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7:40:33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2篇坐車回家,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今天,我跟媽媽到單位上班。媽媽騎著電動車帶著我跑了好遠的路才到大西郊的振業花園。
我在媽媽的店里寫完作業又玩了一會兒。下午,我想回家了,媽媽說:“你自己回家吧。”我說:“沒問題。”
媽媽把我送到13路車上,專門對司機叔叔交代了一下才走。我跑到車子的后面,坐到了最后一排,心想:我長大了,能自己照顧自己了。
車開了,我向窗外望去,只見一排排的樹飛快地往后退去,突然,我被頓的老高,礅的屁股疼極了,我心想:還是做到前面比較好。就趕快跑到前面坐了下來。
車繼續向前開去,過了一站又一站,我注意聽著報站,生怕坐過了站。
過了一會兒,車開到了新街口,不知怎么壞了。司機叔叔讓我們下來推一推,我們推了半天,還是不行。怎么辦?這時司機叔叔說:“你們去站牌等下一趟車吧。”我和乘客一起來到車站等車。
可是我身上沒有一分錢怎么坐車呢?這時我想到了我小姨是15路的司機,正好15路也到學院門,我就打著小姨的旗號坐上了15路。
車到站了,我一下車就看見了我老爸,老爸問我:“你怎么坐15路車回來了?”我說:“因為13路壞到半路了,所以我就打著我小姨的名義坐上了15路。”老爸對我說:“我的敬瑋真的長大了,會自己解決問題了。”
回家了,我真高興,因為我能自己坐車回家了!
一個個人生的“第一次”,就像一個個腳印,印在我成長的道路上,讓我最難忘的是第一次坐車。
暑假的一天,下午要上英語培訓課,爸爸媽媽要上班,讓我自己坐車去上課。聽了這話,從來沒有單獨坐過車的我,一下子忐忑不安起來,打心眼里想打退堂鼓,但仔細一想,這也是一次鍛煉的機會,還是答應了。
拿上書本,獨自走出家門,走向車站。這段路似乎變遠了,我時不時還擔心被人們常說的壞人帶走,催得自己加快了步伐。到達公交車站時,正好一輛到達目的地的公交車剛離開,失望的我只得等待下一趟。
沒過幾分鐘,我要坐的空調車緩緩駛進車站。我連忙跑上車,見車內有一個空位,迅速坐了上去。平常坐車都有一個熟悉的身影陪著我,今天熟悉的身影變成了陌生的身影,我一下擔心自己坐過了頭,一下又擔心自己遇上壞人,左思右想間,一個東西碰了我一下。
我還以為是小偷想偷我的零錢,立刻提高警惕,回過頭一看,原來是一位老奶奶的手碰到了我。我立馬站起來對老奶奶說:“奶奶,您請坐。”老奶奶笑瞇瞇地說:“真是個懂事的孩子,謝謝你,我不用坐,你坐吧,我就要下車了。”面對老奶奶的拒絕,我再次誠懇地說:“奶奶,還是您老人家坐吧。我是年輕人,讓座是應該的。”在我的再三勸說下,老奶奶終于答應坐下。不一會兒,我就到了目的地,迅速下車向培訓學校跑去。
放學回家后,爸爸媽媽聽了我坐車的經歷后,對我說:“你長大了,膽子也大了,能自己坐車了!”聽著父母的表揚,我非常興奮,心想,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勇氣面對、勇于嘗試。這次坐車不僅鍛煉了我的膽量,還增強了我單獨處事的能力。
桔園小學校園記者站
三(一)班 周銚宇川
人生,一邊是長路漫漫,虎嘯蛇游;一邊是筆直的大道,鳥語花香。一邊是荊棘密布,險象環生;一邊是青山疊翠,月白風清。一邊是孤寂前行,無人結伴;一邊是歡聲笑語,還有相依……面對直路與彎路,你如何選擇?如果我們給自己一個目標,并把方向針放在不遠方,努力朝著那個方向去奮斗、前進,相信我們一定會有一種成就感的。
手伸進兜里一摸才發現,我只剩下那一個一元的鋼蹦。從這個地方要想坐車回家,至少要兩塊錢,我發覺我的臉色在一瞬間變成了紫茄子。10公里的路,叫我怎么辦呢?我現在才明白什么叫“一文錢憋倒英雄漢”。
事已至此,只好走到一半的時候再坐車回家。只要5公里,只要5公里而已!這么盤算著,我手握一元的鋼镚踏上了回家的路……
火辣辣的太陽高高懸掛在我的頭頂上,把我烤成了一個“燒雞”——全身直冒油。驕陽似火,這該死的太陽,連著一個星期不出來,偏偏在我遇難的時候出來了!如果我是后羿,非得把它給射下來,幸災樂禍的家伙!
