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0-24 10:54:46
開篇:寫作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創造,它讓我們能夠捕捉那些稍縱即逝的靈感,將它們永久地定格在紙上。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篇現代企業精益生產管理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您創作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陪伴您不斷探索和進步。
1引言
工業革命之后,企業快速發展。企業的生產壓力與人們的需求息息相關,在某一段時間內,人們的需求突然增長,會給企業帶來非常大的供給壓力。此時企業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不得不加大生產,提供大量的產品或服務,所以在人們需求急速增長的階段,許多企業都會采用粗放式生產方式,但是一旦需求穩定,就會造成大幅度的積壓,非常不利于企業發展。在充分競爭的大背景下粗放式生產管理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社會,現在大眾需要的產品是多品種并且高質量的,精益生產模式應運而生。精益生產模式符合現代人對于品種多樣性和質量高標準的雙重要求,應該是比較符合現代企業生產的管理模式,因此研究現代企業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對于現代企業的健康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試圖從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現狀開展研究,以期為現代企業探索一種科學的生產管理模式。
2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起源以及內涵
精益生產管理模式,最初是由日本豐田公司所提出的。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豐田公司發現大批量少品種的產品已經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在之后的企業生產管理過程中,豐田公司逐漸發現了一種新的生產管理模式,就是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它可以幫助豐田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內,制造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并且可以避免資源浪費。久而久之,豐田公司將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作為主要的模式。精益生產管理模式,顧名思義就是對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以及管理,最終達到經濟效率的最佳狀態,將生產過程做到“精”和“益”。“精”在筆者的理解中定義為“少”,并不是說工作內容少或者工作時間少,而是投入有限精準的人力資源和生產要素,達到生產的目的,這種“少”可以有效地避免資源浪費;“益”就是高質量地完成目標任務,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滿足社會的需求,既讓企業獲得利益,又滿足社會需求,是一種雙贏的局面。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中同樣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準時生產,準時生產可以幫助企業避免資源浪費,并且在最短的生產周期內制造出高質量產品,降低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另一個方面要對質量進行全面的把關,呈現給顧客的必須是一個高質量的產品,而不是為了滿足顧客的緊急需求而粗制濫造。
3傳統企業生產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3.1傳統企業生產管理現狀
工業革命爆發之后,經濟開始快速發展,許多類型的企業開始出現,并且飛速發展,比如日本的豐田公司、海爾兄弟等。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是在改革開放之后,社會和人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矛盾變成了與日俱增的社會需求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解決需要靠企業的發展,企業快速發展之后,可以生產出多品種的產品,滿足大眾的日常需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提出,我國制造業正在提升工業基礎能力和創新能力,產業結構正在優化,加速實現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正朝著深度融合邁進,智能裝備、智能產品、智能制造、智能管理與服務將成為今后的主攻方向。這對我國企業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數字化、智能化工廠必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趨勢。然而,我國企業雖然引進了外國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但對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細節把控并不能很好地掌握,生產過程中出現產品質量不過關的情況,并且造成非常多的人力資源和生產要素的浪費。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我國企業在借鑒與不斷實踐中發現了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優勢,通過改革創新發展逐漸成為適合我國企業的精益生產管理模式。
3.2傳統企業生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2.1傳統生產模式不能滿足市場變化的需求
傳統的生產模式主要是靠擴大廠房,增加勞動力來進行大批量少品種的產品生產,這種生產模式在社會發展初期是比較有效率的。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大眾和社會所需要的是品種多并且制作工藝精細的產品,這樣的需求導致不能夠進行大量的流水線工人工作,而是需要進行小批量多種類的生產模式。小批量可以盡量避免造成庫存積壓,而多品種可以讓大眾更具有選擇權。所以在社會的變化下,傳統的生產模式已經難以適應市場柔性和多樣化需求。
3.2.2成本控制低下,導致企業利潤微薄
首先,傳統的生產模式需要大量的勞動工人進行大批量流水線工作,就要增建廠房面積和設備,擴建廠房面積和設備需要付出非常大的成本,導致企業的成本較高。其次,傳統生產模式存在大量手工作業,由于工人對技術的不成熟或者不精湛,在生產產品時會有非常多的生產材料浪費,這些材料浪費的成本是企業難以控制的。最后,由于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沒有嚴格把控,流通到市面上后,會出現非常多的售后問題,質量成本居高不下,最終導致企業的利潤微薄。
3.2.3獎懲制度不完善,導致員工缺乏創新熱情
在傳統企業生產模式中,生產工人進行流水線工作,每天按時計費或者按件計費,人們只需保證完成自己每天的任務,拿到每天的薪酬,這樣的薪資制度可以保證人們按時按需完成數量,但是不能夠讓人們在工作中保持激情,對每一件產品負責,提高效率。沒有有效的獎懲制度,人們沒有意識到如果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或者工作能力加強,會有額外的激勵政策,所以人們不愿意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2.4信息化水平太低,缺乏產品質量溯源管理
傳統企業的生產管理模式,依靠流水線工作對于信息化的應用太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水平太低的話,不能夠進行高科技的產品操作,不能夠做到信息共享與信息交流。不僅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依靠科技解決問題,在生產管理方面也需要運用現代科技進行現代化管理和產品質量的溯源。
4現代企業實行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條件
4.1高層領導的支持
