡單說吧,這伙人的閱讀量和讀書見識,遠超過我們的想象。只是大多數時候,人家不露出來而已。
關于蘇軾的積累量,有一個故事。當初,蘇軾從黃州回朝后,去做翰林學士知制誥,寫圣旨,凡八百余道。圣旨這玩意,常要引古之經典以潤色。常見格式如:“朕聽荀子說,張佳瑋打起架來,不是螃蟹的對手。蟹猶如此,人何以堪?今特賜爾螃蟹八百只,卿其勉之。”類似引語,可都是不能錯的。蘇軾之后,洪邁接了這職位,每天寫天子詔書。洪邁也是大有才學之人,有一天刷完二十余道詔書,閑了,去庭院散步,遇到個八十來歲的老仆。老仆說:“聽說今天文書多,學士一定很勞神。”洪邁頗自得:“今兒寫了二十來道呢!”老仆:“學士才思敏捷,真不多見。”洪邁得意了:“蘇軾蘇學士想來也就這速度了吧?”老仆:“蘇學士速度也不過如此,但他從來不用查書。”洪邁赧然,后來跟別人說起這事就自嘲:“人不可自傲,那時如果有地縫,我就鉆了!”咳,說到底,終是不讀書之過。
前段時間被人問起,說愛因斯坦大神都有語錄了:“人在一定歲數后,閱讀過多反而影響創造性。”
實際上,我們見過太多類似的言論,無非是“讀書太多,人都讀木了”之類。只是愛因斯坦來說這話,顯得格外霸氣。然而,就像相對論更適合研究高速、量子力學更適合琢磨微觀,而解釋身旁日常的事,還是牛頓經典力學比較好一個道理,愛因斯坦這話,其實只適合他、波爾、費曼、泡利那堆近光速的家伙。人家就像洪七公打歐陽鋒,各家各派已有招式都爛熟于胸,在琢磨新創世界體系了。跟我們這些連世界是怎么回事都還摸不著門道的凡人,沒多大關系。套句現成的句子,就可以這么說:
以大多數人讀書之少,還根本沒資格影響到創造性、想象力之類的。
這話說開了,其實很簡單: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大大低估了大神們的閱讀量。那些對多讀書有微詞的,若非騙子笨蛋,便是王朔或納博科夫這樣讀多了書后撒嬌耍個性的,要不然就是愛因斯坦這類讀完了喜馬拉雅山般浩繁paper的人,隨口來句感嘆,讓那些一輩子讀書不及枕頭高的人,聽了雀躍一番。我們絕大多數人在那里感嘆天賦不足、創造不夠什么的,其實都是幻覺。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問題,歸結到最后,就是一懶,二拖,三不肯讀書,如此而已。
1、欣賞和喜歡你擁有的東西,而不是你沒有的東西,你才能快樂。——伍迪·艾倫
2、若不抽出時間來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終將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應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3、見的世面太少,才會很容易就覺得一個人好。走出去,就不會那么糾結。——劉同
4、你要是什么都看不順眼,生活沒有快樂可言,它就是這個樣子,喜歡不喜歡,還是得每天起床。——亦舒朝花夕拾
5、在這個世界上,看我2的人能成為我的朋友,陪我2的人能成為我的閨蜜,比我2的人簡直可以成為生死之交了。
6、分開也是一種方式,來證明在一起是否真的有意義。——李程遠
7、有段時間你會特別孤獨,一個人上班一個人下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甚至跨年都是一個人在高速公路上。這時候不需要找人傾訴不需要找精神寄托,就一個人撐過去。很快我們都會學會沉淀自己,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是成長的一方面。我們都要去體會孤獨,未來不見得更好,但我們會更從容。——盧思浩
8、人的一切痛楚,本質上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王小波
9、當你連嘗試的勇氣都沒有,你就不配擁有幸福,也永遠不會得到幸福,傷過,痛過, 才知道有多深刻。——三毛
10、那些與你毫無關系的人,就是毫無關系的。 從第一天開始,其實你就知道。 就算你笑得甜甜蜜蜜,就算你多么努力。 而那些與你有關的,就是與你有關,逃也逃不掉。就算你們只見過三次,三年才搭理一次,就算是你們隔著十萬八千里。有些人注定是你生命里的癌癥,而有些人只是一個噴嚏罷了。——劉瑜
11、不能一直踮著腳尖愛一個人,重心會不穩,撐不了多久。身疲心累。其實,我們只是想找一個談得來、合脾性,在一起舒坦、分開久了有點想念,安靜久了想鬧騰一下,吵架了又立馬會后悔認輸的人。愛情如此,友情同理。
12、人有時候會突然變得脆弱,突然地就不快樂,突然地被回憶里的某個細節揪住,突然地陷入深深的沉默 不想說話。
13、沒有結局的故事太多,你要習慣相遇與離別。
14、代溝不是以時代來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吳冠中
15、晚上別習慣性熬夜,放假在家不要只會懶在床上,很難安靜的時候不如帶上耳機,然后閉嘴。少對別人掏心掏肺,有些話適合自己收藏,不要輕易失望,會錯過的機會或許本就不是你的。又是一年,生活在不可避免地落入俗套,還是一個人,就要有一個人的樣子,即使沒人陪,也可以過得很好。——張皓宸
16、無能為力、無法選擇,這是生活大部分時候的常態,你得習慣。
17、在你年輕的時候,也許會遇上這樣一個人,他在你心里什么都是好的,你喜歡他勝過一切,但他卻不屬于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存在,這個人不會是你的戀人,卻能陪著你的青春一路美好。是啊,成長中若沒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人,那該有多遺憾。——苑子文
18、所有的玩笑里,都藏著認真的話,而那些看似沒有聽懂的回應,大概就是再委婉不過的拒絕。
我常跟很多中學生大學生聊天,最大的感觸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擅長什么。哪怕正在念哥倫比亞大學、多倫多大學的品學兼優的三好青年,面對我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你喜歡你的專業嗎?他們也敢給我來個一臉茫然的表情,好像我的問題多余。他們說,沒想過,我媽說商科有前途,以后容易找工作,我就念了。我媽說當律師賺錢多,我就選法律,她總不會害我。
父母和教育體制聯手把青少年改造成聽話的機器、不思考的機器、賺錢的機器。陳丹青說,現在的學生,開口就在背書,沒有自己的思維和判斷。我覺得更可怕的是,很多學生沒有自我。世上只有一個自己,每個人都是瀕危動物——可是你連自己的愛好、價值和特長都看不到,你又如何獨立自主地看待這個世界?