走不動了,坐在路邊樹下歇一歇。我使勁攥住手里想坐車的那一元鋼镚,勸它再忍一忍,等走過前面的那個路口。
一點一點地挪動著干尸搬的尸體。走啊走,一輛“公車”停在我的旁邊,幾個乘客上上下下,我捏著鋼镚要走上車,腳到了車門又停了下來,耳邊響起一個聲音,“上車了,一塊五啊!”
本來已經沒有了力氣,本來已經再邁不動一步,但那緊緊握在手里的那一塊錢卻為我添了勁兒——我的身體是累,但是我心里卻有底。因為爸爸曾告訴我“如果在人生道路上,你在為你自己的目標而奮斗的同時,因為休息而停滯不前的話,別人就會超過了你”。“不,我不能半途而廢”這個信念激起了我奮勇前進的步伐。
走,再走,終于走完了一半的路程。掏出一元錢,想坐車了,但是手又伸回來。一半的路程走完了,剩下的路程也能走完。再走,再走。再走一步就坐車……
頭昏沉沉,身輕飄飄,腿軟綿綿……當我實在走不動一步,停下腳步,抬起頭時,忽然我已經到了家門口。
我手里還攥著那一塊錢。它是我創造奇跡的動力,它是我為自己目標而前進的動力。貝多芬因為有了目標而寫了那么多交響樂;托爾斯泰因為因為有了目標而成為了文壇的傳奇人物;海倫開了因為有了目標而努力去與黑暗作斗爭;人因為有了目標,而讓我們感到無比榮耀。
獨自乘車旅行
地址:五蓮縣實驗小學
姓名:李乃驥
放暑假了,因為爸爸媽媽上班沒時間照顧我,爸爸媽媽就商量讓我回爺爺奶奶家,我也想爺爺奶奶了就很痛快的答應了。
爸爸說:“這次你自己坐車回家吧,你現在也長大了,也該鍛煉一下你的獨立能力了。”自己回家!那怎么行?我很不情愿地說:“爸爸還是你送我吧,如果你沒空的話讓奶奶來接我也行。”爸爸說:“每一個人都要長大,離開父母獨立生活,所以你必須學著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再說我會打電話叫你奶奶到村口去接你。”聽到爸爸這么說,我也只好勉強答應了。
第二天,我和媽媽來到車站,媽媽買上票并把我送到車上,在車上媽媽叮囑了我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比如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在車上睡著了等。并和司機叔叔說好我要到那個站下車。就要發車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和媽媽告別,汽車發動了,緩緩地開出了車站。在車上我心里充滿緊張和害怕,怕自己碰到壞人,又怕自己坐過了站,車每走一段路我都要問司機叔叔到沒到。司機叔叔看到我這么緊張,很和藹的對我說:“小朋友不要緊張,不要害怕,你媽媽都囑咐好了,我會把你送到家的。”聽到司機叔叔這么說,又看到同車的人都這么和善,我的心情也慢慢地放松了。
車到了街頭鎮就離奶奶家不遠了,我緊張的心情也徹底的放松了下來,害怕和無助在這一刻也都跑到爪哇國去了。我一邊欣賞著車外的風景,一邊算著到奶奶家的路程,不一會兒,車就開到奶奶家所在的村口了,我也從車窗里看到了等在路邊的奶奶,正朝著我來的方向張望,我立即高興地向司機叔叔說:“叔叔前邊路口停車,我到站了!”