高層領導的思維模式和決策方法決定著企業的運營模式,所以企業實行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首要條件就是獲得高層領導的支持,只有高層領導形成共識,企業才會制定一系列有關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實施方案,才會積極推行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并且將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發展到最優狀態。
4.2供應商的支持
現代制造類企業,很難做到從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到售后全部由本公司進行生產提供。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主要是生產小批量、多品種和高質量的產品。多品種和高質量兩個方面就需要供貨商的大力支持,只有供貨商提供的生產要素種類足夠豐富,質量足夠好,才有可能制造出高質量和多品種的產品。要和供應商形成緊密的合作關系,要求供應商必須按時提供公司所需要的零件以及生產要素。不能因為供應商提供生產要素的不及時而導致企業產品出現延時,或者質量問題。
4.3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分工合作
一個管理模式能夠長遠并且有效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分工合作。只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進行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自己所承擔的任務,才能夠保證生產管理過程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產管理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產業鏈,包括采購部門、技術研發部門、生產部門、銷售部門、售后部門等,一個好的生產管理模式的發展,需要這些部門共同合作,共同完成自己部門的本職工作,才能夠使公司的產業鏈發展得更加穩定和高效。
5現代企業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實施要點
5.1全面推進精益生產
成立企業三級精益生產組織機構(企業、部門、班組),明確機構成員、相應職責,制定精益生產推進方案和目標;組織各個層面的精益生產學習、交流與培訓,導入精益思想理念,形成利于推進精益生產的氛圍;實施PSI拉動式生產組織模式,以5S管理、目視化管理、TPM管理、班前會、一崗多能等活動為抓手,全面推進精益生產管理,逐步達成精益班組、精益車間、精益工廠的建設目標;積極開展精益提案活動,調動全體員工參與持續改善的積極性,形成持續改善長效機制。
5.2增強顧客滿意度,營造信任協作環境
增強顧客滿意度是所有企業在推行任何管理模式中都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因為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最終無論是經過加工還是深加工,都是需要面向顧客,所以企業必須堅持以顧客為中心去尋找顧客的需求點,挖掘顧客的潛在要求,進行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增強顧客滿意度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在購買前、購買中和購買后分別給予顧客滿意。顧客滿意度一旦到達某一個峰值就會產生顧客忠誠,這對于企業來說就擁有了一個忠實顧客,對于企業的利潤創造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企業可以在購買前通過宣傳訪問等形式為企業的產品進行講解,讓顧客了解產品,對產品有一個好的印象。在購買的過程中為顧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讓顧客充分感受到熱情和專業,有利于促成交易。在購買后要及時地回訪,詢問顧客關于產品的意見,針對顧客提出的不同問題給予顧客回答,并且對產品進行完善提升。當顧客的滿意度提高后,雙方就會形成一個信任的環境,會對以后的交易有非常大的幫助。
5.3推進成本管理
成本控制是所有企業在日常運營管理過程中都必須重視的方面,不僅要控制時間成本,更要控制人力成本和資金成本。時間成本的控制主要體現在生產過程中,不能讓流水線工人偷懶,或者在應有的時間內提供不出合格產品。人力成本可以通過獎懲制度來實行,對于工作不好或者在工作過程中不認真負責的工人,可以實行懲罰制度。資金成本多數來源于生產資料的浪費,只要控制好生產資料的浪費,這方面就會將資金成本控制到比較低的水平。所以在實行精益生產管理模式時,一定要強化成本意識,嚴格成本管理,提升產品的價格優勢。
5.4強化質量體系建設
說到底,不論一個企業所生產出來的產品還是所提供的服務是怎么出現的,最終由大眾評判的標準就是質量的好和壞。如果產品的質量不過關,就算產品的品種多么豐富,價格多么低廉,都會讓顧客感受到自己上當受騙,沒有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精益生產管理模式中提倡的就是避免浪費過多的時間和資源,可以生產出符合大眾需求的高質量產品,所以在實行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對于質量不過關或者有瑕疵的產品一定要重新制作,嚴格把好質量關。5.5建立基于科學的績效考核機制在一個企業中激勵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要素,不能夠讓工作人員只滿足于當前現狀,而不去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要想讓工作人員自覺提高自己的技術,為產品的制造提供更多幫助,那么公司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考核獎懲標準。不能用普通的按時計費來進行薪資的發放,可以建立一套基于企業實際績效的考核機制,當工人自己的技術能力提高后,無論是從產品的質量還是從產品的效率方面,肯定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這樣根據實際績效的考核標準,工人所拿到的薪資就會比其他人多,這就會大大地激勵工人去主動提升自己的技能,讓整個企業的生產過程效率大幅度提高,做出更加高質量的產品,以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6結論
現代社會有多種多樣的管理模式,對于現代企業來說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一件難事,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因為可以有效地避免資源浪費,并且在有限的時間內生產出多品種小批量高質量的產品,避免造成庫存積壓,這是現代企業生產過程中管理模式的首要之選。在實行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精益生產管理模式所要求的基本條件,并且要避免存在的問題,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的管理模式,以促進企業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實現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智慧.企業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的創新策略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8:10.
[2]賀鵬飛,李剛.精益生產方式在現代中小企業生產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6:118.
[3]郭文越.精益生產管理模式在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管理觀察,2019:46-47.
[4]陳輝.精益生產方式在現代中小企業生產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08.
[5]史衛兵,凌波,馬俊,等.現代企業精益生產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203,205.
[6]馬政勇.精益生產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分析與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8.
作者:李潔 單位:西安西電電力電容器有限責任公司