有個姑娘說,我就喜歡做機械的、不費腦的、單調重復的工作,糊火柴盒啊、蓋章啊、收發信件啊之類——多好,年紀輕輕就深刻地了解自己,守腦如玉也是一種珍貴的理想啊,比沒有理想好多了。
做能讓你沉迷的事,如果這種興趣還能賺錢,這種人生就是上等人生。我從來不羨慕那種炒股賺了幾百萬、開店發了大財的人,因為炒股、開店這種事對我而言毫無吸引力,我從中得不到任何樂趣,還不如看一本好玩的書更爽。常常有學生發豆瓣郵件或微博私信問我,該選擇年薪低一些但穩定的工作,還是年薪高但變數大的呢?我總是回答:選擇你更喜歡的那一個。別理睬這個專業吃香、那個職業前景好這種鬼話,做你喜歡且擅長的事,在任何一個行業你都可能很搶手。
成天喊著不要把人生浪費在正事上的我,一直恥于承認的一件事就是,我其實就是個工作狂。誰說工作和娛樂必須截然分開?我把工作當成玩,我玩的時候也在工作,在這種變態模式中,我過得很爽。
作為首席編輯,我在報社大會上做過一次演講,題目是《如何在吃喝玩樂中尋找新聞選題》。名偵探柯南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兇案,而高手編輯是,我到哪里,哪里就有選題出現。我能把周圍任何人都變成我的新聞“線人”,隨便聊會兒天,就會發現潛在的社會思潮、新興的生活方式,連聽個段子,我都可能從中引申出有價值的選題。
我的電腦桌面上永遠有一個文件夾,隨時把看到的有趣有創意有想象力的句子、圖片、視覺設計等玩意扔進去。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整理,分類到我的笑話庫、語錄庫、標題庫、選題庫、圖片庫、版式庫里——這些都是我的養分。別人可能是遇到問題才臨時找方法,而我是隨時都在更新自己的素材庫和方法庫。有這種充沛的準備打底,我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過著每天睡到自然醒的生活。
于我而言,無趣是萬惡之源。我的一大樂趣,就是把自己變得有趣。研究別人怎么說話、怎么寫出好文章、怎么做好一次采訪、怎么寫好一部電影劇本,這些都是我在每天的日常八卦中關注的。
看韓劇,遇到好玩的臺詞我會隨手記錄下來;看美劇,我會順便分析謝耳朵的話為什么好笑,有哪幾種有趣的方向;我會思考《我老爸說了》里面70歲高齡的刻薄鬼,他的毒舌產生機制是什么;我會琢磨一下《罪案終結》里如何以意外的情節來構成小幽默。
我在天涯論壇閑逛,看些沒營養的狗血帖子,都能順便找到別致的觀點和句子。而微博上看到陌生的句子,我會拷貝下來,啟發自己在遣詞造句時更富創造性。事實上,我常常在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上延伸思考,木子美為什么保留了七八年前跟別人的通話記錄,她是不是可以專門講講獨家的檔案管理學?只要我感興趣的,不管它多無聊,我都會讓自己多角度切入去思考,隨時對自己進行思維訓練。
我喜歡在煎蛋網上看英國的沒品笑話集,都是些聰明的、沒節操、無底線的黃段子。我會挑特別有智商的存下來,沒事研究一下它們的邏輯、分析一下幽默的生成原理,其實所有的幽默,都是有跡可循的,我就對分析的過程感興趣。
我看書比較快,每周保持看兩本嚴肅的書,不是隨便翻翻,而是從頭到尾讀完,做讀書筆記,順便把漂亮句子背下來。
我看《康熙來了》,會忍不住分析蔡康永是怎么把一個尷尬的問題拋給被訪者的,并巧妙地讓對方跳入一個提問陷阱——單就這個題目,我覺得可以寫出至少一萬字的專業分析。而小S為什么好玩,也可以寫成一本專著。
很多同學也一直問我,咪蒙呀,怎么才能說話更有趣、文章寫得更好?其實,眼界是認識的前提。你寫的每一個字,都在不經意地泄露你的智商和見識。你是不可能寫出超越自己智商和見識的文字的。光看我這本書里列出來的書單是遠遠不夠的,光隨時記錄和分析也是不夠的,我跟很多85后接觸,發現他們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文筆、沒有創意,而是沒有完整的知識體系。最基礎的,《中國哲學史》《中國美學史》《中國通史》你至少每一類得選其中一兩個喜歡的版本通讀,而《全球通史》《西方哲學史》,社會學、心理學的經典著作,這些基礎讀物必須系統讀過,中外文史哲大家的經典作品,都得看吧?隨便問問,《魯迅全集》你看了嗎?《全集》你看了嗎?《王小波全集》你看了嗎?這些都是再初級不過的了,別急于求成。說話和寫文章的核心,無非觀點、敘事和修辭,但最重要的,還是觀點,沒有豐厚的知識儲備,就只能指望自己是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