汽車緩緩地停了下來,車門打開,我謝過司機叔叔就下了車。奶奶看到我笑瞇瞇地迎了上來,我立刻撲到奶奶懷里,淚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奶奶高興地夸我說:“我的孫子長大了,能自己坐車回家了!”我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回到奶奶家,我回想起這次獨自坐車回家的經歷,對別人來說只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歷險。這次歷險使我懂得了,在成長的道路上一定要勇敢面對困難,自強自立,因為每個人都要長大不可能一輩子都依靠父母。
記得在一年前,我執意要自己坐車回家,向老爸老媽來證明我長大了。而老媽也希望我獨立一點。于是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日,帶我去辦了“學生卡”。我欣喜若狂,“太感謝您了,我親愛的老媽!!”而媽媽則是微笑著對我說:“給你辦了月票后,以后可要自己回家。我可不去接你啊。”我夸張的點點頭。
到了星期一,早上媽媽有使出她的絕招,那就是“嘮叨神功”。(今天因為是有點晚了,媽媽把我送到學校)“下午放學去車站時,要注意看車,別再馬路中間亂竄。車來了不要硬擠,還可以等下一輛車。還有放學后別買那些亂七八糟的小零食…。”還沒等媽媽說完,我就向校門跑去。到了學校,我問了幾個和我做同一輛車的同學,他們竟然都不做坐車。要不是晚上有課,就是下午家長來接,再不然就是不做同一輛車,郁悶的我…。可是我還從來都沒有自己坐車回家的經歷啊!我就帶著這個大大的“困難”熬了一天。
到了放學時,我收拾好了書包后,為了再確認一下。我有挨個問了個遍,結果十分悲慘,結果同上。我哭,我甚至都懷疑,你們不是串通好的吧?我只得無奈的背著書包。一路跟著隊伍走到了“家長止步線”,當聽到“解散”二字時,你們可不知我當時那個恨!再恨又有什么用呢?我拖著灌了鉛雙腳,向站牌靠近。到了站牌,82路車,一輛又一輛的過去了,但車上的人卻不見少,每一輛車上的人都裝的滿滿當當。糾結的我啊,那叫一個后悔…。.總之心中是“五味雜藥”摻和在一塊——不是個滋味。
我等了好久,終于有一輛車上的人少了一些,我順利的上了車。坐上車后,一會就到家了。下了車,我匆匆回到家。一回到家我就坐在沙發上,好好安撫一下我那顆受驚的小心臟。
其實有時不要想著遠在下面的巖石,而要跟著眼前最初的一小步,走了這一步,只要再扎扎實實的走下每一步便會成功。不過,我真的該好好鍛煉鍛煉了!
