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2-01 09:50:14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推廣應用。因此,林業培育技術也應順應時代發展,進一步升級。相關部門應全面研究先進的林業種植技術和造林方法,保證林業種植質量和總體產量,不斷促進中國林業的發展。
1.1種子處理技術
在林業種植過程中,首先要對種子進行初步處理,只有保證種子質量才能夠保證后續種植質量。選種時,要對種子進行基本處理,保證種子中不存在病原體或寄生蟲,對種子進行全面消毒,避免后續種子出現病蟲害,影響植株生長空間,導致種子死亡[1]。種子常用消毒方法是紅外輻射,對種子和土壤進行殺毒處理,保證種子生長條件。播種苗圃的框架,也應用適當比例的化學藥品進行消毒,減少后續發生病蟲害概率。相關技術人員在對土壤進行消毒時也應嚴格按照操作規范來進行,保證在規定范圍內配置消毒藥水,提升土壤環境能力。在種植時,技術人員也應運用不同的種植手法,將不同的植物進行間種,提升植物存活率。在種植前,先初步處理種皮比較厚的種子,在水中浸泡使種皮軟化,促進發芽。種子萌發技術是有效提高種子生存能力的主要手段。種子萌發技術主要有兩大類,兩種方法差別主要在于種子浸泡水溫不同。第一種方法使用溫水,而第二種方法使用熱水,水量和種子比例保持在2:1。打蠟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種子發芽方法,此方法能夠對表皮物質進行分解,例如油蠟等物質。將種子浸入溶液中,表面物質就會脫落,這時再進行清洗,保證種子表面沒有物質覆蓋,提升種子發芽率。在種子發芽過程中用到的容器并不能夠被輕易分解,這也會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2]。在發達國家,催芽容器基本上由無紡布材料制成,對環境不會產生危害,但無紡布催芽容器在中國還未大規模應用。
1.2幼苗管理技術
在林業種植過程中,要加強幼苗管理,提高苗圃出苗率。幼苗生長需要良好的環境,在幼苗生長過程中,工作人員應保證幼苗營養物質充足,及時解決幼苗生長期出現的問題,例如施肥和灌溉問題等。統籌規劃,科學制定計劃。同時,為了提高苗木質量,在生長過程中進行修剪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進行科學修剪,才能保證幼苗生長健康,避免不健康枝葉與幼苗爭奪營養[3]。科學設計植物包裝,針對不同種植情況選擇不同的包裝類型,防止包裝對植物本身造成傷害。
1.3苗圃地選擇
在種植前,要科學選擇苗圃地,選擇地勢平坦的地區,這些地區不但能夠接受更加充足的光照,同時排水效果也更好,更有利于植物后續生長,選擇沙質土壤,避免選擇黏土,從而影響植物生長。根據植物生長性質和種植環境整體情況,綜合考慮選擇苗圃地,例如在風力比較大的地區,土壤黏性要更高,才能抵擋風蝕,并具有一定耐風性。
1.4合理整地與選種
林業種植需要使用大面積土地,在此過程中包括土地整合、選種問題。應針對當地情況選擇合適的植株,例如土地面積較小時就不能種植松樹。1.5催芽與播種催芽就是將種子芽提前進行催熟,保證種子發芽更加順暢,提升發芽率。在這一環節應重視對溫度的控制和藥水的調配。
2加強林業育苗技術運用的策略
2.1選種
在正式種植開始前應嚴格挑選種子,保證種子顏色鮮艷,保證選擇到比較健康的種子。對于種皮較厚的種子應提前浸泡,保證種皮軟化。對表面有物質覆蓋的種子也應進行處理,完全除去表面附著的物質,不影響種子發芽。對于睡眠期很長的種子應提前催熟,保證其能夠更快發芽[4]。
2.2播種方法及土壤厚度
中國林業播種有3種主要方式,分別是撒播、條播和點播。撒播方式適用于小種子或移栽樹種;條播方式則更加適用于中小型植株;點播方式一般用于體積較大的植物類型,能夠保證存活率。植樹時,也應對土地進行管理,防止因土壤問題而導致樹種無法正常存活。在種植完成后應嚴格控制灌溉用水量,保證樹種生存環境穩定。
3造林綜合措施
3.1擇優培植,便于育苗成活
種子存活率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不同環境因素都有可能影響種子的發芽結果。因此,要篩選出質量比較好的種子,提升存活率。在移植過程中,加強土壤管理,保證樹種在移植后不會因為環境變化而影響生存。
3.2分殖造林,降低資源損耗
分殖種植能夠提升植物生存率,主選擇比較優秀的親本幼苗,使繁殖出來的植物具備優良性狀,保證植物存活率。在土地面積較大、土地條件較好的地區,可以進行大規模植樹造林,不僅可以很好地利用土地、對土地進行改造,也可通過改變土壤酸堿度等方式,重新利用已經廢棄的土地。
3.3在春、秋兩季進行插條造林
春季和秋季適合種植樹木,要保證環境和氣溫適宜再進行種植,提高樹木存活率。合理選擇樹木類型和大小,確定科學的土壤厚度和灌溉水量。
3.4防治病蟲害
病蟲害防治是保證苗木成活率的重要方式。根據病蟲害類型進行針對性防治,減少病蟲害影響,保證樹木正常生長[5]。適當噴灑農藥,采用生物防治手段減少病蟲害。
3.5采用林業設計手法,確定整體結構
要想更好地進行林業種植,就應全面研究林業相關政策,規劃林業種植目的和種植政策,幫助林業人員更好地選擇苗木種類。在選擇苗木后,使用科學的種植方式,全面規劃種植距離與灌溉指標。
3.6完善林業育苗與造林建設體制
隨著中國林業種植技術的不斷進步,只有更加科學的林業管理種植活動,才能更好提升林業發展水平,只有不斷推廣新型林業生產技術,鼓勵更多的專業人才加入到林業種植隊伍中,才能不斷推動林業產業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段潔.關于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綜合措施的思考[J].種子科技,2021,39(8):110-111.
[2]周振朋.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J].種子科技,2021,39(6):99-100.
[3]單芳.關于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的思考[J].農村.農業.農民(B版),2020(6):60-61.
[4]李義.關于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探究[J].花卉,2019(8):223.
[5]孫建軍.林業育苗技術與造林方法的綜合措施初探[J].花卉,2020(2):199-200.
作者:梁金明 單位:甘肅省定西市華家嶺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