劉焱華的老家在重慶市綦江區扶歡鎮農村,他當過知青、下過鄉。1986年,年僅27歲的他,被安排到重慶能源逢春煤礦(位于綦江石壕鎮)上班,成為礦上供應科的一名普通工人。
周一至周五,劉焱華都住在礦上,只有到周六下午兩三點下班后才能回家。平時,家里的所有農活以及照顧老人的擔子,都落在妻子一人身上,很是辛苦。為了照顧妻兒,劉焱華每個周末都趕回家一趟。
煤礦離家比較遠,要先從礦上坐車到打通鎮,然后再輾轉從趕水鎮乘車才能到扶歡,然而,20多年前受條件限制,礦上每天僅有一班早班車。由于時間趕不上,劉焱華根本無法坐車,而且一個月只有30多元工資的他,也舍不得花錢去坐車。
于是,每到周六下班后,煤礦負責軌道安全的工作人員常常能見到劉焱華的身影——一件綠色的襯衫、7分長褲,腳上永遠是一雙綠色的解放鞋,急速的步伐沿著鐵路邊前行。劉焱華要沿著煤礦23公里的鐵路步行至趕水,然后從趕水火車站上公路,又步行約20公里回到扶歡。走上這么一趟,即使抄近路,劉焱華也要花上至少7個多小時。為了節省時間,他有時還會小跑一段,累了就在路邊短暫休息。
每次回到家時,通常已經是深夜11點多。第二天一大早,沒怎么休息的他就起床干農活、照顧孩子,當天晚上八九點又從家里出發趕往煤礦,凌晨3點多到單位。
因為大部分時間趕夜路,加上途中有很多處隧道,為了安全,他會提前準備一支火把,所謂火把就是路邊摘的“瓜子桿”。
這么多年,并不是每一次回家都那么順利。有時下大雨,常常會發生山體滑坡的險情,公路邊常有巨石滾下,幸運的是,劉焱華都化險為夷,平安無事。
23公里鐵路加上20公里馬路,這是劉焱華每周從礦上走回家的路程。每周一個往返就有86公里,每月回家4次,總路程就達到344公里,一年算下來,這個距離變成了4128公里。
4128公里,這在很多人看來遙遠得無法完成的“工程”,就是劉焱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這一走,就是20多年,他幾乎每年都會穿壞3雙解放鞋。直到2011年4月,劉焱華將妻子接到礦上,才結束了這樣的“暴走”生活。
劉焱華如此堅持20余年,只為每周和家人團聚21小時,因為那里有太多牽掛。
(摘自《重慶晨報》2013年6月23日)
如果憑印象來說,真的很難恭維天津的公交系統,這就像在大多數外地人眼里的天津人一樣,外表華麗但內心空虛,如果非要我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我想我只能找到“丑陋”二字。我知道,也許這樣說對所有的天津人和天津公交系統并不公平,但為什么要給我們這些外地人產生這樣的印象呢?我想,除了我們以偏蓋全的嫌疑之外,天津公交系統本身的原因還是要有的。
五角費用的問題:現在我都搞不明白,為什么空調車要比沒空調的車多收五角錢,問題是在我坐空調車的時候,一直沒有趕上開空調。大多時候,人們都是喜歡花整錢的,很少有帶五角的,如果坐了整塊的也就沒什么,但如果碰巧來的是一輛少五角的無空調車呢,又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公交卡,所以還是得塞整塊的。這樣一來,無形之中就多付了五角錢,但請你不要抱怨,你活該,誰讓你沒有五角錢,是誰逼著你塞整塊的?雖然最后也可以到達終點,但總感覺心里不爽快,總覺得這五角錢是被訛詐的。話又說回來,如果你少塞五角試試,司機肯定會不滿意會瞪你。
司機朋友的素質:談到天津的司機問題,普遍地來講,素質似乎都不怎么高。這可能和司機普遍是天津人有關。脾氣大說話沖性子急不會笑整天繃著張哭喪臉,但我還有一句話要說,我們是來坐車的而不是受你們的氣,我們不欠你們錢,憑什么要把脾氣撒到我們身上。你們心里不爽可以,但請你們回家對著老婆孩子撒去,而不是當眾撒野丟人現眼。我們沒有義務接受你們的撒野,你要撒野你要不爽,但我們并不想陪著,我們也沒有這閑功夫陪你撒野。所以,如果想提高我們對你們的滿意程度,不要你做多大的善事,只要不撒野就好。
老人坐車的問題: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老人可以免費坐車。這樣,老人就一定給高興,沒事就可以坐車逛這逛那,一來放松心情二來鍛煉身體。不過,總有人會不高興的,年輕人就更不高興。而天津的老人一般都很特別的,至少在我所接觸的市民老人都比較蠻橫,尤其是趾高氣揚的老太居多。我們不是有傳統美德給老人讓座么?年輕人不讓吧難免要受到旁人的指責,讓吧自己又實實在在花了坐車的錢。最后是,老人不花錢卻有座,別人花了錢卻坐不爽。我不是要老人不坐車,只是不提倡老人沒事就坐車,就和年輕人去搶坐位。老人是做過貢獻,但現在的年輕人也在做貢獻,不要覺得年輕人無所事事。年輕人尊重你們,你們也要理解年輕人才行。
好了,就列舉這幾個典型,多說無益天津人也一定不愛聽。但我為什么還要說呢,我也是為天津人好,希望天津人可以好好反省。一座城市的公交系統,說小了是方便交通,說大了就是形象工程。而公交系統的好壞直接就體現在市民和司機的身上,反過來市民和司機的水平又直接反映在公交系統上。雖然我們大家可以看到,天津市的公交車的確很豪華很氣派,但到底是表面文章,沒有多少含金量。而我們想要的東西是表面背后的深層次人文底蘊,但很顯然我們沒有找到,這一點天津公交系統還需大力加強。我在很多的地方就曾說過,外表的繁華其實是經不起風吹雨打歷史考驗的。所以,為了真正提升天津的形象,還希望天津市民天津人民還有天津公交系統天津公交司機共同努力,真正把自己的素質提上去,真正甩掉“丑陋”的帽子,否則我們是不會被幾處建筑工程景區工程和形象工程所打動,永遠都不會給你們摘下“丑陋”的帽子。
那一天的中午,太陽躲進了云朵中,不放出一點光芒。我放學了,可總覺得少帶了什么。但隨著人流走出校門,也沒有在意。
剛走到車站,我才意識到“危險性”——月票忘帶了!我坐在車站的長椅上,焦急萬分:“這怎么辦呢?教室已經鎖門了,我身上沒有錢,車站上沒有熟悉的人,也不方便借錢。怎么辦?怎么辦?”正在這時,一輛深藍色的11路公交車映入我的眼簾,緩緩地向車站駛來。我更加焦急了,不停地在站臺上走來走去,希望能想出一個好辦法。
一輛、兩輛、三輛……直到第四輛11路駛來,實在是想不出什么辦法來,我只好硬著頭皮上了車。我鼓足勇氣對司機說:“叔叔,我的月票忘帶了,也沒有錢,能不能讓我……”“不付錢就想坐車?誰知道你是真的假的?這樣的人我見多了!下車!”還沒等我說完,司機叔叔就冷漠地打斷了我的話,毫不留情地把我趕下了車。
一連幾輛車都是差不多的結果,我崩潰了!我坐在長椅上,不由得哭了,為什么他們都不相信我呢?正在猶豫要不要走回家的時候,旁邊的一位穿著粉紅色衣服的阿姨走過來,拍拍我的肩膀:“小朋友,不要哭了。我都看到了,我相信你沒有說謊!我給你坐車的錢,趕快回家吧!”……
回到家已經接近1點了,我簡簡單單地吃完午飯,站在陽臺上向外張望,我驚喜的發現:太陽已升至中天,發出柔和的光芒,多美啊!剛才的一幕浮上心頭,我仿佛看見那位穿著粉紅色衣服的阿姨正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熱心地幫助著其他有困難的人。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載入史冊里的人未必流芳百世,但一顆善良的心總會被人銘記于心。
這件事,我難以忘記。
江蘇徐州云龍區徐師一附小五(1)班五年級:張縛龍
我的同桌有兩個,一個是程路,另一個是付騰飛。先說程路吧,他跟我配合的最默契:表演小品的時候,我設定好的臺詞他卻添油加醋白本來好笑的變得更加好笑,連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不只是竊竊的笑,還是哈哈大笑呢。付騰飛雖然和我是老鄉,也在同一個地方坐車,所以我每次坐車回家都不會孤獨還有在學校。他對我很好,我卻什么東西他每次都借我。所以他在學校對我最好,我喜歡在學校、喜歡和他們在一起。
有這兩個同學兩位同桌我很快樂!
浙江紹興越城區望花小學五年級:曹佳樂
起不了床要遲到
心心念念想睡覺
但又害怕被臭罵
為何我就那么慘
被友遺棄躲著哭
想起昨天,心情很糟。一早就沒精神的起了床,腦袋里面想的是她。
坐車嗎?還是走路。這個問題纏繞我的腦子,可是無時不刻會想起她的那句話。到老師家了,我要怎么面對她,我的鼻子在抽搐,一股酸溜溜的感覺,眼快淚水快要出來了。我不明白那么多年的友誼就因為她的一句話而散了。以前的那些日子都只能是過去沒?那是為什么?我做錯了?老師家到了,我走了進去。是她,我很怕,我怕我自己......
最難熬的一天,我很難受。那么多年的友情可以煙消云散,見了面就像陌生人 ,真的好難過。
坐車回家,我見到她。她只是很不屑一顧的從我身邊穿過。算了,順其自然吧。“潔!我們和好吧。對不起,是我錯了。”好熟悉的聲音,我知道那是她。我轉過身子,她望著我。
“好啊,我不想失去你這個朋友。真的。”
“恩。對不起,我現在知道了,都是琴(另一個好友)。她說你出賣了我....”她很抱歉。
“琴!她..真的么``我...算了。”
一日午后,還未來得及午睡,一家人就去海邊玩,這次的終點依舊是深圳大梅沙海濱公園。
車子一路行駛,一碼頭盡收眼底的景色十分壯觀,載貨大輪船停靠在碼頭邊,成千上萬噸貨物堆積起來,方塊狀的層層疊著。一側是山的綠,一側是水的藍,兩色的融合相互襯托。進入深圳市區,這雖然是車的世界,卻擁有著無污染垃圾的文明。
到達大梅沙,人似螞蟻般的向海灘奔涌,展開一床涼席,擺上一些水果,細細品嘗,向大海深處眺望,明白了什么叫做“開闊”。
我不喜歡游泳,不喜歡海水浸泡的感覺,故我喜歡沙的軟,喜歡堆城堡,喜歡海水拍打在腳上的感覺,雖然這對于我來說很幼稚。我蹲在沙上,挖了許多坑,把我所有的不愉快統統裝在里面,任憑海水帶著沙沖進坑中,又流走,有的不快樂流入海中,有的被埋下。
救生艇在深海的海面來回馳騁,掀起層層波浪,涌向水中的人,海水的滋味是咸咸的,但玩樂的人是甜甜的。救生艇拉著天上降落傘上的救生人員飛在游客上空。哦,天開始布著陰云,我們開始向外走,天下起小雨,我們在一家“東北家館”吃晚飯。飽后,我們準備坐車回家。
這時,天快黑了,又是下班坐車的高峰時期,我們的車子一直被堵在路上,迷迷糊糊小憩一會,天徹底黑了,車乘著夜色踏上回家之路。
邵陽縣石齊學校初二:田紫荊
像往常一樣,我正為儲戶復印身份證,柜員張秋碩喊:“景哥!你幫大娘輸下密碼唄!”我心想這樣是違規操作,單位早已下發文件,不允許我們保安人員代輸密碼或代簽名字。我決定先過去了解一下情況。大娘說:“我真看不見,求你幫我一下。”見大娘著急的樣子,我只好先輸了密碼,正準備向秋碩講這樣是違反制度的,轉身卻見大娘雙眼紅腫,眼里含著淚花。我試探地問:“大娘,您的眼睛怎么了?”大娘的眼淚一下子奪眶而出。我忙安慰說:“大娘!您別著急。”她一邊用布包擦拭眼角一邊說:“存折消磁了,我去找兩個兒子讓他們帶我來,誰都不肯……我是從亞東走著到旗里的……”說完,大娘的淚又如斷線的珠子一樣滴落下來。秋碩皺著眉頭問:“那要走多久啊?”大娘說:“一早兒起來就往旗里趕……”
亞東鎮離旗里大概六十公里,就是亞東鎮內最近的村子離旗里也有三十多公里,這走著來需要走多久?還有,大娘的兒子即使忙著秋收不能陪著來,難道不能給大娘坐車的車費嗎?一個個疑問在我腦里閃現。
柜員秋碩為大娘的存折補了磁。大娘接著說:“老伴是教師,去年沒了,這是國家補給家屬十個月的工資,可都讓兒子拿走了,我一分錢都沒領到。”我雖憎恨大娘兒子的行為,卻也無能為力,只能對大娘說:“換了新折后您自己保管,誰也不給。”大娘抹著眼淚點點頭。看著瘦弱的大娘,我能想到她是餓著肚子一路走一路哭著趕來的,或許,在路上她還會想到兒子小時候可愛調皮的樣子。作為母親,她付出一切撫育孩子成人,而當她需要兒女照料的時候,卻……
秋碩很快為大娘換了新折,嶄新的存折上只有5塊錢。我問:“大娘,辦完了,您怎么回家?”大娘低聲說:“走著回。”秋碩忙說:“大娘您稍等一下。”她鎖好尾箱,起身迅速到更衣室取來50元錢,從取款槽遞出來說:“大娘!您坐車回家吧!”大娘本能地拒絕說:“這怎么能行啊?”我把錢與存折拿起來遞到大娘手中說:“大娘,您拿著吧,好坐車回家。”大娘又一次落淚,雙手合十,不停言謝。秋碩有些害羞地說:“不用謝!大娘坐車回家吧!”
秋碩這位90后的姑娘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柜員,她給予大娘的也只是幾十元錢的幫助,卻體現了新一代信合人善良的心地和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的風采。作為一名信合的員工,我為有這樣的同事感到驕傲。
一張照片
我是一名普通的農商行員工,是《中國農村金融》雜志的忠實讀者。2014年第一期第96頁的那張圖片,我覺得有些不真實,陳鵬拿著筆指著電腦,但電腦卻是關機,也不知道是不是圖片反光,或者是擺拍。
――成潔 陜西榆陽農村商業銀行
RE:真是一位細心的讀者!在如今的“讀圖時代”,圖片對媒體的意義已經越發重要,這就要求我們在圖片的選擇上要更加講求真實性和藝術性。感謝您對我們的提醒,我們愿意將嚴謹細心的工作態度貫穿始終。
雜志內頁是否可以注明刊名期號
放在辦公桌上的《中國農村金融》總是“不翼而飛”,我便將不算齊全的貴刊“偷”回家中閱讀保管。前兩天,我準備把現有的雜志按月份期數順序整理一下,可有本雜志由于封面被小孩撕掉了,我便在雜志內查找這本期刊,到底是哪年哪月第幾期的,從次頁找到尾頁,硬是沒有查找到。
我也看到不少雜志內頁或頭或尾都印有其雜志名稱、期號,感覺查找和復印留存資料很方便。《中國農村金融》是有影響的全國性刊物,辦得也很不錯,能否在這方面有所改進。
――邵文 湖北省浠水縣聯社
RE:一個小細節的建議讓我們看到您對雜志的更多期待。我們將在版面設計中增加相關標識,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
開放性辦刊 多樣性可看
4月4日10:50,雜志社李編輯在群里發了一條“針對江蘇射陽農商行遭遇擠兌風波事件”的約稿信息,吸引了山西、江蘇、湖南、湖北、吉林、安徽等全國多地的在線讀者關注。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層面、多角度討論這一值得深思的問題。當天下午,王編輯和尚編輯也在QQ群里先后約稿啟事,吸引了多位在線讀者的眼球和熱情參與。
這種開放式的辦刊,不僅有助于拓寬編輯記者的策劃思維,提高辦刊質量,更有助于編讀互動,提高投稿的命中率,增強文章的貼近性和可讀性,值得點贊。
希望今后進一步增強編讀關系之間的互動,并在專題中注重豐富文章觀點的多樣性,創新體裁形式的靈活性,增強指導工作的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